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不者寫的,希望我們的品牌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被T粉當偶像參展完回到凡間工作的第一天要面臨的是滿滿的TT自有品牌訂單跟代工訂單之間該如何取捨。同時還要內部開會官網即將推出的新功能。並且還要籌劃新的微電影。
我很喜歡我們公司的結構,四公主校長夫妻管後端產線跟行政人員約50人
我腦婆的設計部門6人負責品牌形象設計跟開發新品
我負責帶業務團隊(目前已增加到6人)到世界各地參展開拓新市場,然後再把國外成功的資源加在TT的品牌故事內,讓品牌力更加強大。
所以我們稱自已為「四大龍柱」,缺一不可。
至外還有網路部門每二天跟我們四大龍柱開會,讓我們的官網跟FB一直活潑有趣。官網是我非常非常重視的一環,因為那代表著是自已的通路,從我們工廠出貨送到你家的過程,只需要附運費。而不用被任何代理商或通路商抽成, 讓你們能以更親民的價格買到高質感的保養品。 我們團隊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官網的購買流程更人性化,介面更有質感,人潮流量更高. 因為電子商務才是未來,實體通路只能讓產品被消費者買得到,但廠商卻賺不到錢
FB更不用講了,雖然我對它的付費制度很不滿意,但它是台灣目前大家都會使用的社群,也是我唯一能快速跟你們溝通互動的管道。 社群經營是品牌忠誠度最最最重要的事。
所以無論多忙,我都會要求自已每天寫一篇跟你們聊天,讓你們更了解我們品牌成長的過程。
這幾天我們四大龍柱一直在討論,為什麼我們在台北美容展這麼的火紅?我們到底是做對了哪些事才會連其他廠商的小姐,醫美的護士都衝來掃貨。
台灣有很多GMP廠規模比我們大多了,產能是我們的百倍以上。
台灣比我們更有名的品牌一大堆,他們實體通路強大,設計又有質感,財團資金也是也是我們的百倍以上請得起A咖代言人跟龐大的廣告費。他們根本不必來參展,百貨公司一樓專櫃就看得到。
在保養品牌的市界裡,中低價的市場有太多對手而且通路都我們強任何藥妝店或便利商店都買得到,高價市場又有歐美品牌。 如果走專業市場雖然我是個化工博士,但卻總是被大家認為是溜鳥博士一點也沒有醫美fu。
而我們TT,既沒有產能接到大品牌的代工大訂單,又沒有資金打品牌實體通路跟廣告(我們夫妻倆貸款依然背很重),如何跟這些巨人抗衡?
答案是,我們不行。
至少不行跟他們走一樣的路。
在台灣競爭激烈的面膜/保養品市場,要找到自已的立足點真的非常困難,所以我們7年前決定離開台灣,去國外找市場。
很幸運的,歐洲的面膜市場還沒有開始,所以我們在國外開始有一些不錯的成績。 更幸運的是其他台灣品牌都把重心放在西進大陸,所以不必跟他們競爭,只有跟我們一樣走出去的韓國品牌是我們在國際市場的對手。
在國外拼了七年有累績了一些資源跟武器(像是抗老人體實驗數據報告,並且還是台灣唯一MIT品牌能在反攻上架法國日本讓他們歐美人買台灣品牌),於是今年我們決定回來認真經營台灣市場首次把台北展蓋得跟我們在國外參展一樣氣派,沒想到竟然被誤為是國外品牌,還有很多人問我們是不是代理商哇哈哈哈。
我只能說,在國外參展久了,展位設計風格真的會漸漸被歐美人影響,而且是好的影響,才會被還不認識我們的大眾誤會Timeless Truth是法國來的國際品牌。
不過我想,最後還是回歸到品質,我們工廠雖然不大,但至少是我們自已在管。 我們是台灣少數同時擁有無塵室GMP廠的品牌商,所以才能控制品質,永遠不必怕被代工廠偷工減料。 (大部份品牌並沒有工廠,都是100%委外代工,並不是自已的工廠製造)
我自已內心知道,我們生產交給你們的每一片面膜,都完全按照歐盟法規製造方式。
我覺得,只要不貪心,用合理的價錢讓消費者用得到真的有感的產品,你們就會喜歡我們這個品牌,還會在ptt上面幫我們護航,真的很感動。
說真的,低價的團購系列是真的有效成份加得並不多(啊我也太坦白),但至少有保濕效果並且不會過敏。 低價的團購產品只是吸引新手試用的入門款,腦闆我邪惡的策略就是慢慢讓你們開始使用高價的生物纖維系列,因為那就是真的有把有效成份加到夠。這樣你們才會真的變美啊。
所以我自已也從不敷什麼三冠王系列,我都只敷生物纖維或蠶絲系列才有感啊。 不過這也不用我講,相信你們很多人也是敷生物纖維就再也回不去了,我猜你們一定是把低價的團購系列都送給親友了對不對!!! 有被我猜對的請舉手
「後端 入門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李昆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提提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心得] 文組碩士大徹大悟轉職後端工程師-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心得] 大齡後端難民轉職心得(更新建議)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請益] 後端作品請益- 看板Soft_Job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請益] 聽說後端比較難? PTT推薦- 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HiSKIO - 【文章分享】PTT - [心得] 文組生轉工程師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HiSKIO - 【文章分享】PTT - [心得] 文組生轉工程師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Alpha camp ptt "QEEJR2B"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DevOps 工程師生涯寶典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javascript入门ptt - 稀土掘金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Soft_job ptt - ANCESTRAL