隨著台灣選戰愈演愈激烈,各種圍繞著女性外型、年齡、婚姻及生育等羞辱性言語紛紛出籠,傑出女性政治人物如蔡英文及陳菊等,在邱毅眼中,竟則成了「不像女人的女性」.
究竟什麼才叫「像個女人」?難道女人就不能掌權,不能在國家政治上有一番作為嗎?這讓我好奇,摩洛哥史上是否也有「政治女強人」或「女性執政者」?若她們有才有德,女性身分能否允許她們掌握實質政治權力?
標題:《Khnata bent Bakkar,蘇丹背後的女人》
「大歷史」描述的,泰半是男人的豐功偉業,然而地球一半人口是女人,歷史不可能單純只靠男性在推演,女性同樣做出卓越貢獻,只是未寫進史書裡.此外,父權至上的社會往往將女人排出在宗教、教育資源及權力核心之外,能力特出且掌握權力的女人,在男性執筆的史書裡,未必有好評價,例如武則天,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更被視為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
在摩洛哥,同樣曾出現一位在政治上掌有實權的特出女子,Khnata bent Bakkar,生活在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八世紀中葉,對摩洛哥Alaoui王朝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分別是三位蘇丹的妻子、母親與祖母,是摩洛哥蘇丹Moulay Ismail四名合法妻子之一,Moulay Ismail生前非常重視仰賴她卓越的能力,讓她擔任接近部長與外交官的實質任務,甚至統領大軍.因此,她曾實質掌握政治權力核心,待Moulay Ismail於1727年駕崩,兒子Moualy Abdallah繼位,由她垂簾聽政,實質統治長達廿五年,幫助國家擺脫災難性的政治局勢,接替Moualy Abdallah蘇丹是她一手調教出來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亦即這位奇女子實質影響了摩洛哥王朝整整三代的蘇丹.
一如許多傳統社會裡的傑出女子,從不被允許浮上檯面,Khnata bent Bakkar得到的關注遠不及她實際上在政治上的作為與付出.
一、〈出身:來自撒哈拉的奇女子〉
Khnata bent Bakkar確切生辰不詳,約出生於1668年左右,於1754年去世.
Khnata Bent Bakkar有個穆斯林王朝非常少見的特殊出身──她來自撒哈拉,身上流著沙漠中人的血液,她的父親Bekkar Ben Ali是Chinguetti(於現今的茅利塔尼亞)的Mghafra部族的大首領,Mghafra部族在當時是個大型部落,掌握極為遼闊的區域,Bekkar Ben Ali更是最偉大的oulemas之一,知識淵博,熟諳神學、文學與各種知識,信奉伊斯蘭蘇菲派,在當時,蘇菲精神是所有穆斯林生活的指導與依歸.
Khnata Bent Bakkar堪稱出身貴族書香世家,天生貌美、聰明、機智且相當博學,自幼好學,父親不僅給她首領女兒該有的教育,亦將蘇菲精神傳遞給她.
1672年,蘇丹Moulay Ismail取得政權,試圖將分崩離析的摩洛哥重整成新摩洛哥,他本身亦是撒哈拉的後代,母親來自沙漠.
1678年,蘇丹Moulay Ismail在撒哈拉進行大探險,部落首領Bekkar Ben Ali率領代表團,宣誓效忠蘇丹,並依照傳統習俗,將親生女兒Khnata Bent Bakkar嫁給蘇丹,藉由聯姻來加強政治聯盟,這場婚姻有著戰略考量、國家安全與部族團結上的政治意義,Khnata Bent Bekkar因而離開沙漠原鄉,走入皇宮,成為蘇丹的合法妻子,爾後更成為「王子們的母親」。
既是名門之後,偉大首領的女兒,聰慧美麗,她與蘇丹在沙漠舉行了盛大婚後,才隨他回皇宮,且是以蘇丹合法妻子的尊貴身分,第一次走入皇宮.
也因Khnata Bent Bekkar來自撒哈拉,對Alaoui王朝來說,他們身上流著撒哈拉血液,與撒哈拉關係密切.
二、〈入宮〉
Khnata Bent Bekkar的父親子女眾多,挑選她與蘇丹聯姻,應是早看出這女兒有著不凡能力與領袖氣質,會讓她在關鍵時刻,嶄露頭角.離別時,她發誓不會讓父親失望.
推測Khnata Bent Bekkar入宮時,年僅十歲,作為首領的女兒,父親已讓她學習讀書識字,然而她整個受教過程應該是在入宮之後,接受王室教育,師承Cheikh El Mekki Eddoukali,宮裡還有館藏豐富的圖書館,讓她可以悠遊書海,爾後亦持續購書,讓館藏高達一萬兩千冊.皇室環境遠比沙漠都更能讓她在文化、學術與蘇菲精神裡成長,累積豐厚的知識底子.恰逢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的文化及智識運動炙熱,也讓Khnata Bent Bekkar得以親近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帶來的豐厚文化底蘊,感染Al Quaraouiyine創辦者Fatima al Fihriya的精神,甚至在神學與知識殿堂汲取她所需要的養分,為她往後為蘇丹提供諮詢、文化與知識的服務,做了準備.
有些文獻紀載她是一位傑出的騎士,馬術絕佳,在一個女性地位低落、蘇丹擁有數百名嬪妃,且沒有蘇丹允許,女性不得外出的狀態下,她勢必有些條件,讓她可以享有其他嬪妃妻子無法得到的特殊待遇.
初起,蘇丹奢華宮殿對這個沙漠來的小女孩兒來說,宛若牢籠,後宮鶯鶯燕燕,彼此爭寵,掌有最大權力的是蘇丹第一任妻子Lalla Aïcha Moubarka,被稱之為Zydana,因她是王子Zydan的母親,是個掌控慾強且具有威望的女子,嬪妃如果想向蘇丹要求什麼,都得先通過Zydana這一關,Zydana也藉此威嚇著後宮裡的嬪妃,她身邊的閨蜜則可享有特權,整個後宮可以說是Zydana掌管.
