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上市】我的孩子出生了🐣經過幾個月的閉關寫書,婉拒許多吃喝玩樂,終於將這本書給生出來了!
中間一度想要放棄,甚至常常被自己的完美主義氣死,怕寫的太深太淺,怕給的觀念以偏概全,洋洋灑灑的寫下15萬字,紀錄下自己實證過的方法,從月薪2~3萬負債上班族,到現在財務自由、資產破千萬,恍如隔世!
後來,考量到書本厚度,決定拆開成2本書,這本書著重在新手入門的理財規劃,提高上班族、打工族、接案族的主動收入,以及學會用錢賺錢的投資觀念,如果希望月收入提升至6位數,存款超過數百萬的人,這本書的基礎非常的重要。
到了未來,才有機會進入資本的市場,瞭解更進階的海外投資、被動收入打造、房地產買賣、創業獲利心法等,希望有機會再下一本書分享給大家!
蕾咪將自己這幾年來實證在自己生活中,以及擔任財務顧問時所使用的知識與方法都寫進書裡了,希望能對妳們有幫助,一起體驗收入翻倍成長的威力!
我想要特別感謝這5位曾經交流財務觀念的朋友撰文推薦。
謝謝 ECHO 李昶俊在我寫書的2個月期間,陪著我一字一句的討論內文,釐清適合新手理解的難度。
謝謝 Mr. Market 市場先生 交流彼此對投資理財領域的觀點。
謝謝冰蹦拉 :: 美食旅行 開啟了我的財務顧問諮詢之路,讓我發現自己的天賦。
謝謝放棄22k,蹦跳新加坡!艾兒莎的創業經歷激勵了我,應該要擴散影響力,幫助更多人。
謝謝 Blaire左撇子總是感性與理性兼具的,讓我認識人生情感面的重要性。
另外,也想感謝願意義氣相挺掛名推薦的朋友們,你們也是我學習的對象。
知名主持人 關韶文
台灣ETF學院創辦人 李柏鋒的擴大機
生活理財YouTuber Ms.Selena
自由學院創辦人 Yale Chen 陳頁真
新生代理財Youtuber Shinli
平民保險王劉鳳和
我是崴爺
謝謝你們在新書試閱才剛出來時,就信任我的作品品質,願意掛名推薦!
最後,我想感謝我的粉絲觀眾讀者們,謝謝你們的支持,讓我的新書親簽版一開賣就售完,順利擠進博客來中文暢銷書即時排行榜前10名!❤️
明晚8點有我的新書導讀會!
還沒有買書的朋友,歡迎購買喔!
點我購買 >> https://bit.ly/3zIBE2W
點我報名導讀 >> https://ramihaha.tw/book/
崴 爺 etf 在 我是崴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只要看看書店暢銷排行榜,就可以略知當下社會的主流趨勢;這兩年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書籍就特別熱門。
根據媒體報導:去年台股新開戶數有67萬人,其中20至39歲的族群就占了6成,投入集中市場交易的人數也創下新高到了438萬人。
就連最近接到的演講邀約,主辦單位都希望崴爺的主題是和投資理財相關。
我覺得這是好事。
年輕人越早有投資理財的觀念,就越有機會財富自由,至少因為經濟因素淪為下流老人的機率會越低。
對於「崩世代」而言,「投資理財知識」和「斜槓思維」已經成為生存之必要。
/
我喜歡看投資理財書,排行榜上的投資類暢銷書應該都讀了。
你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不管投資、買房,每位專家都有自己的理論和方法,他們的說法可能不太一樣,甚至是互相牴觸的。
(有些專家,自己前後期的說法都不一致。)
但他們身上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
「都找到能讓自已賺錢的原則和套路。」
/
雖然不是投資專家,但崴爺已經找到自己的投資邏輯和原則,這幾年投資策略上也更篤定、成熟。
我的方法不見得適合其他人;像我的事業合夥人是個極度保守、規律、龜毛(硬要加一句)的處女座,就不可能用我這種積極型的投資策略,因為他會嚇壞的,他也挺不過帳面賠錢的壓力。
所以我建議他定期定額的買ETF,長期下來,他ETF的獲利已經到了30%。
崴爺想要表達的是:
『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
崴爺強烈建議投資幼幼班的年輕人,要多吸收投資前輩們的「投資邏輯」,而不是只想「聽明牌」。
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具、符合你當下的投資條件、讓你舒服的方法,這才是最適合你的投資方式
崴 爺 etf 在 我是崴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還能買房投資嗎?】
二十六歲,懵懵懂懂買下第一間房子。
因為家裡缺乏投資理財的教育,我其實不懂買房的眉眉角角,只想在新北有個地方可以住。
這已經是西元2000年的事了。
當時買在汐止24坪的中古屋,房價300萬,房貸利率記得是7%左右;扣掉自備款80萬,我一個月負擔15,000元的房貸。
那時候我正在創業,經營第一家火鍋店。
/
「投資買房」的啟蒙,是因為我第二家店的房東。
2002年,我開了第二家火鍋店,這家店的房東大我二十歲,他是個創業的大叔。
他和我說:「開餐廳,只能讓你賺小錢;想要有錢,一定要懂得投資房產!」