BOUTIQUE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Re: [請益] 以java作為技能的最低入行門檻(更新回應)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請益] 資策會課程選擇- 看板Soft_Job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flutter 工程師ptt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flutter 工程師ptt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討論] 前端比較痛苦還是後端- soft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Ui 設計師ptt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前端工程師飽和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前端工程師飽和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後端工程師薪水行情- 科技業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請益】 想進金融業當工程師求建議- 軟體工作板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討論] 關於台灣軟體工程師薪資天花板- 看板Soft | 工程師面試ptt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後端入門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後端入門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後端入門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Soft_Job - Re: [討論] 關於前端難民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心得] 2020 最值得買的Udemy線上課程推薦- PTT精華區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系微ptt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Soft_Job - [心得] 無經驗轉職後端工程師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心得] 非本科系3個月轉職前端攻略 - PTT Brain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請益] 一個基礎前端自學者的方向請益- 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後端工程師工作開箱!後端資深職缺比較多? 工作內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心得] 非本科自學/產業小尖兵轉行- 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專利工程師ptt - 新聞專利王子王英郎升任台積副總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電腦DIY 9月號/2014 第206期: 4G上網趣 Andriod輕鬆玩 第一次滑手機就上手 的評價
- 關於後端 入門 ptt 在 御纂七經: 御纂禮記義疏 - 第 10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後端 入門 ptt 在 提提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被T粉當偶像參展完回到凡間工作的第一天要面臨的是滿滿的TT自有品牌訂單跟代工訂單之間該如何取捨。同時還要內部開會官網即將推出的新功能。並且還要籌劃新的微電影。
我很喜歡我們公司的結構,四公主校長夫妻管後端產線跟行政人員約50人
我腦婆的設計部門6人負責品牌形象設計跟開發新品
我負責帶業務團隊(目前已增加到6人)到世界各地參展開拓新市場,然後再把國外成功的資源加在TT的品牌故事內,讓品牌力更加強大。
所以我們稱自已為「四大龍柱」,缺一不可。
至外還有網路部門每二天跟我們四大龍柱開會,讓我們的官網跟FB一直活潑有趣。官網是我非常非常重視的一環,因為那代表著是自已的通路,從我們工廠出貨送到你家的過程,只需要附運費。而不用被任何代理商或通路商抽成, 讓你們能以更親民的價格買到高質感的保養品。 我們團隊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官網的購買流程更人性化,介面更有質感,人潮流量更高. 因為電子商務才是未來,實體通路只能讓產品被消費者買得到,但廠商卻賺不到錢
FB更不用講了,雖然我對它的付費制度很不滿意,但它是台灣目前大家都會使用的社群,也是我唯一能快速跟你們溝通互動的管道。 社群經營是品牌忠誠度最最最重要的事。
所以無論多忙,我都會要求自已每天寫一篇跟你們聊天,讓你們更了解我們品牌成長的過程。
這幾天我們四大龍柱一直在討論,為什麼我們在台北美容展這麼的火紅?我們到底是做對了哪些事才會連其他廠商的小姐,醫美的護士都衝來掃貨。
台灣有很多GMP廠規模比我們大多了,產能是我們的百倍以上。
台灣比我們更有名的品牌一大堆,他們實體通路強大,設計又有質感,財團資金也是也是我們的百倍以上請得起A咖代言人跟龐大的廣告費。他們根本不必來參展,百貨公司一樓專櫃就看得到。
在保養品牌的市界裡,中低價的市場有太多對手而且通路都我們強任何藥妝店或便利商店都買得到,高價市場又有歐美品牌。 如果走專業市場雖然我是個化工博士,但卻總是被大家認為是溜鳥博士一點也沒有醫美fu。
而我們TT,既沒有產能接到大品牌的代工大訂單,又沒有資金打品牌實體通路跟廣告(我們夫妻倆貸款依然背很重),如何跟這些巨人抗衡?
