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日誌 x 阿嬤麵店】
拜訪阿嬤麵店的時候,總在寒冬雨紛時,在平二路一間三角窗的小店,沒有招牌也沒有菜單,店裡擠滿人,熱湯下肚,凍僵的臉鬆了,紛紛抬頭看上方小電視播報的新聞打發時間。
小菜在鍋裡隨湯沸滾,白蘿菠、豬腸、吉古拉、油豆腐,隨心夾,自己到一旁的砧板上切,淋上甜麵醬和醬油膏,灑點青蔥、香菜和薑絲,客人皆宛如自己家般熟知阿嬤放東西的習慣,醬料在哪自己補,什麼時候小菜才煮得入味多汁,在阿嬤眼裡好似每個都是自己的孫,點小碗給大碗,天冷多放幾顆餛飩,麵要淋點麻醬才香,有次吃到一半,阿嬤還突然塞了兩隻毛蟹給我,『緊呷!剛燙賀的。』然後自顧自的到一旁包起餛飩,這邊的客人有許多工人和學生,所以她常常怕我們吃不飽,可我只怕阿嬤沒賺到本,她不識字,店裡的菜單是旁邊職訓所的學生幫她寫的,喜氣的紅紙黑字寫出阿嬤的拿手菜,她開心貼在牆上,覺得驕傲。
一盆精肉,撒上蔥末、蒜、薑,一勺香油、料酒,鼓搗一番,包入四四方方的餛飩皮,薄可透光,尾趐如雲,澆上阿嬤每天用豬骨現熬的高湯,色清味醇,撒點她自己炸油蔥和的豬油,星星點點的蔥花綠葉,讓整碗麵都詩性了起來。
每天的菜料都是她清晨到菜市場買的,從她20歲初開麵店買到現在80幾歲,跟菜市場的攤販也宛如家人一般,阿嬤的老家在彰化,18歲時跟著爸爸來基隆,在這裡結婚生兒育女,孫都長大了,在外地工作上學念書,她一個人身體勇健不做生意很無聊,便開了好幾十年的麵店。
小時候住在彰化的一片田野旁,七八個兄弟姊妹,家裡熱鬧的很,以前的人生活比較困苦,那時還沒有雨衣,穿的是『蓑衣』,對我來說好像年代久遠,只在歷史課本看過,阿嬤精通台語,我的台語卻破的沒有極限,雞同鴨講的聊天,笑得旁邊的客人直搖頭,瞬間整間店變成我的翻譯,鬧得直哄哄。
『吼!我要來洗碗了啦!堆得像山一樣高。』然後阿嬤毫不猶豫的把雙手插進冰水裡搓起泡泡,穿三件外套又包圍巾又包手套的我想過去幫忙,但光是看到那直流不停的水就瑟瑟發抖,阿嬤,你不冷嗎!!雖然一下就被她趕進店裡,但我很開心,看來阿嬤的身體比我健康,肯定可以長命百歲,我還可以長長久久去店裡吃熱呼呼的餛飩麵。
地址:和平島平二路9巷2號
#阿嬤麵店
#地方日誌
#基隆好漢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敲銅鑼,鼓鈸喧天,暮色沉沉的馬游塘村生猛了:金豬開陣,祝禱繚繞香燭,爐火熊熊蒸氣騰騰──村屋間空地搭竹棚張綵燈,筵開廿八席,熱辣辣葷素源源上桌來,觥籌交錯,賓主俱歡顏。 這是一場筵席包辦館「大來東南」主理的壽宴。食材爐灶、枱凳碗筷、侍應廚師統統到會來。從上世紀中葉起,大夥就像紅船戲班一樣鄉轉鄉,...
呷七碗菜單 在 飽島不藏:美食郭銘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雄好呷作者精選 ㊙️】
高雄 跨百光年 灣區周邊熱點
#鹽埕 #哈瑪星 #旗津 #大港埔
口袋造訪名單 不藏私釋出(歡迎轉分享)
_____
▪經典吃食 ▪ 個性小店 ▪ 特色住宿
有鑑於《雄好呷》出版後、加上近年來被頻繁預約的「與作者美食散步」導覽特別企劃,有太多朋友和讀者常和我敲碗美食之外的旅行情報,想串成翻玩港都的過夜行程。
.
剛好趁著這次 #跨百光年 高雄有一連串精彩活動,順著臨近活動現場愛河灣區周邊的熱點區域:鹽埕、哈瑪星、旗津、大港埔等(廣義涵蓋了鹽埕區、鼓山區、旗津區、前金區、新興區、苓雅區),花了點時間,精選出我的口袋名單,一次整理給大家規劃和參考,當成我為大家準備的跨年禮物。新年快樂!
_____
因為實在是太多好店了,因此每個主題,只精選6到10家店,光這樣連假3天肯定已經是玩不完了(有粉絲頁的店家我盡量用@和#方便大家直接搜尋,但似乎有標籤上限,其餘再麻煩自己查詢囉):
【台式早點/早午餐】
#大溝頂無店名早攤(魚肚漿粗米粉)、#阿忠(小捲米粉、炸魚脊骨、煎虱目魚腸)、#郭家肉粽(碗粿、豬腳湯也別錯過)、#七彩葫早餐店 (台味傳統早點)、#肉粽伯、#阿貴虱目魚、博義師燒肉飯 總店、#興隆居(爆漿湯包)、#郭家肉燥飯、#哈瑪星30年手作古早味蛋餅、Mini SU Brunch 小蘇蘇素人早午餐、糧好食光 Kitchen & Cafe 早午餐
.
