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教授真心話 😏 | 在家工作(上課)根本就很好 | #用最chill的姿態來上課 | 遠距參與的魔幻時刻 | 在家上班的優缺點 | #遠距有限公司 | WFH的組織傳播爭論 // 李長潔 ft. 阿丹老師、小也老師 💻
.
隨著確診人數的下降,疫喵施打的普及,情況發展狀況逐漸轉好,我們已經準備好回到正常美好的日常生活。可以在咖啡館享受午后時光,可以去台南來一場小旅行,可以與親朋好友共處狂歡。
.
但,你有想要回去辦公室上班嗎?#遠距工作是不是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
今天的節目,與 臺灣通傳智庫 的podcast節目「台灣問事」聯播,和世新大學的黃采瑛教授、文化大學的徐也翔教授,一起討論「#遠距課程」、「#在家上班」的可能與不可能。透過Robert C. Pozen與Alexandra Samuel在《遠距有限公司》(Remote, Inc)一書,提供了四個遠距工作時應該注意的組織溝通策略給大家~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史上最長暑假,終於開學了
▶ 遠距課程超好玩~
▶ 數位溝通的(不)可能性
▶ 遠距授課是一個「魔幻的時刻」
▶ 用最Chill的姿態來參與
▶ 在家工作的神奇時刻
▶ 紙本公文遞送應該要數位化了吧~
▶ WFH到底有沒有效率
▶ 在家上班的「組織傳播」爭論
▶ 遠距有限公司
▶ 在家工作根本就很好
▶ 工作時最重要的是「八卦」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OsPXXbf_70BynlpB4_
.
📣 #Fir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txytj3y7jx80939n4q7egeg?ref=android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5pLp2muay5h0V9h4CwI5v?si=CpzanfvHQi6rT_zpo-N0pA&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reurl.cc/KrpKpp
.
📲 #FB 完整論述: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62370957283854&id=208541192666847
|
/// 完整論述 ///
.
隨著確診人數的下降,疫喵施打的普及,情況發展狀況逐漸轉好,你是否也在期待日常生活能夠回到平常安定的狀態。可以在咖啡館享受午后時光,可以去台南來一場小旅行,可以與親朋好友共處狂歡。但,你有想要回去辦公室上班嗎?遠距工作是不是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
▓ #全世界最大的在家上班實驗
.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傳播學者José van Dijck(2013)在《連結的文化》中寫到,從Web1.0到Web2.0,就是2001到2012年之間的巨大數位轉型,傳播機器運作下的虛擬交流協作,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形式。勞動的場景亦無法自外,從電子郵件、互聯網站到同步視訊,組織的內部與外部運作,一直以來其實都被傳播技術與機器介入著(García-Orosa, 2019)。只是當前情景更加促使我們去思考,組織與個人的工作關係裡,技術介入所產生的意想不到的可能與不可能。
.
連TIME雜誌都指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在家上班實驗。」越來越多的工作者與組織因為益情的關係,嘗試了遠距工作的可能性。從組織溝通(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的角度來看,隨著組織轉向遠距協作,組織溝通也變得越顯重要。
.
各個組織必須依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提出相應的工作安排,也留意員工個人的健康。甚至我們可能會突然發現,原本依賴面對面溝通的諸多工作場景中,其實存在著諸多問題,像是敷衍了事的工作規劃、相處不良的人際關係。
.
▓ #遠距工作時,組織溝通更重要!
.
所謂組織溝通,是指一個組織群體中的語言互動過程,強調由人與關係所建構出來的世界,我們每日的生活都無法離開組織中的訊息產製、互動模式、意義建構、領導統御、文化形塑等多種行為(秦琍琍,2011)。也就是說,幾乎人類生活中的所有事務,都是依靠組織及其協商、合作、交流來達成且構造世界(李長潔,2012)。所以,當人們不能群聚在一起時,究竟會不會造成工作上的不便與劣勢?
.
遠距工作對生產力的影響,其實早在80年代時,因電信技術的發展而被討論過,當時的結論是:在家工作根本很好啊,其有較低的物理需求、較高的自主性、可以明確地交出成果。當然,能夠成功在家工作的人,通常有高度的自我激勵與自律能力(Olson, 1983)。不過,還是有研究者認為,工作需要有一個足以提供完全溝通的實體場所,才能促成對話與消減誤解(Kraut et al., 2002)。
.
