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話|《大地之下》】#每個去過遠方的人都有自己的外太空
新一代自然寫作及旅行文學旗手羅伯特.麥克法倫新書《#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超越了一般自然寫作、旅行文學,不僅重新「發現」地球,也重新「發明」描述萬物的語言,補充了我們對地球的想像,拓展了人文思考路徑。
本文邀請 #作家陳宗暉 沿著字跡探訪遠方的深處,穿越黑暗中的黑暗,直面最古老原始、最陰暗也最明亮的所在,與內心的恐懼親密接觸……
(引文)我曾經從蘭嶼的環島公路岔開,闖進幽靜小徑的盡頭,目睹各種廢棄車輛的骸骨。蘭嶼海灘有撿不完的寶特瓶,在炙熱的日照之下,卡在礁岩裡。那是沉默的燜燒,凝結的憤怒。更具警示意味的還有,麥克法倫走訪芬蘭的核廢料「墳墓」,面對較人類悠久的「後人類建築」,我們該如何向未來世代警告地下深埋著持久、巨大的危險?麥克法倫不得不提醒:「語言也有半衰期,有衰變鏈。」
語言系統更迭與凋落,銘刻系統亦然。森林生長,冰河重返,遮蔽、抹除,痕跡不再。文字衰弱時,口語力求持續更新。書中提及的符號學及語言學家建議開發一種長期的「互動溝通系統」,「以故事、民間傳說和神話的方式轉達埋藏地點的本質。」每一代都能改編與重述,「那些成為祭司的人有責任為埋藏點創造一系列神話,以確保人們不會靠近。」說故事的人,寫書與編書的人,即使啞口無言也在嘗試對話⋯⋯
#更深的時間與更遠與語言👇👇👇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半衰期符號 在 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第四屆核電影影展)《核廢夢魘》--- 核廢存放歷史共業,造成海洋土地污染與人命關天!
https://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28651386
上周末到光點華山戲院觀看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發起策畫的2019第四屆的《核電影》影展,三部來自美國、法國與丹麥2015、2010與2009的紀錄片,了解世界各國對於「核能廢料」的反應與應變措施,他山之石,可以做為借鏡,避免過往飽受言不及義的政客、所謂專家學者的誤導,也跳脫沒必要的激辯,看完三部影片後,對核能的起源到核廢的問題,有了完整而清楚的脈絡,才明白台灣過往只聚焦在核能發電與反核的爭辯視野與議題,原來是如此片面而狹隘。
當天選看了兩部紀錄片,首先觀賞的是這部五年前曾在台灣公共電視播映,由法國導演Eric Gueret執導的法國紀錄片《核廢夢魘》(Waste : The Nuclear Nightmare/Déchets: le cauchemar du nucléaire)。
影片雖然是由法國導演Eric Gueret執導,談的內容卻不僅限於法國,而是遍及法國、英國、美國與俄羅斯等國,電影一開始就帶領觀眾回溯核廢料的源起,不是現在在台灣吵得臉紅脖子粗,卻流於各說各話的核能發電,而是直指當年戰爭考量為了研發核子武器,而使用的鈽元素,而這正是核廢料的主要生成者。
鈽(Plutonium),原子序數為94,元素符號是Pu,是一種具放射性的超鈾元素,半衰期為24萬5千年,也就是要其完全不影響人類健康與造成環境污染,要等上20多萬年。鈽是一種昂貴的金屬,噸級武器級鈽239的生產,需要以十億美元計價,還不包括發展、建立、完善用於鈽生產的反應堆技術,以及核燃料循環工業所需要的投資。
所以從生產製造,到之後的核廢料保存防護,不只曠日廢時,而且造價高昂,但20世紀上半世紀的科技沒那麼進步,不管是哪一國處理核廢料的做法,竟然就是丟入海中,以為這樣就可一了百了,但影片一開始就透過法國科學家,深入海底去探勘,徹底戳破了當時各個國家的如意算盤,存放核廢料桶子有的生鏽、有的破裂,廢料隨著洋流漂向四方,造成的海中環境污染難以估算,而人們又將受污染的魚蝦捕撈上岸,供一般人們食用,整個食物鍊陷入了惡性循環。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核電影環台映演計畫說明 >: https://gcaa.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155
FB粉絲頁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捐款綠盟> : https://gcaa.neticrm.tw/civicrm/contribute/transact?reset=1&id=3
半衰期符號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第四屆核電影影展)《核廢夢魘》-\-\- 核廢存放歷史共業,造成海洋土地污染與人命關天!
https://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28651386
上周末到光點華山戲院觀看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發起策畫的2019第四屆的《核電影》影展,三部來自美國、法國與丹麥2015、2010與2009的紀錄片,了解世界各國對於「核能廢料」的反應與應變措施,他山之石,可以做為借鏡,避免過往飽受言不及義的政客、所謂專家學者的誤導,也跳脫沒必要的激辯,看完三部影片後,對核能的起源到核廢的問題,有了完整而清楚的脈絡,才明白台灣過往只聚焦在核能發電與反核的爭辯視野與議題,原來是如此片面而狹隘。
當天選看了兩部紀錄片,首先觀賞的是這部五年前曾在台灣公共電視播映,由法國導演Eric Gueret執導的法國紀錄片《核廢夢魘》(Waste : The Nuclear Nightmare/Déchets: le cauchemar du nucléaire)。
影片雖然是由法國導演Eric Gueret執導,談的內容卻不僅限於法國,而是遍及法國、英國、美國與俄羅斯等國,電影一開始就帶領觀眾回溯核廢料的源起,不是現在在台灣吵得臉紅脖子粗,卻流於各說各話的核能發電,而是直指當年戰爭考量為了研發核子武器,而使用的鈽元素,而這正是核廢料的主要生成者。
鈽(Plutonium),原子序數為94,元素符號是Pu,是一種具放射性的超鈾元素,半衰期為24萬5千年,也就是要其完全不影響人類健康與造成環境污染,要等上20多萬年。鈽是一種昂貴的金屬,噸級武器級鈽239的生產,需要以十億美元計價,還不包括發展、建立、完善用於鈽生產的反應堆技術,以及核燃料循環工業所需要的投資。
所以從生產製造,到之後的核廢料保存防護,不只曠日廢時,而且造價高昂,但20世紀上半世紀的科技沒那麼進步,不管是哪一國處理核廢料的做法,竟然就是丟入海中,以為這樣就可一了百了,但影片一開始就透過法國科學家,深入海底去探勘,徹底戳破了當時各個國家的如意算盤,存放核廢料桶子有的生鏽、有的破裂,廢料隨著洋流漂向四方,造成的海中環境污染難以估算,而人們又將受污染的魚蝦捕撈上岸,供一般人們食用,整個食物鍊陷入了惡性循環。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核電影環台映演計畫說明 >: https://gcaa.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155
FB粉絲頁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捐款綠盟> : https://gcaa.neticrm.tw/civicrm/contribute/trans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