【午/晚餐】
長生29、#堀江麵店(乾麵、沙茶肉飯系列、甘蔗雞切盤)、小西門燉肉飯-高速餐廳(也愛火燒排骨和蛋黃肉)、#小暫渡米糕、#林家園汕頭麵、#阿進切仔麵、#阿英排骨飯、Uben 油飯(還有辦桌羹)、#蘭姐古早味傳統美食(酸筍豬腳湯)、#湯生潮州餛飩麵(鮮蝦餛飩麵)、月娥鴨肉店、#施家土魠魚羹(六合夜市路口)、#鴨肉本、#阿標米粉湯(魷魚切盤、炸魚板)、四口田手作麻辣(創始總店)、#檸檬香茅火鍋
.
【點心】
阿綿手工麻糬(水果大福、土雞蛋布丁、土蜂蜜蛋糕也推)、#三郎麵包店(爆漿奶油餐包)、鹽埕吳家金桔豆花、#下一鍋水煎包、無招牌大禮市場香雞排、#婁記饅頭(搭限量辣椒醬)、#大ㄎㄡ胖碳烤三明治、#阿囉哈滷味(創始店)、Dough DoughNuts #兜兜圈(甜甜圈)
.
【冷熱飲/冰品】
香茗茶行、#純愛冰菓室 Puppy Love、不二 TEA&No.1(喜歡加咖啡凍)、一等一咖啡茶飲、#仁愛一街無名綠豆湯、#清涼愛玉冰 (南華路步行街)、#天池冬瓜茶(最愛冬瓜檸檬和冬瓜烏龍)、#樺達奶茶、#鄭老牌木瓜牛奶、#藕家(藕粉珍珠黑糖鮮奶茶)、#九記食糖水
.
【西式甜點/咖啡館】
溫柔實驗室 Laboratoire de douceurs、#頂加甜點、Lycannele思維一露法式甜點(可麗露和法式米香超優)、銀座聚場 House of Takao Ginza、Pacini gelati e dolci 派奇尼義式冰淇淋。甜點、五零年代咖啡、路人咖啡1號店 Ruh Cafe No.1、#草圖自家烘焙咖啡館
.
【餐酒館/老派西餐廳】
Gien Jia 挑食、好市集-Le Bon Marche、猶大獅廚 the little lion of judah、雅樂廚苑 Good Food Kitchen、#安多尼歐、Pappagallo / 波波加洛西式餐館、#新國際西餐廳、#鴻賓牛排館、#角洲牛排館
.
【異國/創作/無菜單】
KYOMO PASTA 義大利麵専売、#達文郡義大利麵館、#驚鮨(板前手作料理)、#魚老闆(頂級海鮮 日式呈現)、Sayang東南亞創意料理、#平凡五金行Hei Bonn Gōrudohausu(鍋物)、龜時間 goöod time(老派喫茶店)、旅行養分 - 餐飲.活動.概念空間(異國餐點)
.
【酒吧】
三千 - Atman Space、#上善若水 Goodness Bistro(日式酒吧)、小島公寓/小島茶酒 Island Bar/B&B/Chambre d'hôtes、藍世界啤酒屋 Focus PUB(有隱藏版熱炒)、#老屁股音樂屋 Old Fart D.J. Bar、Old.Trick #佬掉牙商行、酒場 清志郎、Marsalis Bar 馬沙里斯爵士酒館、Pier No.1(英迪格高空酒吧)、#廢墟Bar X 你好哇.寓所
.
【台式海產/澎湖海產/汕頭火鍋】
(高雄特色分類)
海味澎湖活海產、泰山汕頭火鍋-興中店、天天沙茶火鍋、廣東汕頭勝味火鍋店、#旗津海濱海產、#金聖春活海產
.
【個性時髦小店】
空腹虫大酒家、Hui Fu Teas Concept 薈福村茶、七号閱覽室 Experiment at 7th(非營利圖書室)、#一坪書室、#超級鳥註冊商標 /Super Bird trademark、MoriMirror 墨里鏡子(日本文具 小物雜貨)、艾比路唱片行 Abbey Road、#SKB文明鋼筆、#梁蘇蘇手作食 、#信的店 - Jam & Pastry Collection (餅房/工作室)、山壹旗魚食製所 YAMA ICHI Tempura、#鹽埕黑白切、南瓜百貨(古著店)、#灰灰基地美術館、#野無境 、#無關實驗書店(黑暗書店)、江糊
.
【旅宿】
鶴宮寓 ho̍k house、高雄比歐緻居brio Hotel Kaohsiung、#城市商旅 - 真愛館、駁二館、阡陌一舍 UNS、銀座聚場、小島公寓
_____
更多即時性隱藏版資訊,2021年可直接追蹤我的ig帳號👉1982rogi,
https://instagram.com/1982rogi/
.
另外,《雄好呷》預計明年將全新改版,目前紙本書通路缺貨中,想帶書玩高雄的朋友,可先參考購買電子版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14198
_____
我們先做好行程規劃,但全球疫情依舊嚴峻,也請大家隨時追蹤 衛福部 的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獲取最新情報並配合中央政策,如果跨年活動真的被取消也沒關係,有安全的環境,隨時都能再下來玩,謹慎迎接2021,祝福大家都平安健康,也向辛苦的醫護人員致敬。
.