答案是,我們不行。
至少不行跟他們走一樣的路。
在台灣競爭激烈的面膜/保養品市場,要找到自已的立足點真的非常困難,所以我們7年前決定離開台灣,去國外找市場。
很幸運的,歐洲的面膜市場還沒有開始,所以我們在國外開始有一些不錯的成績。 更幸運的是其他台灣品牌都把重心放在西進大陸,所以不必跟他們競爭,只有跟我們一樣走出去的韓國品牌是我們在國際市場的對手。
在國外拼了七年有累績了一些資源跟武器(像是抗老人體實驗數據報告,並且還是台灣唯一MIT品牌能在反攻上架法國日本讓他們歐美人買台灣品牌),於是今年我們決定回來認真經營台灣市場首次把台北展蓋得跟我們在國外參展一樣氣派,沒想到竟然被誤為是國外品牌,還有很多人問我們是不是代理商哇哈哈哈。
我只能說,在國外參展久了,展位設計風格真的會漸漸被歐美人影響,而且是好的影響,才會被還不認識我們的大眾誤會Timeless Truth是法國來的國際品牌。
不過我想,最後還是回歸到品質,我們工廠雖然不大,但至少是我們自已在管。 我們是台灣少數同時擁有無塵室GMP廠的品牌商,所以才能控制品質,永遠不必怕被代工廠偷工減料。 (大部份品牌並沒有工廠,都是100%委外代工,並不是自已的工廠製造)
我自已內心知道,我們生產交給你們的每一片面膜,都完全按照歐盟法規製造方式。
我覺得,只要不貪心,用合理的價錢讓消費者用得到真的有感的產品,你們就會喜歡我們這個品牌,還會在ptt上面幫我們護航,真的很感動。
說真的,低價的團購系列是真的有效成份加得並不多(啊我也太坦白),但至少有保濕效果並且不會過敏。 低價的團購產品只是吸引新手試用的入門款,腦闆我邪惡的策略就是慢慢讓你們開始使用高價的生物纖維系列,因為那就是真的有把有效成份加到夠。這樣你們才會真的變美啊。
所以我自已也從不敷什麼三冠王系列,我都只敷生物纖維或蠶絲系列才有感啊。 不過這也不用我講,相信你們很多人也是敷生物纖維就再也回不去了,我猜你們一定是把低價的團購系列都送給親友了對不對!!! 有被我猜對的請舉手
後端 入門 ptt 在 [心得] 大齡後端難民轉職心得(更新建議)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轉職後端工程師已經一年多,轉職前在網路上找到很多前輩分享的心得,獲益良多。希望也能幫助到其他想轉職的人。背景介紹國立大學畢36歲時,補習班就業媒合轉職成功轉職 ... ... <看更多>
後端 入門 ptt 在 [請益] 後端作品請益- 看板Soft_Job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78年次,私立資工畢業,沒有做過相關工作想轉職為「後端工程師」,有做了一個作品出來,請各位前輩幫忙看看 ... ... <看更多>
後端 入門 ptt 在 [心得] 文組碩士大徹大悟轉職後端工程師-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次在salary發文,如果有違板規請提醒我,會盡快修正。另外發現電腦排版在手機上好
像有點怪怪的,請大家多見諒。
類似的文章在版上也不少,依然想藉由分享自己的經驗,讓還在迷茫、感到不確定的你可
以從中找到一些東西,或許是更明確的學習資訊,又或許是下定決心的勇氣,文章有點長
,無論你最後帶走了什麼,都祝福你能夠在生涯的道路上能夠走得更加順利。那我們就開
始吧!