Zydana不時對小小的Khnata投以冰冷尖銳目光,讓她意識到危險,身為沙漠大首領女兒的驕傲與自尊讓她想勇敢迎向Zydana的目光,挑戰Zydana的威權,然而蘇菲精神要她保持低調,並給予她勇氣.兩人關係向來緊張,雖然Khnata年輕貌美又聰明伶俐,受過扎實教育,然而她得以鞏固地位的原因依然是從產下王子開始,1694年,她產下王子Abdallah,地位上升,在豐富知識與卓越能力加持下,慢慢地,她成為蘇丹得力的左右手.
據傳Moulay Ismaïl至少擁有五百個以上的嬪妃, 1703年有紀載的孩子總868個,包括525個兒子和343個女兒,1721年,第700個兒子誕生,生前一共有一千多個子嗣.無論確切數據如何,Khnata身邊圍繞著蘇丹眾多嬪妃與子女,進入皇宮受教育期間,Khnata認真學習,搞懂皇室內部運作與外面的世界,也慢慢了解後宮嬪妃之間的關係,發誓自己絕對不要變得跟她們一樣.
三、〈蘇丹最仰賴的女子〉
在蘇丹Moulay Ismail長達五十四年的統治時期,摩洛哥戰事頻仍,對內長期與頑強的亞特拉斯山柏柏爾部落打仗,對外還得抵抗來自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的侵略,由於Khnata知識淵博,聰慧理智,蘇丹時常要她代筆書寫極為重要的外交信函,慢慢地,她開始在施政上提出建議,實質影響著政治,也讓她跟蘇丹形成緊密的夥伴關係,在蘇丹心目中,她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保護她不受Zydana與後宮嬪妃詭計的侵擾.
蘇丹Moulay Ismail的母親來自撒哈拉,他對沙漠一直有著極深感情與嚮往,加上當時摩洛哥往往對歐洲有所憧憬,有些軍隊只服從基督教將領,不聽蘇丹使喚,是而蘇丹以黑奴為士兵,組織黑色禁衛隊(L’Abid al-Bukhari),這是一組只聽命於他的強大軍力,這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這支強大的黑色軍團攻無不克,讓蘇丹擴大領土,造就國土遼闊的盛世,蘇丹授權讓Lalla Khnata平撫投降的地方將領,與外國使節交流,甚至參與宗教政策決定,至少長達三十年時間,層層面面,她都是蘇丹的高級行政顧問,承擔外交使節的重要工作與責任,參與國家政治的程度極深,這同樣可以說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四、〈垂簾聽政與母子心結〉
Lalla Khnata的父親是撒哈拉部族大首領,丈夫又是蘇丹,讓她對權力毫不陌生,對政治與權力也有一定的渴望,
待政治強人甚至有暴君之稱的Moulay Ismail過世,摩洛哥進入嚴重的分裂危機,眾多王子激烈爭奪統治權,黑色禁衛隊亦加入這場蘇丹間的權位爭奪,與此同時,貴族(Guich)部落不再服從,頻頻襲擊城市,其他部落利用無政府狀態,發動叛亂。
在王室所有人裡,最有資格與能力繼承國家領導人位置的,其實是堅定、成熟、有智慧且累積豐富政治經驗的Lalla Khnata,唯她有能力統治國家,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在多位王子爭權奪位的戰亂中,Lalla Khnata強勢介入,政治手腕高超,雖然Moulay Ismail生前極為殘酷,然而頗具威望,她便以丈夫生前名望,與各大軍事、宗教與部落勢力周旋,終究由她與蘇丹的第三個兒子Moualy Abdallah繼承王位,是而Lalla Khnata隱身兒子背後,垂簾聽政,一步步實質掌管整個帝國.
亦即,在實質政治權力上,Lalla Khnata才是Moulay Ismail真正的繼承者.
繼位的蘇丹Moualy Abdallah雖是她兒子,向來因生性懦弱無能而被詬病,無治國的能力與智慧,不時做出錯誤決策,危及國家與政權,全仰賴Lalla Khnata打點一切.
雖然Lalla Khnata在整個政治動盪期,始終支持自己的兒子,然而她認為自己的兒子並沒有擔當蘇丹的能力,也不信任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掌權者,是而進行干預.
當時政治局勢極度複雜,內憂外患不斷,Lalla Khnata聰明靈巧地藉由與不同部族進行聯盟,獲得Oudayas軍隊堅強戰力,來鞏固王朝勢力.然而這樣的聯盟備受挑戰,隨時有變異,Oudayas軍隊不認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多虧Khnata適時介入、協調,讓Oudayas向來是忠實盟友.
當兒子Moulay Abdellah率兵出征,Lalla Khnata在王宮實質統治整個國家,做出重大決策,監督軍隊並接見外使,逐一弭平所有政治分歧.
每逢國外使節來訪,在前往菲斯晉見蘇丹之前,都會先去Lalla Khnata的王宮進行協商,得先過了她這一關,才見得了蘇丹.
然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完全不感謝母親的付出,忌妒母親的能力,甚至愈來愈痛恨母親干政,爾後逃到菲斯的Dar el-Makhzen,想遠離母親勢力.
母子間的關係愈來愈緊張,Moulay Abdellah是個差勁、易怒而嗜血的蘇丹,Lalla Khnata不得不適時介入,安撫兒子的情緒,修補他在施政上的錯誤,持續主持與歐洲各國的俘虜交易,同時處理國內外各大勢力間緊張關係,保持微妙脆弱的平衡,努力讓她無能的兒子不至於失去王位.
Moulay Abdellah忌妒甚至怨恨自己的母親,身為一國之君,卻被女人下指導棋而覺得受辱,因為自己需要女人來幫他保住政權而憤怒,對他來說,男人不應該聽從女性的建議,即便這個建議來自於自己的母親,都不被允許.終於,Moulay Abdellah計畫放逐甚至謀殺自己的母親,好擺脫她的控制,Lalla Khnata覺察到了,極有智慧地說,她要去麥加朝聖,並帶上自己的孫子.
