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針》
你是否有聽過「乾針」治療?在門診很多病人看到我拿起針灸針的時候,都會很訝異難道西醫也變成中醫了嗎?隨著醫療的進步,越來越多古用新治的結合跨科發展。先來談談針灸,您知道鍼灸針的起源及原理嗎?如果你還在認為針灸只是起到治病那就錯了,今天讓我們來直觀的瞭解針灸針的功效。
武俠小說裡的銀針飛入飛出,極其精妙,像絕命毒師一樣銀針一出,必有一傷。其實要對針灸追根溯源的話,大眾所知它起源於中國,併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針灸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他“嘗百藥而制九針”(東漢醫學家皇甫謐記載於《帝王世紀》)。而據古代文獻《山海經》和《內經》,有用“石籛”刺破癰腫的記載,「針灸療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時代。當時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的時候,不自覺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銳的石器按壓疼痛不適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狀減輕或消失,最早的針具:砭石也之而生。隨著古人智慧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針具逐漸發展成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直到如今用的不鏽鋼針。鍼灸的原理是以針刺和艾灸穴位相結合的方法。針刺法是用金屬製成的針刺入人體一定的穴位,應用手法調整營衛氣血,艾灸是用艾絨搓成條或柱,點燃溫灼於面板穴位表面達到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的目的。針灸是針刺入病人的穴位達到刺激神經與經絡,再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區域性,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補氣運血、調手陰陽、調節體內各臟器的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雖然針灸是起源於中醫,但現在許多西醫也用到了針灸針做乾針治療頑疾,醫師單用中空的針具,或西方物理治療師用針灸針對患肌激痛點扎針,稱為乾針。我們醫師根據病人症狀,按照肌肉激痛點處(肌肉結節)及筋膜走向進行鍼刺,對於許多緊張型的肌肉疼痛,乾針能取得很好的放鬆治療效果,現代醫療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推廣乾針或浮針,這在西醫裡也得到了綜合治療的應用。除此之外部分中西醫,針處加上電流,所謂的電針灸,不只治療疼痛、神經痛,甚至也可以用於減重。
在我門診,也時常進行乾針治療。
李婆婆,她算是我們醫院復健室的常客,前幾次改善了李婆婆的臂部疼痛:梨狀肌症候群,復健無法解決的,用亁針處理;近期正治療頸椎引起她喉部不適感及反覆落枕,估計再有幾次就差不多了。一次門診,我看婆婆拿起包包時眉頭皺了一下,右手舉不高,走路變得緩慢又駝背,計她的肩膀跟膝蓋也不行了,我請李婆婆在床緣趴下,挽起胳膊,在挽起袖子之後,看見肩膀及背部有紫色的皰疹,我問婆婆:「您的肩膀是不是痛到半夜睡不好呢?您上下樓梯有沒有困難呢?」「你怎麼知道?我的確肩膀到手會痛到沒有力氣,半夜因肩膀痛常常痛醒,前幾次一直想說的,但看您病人也多,可不太好意思。我這一身的病,怎能全都麻煩你了?」我說:「既然來都來了,在我能力範圍……」李婆婆接著說,她年輕時能吃苦,幹過農活,也在扛過重物。每天扛著百八十斤的田螺在市場上賣。有時一天打三份工,每天潮溼的環境,負重的強度,加大了膝蓋的負擔。常常睡得少,年輕時候也得過皮蛇。現年紀大了,全身關節都不行了,尤其是膝蓋,而睡眠問題就更不用說了。」婆婆肩膀痛是因為免疫力差得到皰疹攻擊身體的神經所致,我處方了皰疹神經炎的用藥,我再讓她放平膝蓋,右側髕骨周圍有一定程度的腫脹,髕骨周圍有壓痛點。膝蓋並未發紅。屈伸有痛感。手觸並無明顯骨性變形或骨性增生;而軟骨被磨損得喀喀作響。
肩膀經過抗生素及早治療,婆婆的皰疹神經炎完全改善。然而婆婆的喉嚨痛及脖子僵硬,甚及膝炎,隨著數次乾針後大幅改善。
———————————————-
