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0608疫情報報:千萬劑疫苗8月底到位
今日全台新增219例本土案例,高雄無新增確診案例。新增確診人數趨緩不再上升,端午連假請大家宅在家、勿跨區移動。
高雄連續兩日+0,陳其邁 Chen Chi-Mai市長特別宣導高雄以精準疫調、匡列、隔離方式降低感染的重要性,請市民配合市府政策。
—————————————————————
#疫苗陸續到位
目前台灣與COVAX、AZ、莫德納簽下的疫苗有2000萬劑,其中預計到8月底前,共會有約1000萬劑到位。加上美、日捐贈疫苗,近期內將可大量施打。
依現有規畫,未來全台都享公費疫苗接種,專家小組今下午也將確認接種順序陸續撥配。高雄已有2000醫護人員加入接種大隊,持續歡迎醫護洽醫師公會、護理師公會或衛生局報名。
—————————————————————
#四項國家考試延後舉行
因應疫情,考選部今日宣佈高考醫師考試、普考外語導遊人員第二試、公務人員高普考,司法官特考及律師高考第二試都將延後舉行。
—————————————————————
#全民一心團結防疫
為保留救災量能,民間救護車將協助防疫運送工作,讓消防人力能投入防災救災工作。疫情依然嚴峻,而汛期即將來臨。目前只有官方、民間同心協力,做好各項防疫、防災準備才能共渡難關。
天佑台灣、大家一起加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踏上學醫之路的過程 總是有大大小小的考試 在進入臨床之前 你問我們醫學生都在幹嘛? 我想大概就是背書吧~ 79個器官 206塊骨頭 650塊肌肉 多到數不清的血管跟神經 每一個都會生病 每一個都有不同的藥 看似讀不完的書 總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這個時候才明白 什麼是知識的重量 那無數個熬夜的...
國家 醫師考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成功治療病患對抗病毒的韓國醫生們,8月26日-28日卻發起了全國醫師總罷診行動,從醫學中心級醫院、到區域醫院、社區診所,約七成的醫生都參與了行動,只在急診室、病毒檢測所及重症病房留下基本醫師人力。
這導致一般性的看診及治療工作出現了極大的缺口,癌症病患的手術突然取消,患者擔心體力無法再等下去或者癌細胞可能擴散惡化,不安情緒擴大,一般民眾要到診所看病也面臨診所公告臨休診找不到醫生。
而醫生們罷工的起因,是文在寅政府打算在未來十年擴大醫科生招生,預計增加4千個醫科生名額,還要蓋新的公立醫學院,以改善城鄉區域醫療差距,並因應大流行病的發生,但現職醫生認為,工作環境及待遇不合理才是導致醫療資源不均的原因,擴大招生只會拉低醫學教育水準,讓醫院加重剝削醫生。
面對醫師協會發動罷診,保健部則祭出醫療法中的強制開業(復診)命令,若醫生不回應這項命令,將面臨罰款、刑責甚至可能被取消醫執照。並告發了十位未執行開業(復診)命令的醫師,結果情況更加惡化,大韓醫師協會再宣佈,將在9月7日發動第三波罷診,屆時會無限期進行下去雙方強硬對上。
{內文}
正當新冠病毒傳播,在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捲土重來,感染事件陸續在全國各地發生,單日新增確診,時隔173天再一次登上破400例的高點,大韓醫師協會卻發動了醫師罷診行動,在8月26日登場,青瓦台與大韓醫師協會六度對話未能達成共識後 雙方強硬對上
(新聞旁白)
(字幕:第二波全國醫師總罷診行動)
(福祉部長官/朴淩厚)
8月26日8時起,針對首都圈所有醫院,任職專攻實習醫師及專任醫師下達強制開業(復診)命令
(大韓醫師協會長/崔大集)政府若依照強制開業令,只要有一個人,不論是專攻 專任醫師遭到行政處份 刑事告發,屆時(醫師協會)只能動員全體會員,進行無限期罷診強烈抗爭
(字幕:新冠病毒正捲土重來)
(保健福祉部次長/金剛立)
決定於今日(8/28)10點30分,對未執行強制開業(復診)令的十位專攻醫生向警方予以告發,這是在新冠疫情危機時刻,為了守護患者生命與安全不得不為的做法