正如我們所經歷的,許多遠距協作的傳播技術已經存在或快速開發中,電子郵件、電子布告欄(bulletin boards)、即時訊息(instant messaging)、共享文件、視訊會議、通報服務(awareness services)等,這些數位技術在很大的程度上,協助了組織成員進行對話溝通,也滿足工作效能(Olson et al., 1997)。
.
但也有學者如Kang等人(2020)針對僅依賴於電子郵件的遠距工作進行研究,他們發現,建立在電子郵件「收發」特質上的溝通,使得組織變得支離破碎。需要仰賴更完善的組織訊息規劃,例如定義郵件的重要性層級,才能讓組織成員真正參與到工作的運作中。
.
▓ #四個遠距工作時應該注意的溝通策略
.
Donald Sull、Charles Sull、Josh Bersin(2020)在麻省理工大學商學院的管理期刊上建議進入WFH的組織與人們,如何更快速、無痛地進入這個新的工作時代。他們找了441位人力資源管理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參與度」、「生產力」、「連結感」,是當前疫情下遠距工作首要的問題。這些問題除了傳播交流、任務協作的硬體與軟體備整外,更好、更適合的組織溝通設計就是關鍵之處。
.
Robert C. Pozen與Alexandra Samuel(2021)在《遠距有限公司》(Remote, Inc)一書中,提供了四個遠距工作時應該注意的組織溝通策略:
.
1⃣ #訂好基本規則(ground rules):雖然從前面的討論來看,人們在可以自主控制工作目標時,達到不錯的工作效能。但定立基本的團隊規則,才會幫助組織成員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行動。所以,我們應該確立一套關於工作時間、會議舉辦、電子郵件傳遞、資訊共享的明確指南。人們才不會迷失在居家日常與不斷檢查最新訊息的漫漫長日中。
.
2⃣ #建立團隊會議(team meetings):每週的例常視訊會議,不但是為了傳遞最新的組織資訊,分享團隊工作成果,促進知識與經驗的交流。同樣重要的是,除了工作會議,我們應該擁有一段產生社會關係的友誼時光,像是虛擬的「茶水間閒聊」(water cooler),每天早上與同事一起喝一杯咖啡,讓組織成員在遙遠的距離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同理心。此外,在視訊會議時打開鏡頭也是一個重要的溝通策略,其可以展現非語言溝通的暗示,表現許多無法言明的事情。
.
3⃣ #善用一對一的交流(one on one):當我們身處在實體辦公室時,一對一的溝通無時無刻都可能會發生。但進入到遠距工作後,一對一溝通的機會便要主動規劃與創造,以確保每一個人都沒有「脫隊」。這種較密切的互動並非用來進行嚴密細微的工作檢查,其目的是在發現組織成員需要支持與幫助的地方,讓每個人都可以獲得足夠的關注。
.
4⃣ #確實地評估表現(performance reviews):遠距工作的情況下,我們時常無法獲得足夠的工作反饋與激勵,有時候根本就被埋沒在螢幕背後。所以,清晰明確、容易上手的績效表現評估方式,可以讓組織成員彼此了解工作的成果,知道自己應該維持哪些優秀的做法,以及需要改進哪些盲點,或進一步地微調工作流程。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組織學習與個人成長的途徑。
.
▓ #數位時代中的組織溝通素養
.
遠距工作到底行不行的爭論,就這樣從80年代持續到現在,不管你接受與否,這已然是全世界的人都正在做(或已經做過)的事了。如何在居家上班、遠距工作的情境下,建立有效的組織溝通,尚有著巨大的挑戰。
.
我們勢必須要花更多的時間制定工作計畫,穩定溝通的流程,協調各種事務,運用更豐富、更精確的口語表達與人際互動技巧,來創造與嘗試工作的新形態。無論我們是否可以真正地順利地進入「新的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的可能性,與對組織溝通素養的重視與培養,將是這場疫情中珍貴的學習與成果。
.
🗂 #參考文獻
.
1. Van Dijck, J. (2013). 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 A Critical History of Social Me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García-Orosa, B. (2019). 25 years of research in onlin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Review article. El 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ón (EPI), 28(5).
3. 秦琍琍(2011)。《重返實踐:組織傳播理論與研究》。台北:威仕曼。
4. 李長潔(2012)。組織傳播研究中的論述取徑:一個領域的探索。《傳播與管理研究》,11(2),3-38。
5. Margrethe H. Olson. 1983. Remote Office Work: Changing Work Patterns in Space and Time. Commun. ACM 26, 3 (March 1983), 182–187.
