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謂是當成眾苦之器,及依已成眾苦之器,是苦苦器,是壞苦器,是行苦器。於此諸苦當數思惟。其中初者,謂依受此取蘊, ... ... <看更多>
「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的推薦目錄:
- 關於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在 Fw: [讀經]《菩提道次第廣論》苦諦- 看板Buddh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在 淺談佛法1916 (2023/07/03)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在 Re: [法語] 苦、集、滅、道(11) (苦苦、壞苦、行苦) - Buddhism板- 的評價
- 關於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在 Re: [心得] 相應部22相應104經/苦經讀經心得二- 看板Buddhism 的評價
- 關於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在 法雨雜誌第4期 的評價
- 關於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在 全球廣論/全球共學-義工維護- 【第三第四 - Facebook 的評價
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在 Re: [法語] 苦、集、滅、道(11) (苦苦、壞苦、行苦) - Buddhism板- 的推薦與評價
補充:苦苦、壞苦、行苦《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八,分二:廣說;教誡珍愛修心要法。 今初(廣說):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謂是當成眾苦之器, ... ... <看更多>
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在 Re: [心得] 相應部22相應104經/苦經讀經心得二- 看板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今初(廣說):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謂是當成眾苦之器,及依已成眾苦之器,是苦苦器,是壞苦器,是行苦器。於此諸苦當數思惟。 其中五之初 ... ... <看更多>
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在 法雨雜誌第4期 的推薦與評價
等,於一一蘊,各有這二十五思惟,成為一百二十五「苦隨觀」。以此無常等的二百種思惟而思惟於五蘊者,則他強化了稱為方法觀的無常、苦、無我 ... ... <看更多>
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在 全球廣論/全球共學-義工維護- 【第三第四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那麼第三、第四呢,就是苦苦跟壞苦,這個兩樣東西是為什麼呀?因為由於這個當成的五取蘊,以及已成的五取蘊,這個兩個上頭「粗重隨逐」。就是這個我們的身心,是煩惱雜 ... ... <看更多>
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在 Fw: [讀經]《菩提道次第廣論》苦諦- 看板Buddh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Buddhism 看板 #1J2RR473 ]
作者: cool810 (silence) 看板: Buddhism
標題: [讀經]《菩提道次第廣論》苦諦:苦苦、壞苦、行苦