Lalla Khnata對自己的兒子有著無條件的愛,即便知道他想推翻自己,依然努力幫他擺平政治上的障礙,前往麥加途中,不管行經摩洛哥哪個地方,都與每個地方首領對談,加強他們對蘇丹的向心力,鞏固政權,聆聽民意,並將意見傳遞給蘇丹.Lalla Khnata同時代表兒子的統治權,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交流,例如利比亞,埃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直到麥加.
朝聖旅途中,Lalla Khnata一路教育自己的孫子,把自己的知識、政治與統治經驗傳授給他,教他如何覺察自己的錯誤並學習改過,希望他將來成為優秀傑出英明的蘇丹.
從麥加返回摩洛哥途中,Lalla Khnata得知叛軍試圖奪權的消息,她馬上趕回Meknes,協助兒子奪回政權,然而她跟孫子卻被捕入獄,被虐待,祖孫倆被關在獄中,她繼續教孫子何謂抵抗與堅毅,同時,她與oulemas 聯繫,除了替自己申冤,同時告知oulemas,有一個年僅十一歲的王子被關在牢裡,她孫子很快被放出去,而她則繼續坐牢了一段時間,終於獲釋.
五、〈平靜的晚年〉
Lalla Khnata重獲自由後,感知自己的兒子不願意繼續接受她的指導,帶著尊嚴,她退出政治權力核心,待在菲斯,日日在虔誠祈禱與佈施善行中,安詳度過晚年,享年八十幾歲.
Lalla Khnata於1754年去世,三年後,1757年,她的兒子Moulay Abdellah逝世,由她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繼位蘇丹,他身上有祖母的影子與教誨,帶著摩洛哥重歸榮光.
六、〈阿任小感言〉
閱讀Khnata的生平對我來說,頗為吃力,她的一生完全在摩洛哥王朝更迭動盪期,剛入宮的她,不僅得面對嬪妃爭寵,得到蘇丹信任後,則是優秀地協助蘇丹處理政務,要理解她的人生,便得放入那個時代的摩洛哥王朝裡來理解,而那段歷史對我們來說,遙遠而複雜,卻相當關鍵而精彩,尤其她陪伴的是摩洛哥史上最重要的蘇丹之一,閱讀她的故事,便不可能不去了解這位蘇丹的豐功偉業.
查著資料時,我覺得自己很像在閱讀「武則天+慈禧太后+宮鬥劇」的歷史,Khnata的智識與統治能力完全不輸男性,但因身為女子,便不能光明正大地掌權,即便親生兒子無能懦弱,她只得垂簾聽政,卻引來兒子不滿、妒意,甚至是殺機.
她就像歷史上諸多發揮重大影響力的女子,是受過教育的,無怪乎傳統總是鼓吹「女子無才便是德」,好讓男性把所有權力緊緊掌握在手裡,將女性貶抑成只剩生殖功能似地.
Moulay Ismail陵寢在Meknes,生前四位合法妻子與眾多嬪妃中,Lalla Khnata是唯一葬在他身邊的人,可見對她的重視.
Lalla Khnata的故事給我很深的觸動,卻又說不上來,剛走進摩洛哥,對這國家一無所知,我莫名地愛上撒哈拉,最喜歡的古城是Meknes,因其雅致細膩的鵝黃色調與古樸厚重城牆,因為我「不是觀光客」,而是「獨行旅者」,帶著強烈的感受與探索意願,獨自一個人沿著高大厚重的城牆走,從Bab Mansour,一路走到水池那兒,沿途見著光影變化,道路起伏蜿蜒,走得累極了,Moulay Ismail 生前建造的城牆依然看似無盡且無所不在,既是保護,也阻礙人看得更遠,路上尋常百姓往來,過著尋常日子,剎時,只覺自己掉入古老時空,墜入王國盛世時代.
那份觸動是很深很深的,何謂「歷史感」.
至今,我依然非常喜歡Meknes的Le mausolée de Moulay Ismaïl,讓人無法遺忘的細膩優雅,飄浮在空中的,是一份介於死生之間的寧靜與光,我困惑,Moulay Ismaïl生前滿手血腥,死後也能重享平靜?或許吧,或許在亂世唯有暴君梟雄得以平天下,而「仁君」只能存在於太平盛世.
此時才知陵寢裡,躺在Moulay Ismaïl的Lalla Khnata,是一位來自撒哈拉的特出女子,忽地,我明白了古老厚重城牆所訴說的故事.
在我想像裡,Lalla Khnata是一位有著心胸寬廣如撒哈拉,堅強毅力如沙漠生命的女子,得到古城與王室才有的高等知識教育,當她有機會影響國家政治,便做出了驚人貢獻.
然而女性身分讓她不得不藏身幕後,垂簾聽政,甚至因而讓母子關係不合.
這是十八世紀的北非故事了,而此時的台灣對於女性掌政以及參與國家政治,雖相對多了許多自由、彈性與發揮的空間,然而性別歧視依舊在.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亂世書香評價」的推薦目錄:
亂世書香評價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隨著台灣選戰愈演愈激烈,各種圍繞著女性外型、年齡、婚姻及生育等羞辱性言語紛紛出籠,傑出女性政治人物如蔡英文及陳菊等,在邱毅眼中,竟則成了「不像女人的女性」.
究竟什麼才叫「像個女人」?難道女人就不能掌權,不能在國家政治上有一番作為嗎?這讓我好奇,摩洛哥史上是否也有「政治女強人」或「女性執政者」?若她們有才有德,女性身分能否允許她們掌握實質政治權力?
標題:《Khnata bent Bakkar,蘇丹背後的女人》
「大歷史」描述的,泰半是男人的豐功偉業,然而地球一半人口是女人,歷史不可能單純只靠男性在推演,女性同樣做出卓越貢獻,只是未寫進史書裡.此外,父權至上的社會往往將女人排出在宗教、教育資源及權力核心之外,能力特出且掌握權力的女人,在男性執筆的史書裡,未必有好評價,例如武則天,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更被視為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
在摩洛哥,同樣曾出現一位在政治上掌有實權的特出女子,Khnata bent Bakkar,生活在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八世紀中葉,對摩洛哥Alaoui王朝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分別是三位蘇丹的妻子、母親與祖母,是摩洛哥蘇丹Moulay Ismail四名合法妻子之一,Moulay Ismail生前非常重視仰賴她卓越的能力,讓她擔任接近部長與外交官的實質任務,甚至統領大軍.因此,她曾實質掌握政治權力核心,待Moulay Ismail於1727年駕崩,兒子Moualy Abdallah繼位,由她垂簾聽政,實質統治長達廿五年,幫助國家擺脫災難性的政治局勢,接替Moualy Abdallah蘇丹是她一手調教出來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亦即這位奇女子實質影響了摩洛哥王朝整整三代的蘇丹.