👉12/31更新:跨百光年所有活動改為線上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122936517768637/posts/3855123797883205/
.
#資訊歡迎轉分享
#雄好呷456
#雄好玩
#雄安全
呷七碗菜單 在 厭世小護士的美食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月子543》
其實在住院過程有發生一些不愉快
導致我產後其實是極度厭世😡
當我出院來到 麗格產後護理之家
根本就是從地獄到天堂的感覺
真的要大大推薦我的月子中心阿🥳
回顧上一篇《下訂麗格的原因》⬇️
https://reurl.cc/odVk5q
-
1️⃣關於護理部(嬰兒室、護理師)
產前產後在乎的事情真的會不一樣
產前在乎月中設施、房型、月子餐
產後重點就是:寶寶、寶寶、寶寶🐣
🔸轉到月子中心時,真的是我天堂生活的開始啊!月中的嬰兒車非常有質感,雙邊還有木製隔板,底下還有抽屜可以置物,車內還有貼上<寶寶視覺卡>可以刺激寶寶的視神經,還能培養寶寶視覺敏銳度和知覺能力。
🔸麗格的護理師有敏銳的觀察力,對小鍋貼做了詳細的入院身體評估,從頭到腳,非常仔細,很多連我和醫院都沒發現的細節,月中護理師都發現了😍
🔸小鍋貼全母乳哺餵,有黃疸情形。這裡每天都會對寶寶進行黃疸膚測,一天還測三次,三個班都會驗!真的是讓我放下一顆焦慮擔憂的心,我好愛她們😚😚
🔸小鍋貼有紅屁股的情形,護理師都盡量用「洗屁屁」來代替「擦屁股」,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還會幫她塗上護膚膏+曬屁屁保持乾燥,對於嬰兒照護上相當用心,交給她們我非常安心。
🔸若寶寶有要出院回診的話,護理師還會幫忙準備<返診包>內有紙巾、尿布、奶瓶,是不是超級貼心!!
🔸每天都有護理師都面帶笑容的來巡房,向我報告寶寶每天的生長情形,前一天總共的奶量、大小便次數等等。還會幫我量血壓、護理評估,予產後衛教。一開始我雙腳水腫很嚴重,護理師評估後,請廚房幫我添加紅豆水~幫助我消水腫!!
🔸每週都會有婦產科醫師和小兒科醫師來巡診,解決產後媽媽和寶寶的大小事!
🔸在我出關當天,護理師附上母嬰返家衛教單給我,上面註明了寶寶目前奶量,及下一餐餵奶時間。還有寶寶入住每一天的體重成長紀錄單。
2️⃣月中環境與管理
🔸飯店式管理,客服人員有耐心地協助我解決入住期間的任何問題~
🔸房內每天會有專人打掃,還會有紫外線消毒。我很喜歡入住的房型,有一個L型吧檯,上面有洗手台、奶瓶消毒鍋、溫奶器。下方還有冰箱及滿滿的收納櫃。床是雙人加大,睡起來很安穩,每間房間都有U型哺乳枕,每位媽媽用過都說讚,我出關時也帶一個回家,聽經理說,哺乳枕他們台中分館也很熱賣!
🔸房外走廊及大廳還會放音樂,連走路都紓壓!
每次去嬰兒室外看完寶寶時,很喜歡坐在挑高的大廳沙發上放鬆,沙發坐起來非常軟且舒適~每次都差點睡著~
3️⃣月子餐
🔸出月子中心時,體重瘦了10公斤,因為他們家月子餐低油、低鹽、低糖所賜~
這次懷孕總共吃過三家月子餐,麗格真的是我吃過最清淡、最低油的!
餐點也會有西式變化。三明治、焗烤麵包、濃湯…等,入住期間剛好遇上中秋節,當天晚餐還加菜呢!加了美味炭烤肋排,滿足媽媽們吃不到烤肉的心情~
🔸不定期會有彌月試吃😍吃了:法國的秘密甜點、冊子油飯、呷七碗油飯、金格蛋糕🍰
🔸每週都會有營養師拜訪,和我討論菜單,若有不喜歡的菜色都可以客製化!!
