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參政的世代對談及前行
昨天晚上,很榮幸受到女書店的邀請,能夠主持「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座談會的第一場「婦運與民主政治的交會: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
這個場次名副其實邀請了4位 #跨世代女性參政者 對話交流:
#李元貞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盟)
苗博雅 MiaoPoya
大家的參與前後跨越近四十年,見證台灣女性參政歷程並實踐其中。整個座談會實在是太精彩了,感謝兩三百位與會者一起渡過了精彩的150分鐘。
#婦女運動在台灣民主化進程中的重要影響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對「性平運動」比較認識,但其實台灣發展性別平等,是從婦運開始的。
這場座談會世代傳承的意義格外重要,關心性別議題的各世代,可以直接由運動者的分享,了解婦運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含台灣成為 #亞州最性別平等國家 的歷程。
#女性參政所帶來的改變與意義
今天座談會主題是「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參政」只是其中一種實踐路徑。
女性參政不是只為了女人要平等的權利,而是一個女性邁向平權的象徵與過程。如果性別真的已經很平等,以佔據人口一半來看,應該要有一半的決策者是女性,但實際並沒有。
此外,女人參與公共事務,也會改變政治的結果。許多研究都看到,女性參與公共事務會讓公共政策不一樣;因為女性會更關心和家庭相關的公共政策與下一代,例如托育、健康、照顧和教育。
#四起女性參政的重要事件
台灣在女性參政上有許多重要的事件,以下列舉我自己最熟悉的4起事件作為分享:
1️⃣1996年,彭婉如女士擔任婦女發展部主任時,成功推動「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要求民進黨內各類公職選舉提名,保障女性名額佔1/4,這是歷史性的突破。
2️⃣2000年,當時婦女團體遊說了所有總統候選人承諾,當選後,女性內閣比例要1/4。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女性內閣比例21.4%,是首次台灣內閣女性超過20%(42位中有9位是女性)。
3️⃣2005年,修憲的關鍵突破之一是「不分區立委中必須要有一半的婦女保障名額」,這件事我自己有親身參與推動。
當時,立委要從「複數選區」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我們提出實證研究,說明單一選區對於女性不利,所以做出要求, #成功獲得跨黨派支持。
這個關鍵改變,保障了全國113位立委中,即使區域立委皆無女性當選,至少還有17位女性能擔任不分區立委,佔整體的15%。
也因此,愈來愈多女性的努力與傑出表現 #能被看見(之前是連機會都沒有);連帶影響更多女性能夠進入國會,到我們這屆女性立委比例已突破4成,不只是有史以來最高,也是亞洲之冠。
4️⃣2016年,社會民主黨提名的區域立委,候選人中6位中有5位是女性,只有1位是男性,女性佔83%。
當時還有人質疑說:女性候選人這麼多,社民黨是不是厭男?但反過來,過往常見許多候選人提名多為男性時,卻鮮少遭受質疑。
#女性參政還要更往前
過去,婦女運動為台灣女性參政打下重要基礎。現在,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為下一個世代創造更加性別平等的公共參與環境。
我在立法院,有兩個相關的修法提案:
🍀 內閣單一性別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的修法草案:
台灣在2007年就簽署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公約),其中第23號一般性建議便指出,女性參與政治和公共生活的比例應達30%至35%。
我已提出「行政院組織法增訂第十二條之一條文草案」,希望台灣的內閣比例,#任一性別不得低於1/3,本草案已於去年9月一讀通過。
🍀 政黨補助款5%培育多元人才參政的政黨法修法草案:
促進女性參政已是國際潮流。以韓國為例,2004年起,政府對各政黨所補助的經常費之10%必須用來促進婦女參政,約占政黨補助款總額的2.5%。
台灣應參考南韓培育女性參政之作法,培育多元族群(含女性)參政人才制度性的財源應更加擴大。因此我將提案,建議「多元參政人才培育」費用比例,應占政黨補助款總額的5%。
#座談會精彩分享摘要
昨天4位重量級與談人以及1位神秘嘉賓的精彩分享及回應,我就自己印象最深的點盡量摘要,希望能為這場豐富座談留下一些紀錄,也跟大家分享:
🙋♀李元貞
1982年婦女新知雜誌創辦人/台灣婦運先驅/淡大中文系榮譽教授/《眾女成城》作者
20世紀70年代,台灣民主運動興盛,人權觀念開始被提出,但當時很少討論兩性平等,也缺少對於婦女議題的重視。
所以我和好幾個婦運夥伴就在80年代婦女新知基金會知基金會,把全台各方面的婦女議題,包含兩性平權、女性各類議題(婚姻、家庭、就業、參政等),一方面研究,一方面提出主張及批判,讓社會能夠看見。
我在威權時代做婦運時,常常被人家罵說:「你那什麼問題啊?!女人都已經有婦女節了,台灣哪裡有什麼兩性不平等?!」等話語。
也因為我離婚,所以那時大家就說:「元貞就是因為離婚,心理有問題,一天到晚要講兩性平等。」
當時的我面對人家這樣說,就覺得更要去提兩性平權;當人家說婦女哪有什麼情慾好談時,我就更要去談。
婦運的努力從早期,一直到後來好多婦女團體紛紛成立,推廣各種不同面向的婦女議題,真的愈來愈好。
當然推動過程中,也有很多的競爭與辯論,例如早期提出的婦女就業較無爭議,後來情慾部分的爭議就比較多。但整體來說,現在整個社會對女性權益愈加關注與提升,尤其是年輕人,對此我相當開心。
🙋♀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2001年創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2018年教授退休/2020代表台灣基進參選不分區立委/現任台灣基進黨 性別發展部 顧問
今天的主題「眾女成城」雖然是「女」性為主,但這之中也有男性的參與。
元貞寫的《眾女成城》這本書中就有提到,早期消基會的創辦人之一柴松林,每次婦女運動時,他就是一個白髮蒼蒼的男人站在一群女性中,跟大家一起遊行與支持。
有人會說你們都不包括男人,我覺得不是,重點是以女性為主體,任何支持性別平等的男性,也都會是我們的好夥伴。
談到女性的參與,公共事務的認定應該要很寬廣,我們的發言、開會、上街遊行、課堂教學、在外演講或寫書等,這些都是公共事務;我們不應該只將參選和擔任公職當成參與公共事務。
例如當時劉毓秀堅持要從母姓,這個行動和發言就改變了大家的思考,去反思為什麼姓一定要用父親的姓?為什麼不能用母親的姓?
另外,我自己的親身經驗是,1983年的暑假,我和婦女新知的夥伴聚在一起,大家開會討論 sexual harassment 這詞要怎麼翻譯?後來決定要翻成「性騷擾」;隔年,華航空服員做身體檢查時遭到醫師性騷擾,這個詞就開始有意義、成了公共議題。
🙋♀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盟)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黨召集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創會理事長
為什麼歐巴桑會參選?一個是身為小民的不服氣,另一個是做為一位女性的不服氣。
不久前富比世雜誌指出,女性在領導國家時,比較具有公開透明、當機立斷、富同情心、鼓勵對話與交流等特質,也使得許多國家遠離新冠肺炎的疫情威脅。
我們很希望女性能夠帶進不同的政治文化,因為父權文化其實影響我們生活各個層面,也影響了政治的場域,比方說逞凶好鬥真的是唯一的樣子嗎?