時間: Sun Feb 23 16:52:18 2014
第八,分二:廣說;教誡珍愛修心要法。
今初: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謂是當成眾苦之器,及依已成眾苦之器,是苦苦
器,是壞苦器,是行苦器。於此諸苦當數思惟。
其中五之初者,謂依受此取蘊,生煩惱而積集業已,能引來生以後眾苦。第二,謂依此如
是已成之蘊,為老病等苦之所依止,若非有此蘊,則無出生彼等苦之所依。第三、第四,
謂彼苦苦、壞苦二苦粗重或種子隨逐,能生彼二。此者,雖暫時有樂,然因有彼二種子,
若與緣會便生,終未解脫彼二。第五,謂為業煩惱他自在而轉且由彼所生之取蘊初成,即
便生為行苦自性,以一切行為宿惑業他自在轉,是行苦故。取蘊者,欲、貪依次緣未來之
身而欲得、緣現在之身而貪著。彼二乃成蘊之因,由彼二【欲、貪】所生之蘊名取蘊。譬
如草、木所生之火名草火、木火,此從自因釋名。又,有漏五蘊生取蘊之因【欲、貪】,
故彼蘊名取蘊,是取欲、貪所生之蘊故。譬如生花之樹、生果之樹名花樹、果樹,此從果
釋名。此是佛子貝協年所著【俱舍釋】中所說。本派諸先師如是說。於三苦時,此當詳說
。
第二,教誡珍愛修心要法:【若於生死取蘊自性,未能發起真實厭離,則其真實求解脫心
,無發生處。於諸有情流轉生死,亦無方便能起大悲,故隨轉趣大小何乘,然此意樂極為
切要。】
修三苦,分【地論】與中觀二派。初又分七, 初壞苦者:經云:「樂受者,生時樂,住時
亦樂,變壞則苦。苦受者,生時苦,住時亦苦。」又云:「無常皆苦。」謂譬如極熱或瘡
或癰,若於其上灑以冷水,似為微小安樂。於生死中所有有漏樂受,若壞或滅時,還起眾
餘苦,故名壞苦。此復非惟其受,即此相應餘心、心所及為所緣諸有漏境,皆是壞苦。
第二,苦苦者:又如熱癰逼切,觸熱水等變異觸時,起極楚痛。如是亦當知苦受,彼隨纔
生起,便能觸惱或身或心,故名苦苦。譬如腎痛。此復如前,非惟其受,亦攝相應及諸有
漏境。
第三,行苦者:又如熱癰,俱未觸會涼水及熱水二觸之時,有漏捨受,為諸煩惱粗重之所
隨逐,故名行苦。說彼捨受為煩惱生、住粗重之所隨逐故是行苦者,總捨受有善、不善、
無記三類,彼善復有有漏及無漏二類,當知諸有漏是行苦,諸無漏非苦諦。總習氣、粗重
、種子等皆如異門,須依所計事等有容之差別分為多種,此中作生煩惱、苦之習氣、因、
種子。此亦如前,非惟其受。以有漏樂、苦、捨三受為三苦之事相。彼三各各及餘相應心
、心所、為所緣而生彼等諸有漏境,說亦分別攝入三苦。有漏境中有根、大所依等,彼時
之五蘊亦似應攝入。業煩惱増上所生蘊之微細變化,及以業煩惱為因身心不堪能或不自在
之分等,皆行苦之事相,餘者尚多。此如是行苦由先業煩惱自在而轉,故名為苦,及為能
發後煩惱種所隨逐故,名為因果遍行粗重所隨。
第四,由三受生粗重之理者:三受生三毒及果,故當滅除之理者,如是若【起樂受貪欲增
長】,若【起苦受嗔恚增長】,【苦樂俱非隨粗重身,則於無常執為常等愚癡增長】。
第五,由粗重生苦之理者:其中【貪欲能感當來於五趣中生等眾苦】,【嗔於現法起憂慼
等,於後法中感惡趣苦】。【癡於前二所感二苦隨逐不捨】。
第六,當滅除由三受生粗重之理者:故【於樂受,了悟彼實是苦而先前不知,妄執為樂,
應觀為苦,滅除貪欲】。【於諸苦受,應作是思:此有漏蘊即是眾苦因緣(聚),從此生
苦,猶如毒癰所生毒箭(劇痛)。若自有毒癰病根時,當生劇痛,不應生嗔】;如是歸咎
於蘊,滅除嗔恚。【於諸捨受,應觀無常銷滅為性,即修無我義,滅除愚癡】。不於三受
為三毒因。
第七,彼等出處者:此如《瑜伽師地》及《攝抉擇》意趣而說。
第二,如中觀派釋,分二:周遍行苦之行與周遍之理;有漏受無自性樂之理。今初:如負
重擔,隨其重擔當負幾久,便有爾許不樂。業煩惱増上所引取蘊重擔亦爾,自初取為始,
乃至執持爾時受苦,以此蘊中有苦果及因之業煩惱種子薰染之粗重安住即隨逐,故彼蘊即
行苦,既有此行苦或有漏蘊已,雖於現在二種現前苦受未生,然若遇緣,其無間由種種門
能起眾苦,故此行苦遍一切苦,及是所餘二苦根本,故應於此多修厭離。
第二,又能增貪現前樂受,如解疲倦,多是於前苦漸息滅位(回改)即息滅時妄起樂覺,
全無不待除餘苦所顯自性之樂即真實樂。譬如太走為苦,略為住息遂生樂覺。現見此是先
生大苦,漸息滅時樂漸次起,故非性樂。若太久坐,仍復如前,生眾苦故。若是性樂之因