防疫成績卓越的韓國醫師們發動集體罷診,讓很多人感到意外,而各醫院則是在罷診行動開始的第一天,就面臨沒有醫生上班,原本排定的一般手術被取消,門診病患找不到醫生可看的尷尬局面。
(新聞旁白)
相較前兩次罷診行動時間僅一天,這次集體休診時間為三天,時間很長因此預計影響更大,另外參加者範圍也擴大了從開業醫師到專攻醫生 專任醫生 醫院任職醫生等擴及各領域醫師,從大學醫院到社區診所全國醫師大部份都參與了罷診行動,以首爾大學為例,專攻醫生 住院醫師和實習醫生,620多人中就有510人響應罷診行動
(新聞旁白)
除了病毒檢測所 急診室 重症監護室留下必需人力之外,其餘大部分醫師都加入了罷診,一般診療受到極大影響,除應急手術外,一般手術銳減為平時的70-80%
(新聞旁白)
醫院內只剩護士和教授醫師等工作負擔加重,大韓護理協會發表聲明敦促醫生停止集體休診,並批判因為醫生們的空缺,導致護士們得非法承擔部分診療 工作環境惡化
一個月前被確診罹患子宮癌的金姓患者,好不容易調適了心情,向公司請假準備接受癌症手術,結果收到了主治醫師通知因為集體休診 手術已取消。
(子宮患者)
完全沒想到會這樣(罷診取消手術)
接到通知電話就哭了 當初醫生告訴我是癌症時我都沒哭…(擔心癌擴散)想著我可能要死了
而釜山這名藥物中毒的40歲男子,在緊急送醫途中,救護人員把釜山及慶南地區
六所大學醫院 七所綜合醫院電話都打遍了,卻找不到有足夠值班人力可收治的急診室,三小時後患者被送到遠在蔚山的醫院,已經是病危狀態,隔天下午不治身亡。
(新聞旁白)
(8.27為止)全國165個醫療機關專攻醫師中有68.8% 6700人罷診,專任醫師當中也有30% 549人拒絕政府的強制開業令,專攻醫師協會向會員醫師們下達了「不要接醫院來的電話聯繫」,「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回應強制開業令」等指示,實際上大多數專攻醫師都以手機關機,來迴避領取開業(復診)命令書通知
這場醫生們的抗爭,起因於文在寅政府有意擴大醫科招生,官方發佈統計指,韓國平均每千人有2.3名醫師,低於OECD的3.4人,第一波大邱疫情爆發時,更面臨醫護人力不足 情況一度危急,因而規劃從2022年起,以10年時間,增收4千個醫科生名額 增設公立醫學院,並將傳統醫學與線上教學納入正式課程,保健福祉部認為,醫科生擴招有助消除區域醫療差距,培育充足醫療人力因應大流行病。但醫師協會卻認為當前醫生最需要的,是改善當工作環境及待遇,增加大量醫科生做法,將導致醫學教育品質下降,醫院更加剝削醫護人員,而地方及偏鄉從醫人員更不會因此增加,醫師協會在8月7日及14日,就先以遊行方式表達反對擴招立場,專攻醫師協會接著在21日發動第一波罷診行動。儘管在總理丁世均出面與基層醫師對談,承諾疫情穩定前不會推動擴招政策後,(實習醫師們)一度同意停止罷診行動,但大韓醫師協會會員大會否決這項議案後,罷診行動升級,擴大動員範圍和人數。面對政府祭出醫療法中的強制開業(複診)命令,嚴重可取消醫師執照,基層醫師更以集體請辭,拒絕參加醫師考試等方式強勢回應。
(高基榮/法務部次長)
視為政府政令要求撤回之團體行動一環,(醫師個人)即使提交辭職書,政府仍可依法對其下達開業令,沒有正當理由拒絕開業令,根據醫療法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0萬韓元以下的罰款 並處以刑事處罰
(文在寅/韓國總統)
疫情危機時刻醫護人員離開醫療第一線的做法,就如同軍人在戰爭期間從戰場上逃走是一樣的,因而不得不依法律及國家原則來處置,政府能夠選擇的餘地並不大
醫師罷診三天後 (8/28)韓國政府再宣布,強制開業(復診)令施行範圍擴及全國醫療機關,並且在現場檢核首都圈醫師復診情況後,對十位未遵守開業(復診)令回到醫院的急診醫師予以告發,醫師協會揚言,罷診行動將無限期進行下去,青瓦台與醫師協會對峙態勢未有緩解,第一線醫療缺口正快速擴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sJMKE8P4yc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30《文茜世界財經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_gNA5DrISg