一如許多傳統社會裡的傑出女子,從不被允許浮上檯面,Khnata bent Bakkar得到的關注遠不及她實際上在政治上的作為與付出.
一、〈出身:來自撒哈拉的奇女子〉
Khnata bent Bakkar確切生辰不詳,約出生於1668年左右,於1754年去世.
Khnata Bent Bakkar有個穆斯林王朝非常少見的特殊出身──她來自撒哈拉,身上流著沙漠中人的血液,她的父親Bekkar Ben Ali是Chinguetti(於現今的茅利塔尼亞)的Mghafra部族的大首領,Mghafra部族在當時是個大型部落,掌握極為遼闊的區域,Bekkar Ben Ali更是最偉大的oulemas之一,知識淵博,熟諳神學、文學與各種知識,信奉伊斯蘭蘇菲派,在當時,蘇菲精神是所有穆斯林生活的指導與依歸.
Khnata Bent Bakkar堪稱出身貴族書香世家,天生貌美、聰明、機智且相當博學,自幼好學,父親不僅給她首領女兒該有的教育,亦將蘇菲精神傳遞給她.
1672年,蘇丹Moulay Ismail取得政權,試圖將分崩離析的摩洛哥重整成新摩洛哥,他本身亦是撒哈拉的後代,母親來自沙漠.
1678年,蘇丹Moulay Ismail在撒哈拉進行大探險,部落首領Bekkar Ben Ali率領代表團,宣誓效忠蘇丹,並依照傳統習俗,將親生女兒Khnata Bent Bakkar嫁給蘇丹,藉由聯姻來加強政治聯盟,這場婚姻有著戰略考量、國家安全與部族團結上的政治意義,Khnata Bent Bekkar因而離開沙漠原鄉,走入皇宮,成為蘇丹的合法妻子,爾後更成為「王子們的母親」。
既是名門之後,偉大首領的女兒,聰慧美麗,她與蘇丹在沙漠舉行了盛大婚後,才隨他回皇宮,且是以蘇丹合法妻子的尊貴身分,第一次走入皇宮.
也因Khnata Bent Bekkar來自撒哈拉,對Alaoui王朝來說,他們身上流著撒哈拉血液,與撒哈拉關係密切.
二、〈入宮〉
Khnata Bent Bekkar的父親子女眾多,挑選她與蘇丹聯姻,應是早看出這女兒有著不凡能力與領袖氣質,會讓她在關鍵時刻,嶄露頭角.離別時,她發誓不會讓父親失望.
推測Khnata Bent Bekkar入宮時,年僅十歲,作為首領的女兒,父親已讓她學習讀書識字,然而她整個受教過程應該是在入宮之後,接受王室教育,師承Cheikh El Mekki Eddoukali,宮裡還有館藏豐富的圖書館,讓她可以悠遊書海,爾後亦持續購書,讓館藏高達一萬兩千冊.皇室環境遠比沙漠都更能讓她在文化、學術與蘇菲精神裡成長,累積豐厚的知識底子.恰逢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的文化及智識運動炙熱,也讓Khnata Bent Bekkar得以親近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帶來的豐厚文化底蘊,感染Al Quaraouiyine創辦者Fatima al Fihriya的精神,甚至在神學與知識殿堂汲取她所需要的養分,為她往後為蘇丹提供諮詢、文化與知識的服務,做了準備.
有些文獻紀載她是一位傑出的騎士,馬術絕佳,在一個女性地位低落、蘇丹擁有數百名嬪妃,且沒有蘇丹允許,女性不得外出的狀態下,她勢必有些條件,讓她可以享有其他嬪妃妻子無法得到的特殊待遇.
初起,蘇丹奢華宮殿對這個沙漠來的小女孩兒來說,宛若牢籠,後宮鶯鶯燕燕,彼此爭寵,掌有最大權力的是蘇丹第一任妻子Lalla Aïcha Moubarka,被稱之為Zydana,因她是王子Zydan的母親,是個掌控慾強且具有威望的女子,嬪妃如果想向蘇丹要求什麼,都得先通過Zydana這一關,Zydana也藉此威嚇著後宮裡的嬪妃,她身邊的閨蜜則可享有特權,整個後宮可以說是Zydana掌管.
Zydana不時對小小的Khnata投以冰冷尖銳目光,讓她意識到危險,身為沙漠大首領女兒的驕傲與自尊讓她想勇敢迎向Zydana的目光,挑戰Zydana的威權,然而蘇菲精神要她保持低調,並給予她勇氣.兩人關係向來緊張,雖然Khnata年輕貌美又聰明伶俐,受過扎實教育,然而她得以鞏固地位的原因依然是從產下王子開始,1694年,她產下王子Abdallah,地位上升,在豐富知識與卓越能力加持下,慢慢地,她成為蘇丹得力的左右手.
據傳Moulay Ismaïl至少擁有五百個以上的嬪妃, 1703年有紀載的孩子總868個,包括525個兒子和343個女兒,1721年,第700個兒子誕生,生前一共有一千多個子嗣.無論確切數據如何,Khnata身邊圍繞著蘇丹眾多嬪妃與子女,進入皇宮受教育期間,Khnata認真學習,搞懂皇室內部運作與外面的世界,也慢慢了解後宮嬪妃之間的關係,發誓自己絕對不要變得跟她們一樣.
三、〈蘇丹最仰賴的女子〉
在蘇丹Moulay Ismail長達五十四年的統治時期,摩洛哥戰事頻仍,對內長期與頑強的亞特拉斯山柏柏爾部落打仗,對外還得抵抗來自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的侵略,由於Khnata知識淵博,聰慧理智,蘇丹時常要她代筆書寫極為重要的外交信函,慢慢地,她開始在施政上提出建議,實質影響著政治,也讓她跟蘇丹形成緊密的夥伴關係,在蘇丹心目中,她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保護她不受Zydana與後宮嬪妃詭計的侵擾.
