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7-12-21影音檔
來賓粉絲頁: 臺師大噴泉詩社
出版社粉絲頁: 斑馬線文庫
本集主題:「原泉滾滾:臺師大噴泉詩社50周年詩選」新書介紹
專訪: 顧蕙倩老師、 康書恩同學、 曾映泰同學
內容簡介:
民國54年師大國文系進來了一批新鮮人,這些文學青年雖來自四面八方,沒多久就發現有一個共同的興趣:耍弄文筆。其中年紀最大的是退伍老兵秦嶽(貴修),因為比較年長,且已有社團經驗,就帶動了同班及校內同學一起籌組詩社:同班的凡有林秀燕、古添洪、黃癸楠及李弦(豐楙);而英文系陳慧樺(鵬翔)、美術系藍影(建廷)等,也都惠然肯來。校內課外活動雖有文藝社,大家也會參加,但組詩社的意義卻不一樣:既能因應臺北詩壇的文學氣氛,也可以和其他大學的詩社交誼,如文化大學的華崗詩社。大學詩社不像「創世紀」、「藍星」等,強調文學主張的一致性,而較重以文會友的創作活動。當時臺北的大詩社、詩刋均已沒落,唯街頭奇景的周夢蝶詩攤猶在明星咖啡屋前。詩壇後生既不畏一切,當時政治氛圍雖則嚴峻,在校內只要和課外活動組溝通,仍可召兵湊齊人數籌組社團,通過時間正是民國56年,到今年(106年)剛好正滿50年。
詩社成立後的第一目標:出詩刊?窮學生的辦法就是大家湊錢、出力,《噴泉》詩刊創刊號就是這樣出爐的。當初取名「噴泉」,既因紅樓前圓環有此一景,也謙喻只是滴水成泉而期待將來的巨流。創刊號所訂的黃道吉日:民國57年1月1日,指導老師當然搬請「藍星」名星:余光中先生,秦貴修當社長、美編則靠梁建廷,我們這一小群都在噴泉中匯成一股湧泉。社長就代表大家寫了〈創刊的話〉,其中有些話現在不容易體會,當時卻有諸多真實感受:如強調不躭心「蔑視的眼光」、不畏懼「冷冷的譏嘲」,就曲達了中文系未能正視新詩、現代詩;而關鍵句的「難懂、費解」,乃至不標榜主義、不依附流派,則是反映當時詩壇的困境:「創世紀」提倡的現代主義、「笠」刊登的圖像詩……,都曾被文學界所批評。當此之際,噴泉湧現的涓涓細流,既實踐於早期的詩刋中,也在畢業後持續噴湧,如成立「大地」詩社,和「龍族」、「主流」等彼此呼應,印證了大學詩社就是搖籃的作用。
在大學詩社的文化生態中,與噴泉相前後的詩社、詩刊也不少,為什麼只有噴泉竟然延續了五十年?縱使其間頓挫起伏,仍能持續迄今。期間和噴泉結緣的,後來離開校園後也續有發展,既有詩壇長青樹如陳黎,也有從社會到學院持續播種如陳義芝;最關鍵的則將新詩從大學帶入中學。在文學素養的培育中,新詩詮釋的方式愈來愈多樣化,從文本細讀到音聲朗誦,都能曲盡現代詩之美。記得林秀燕在新竹高中期間,從課內到課外,既詮釋新詩也帶動朗誦,如此播下種子而引發學子的興趣,在政大曾有學生提起:他對新詩有興趣閱讀、創作,就是在竹中被林老師啓發的,這樣的例證比比皆是。此即噴泉詩杜的創社目標,既對彼此的創作形成激盪效應,也將新詩的愛好帶入中學、大學及社會。五十年,整整半個世紀,今天文學世界早已被改變:中小學有朗誦詩比賽、臺北捷運上貼掛新詩獎作品,絕不會出現蔑視的眼光!這就表示臺灣的師範教育不「保守」,文學和社會也非斷裂。相信噴泉還會連噴五十年,這樣的精神從創社持續至今,願大家共同禱祝:噴泉精神永在。
主編簡介:
康書恩
1995年生,臺灣花蓮人。逐漸明白生活是為不斷辯證,時刻擁有更新穎的說詞與假設。國立花蓮高中畢業,臺師大國文學系百六級。曾任師大噴泉詩社第48屆社長、第49屆顧問長;《詩生活》現代詩報創辦人暨發行人。現為太平洋文藝營營隊總籌及授課講師。曾獲臺積電文學獎、師大紅樓現代文學獎,並著有詩集《潮海印象》。