轉職緣起
「等等,我好像還是不喜歡諮商」
這是一年前,好不容易考上師大諮商所,但在碩一開學一天看到課綱時在心中對自己說的
第一句話。
大學就是諮商本科的我,迷迷糊糊但認真的考上了研究所,然而面對實際晤談一次又一次
的失敗經驗,漸漸找不到對諮商的熱忱。不會做諮商的我,同時又面對著「自己只會諮商
」的現實,內心自然是滿滿焦慮。
算是很偶然的想起自己在大學時對程式有一些興趣,同時也有一定的天份(數學邏輯能力
很強)。當時想得很單蠢。「那就從寫網頁開始學吧!畢竟網路上一堆成功轉職前端工程
師的分享,如果努力一陣子,搞不好就能成功轉職吶。」
現在看來這想法完全是天真到爆ㄏㄏ
2020/09~2020/12 累積基礎實力 & 迷茫期
當時自己一邊上研究所的課,一邊去書局抱了 HTML CSS JavaScript 的書回來讀,也去
udemy 上陸續買了幾個課程。每天讀一點書、上幾堂線上課程,然而隨著課程進入尾聲、
書也讀了一大半,有了一些小技能、跟著線上課程的老師做了一個小專案,卻依然不知道
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唯一確定的是,只要自己脫離線上課程的引導,我連一個簡單的網頁
都做不出來。(簡單網頁示意圖)
中間還去上了知名的哈佛線上課程 CS50 (有興趣可以去查一下),但依然對於程式要解決
什麼問題、網頁要怎麼實作沒有任何想像。
這段時間是我在程式學習上最痛苦的一段時期,因為沒有任何的引導,也沒有相關經驗的
前輩可以跟我說接下來可以做什麼。相關知識的筆記不斷在增加,但很少用得上。網路上
的文章無法將一個前端或後端工程師的學習路徑講得足夠仔細(我的這篇也不可能),而我
就在一個不知道自己可以幹嘛的漩渦中打轉,也開始會質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寫程式,因
為沒什麼成就感,也從未靠自己完成讓自己滿意的作品。於是到了年底,我開始思考要加
入一個實體課程來幫助自己進行進一步的學習
曾在版上看到有些人的分享是完全自學後轉職成功的,我必須要說他們是天賦英才的神人
,大部分的人是沒辦法自己找到方向然後持續學習的,依靠一個有完整架構的課程來學習
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課程會不斷丟給你新的目標,讓你至少有一個基礎的方向可以往前
走。那麼,應該要依靠怎麼樣的課程呢?
2020/12~2021/02 尋找課程期
坊間的程式課程非常多
老牌的例如資策會、恆逸、巨匠
新興課程有六角學院、Huli鋰學院、Alpha Camp、五倍紅寶石、彭彭軟體工程師扶持計畫
、CMoney軟體工程師戰鬥營...(可能還有一些我不知道的歡迎大家補充
以及免錢最佛的 appwork school
在考量這些課程上,我當時的考量原則如下:
1. 能培養自己 google 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是否能做出完整的專案作品
3. 有沒有和其他學員合作的機會
我最後去的是彭彭的軟體工程師扶持計畫,為了避免業配嫌疑,這邊不附任何連結,請大
家自行對各個課程進行比較。
過了半年的學習加上實際求職面試的經驗,我強烈建議各位在挑選課程時要注意以下要點
,才能選到能讓自己成功轉職的課程
1. 選擇以「作業導向」為主的課程。老師上課的時間最好不超過1/3,甚至最好是都不要
上課,全部都派作業給學員的。你可能會好奇:「都是作業老師也太爽了吧,這樣能學得
好嗎?」然而軟體工程師最重要的能力並不是擁有多強的邏輯思維、或是現在會多少東西
。而是你有沒有辦法在你「不會」的情況下靠自己來找到方法解決眼前的問題,因為在軟
體產業90%的資訊都可以在 google 上找到。如果你的學習永遠只依靠單一的權威灌輸知
識給你,你是沒辦法靠自己成長的。可能從課程畢業,你還是不知道怎麼看官方文件,今
天要新增一個新功能或是程式出了一個
bug,你卻連怎麼 google 都不知道,因為以前老師都幫你整理好、或是直接跟你說要怎
麼改了。同時,你的學習也會容易被限縮於老師給予的教材,這些對於未來的發展都是硬
傷。
2. 選擇「能獨立完成一份完整專案」的課程。基本上所有的課程都會在中後期請學員完
成一份程式專案,這部分請讀者務必對專案的內容作詳細的調查,建議選擇會安排4週 以
上進行結業專案的課程。曾經看過一個課程內容最後請學員完成三份耗時12小時的專案。
我直接明講,這種成品根本不能當作專案,原因很簡單,時數太少、技術含量不夠。拿這
些作品找工作絕對會瘋狂碰壁。而 獨立完成 更是重要,假如你的專案全部都是和別人合
作出來的,雖然可以展現你的程式合作經驗,但在找工作時,面試官會不
知道到底哪些部分是你完成的,反而對你的實作能力有一些懷疑。當然,課程能兼具獨立
和合作開發的專案練習是最好,但兩者要擇一時,請毫不猶豫選擇獨立開發專案的課程。
2021/02 ~ 2021/08 在作業地獄中載浮載沉,成功上岸
