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四十二歲的生日(農曆四十三)人生按照我的理想,理當是過了一半。
因此,在今年,我不會聊這年我成長了什麼,我有多感謝我愛的人(當然我很感謝),我想聊聊生與死。
從四年前開始,我面臨很多生死的關頭,來這邊久一點的朋友會發現,很多事情我也不再像以前那麼絕對,劈頭就罵。
私底下大砲性格還是有,但我知道那是情緒,不要拿來煽動別人,因為那扇出去的風,有一天也會吹向我。
簽了很多張手術同意書,接受過幾次家人的病危通知,送走了奶奶,自己動了一次小手術,多年前,在沒跟現在伴侶交往前,曾經懷孕過也留不住小孩(對,我今天想講出來了,但請不要細問,也不要說什麼抱抱心疼,我只是想要講我接下來說的話,某一本書裡面自嘲台啤十八天可以當啤酒,胚胎十八天是什麼的那個人是我)。
而且這樣的事情在我人生中相隔十年發生過兩次,這也是我最終決定不想生小孩的原因之一。
再來,就是前幾天外婆心肌梗塞,實施急救就回來,現在在加護病房(外婆現在很好,已經會抱怨,雖然插著呼吸管不能說話,但有情緒就是好事,也請大家不要擔心)。
我要講的是,面對醫療與生死這件事。
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母親前幾年因為不敢開刀拿結石,不聽當時醫生的囑咐,聽各種朋友網路介紹,硬找到家算有名的診所,醫生掛保證可以用打的就好,引發敗血症、輸血過敏,在國泰整整住了半個多月還一個月才出來。
讓我知道了,看醫生不要只聽好聽話,你要相信那個跟你說失敗可能的人,你要每次都去思考那個會出事的可能。不要怪他們無情,不要他們跟你說有失敗率時想說那我治個屁,昨天看《機智的醫生生活》治好了都有機會出去當場被撞死,人生要怎麼規劃怎麼玩,都抵不過上天的決定。
看清楚你的藥單,理解什麼是副作用,理解副作用發生的機率再小,都有可能是你。
但接受,卻不要恐懼。
再來,就是,要知道每個決定都是自己做出來的,以及我們每個人的基因,就是有自身身體的優缺點,我們的人生只能盡力而為,照顧好自己,對家人對所愛的人盡心。特別是,要對自己盡心,不要只為別人活。
永遠不要期待誰來拯救你,這不是要你孤僻,只是這世界上沒有真正的英雄,大家都是在做事情,盡自己的責任。當然,有時會有不盡責的人,有時可能是你以為他不盡責,其實不然。
永遠不要覺得某件事某個人負責,就沒事了,事情會爆炸或發生,往往是蝴蝶效應,不管哪個人都沒那麼偉大。問題發生了就是靜心等待解決。
不要去害怕面對生死,想清楚要怎麼面對。
上蒼要我們走什麼樣的路、活多久,沒人知道。
但也不要因此把錢都花光過沒有明天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我突然走了怎麼辦?