國家 醫師考試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言:接生者的性別
傅大為在《亞細亞的新身體》中提到,在1950年代,即使是女婦產科醫師開業,也常常需要請產婆來幫忙。但是,她們與產婆的關係,與男醫師與產婆的關係,自然不同。正因為是女醫師---特別是女婦產科醫師太受歡迎、太忙,而接生之事也特別需要時間,所以更需要產婆的連繫與幫忙。在這層意義下,從日治到戰後,在結構上都發展緩慢的女婦產科醫師,不可能有一天取代產婆,但是男婦產科醫師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的發展,隱隱指向了三、四十年後的取代[1]。台灣接生者自1972年以後,由助產士接生為主轉為醫師,助產專業因為停止發照與教育中斷,在生產場域漸漸消失,也因為婦產科醫師過往以男醫師為多數,女性的身體的照顧知識與技術,轉為由男性主導。
幾年前週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在會訊上提到,「近年來每年加入婦產科住院醫師訓練的醫學生只有20多位,80%以上都是女性,除了對產科興趣缺缺以外,結婚之後更是不可能做產科,所以產科醫師面臨嚴重的斷層問題[2]。」對於「女醫師」的性別刻板印象,從住院醫師時期就常聽到一些較父權的說法,在當今女醫師比例增加的趨勢中,應該要有所改變。我不認為女醫師對產科都興趣缺缺,也不能把產科醫師面臨嚴重斷層的問題,就這麼歸因到「80%以上都是女性」上頭。如果這個體制能給女醫師更多的空間與彈性,女醫師對產科應該有相當的熱誠,尤其在她們生過小孩,且有生產的身體經驗之後。
在《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一書中,Londa Schiebinger討論科學社群中的女性時,提到十七與十八世紀的科學革命,出現限制女性參與科學的現代體制與意識形態。科學機構(如大學、學院與企業)的結構,被塑造成預期科學家是男性,而且家裡有一位妻子負責照料他與他的家庭。順利的工作發展,仰賴的是妻子們的默默付出,她們負責料理全職丈夫的衣物與生活起居,提供井然有序的家,並且隨時協助男性的事業更上一層樓。隨著科學逐漸專業化,想要追求科學生涯的女性有兩個選擇。她們可以試圖和男人一樣,到大學上課並領取證書—但如我們所知,這些嘗試在20世紀的轉向之前都沒有成功。或者,她們可以繼續待在成為私領域的家庭中,擔任科學家丈夫或兄弟的助手,但她們的貢獻也將越來越難被看見[3]。
來到21世紀的台灣,體制雖已漸漸在改善,但對於女醫師仍然不利。圖一是從2003年,我考取婦產科專科醫師那年開始,依性別區分的專科醫師人數統計,在之前都是男性遠多於女性。因為常要面對醫療糾紛,勞動條件不佳,當年醫師從內、外、婦、兒四大科出走,開始有「四大皆空」的提醒與呼籲。從統計上來看,女醫師通過專科醫師考試的人數十多年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動,變動的是男醫師的出走,而拉高了女醫師的比例。《生產救濟事故條例》於2015年公布實施,大幅降低了婦產科醫師執業的訴訟,住院醫師申請人數開始有起色,呈現在2019年的專科醫師人數陡升(住院醫師訓練四年後考專科醫師國家考試),人數回升之後,性別比例翻轉了!比較特別的一年是因為PGY(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制度)從2011年實施的關係,那年的容額只有35名,呈現了2005年人數大減,男性突然多於女性的一年。
2003年我在醫學中心擔任第四年住院醫師,生了第一胎,不受勞基法保障的醫師,沒有產假、育嬰假,對於理想「母職」的發揮很不利,所以選擇從大醫院離開,到診所工作。有過生產經驗之後,看待生產的方式不同了,雖然還是在「西式產科學」的典範裡,我覺得這時期察覺到了些「異常現象」。開始調整一些在住院醫師時期學到的生產技巧,也在一次次接生經驗中學習[4]。