在這段期間是我最痛苦、也是獲得最多成就感的時期。由於課程都是引導式作業,只能把
一個又一個不懂的關鍵字丟上google找答案。課程內容我就不多提了,可以自己上網找,
會有更詳盡的介紹。
很多人想轉職工程師時都會看到這張圖
但我覺得實際上更像是這樣
過程中會有無數讓你想崩潰的事情,想不出開發的方式,某個套件或功能在實作時一直有 b
ug,將專案上線時又有一堆問題,實際進入職場後還有一堆讓你更崩潰的坑要去學習,但走
過這個歷程的我已經不會再害怕崩潰的來臨,而是擁有在汪洋大海中探索的勇氣。
將近半年的紮實課程中,掉隊的人也不少,一開始共300人報名課程,實際入選人數為90位
,隨著訓練難度不斷增強,最後完成自主專案結業的人數為30位。轉職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
的事,這半年我每天都花10~12個小時和眼前的程式奮鬥,因為我知道自己不夠聰明,只好
花更多的時間努力,才能和訓練營的同學們站在同個水平線上。轉職的意願會體現在努力的
行動,足夠的恆心毅力是唯一能支撐你繼續前行的養分。
這邊還是很概略的提醒大家關於前後端的學習路徑,讓這篇文章顯得有內容一點XD
1. 前端(經驗不多只能簡短介紹):HTML、CSS、JavaScript基本排版、操作,「JS30」是一
堂不錯的免費線上課程,可以磨練你基本的JS實作。有一定基礎後,三大框架 (React
、Vue、Angular) 三選一,另外Angular台灣好像用得很少,如果你不是很清楚三者的差
別可以果斷先在React Vue中挑一個,反正學過一種之後要學另一種都會很快,另外 Java
Script 是一個很怪的語言,前端一定要搞懂他的語言特性。
2. 後端:選一個後端語言(C++ .net / PHP / Java / Ruby on Rails / Node.js / Pyt
hon / Golang)自己列完發現有夠多(訓練營用python flask 我後來有自己碰一點Node Ex
press),對初學者來說選哪個語言都可以,語言只是工具,做的事情大同小異,精熟其中
一個都能找到工作。學一個資料庫(SQL / NoSQL),知道把一個網站架起來該做些什麼,
有雲端平台使用經驗(AWS、GCP、AZURE)很加分,進階一點可以學快取(cache),高流量的
處理、測試、容器化技術等等。
3. 兩端都要會:網路安全概念(HTTPS XSS CSRF)、CORS、Git flow、前後端分離的開發
方式(ex. RESTful API)、基礎的資料結構演算法(可以去買書來看,leetcode easy即可)
隨著前後端經驗不斷累積,也確定自己想要走向後端工程師的道路(我就討厭切版),最後完
成了兩個獨立專案(分別耗時3週與8週)。
這邊補充一下專案資訊,因為都放在AWS上(要燒錢的),再留個幾週就會下架囉。
台北一日遊(訓練營指定專案):旅遊電商網站
github:https://github.com/skysea04/Taipei_day_trip_nodeJS
專案本人:https://skyseatravel.site/
Scard(自主專案):不要懷疑 就是簡單版的Dcard
github:https://github.com/skysea04/Scard
專案本人:https://scard.skysea.fun/b
最後就是去找工作啦!在7月底/8月初的這段期間陸續投遞了130封履歷。每天進行2~3場
面試,至今面了17間公司,拿到3個offer(42k~50k),下週還有2間公司要2面。雖然還不
確定自己最後會去那裡,但也算是踏入轉職成功的第一步了。
過程中感謝家人的支持,讓我放心在這一年一邊修研究所的課一邊學習寫程式,幾位好友
的支持鼓勵讓我勇敢追夢,訓練營的夥伴們彼此支持學習得到活下去的動力。也特別感謝
室友們忍受我在這半年每天寫扣到早上4.5點,還在疫情期間煮三餐給我吃(*′▽`*)。回
頭來看自己不只很努力,同時也很幸運,可以在一個好的環境中成長茁壯,成為自己喜歡
的樣子。
祝福有心轉職的人們,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歸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84.1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28935849.A.D60.html
olang,語言真的不太重要哈哈
的。
的。
※ 編輯: arcade0425 (114.24.84.176 臺灣), 08/14/2021 20:12:28
就是了XD
※ 編輯: arcade0425 (49.216.8.201 臺灣), 08/15/2021 00:42:11
※ 編輯: arcade0425 (114.24.84.176 臺灣), 08/15/2021 09:01: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