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天鵝》的女主凪沙是一男跨女的跨性別者,自幼不被母親接納,甚至照三餐臭譙,於是長大後遂遠離家鄉,與母親天各一方才得以各自安好。從事第三性公關的凪沙,在人妖秀舞廳、同志酒吧、牛郎、酒家女、應召女郎共治一爐的歌舞伎町,才能夠感受到家鄉所給不起的接納與支持,堅定著做自己,堅守著攢足積蓄赴泰完成變性手術的夢想。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7/05/210705-midnight-swan/
天橋上的魔術師 nori 去 哪 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直覺得 #天橋上的魔術師 是部很難推薦的作品,不只是因為它打破了現在電視劇慣有的節奏與直白,更因為它所觸及的議題會令有些人感到不適甚至是厭煩,但看完最後兩集我還是很想說,這是今年不容錯過的好戲,從幕後的細膩到田調的紮實,從導演的調度到演員的演出,都讓人在沈浸於故事之餘,更深深為整個劇組的用心而感動。
#戲劇就是最強大的魔術
「這部戲就像三百多位劇組人員的讀後心得,不只是編劇,包含攝影、美術、造型,每一個人都讀了這本書,再用他們的專長去理解它,每一個呈現出來的細節,都是對吳明益老師的致敬。」——《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創作全記錄》
身為吳明益老師的書迷,《天橋》更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也曾經覺得這大概是最難翻拍的一本,除了要如何完美還原已經消失近三十年的中華商場,書中散文式且諸多留白的寫法,沒有明確的故事線,不同短篇的角色亦無太多連貫,都使得連續劇化變成一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文學作品的改編都會面臨到一個最大的問題,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在讀到同一段文字時,腦海可能會浮現一百種想像,但影像化就必須將那些想像定型成一個具體的畫面。改編作品就像是劇組的讀書心得,當然一定無法滿足所有讀者的想像,但我始終相信,一個「有愛」的改編,就能讓人看見原作的光芒與力量。
而我要說,我深深為這個劇組的「讀後心得」給折服。為了增添戲劇性跟故事黏著度,劇組的確添加了許多原作所沒有的情節,但當我辨識出某些拆解的元素出自書中哪些篇章時,反而有種發現彩蛋的樂趣。而小黑人、石獅子、斑馬等特效場景的呈現,更是超乎我所想像,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第九集,用泡泡的聲效取代具象化的金魚,還有最後整個台北被潮水淹沒的畫面,讓人在如夢似幻之中感到難以言喻的哀傷。我就像劇中的孩子們那樣,心甘情願的沈迷於劇組所創造的魔術裡。
#生命的故事請小心翻閱
「博取觀眾的眼淚對職業編劇來說是一件很容易的任務——事實上,哪個人生命史攤開來不是累累傷痕?但既然是生命故事都應該被小心的翻閱,不是騙取眼淚的工具而已,我更希望這個劇集就像是觀音一樣,某句對白、情節,安慰到某個也有自己故事要說的觀眾。」——楊雅喆
電視劇不只將小說拆解,更將人物深化延伸,雖然說從第三集起都能看見導演想帶入某些議題的企圖,然而對我來說,那些並不只是某些人所嘲諷的「政治正確」,而是藉由這些角色所面臨的生命難關,讓觀眾能有所反思與體悟,或甚至是被他們的勇敢給鼓舞。
第三集與第八集,藉由阿猴、小蘭、阿派的三角關係,帶出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的性向摸索,以及如何面對走到盡頭的戀愛。第四集與第五集,在國家監控所造成的悲劇下,更深入想談的是該如何讓孩子接受親人的逝去,排解只有自己倖存的愧疚感。第六集的小八與Nori,帶出跨性別者所面臨的歧視與痛苦,第七集的點媽則因為拒絕理解而永遠失去了孩子。第九集的特莉莎隱晦談及了近親性侵的殘酷,第十集的小不點則被父母的偏心與失職給深深傷害......