2018年時南部還有男性議員的候選人,看板設計是把自己和金正恩的照片併在一起,然後下標說:敢說敢做敢爭取。
但其實民意代表不只是爭取福利,更是要喚起民眾的參與才對。且這個照片雖然下面寫了「傾聽民意」,但金正恩這個人物本身就和民意有所衝突。
當然,我們也不能認同女性候選人穿著結婚禮服下標說要嫁入議會。
我們的參選是希望創造一個新的文化,包含女性帶來新的政治文化、更多的對話、溝通、同理.以及讓這個政治不是一個金錢的競賽。推動參政平權,支持更多女性和一般的小民能夠進入政治場域來為大家的生活帶來改善。
🙋♀ 苗博雅 MiaoPoya
台北市議員
我自己剛好是在解嚴的1987年出生,我等於是大家努力奮鬥下的受益者,如果沒有先前二、三十年大家努力做的倡議和教育,今天台灣是不會進入到讓像我這樣子的一個人選上議員的時代。
過去二、三十年,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了一件工作,就是台灣性別平等法制工程其實是做得相當好。
尤其是我有時候跟其他亞洲國家,例如香港和日本的朋友經驗交流時,他們常提到台灣有一些在亞洲相當亮眼的數字,比如說女性國會立委的比例、女性政治人物的比例、婦女的就業率及勞動參與率等等,他們常問說到底台灣做什麼麼才有今天的成果?
我認為過去大家努力推動各種法律制度,顯著提升婦女與各種性少數、LGBT族群的法律地位以及國家公權力的保障,這點非常重要。
包含《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防治法》等等,正因為台灣有這些相對完整的法律保障,讓我們的婦女不管是在職場、家庭,或我們現在不斷培育出新一代的青少年在學校內,都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更自由地發展自我。
🙋神秘嘉賓 ♀彭渰雯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
從現任各級民選政治人物的女性比例:
總統100%
立委41.6%
縣市長31.8%
縣市議員33.7%
村里長16.6%
就可以看到,和我們很驕傲的立委及縣市議員女性比例相比,女性村里長的比例相對很低;且在我們推女里長運動前,更只有13.9%。
保障名額帶來了正面的效應,讓許多女性的亮麗表現被看見,讓愈來愈多女性被提名;但在保障名額制度無法執行的村里長層面,則必須要婦運的陪伴與支持。
2016年的資料顯示,社區女性志工的比例有69%;但女性村里長只有14%、女性社區協會理事長只有19.3%,都不到1/5,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現況,必須要系統性的改變。
--------
以上是 女書店「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的首場摘要分享,接下來還有6場次。
下一場接棒的是10/8(五)晚上,由紀惠容監委所主持的「女性身體自主權與社會保護機制」,相信精彩可期,請大家持續關注女書店臉書,報名參加!
婦女運動四十年的歷史,讓我們看到,改變是可能的!
我也會在國會繼續推動修法與政策監督,讓台灣成為一個讓所有人不分性別與認同,都能平等自在生活的地方!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灣 lgbt 比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 lgbt 比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lgbt 比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lgbt 比例 在 劉育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 lgbt 比例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lgbt 比例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 lgbt 比例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lgbt 比例 在 [問卦] 東亞裡面,台灣是同性戀最多的嗎?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lgbt 比例 在 同志的比例被嚴重低估了嗎? - 彩虹板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lgbt 比例 在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 蓋洛普調查美國LGBT人口達5.6% ... 的評價
台灣 lgbt 比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 . 終於 . 結成婚 . 了 .