4️⃣媽媽教室&放鬆療程
🔸麗格的媽媽教室安排的很豐富,有很多瑜珈、衛教、DIY課程!!我總共上了:母乳皂DIY、雲朵舒芙蕾鬆餅DIY、冰皮月餅DIY。沒錯~我只對手做課程有興趣~客服老師很會教,課程內容有趣又能放鬆😌
🔸入住總共體驗了兩次薑汁洗髮&一次全身SPA,薑汁洗髮好處多多,可以驅寒,還可以生髮呢,洗髮含潤髮,洗的過程都充滿薑汁香味。全身SPA的美容師也好厲害,按完肩頸超鬆的~直接按到睡著了~
5️⃣寶寶活動
🔸最期待的寶寶游泳!小鍋貼的游泳🏊♀️初體驗,雖然她很怕水全程哭到尾,但還是留下紀念性的可愛回憶。
🔸月中配合的寶寶攝影, Emily艾蜜莉新生兒攝影,攝影師全程穿隔離衣,還特別開一間空房間進行拍攝,因為拍攝過程會脫衣服,室溫有上調至26度,避免寶寶著涼,攝影團隊很會哄小朋友,一個小時內換了3-4種造型,小鍋貼全程清醒都沒有哭呢😳拍完回嬰兒室時,護理師也細心的馬上幫寶寶洗澡。
(我出月中後有去另一家寶寶攝影,之前婦幼展腦波弱買的😫有比較真的差很多!!外面的攝影棚雖然造型款式多,佈景多,但那些都沒有紫外線消毒,連酒精消毒都沒有☹️攝影師及助理也沒有穿隔離衣,而且真的很不會哄小孩,小鍋貼精神好時,一直要哄她睡著,搞到後來要睡不睡的,最後拖了3個多小時,而且攝影棚超冷,溫度還不能調整,回來還打噴嚏嚇死我了)
🔸我出月中後,還收到麗格團隊寄來的寶寶成長紀錄,原來嬰兒室護理師每天幫小鍋貼拍照😎紀錄她在麗格的每一天,收到時真的好驚喜呀~怎麼可以如此用心呢☺️
-
綜合以上五大點,在麗格的每一天都非常放鬆享受,受到體貼溫柔的照顧😉全館上至下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很友善。寶寶有嬰兒室專業照料,讓我能把握時間好好休息、擠奶。想女兒時可以看一下寶寶實況轉播,也可以推回來抱一抱,餵餵奶。白天還可以觀看淡水河岸美景,真的就像在飯店度假一樣~重點來了,價格也很合理,同樣價位在台北市絕對沒有這種高檔享受!!親身體驗分享給尋覓月子中心的媽咪們囉🥰
-
#小鍋貼ariel #懷孕 #坐月子
#產後媽媽 #月子餐 #淡水月子中心推薦
#麗格產後護理之家 #月子中心 #淡水 #新手媽媽 #淡水月子中心 #台北月子中心
呷七碗菜單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敲銅鑼,鼓鈸喧天,暮色沉沉的馬游塘村生猛了:金豬開陣,祝禱繚繞香燭,爐火熊熊蒸氣騰騰──村屋間空地搭竹棚張綵燈,筵開廿八席,熱辣辣葷素源源上桌來,觥籌交錯,賓主俱歡顏。
這是一場筵席包辦館「大來東南」主理的壽宴。食材爐灶、枱凳碗筷、侍應廚師統統到會來。從上世紀中葉起,大夥就像紅船戲班一樣鄉轉鄉,走過六七動盪、七八十年代經濟飛躍⋯⋯伙頭兵團今天髮稀了、背彎了,彈指間炒炸蒸燉,光芒依舊在。縱然行業日落江河,廉頗亦老矣,但這終究是他們的舞台,猶如大老倌踏出虎度門,必定傾力演出。
正月,是大來東南全年難得的忙碌時候,一個周日包辦了六七個筵席。人稱「倫叔」的老闆陳倫駐店調兵遣將:哪位師傅擅長哪些菜、走甚麼崗位、誰去煮日宴或晚宴甚至走兩場……他自詡為僱傭兵阿頭,「無僱傭兵,怎打成仗?我們有後生的,不是個個六十幾,八十幾也有,總之是耆英啦!耆英功夫夠,守門好,調味等等準確些。」倫叔八十歲了,依然精神矍鑠。
幾十年來他都行散工日薪制,有訂單就召集好兄弟埋班。這晚壽宴,他派出三個大師傅,四蒸兩炒六個爐頭,還有幫廚和雜工十三人。「我們包辦筵席,不可能跟酒樓一樣分工。」晚上十幾個樓面,日間已在油麻地店內劏魚剪蝦。
師傅也清晨六點多回店預備:需火候的燉湯、炸子雞上皮,以及每一個菜式的配搭得先做好。譬如「百寶鴨」,全鴨起骨,再釀入蓮子、銀杏、瑤柱、鹹蛋黃等超過八種材料,扣燜一小時,廿八席的鴨就花上好幾小時。筵席現場,師傅也「瓣瓣得」:砧板埋灶搬抬,隨時走位「執生」:上菜急起來也要掉下熱鑊去幫手排菜。「我們好似舊時打波,十上十落的陣形。」倫叔用荷蘭隊全能足球比喻。
包辦的承諾
藍田山上馬游塘村的壽宴,七點開席,午後雜工率先運來枱凳鋪設;師傅和食材工具在兩三點陸續抵達,起爐搭灶洗刷,肉食菜蔬調味料一一擺列開來。
五點多,鑼鼓響起,主家拜神;師傅開爐點火,首先熬煮糖水紅豆沙,而澆在大菜上的濃芡、炸油一一先推先熱待用;雜工披上白恤衫,變身侍應候命。準時七點,拜神金豬吃罷,冒着白煙好彩頭的「發財好市」啟動盛宴,主人賓客齊舉杯:「飲勝!」
大家酒酣耳熱之際,在爐邊起勁的師傅忽然停下來,翹首以待。原來主家要敬酒,樓面事前通報師傅歇一歇。「包辦筵席有一好處。酒樓一起菜就全部煮了出來。去到你府上就不是了:喂,師傅慢一點啦!遲幾個字再起菜啦!師傅就會停。」倫叔得意地說。