曾映泰
1987年生。噴泉詩社第48屆社員,49屆創作股股長,50屆社長。曾任教於國中,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班。多向人類以外的事物學寫詩,但沒得過幾個獎。習慣寫給愛情,寫給人類社會,寫給身邊的人類,希望他們重新成為人。曾經編過幾本書,目前努力將文學結合桌遊中。
策畫簡介:
顧蕙倩
噴泉詩社第19屆創作組組長。1965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師大附中教師、現任臺灣師大及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師大噴泉詩獎、臺北詩人節新詩即席創作首獎、2014教育部特色課程特優獎、2016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第51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許碧華
1966年生。噴泉詩社19屆副社長、20屆社長。師大國文系畢業、師大國文系研究所結業、輔大宗教系在職專班碩士畢業。板橋高中專任教師、導師、國文科召、訓育組長、社團活動組組長、教師會理事長、退休教師聯誼會會長(現任)。曾任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教學部主任和新北市分會副會長、台北市公私立中等學校詩歌朗誦比賽評審委員。
成 大 研究所 榜 單 111 在 蘇絢慧分享空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還好嗎?》
現代人的生活,說實在,沒有人是輕鬆的,那些說不出口的壓力,總是把我們壓迫得喘不過氣來。責任的,任務的,目標的⋯
「你還好嗎?」成了一句「必須要好」的問候。沒有人能相信,這一句話是真心誠意的,想要關切你的遭遇和心裡的感受。
不少人在生活中,最怕的就是聽到別人的「好消息」,無論那是要結婚了、談戀愛了、考上研究所了、考取證照了、升職了…越是聽到別人生活中的「風光」,越是恐懼面對自己的「黯淡」,彷彿自己一無是處,樣樣不如人,處處比輸人。
活在現代,很難見到人們臉上真心的一笑,很多時候,見到的是恥笑、苦笑、窘笑,和皮笑肉不笑,卻很難感受到人們從內心,真誠愉悅且輕鬆自在的歡笑。從小孩到大人們的臉上,「笑」正迅速的消失中。所謂的問候,總是不經意的,就成為確認不會增加任何麻煩的承諾。
而當往往有幾句「我真的過得不好」出現時,那些從四面八方追擊而來的「你就是想太多」、「我們可沒有給你壓力,壓力都是你自己找來的」,又把所有生活中的壓迫、苛責、要求、標準,推得一乾二淨,像是急著要脫罪般的,劃清界線:「你過得不好,與我無關」。
無怪乎,許多人感嘆,活在現代,找不到一個可以感受到關心自己的人。而每當出現神經緊繃,疲憊不堪,對自己的感覺又糟透了的時候,真的會有一顆心,願意為我柔軟嗎?
這個社會的人際互動,每天都在高壓及快速運轉中,很容易出現自己的一顆心,無法再為另一個人而柔軟。許多時候,我們害怕再經歷到失望,再感到受傷,所有的情緒及困擾,只能靠著自己硬撐,以致於當身心出現病症了,往往已是很困難處理,找不出線頭究竟在哪,怎麼會有後來的一團糾結纏繞?
