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都有一些孤獨拼搏的時光,懷著巨大的希望,又遭遇接連的失望,夢想的東西不敢聲張,還要小心翼翼地藏著,生怕露出了一點蛛絲馬跡被人發現――怕被無情地嘲笑,也怕被身邊的人擔心。
用一些看似無意義的小事情來耗過最沮喪的那幾個鐘頭,雖然不能痊癒,但能多一些安詳,這樣熬過去那些壞時光,就會保住尊嚴,留住希望。
這是膽怯,也是勇氣――決心要跟眼前的失望死拼下去!
取自《吃飽就沒事了》
************************************
各位朋友,晚安:
我最近跟一位很有智慧的女性朋友談男性,男性因為不重視心靈成長,所以在面對自己的情緒,以及處理關係的時候,常顯得不夠成熟。當然,不用以偏概全,願意追求心靈成長的少數男性,也能鐵漢柔情。
以這篇摘文來說,所表現出的男性面對悲傷的樣子,算是一種經典了。一定要在某個脆弱的時間點(有人是在喝酒後),或者情緒爆發時,才能搞清楚男生在想什麼。
其他時間,好像要把自己武裝成情緒鋼鐵人。這顯然跟整個社會的制約,大大有關。
也因此,當男性朋友不再拿錢回家之後,不管是退休,或者失業,男性在家中的地位常常一落千丈。男性因為跟家人的關係疏離,這時的困難或困擾就會顯露無遺。
「一個人,心中最難解的那些問題,通常不是源自於知識的匱乏,而是思維方式的禁錮。這些禁錮悄無聲息,自己無法察覺,卻總是能把人侷限在一個狹小的認知牢籠中,糾結於不該糾結的問題,煩擾於紛繁蕪雜的表象,而看不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
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沒有跟老男人相處的經驗,而且是非常古板的那種?
我真不想這麼說,可是這種男人的自我中心,常讓人生厭。同樣的論調容易重複八百遍,話常常挑最難聽的講,當事人卻難以覺察自己的狀態。所以那些積怨與責怪,就會不斷往身旁的人拋去,誰碰到誰倒楣。
有這種人在,連好好吃飯都是困難。不得已上了餐桌,一言不合情緒就激動起來。
摘文裡的父子互動,也是難得了。父子之間,藉著紅燒肉與陶瓷碗,有了淺薄的理解,有了雙方熟悉的連結。
「人生總是在前行,那些所有你以為過不去的過去,最後都留在了過去。」
好好度過現在,那些難過的,終究會過去!
祝願您,食來運轉!
ps. 這紅燒肉超下飯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3BlP6f7lnA
************************************
哭著吃過飯的人,是能夠往前走下去的。
紅燒肉
【文/ 喵個不停】
五十分鐘前,唐小七接到了爸爸的電話。有著二十多年軍旅生涯的老兵在電話裡哭得聲嘶力竭,「我怎麼辦啊?爸爸沒有爸爸了!」
「爺爺去世了!」這讓唐小七有些不知所措,因為他沒辦法馬上回家。他的樂隊在上個月底和一家酒吧簽約了,要連唱一個星期。作為主唱,樂隊離不了他。如果臨時毀約,那樂隊五個人下半年就得喝西北風。
唐小七把吉他輕輕地立在門口,然後給爸爸打了一個電話。