我想每個人都能從這些故事中找到幾個共鳴點,那些為了劇中角色所流的眼淚,或許也是為了曾經受傷的自己而流。我開始明白為什麼楊雅喆導演選擇要溫柔地訴說這些失去,如果成長就是一連串的失去,那麼至少讓我們懷抱著一個希望,那些從我們生命中消失的人,都還在某個我們看不見的角落活得好好的。而曾經傷痕累累的我們,有一天也能變好的。
#消失才能記得曾經擁有
「故事並不全然是記憶,記憶比較像是易碎品或某種該被依戀的東西,但故事不是。故事是黏土,是從記憶不在的地方長出來的,故事聽完一個就該換下一個,而且故事會決定說故事的人該怎麼說它們。記憶只要注意貯存的形式就行了,它們不需要被說出來。只有記憶聯合了失憶的部分,變身為故事才值得一說。」——吳明益
這部戲從來就不是紀實劇,因為故事從來就不等同於記憶或歷史,故事只存在於記憶模糊之處,因為那份說不清楚的留白而美。魔術師是誰?99樓在哪裡?那些消失的人是離開或者死掉了?每個人其實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我們的記憶就是魔術師,幫我們美化過去,淡化曾經受過的傷。99樓就存在我們的心裡,那些在我們生命中突然消失的人與東西都在那裡,只要我們還記得他們最美好的樣子,那就是真正的擁有。
天橋上的魔術師 nori 去 哪 了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mile for me,Smile for you
我一直深信,年少時,有些流行歌曲的陪伴。
當時的旋律,歌詞,演唱著的畫面,
將讓記憶深深地烙印了下來。
回味,在許久日子之後。
雖然,回首,總是令人感受到歲月的不留情。
但一步一步的走來,也在這人生的路途上,留下許多難以忘懷的情。
今天,Netflix上,補看了《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六集。
劇中,不時傳來這首河合奈保子スマイル・フォー・ミー。
Smile for me,Smile for you
當然,自己熟悉的,是金瑞瑤的飛向你飛向我。
回到劇中,很是心疼那青春年少的Nori,面對自己性別認同,那不被了解的苦楚,與大環境不友善的殘酷。
面對多元性別,我一直認為請尊重每個個體,屬於他自身的傾向、決定與自由。
スマイル・フォー・ミー 河合奈保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klikMucig
金瑞瑤 - 飛向你飛向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mg_1Uc6r8
延伸電影閱讀
英國電影《我是女生》(Just Charlie)(2017)
「「我」在裡面
但感覺沒人看得見「我」
每個人都跟我說話,也聽得見我
但他們說話的對象不是我
是這個軀殼
他們是在跟陌生人說話」—查理《我是女生》
當身體被另外一個性別困住了,內心裡,那個角色,很想掙脫出來。壓抑許久的念頭,終究抵擋不住,內心那股,真正對自己的認同。
一部關於性別認同的英國電影。讓我們試著走進一位14歲的青少年,如何面對長期以來的困惑。
到底是外在身體的男生性別,抑或是在心底裡面那個女生性別,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
性別認同的壓力,不止於在當事人,面對自身壓力的調適與因應。同樣的,身旁的父母,該如何來看待,這看似突如其來,但是卻一直存在的自然問題。但既然是自然,那為何又會是一個問題?—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香港電影《翠絲》(Tracey)(2018)
禁錮的靈魂,被困在錯誤的身體軀殼裡,很難讓自己呼吸。
不想要再壓抑,自我表露,需要有勇氣,一切只為了能夠做屬於真正的自己。
跨性別,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一般人,如何來看待與接納跨性別這件事。—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法國、比利時電影《我的美麗爸爸》(Lola Pater)(2017)
當25年,未再見面的父親,再度出現在眼前,卻是女人的裝扮。對於剛喪母的兒子來說,真的是情何以堪。
面對自己的跨性別,從異性戀男子轉變成同性戀女子,身為一個父親,該如何向兒子自我表露,自己的性別,以及過往那一段,禁錮在內心囚牢裡,而後自由開展的心路歷程。