這一題是要想清楚的,我想要被急救嗎?我要怎麼救。
我的保險有買夠嗎?我生病要準備多少錢。
有足夠的退休金嗎?如果沒有該怎麼辦,有沒有什麼社會福利可以尋求幫助(但不是有了就擺爛)。
記住決定是我們自己下的,我到現在最不甘心也常生悶氣的就是,其實家母被誤診的決定也是她自己下的,她選了自以為最簡單的路走,所以即便對方是錯的,我也不能說什麼。
所以,對,做任何跟健康相關的決定時,思考清楚。但不是抱著外面世界好可怕,所以我什麼都不要,我躲在家裡就好了,這不是思考,這是恐懼。
再來就是很土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是,就是這樣,我們只能盡力而為,宇宙會發什麼事情,我們不知道,但我知道抱持恐懼跟負面思考就是會很糟糕。
最後,有時候我們原廠設定就是會沒有一些東西,像是我可能就無緣媽媽,無論生理還是心理準備,我思量過也沒有非得要為了達成去努力。
有些時候我們,真的有可能什麼都做了很盡力,就是無法達成。人生就是這樣,也許上蒼一次次功課,就是要我們服從這件事。懂得人生隨著波流走。
我很幸運,媽媽救回來了、外婆也很無恙。人生有很多次機會可以反省跟重來。那些糟糕的事情,都讓我成為一個更懂得和自己相處,不去傷害自己跟別人,以及不用刺蝟心態生活的人。
這世界有很多雜音,我們要如何靜下來自己做決定,會是個學問。
我還是會憤怒,時常憤怒,但比較私底下憤怒。
到這年紀,就是去看我擁有什麼,而不是少了什麼。
懂得去拒絕自己不想聽的,我就喜歡待在同溫層不行嗎?我都那麼老了。
我很樂意開放性接受任何新知識、學習新東西,但不要大吼大叫用嘲諷讓我去接受其他事情。
我還是很關心社會議題,有自己的投票喜好,對政務官也有好惡,但我不會公開講,也不想講。
最後是我的生日願望。
1. 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少看社會評論可延年益壽,媒體不一定有錯,他們只是在販售自己的理念,但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不是他說的你就要買單。
2. 希望生活再艱難,都能找出往前的路,我知道很辛苦,我不敢說我懂,因為比我辛苦的人更多,但有一天我們會明白,現在的考驗是什麼。
3. 我有幾位朋友的老婆,以及我妹妹,小孩都要出生了,在疫情環伺的狀況下,要懷孕生產不容易,你們身心壓力都很大,都辛苦了。真心希望孕婦們有更好更安全的環境去迎接小孩的誕生,施打疫苗的環境也是(這邊請不要留言跟我討論最近熱門的新聞議題,都說了是生日願望還要戰政治,會生氣喔)
希望2022年,我四十三歲生日時,大家能一起討論,這一兩年來,上蒼給了我們疫情,讓我們學會什麼。
祝大家都平安,不要害怕面對死亡,但要好好認真活。
好了,可以開放說生日快樂了,我晚上會連線喝酒大家不用擔心,我還是我,也訂好好吃的食物了,我會放到ig。
請大家凝聚正能量,講講這段時間最感謝的事情好了。
Peace
🥰
後記補充:
兩年多前,在我順服人生就是沒辦法硬幹著來之後,我接受了持續衝擊的生離死別,包括自身孕育生命困難這件事,我去理解開始思考老後生活之後,人生反而朝著舒服的路走下,有了現在的伴侶,現在實踐夢想的日子。
放下有時候是種學問,但痛苦之後,會帶來不同風景。這不是老生常談,但可能是中生吧,畢竟我算中年人了。
失 智 症 可 活多久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旅遊醫學】~ 帶小孩去爬山
最近門診來做登山前評估的人數有變多的趨勢,在疫情延燒的情況下,跑去人少一點的山上,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山屋中的社交距離以及山上的共餐文化,又是另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了。
快點拉回正題,今天要談的是昨天看到PTT上的文章:
[寶寶] 帶女兒去爬玉山(3Y1M)
連結:https://bit.ly/3eC1j3F
(因為原PO已經刪文,不知道這個備份可以活多久?)