蘇丹Moulay Ismail的母親來自撒哈拉,他對沙漠一直有著極深感情與嚮往,加上當時摩洛哥往往對歐洲有所憧憬,有些軍隊只服從基督教將領,不聽蘇丹使喚,是而蘇丹以黑奴為士兵,組織黑色禁衛隊(L’Abid al-Bukhari),這是一組只聽命於他的強大軍力,這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這支強大的黑色軍團攻無不克,讓蘇丹擴大領土,造就國土遼闊的盛世,蘇丹授權讓Lalla Khnata平撫投降的地方將領,與外國使節交流,甚至參與宗教政策決定,至少長達三十年時間,層層面面,她都是蘇丹的高級行政顧問,承擔外交使節的重要工作與責任,參與國家政治的程度極深,這同樣可以說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四、〈垂簾聽政與母子心結〉
Lalla Khnata的父親是撒哈拉部族大首領,丈夫又是蘇丹,讓她對權力毫不陌生,對政治與權力也有一定的渴望,
待政治強人甚至有暴君之稱的Moulay Ismail過世,摩洛哥進入嚴重的分裂危機,眾多王子激烈爭奪統治權,黑色禁衛隊亦加入這場蘇丹間的權位爭奪,與此同時,貴族(Guich)部落不再服從,頻頻襲擊城市,其他部落利用無政府狀態,發動叛亂。
在王室所有人裡,最有資格與能力繼承國家領導人位置的,其實是堅定、成熟、有智慧且累積豐富政治經驗的Lalla Khnata,唯她有能力統治國家,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在多位王子爭權奪位的戰亂中,Lalla Khnata強勢介入,政治手腕高超,雖然Moulay Ismail生前極為殘酷,然而頗具威望,她便以丈夫生前名望,與各大軍事、宗教與部落勢力周旋,終究由她與蘇丹的第三個兒子Moualy Abdallah繼承王位,是而Lalla Khnata隱身兒子背後,垂簾聽政,一步步實質掌管整個帝國.
亦即,在實質政治權力上,Lalla Khnata才是Moulay Ismail真正的繼承者.
繼位的蘇丹Moualy Abdallah雖是她兒子,向來因生性懦弱無能而被詬病,無治國的能力與智慧,不時做出錯誤決策,危及國家與政權,全仰賴Lalla Khnata打點一切.
雖然Lalla Khnata在整個政治動盪期,始終支持自己的兒子,然而她認為自己的兒子並沒有擔當蘇丹的能力,也不信任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掌權者,是而進行干預.
當時政治局勢極度複雜,內憂外患不斷,Lalla Khnata聰明靈巧地藉由與不同部族進行聯盟,獲得Oudayas軍隊堅強戰力,來鞏固王朝勢力.然而這樣的聯盟備受挑戰,隨時有變異,Oudayas軍隊不認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多虧Khnata適時介入、協調,讓Oudayas向來是忠實盟友.
當兒子Moulay Abdellah率兵出征,Lalla Khnata在王宮實質統治整個國家,做出重大決策,監督軍隊並接見外使,逐一弭平所有政治分歧.
每逢國外使節來訪,在前往菲斯晉見蘇丹之前,都會先去Lalla Khnata的王宮進行協商,得先過了她這一關,才見得了蘇丹.
然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完全不感謝母親的付出,忌妒母親的能力,甚至愈來愈痛恨母親干政,爾後逃到菲斯的Dar el-Makhzen,想遠離母親勢力.
母子間的關係愈來愈緊張,Moulay Abdellah是個差勁、易怒而嗜血的蘇丹,Lalla Khnata不得不適時介入,安撫兒子的情緒,修補他在施政上的錯誤,持續主持與歐洲各國的俘虜交易,同時處理國內外各大勢力間緊張關係,保持微妙脆弱的平衡,努力讓她無能的兒子不至於失去王位.
Moulay Abdellah忌妒甚至怨恨自己的母親,身為一國之君,卻被女人下指導棋而覺得受辱,因為自己需要女人來幫他保住政權而憤怒,對他來說,男人不應該聽從女性的建議,即便這個建議來自於自己的母親,都不被允許.終於,Moulay Abdellah計畫放逐甚至謀殺自己的母親,好擺脫她的控制,Lalla Khnata覺察到了,極有智慧地說,她要去麥加朝聖,並帶上自己的孫子.
Lalla Khnata對自己的兒子有著無條件的愛,即便知道他想推翻自己,依然努力幫他擺平政治上的障礙,前往麥加途中,不管行經摩洛哥哪個地方,都與每個地方首領對談,加強他們對蘇丹的向心力,鞏固政權,聆聽民意,並將意見傳遞給蘇丹.Lalla Khnata同時代表兒子的統治權,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交流,例如利比亞,埃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直到麥加.
朝聖旅途中,Lalla Khnata一路教育自己的孫子,把自己的知識、政治與統治經驗傳授給他,教他如何覺察自己的錯誤並學習改過,希望他將來成為優秀傑出英明的蘇丹.
從麥加返回摩洛哥途中,Lalla Khnata得知叛軍試圖奪權的消息,她馬上趕回Meknes,協助兒子奪回政權,然而她跟孫子卻被捕入獄,被虐待,祖孫倆被關在獄中,她繼續教孫子何謂抵抗與堅毅,同時,她與oulemas 聯繫,除了替自己申冤,同時告知oulemas,有一個年僅十一歲的王子被關在牢裡,她孫子很快被放出去,而她則繼續坐牢了一段時間,終於獲釋.
五、〈平靜的晚年〉
Lalla Khnata重獲自由後,感知自己的兒子不願意繼續接受她的指導,帶著尊嚴,她退出政治權力核心,待在菲斯,日日在虔誠祈禱與佈施善行中,安詳度過晚年,享年八十幾歲.
