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一定有賺有賠,聽老師報明牌,不如好好把基本功做好比較實在!!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認真說我反而是在高雄住家裡存的比較多
上台北之後誘惑太多,反而存的沒這麼順利
而且第一桶金感覺就像是一個目標
達成之後就有點鬆散了(欸欸欸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在下方留言~我找個機會開直播細細聊
用影片就只能講個大概啦www
作者: 施昇輝
出版社: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18/01/05
語言:繁體中文
#說書 #無腦理財術小資大翻身 #施昇輝
===== About Neko嗚喵 =====
一個喜歡看書,喜歡聽故事,喜歡玩遊戲的兼職youtuber
好故事不會侷限在紙張內,但所有好故事都是來自於文字傳唱
文字既然很有趣,評論不應該硬梆梆
最不正經、最有趣的書評,等你在我的影片裡發掘嚕!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1mVUqx78Dw/hqdefault.jpg)
保險兼職ptt 在 Re: [問題] 進入保險業兼職的決定- 看板Salesperson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cherish18 (Body)》之銘言:
要做業務工作來磨練自己當然是很好
但個人看法是第一份工作最好先避開壽險業會較好
因為多數壽險業都是大量依賴人脈去做開發的
你還涉世未深 很容易被公司/單位/主管洗腦當成免洗新人來用
叫你去簽人情保 所有親友都簽完後就不鳥你了
這種例子非常常見 甚至可以說是壽險業的陋習
可以去保險版(Insurance)或是上班族版(Salary)爬文看看
有很多前人的慘痛教訓可參考
: 本人現在已就業來說非常年輕
: 就讀某所還滿好的國立大學 二年級 (20歲)
: 最近接觸到X山的保險公司(因為徵才博覽會)
: 和幾位不同的人接洽之後
: 發現有一個通訊處的感覺很不錯
: 他就也差不多準備幫我報名精英班
那個完全不準
多數壽險業本來就是會無所不用其極來吸引新人入行
也就是說 這些親切態度大多是刻意演給你看的
個人建議先進該單位裡觀察一陣子再來做決定會較好
: 對於保險我有基本的常識
: 但是要踏進這塊還是心裡很緊張
: 不知道是否適合
: 但想說做幾個月試試看
: 畢竟現在完全沒有薪水的壓力
: 通訊處中又都是年輕人
: 業績看起來也非常好
: 所以想說可以試試看
: 至少給自己個經驗
: 如果不適合(做不出業績)的話
: 再慢慢淡出
: 但我想我不會從事緣故開發
: 一方面也是因為同學都剛滿20沒經濟能力
: 和親友也不是很熟
說句不客氣的話請多包涵--你太天真了
很多壽險業要吸收新人 都是著眼於該新人的原有人脈
(不走緣故市場的壽險業也是有的 但並不常見)
根據統計 每位新人平均大約可為公司/單位/主管帶來3~4張的新業績
為了你的人脈而吸收你 但又不去碰你的舊有人脈 你覺得這種事有可能會發生嗎?
多數壽險業的SOP 新人入行第一件事就是要新人開親友名單準備來洗人情保
即使你打定主意不碰緣故 公司/單位/主管還是會不斷用話術將你的原本觀念洗掉的
--賣保險是為了幫助對方 而不是為了業績 為了親友好 為了幫助親友 應該要賣他們保單
--你自己是做保險的 怎能不認同保險? 既然認同 當然要去找親友推保單阿
--為了不讓舊客戶成為孤兒保單 為了幫助更多人 所以你要撐下去 繼續找親友賣保單
上面這些都是公司/單位/主管很常用來要新人推人情保的說辭
我講的那些是很白話的 公司/單位/主管會多用很多其他額外包裝來讓你認同
還沒有太多社會經驗時 要如何分辨公司/單位/主管講的是事實? 還是洗腦你的話術?
: 爬文發現陌生開發才是好的途徑
: 不過很累很有挑戰性
: 想問版友的是
: 我投入保險兼職的決定是否是可以的呢?
: 希望大家給我一些建議
同上 作業務是ok的
但個人不建議第一份業務工作就選壽險業 很容易賠上你的人脈
人脈是你的重要資產 被洗腦成以人脈來換業績 不值得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121.228.129
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的意思是認不認同跟要不要買或是要不要推 這是不同的二回事
只是說壽險業通常會將它們綁在一起 用這個理由來要求新人去推保單
賣BMW的業務 會不會要求親友都來買台BMW?
賣帝寶豪宅的業務 會不會要求親友都來買棟帝寶豪宅?
當然是不會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BMW/帝寶豪宅的需求 也不是每個人都付得起錢來買
有需求且買得起 捧場來買這當然是沒問題
保險不是必需品 沒買保險也不會死 也不是每個人都有保險的需求
但在公司/單位/主管的教育裡 保險就是必需品 就是唯一選擇
沒買保險就是不愛自己 不愛家人 沒有責任感 所以為了幫助親友 我們要賣保險給他們
這種說法這很有理嗎? 幾乎只有壽險業業務會認同這種說法
非壽險業的人大多一眼就能看出這根本就是為了賣而自我感覺良好的想法而已
簡單來說 什麼為親友好 什麼幫助人 這全都是為了銷售所創造出來的自我催眠話術
新人一進公司 唯一明顯可用資源就是自己的人脈
所以多數公司/單位/主管會用盡一切方法要說服新人去做銷售
至於銷售的原因為何 那並不重要 重點是要能賣出去
也就是說不是因為保險這項商品好或是保戶適合這保險 所以業務要去賣它
而是因為業務要賣它 所以必須要把這項商品講得很好或是將它形容得很適合保戶
原PO說不做緣故市場 但在公司/單位/主管的眼裡 在尚不知原PO能力的情形下
原PO的"利用價值"(請原諒我講的這麼直)就只有人脈而已
絕大部分公司/單位/主管都會好好"善待"這資源的
這很現實 但這行業多數人就是這麼玩 只希望原PO遇到的不是這種公司/單位/主管
的確是如此 不過壽險業這行業的銷售方式 很多業務都是以殺雞取卵角度來賣保單的
※ 編輯: kmkr122719 來自: 203.121.228.129 (03/28 21:09)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