6. Kraut, R. E., Fussell, S. R., Brennan, S. E., & Siegel, J. (2002). Understanding effects of proximity on collaboration: Implications for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remote collaborative work. Distributed work, 137-162.
7. Olson, J. S., Olson, G. M., & Meader, D. (1997). Face-to-face group work compared to remote group work with and without video. In K. E. Finn, A. J. Sellen, & S. B. Wilbur (Eds.), Video-mediated communication (pp. 157–172).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8. Kang, R., Zhu, H., & Konstan, J. (2020). Organizational Bulk Email Systems: Their Role and Performance in Remote Work. In microsoft.com.
9. Sull, D., Sull, C., & Bersin, J. (2020). Five ways leaders can support remote work.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61(4), 1-10.
10. Pozen, R. C., and Samuel A. (2021). Remote, Inc.. Harper Business.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0:34) 無雷講評 (00:12:28) 暴雷討論 (00:47:19) 推薦/退件 【梗你評電影】《脫稿玩家》Free Guy | 誰說電玩世界不切實際?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__NXGBgIBNY ▶...
工作豐富化缺點 在 母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最鍾意秋天,天氣清爽舒服! 唯一缺點係有時太乾燥會令皮膚都一齊變乾,加上工作太忙經常唔夠瞓,皮膚乾燥又暗啞, 好顯老。最近見到OLAY 全新推出的「日本荒川青桃系列」,粉紅色包裝好吸睛, 原來成分亦好特別,係以極珍稀的日本荒川青桃製成 – 源自 400 年秘方培育,「以桃養膚」養出水漾嫩滑素肌!好啱而家天氣用。
OLAY 全新「日本荒川青桃系列」,萃取青桃內含的豐富礦物質及氨基酸,再經過科研調製,研發出粉潤抗氧精華水「青桃水」,及「粉潤抗氧輕乳霜」青桃霜, 兩款產品配合使用令皮膚更嫩滑。
OLAY「青桃水」
粉潤抗氧精華水,質感清爽水潤, 早晚潔面後輕輕拍上皮膚,能快速被吸收,不黏不膩, 感覺溫和對皮膚零負擔! 為皮膚補充水份加強後續吸收力!
OLAY「青桃霜」
乳霜質地好輕盈,帶啖啖花香,於皮膚上輕輕推開極易被吸收,滋潤皮膚補充水分卻唔會有黏膩感,用後感覺好舒服。早上用後再化妝,更可令底妝更貼面唔卡粉,妝感更平滑, 一整天保持水潤。「青桃霜」絕對係秋天女生必備的 item !
萬寧獨家
Olay
工作豐富化缺點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梗你評電影】《脫稿玩家》Free Guy | 誰說電玩世界不切實際?
.
歡迎收看/收聽【梗你評電影】單元,我們每個禮拜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析、評論電影的優缺點,讓你看電影更有梗!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__NXGBgIBNY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ioc2aqaa6b0822t1ewf6cj/platforms
.
這次【梗你評電影】要來評的是電影《脫稿玩家》;故事描述蓋伊是一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著無聊工作的銀行小職員,他過著樸實無華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暴力電玩中的NPC(非玩家角色)。蓋伊想要突破現狀,與一位神秘女玩家相遇後,開始在這個遊戲世界中幫助他人,讓這個遊戲世界出現混亂;他的努力很快受到開發人員的注意,並要趕在遊戲公司關閉遊戲之前揭發遊戲商不為人知的內幕。
.
萊恩雷諾斯可說是《脫稿玩家》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在演活漫威反英雄人物《死侍》後,積極投入本片的開發;他邀請了同樣來自加拿大的導演 薛恩李維,這位曾以《博物館驚魂夜》《約會喔麥尬》《鋼鐵擂台》等作品的導演執導本片,於2019年5月在波士頓展開主體拍攝。
.
《脫稿玩家》的故事除了講述一個NPC覺醒的過程,還另類反應了遊戲產業的生態,以及遊戲玩家圈內的文化;萊恩雷諾斯更邀請諸如休傑克曼、巨石強森、克里斯伊凡等演員,甚至是多位知名遊戲KOL在本片客串,讓本片呈現出相當多元豐富的樣貌。
.