者,應如苦因,隨其習近,其苦漸增,如是習近行住坐臥,飲食日陰等,亦應隨其幾久習
近,便有爾許安樂漸起。現見太久惟生苦故。現在有漏樂受多自性是苦。餘大苦漸息滅時
,彼苦轉小,餘少分苦新生時,小故不現,現見似樂,苦回改時,妄起樂覺,彼性非樂,
漸增現前時,現見為苦。若是性樂,隨其幾久習近,樂須漸增而不然故。譬如為暑熱所惱
,住陰涼處,無間現見為樂。然住若太久,苦又復生。經中亦云:「出生餘新苦。」《入
胎經》云:「生惟苦生,滅惟苦滅。」如是亦如《入胎經》云:「難陀,行住坐臥諸威儀
中,應當了知別別是苦。諸靜慮師,應觀彼彼威儀自性,若行度日,不住不坐不臥,彼則
於行,惟別受苦。別別領受猛性、粗性、難可忍性、非悅意性。非於其行,起安樂想。」
餘三威儀亦如是說:「難陀,然由彼彼威儀之苦,暫間斷故,遂於餘餘新生眾苦,妄起樂
想。難陀,生惟苦生,有漏樂受生已自性即苦,故滅惟苦之自性滅;又有漏樂受,生惟自
時第二刹那餘苦行之自性中生,滅惟自時第二刹那餘苦行之自性中滅。」或謂:如久習近
有漏樂受之末生苦,久習近苦之末亦當生樂而等同。曰:《四百論》亦云:「如安樂增長
即久習近有漏樂受之末,現見與之相反成苦,如是有漏苦增長,然最後非可轉引樂受。」
───────────────────────────────────────
禪修遍行苦,首先要思惟認識苦諦的內涵。苦諦的內涵若以苦苦、壞苦、行苦(三苦
)而言,苦苦為欲界眾生所領受;色界眾生雖然沒有色身的苦苦,但以佛法而言,色界眾
生內心的禪定樂受為壞苦;無色界眾生雖然沒有欲界色身的苦苦,與色界禪定樂受的壞苦
,但以佛法而言,無色界眾生還有行苦。
「行苦」為有漏業與煩惱所引生,周遍三界,因此又稱為「周遍行苦」。除了無色界
眾生,欲界眾生與色界眾生亦為行苦所攝,若未斷除無明我執煩惱,則會引生周遍三界行
苦之有漏五蘊。
佛陀在《三轉法輪經》(唐.義淨譯)說到禪修思惟四聖諦的內涵:
「此苦聖諦,……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當正思惟時,生眼、智、
明、覺。」
四聖諦中,苦諦不共世間者講到「行苦」;集諦解釋了業與煩惱,煩惱的根本,小乘
宗義說到補特伽羅我執,大乘宗義除了說到補特伽羅我執,進一步說到法我執;內心斷除
煩惱所證的滅諦涅槃,依於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所修的道諦。
佛教宇宙觀說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有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
地獄等六道眾生,善惡業夾雜;上二界(色界、無色界)只有六道眾生裡的天道眾生,上
二界只有善業,不聞三惡道名。行持五戒可得欲界人身,行持五戒十善可得生欲界天身。
投生上二界(色界、無色界),除了有五戒十善的行持,還要加上有一心不亂的禪定
力。欲界的欲,指色聲香味觸外境的五欲。色界沒有五欲之樂,行持五戒十善,並有一心
不亂的禪定,由此依於願力可轉生色界,色界眾生沒有男女根,投生色界為化身。
色界眾生雖然沒有外境的五欲之樂,以內心的禪悅為食,但仍耽著內心禪定的樂受,
無色界眾生進一步捨掉內心禪定的樂受,住於捨受,空無一片,從空無邊處天,乃至非想
非非想處天。
天界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有些外道的修行者,認為五欲感官的快樂,比不
上內心的快樂,害怕外境產生的干擾影響內心平靜,因此厭離欲界,以內心的禪定轉求生
色界,對內心執著產生的禪定提高以後,更高級的修行者認為內心的樂受也是種干擾,進
一步以禪定力專求捨受,轉入內心更深沉的寂定,而生無色界。厭離下界的苦、欣求上界
的樂,若修習禪定不動業的粗靜相道,單只為了離苦得樂的逃避,無法與佛法相應。
不動業,謂色、無色界所繫之善業,包含色界初禪天至三禪天,內心修習禪定之樂受
善業,與色界四禪天至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內心修習禪定之非苦樂受捨受善業。得生
上二界的外道眾生以此為解脫,由於沒有如實證得無我空性慧,因此沒有真正斷除煩惱。
我們的執著可分為幾種:例如起初執著較差的色聲香味觸,而後認識到外面的物質沒