他強調,大夥臨時是主家的僕人,「也可以說是包辦的承諾,如果到時『我不喜歡做』,唔得!你幾大都做完那一晚。」像這天天氣不穩,主家搭的竹棚不能遮蓋廿八圍,要分頭二圍,大夥就分兩次煮食招呼,工時長了近一倍,酬金不變,也無怨言。
功夫,六十年前
這晚主家曾宏五兄弟為八十有一的母親擺壽。「我覺得在村搞到會很有氣氛。」曾宏說,原來四十多年前阿爺已跟東南結緣。跟冷餸翻熱的盆菜不同,筵席上每一道菜現煮現吃,那股熱辣辣給人驚喜連連:一條蒸魚上來,剛剛離骨,很嫩滑;熱炒燜煮,全是「小時候酒樓的味道」──沒複雜的化學調味,吃了不口渴。
賓主享用完鬆軟大壽包、濃甜紅豆沙,盡歡席散。師傅撤退,樓面收拾狼藉杯盤。時近午夜,大貨車盡吞爐具碗碟,消失於夜幕下;要不是賓主臉上的悅色酒氣,盛宴好像沒發生過。
倫叔說,筵席到會不是沒市場,飲食集團也設部門營辦,不過數獨立經營、既包辦「筵」(菜)又提供「席」(枱凳餐具)的筵席專家,九龍只怕剩下他這一家。而他,也入行超過半世紀了:1957年,十九歲的他由廣州來港做了一年錶行打雜,就投靠開包辦館的姑丈,從此走上包辦路。
「當時甚麼也不懂,何謂大雞三味?何謂四和菜三和菜?好烏龍。」知不足,學不倦。他晚上一有空就用舊報紙練字;看營業部怎樣寫菜單;入廚房偷師。後來他往外闖,包辦館、茶居,樓面廚房點心樣樣都做。「我們東南的事頭請人,席上揀菜薳,好挑剔,你不勤力不醒目他不睬你。」他先後入東南、大來兩間包辦館。兩店由甘日新和嚴志二人在1948年創立。1972年,兩位老闆退休打算結業,他於是和拍檔用盡十萬元積蓄頂手,把兩個字號合併成為「大來東南」。
筵有大小 無分階層
倫叔二十多歲就在包辦館當上大掌櫃。他回憶,行業在六七暴動前最興旺。大來經常到富貴人家的花園別墅做宴;主家一來喜歡包辦隨時候命,二來家宴私隱度高。那時,工廠在大時大節和廠慶也經常擺酒,「譬如唯一水壺廠、鄧芬記。有錢佬聚居的又一村、中半山、九龍塘,那時候很多……」倫叔不願提豪客名字叨光,只漏了嘴:「舊時總華探長是常客,現任不少高官警司也食過我們的餸菜。」
從前,包辦館街街也有,單是廟街已四五間,包括大來和東南。店本身也擺到三四圍,「那時無冷氣,太太們喜歡高髻頭,牛角扇吹到髻都歪了。」倫叔忍不住笑起來。六七年暴動後,有錢人紛紛離港暫避,兩店生意跌了八九成。及至七十年代,酒樓愈開愈多,「人家當然想嘆冷氣、更好的招呼和環境。」包辦筵席漸漸式微。
為了拓展生意,倫叔二十年前也做起盆菜來;沙士前甚至也做蛇宴。現在筵席和盆菜各佔一半。盆菜有幾百元一圍;筵席可達萬多元一席,但不多;千多元最平常。「貴婦狗生日請客仍然有;隱形富豪做生日、擺滿月,入伙一定要光顧我們啦!旺一下新屋。」他做得最多的是社團和大學千人宴。正月時,露宿者之家也訂了五席給附近油麻地、深水埗的街友。蒜香基圍蝦、菜膽百寶鴨、五柳炸石斑……他和師傅一視同仁用心炮製,佳餚趁熱派人連同摺枱碗筷用手推車送過去,服務周到無分階層。
老友一齊打天下
「我做了幾廿年,後生做到老了。」倫叔笑咪咪,總是腳踏白水鞋,手握一罐生力啤。接洽生意、買料、訂貨他一腳踢;廚房告急他就衝入廚房,樓面不行幫樓面。
「現在無人願意(接手)做這樣辛苦的事了。」大來東南到今天,打理人只剩他一個。人家退休坐公園,他很抗拒,有事做就開心,「回來認識多些朋友,老中青也認識一些,多好呀!同時跟社會不脫節。」
辦公枱上,毛筆墨盒放在手邊,他十年如一日為客人擬寫菜單。菜單值多少錢,他就買同等的貨給客人。「你不可以隨便一種貨給主人家,否則如何運作幾十年呀?蠔豉來說,客人需要大隻的金蠔或最大的沙井蠔,二百多元一斤,我需要買那些。小一點百多元甚至幾十元一斤,不同嘛!」
人隨行業走到日暮,倫叔一點不傷感。目睹同行一間間消失,唯獨大來東南撐了下來,他淡淡然說:「無人光顧,你就要結業。我們幸好有班老友記合作,圍威喂,打天下!」倫叔呷一口他形容為「生命之源」的啤酒,清涼、回甘。
舉重若輕 大師傅
謝龍師傅(67歲)
入行四十多年,去過上海、台灣做大廚。這日他中午和七十多歲的Man叔在上水煮了六圍,傍晚再來馬游塘村拍檔入行六十年的鄭成師傅炮製廿八席。一年之中,只年尾正月較忙,「如果靠包辦筵席搵食,真是無得食。」他在大來做散工三十多年,倫叔叫到,義不容辭。「當做義工舒筋活絡,是一種樂趣,大家老友傾吓偈開心點。」做廚師,謝師傅笑言:「客人讚好,證明自己煮得好。」
黃錫師傅(66歲)
曾在港島有名的包辦館歐燦記隨父做廚,二十多年前歐燦記結業,轉來大來。「上門到會好像酒樓,只是整個廚房搬過去,沒有搭棚的就在露天煮。」這天,他清晨六點多就返油麻地店鋪廚房張羅,蒸煮了七八成,現場來做兩三成。席散,其他師傅撤退了,他留下來搬搬抬抬,收拾物資上車,回店卸貨已過午夜。「做慣了, 沒甚麼問題。」錫師傅總是和顏悅色。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葉天榮