「爸,我想吃你做的紅燒肉了。下個星期, 我就回家,這次換我給你做。」說完之後,他就準備去演出了。
看得出來,他有點兒緊張。
他嘗試去安撫自己的情緒,安撫的方法是一位同行教給他的――假裝和觀眾有某個相同的嗜好,比如大家都喜歡吃魚,或都喜歡雪納瑞。當認定了臺下的這些人和自己有一個共同點之後,觀眾也就成了相對熟悉的人,成了可以為之演出的人。
唐小七的假設是,他們和自己一樣,都喜歡紅燒肉!可才唱了兩首,底下就有一桌年輕人在起哄:「下去,下去, 滾下去!」他有點兒不知所措,這是他從未遇到過的,但他很快就想出對策了,賠著笑臉說:「好好好,我下去。」
他走下一個台階, 接著唱第三首歌,再接著被轟, 再下一個台階唱了第四首。
唐小七這麼做的理由並非是因為熱愛這個舞臺,也不是想證明自己還不錯,而僅僅是因為他和老闆的約定是「每天必須唱滿四首歌,才能拿到當天的報酬」。
唱到第三天的時候,一位醉酒的客人將啤酒瓶直接砸到了唐小七的腦袋上,他是被攙扶進醫院的。而醫生的建議是,至少得住院觀察三天。
那個晚上和第二天的白天,唐小七都是自己待著,他不想打斷樂隊的訓練。肚子餓了,他就在APP上叫外賣,一連吃了兩頓紅燒肉。鄰床的大媽見他無人陪伴, 還總是點餐,就問了一句:「你的家人呢?」
他一下子就忍不住了,一邊往嘴裡塞肉,一邊咬著牙哭。
同時還不停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把肉都吃完,不然好得更慢!」
哭著吃過飯的人,是能夠往前走下去的。因為深知生活還要繼續,不吃飽飯怎麼有力氣站起來,去跟狗血的生活比劃比劃,去跟未知的明天較量較量?
不認真吃飯,只會讓自己被不可收拾的爛攤子再弄哭一回。
好不容易熬完了七天,唐小七坐最早的一班飛機回家了。錯過了爺爺的葬禮,他唯一想要安慰的人是爸爸。
一下飛機,唐小七就馬不停蹄地去買五花肉。挑五花肉這件事,他顯然是得到了爸爸的真傳:紅燒肉一定要用五花肉,最好連皮在內肥瘦夾花七層,最少也要五層,再次的就不值得拿來燒紅燒肉。
進了家門,爸爸正坐在一個圓盤前面製作陶瓷碗。唐小七知道,這是爸爸獨創的對抗沮喪的方式。
苦悶難熬的時候,爸爸從來不會乾坐著。他要麼是到外面的菜市場裡挑選新鮮的蔬菜水果,要麼是在家裡製作他的陶瓷碗。當年在異地他鄉駐守時,別人不是在哭喪著想家,就是找機會偷閒去睡覺,唯有爸爸,拿出了寶貴的休息時間用來做陶瓷碗。
用一些看似無意義的小事情來耗過最沮喪的那幾個鐘頭,雖然不能痊癒,但能多一些安詳,這樣熬過去那些壞時光,就會保住尊嚴,留住希望。
兩個男人之間的招呼打得異常簡潔。
一個說:「我回來了。」
另一個應:「嗯。」
然後, 唐小七就進了廚房做紅燒肉,而爸爸則繼續在雕琢他的陶瓷碗。
唐小七做紅燒肉有三個特點:
一個是慢。他喜歡用小火慢慢熬,他的理論來源於蘇東坡,後者在《食豬肉》一文中寫道:「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其實小火慢燉是有科學原理的,燉紅燒肉的過程中,蛋白質與葡萄糖會反應生成一種褐色物質。這種褐色物質在小火時更容易產生,它不僅無毒,而且香氣撲鼻、色澤誘人,是紅燒肉成為大眾美食的功臣。