我沒有想過,原來結婚真的會讓我那麼感動,登記後的聚會我哭了很久,哭了很多;我一直都是個容易哭的人,我也從不假裝堅強,想哭就哭,難過時哭,感動時哭,反正這就是我。但在倡議跨國同婚的路上,每場記者會,我都不哭,因為我背負著伙伴的期待,站在攝影機前要為大家負責與承擔,我們沒有錯,為何要哭?特別是去年高雄同志大遊行的種種風雨,我好像變得有點麻木,更覺得登記當天我應該不會哭的,行前我還特別跟信奇說,我應該不會哭吧。
但記者會上,至潔的一句話,就打開了我那天哭的開關:「外界罵名跟不諒解都是(他們)兩人承擔。」
那句話真的像人生走馬燈,想到這幾年的努力與辛酸,那些詛咒與惡毒,羞辱與訕笑,我真的沒想過,原來結一場婚,可以那麼難,可以那麼艱鉅,可以那麼暴力。
對抗世界的惡意,是我一直樂此不疲的事,無論是以前當心理師還是現在投身運動,我的唯一希望,就是對抗世界的惡意,改變這個世界,就算我從來都知道我的力量非常微弱,但只要能帶來一點點的改變,我總是一次又一次的螳臂擋車,我總是內心充滿恐懼的勇敢前行,那怕為黑暗的地方帶來一點點的陽光也好,就算是燃燒自己的血肉也再所不計,我記得多年前心理師跟我說:「你心中有一個小孩,總是拿著不合比例巨大的旗幟揮舞著希望帶給大家勇氣。」
我弱小,但我的運氣總會為我改變社會,帶來強大的人一起帶來改變,不管生活潦倒,我總是把資源留給弱勢而不是自己。
感謝你們,守護了我們的婚姻,也因為有你們,我們才可以走到現在,將來也請多多指教。
接下來, #跨國同婚 還是要我們一起努力, #WorldPride2025 也需要努力, 然後我也會努力在今年出書,希望我的故事可以為大家帶來勇氣,讓大家一起對打世界的惡意。
#跨國還沒可以結婚
感謝這場聚會有你們參與...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愛最大慈善光協會
GagaTai 嘎嘎台
GagaOOLala - 屬於你的故事 Gagaoolala - Find YourStory
Jay Lin 林志杰
高雄同志大遊行
監所關注小組 Prison Watch
1001個故事的日常
鏡週刊
蘋果新聞網
#同愛一家
FatOna 肥甌娜
#游子宸
Jack'd
Photo by: 游子宸
感謝媒體報導,讓社會更了解跨國同婚:
Gagatai嘎嘎台 - 台灣首對跨國同婚登記!阿古信奇十指緊扣 迎來新婚的第一天
http://psce.pw/3lxkns
法新社 AFP News Agency - Taiwan-Macau gay couple wed after landmark legal win
http://psce.pw/3m2ha7
中央社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 信奇阿古結婚了 首對台灣澳門跨國同婚登記
http://psce.pw/3kypmv
中央社 - 台灣澳門首對同性配偶 信奇阿古熬6年完成結婚登記
http://psce.pw/3lu6bz
鏡週刊 - 【跨國同婚勝訴】台灣史上第一對 澳門跨國同性配偶登記成功
http://psce.pw/3lmqht
上報 - 【要幸福喔】信奇、阿古結婚了 台灣澳門首對跨國同婚伴侶
http://psce.pw/3m36pz
香港 TVB - 跨地同性伴侶在台結婚仍受限 平權團體籲盡快落實相關權利
http://psce.pw/3l5ya7
公視新聞網 PNN - 第一對臺灣.澳門跨國同婚勝訴 今日總算登記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946
公視新聞網 PNN - 跨國同婚今登記成國內首例 伴侶盟籲政府正視跨國同性伴侶結婚需求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868
日本Yahoo - 台湾とマカオの男性が同性婚 歴史的勝訴経て
http://psce.pw/3lls8w
Taiwan News - First transnational couple registers for same-sex marriage in Taiwan
https://www.taiwannews.com.tw/en/news/4270016
Taipei Times - Taiwan-Macau gay couple marry after legal victory
https://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21/08/14/2003762581
Focus Taiwan - Same-sex couple married after unprecedented court victory
https://focustaiwan.tw/society/202108130016
工商時報 - 恭喜!首對台灣澳門跨國同婚終如願登記
https://ctee.com.tw/livenews/ch/chinatimes/20210813002640-260405
蘋果新聞網 - 恭喜!台澳同性伴侶登記結婚創首例 「婚禮襟花都生鏽了終於戴上」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814/XNSHGFLWFZEP5IKNXZ5PNKM56Q/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 Taiwan-Macau gay couple wed after landmark legal win
http://psce.pw/3k2xaq