大來東南筵席
地址:油麻地廣東道844號永發樓地鋪
電話:2780 3145
呷七碗菜單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是一條迴旋樓梯,正要舉步之際,竟傳來陣陣茶香撲鼻,剎那瞄了瞄上方的木牌,手已不禁將前方木門推開,默想着剛才的三個直度大字——「樂茶軒」。
果然,木門後,別有離塵天地。
瞳孔裏反照出一片古色,木地板鋪上一層輕蠟,門口的左方擱了數個木架,分別放了不同的茶壺、茶杯,靠牆有一貌似百子櫃般的木具,相信是安置茶葉的地方,數位身穿寶藍色長袍的茶藝師,正專注地泡水試茶。右方則是另一木櫃,一個個小圓罐整齊地排列在內,拿起一瞧,罐子上寫了茶葉的名目,裏面則放了一小撮茶葉,好讓品茗者挑選茶種。來到店子的前方,散發着濃厚中國味的正方木桌及木椅正有員工在拭淨,數個紋路相當細緻的木屏風,稍稍分間了兩至三個空間,免卻侷促,並列的數個雙門大窗透着日光,而窗框及窗花都一致地用上了木材,貫徹始終。
凡塵本歸自然
確定這是一家茶館後,一名身穿沈紅寛衣的老人步及。怎麼說,他綁起銀髮,一額清爽;圓弧的黑框眼鏡,擋不住深邃的雙眼皮,一雙明眸似乎沒有被歲月壓昏;微笑底下,連着一束白鬍子,左手把其執起一掃,對了,就像遠古的智者。伸出右手一握,他報上「葉榮枝」一名來,於茶藝界相當有名氣的他,被尊稱為老師,亦是茶館的主人。
茶館歷年廿七,說長不長。老師接過茶藝師的茶,小嘗一口,緩緩道出每晨試茶乃茶館的傳統,重點是水。香港不吃香,水質一般,即使採用了優質的濾水器,每天仍要先確保水味如貫,方放心泡茶。地方各有優劣,本是自然,盡本份泡出一壺好茶,就是尊重天然、順應自然。說起這一點,就關乎茶館成立的原因,其實有些少因緣。
早於八十年代,老師跟維他奶的創辦人羅桂祥合作,賣紫砂茶壺維生。當時是一九八六年,對茶道還是一知半解的他,遇上了他的啟蒙者,亦即是他的員工。這名員工來自安溪,家族以種茶維生。一次機緣,他帶老師到故鄉去,踏上茶山一刻,完全震撼了。高山雲霧,地方唯美不在話下,最大的感動,來自茶農認真的精神。當時做茶葉很樸素,由種植、採收、挑葉、搖茶、發酵、殺青,到包裝都一手一腳、一板一眼,沒有機器輔助,一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由一個普通的飲品,變成有生命的東西,不單好喝,不是完美,但有一種個性,猶與大自然結合。說起,他仍覺激動:「好感動,嗰刻我發現,呢樣先係人所追求嘅嘢。」那個年代,茶種不明確,某地的普洱、哪方的水仙,反正各類茶葉全都由政府先收購,再混合出售。於是,老師帶了好些茶葉回港試賣,發明了「單採」這個名詞,明確地劃分了地區及茶類。流傳間,大家覺得這概念很好,引發他開創了樂茶軒。
老師呷下第二杯茶之時,已見有客人步進茶館,時間尚早,多為品茗而來。放下玻璃茶杯,他徐徐站起,迎賓去。
專心不染塵濁
客人是三名女士,打扮樸實,徑自走到放置茶葉的木櫃前喃喃互語。老師見狀,上前打着招呼,又拿起茶葉小罐讓各人嗅嗅。這是茶館的執着,了解客人口味,為其挑選合適的茶種,賣茶之餘,解釋何謂好茶,如何品茶、泡茶。「由八十年代起,我見盡好多茶館,而家執得七七八八,佢哋最大問題係將重心放喺食物,令茶館風味減少。」他強調,茶永遠是主角。
言談間,發覺三人有意學茶,老師於是把各種茶葉、茶具拿出,準備泡茶。用小勺子舀起茶葉一瞬,他神情忽而嚴肅起來。這是他的信念——專注。細心專注地喝,就發現味道確是不同。他把熱水壺插電,將茶的種類娓娓道來。
從前,茶葉分類很簡單,分為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及後發酵四種。現時則較講究,劃分了六大茶類。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及紅茶。
此刻在老師面前的,正是不發酵的綠茶,碧螺春。只見,老師於熱水壺旁邊放了一瓶溫水。不需預熱杯子,因為愈少發酵的茶葉,沖水溫度愈低。綠茶雅淡,宜用薄身茶具,他慢條斯理地把泡好的茶倒入玻璃杯中,茶的表面浮起了一層茶毫,即茶茸毛,茶毫愈多,代表茶葉愈細嫩。淺嘗一口,清香的餘韻仍於舌尖徘徊之際,老師已換上一套小巧的薄紫砂泡烏龍茶。稍稍預熱茶具,倒掉熱水後,就把屬於半發酵的青茶塞到茶壺中注水,把第一壺茶倒掉,他解釋:「唔係每隻茶都要倒走第一泡,烏龍茶第一轉茶葉未張開,唔香,所以唔要。」把茶飲盡,老師走到擺放茶葉的木櫃前,逐一解說。