在中醫的理論,年紀大了的人,解決骨病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固腎。另外,肝主筋。關節也有筋,各種韌帶肌腱都屬於筋,所以還與肝有關。腎屬水,肝屬木。水生木。腎氣不盛,何以生肝?腿腳手臂指掌沒力,都是肝不給力。一聯絡經絡穴性,藏象原理。
西醫的乾針適用於治療肌肉筋膜發炎及僵硬。主要有兩種做法,一是紮在筋膜上,放鬆緊繃的肌肉,許多病人在一紮針下去就可以感受到疼痛減輕3~4成,就是因為長期緊繃的肌肉因扎針得到緩解。不過隨著患者日常活動、使用肌肉等狀況,經時間累積後疼痛可能會再復發,治療療效會呈現鋸齒狀逐漸下降。
另一種方法就是用針反覆在患處扎針造成該處組織輕度損傷,重新修復生長,這個原理與震波、增生注射療法類似,都是破壞組織進而讓組織重新修復。
在做乾針治療時,我拿起數根3寸針,為了避免病人害怕,在轉移注意力後,數針很快就進入肌肉了。雖然針長,有一些痛感、脹感,但沒想像中的可怕。當然乾針也是有風險的,除了比針灸痛以外,也是有類似針灸如出血感染及氣胸的風險。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為什麼你動不動就感冒?風邪‧情緒‧壓力‧作息失調(二版)」介紹 專訪作者:楊素卿 中醫師 內容簡介: 搞懂體質+對症調理=百病不侵好體質! 很多人都認為感冒是小毛病,就算不看醫生,大概七到十天,身體就會自然復原,所以不用太在意。但,──真的沒事了嗎? 「奇怪...
廣和中醫門診表 在 唐安麒 Angel T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藥防治肺炎💪🏻
台灣疫情持續擴大,累計確診超過13000人😥 當地衞福局緊急授權使用中藥「清冠一號」投入至臨床協助對抗新型肺炎。其實中醫藥與疫症抗爭的歷史源遠流長👍🏻,早於戰國時代已有紀錄亦有治療急性傳染病的專著如《溫疫論》,提出「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等論點來描述疫症。
中醫藥發展至今即使所對抗的疫症不盡相同,在使用的藥物上仍然可以見到前人的影子,例如「清冠一號」就以明代《攝生眾妙方》的荊防敗毒散作為基礎加減而成,能針對新型肺炎引起的咳嗽😷、痰多、氣喘、發燒。中國使用的蓮花清瘟膠囊亦有結合麻杏石甘湯及銀翹散,中國的中醫藥參與治療確診病例的治癒出院及症狀改善者達87%😄👍🏻;疫情初期,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和西苑醫院進行純中醫治療,治癒出院率88.61%。直到中後期中醫治療經驗更豐富、適用人數更廣泛,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占比達92%;湖北省確診病例中醫藥使用率和總有效率超過90%。可見中醫藥在防疫治病之中的積極作用。
中藥不單能協助對抗治療疫症,在肺新型肺炎的預防及預後也有擔當角色。香港醫管局👨🏻⚕️去年於六至七月為肺炎康復患者提供中醫門診,有患者康復後失去嗅覺及體倦乏力😵,經過治理後肺炎後遺症狀明顯得到改善。北京、天津等省份亦有針對密切接觸者、兒童👦🏻👧🏻等高風險人士把中醫藥納入疫症預防措拖之中。
中醫藥在防病治病都可發揮功用並非是中藥有明顯抗病毒成份,而是在於靈活性,能針對不同體質、疾病發展情況而化裁出切合病人需要的方劑,無論是益氣固表以求未病先防、還是清熱化濕解毒以求治療疫症,使用的中藥及治療方式皆人人不同。因此在治病防病之上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體質、環境、氣候的變化令人體狀態不斷轉變,切忌在疫症橫行的期間為求抗疫就藥石亂投,分分鐘誤傷正氣。保持良好起居飲食習慣、作適量運動🏃🏻♀️、勞逸結合、注意衞生是防疫的基本,如有需要就要早日求醫。
#新冠肺炎 #肺炎 #中醫 #中藥 #未病先防 #抵抗力 #治未病 #疫症 #健康 #唐安麒
* 圖片來自互聯網
------------------------------
大家記得like我的各個channel啦😁
Mewe:https://bit.ly/39KEGs6
IG 名:DR.ANGELTONG
YouTube:https://bit.ly/3ic4LDT
Blog:http://blog.angeltong.com.hk
KK Box:bit.ly/3r6x6Q3
Sound Cloud:bit.ly/3q8iI8x
SoundOn:bit.ly/2MFFiIg
Spotify:spoti.fi/3q57KB1
Listen Notes:bit.ly/3q61tom
------------------------------
廣和中醫門診表 在 中醫師 李嘉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附上我的原始推薦文
#全球暢銷百萬的芳香療法寶典
05/27上市(就是今天!)