Lalla Khnata於1754年去世,三年後,1757年,她的兒子Moulay Abdellah逝世,由她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繼位蘇丹,他身上有祖母的影子與教誨,帶著摩洛哥重歸榮光.
六、〈阿任小感言〉
閱讀Khnata的生平對我來說,頗為吃力,她的一生完全在摩洛哥王朝更迭動盪期,剛入宮的她,不僅得面對嬪妃爭寵,得到蘇丹信任後,則是優秀地協助蘇丹處理政務,要理解她的人生,便得放入那個時代的摩洛哥王朝裡來理解,而那段歷史對我們來說,遙遠而複雜,卻相當關鍵而精彩,尤其她陪伴的是摩洛哥史上最重要的蘇丹之一,閱讀她的故事,便不可能不去了解這位蘇丹的豐功偉業.
查著資料時,我覺得自己很像在閱讀「武則天+慈禧太后+宮鬥劇」的歷史,Khnata的智識與統治能力完全不輸男性,但因身為女子,便不能光明正大地掌權,即便親生兒子無能懦弱,她只得垂簾聽政,卻引來兒子不滿、妒意,甚至是殺機.
她就像歷史上諸多發揮重大影響力的女子,是受過教育的,無怪乎傳統總是鼓吹「女子無才便是德」,好讓男性把所有權力緊緊掌握在手裡,將女性貶抑成只剩生殖功能似地.
Moulay Ismail陵寢在Meknes,生前四位合法妻子與眾多嬪妃中,Lalla Khnata是唯一葬在他身邊的人,可見對她的重視.
Lalla Khnata的故事給我很深的觸動,卻又說不上來,剛走進摩洛哥,對這國家一無所知,我莫名地愛上撒哈拉,最喜歡的古城是Meknes,因其雅致細膩的鵝黃色調與古樸厚重城牆,因為我「不是觀光客」,而是「獨行旅者」,帶著強烈的感受與探索意願,獨自一個人沿著高大厚重的城牆走,從Bab Mansour,一路走到水池那兒,沿途見著光影變化,道路起伏蜿蜒,走得累極了,Moulay Ismail 生前建造的城牆依然看似無盡且無所不在,既是保護,也阻礙人看得更遠,路上尋常百姓往來,過著尋常日子,剎時,只覺自己掉入古老時空,墜入王國盛世時代.
那份觸動是很深很深的,何謂「歷史感」.
至今,我依然非常喜歡Meknes的Le mausolée de Moulay Ismaïl,讓人無法遺忘的細膩優雅,飄浮在空中的,是一份介於死生之間的寧靜與光,我困惑,Moulay Ismaïl生前滿手血腥,死後也能重享平靜?或許吧,或許在亂世唯有暴君梟雄得以平天下,而「仁君」只能存在於太平盛世.
此時才知陵寢裡,躺在Moulay Ismaïl的Lalla Khnata,是一位來自撒哈拉的特出女子,忽地,我明白了古老厚重城牆所訴說的故事.
在我想像裡,Lalla Khnata是一位有著心胸寬廣如撒哈拉,堅強毅力如沙漠生命的女子,得到古城與王室才有的高等知識教育,當她有機會影響國家政治,便做出了驚人貢獻.
然而女性身分讓她不得不藏身幕後,垂簾聽政,甚至因而讓母子關係不合.
這是十八世紀的北非故事了,而此時的台灣對於女性掌政以及參與國家政治,雖相對多了許多自由、彈性與發揮的空間,然而性別歧視依舊在.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亂世書香評價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荀彧:末世凋零的王佐之才】天才的早期經歷
任何一位霸主的成功,必有謀士相助。
謀士分很多種,有的謀士擅長內政,例如:漢初的蕭何,在後方基地生產物資,並且適時將補給輸送到前線;有的謀士擅長戰場計謀上的臨陣應變,例如三國中的賈詡,屢次識破戰局的微妙變化並引導己方走向勝利之路;有的謀士則擅長外交斡旋,例如春秋時代的子貢,以自身之辯才一舉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影響了列國的勢力走向。
但有一種謀士是凌駕所有謀士的存在,我稱其為「戰略型謀士」。
何謂戰略型謀士?就是為整個組織訂出大方向的人,而其他謀士的所作所為是為了達成這個主要目標而努力。如用個比喻,戰略型謀士是強力的恆星,各類型謀士則是圍繞在旁為其效力的衛星。
在三國時代,各勢力都有其戰略型謀士。
蜀漢方面,自然是鼎鼎有名的諸葛亮,他的《隆中策》(不跟曹操、孫權死拚,而是先佔有荊州、益州,再趁合適的戰略時機分兩路夾擊中原地區),帶領劉備從寄人籬下的魯蛇人生變成割據一方的昭烈帝。
東吳方面,則是被演義弱化超多的魯肅,他的《榻上策》(不硬碰曹操,而是先取荊州進而攻佔整個長江以南區域,等待良機好爭奪天下),始終是東吳貫徹始終的戰略。
仔細看這兩位戰略謀士,他們的戰略前提都是承認曹操的強大,以至於只能先行規避好另謀生路,也就是說三方鼎立之際,曹操在戰略佔據相當大的主動性。能奠定如此深厚的優勢基礎,由此可見曹操身後的戰略型謀士其厲害程度。但可惜的是,這位謀士與曹操的搭檔,卻是三種亂世組合中下場最慘的一位。
這次的三國專題,我們將透過曹操的戰略型謀士─荀彧,來見證人利用時代中的變革而成功並顯示出自身的強大,又是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身不由己,而見個人之渺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彧,字文若,潁川人士(位於今日的河南省)。
說起穎川荀氏,那可是漢末的超級書香世家。首先,這個家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以「性惡論」聞名後世的荀子。在來,荀彧的祖父─荀淑,雖然官位不高(因為老喜歡譏諷權臣所以被趕出中央朝廷),但卻是李膺的老師,而這李膺不僅後來當上政務官之首的尚書,甚至還是天下名士之首。能被天下名士之首尊稱為老師,由此可見荀淑的威望。荀淑的兒子─荀爽,更是做到「三公」這個最高階的名譽官職。