不論你是否看完《脫稿玩家》,又或者是看完《脫稿玩家》後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脫稿玩家 #freeguy #萊恩雷諾斯 #ryanreynolds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工作豐富化缺點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34) 無雷講評
(00:12:28) 暴雷討論
(00:47:19) 推薦/退件
【梗你評電影】《脫稿玩家》Free Guy | 誰說電玩世界不切實際?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__NXGBgIBNY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ioc2aqaa6b0822t1ewf6cj/platforms
.
歡迎收看/收聽【梗你評電影】單元,我們每個禮拜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析、評論電影的優缺點,讓你看電影更有梗!
.
這次【梗你評電影】要來評的是電影《脫稿玩家》;故事描述蓋伊是一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著無聊工作的銀行小職員,他過著樸實無華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暴力電玩中的NPC(非玩家角色)。蓋伊想要突破現狀,與一位神秘女玩家相遇後,開始在這個遊戲世界中幫助他人,讓這個遊戲世界出現混亂;他的努力很快受到開發人員的注意,並要趕在遊戲公司關閉遊戲之前揭發遊戲商不為人知的內幕。
.
萊恩雷諾斯可說是《脫稿玩家》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在演活漫威反英雄人物《死侍》後,積極投入本片的開發;他邀請了同樣來自加拿大的導演 薛恩李維,這位曾以《博物館驚魂夜》《約會喔麥尬》《鋼鐵擂台》等作品的導演執導本片,於2019年5月在波士頓展開主體拍攝。
.
《脫稿玩家》的故事除了講述一個NPC覺醒的過程,還另類反應了遊戲產業的生態,以及遊戲玩家圈內的文化;萊恩雷諾斯更邀請諸如休傑克曼、巨石強森、克里斯伊凡等演員,甚至是多位知名遊戲KOL在本片客串,讓本片呈現出相當多元豐富的樣貌。
.
不論你是否看完《脫稿玩家》,又或者是看完《脫稿玩家》後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脫稿玩家 #freeguy #萊恩雷諾斯 #ryanreynolds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工作豐富化缺點 在 收納女王嘉淇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小卻美好的23種小屋空間提案:
用「俯視法」看房子!找出生活風格
打造5~18坪的溫暖系小家
真上から見た 狭くて素敵な部屋カタログ
內容簡介
日本第一找房網站首度出書!
精選23個魅力小屋大公開
獨創「俯視法」視角,由上往下觀察空間
讓平面圖變立體將最在意的元素優先納入空間規劃
被喜愛的事物包圍,就是美好生活
日本AMAZON讀者5顆星好評
最讓人嚮往的23個小而美好的小屋提案
本書利用「俯視法」看房子,突破裝修布置盲點
找到生活重心,不論是購屋小資族或租屋族
都能打造出喜愛的居住風格,學習23種小屋提案
讓家的每個角落都充滿溫度,享受溫暖的生活質感。
◆ 藉由「俯視角度」,找到裝修布置的重點
本書首創從鳥瞰角度規劃空間,能清楚看見整個空間的全貌,運用此方法進行家飾布置、家具擺設、顏色搭配,就能更加明確創造出屬於家的專屬樣貌。
.由上往下看,有助於顏色搭配統合,不會東一塊紅西一塊綠。
.由上往下看,一眼掌握傢俱尺寸,避免大小失序。
.由上往下看,充分配置格局,有效運用空間。
.由上往下看,能找出最順暢的生活動線。
◆適合租屋族&小資族的輕裝修──在有限的空間裡,也能創造出迷人日常
.選擇輕量級的可移動式傢俱,隨心所欲的變化角落風景。
.善用小工具、小技巧的無痕布置法,不著痕跡的為空間妝點美麗。
.統一傢俱傢飾的顏色與素材,讓視覺空間感變大。
◆5~18坪的溫暖小屋提案──坪數不是影響居家品質關鍵,個人選擇&風格才是!