英國IFA協會前主席Valerie Ann Worwood傳授800多種天然精油臨床配方
#上下冊合購優惠75折(博客來5/27-28限定)
【本書簡介】
上冊 https://reurl.cc/rgdrob
下冊 https://reurl.cc/j8M3aL
🪴我的原始推薦文🪴
「香氣即便輕盈,精油卻從來不是無足輕重。」芳香療法,是一種多元化的療癒系統,用對方法能與人和諧共鳴。如同協奏曲,既有樂隊的豐富,又有獨奏聲部的細膩,在結合精油、基礎油、身心靈等達到平衡,而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其中得到滿足。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某種精油在大部分人身上很有效,但在某些人身上作用不是很明顯,甚至產生副作用。一如有些疾病在中醫理論中,可能會呈現固定證型的發展變化,但為了因應個體的變化,我們應該辨別當下身體的狀況,也就是「#辨證論治」的概念,而不只是「#辨病論治」。
書中列舉許多廣泛的精油使用途徑,但除非經過專業芳療師的指導,她同樣不鼓勵民眾自行以口服方式處理不適症狀。精油的用量是根據使用者的體型、年紀、醫療史、整體狀況而定。精油的複雜性並不只反映在化學成分上,其電磁頻率或振動特質也非常多樣化。此外,她認為,精油配方不是隨意排列的,應該以被調和的先後順序來排列。中醫也有類似的說法,處方中「#君臣佐使」的概念與藥氣有關,而 #給予處方者及調劑者的心境也會影響處方的效果。
「#適應原」是個不容易理解的專有名詞,其實它意味著精油與中藥類似,也可能具有 #雙向調節 的作用,重點是用在不同體質而有差異性。例如,檸檬精油能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帶來鎮靜放鬆或滋補精力的效果,不是非常了解體質的人看到這一段話,可能會滿頭霧水。檸檬精油可以疏肝理氣,對於長期處於緊繃狀態的人使用檸檬精油可以達到鎮靜放鬆,但是這些人可能會不習慣放鬆的狀態而產生的疲憊感。檸檬精油屬於單萜烯,能幫助升提陽氣,對於氣機沉降的人反而可以達到滋補精力的效果,但前提是他的營養及能量不至於匱乏,如果體質已經是虧虛的狀態,使用檸檬精油反而會讓人更加疲憊。
閱讀到「#外出旅行精油藥箱」及「體育競賽、舞蹈與日常運動的精油支持」兩個章節時,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我熱愛世界民俗舞蹈,認識許多舞友,也去過許多特別的國家旅遊,在這些地方,醫療院所並不是非常普遍,隨身攜帶的精油也因此幫助了同行的家人及舞友。對於熱愛運動的人來說,叮囑他們不要繼續從事喜愛的運動,只為了讓身體康復,是相當令人難受的,而芳香療法著實可以縮短復健的時程。
#芳香療法與藥物併用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這也可能跟西醫一樣面臨同樣的局面,尤其是許多患者吃中藥怕被西醫知道,他們也可能使用芳香療法而不願意被醫師察覺。多年前,我在門診偶然間發現患者合併芳香療法可能干擾中藥治療時,從無奈到深入研究,累積了許多經驗,愈來愈多患者會主動告知合併芳香療法而跟我互相切磋討論時,我確信這是一個非常良好正向的風氣。
臨床上我經常讓患者口服中藥搭配外用精油,因為我深知芳香療法在某些方面有其局限性,但是在某些方面又能準確地改善症狀。例如筋骨痠痛,如果是嚴重腎虛的證型,不能完全依賴精油恢復。皮膚疾病及情緒療癒方面,#口服中藥搭配外用精油則能達到雙管齊下的功效。