二是材料簡單。他不喜歡別人往紅燒肉裡加雞蛋、蜂蜜、豆皮,他用的食材只有五花肉、冰糖、醬油,再加少量的清水。
三是必須用爸爸做的陶瓷碗來盛肉。在他看來,這些紋理很粗的陶瓷碗很有靈性,把慢火燉出的紅燒肉放在裡面,就好像生活中經歷的苦和難,都有人理解和疼惜了似的。
大多數菜餚追求的是「色香味」,但紅燒肉更注重的是「味香色」。即首先是味道,其次是香氣,再次才是外觀。好的紅燒肉入口鬆潤,咬上去有微弱的抗拒力,稍微一咀嚼就已酥爛無形。
有人喜歡把肉炸了再燒,這樣做出來的紅燒肉不會收縮,只是看著漂亮,但肥油會被封在肉裡,吃上兩小塊就難免膩了,而且口感也不夠軟爛。
飯菜做好了,父子倆圍著小飯桌開吃了。
「給你筷子。」
「嗯。」
「給你米飯。」
「嗯。」
「我覺得今天的紅燒肉挺成功的,爸你覺得呢?」
「還行。」
「哦。」
「你腦門上的傷是怎麼回事?」
「演出的時候,場面太火爆了,我一激動,自己撞吉他上了。」
「哦。」
「你眼睛怎麼那麼紅?」
「捏陶瓷碗累的。」
「哦。」
父子倆各自藏著心事,潰不成軍卻也能橫掃千軍,小心翼翼又無比堅強。
他們當然曉得,這世界常常是冰冷無情的,但每當他們準備要硬起心腸、單槍匹馬地和這個世界硬碰硬的時候,廚房裡飄出來的紅燒肉的香味,門口轉動的拉坯機上柔軟的泥土帶來的觸感,以及電話另一頭那個人的悄無聲息的牽掛,這些微小的東西總能輕易地將他們打動。
這時候,他們就會覺得「這生活,還真不錯呢」,他們就會忍不住地想要對這世界再溫柔一些。
是啊,誰不都有一些孤獨拼搏的時光,懷著巨大的希望,又遭遇接連的失望,夢想的東西不敢聲張,還要小心翼翼地藏著,生怕露出了一點蛛絲馬跡被人發現――怕被無情地嘲笑,也怕被身邊的人擔心。這是膽怯,也是勇氣――決心要跟眼前的失望死拼下去!
誰不都是這樣呢? 為了得到想要的,為了保護所愛的,多苦都甘之如飴。
《銀魂》裡有這樣一句台詞:「等你們長成大人了就會明白,人生還有眼淚都沖刷不掉的巨大悲傷,還有難忘的痛苦讓你們想哭也不能流淚。所以,真正堅強的人,都是越想哭反而笑得越大聲,懷揣著痛苦和悲傷,即使如此,也要帶著它們,笑著前進!」
熬過那些無法做選擇的時間,才能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
來,乾一杯,遙祝理想不死。
來,跳起來,把天空砸出一個窟窿!
***
R E C I P E 紅 燒 肉
食材:
五花肉、冰糖、八角、桂皮、蔥、薑、蒜
作 法:
1 五花肉洗凈後切成方塊狀,汆燙去掉浮沫,盛出瀝乾。
2 鍋中倒入油,用小火把八角、桂皮煸香(30 秒鐘左右),加入蔥、薑、蒜繼續炒1分鐘,然後放入五花肉,改成中火,煸炒至五花肉的表面至微微泛黃盛出。
3 鍋燒熱後倒油,調成中火,放入冰糖,慢慢炒到冰糖溶化,出現微小泡沫即可。
4 把炒好的五花肉放入鍋中,迅速翻炒使肉的表面都裹上糖色。
5 加水,小火慢燉1小時左右,最後轉大火收汁,即完成。
.
以上文字取自
吃飽就沒事了(木片便當版):吃貨們的求生心靈雞湯
博客來:https://bit.ly/33ISHDb
金石堂:https://bit.ly/2QFTTlG
誠品:https://bit.ly/2QEekiO
幸福文化
.