大叔是經營五金門窗的生意,然後把本業賺到的錢拿去投資店面。
他很熱心的算給我聽:
“一千五百萬的店面,他和銀行貸款一千萬,租給我們一個月六萬;等於是房客在幫忙繳銀行的貸款和本金。”
之前,他也是這樣的操作,用五百萬的自備款買了店面,租給別人做生意,四年後他把店面賣掉賺了五百萬,年化報酬率將近15%。
大叔的眼光不錯,選到店面都增值不少;靠著店面的買賣,他賺了不少錢。
聽到賺錢,金牛座青年的眼睛都亮了,開始對房產產生了興趣。
/
汐止那間房子,住了八、九年後我就賣掉了。
那是第一次靠賣房賺到錢;我把這些錢,拿來當頭期款,買下台北市內湖的房子。
隔年,我把開廣告公司賺到的錢,買了中原大學附近的兩間套房當包租公;每年的租金投報率有7%。
兩年後,我把兩間套房賣了,賺了一倍。
2014年左右,我又陸續買了汐止、桃園南崁、中壢平鎮的房子。
不過,這兩、三年已經陸續把這些房子脫手了。
26歲到現在,我買賣過九戶房子,菜鳥也熬成熟手了;一直到現在,我都還是把看房當成休閒娛樂之一。
/
有三十初頭的粉絲私訊我:
「崴爺,我創業賺了一些錢考慮要投資房產,請問房產還可以投資嗎?」
我想,我應該可以分享一些經驗值給他。
/
崴爺剛提到那些賺錢的往事,都發生在2014年前;現在房產投資的大環境,已經和2014年之前遍地是黃金的年代大大不同了。
前面崴爺提到,房東大叔「買店面」的獲利模式,現在已經行不通了。
在房東大叔那個年代,大部分的行業一定要有「實體店面」才能做生意;但現在的電商時代,對實體店面的需求大幅縮減,供過於求,到處都可以看到待租的店面。
加上現在的「店面」也不知道在貴什麼,買店面的投報率根本划不來,也不好轉賣。
我個人覺得,靠投資店面賺錢這件事,已經是北風北了。
/
那買個小套房、小宅當「包租公」呢?
崴爺很愛做功課,查了很多北部「房價」和「租金」的行情,
以西門町附近為例,五年左右的十多坪套房,每月租金在兩萬左右,房價落在八百萬左右;換算投報率大概3%左右。
我之前中壢平鎮的房子,我的租金投報率大約也在3%左右。
一般來說,現在當包租公每年的投報率大約是在2%~4%之間,只比銀行定存略高。
(我省略了土地稅、房屋稅、租屋閒置期的費用)
這樣的投報率水準,只能你抵銷通膨,說白了,只有「保值」的效果,並沒有高獲利的可能。
/
很多投資客,其實並沒有在care租金收益的;因為他們更在意「房價增值」。
但是那種房價飆漲的時代紅利,早就沒了啊。
2014年之前,沒有「實價登錄」機制,大家買房、賣房的價格有很大的灰色地帶。
以前,你可能遇到一個菜鳥或不了解區域行情的買家,願意用高於實際行情的價格和你買房,讓你賺到很高的價差。
但現在,實價登錄透明揭露中古屋交易的價格,讓投資者沒辦法偏離市場行情「賣太貴」,大大減少獲利的空間。
最麻煩的就是「房地合一稅」了。
2014年之前,你一買到房,看到市場價格不錯,就立刻脫手賺價差。
但如果你是在2016年1月1日以後買入房子並賣出:
持有房子未滿1年,獲利的部分要扣45%增值稅;
持有期間1~2年,要扣35%增值稅;
持有期間2~10年,稅率是20%;
持有期間超過10年,稅率15%。
例如:你用2000萬購入房子,持有一年半就用2100萬的價格脫手,雖然帳面上賺了100萬,但扣掉35%的房地合一稅,實際上只剩下65萬的獲利。
這65萬還要扣除買、賣時的規費、手續費(十多萬跑不掉);還有銀行貸款的違約金、裝潢費;甚至如果你透過仲介賣房,還要支付仲介費用。
扣除這些交易的隱性成本,你根本沒有獲利空間。
(而且前提是房價要漲才行)
/
這樣一路看下了,是不是覺得投資房產真的沒那麼好賺。
我們長輩們,年輕時只要買對了房子,就能一輩子不愁吃穿;但我們這個年代,已經沒有這樣的神話。
現在把同樣的資本拿去投資股票或ETF,獲利可能都比買房還好。
更何況買房之後,一大筆資金就被卡在那,要用錢時也沒那容易變現。
(賣房之後,至少要一個半月以上才能拿到現金。)
/
「但是,崴爺你幹嘛還買房投資呢?」
好,問到重點了。
我這幾年在做投資的重新配置,把以前買在「蛋白區」的房子都賣了。
把部分的資金配置在股市,把部分資金轉購入台北市的房子拿來出租。
我當然知道,租金投報率頂多就是對抗通膨而已;但崴爺太了解自己的性格了!
在投資上我蠻敢衝的,而且常常三心二意,缺乏長期投資的毅力;去年二月~六月的股災期間,我就發現自己這樣的投資缺陷。
所以,我才決定把部分的錢,拿來買蛋黃區的房子。
一、 因為蛋黃區的房子相對保值;我不用太擔心踩雷。
二、 買了房子後,它沒那麼容易變現,還有實價登錄的緊箍咒,讓我不會短期就想賣房。
這時候買房投資的「缺點」,對我而言變成了「優點」。
/
我買房的目的,是讓我「守成」和「保值」。
(打從心裡已經放棄增值的可能)
雖然股市投資更好玩刺激,也更有機會短期獲利;但股市如浮雲、看過很多過路財神的案例。
另外,我的個性太浮動,所以買房投資是針對我自己個性缺失,所做的決定。
所以,如果你想靠投資買房賺大錢,基本上很難啦;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有點錢就手癢、愛亂投資,那就選一個蛋黃區的房子,好好地把錢鎖在那裡。
#我寫太長了
#看完的人真的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