內容主要是帶著3歲多的小孩去玉山,凌晨一點從台北出發,直奔塔塔加登山口;在前往排雲的路上,還遇上大雨以及童鞋滑落步道邊坡的突發事件;最後以在排雲中,聽著雨聲伴雷聲,回望熟睡微笑的妻女,想著這玉山主峰該不該上去,為文章的結尾。
---------- 以下進入討論的環節 -----------
〖論文回顧〗
1. 兒童高山症,在快速上升高度時的比例:
原PO一天從台北 (平均海拔8公尺) 直上排雲山莊 (海拔3402公尺),大約一天就上升了3400公尺的高度。
平常的高山症研究,不太敢這樣設計,主要是怕受試者有嚴重的健康風險。大多都會安排高度適應日,舉例來說:如果是爬玉山,那可以考慮在東埔山莊睡一晚;如果是合歡群峰,那可以考慮睡清境。
主要找到符合的研究有下面兩篇,都是在智利的研究:
※ 這兩個研究的區域,是在「瓊加拉湖」 (Lake Chungará, 海拔4400m),毗鄰智利與玻利維亞接壤的邊境;因為開車就可以到,所以常常有父母就開車帶著孩子上去,一般會在附近的城鎮「普特雷」 (Putre, 海拔3500m) 待上一晚。這樣一天上升的海拔高度,也落在3500公尺左右。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in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After Rapid Ascent to 3500 m (Putre, Chile)
https://doi.org/10.1580/06-WEME-BR-084.1
共16名3~5歲的小孩 (9男7女),完全無高海拔暴露經驗,在24小時內,被爸媽 (27~36歲) 帶著,從Arica (0 m)上升至Putre (3500 m)。
結果就是:
A. 92%的小孩出現急性高山病 (AMS)
B. 較低的血氧 & 較快的心跳
C. 父母對高度的適應較好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in Tourists with Children at Lake Chungará (4400 m) in Northern Chile
https://doi.org/10.1580/1080-6032(2002)013[0031:AMSITW]2.0.CO;2
共31位受試者,在近3-4個月無高海拔暴露史;分為三組{6名小孩;6個月-4歲大}、{10名青少年;13-18歲大}、{15名成大;21-44歲}。
早上7點從Arica (0 m)出發,早上10點30分到達Putre (3500 m),在當地住一晚,隔天早上8點30分,出發前往Lake Chungará (4400 m)。分別評估高山症量表及血氧濃度。
結果就是:
A. 在Putre,急性高山症發生率 (小孩100%;青少年50%;成人27%)
B. 在Putre / Lake Chungará 的血氧濃度
小孩:74.8% ± 5.2%;65.3% ± 1.3%
青少年:82.2% ± 3.2%;78.6% ± 2.5%
成人:83.9% ± 3.3%;79.7% ± 5.5%
C. 小孩的高度適應較差,易產生急性高山病,血氧也會掉得比較低。
2. 本土研究:
主要就是台灣的團隊在玉山的研究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in children trekking on Jade Mountain, Taiwan.
https://doi.org/10.1093/jtm/tav008
受測者共96名,年齡分布於11-12歲,近期內無高海拔暴露經驗,分為四個梯次,從塔塔加登山口,分三天登頂玉山。
結果就是:
A. 59%的受試者出現急性高山病 (成人約36%)
B. 頭痛為最常見的症狀
C. 近7天內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的受測者,較易出現高山症
〖個人意見〗
上面是很學術的論文回顧,可以看到小孩就是比較容易出現高山症;而且上升速度越快,風險就越高。
下面就是我自己的碎碎念了...
1. 登山前永遠要想著能不能安全撤退
原PO文中的最後一段
「我們耗盡身心,若不輕咬舌頭,一秒就能失去意識,坐下就不想再走,只剩意志力支撐著。走過後面陡坡的3KM,我們聽見人聲,看見排雲山莊…。
在眾多山友的稱讚下,我放下女兒,發現肩膀腫痛不堪,雙腳更是寸步難移」
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小朋友出現嚴重高山症的狀況,父母已經體力耗盡了,還能帶著小孩緊急下撤到登山口嗎?(不要以為反正排雲的人那麼多,總是有人可以幫我的吧?)
山一直都在,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上山需要勇氣,撤退需要智慧」,不是一直往上衝就好。
2. 高度適應要做好
一天從台北直上排雲,雖然很省時間,對不易請假的族群來說,是個沒辦法抗拒的誘因;但因為有帶小孩,他們高度適應就是會比較差。多花一個晚上,在東埔山莊休息一下,風險會低一些。
甚至在登玉山前的一兩個月,就先安排合歡山區的高海拔暴露,睡一晚松雪樓 (如果有嚴重高山症,還可以很方便地開車下撤);這也可以減少風險。
3. 小朋友有沒有說不的權利
原PO文章中有提及,一直等到小朋友3歲,比較能表達自己身體的症狀,才帶上玉山;但真的能那麼有把握嗎?