提案一:14坪無隔間大套房,讓視覺空間看起來更大了
喜愛朋友聚會的石井夫婦,刻意將家中打造成開放空間。利用層架隔出「臥室」,另一邊的沙發區就成為招待朋友的小空間。
提案二:將喜愛的露營用品變成裝飾品,享受被心愛小物包圍的美好
喜愛露營的新井先生,在明亮窗邊擺放露營用行軍床,可在此度過悠閒的午睡時光。戶外露營用品不特別隱藏,像展示品一樣刻意展示出來,讓生活被喜歡的物品包圍。
提案三:愛下廚的女主人,讓廚房成為家中的主角
喜愛下廚的楠田小姐家中雖然只有6坪,但仍規劃一個舒適的小廚房,因為這是她療癒心靈的場所。
本書特色
1.不同於傳統的黑白平面圖和水平視線照片,採用俯視攝影照,一眼看懂整體設計和配色。
2.每個小屋佈置的三大特點一一解析,輕鬆掌握重點。
3多種小屋案例,不論單身套房、兩、三人小窩,都可以從本書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
美好推薦
「一本可愛又實用的小書。從上空檢視居住空間的點子實在太有趣了!想重整自己小窩的人絕對可以從此書得到許多靈感。」──生活旅遊作家/明太子小姐
「用「俯視」的角度,優化每一個空間,形塑成自己的動線與風格,打造一個說著主人故事的家!」──House123執行長/邱愛莉
「漢娜在翻譯」FB版主──旅日部落客/漢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goodroom 找房網站
手機APP下載次數超過50萬次的找房軟體,SNS追蹤數超過24萬人的找房網站。工作人員皆會細心地採訪每間房子,並且志在以房客角度「誠實」刊載優缺點。擁有豐富的室內裝潢照片,方便使用者找房,在在備受好評。本書所介紹的房子,間間皆為goodroom團隊設計及施工,獨創舊屋翻新出租房。網站及手機軟體每天還會發送10件以上的最新物件訊息,並提供大家對生活有助益的專欄。
網址:www.goodrooms.jp
大山 KEN OHYAMA
攝影師/作家。1972年11月3日出生。主要為工廠或住宅區等建築物拍攝照片,並撰文介紹。活躍於出版、廣播、活動主辦等領域中。著有《工場萌え》、《ジャンクション》、《団地の見究》、《ショッピングモールから考える》等多本著作。
twitter:@sohsai/Instagram:@ken_ohyama
譯者簡介
蔡麗蓉
樂在堆疊文字之美,享受譯介語言之趣,盼初心常在,譯作年年增長。
賜教信箱:[email protected]
工作豐富化缺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木雕創作展 游宗穆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游宗穆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行政黃郁婷來介紹。
▲沉靜木質,『貝殼.旋』之美
▲雕塑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曾說「貝殼是自然界裡硬而中空的形體,造型自具自足,獨立而完美。」游宗穆藉由木雕,展現出貝殼內部螺旋反覆的美感
▲工作室
微雨的陰天,來到藝術家游宗穆座落台藝大校區後方的工作室。衝出來迎接我們的是毛皮黑亮的土狗「宵夜」,以肺活量十足的叫聲表示歡迎著。游宗穆的工作室為一座挑高的鐵皮廠房所改建,內部空間為六位藝術家共用,大大小小的工作台與工具各據一角,放在地板與高櫃上的立體作品增添室內風光,閣樓則有幾間格局有趣的薄板房,是藝術家們自行搭建的生活空間。
▲關於藝術,課後的避風港
游宗穆的生活很簡單:「創作、狗、娛樂」。這三件事情占據了他生活中大半的行程,單純的生活就像他的作品一般直白,喜愛布袋戲的游宗穆引用當中常出現的一句話「一步江湖無盡期」他認為藝術創作是無止盡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國小上才藝班、國中上漫畫班到高中的繪畫班,這些「課業以外的避風港」,到升大學時成為他考量發展的路線,當時游宗穆的志願表上只填藝術科系,對他來說於藝術不再只是課後的消遣,而是想作的事情。
游宗穆熱愛繪畫,也喜愛組裝模型和樂高積木,在拿到模型和樂高後按照說明書完成拼裝後,會將它們全數拆除,再次依照自己的喜好與想法重組,這過程如同雕塑,從加減與構築、破壞中產生作品。從大學才正式開始接觸藝術與學習雕塑,在大三後他才決定創作的方向,漸漸的建立起自己對於藝術的見解,慢慢找尋自身想要與想表達的理念。
▲對於木材質的喜愛