已額滿_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台中免 開 瓶 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Re: [討論] 收開瓶費?我自己帶開瓶器、酒杯呢? - 看板Wine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免開瓶費優質餐廳]... - 傑克兄弟牛排館臺中公益店Jack ...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台中免開瓶費餐廳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台中免開瓶費餐廳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艾瑪娘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請益] 屋馬自帶酒需收開瓶費嗎? - 台中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請益] 屋馬自帶酒需收開瓶費嗎?@台中市 - PTT台灣在地生活 的評價
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愈是重複某一行為,就愈強化與那個行為相關的身分認同。
說得更精確一點,習慣就是身分認同的具體化。每天把床鋪整理好,你就把「一個有條理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寫作,你就把「一個有創意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鍛鍊,你就把「一個運動的人」的身分認同具體化了。
生活中的每個經驗都會修改你的自我形象,但不太可能踢一次球就自認是足球選手,也不太可能隨手畫一幅畫就自認是藝術家。然而,當你反覆執行這些動作,證據漸漸累積,你的自我形象也開始轉變。一次性的經驗的效果容易消逝,習慣的效果卻會隨著時間增強—也就是說,習慣提供了大多數可以形塑身分的證據。這樣看來,建立習慣的過程,其實就是成為自己的過程。
取自《原子習慣》
************************************
各位朋友,晚安:
「我是誰?」
我從來沒停止問自己這個問題,重點不是答案,這個自我探問的過程本身就是重點。我常說,有界線才有自我,在這本書我學到了,用習慣也可以暫時定義自我。
■ 我是個喜歡分享心理勵志類知識的人
這麼多年來,早晚兩篇文章。其他作者的文字先不算,光是我自己的導讀、隨筆,還有我在回覆留言裡的文字,已經有好幾本未出版的書的分量了。
之前偶爾還會有人懷疑,我怎麼有能力做到這些?
我能理解,換作是我自己,我也不相信這些都出自一人之手,而且這個人還有其他的事要做。如果我不是當事人,我也會充滿疑惑。
我只是用我的努力,去定義我自己是誰而已!
■ 我是個喜歡看書的人
差不多是在這一年,開始有朋友問我一禮拜讀多少本書、一個月讀多少本書,或許是我演講的機會比較多了。我大概算一算,一周大約讀三、四本(包含繪本、漫畫、圖文書),一個月讀十幾、廿本,一年超過百本,幾年下來,也不知道破了五百本沒?
大概破五百本了吧,不過,都到這個程度了,具體的數字也不重要了。我開始發現,很多書我只要翻一翻就過去了,因為內容幾乎都重複過了。
這也要看是什麼書,如果是心理學知識相關的書,那約略是這樣沒錯。如果是小說,那就要讀個好幾天,有時候讀得太認真,也會整個人陷進去,像著了魔。
只是說,還是會有新瓶裝舊酒的狀況,那也很有創意。就是知識內容差不多,但採用不同的說法,幫助讀者更好理解,我也喜歡。
當然,知道歸知道,也需要歲月與閱歷帶著我去體會。所以,入了眼,但不一定入心,這我也是明白的。
我只是堅持我的興趣,去定義我自己是誰而已!
我漸漸,變成我自己!
如果您不知道自己是誰,又或者沒有定義自己的能力,作者的說法您可以參考。我的例子大家都看得到,就順便拿來舉例了。
祝願您,能靠自己定義自己,也能忘掉!