之前也協助過玉山的那個研究,其實連12歲的小六學生,在面對急性高山病時,都不太能很完整的表達了,有時就是躲在睡袋裡頭痛欲裂或是晚餐時食欲下降。有時就會被自己解釋成,就爬山太累了、吹到風不舒服等等。
更何況是小小孩,他們常以一些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身體不適,父母真的能及時發現並做處置嗎?
如果不行,那我覺得這樣的行程安排,說成兒虐也不為過!
〖結語〗
雖然小小孩不建議使用藥物來預防高山症,在打算帶他們上山前,還是建議可以向你的家庭醫師諮詢相關的預防策略及行程安排。
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上山,平平安安下山⋯⋯
※ 附註:相片攝於頂山-石梯嶺步道
之前帶2歲及4歲的小朋友從風櫃嘴走到石梯嶺看牛,一個斷斷續續走了3公里、一個走6公里到大草皮就沒力;我已經覺得很強了,反正走不動就老爸背著,還算輕鬆寫意,來回13公里,落差也不大。
實在是不敢想像在高海拔的地方,背著小孩走那麼長距離&高度落差 (塔塔加--排雲山莊:8.5公里,海拔上升842公尺);有看到PO文,至少表示他們有安全下山,只是真的希望下次可以多做些準備再上山。
#高山症 #兒童
失 智 症 可 活多久 在 吳淡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轉身,你就會發現還有路走❤️
我剛完成一個對我來說很艱難的比賽,柏林馬拉松,在雨中瘋狂的奔跑42.195公里。來到德國不到24小時就參加了這個長跑,實在有點吃力,何況是陰冷的雨天。為了怕滑倒,也不敢用什麼太快的速度,沿路一直看到跌倒的傷兵,還有失溫被抬走的跑者。
我一直提醒自己要更謹慎,跑不完沒關係,受傷很麻煩,權衡輕重來做決策,向來是我很遵循的理性原則。
說來也好笑,小時候連100公尺跑步測驗都是全班最後一名的我,竟然在人生快要靠近50歲的時候才開始練跑,而且,沒有每天練習,只是散散慢慢地每個星期跑個幾次,卻認認真真地跑過了一個又一個全馬。
跑完了一個,一邊跑一邊覺得自己發神經病,但是又忍不住報名下一個,我想那些在人生過了大半輩子之後才開始跑馬拉松的跑者,心裡都是這樣的感覺。
跑完之後,有一種舒服感和成就感:覺得自己還行,還沒有失去行走的能力,還有健康的腿。同時也隱隱擔心著,是不是有一天必須要跟這漫長的全馬說再見,那就是意味著人生進入完全不可逆的退化。
所以,就算有掙扎,我也還是都報了全馬。
我年輕時候是個旅遊記者,很多地方我都來過,但是把它跑過又是另外一回事⋯跑步最棒的,就是一直強迫在跟自己對話,一邊對話還得一邊往前進,這不是一種還算奮發有為的唱著進行曲的人生嗎?