游宗穆進入台藝大雕塑系,一開始學習木雕是從基本的磨刀開始,接下來刻鎖文,練習斜口刀的用法;以及傳統的透雕,例如刻雙魚、牡丹…等等,到大三木雕老師林漢鼎教授開始讓學生創作圓雕等。游宗穆說大一手刻、大二之後漸漸使用機會使用機械作為創作的輔助。直至研究所時,才漸漸減少機器的使用,回到以手工為主的方式來創作。
對於木頭,游宗穆打從心底感到喜愛與莫名的親切。他認為每種木材質所表現出來的感覺與語彙不盡相同,原木的顏色、紋理、味道與硬度因品種而異,雖作品的造形是人為,但其呈現出來的色澤與味道卻是天然的。人造的夾板、木心板、角條等在創作的使用上產生強烈的工業性語彙。不論是原木或加工材,原料來自於大自然,就有種能拉近作品與觀者之間距離的魔力。
對木材質的運用,游宗穆不會堅持一定要用原木或高級木材來創作,他認為只要能與作品結合,同時表現兩的特色就是塊好木頭,因此創作上對於木材質的應用十分廣泛:原木、夾板甚至於雜木等等,藉由創作希望能打破傳統木雕對木材質的迷思。
▲貝旋系列創作
游宗穆參加過多場現場創作與工作坊,包含2009年關渡藝術節,擔任擔美國藝術Anthony Luensman的助手、2009台東漂流木現場創作、2010年大雪山漂流木創作,以及2013嘉義現場創作藝術家上原一明老師的助手,2016年第八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精英邀請賽現場創作,等豐富的經歷。
「雕」為「減」的技法,「塑」則為「加」,在這加減的過程中讓游宗穆專注、思考,並且感到快樂,這樣的情況在組裝模型、玩樂高積木時同樣存在著。木雕與模型和樂高不同,增加了媒材的部分。雕塑兩字中,「雕」對游宗穆來說更為吸引他,在創作上不斷的用減法來創作。對單一媒材創作者來說,一件作品的材質會影響作品呈現出來的感覺,而作者對材質的熟悉程度也可以決定一件作品的成功與否。
此次展出的貝殼系列橫跨了游宗穆大學與研究所。大學時期的貝殼以擬仿與材質的探究為主,研究所後則是從原本的貝殼造形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貝殼。游宗穆選擇貝殼作為創作發想,原因很單純「覺得它很漂亮」,除了造型的美感,另一方面也讓他繼續思考另一個創作「頭骨系列」的發展。除貝殼造型的模仿之外,也嘗試用其他材質來表現貝殼,例如:夾板、石膏、樹脂等等,最終還是回到單純的木雕創作。研究所時期的創作有兩個系列,一個是「貝殼.旋」,另外一系列為「骨.枝」。「骨.枝」有其理論與脈絡述說。「貝殼.旋」則是很單純地追求造形線條的美感,以及木材質與螺旋造形的結合應用。
初期的貝殼作品,例「大貝殼」游宗穆利用夾板的特性,將貝殼螺旋的造型,配合夾板的紋路,放大增強視覺感受。研究所的貝殼系列接續著大學時期,游宗穆開始思考除了造型上的模仿,還能有什麼變化「如何讓大自然的貝殼變成屬於我的貝殼。」於是乎他開始研究貝殼,選定螺旋貝作為研究對象。在觀察了它的外在造型,以及用砂輪機將貝殼剖半研究內部的構造後,他試著將貝殼的內外部造型融合,第一件「貝殼.旋」的作品就這樣產生。「貝殼.旋二」改進第一件作品的缺點,嘗試利用穿透的視覺效果讓貝殼內外的造形、空間互相交錯、融合,產生一種節奏感。
▲藉由思考與觀查啟發靈感
游宗穆覺得「創作過程對我的重要性不亞於作品的完成,有時甚至比作品更重要。」習慣紀錄下創作過程中的每個步驟,對於他來說,就是像記錄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在創作的過程中有三步驟「觀察,思考,發現」:去觀察材料(原木)的變化,與造形的契合度;去思考作品的其他可能性,如果這麼做會如何?如果換一個方式或方向,會如何變化;去發現一樣的製作方式,上一件作品適合,這件作品適合嗎?如果適合,可以更好嗎?反之該如何改進。經由這些步驟改進自己的作品,藉由思考啟發下一件作品的靈感。
▲游宗穆-藉由貝殼單純而反覆的螺旋造型,造就純粹美感
游宗穆:
學歷
2007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畢業
2011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簡介&經歷
2014 第六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 銀獎
2014 「疆界.擴散」2014台藝大雕塑系新世代校友展
2014 第十五屆磺溪美展立體工藝類 磺溪獎
2015 「雲端集銳」-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聯展(木雕組)
2015 玩美藝術節 貢寮國小駐校藝術家
2016 「藝鼎杯」中國木雕精英邀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