************************************
改變身分認同的兩個步驟
【文/ 詹姆斯‧克利爾】
你的身分認同來自你的習慣。你不是生下來就擁有預設信念,每個信念,包括對自身的看法,都由經驗形塑而成。
說得更精確一點,習慣就是身分認同的具體化。每天把床鋪整理好,你就把「一個有條理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寫作,你就把「一個有創意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每天鍛鍊,你就把「一個運動的人」的身分認同具體化了。
愈是重複某一行為,就愈強化與那個行為相關的身分認同。事實上,英文的「身分」(identity)一字,便源自意指「存在」的拉丁文「essentitas」,以及意指「重複」的拉丁文「identidem」。「身分」的字面意義便是「重複的存在」。
無論你現在的身分認同為何,你之所以如此相信,唯一的原因就是你有證據。假如你每週日都上教堂,連續二十年不輟,你就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是個虔誠的人;假如你每天晚上都花一個小時研讀生物學,你就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是個用功好學的人;假如你冒著大雪去健身房,你就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是個投入健身的人。有愈多證據支持某個信念,你愈會深信不疑。
早年的多半時間裡,我不認為自己是個能夠寫作的人。要是去問我的任何一個高中老師或大學教授,他們會說我的寫作能力頂多中等,絕對算不上突出。開始寫作的前幾年,我每週一與週四都發表一篇新文章;而隨著證據累積,我身為寫作者的身分認同也漸漸成長。我並非一開始就是個作家,而是透過習慣成為一名作家。
當然,習慣並非影響身分認同的唯一因素,但因為頻率的關係,它們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生活中的每個經驗都會修改你的自我形象,但不太可能踢一次球就自認是足球選手,也不太可能隨手畫一幅畫就自認是藝術家。然而,當你反覆執行這些動作,證據漸漸累積,你的自我形象也開始轉變。一次性的經驗的效果容易消逝,習慣的效果卻會隨著時間增強—也就是說,習慣提供了大多數可以形塑身分的證據。這樣看來,建立習慣的過程,其實就是成為自己的過程。
這是漸進式的演化。我們並非一彈指,決定成為全新的人,就真的能夠改變,而是一天一天、一點一點,在一個習慣與一個習慣之間改變,持續經歷自我的微演化。
每個習慣都像一個暗示:「嘿,也許我是這樣的人。」假如你讀完一本書,也許你是那種喜歡閱讀的人;假如你去了健身房,也許你是那種喜歡運動的人;假如你練習彈吉他,也許你是那種喜歡音樂的人。
你採取的每個行動都像一張選票,投給你想要成為的那一種人。沒有一個單一例證可以改變你的信念,但隨著票數累積,新身分的證據也聚沙成塔。有意義的改變並不需要極端的變化,這就是原因之一。藉由提供新身分的證據,小習慣可以造就有意義的差異;而當一個改變有意義,它實際上就是一個大改變。這便是微小改善的悖論。
綜合以上所述,你會發現習慣就是通往身分認同轉變的道路。要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
■ 每次寫了一頁,你就是個作家。
■ 每次練小提琴,你就是個音樂家。
■ 每次去健身,你就是個運動的人。
■ 每次激勵員工,你就是個領袖。
每個習慣不只產生成果,還教導你更重要的事:信任自己。你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完成這些事。當選票累積,證據開始轉變,你對自己述說的故事也開始有所不同了。
當然,從另一個方向看也是一樣。每當你選擇去做某個壞習慣,就投了一票給那個身分。好消息是,你不必追求完美。任何一場選舉,雙方陣營都會得到選票。要贏得選戰,不需要百分之百的得票率,只需要獲得多數選票即可。投個幾票給壞習慣或沒有生產力的習慣無傷大雅,你的目標只是要在多數時間裡讓好習慣獲勝。
新的身分認同需要新的證據。持續投你一直以來投的票,就會得到一直以來獲得的結果。沒有做出改變,什麼都不會改變。
這個過程只有簡單的兩步驟:
1.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首先,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適用於任何層次—個人、團隊、社群、國家。你想要代表什麼?你的原則與價值觀為何?你想要成為哪種人?
這些都是大哉問,許多人不知從何著手—但他們確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成果:六塊腹肌,或是減少焦慮,或是薪水加倍。這沒問題,就由此處著手,從成果逆推回去,看看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能得到這樣的結果。問問自己:「哪種人會獲得我想要的這些東西?」什麼樣的人可以減重四十磅?什麼樣的人可以學會一種新語言?什麼樣的人可以經營一家成功的新創公司?