Out Magazine - This Gay Couple Celebrated a Big Win for Marriage Equality in Taiwan
http://psce.pw/3lz6r4
The Straits Times - Taiwan-Macau gay couple wed after landmark legal win
http://psce.pw/3lm94p
udn.com 聯合新聞網 - 恭喜! 第一對台灣澳門跨國同性配偶 信奇阿古終於結婚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671138
自由時報 - 台灣首對跨國同性配偶 信奇、阿古登記結婚了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637298
Rti 中央廣播電臺 - 信奇阿古結婚了 首對台灣澳門跨國同婚登記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08434
中時新聞網 - 恭喜!首對台灣澳門跨國同婚終如願登記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13002640-260405?chdtv
自由亞洲電台 - 首對澳門和台灣同性伴侶官司勝訴 成功登記結婚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tw-ltbg-08132021052116.htm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歷經6年「把不可能變可能」,首對台灣、澳門跨國同性配偶今登記結婚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5032
香港01- 首對台灣澳門同婚昨登記 未來台港同婚可期 陸委會:正研議配套
http://psce.pw/3mekvh
Hoje Macau - LGBT | Casal gay de cidadãos de Taiwan e Macau casou sexta-feira
https://hojemacau.com.mo/2021/08/16/lgbt-casal-gay-de-cidadaos-de-taiwan-e-macau-casou-sexta-feira/
Ponto Final - Jovem homossexual de Macau casou em Taiwan
https://pontofinalmacau.wordpress.com/2021/08/16/jovem-homossexual-de-macau-casou-em-taiwan/
Tribuna de Macau - CASAL “GAY” DE MACAU E TAIWAN FAZ HISTÓRIA EM TAIPÉ
https://jtm.com.mo/local/casal-gay-de-macau-taiwan-faz-historia-em-taipe/?fbclid=IwAR37V6FEEhdTO1vQdusXcjrMv5BXbNfVx2COsAZgG62pGBZWCnS5s3yYeHM
Macau Daily Times - TAIWAN-MACAU GAY MARRIAGE SPARKS THRILL, REFLECTION ON LOCAL PROGRESS
https://macaudailytimes.com.mo/taiwan-macau-gay-marriage-sparks-thrill-reflection-on-local-progress.html
台灣 lgbt 比例 在 劉育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奧運進場方式思考如何做性平
今年東京奧運,開幕典禮主題為「United by Emotion 情同與共」,當中為了傳遞性別平等,主辦單位特別鼓勵各國隊伍進場時,掌旗官可以突破過往多由男性擔任的模式,任命一男一女選手執行這份重要且榮耀的任務。台灣隊的掌旗官就由五屆元老盧彥勳和奪金大熱門郭婞淳出任。
東奧的立意雖好(*註),但我看完所有的運動員進場,發現有些地方可以再詳加斟酌:(1)幾乎每支隊伍的男女掌旗官都有身高落差,有些組合目測起來甚至差到20公分以上,如此,對較矮的多數女選手來說,手抓旗杆的角度上其實不太好配合。我看到有不少比例都是女選手扣著旗杆最尾端,大家揣想一下,那其實很不好抓吧?(2)兩個人同拿一支旗杆,顯然很難分配力量,又以男選手力氣較大的通則來說的話,旗子的揮舞會是由誰主導,不難想像。
我印象中,最好的一組(很可惜我忘記是哪一國了QQ),是女選手捏著旗面頂點一角,男選手執著旗杆,兩人的動作既不互相干擾,旗面又可以完全展開,讓世人一覽整面國旗,畫面相當協調好看。
從這麼一件事,可以讓我們思考:在數字上呈現平等,就是真平等嗎?為了打破多由男性擔任掌旗官的壟斷歷史,改由一男一女出任,就可以稱之性別平等了嗎?由前述幾個小bug來看,恐怕連兩性平等都還不能完全算數,因為兩者並未站在同一基準上去做這件事(因為旗子的設計並未配合兩性的生理差異)。甚至,真要談性別平等,還應該把多元性別納入,比如本屆東奧有至少131名的LGBT運動員,其中包括奧運史上首位跨性別者,來自紐西蘭的舉重選手Laurel Hubbard。但我知道這一題太難,就姑且不出這張考卷了。
我要說的是,性別平等,不是只有表面效度上的齊一而已。掌旗官,男生一個,女生一個,這只能叫做形式平等,距離實質平等,大概就跟射箭比賽一樣,差一點點,其實就是差、很、遠XD
當然,奧運離我們一般民眾也很遠,若以它來參照,我們怎麼在生活中落實?