什麼可靠,於是認為內心的世界較有意義,比如由定力培養出的快樂,定力逐漸提高了以
後,又認為此有問題,這也非那麼可靠,於是產生對捨受的執著。對於色聲香味觸之執著
產生欲界,厭患色聲香味觸,而執著內心產生上界(色界與無色界),內心的世界很廣,
依其層次產生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不論是破除對外在五欲色聲香味觸的執著(
欲界眾生),或破除對內在內心的執著(上二界色界、無色界眾生),需要有於無明我執
顛倒見,如實知見破除斷除無明我執顛倒見的智慧。
以佛法觀點而言,因為沒有如實證得無我空性慧,未斷除無明我執顛倒見,故雖然修
行至無色界四空天,誤以是證空性得涅槃解脫,此是相似法的非因計因、非果計果。
有些宗教、學說,認為離開五蘊之外有個神我,此神我為不具五蘊的創世主,不具五
蘊故無形無像。因此有些以創世主為究竟的宗教學說,認為佛教等有佛像是拜偶像。
離開五蘊(色受想行識)之外有個我,有個離蘊我是外道的見解。因為這屬於外道的
看法,所以有些佛典經論,如無著菩薩《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就沒提這點,僅談到我與蘊
體性一之下的四種我執,即「色是我,我有諸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
「無我」有許多層次,離開五蘊之外有個我,是最粗顯層次的我執,破除離開五蘊之
外有個我,是佛教內道各宗派共許的「無我」,以此為基礎,再去破除更深細的我執。
《金剛經》說不可以色身見如來,因為如來成佛主要是由法身,化身、報身依於法身
,若只執著在色身的外像,則不見如來,更重要者為見法身。
但這並不是說佛無形無像,佛身隨類所現,並非無形無像。「無有一定的形像」(緣
起中道正見),與「無有形像」(斷、常見),二者不同。
《大乘稻桿經》:「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
關於佛教的造像,佛典中亦有造像度量經,有造像相關的楷度軌模。現在考證敦煌石
窟的造像,亦符合於造像度量經。
四聖諦中,苦諦若以苦苦、壞苦、行苦而言,佛法不共世間者講到「行苦」。
「有行苦」與「有苦苦」,或「有行苦」與「有壞苦」,其事例差別,有總別關係的
三句差別:欲界眾生有苦苦、壞苦、行苦,色界眾生有壞苦、行苦,無色界眾生有行苦。
《大智度論》:「禪,秦言思惟修。」禪修時,如以上如理思惟觀察抉擇,禪修並非
只是腦袋放空無思無想的枯禪,當內心裡的定分提昇,也就是內心安止的質素較高時,內
心智慧分析思惟觀察抉擇的能力,相對地也會提昇。有禪定(止)的基礎能幫助智慧(觀)的
思惟觀察,有如理作意思惟觀察抉擇的智慧(觀),亦能助益於定分(止),止中有觀、觀中
有止,定(止)與慧(觀)相輔相成。
有認為四聖諦是小乘佛法,這是錯誤的認識。四聖諦是一切佛法的總綱領,佛陀初、
中、後三時轉法輪,皆不離四聖諦的內涵,只是其中有深淺的差別。對於煩惱集諦的認識
,小乘行者講到補特伽羅我執,大乘菩薩除了講到補特伽羅我執,亦說到法我執,而斷除
煩惱所證的滅諦涅槃,聲聞獨覺二乘所證為無餘涅槃,大乘菩薩所證為大般無住涅槃。
對於四聖諦更為詳細的闡釋,即為佛說之十二緣起支,聲聞緣覺行者所修的道諦,以
三十道七品、無我慧為主,大乘菩薩所修的道諦,除了三十七道品、無我慧,更以六度波
羅蜜、般若空性慧為主。四聖諦的總綱領,含括一切佛法法門。
在《釋量論》裡,即以四聖諦的正理,深細如理地檢擇,業果、前後世、解脫知見、
解脫者、三寶等,佛法所詮釋內涵與其他世間宗教、學說的差別。其他宗教、學說,同樣
有類似名相名詞,而《釋量論》以四聖諦的正理,來論證住持佛法清淨的教說,同時依於
正理的內涵如理思惟觀察抉擇,亦是佛法根本實修之道。《釋量論》內容廣博精深,有《
攝類學》、《心類學》、《因類學》等撮其攝要的理路幻鑰,幫助打開趣入佛法內學的大
門,進入內心世界的內明認識,此亦是學習毘缽舍那觀察抉擇慧的基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4/10/2015 11:51:4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