然而,親情之間,仍然讓自己鼓足了勇氣,向兒子自我表露,與期待維繫親情。
一部關於父子關係修復,法國、比利時電影《我的美麗爸爸》(Lola Pater)(2017)。—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法國紀錄片《性別重置》(Devenir I'll ou Elle)(Becoming he or she )(2017)
跨性別的兒童青少年,被困在錯誤的身體軀殼裡。
被禁錮的靈魂,很難讓自己呼吸。
不想要再壓抑,只為了能夠做屬於真正的自己。
面對性別不安,生活周遭不友善環境,以及被誤解的狀態。
其實,這些孩子在內心裡,非常清楚自己的性別角色。
出櫃,自我表露需要有勇氣。
出櫃,需要周圍重要他人,以及大環境的友善支持。
跨性別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我們一般人如何來看待跨性別這件事。
當我們能夠接納跨性別,這些孩子就不存在有所謂的問題。
許多的自我衝突,來自於生活周遭的不以為然,或者是不友善的惡意對待。
我們都想要干涉別人,期待別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生活。
這些孩子不想要再成為雙面人,不想要再為了別人的期待而活。
這些孩子只想要,很單純的,做自己。自己認定的自己,如此而已。—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巴基斯坦紀錄片,《跨性別者:巴基斯坦的公開秘密》(Transgenders:Pakistan’s Open Secret)
「每一位跨性別者都應該有工作。」是一種自我的選擇,或是被迫的無奈。巴基斯坦跨性別者,追求生存與生活的尊嚴,和基本的接納與尊重。—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阿莉芙》(Alifu, the prince/ss)
因為《大佛普拉斯》裡的肚財陳竹昇,特別 follow 獲得2017第54屆金馬奬最佳男配角獎電影《阿莉芙》。一部值得關注的跨性別者議題電影。《阿莉芙》(Alifu, the prince/ss)—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台灣紀錄短片,《筑位》(SHe)
接納與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一部關於跨性別者(男跨女)與女同志之間婚後的生活日常。—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圖片來源:IMDb,MOD,Netflix)
《換身》(The Swap)
青春期很不一樣,對於自我概念的形成,除了來自於外表、興趣、能力與所結交的朋友之外。當中,有很大部分受限於別人對於自己的評價與認定,而形塑出自我的意象,也關鍵地影響到能否接納自己的一切與改變。
青春期很是壓抑,除了面對生理上,賀爾蒙所帶來的衝擊,內心也不時興起困惑波浪。外加同儕或手足言語的數落、揶揄、玩笑、排擠與比較,往往產生自我否定與懷疑,而想要逃避。
我們總是容易以自己的主觀經驗與框架來看待生活周遭他人。特別是更難去理解與想像不同性別同儕的內心與外在,日常生活與生命困境到底是什麼模樣?
《The Swap》一本很特別的小說,將為你遞上一把走進內心世界的奇幻鑰匙。藉由愛莉與傑克兩位青春期孩子,「妳是我,我是妳」「我在傑克的身體裡,而他則在我的身體中。」瞬間交換位置,交換人生。
當角色互換,我們才驚訝於別人的人生與生活,竟是那麼如此地不可思議,和原先預設的情況那麼不一樣?透過性別身分互換,進入對方的世界,同理對方的感受。讓你從別人身上,也看見自己,了解自己,改變自己。
或許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無法像愛莉與傑克轉換身分,體驗別人的生活。但是我們卻可以透過閱讀《The Swap》,讓同理、自我認同與接納,在內心裡自然地穿梭。-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換身》(The Swap)作者: 梅根.蕭爾 原文作者: Megan Shull 譯者: 柯清心 出版社:幼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