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 的推薦,不但嘔心瀝血寫了推薦文,還發文畫了書中好多的重點。
我其實是在《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這本書就成為小雨麻的粉絲,那時還是新手爸媽的我們,小雨麻這本副食品聖經是上天派來救贖我們的恩典。
後來我有偷偷力邀小雨麻一家來看我們編導的合唱親子音樂會,沒想到她竟然爽朗的答應,會後相見歡令我又驚又喜。音樂會後還力挺寫了一篇文情並茂的音樂會觀後感。
原來,小雨麻才是教養界的同理心高手啊!
.
.
---------------
📖教育書推薦:老ㄙㄨ老師終於生出新作品了——《老蘇老師的同理心身教》
他毫不藏私,大方分享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引導策略,諸如:
🎈開設聊天課,教予聊天技巧,化解班上孩子歧見。
🎈建議衝突母女倆,互相寫出對方十個優點。
🎈利用家事卡,鼓勵孩子從不起眼的生活小事著手,培養主動積極的能力。
🎈利用情緒語詞列表,幫助孩子還原衝突經過,指認情緒、換位思考、以正向語言說出愛與擔憂。
🎈在事件過後,待情緒穩定,再來找機會深入溝通。
除了具體的教學引導策略技巧,書中也提出對當下教學環境的省思。其中「孩子的分數=教養成績單?」最引起我共鳴。
在學校層級,錄取多少位滿級分學生是學校的成績單。
在班級層級,班上平均分數是老師的教學成績單。
孩子的分數,又是家長的成績單。
教育現場善於用一百分來箝制,生產出良率高的考試罐頭。
用排名與分數級距來箝制,培養出具競爭意識的小武士。
用分數綁架考試,再用考試綁架教學,如果整個社會對此無法鬆動,我們的教改就只是紙上談兵。
動怒容易,察覺難。
直接命令容易,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難。
面對快速變動的新世界與新環境,我們都需要擁有大智慧才能帶著孩子走在正向的道路上。
老ㄙㄨ老師分享諸多教育與溝通法寶,那不只是資深教師的教學寶典,也是家長的重要資產。
家長能掌握愈多元的教育良方,就愈能貼近孩子的心、教好自己的孩子。
推薦給各位朋友。
全文:https://bit.ly/3fasxkL
動怒聖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夠強大就不會被冒犯!
強大指的是?
⠀
智慧?身分?安全感?
⠀
我想都有,
但它不是一夕之間就可以達成的。
從小小的事上開始練習。
⠀
明白每一件事情發生都有背後的故事,
不要太快情緒就受影響而做出反應。
冷靜一點,慢慢地回應。
聖經裡面說這樣的耐心是一種智慧,
是一種知道如何管理我們舌頭不要亂說話。
而且當我們被冒犯的時候,
可以盡快的原諒跟忘記。
⠀
覺得境界很高?
⠀
想想,
如果我們如此容易被冒犯,
到底是我們的線太低太容易被踩而生氣抱怨,
所以吸引了一堆容易來踩線的人?
⠀
還是
可以不容易被別人踩線而影響,
幽默的突破這些負面情緒,
用最快的時間原諒他們,
忘記這些鳥事繼續往前走...
⠀
當我沒有想用我自己的方式要證明自己的時候,
我就不容易被冒犯了!
因為就算別人踩線,我也無所謂。
⠀
不過這也不是一次性的事情
但是因著不斷地練習,
是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勇敢💪
不容易被冒犯是一種自由的感覺!
不需要因為別人的批評或者是意見而影響到你的心情,然而你可以繼續喜樂的往前走🧡
⠀
「A wise person demonstrates patience, for mercy means holding your tongue. When you are insulted, be quick to forgive and forget it, for you are virtuous when you overlook an offense.」
Proverbs 19:11
⠀
「人的明慧使他不輕易動怒;
寬恕別人過失的,是自己的榮耀。」
箴言 19:11
⠀
#耐心要練習
#璽小語
#你就好好當你自己
動怒聖經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我那麼容易生氣?明明就只是一件小事情……”
在《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下稱本書)一書當中,探討許多關於童年創傷給成年後的自己所帶來的影響,其中一段寫著:「一件小小不愉快的事,卻感覺像緊急大事般;一點點小小的不公平,就感覺像是嚴重的正義破裂。」(p.160)
我們經常會在情緒爆發過後感到懊悔萬分,因為我們自己也知道,這些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但是在事發的當下,我們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卻又真實的像是會讓自己窒息一樣難受。
“莫非真的是自己情緒控管有問題嗎?”