例如:「什麼樣的人可以寫一本書?」也許是可以貫徹始終且可靠的人。現在,你的焦點從寫一本書(以成果為基礎),轉移到成為貫徹始終且可靠的那種人(以身分認同為基礎)。
這個過程可能帶來這樣的信念:
■「我是那種願意為學生挺身而出的老師。」
■「我是那種給予每個病人時間與同理心的醫生。」
■「我是那種會為員工發聲的經理。」
弄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後,你就可以開始踏出小小的步伐,去強化你渴望得到的身分。我有個朋友靠著隨時自問「一個健康的人會怎麼做」而成功減重一百磅。她一整天都把這個問題當作行為指南:一個健康的人會選擇走路或搭計程車?一個健康的人會點墨西哥捲餅或沙拉?她的想法是,只要像健康的人一樣行動,時間夠久,她就會變成健康的人。她是對的。
以身分認同為基礎的習慣這個概念是一塊敲門磚,引出本書另一個關鍵主題:回饋迴路。你的習慣形塑你的身分認同,你的身分認同又形塑了你的習慣,這是一條雙向道。所有習慣的形成都是一個回饋迴路......,但重要的是,驅動這個迴路的必須是價值觀、原則與身分認同,而非成果。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
***
習慣會讓你變成你想要成為的人
身分認同轉變是為習慣轉變指引方向的北極星。接下來,本書將告訴你如何一步一步在自身、家庭、團隊、公司,或是任何你想要的地方建立更好的習慣。但真正的問題是:「你是否正在變成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第一個步驟不是什麼,也不是如何,而是什麼樣的人。你必須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然的話,追求改變無異於乘著無舵之舟。這就是我們必須從此處著手的理由。
你有能力改變對自身的信念。你的身分認同並非不可變更的,每一刻你都有選擇。透過你今天選擇的習慣,你可以選擇自己今天想要強化的身分認同,而這就將我們帶入本書更深的目的,以及習慣之所以重要的真正原因。
建立更好的習慣不是關乎用各種小訣竅過生活,不是關乎晚上用牙線或早上沖冷水澡或每天穿同樣的衣服,不是關乎達成能夠衡量的外在成就,像是賺更多錢、減重或減少壓力。習慣可以幫助你達成上述這些,但根本上,習慣的精髓並非擁有,而是成為。
歸根結柢,習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能夠讓你變成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透過習慣這條管道,你可以開發你對自己最深的信念。你真的會變成你的習慣。
.
以上文字取自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2522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因疫情取消】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各位朋友,早安:
今天來讀這本老人家自己寫的,描寫老後生活的散文。
這本散文的特色,是文字樸實,不雕琢、不堆砌,記錄自己的生活與思緒。一個人到老了,還能如此整理自己的內在,那是讓我嚮往的生活。
不是每位老人家都想跟子女同住,會經營自己生活的老人家,即使身體微恙,仍會期待過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們從小就在學著獨處,可是有人丟失了自我,情感上依賴,一定要抓著他人,甚至介入他人生活,才會感覺不寂寞。
各位朋友大概能理解,我為什麼要從上一本書,接到這一本了。這位作者是男性,他選擇獨居,他喜歡閱讀與出外走走,簡單平凡,有些酸楚,但也有廣闊。
歲月教會我們妥協,然後在妥協中我們試著諒解,放下對自己與他人的罪咎。無奈或坦然,一念之轉。
在這篇文章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兩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小樓一夜聽春雨