手上的水仙是白茶,屬低發酵茶,宜低溫沖泡;旁邊擺放着罕有的黃茶,則屬後發酵,他一解狐疑:「等於你媽媽留菜,菜心芥蘭,我用碟蓋住,返嚟再蒸熱,菜變成黃色,咁咪係黃茶囉!」同屬後發酵的黑茶亦然,變成黃色的菜再慢慢曬乾閒置,變成菜乾,就是黑茶。往下方一看,是為人所知的普洱,即紅茶,紅茶以全發酵製作,要用高溫沖泡。見有人口水直流,老師知情地舀起一撮,返回泡茶的位置,用大熱的滾水灌滿厚紫砂壺,放入茶葉,把水柱拉高注入壺中。細心一看,茶葉比剛才的兩種茶粗大得多,故此水溫需較高,原理如煮牛肉一樣,牛肉切得薄,火鍋時熗熗就吃;如果牛肉切得厚,就需多浸兩下。這正是人云亦云的表現,原來水滾,不一定茶靚。
想當初,教他喝茶的師傅,主要是茶農,與之生活,取溪水沖茶,訓練專注,細心體會時,慢慢找到茶的樂趣、茶的精髓,繼而,才變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茶,其實是一種經驗,需要累積。這是他送別三名女士時,留下的一句話。
悲心牽動萬麈
轉身步回茶館一刻,門外剛好有人送來點心,老師見無人閒暇,於是出外交接。雨露依然連綿,他倒是一臉無所謂,與門外送貨工人核對着單據。驀地,一名挽着兩袋蔬菜的光頭男人站在身後察聽內容,見一切順利,就急步往炊煙裊裊的廚房走。老師忙畢,見店內已半滿,不慌不忙地踏入廚房。「劉經理,客人開始到啦。」他稍稍吊高嗓子,喚着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光頭漢。劉經理原來主力負責廚房及菜單。茶館雖然只賣素食,但七成的點心都是當天即包即蒸,其餘三成向某寺院叫貨。劉經理每早都需要外出挑選新鮮貨,原則是不時不吃。既然茶是主角,食物理所當然,就是配角,因此茶館每天只售約二十款點心,但選擇少,客人容易生厭,故每天都要轉換款式。至於,最令二人頭痛的,就是如何讓菜式配合醇茶,因為茶本身是一個減的元素,用來清潔口腔,素菜清淡,易致「口寡」,所以他們要不斷嘗試,例如油膩的,配普洱茶來清膩感;淡味的,就配清茶。
離開廚房,發現店裏已經近乎滿座,看來最旺場的午市已至,緊隨身後的老師開腔:「附近做嘢嘅人想食素,但附近冇素餐館,所以就會嚟晒呢度。」素蝦餃、素燒賣、豆腐餅、燉湯,一籠籠點心不息地送到席間。看着穿著整齊的上班族忙於咀嚼,使得他憶起九十年代的上環。
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二年間,茶館於上環樓梯街開業,只賣茶葉,旁邊很多老茶鋪。被嘲是黃毛小子的他,卻憑着一份慈悲,而站穩陣腳。他相信幫人要盡全力,故此,有任何人到茶舍請教茶道,即使沒有光顧,都會傾囊相授。也不求暴利。估計,全中國屬他的茶最便宜,三十八元一斤起,到現時都沒有漲價。他常跟客人直言,他們的茶並不特別名貴,並非得獎,只是好喝。清心明明,令他結識了一群「茶道中人」,因而闖出名堂。但老師強調,不要讓一片悲心受蒙騙,例如茶價未必直接反映品質,「我好討厭大陸啲小罐茶,話咩總裁飲嘅茶,世界上有幾多總裁?其實就是要令你虛榮。」有些茶賣幾萬元一斤,根本騙人。故此,他要尋根,親自到中國內地不同的茶山試茶,好茶方買,成為了全香港第一個跑茶山的人,幾乎全中國的茶山都跑過。熱心的他,更冒着生命危險去試茶。
有一次,老師到龍井向茶農買茶,碰到一個炒茶的人,二人聊開了,他就嗟嘆黃茶難求,因為做茶過程繁複,沒有幾個人做了,不料對方竟然指他的爺爺會做,老師二話不說,立即動身隨他到安徽故鄉找黃茶老人。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過於興奮而忘記,還是刻意遺忘,當年是二零零三年,正值沙士疫間,聞說此病就是從該處傳來,故被列作禁區。幸而,他最後都無病歸來,更帶來了珍貴的黃茶,對方被其誠意打動,更每年為他做茶。
從思憶中掙脫,老師揑一把汗。最令他覺得驚險的,是在眾多老行尊面前,能夠生存過來。最後,茶鋪愈做愈好,於是二零零三年投標現址,開始做茶館,如他的口頭禪「From farm to table(從茶山到桌面)」。於他而言,茶道雖盛載了很多文化及歷史,但經常把文化掛於嘴邊,終成包袱。所以他的信念是讓人快快樂樂地喝茶,故名「樂茶軒」。
回頭,他已坐於客席,與數名外國人茗茶閒聊。如斯氛圍,吸引不少遊客遠道而來,牽塵萬里。
喜捨一切如塵
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仰首一望,已經四時許。穿戴整齊的店員,開始重新於餐桌上鋪上竹蓆,一雙筷子、一套碗碟,都有條不紊。手輕腳動,不發出一點繁音。倏地,幾位手執樂器的男女推開大門,朝老師這邊打招呼。茶館平日不做晚市,每逢周末晚則有粵曲或南音表演,很多客人特地來,邊欣賞邊享用晚膳,相當熱鬧。南音徐徐揚起,老師輕敲拍子,訴說着,表演樂隊駐場多年,早已成為老友。堅持做音樂表演,並沒有為他帶來更高的利潤,由始至終,他都只視茶舍為一個以茶會友的地方:「你想發達千祈唔好做茶,呢行能夠過到生活,維持落去已經好好。」喜捨,是他的座右銘。