生長在這樣的學霸家族,荀彧完全遺傳了祖先優良的基因,早在少年時期就有人給予了一個超高評價─「王佐之才」。而在26歲那一年,荀彧當上了官員……然後就落跑不幹了。
ㄟ?怎麼荀彧剛出道就這麼出格呀?原因是這一年,有個人入主了中央朝廷,名叫董卓。熟悉三國的朋友一看這名字就知道,這不就是搞得天下大亂的人物嗎?事實上,當時的東漢朝廷剛發生宦官做掉了大將軍何進,而袁紹做掉所有宦官的血腥政爭,荀彧眼看亂世就要來臨,官也不做了,連忙叫家族的人收拾東西;因為他的家鄉穎川極度鄰近東漢首都洛陽,洛陽發生政變,穎川能不受其害嗎?加上穎川是個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帶,一旦發生動亂,各方勢力一定會經過此處好隨時爭奪洛陽的控制權。簡單一句話:家鄉沒法待了,得趕緊避禍去也。
荀彧臨走前還特地告訴同鄉的鄉民這番道理,結果鄉民們表示:「有這麼嚴重嗎?」面對不聽勸的鄉親,荀彧也不廢話,趕忙率領宗族大小遷往位於今天河北省境內的冀州。事實證明,後來關東眾多地方官組成聯軍討伐董卓,雙方就在今日河南省一帶展開大戰,穎川不但在大戰中被波及,甚至在戰後,周圍也有許多盜賊橫行(例如白波賊),那些當初捨不得故鄉的鄉民,要嘛死於戰亂、要嘛生不如死。
由這件事我們可以知道荀彧的兩個特質:1.眼光獨到。2.勇於決斷。
同樣的特質,在荀彧接下來的生涯中再一次的展現。
話說荀彧抵達冀州時,渤海太守袁紹已經掌握該地。眼看王佐之才來臨,袁紹立刻奉荀彧為上賓,然後荀彧就走了……
人家以大禮對待,你荀彧好端端的怎麼又走了?(咦?怎麼會加個「又」字?)更讓眾人傻眼的是,荀彧接下來選擇投靠東郡太守曹操了。
跟大家先對比一下當時的袁紹及曹操。以地盤來看,袁紹的冀州因遠離災禍而富得流油,曹操的東郡卻是黃巾賊、黑山賊甚是還有匈奴人橫行,在這種地方就別說經濟了,連治安都有大麻煩(事實上,曹操當時的上司劉岱就給黃巾賊幹死了,可見這地方有多不靠譜);以名望來看,袁紹的家族是「四世三公」,而曹操的名義爺爺是宦官,兩人雖同屬官N代,但曹操的名聲可是低劣的太多;以長相來說,袁紹是高大威猛,曹操是個醜怪加矮個……(曹操:「喂!姓金的!你最後這一個已經涉及到人身攻擊了,信不信我弄死你!」)
其實在荀彧決定離開袁紹時,他的四哥荀諶就非常不能理解這個決定,荀彧只說一句:「袁紹此人不能成事。」然後聽到四哥開始勸說及批評他的看法後,荀彧仍是話不多說地堅決走人。
曹操看到荀彧來奔,大喜過望地對荀彧說:「吾之子房也!(意思是:你就是我的張良)」這一年,荀彧29歲。
(下周接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片為:真三國無雙中的荀彧
其實我一職很討厭無雙系列的三國人物化,因為我覺得美型過頭了,但是這張是我認為最能表現荀彧年輕面孔的圖案。
亂世書香評價 在 “隱士”張魯一,開啟了“徐天宇宙”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 《請你原諒我》《紅色》《亂世書香》《緝槍》《最好的安排》《美好生活》《我. ... 他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知乎上有個問題是“如何評價張魯一? ... <看更多>
亂世書香評價 在 DVD亂世-PTT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8月|飛比價格 的推薦與評價
DVD亂世在PTT討論與高評價商品,周邊DVD播放機、DVD、DVD播放器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 ... 實拍正版年代電視連續劇亂世書香DVD碟片dvd光碟吳秀波薑武張嘉譯優質. ... <看更多>
亂世書香評價 在 [新聞] 電視劇《亂世書香》新聞一則- 看板China-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被評悶騷?易推倒?吳秀波自稱性取向落伍
2015年12月17日 02:28 新浪娛樂
葉子/文 王博/攝影 陳植/攝像
新浪娛樂訊 16日,年代戲《亂世書香》在京舉行發布會,吳秀波、陶虹、張魯
一等主演亮相,主持人則是戴軍。在現場,吳秀波回憶起自己多年前與陶虹第一次合
作時尚青澀,稱比自己小的陶虹為“陶虹姐”,而陶虹則對他說“孩子別緊張”來鼓
勵剛入行的他;他也回憶起二十多年前與戴軍一起在歌廳駐唱、互相為對方報幕的經
歷,“每次碰見他,就覺得我要謹慎說話,就是一說話就能回到過去。”
徜徉於舊時光回憶中的吳秀波,如今被陶虹評價為“悶騷”、“內心波濤洶湧”
。當被問及粉絲們對他的評價“顏好鬍茬易推倒”時,他逗趣回應道:“前兩個我理
解,我以為易推倒是好脾氣,後來才知道是某種行為。我想我的性取向有些落伍。”
與老友
我叫陶虹姐她叫我孩子 曾與戴軍歌廳駐唱互相報幕
據悉,《亂世書香》講述了在清末時局動蕩的時代背景下,書香世家徐門50年的
興衰傳奇。在劇中,陶虹演繹的富家女鈕蘭對吳秀波飾演的陸書白一見鍾情,倆人在
動蕩的時局中成為革命伉儷,上演了一段亂世情緣。此外,姜武飾演的豪氣方長青和
張魯一飾演的文弱書生徐書成,與陶虹扮演的鈕蘭也有著感情糾葛,卻無奈敗給了吳
秀波扮演的陸書白。
吳秀波和陶虹的緣分始於2003年《立案偵查》中的合作。“十幾年前第一次和陶