與子女同住,並非老人家的唯一選項,若各方面條件許可,可以獨自居住,並保持與家人的往來,給自己一個機會享受獨處的魅力。
【文/ 丘榮襄】
我很慶幸,自己有一棟簡陋但是幽靜的老屋子可以獨處、養老。
這一棟老屋子是三層樓房,位在小路旁邊,原是父親晚年居住的地方。四十幾年前,父親年老膝蓋無力,上下樓梯很辛苦,為了減少他日常生活的不方便,我想盡辦法借一百二十萬元,在我家附近買了這棟三層樓房,二、三樓不使用,只把二十坪大的一樓隔成客廳和臥室,給父親一個人居住。我送飯給他吃的時候,常發現他滿足地坐在屋簷下看來來往往的行人,或,在客廳打打拳,聽聽收音機的節目。顯然,父親對我的安排很滿意。
教書之餘,我利用星期日的空檔,在台南市的補習班教兒童作文,整整十年,用這一份額外的薪水把所欠的一百二十萬元還清了。當年的辛苦兼課,換成現在的美好享受。現在,七十多歲的我,腰椎長骨刺,上下樓梯十分疼痛,所以,清明節過後,我選擇離開家人,一個人搬進空了很多年的老屋子來住。在這裡,我自由自在看電視聽收音機,或,安心寫作,或,效法父親當年的娛樂,坐在屋簷下看行人看熱鬧,真是愜意。
我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先結婚,夫妻與我同住,小孫子也由我和太太幫忙照顧。大兒子結婚後住在我們斜對面的另一棟房子,生了雙胞胎女兒,我也要幫忙看一看。
這幾年,我出錢出力維持兩個家庭的和諧運作,當然很辛苦,兩個兒子兩個媳婦都看在眼裡,對於我搬到老屋子一個人過生活,只在早晨和傍晚回家與家人說說話的決定,也只有默默承認,我有放下重擔的權力了。
***
獨居老人,也可以非常愜意
晚飯過後,我躺在搖椅上聽收音機的藝文節目,主持人提及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亞逝世四百週年紀念日時,在英國的莎士比亞故居史特拉福小鎮有盛大的慶祝活動,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前往「環球劇院」參觀「哈姆雷特」的片段演出,並上台與演員握手,表示對莎士比亞的特別敬意。
聽著主持人播放的歌劇音樂,我迷迷糊糊睡了一會,醒來,發現下雨了,綿綿春雨打在窗上、門板上,稀稀疏疏的雨聲使我高興的微笑起來。
「小樓一夜聽春雨」這七個字,一下子在我腦海中浮現。
這是我最喜歡的武俠小說作家古龍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一書中常常描寫的場景。
中年的李尋歡,綽號「小李飛刀」,進士出身,卻不喜歡醜陋官場生活而浪跡江湖,他輕薄狹窄的飛刀不知藏在身上何處,可是,一旦出手,絕不虛發,必中對手咽喉喉結,邪惡之人因此聞風喪膽,避之唯恐不及。他平日不多話,總是獨來獨往不愛交際應酬。很多時候,他甚至連眼睛都閉著,因為,這世上,值得看上一眼的人愈來愈少了。
很多個孤獨的夜晚,李尋歡在小小樓房裡默默聽著沙沙雨聲一直到天亮,怡然自得。
***
監獄服務往事,勾起重讀武俠小說念想
黑夜中,我任由沙沙雨聲把我整個人包圍了,想起以前在嘉義監獄講古龍的武俠小說給受刑人聽的往事來。
我是以作家和退休心理輔導老師的身分,前往監獄應徵義務教誨師的。典獄長特別在我第一次講課給受刑人聽之前召見我,勉勵我穩定受刑人的情緒,敦促悔改、向上。
我發現,很多教誨師是宗教界人士,他們以佛教、基督教義理講課,似乎老生常談引不起受刑人的注意,我別出心裁,第一次上課就講〈宮本武藏決戰佐佐木小次郎〉,稱讚宮本武藏年輕時候叛逆,在老和尚的教導下悔悟、改正,成為智勇雙全武士,最後應用智慧打敗赫赫有名的佐佐木小次郎。第二次上課,我講荊軻刺殺秦始皇的故事,強調男子漢大丈夫,當為公義制裁暴君,而不是在鄉里間逞強鬥勝,被人瞧不起。
再接下來,我一一介紹武俠小說家古龍筆下奇奇怪怪的英雄人物,行俠仗義,保護弱小,才會受人尊敬而津津樂道,我發現,受刑人好喜歡聽我講課,我教誨的對象從二、三十人的吸毒班擴大到上百人的綜合班,眾多受刑人聽我講「盜帥楚留香」的風流倜儻,《絕代雙驕》中小魚兒的刁蠻厲害,我特別告訴大家,寫科幻小說聞名的倪匡編刊物時,邀古龍寫《絕代雙驕》,可是古龍忙不過來,時常斷稿,倪匡不得已代為寫作,把男主角小魚兒寫死了,後來,接到古龍的續稿,小魚兒才又復活過來。以後,講《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小李飛刀」李尋歡更是引人入勝,一講再講,沒有受刑人厭煩。