出國之前,我跟我父親及女性友人吃了一頓飯。
我和父親從小關係和睦,我們起過的最大衝突就是考大學的那一次。⋯他希望我念文學院當個老師,平平安安過日子,我完全在沒有告知的狀況下自己填了台大法律系(後悔也不敢講,再不適合都把它唸完了),我們當時是先填志願再放榜的,不是看分數才選"第一志願"。放榜那天,我爸氣到要跟我斷絕父女關係。他年紀大了目前並不想承認這件事⋯呵呵,我應該是全台灣唯一一個考上第一志願卻被家裡"休掉"的女兒。
只不過,我的個性比我爸爸更硬,沒多久他就接受了這個事實。
我知道他是好意,因為他的同學念台大法律系,在白色恐怖時期,就這樣消失了😱😱他不想要讓我過著太被"注目"的生活。
我們之間意見衝突很少。因為他真的很忙於教書,還兼補習班的課,回家後他又是一個只想把自己關在書房的生活低能症者😆,他其實不太管我的"小事"。
(雖然他應該收入不低,不過因為不善理財,真的不知道錢跑到哪裡去,我從高中起也一直都在半工半讀的狀況。想來也不錯,為了怕沒飯吃,我很有經濟概念。🌹❤️)
連結婚都是去登記之後才告訴他的,徹底是逆女,在那個時代,我應該算是一身反骨。又不違法,自己的人生從來沒有請求過別人的同意。
我做過很多不明智的決定,跌倒過,遍體鱗傷,無家可歸我都嚐過,被朋友騙過,被倒債過⋯當然我個性也不太溫柔,必然傷人過。因為所有的決定都是自己做的,所以基本上比較心甘情願,沒什麼好怪別人,也怪不了環境,更怪不了時代!
我的確是一個做什麼都必須自己同意的人,誰反對都沒有用,如果我自己研究,認為是對的,就算所有的專家都認為是錯的,我也真的沒有鳥過專家們的看法。除非,我看法相同。
可是這樣的個性也有問題,也就是當我不想請教別人的意見的時候,反而有人一直要我拿主意。
以我爸爸來說,從我母親去世之後,他的交友圈變得廣闊起來,卻非常需要我的肯定,也希望我幫他選擇。但是我說過很多次了,這是他自己的事!我真的沒有意見🙏🙏🙏。
我和父親吃飯的時候,常常聽見他的困擾,比如說他跟誰走得近,他的表兄弟(我還真的不認識),會說閑話;或者以前認識我母親的老朋友,也會企圖來跟我或我弟弟告狀,希望阻止他上當。他們或許都是好意,但是我父親80多歲了,我真的好希望他做自己,就跟我從來沒有把我的人生前途交給他決定一樣,請他在夕陽無限好的時候好好的享受人生,不用求誰允許。
他已經很委屈地求人家允許一輩子了。
可能是因為他不習慣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吧,但還是常常來要求我的認同,而我一概認同……
"爸爸,其實就算你錢都被騙光我也是會養你的!"出國前我跟他吃飯,我這麼說。
我說真的。
爸爸請你不要困在別人的意見裡或眼光裡。我小時候從來沒有要你認同,你也真的不需要我認同呀。
我從布拉格回到德國,車上一路沒事,太餓又沒有東西吃,開始用手機寫起文字來止饑。
我想我忽然有慾望寫下一本書了。
這本書應該叫做:
我,不想困在這裡
我少小離鄉是因為不想一輩子困在鄉下。
我離開影劇圈,是因為我也不想被困在很高的打工費裡。(至於記者的各種荒謬猜測,還有一直在說我跟誰不合,我還真懶得解釋。如果我一直在解釋,那就是因為我還困在你的認同裡呀😆)
想走就走,想回就回,這樣的自由十分美好,可是自由,也是努力獲得的。
跑馬拉松是因為我不想被困在年齡裡。
我停下來沒有寫書,是因為我也不想再困在原來所謂暢銷作家的文字裡。

一直在爭取廣大讀者的認同,曾經是我享受的,但不是我現在想要的。
不管能活多久我都不想被困住,
你怎麼想是你的事。我怎麼想才是我的事。
我相信,只要你不想困在那裡,就算你撞到牆壁,一轉身,一甩手你就會發現自己還有路走!
⋯這也許是一篇序。拉拉雑雑我會把它寫下去。
用iPhone寫字不容易,有錯字請原諒。
🙏🙏永遠不要把自己的決定權拱手讓人,只因順從别人你可能暫時比較舒服
失 智 症 可 活多久 在 失智症可活多久PTT 的推薦與評價
失智 人口知多少- 台灣失智症協會。 地中海飲食被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的風險甚至是整體死亡率,同時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下降約7成,也可減緩正常老人認知 ... ... <看更多>
失 智 症 可 活多久 在 Re: [新聞] 失智父關陽台潑冷水才知死了-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