#關於精油與癌症的研究探討,她特別指出,精油雖然在實驗室裡發揮抗癌效用,卻不一定代表在人體癌細胞也能有同樣的抑制效果。但是這並不表示你不能使用芳香療法幫助抗癌的治療。例如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搭配精油調和油滴鼻能緩解放射線帶給鼻咽的不適感。肺腺癌患者因標靶治療產生皮膚毒性時,搭配精油調和油能緩解肌膚不適並改善生活品質。
這套書收錄了免疫提升、情緒救援、兒童、女性保健、男性保健等章節。除了有大師的諄諄教誨之言,還包含了科學研究、養生學等。許多尋求芳香療法的人常有共通問題,只想治療卻不想改變不良習慣,是時候該 #改變生活型態 了,營養及環境會反應在身體上,壓力會藉由荷爾蒙而對皮膚帶來負面的影響,精油則能調節壓力,可以從臉上看到因心情放鬆而帶來的回春光彩。
很榮幸受到大樹林出版社邀請,為英國IFA協會前主席瓦勒莉.安.沃伍德的《全球暢銷百萬的芳香療法寶典》25週年最新版此一鉅作撰寫推薦文。短短幾句話無法詳述這套書,但絕對精彩可期。
廣和中醫門診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為什麼你動不動就感冒?風邪‧情緒‧壓力‧作息失調(二版)」介紹
專訪作者:楊素卿 中醫師
內容簡介:
搞懂體質+對症調理=百病不侵好體質!
很多人都認為感冒是小毛病,就算不看醫生,大概七到十天,身體就會自然復原,所以不用太在意。但,──真的沒事了嗎?
「奇怪,感冒好了之後,我就一直頭痛耶!」
「不知道為什麼,自從上次感冒後,我鼻子變得好敏感,動不動就打噴嚏。」
「感冒過後,我經常白天也咳、夜晚也咳,只是程度沒那麼劇烈,痰也很少……」
如果你從某次感冒後身體就開始出現一些變化,像是反覆感冒、感冒不容易好、小毛病不斷、身體虛弱、久病不癒、小病變大病……等等,依照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就是感冒沒有治好,或者感冒治錯成為「壞病」,讓外邪伏藏在體內變成「伏邪」,繼續在體內破壞的結果。因此中醫認為,感冒絕對是萬病之源,不能等閒視之!
感冒不根治,小心留下後遺症!
為什麼中醫會這麼嚴肅看待小感冒呢?那是因為感冒除了影響呼吸系統、腸胃系統外,一旦讓它潛伏在人體中,它就會趁機對我們的五臟六腑、經絡系統、皮肉筋骨伸出魔爪。
例如感冒一開始受到外邪入侵,常見皮膚、口鼻失守,這時會出現發冷、發熱、流鼻水等現象。接著外邪向經絡前進,阻擋了氣血的運行,造成全身痠痛,並長驅直入至肺臟,引發咳嗽、痰多、慢性支氣管炎,甚至氣喘。另外,當肺功能亮起紅燈,脾和腎也會遭受波及,這時候,就可能出現消化功能不良、缺乏食慾、四肢倦懶、全身疲累等症狀。
此外,體內水分代謝也會發生障礙,若水患發生在心,就會引起胸悶、心悸、心血管疾病、風濕性心臟病等;若發生在腸胃,則引起噁心、腹瀉等不適;若發生在經絡或筋骨,可能出現肩頸痠痛、腰痛,甚至關節痠痛、肌肉無力;若發生在皮膚,或許導致搔癢、濕疹。
大多數人經過服藥、休息後,表面上不舒服的症狀解除了,以為感冒好了,但事實上,身體的防禦系統已遭風邪破壞。如果感冒沒有運用適當中藥,以及刮痧、按摩、藥膳等外治法來趕走風邪,它就會持續駐留體內,一逮到機會便伺機而動、大肆破壞,有時就算只是一次小感冒,也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引起重大疾病,甚至奪走生命!