可惜,古龍只活到四十九歲就病死了。聽說,倪匡從香港趕來台灣送他最後一程時,送他四十九瓶上等紅酒,安慰他在天之靈。文人相知相惜,真是別出心裁。
現在,我在父親生前住過的老屋子裡養老,長夜漫漫,也許,該去買一整套的古龍作品來,一本又一本詳細地再讀一遍,一來表示對古龍寫作才華的敬重,二來,讓古龍筆下那些聰明絕頂、驚才絕藝的武林人物常常浮現我腦海,可以使我忘卻現實生活的庸俗無奈,把日子過得快樂一些。
.
以上文字取自
老後練習簿:終於可以自在過生活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707
.
2/26 免費台北市教師工作坊_心靈花園生命書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33946890482810/
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免開瓶費優質餐廳]... - 傑克兄弟牛排館臺中公益店Jack ... 的推薦與評價
傑克兄弟牛排館臺中公益店Jack Brothers Steakhouse Taichung · 2020年8月27日07:00 ·. [免開瓶費優質餐廳]歡迎大家攜帶自己喜愛的瓶裝紅酒、白酒、威士忌酒、日本酒來 ... ... <看更多>
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艾瑪娘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台南西餐廳】暖心時光免開瓶費義法餐廳/經典威靈頓牛排. ... 可以跟店家借酒杯,酌收洗杯費(3~10支$300、11~20支$600,以此類推) ... <看更多>
台中免 開 瓶 費 在 Re: [討論] 收開瓶費?我自己帶開瓶器、酒杯呢? - 看板Wine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martinmask (Michael)》之銘言:
(前恕刪)
: --
: 想問問其他版友還有沒有其他家餐廳也不收開瓶費?
: 是否能夠大家集思廣益湊個名單在精華區呢?
:
Nonzero不收開瓶費,酒價也還算合理。
La Petite Cusine週一至週三不收開瓶費,但我自己沒試過。
另外Just In Bistro我不知道收不收開瓶費,但他們店內部份酒款價格還ok,
可以考慮直接點。
The One提供客人Riedel的Sommelier系列杯子,每只收洗杯費50元(但很久沒去了)。
Primo使用他們的杯子每隻洗杯費70元,自己帶杯子免收。
蕙壽司、筌壽司不收開瓶費,但要自備杯子;本多"應該是"不用收,杯子尚可。
J's Place一瓶收350,台中的法森小館一瓶收300左右吧,都還過得去。
另外,以下是幾間我覺得對於葡萄酒比較友善的餐廳,
在葡萄酒的處理、餐酒搭配等建議上也明顯較其他餐廳專業許多,
會不會被收開瓶費看個人本事。
Tutto Bello
Paris 1930
Le Mout
中餐廳一般對於葡萄酒的專業度是比較弱的,君悅的漂亮廳,
以及吉品海鮮餐廳是我去過的餐廳中覺得比較ok的(收不收開瓶費亦看個人本事)。
其他有些曾去過,但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收開瓶費的餐廳就不提了。
--
La Grande Rue
https://www.wretch.cc/blog/greenleft
Something about Wine
https://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Greenlef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3.17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