2007年生第二胎坐完月子時,前輩醫師分享「生產改革聯盟」舉辦「二十一世紀台灣媽媽的生產夢想」徵文比賽,我以《婦產科醫師?媽媽!》為題參加了比賽,分享兩胎生產的經驗,得到優選。那次比賽獎品有《亞細亞的新身體》與《科技渴望社會》兩本書,我第一次知道有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這門學科,也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反思一直以來受的醫學訓練,與實際的生產經驗,會有怎樣的斷裂與落差。2012年考上了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開啟了人文社會學科的訓練,也在2015年畢業之後,開始了STS式的生產技術改革實作。
1. 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臺北,群學,2005。
2. 王宇林、陳治平:台灣週產期醫學會會訊,2013201期。
3. Londa Schiebinger著,柯昀青譯: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
4. 陳鈺萍:產科教科書中的「自然生產」:「生產技術」成為女性科技研究的可能性。助產雜誌2014;56:23-32。
台灣醫學Formosan J Med 2020;24:305-13
=============================
2015年陪伴好友居家生產與接生,是阿萍醫師做溫柔生產的起點。
這五年來,從成立好孕工作室做產前教育,到成立台北市目前唯一的助產所,到協和婦女醫院建立起完整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護模式。好孕團隊仍然繼續前進,尋求讓生產更美好的各種可能性。
兩天四堂課,是這四年來的總整理。思考模式的轉換、創業的歷程、接生技術的典範轉移、兩百多個新家庭用充滿愛與美的方式誕生,都將與大家細細分享,邀請大家來參與。
******************************************************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YlLbRa
活動網址:https://reurl.cc/RdApL6
報名人數:每堂課40人額滿
***四堂皆報名者,享有名額優先權***
協辦單位:高雄 芒果咖秋
上課地址: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400號(左營孔子廟內)
國家 醫師考試 在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踏上學醫之路的過程
總是有大大小小的考試
在進入臨床之前
你問我們醫學生都在幹嘛?
我想大概就是背書吧~
79個器官
206塊骨頭
650塊肌肉
多到數不清的血管跟神經
每一個都會生病
每一個都有不同的藥
看似讀不完的書
總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這個時候才明白
什麼是知識的重量
那無數個熬夜的晚上
只為了不要對不起
將來身上的這件白袍
現在就訂閱一葉草的白袍手札: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kvHd1vPPgZizo8gmE3oGQ
哈囉~大家好~我是一葉草
是個喜歡拍影片的實習醫生
在這裡跟大家聊聊生活中的醫學新知,帶你更貼近醫學
讓你走進醫院時,心中不在對於那艱深醫學感到徬徨不安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negrassmednot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negrassmednote/
Twitter:https://twitter.com/onegrassmednote
#醫學生
#國考
#V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