2大名中醫聯手教你終結感冒、預防百病、體質養生
有感於現代人常為感冒病根所苦,導致百病叢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資深中醫師楊素卿,與上海鼎瀚中醫院長黃宗瀚共同聯手,結合老祖宗智慧與臨床看診經驗,傾力傳授中醫4大外治法:「藥膳食療」、「口鼻薰蒸」、「泡足浴」、「穴位按摩」,以及獨家秘方耳珠療法,針對7大體質,根治疾病。教你如何緩解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流鼻水、打噴嚏、腹瀉、全身痠痛等感冒8大症狀。
像是「冷底」的人容易罹患風寒型發燒,也就是怕冷、低溫高燒,這時可用荊芥防風泡薰蒸浴加刮膀胱經,如果是「熱底」的人罹患風熱型高燒,發燒時容易高燒不退、身體燥熱,鼻涕或痰濃稠且黃,可用用蘆根柴胡做口鼻薰蒸與泡足浴,或喝銀花魚腥草茶,可有效散熱退燒。
若是「冷底」的人罹患風寒型咳嗽,咳嗽時怕冷、痰清,咳到上氣不接下氣,可用熱水袋敷背、甘桔紫苑熱熏氣療,或按一按列缺穴和合谷穴,都可緩解咳嗽;一吹到風就頭痛的人,煮艾葉水熱敷後腦勺,可有效減輕頭痛……等等,每一種都是針對不同體質、對症有效的良方,而且方法簡單易上手。
除了傳授緩解症狀、根治感冒的DIY妙招,本書作者還傾囊相授杜絕流感與感冒的法寶──中藥香囊、耳珠療法和食療,幫你全方位提升免疫力、養成百病不侵的好體質。像是有助活血行氣的艾葉、補氣益血的肉桂,可做成冬季專屬防流感香囊:只要按一按耳朵穴位,就可促進氣血循環,預防感冒;龍眼乾+紅棗泡茶喝,可強身健體,特別適合銀髮族、產後婦女與體質虛弱者。本書還特別附上適用各種體質的「24節氣養生飲」,作法簡單、人人都可以飲用,讓你感冒、流感不上身!(原書名:從此不再感冒)
作者簡介:楊素卿
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針灸科主任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畢業、廈門大學針灸科結業、廈門大學中醫專科畢業、進修班漳州不孕症治療中心結業、進修班上海傳統針灸實習結業
作者簡介:黄宗瀚 Dr. Evan Huang
現任:上海鼎瀚/鼎宸中醫門診部院長
學歷: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婦科臨床醫學碩士、臨床醫學學士、復旦大學 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台灣大學 高級工商管理碩士
經歷:WHO世界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理事、WHO世界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理事、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國際針灸醫師、香港註冊執業中醫師、上海市針灸學會會員、臺灣中醫診療學會會員、臺灣鼎瀚中西草堂顧問、台中市推拿學會傷科醫學顧問、上海辰新醫院中醫部 部長/中醫師、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傳統醫學事業部 副總經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研究生醫師、臺灣臺北市中心診所醫院放射師
廣和中醫門診表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唐人亞太台進駐MOD 143頻道 4月10日與您相見
節目表 http://https://goo.gl/7fN6pB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腸躁症又名大腸激躁症,可能是胃腸科門診中最常見的毛病,雖然不會致命,但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常常造成很大的困擾,腸躁症好發於情緒緊張型的人。
而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目前有60多種,並且仍在陸續發現中。腸病毒一直持續的存在人類之中,它們廣泛的分布在全世界,包括地下水道的汙水,並且只感染人類。
感染腸病毒後,約有50%~80%的人不會發病,或是只有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尤其是大人,所以常不自覺的成為傳播媒介而傳染給小孩,引起嚴重的症狀。小孩感染後較特殊的臨床疾病有:手足口症、泡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中醫全聯會理事長也是義守大學中醫系教授陳旺全醫師來到分享腸躁症和腸病毒如何用中醫來辨證論治
這一集內容主題如下:
1.腸躁症、腸病毒是甚麼
2.腸躁症、腸病毒有什麼症狀
3.腸躁症、腸病毒發作的原因
4.腸躁症、腸病毒中醫的觀點
5.腸躁症、 腸病毒之中醫辨證論治及用藥
6.腸病毒要特別注意的是......
7.簡單的茶飲 藥膳就能預防腸病毒
廣和中醫門診表 在 廣欣中醫診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12年2月門診時間表 歡迎來電預約網路掛號廣欣中醫診所預約。 掛號專線:(03)318-5199 · 鄭雪雪和錢多多 · 2 · · . 廣欣中醫診所. 2023年1月3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