我想到各級學校運動會,一樣有進場,例如敝校,會請各班安排「舉班牌手」和「口令長」。多年以前,多數老師會這麼理解:舉班牌是件勞力活,那麼,找男生擔任,喊口令,聲音需要宏亮,也找男學生擔任;於是,帶領全班走進會場的,就是兩個男學生。後來,性平意識終究也成了老師認知,於是每每出現一男一女的配搭,前者舉班牌後者喊口令抑或反過來的,都有。
至於我班上怎麼處理?對我而言,這件事的考量其實不在「性別」,而是意願。那麼,就採自願,超過人數的話,猜拳囉,猜贏的人就看他/她要擔任哪個職務。這當中,問題來了:國小學童在長成的過程中,多數仍然內化了「運動(及其相關事務)就是男強女弱」的價值觀,因此在開放給孩子自由舉手的過程中,依然會發現男學生比較勇於舉手,女學生則比較羞於表現。那麼,我的角色就很重要了。如果遇到這樣的狀況,我便會多說兩句:「咦?那個誰誰誰要不要參加?」那個誰誰誰不必然是班上比較強健或嗓門大的女生,只要點名任何幾個「她」,氣氛就會開始不一樣了(先前我說過,應該多多製造機會給女孩兒,尤其在與運動/體育相連結的情境底下)。氣氛一躁起來,後面就是全班踴(吵)躍(成)舉(一)手(團)了。我印象最深刻是有一次,班上有個特別瘦小的男生猜拳猜贏,說要當舉班牌手,我跟他再三確認之後(「那個對你來說很重喔~」),他依然不改其志,我就讓他上場去訓練啊!另外有一次整個猜拳過程下來,最後獲勝是兩個男生,我依然請他們擔任要職、服務全班--到了運動會當天,畫面上看起來是不符性別平等精神的兩男走在隊伍前頭,可我心裡很是篤定:這已經走到見山還是山的階段了呀!
從這些小事來落實性平,其實,不難,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思考看看也做看看囉。
*註:會有這個舉措,說穿了,其實是要洗白吧,因為東京奧組委前主席森喜朗發表蔑視女性的言論,廣受批判後辭職的風波實在太令人驚嚇了。
(圖片截自公視轉播畫面)
台灣 lgbt 比例 在 同志的比例被嚴重低估了嗎? - 彩虹板 的推薦與評價
哈囉大家好 同志族群究竟占總人口多少比例有許多不同統計數據不過和我個人的生命經驗比較大部分都數據都是"嚴重低估"的我們系上男生有17人"確定"是 ... ... <看更多>
台灣 lgbt 比例 在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 蓋洛普調查美國LGBT人口達5.6% ... 的推薦與評價
進一步分析自認LGBT的群體中,高達54.6%受訪者表示自己是雙性戀,自認為男同志、女同志的比例分別為24.5%、11.7%,跨性別者則有11.3%,另有3.3%選擇「其他」(例如queer, ... ... <看更多>
台灣 lgbt 比例 在 [問卦] 東亞裡面,台灣是同性戀最多的嗎?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