喜捨,即有些東西要懂得放棄,懂得與人分享。正如要得好情誼,凡事就不能賺到盡。說實話,對年輕人而言,茶館有點老套,但老師一點沒有想過以年輕化來擴大客源:「好難將就年輕人,好似佢哋鍾意飲珍珠奶茶,但呢個係我底線,叫我畀啲化學劑你飲,我做唔到。但年輕人會長大,總有一日發覺乜嘢對自己好,佢哋需要幫助,而唔係將就。」堅持原則,就要捨棄獲利。
對於茶的執着,又豈止一二。時至今日,老師仍然會去茶山試茶,尤其是多產的地方,好茶需要發掘。當然,很多茶都不需他親自去買,畢竟,認識了十多年的相熟茶農芸芸,每年都自動替其留一批好茶,他咧嘴笑道:「而家係賣幾分老臉皮!」縱然臉皮多厚,事實上如今很多茶都買不到了,就如他一直光顧的一個茶農家庭。老師憶述,這家人做的鐵觀音非常香醇,還記得第一次到他們家中看他們做茶,一絲不苟的全手工製作,更要用腳搓茶葉,深深被他們的堅持震懾。可惜,九十年代時,茶農的兒子自殺死了,夫婦二人傷心過度,又缺少了兒子的幫忙,也就不再做茶,那種茶至今也再嘗不了,此乃茶館的一大缺失。
只是,不捨不捨,還需捨。
被傷痛籠罩着的老師,略帶蒼然。睿智的光芒稍熄,暴露了六十有七的點點老態。茶館雖好,人卻會衰。說到傳承問題,他確實沒有頭緒。第一,有興趣的人不多;第二,懂茶的人不多,但最令他憂心的,是感情關係轉移問題:「茶農老,我又老,佢哋嘅接班人同我嘅接班人可唔可以共處,都係未知之數,老啦,唔可以帶走任何嘢,咁交畀邊個呢?」他自覺唯一能做的,是讓人感到茶館有生命力,畢竟誰願意接手一間小店?碰巧,最近大館邀請他去開店,自嘲一把年紀;一把鬍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衝勁;一把茶壺,最後把心一橫就去做。他,就賭一鋪。
揑着鬍子,智者深知世外桃源,虛無縹緲。何不暢飲一杯,暫洗風塵,於此天地胡哼亂唱,一番逍遙。
明天的事,明天了。
金鐘樂茶軒
地址:金鐘香港公園羅桂祥茶藝館地下
電話:2801 7177
營業時間:10am-8pm(星期日至五);10am-9pm(星期六);每月逢第二個星期二休館
詳情: http://bit.ly/2NuvBHi
中環樂茶軒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1座G06-07鋪
電話:2276 5777
營業時間:11am-11pm(全年無休)
詳情: http://bit.ly/2Nq1gte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呷七碗菜單 在 阿媽煮料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鹼粽,是一種米粒稍呈粘糊狀,口感近似粿的粽子。一般不包餡,本身沒有味道,多沾白糖蜂蜜一起吃。以前的鹼粽,是添加硼砂以獲致粘糊效果,並避免粘住粽葉。但因硼砂對人體不好,所以現在多用鹼油、三偏磷酸鈉取代。在日本九州的地區,有類似鹼粽的甜點,叫灰汁卷(あくまき)。基本做法與鹼粽大致相同,但不加餡,不加味,形狀扁長,尺寸大。煮熟後,打開切小,加黑糖粉,大豆粉等吃。
👉詳細文字食譜 http://amacooky.com/鹼粽/
👉阿媽煮料 http://amacooky.com
如果喜歡這個影片,請Like我們👍 還有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http://youtube.amacooky.com
留意更多的阿媽煮料食譜
支付寶打賞阿媽https://qr.alipay.com/TSX18758WBWG834FOIOIF71
------------------------------------------------------
阿媽煮料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macooky
阿媽煮料 http://amacooky.com
這是一個阿媽想要將自己的味道留給兒女和孫子的料理頻道,希望把愛留傳下去,希望您也能喜歡
------------------------------------------------------
呷七碗菜單 在 呷七碗- 首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呷七碗 40幾年來堅持用「誠信」製作台灣美食的信念沒有改變;中央廚房集中生產及統一管理,通過HACCP 食品管制系統與ISO 22000 國際優良食品標誌驗證,環境及使相關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