若是有這樣自我質疑的念頭,那表示自己有正視到這種行為的不合理之處。那是自我療癒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項自我覺察;就好比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有病識感的患者往往比無病識感更容易接受治療並獲得改善。
在本書以及我持續學習的《個體心理學》當中都有說明,一個人的性格是後天習得的。個體心理學雖不否定童年時期帶給人的影響,但它比較著重在當下的自己要如何過自己的人生。
從「目的論」可以解釋為,為了厭惡或者逃避某事而產生負面情緒。舉例說,昨晚我看著低頭滑手機的香吉士問他:「你在跟別人聊天嗎?」
他沒有停下手上敲打螢幕的動作,經過幾秒鐘後他才回答:「沒有。」但他並沒有抬起頭來看著我,那一瞬間我察覺到了自己有不舒服的感受。
如果是幾年前的我,可能就會陷入負面情緒當中,並且挑起爭端,質問他為什麼沒有馬上回答我?為什麼回答時不看著我?是不是在心虛什麼?
但我當時讓大腦先進入短暫的空白,試著透過與自己對話讓情緒穩定。從目的論來看,不是因為這個行為造成我的不舒服驅使我跟男友吵架,而是我為了達到吵架這個目的才產生了不舒服的情緒。
我花了很久的時間才能接受這樣的理論,並且也透過理解目的論在這段感情中,幾乎沒有真的動怒或是與香吉士產生不愉快過;當我的目的從找對方的碴,變成好好跟對方相處時,那些不舒服的情緒多半都能夠獲得平復,或至少減輕許多。
而我是在研讀本書之後,才對個體心理學又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假如我是為了與對方吵架才產生負面情緒,那麼為什麼我會想與對方吵架?本書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觀點: #情緒重現
這個名詞在本書當中出現過非常多次,當情緒重現時,個體會感覺到自己渺小無力、自卑、羞恥、不被肯定等自我否定;而這些感受多半不是當下所發生的事情造成的,實際上是當下的事件觸發了自己童年經歷過的創傷帶來的情緒重現。
在童年時期,尤其是沒有任何自理能力的嬰幼兒階段時,在那個階段的孩子造成的創傷,會比成年後經歷的傷害更加嚴重。由於嬰兒明白自己沒有獨力生存的能力,得依賴大人的照顧才能活下去,當這個階段的孩子遭受漠視甚至虐待時,其傷害程度是足以危及生命的。
成年後的我們,可能會因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點小事情,因而觸發情緒重現;我們當下表現出來的憤怒,或者任何極端的行為,是為了抵抗童年創傷的情緒重現所造成的不適感,而非當下的事件。
對於旁觀者來說,我們看似經常為了些小事情而動怒,甚至連我們自己也會感到疑惑;這些劇烈的負面情緒其實並非當下的小事所造成,而是我們記憶深處那危及生命的受創情緒被誘發出來了。
當明白這一點之後,便能夠較為理性地去面對自己情緒重現的狀況,進而透過練習去改善這些問題。
當情緒重現時,別放任情緒操控自己,而是先進行深且長的呼吸;在內心告訴自己,事情沒有自己所感受的那麼嚴重;情緒只會產生更多問題無法解決問題……
若是負面情緒感覺非常強烈,情況允許的話試著讓自己離開現場,為自己找尋一個安全的空間獨處,像是自己的房間;廁所;樓梯間;車子裡;無人的辦公室等等。擁抱自己或者喜愛的毯子、娃娃,專注在呼吸上……
每一次的情緒重現,盡可能都要記錄下來,去觀察哪些情境容易誘發情緒重現,在還沒辦法好好面對之前,暫時避免接觸這些容易引起情緒重現的人事物。
自我療癒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一生都要持續練習的功課;如同我們在學習一項全新的課程時,會因為我們當下的理解程度而影響進步速度。有時候會進步飛快;有時候會停滯不前;有時候甚至還會退步,但只要不放棄學習,獲得的知識只會越來越多。
自我療癒的學習之路也是一樣的,只要不放棄自己,未來只會越來越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與負面情緒和平共處。
後記:我叫 楊梅香吉士 買創世小玩家2來給我這段時間放假時玩,結果主線我都不自己解,整天就是蓋蓋房子種種田,昨晚睡前他在滑手機是在看攻略lol
#以下業配
💤 助好眠靈芝膠囊汲氣體驗組
💪 好有力人蔘膠囊爆氣體驗組
💰 原價600元;年前促銷490元
⚠️ 售完為止
https://reurl.cc/R1LnW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