虹合作,那時我還很青澀,我叫她‘陶虹姐’,她對我說‘孩子別緊張’,鼓勵我,
自然而然就熟了”。吳秀波感性回憶道,“那時候我掙錢不多,在劇組第一頓飯就是
陶虹請的,還挺貴。”一旁的陶虹則笑言:“我現在叫他波哥。”
實際上,在《亂世書香》這部劇中,吳秀波和老熟人陶虹再次合作,而在發布會
上,吳秀波又碰見了另一位老朋友,擔當發布會主持人的戴軍。
此前吳秀波和戴軍就曾談及,二十年多前倆人都是北京歌廳裡的駐場歌手,倆人
還曾互相為對方的表演報幕,“20年前,戴軍還在北京大富豪歌廳唱歌,唱完後他一
般會說下面由一個英俊的歌手吳秀波,唱《孤枕難眠》。”
有了這樣的革命情誼,在現場,吳秀波甫一上台,便調侃起曾經唱有成名曲《阿
蓮》,如今不僅轉行還投資起咖啡生意的戴軍:“你做歌手的時候做主持,做主持的
時候賣咖啡,可想而知這個圈子越來越難混了。”
二十年後再相遇,已分別改行,並成為名演員和名主持人的吳秀波和戴軍在發布
會現場即行高歌了一曲,唱得也正是當初倆人在歌廳裡搶著唱的《我還在你身邊》。
隨後,吳秀波對媒體發出了如是的感慨,“我剛才看到戴軍很開心。二十多歲在
歌廳他報幕我唱歌,或者他唱歌我報幕。所以每次碰見他,就覺得我要謹慎說話,就
是一說話就能回到過去。”而在發布會結束後,小浪無意看見,倆人在離場前,還來
了一個屬於老朋友的擁抱。
談自己
說我悶騷我汗都下來了 我性取向有些落伍
調侃了老朋友戴軍“做歌手的時候當主持”,吳秀波也調侃了自己,“我就是唱
歌不好,才改行當演員”。但是對於這種改變,他也是釋然的,“最早我們是唱歌的
,現在一個淪為主持,一個淪為現在演員,恰巧這個“淪”字是一個褒義詞,說明我
們倆有變化,我不以為我要變回去。”
如果說當年沒有成為一名現實意義上的成功歌手,那麼如今,吳秀波在演員之外
也是“大叔男神”的領軍人物。當年叫他“孩子”的陶虹如是評價他,“波叔是悶騷
的,看著嚴肅,內心波濤洶湧。”然而,吳秀波似乎不大同意,聞此言直言“汗都下
來了”,並解釋稱陶虹說的是角色,似乎十分不好意思。
這不,在現場,被稱“悶騷”的吳秀波開始解讀粉絲們對他的評價了,也算是金
句不斷,“波濤洶湧”。
“悶騷”吳秀波之現場金句:
戴軍:這張劇照你像梁朝偉。(粉絲則高呼“比梁朝偉帥”)
吳秀波:我能在這個圈兒活到今天,是因為謙虛謹慎。
戴軍:這張劇照沒留鬍子,真是顯年輕。
吳秀波:我在這個圈兒能活到今天,是因為刮了鬍子就能回去。
戴軍:粉絲形容你“顏好鬍茬易推倒”。
吳秀波:前兩個我理解,我以為易推倒是好脾氣,後來才知道是某種行為。我想
我的性取向有些落伍。
據悉,《亂世書香》將於12月25日在湖北衛視、山西衛視正式開播。
(葉子/文 王博/攝影 陳植/攝像)
(責編:kita)
聲明:新浪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s://ent.sina.com.cn/v/m/2015-12-17/doc-ifxmttcq1667467.shtml
--------------------------------------------------------------------------
陳麗娜雙劇連播 博士變土匪上演潑辣愛情
2015年12月17日 16:30 新浪娛樂
新浪娛樂訊 昨日(12月16日),電視劇《亂世書香》在京舉行首播發布會,該
劇即將於12月25日上星播出。戲中,“國民大青衣”陳麗娜飾演刀美蘭,聯手姜武上
演一段“土匪愛情”。從《溫州兩家人》到《亂世書香》,陳麗娜雙劇連播演繹兩種
不同風格的精彩。
《溫州兩家人》陳麗娜飾演雙面博士
在電視劇《溫州兩家人》中,陳麗娜飾演“剩女博士”蘇若冰,與任程偉結成歡
喜冤家。作為被封為最為難搞定的“剩鬥士”,陳麗娜在戲中將大博士的風釆展現無
餘,不僅專業水平過硬,言語犀利金句不斷更是堪稱經典,連陳麗娜都忍不住直呼:
“女博士不可怕,嫁不出去的女博士更可怕。”
雖然看似冰山氣場十足,但談及蘇若冰的角色,陳麗娜則認為其實在她心中自有
柔軟溫情的一面。在近日的劇情中,蘇若冰與任程偉修成成果,剩女博士搖身變成賢
妻良母,盡顯大家風範。
《亂世書香》陳麗娜聯手姜武演繹土匪愛情
由吳秀波、張魯一、陶虹、陳麗娜、姜武等聯袂主演的電視劇《亂世書香》即將
於12月25日登陸湖北衛視、山西衛視播出。劇中,陳麗娜飾演“刀美蘭”,性格直爽
,仗義潑辣,在嫁給同樣土匪性格的方長青(姜武飾)之後,刀美蘭始終在懷疑方長
青對書容(詠梅飾)的感覺,以至於原本平靜的生活不斷掀起波瀾。
與《溫州兩家人》中知性溫柔的博士不同,《亂世書香》裡,陳麗娜則多出了一
份潑辣,與姜武之間的愛情是戲中的一大亮點,尤其是夫妻間火爆十足的吵架更是“
笑果十足”。
從最早的《激情燃燒的歲月》到近幾年的《北平無戰事》、《溫州兩家人》等作
品,陳麗娜穿越不同年代演繹各色性格的角色。談及角色選擇,陳麗娜坦言她希望未
來能多演一些“溫婉大氣型”角色,“如果可以我還是想嘗試更多類型、更多花樣的
形象。”
(責編:木風)
https://ent.sina.com.cn/s/m/2015-12-17/doc-ifxmttme5727880.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20.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Drama/M.1450318784.A.9A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