「你還好嗎?」對許多經歷生命重大失落的人來說,更是一句令人困窘的話。不想被擔心,也不想再多解釋內在的自己,是如何的處在傷痛中,只能以「還好」替代所有的心情表達。怎麼會還好呢?當生命面臨了難以承受的失去時,當自己怎麼努力,也挽回不回從前時,那內心的沮喪和痛苦巨大,總是侵蝕著心,壓迫著靈魂。
而每說一句「我還好」,就像是臉上掛著一片片麻木無感的面具,隔離著自己的心,拒絕展示給外界看。而在內心深處的黑暗裡,躲藏的是那一個最孤單的自己,和一顆乾涸枯竭的心。
或許,對我們來說,寧可孤單,感到內心的寂寞,也不願意面對被他人錯誤理解,及遭受到異樣眼光的對待。面對外在世界,處處標榜「人生勝利」的重要,一旦感受到自己不符合了,就得趕緊把自己藏匿起來,與世界保持距離。
在每一句的「我還好」,或「我很好」的話語裡,有多少無法坦承的心情?我們必須讓人以為「我有把自己照顧好」,「我不用讓人擔心」,來維持自己給人的印象,也算是給了人交代。
五、六年前,陪我近十五年的老貓阿咪,在沒有預料的情況下,突然離我而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此離開這個世界。要我立刻接受接下來的日子,牠都不會在我身邊的事實,那是不可能的,我根本無力承受這樣的事實。
我生氣自己半點辦法都沒有,只能讓這樣的事發生,無可奈何的面對自己的無能為力。在死亡面前,生命只能臣服,交出我們的能量,任誰也無法與之抗爭、搏鬥。
死亡,即使理智再怎麼知道這是一個事實,情感上,仍是免不了的來回讓自己跌跤,無法就此站起來,振作。
在長達半年的時間,我必須再承認自己「過得不好」和「我還好,我沒事」中擺盪。白天時,他人難以理解這樣的喪慟,畢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軌道上,有自己必須關注的事,我的喪慟,就是自己的事,也不想影響任何人的心情、任何事的進行。
但夜晚時,我知道「我很不好」,無法抑止的流淚,總是在屋子裡的角落,彷彿再一次的看見阿咪,再一次的聽見阿咪的聲音。我多麼渴望,牠像過去的無數時刻,會在我最脆弱、最需要安慰的時候,緩緩的走到我身邊,坐下,用牠的貓掌,搭在我的手上,像是在跟我說:「沒事的,我都在。我會陪著你。」
但失去的悲痛,無論如何都無法得到牠的陪伴和安慰,而我最大的遺憾和愧疚是,我想我沒有來不及讓牠知道,原來我好愛牠,好需要牠,好謝謝牠。
當我沈浸在無盡的悲傷和喪慟情緒中,我想肯定是這個社會眼中的「自討苦吃」,或是「過得很有事,並不正常」,但對我而言,我的心還可以承受這樣的感傷,還能夠真實的感受自己的情感,即使是痛苦,我仍是慶幸我還保留著身為人,和人工智慧最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即便並不完全精確,也會當機無法運作,但我能夠和生命連結,用心用情,感受那種愛與被愛的體會。
即使,「過得不好」,那又如何呢?
我正在經歷身為人的獨特啊!有著獨特的人性,有著獨特的情感。
~《入夜,擁抱你》
#今天深夜十二點,開始預購
《入夜擁抱你》安撫黑暗中孤獨的自己
8/27 各大網路書店即將預購開賣!
博客來 https://goo.gl/hXhKxm
誠品 https://goo.gl/R8Rn86
讀書花園 https://goo.gl/4qBzHA
金石堂 https://goo.gl/6TrXof
讀冊 https://goo.gl/TEu3jo
成 大 研究所 榜 單 111 在 天地人學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地人跨產業沙龍 N.111】橫跨三大領域:(1)董福興(Bobby),汪達數位出版 / 總經理(華文電子書市場剖析暨電子書製作):華文電子書市場趨勢與挑戰、電子書編輯流程與製作技術、數位出版之於平台商與出版商之角色、優勢與案例解析。(2)莊凱詠(Peter),大山北月 / 執行長(複合式空間營運策略暨策展執行):複合式空間之營運暨獲利模式、菜單規劃與餐廳營運成本分析、空間策展之規劃暨執行know-how。(3)邵唯晏(Alfie),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 設計總監(當代建築市場與設計工程案例解析):當代建築市場趨勢與挑戰、非線性建築之特質、優勢與案例剖析、建築及室內設計人才市場剖析與趨勢走向。【天地人跨產業沙龍 N.111】至3/2(三)中午12:00報名截止,一次三會、三時吸收三方產業獨家精彩個案,會後跨產業人際網路交流與拓展,僅開放130位線上報名。報名與瞭解更多>>> http://goo.gl/mYAe9y
✔ 董福興(Bobby):汪達數位出版 / 總經理(華文電子書市場剖析暨電子書製作)
✔ 莊凱詠(Peter):大山北月 / 執行長(複合式空間營運策略暨策展執行)
✔ 邵唯晏(Alfie):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 設計總監(當代建築市場與設計工程案例解析)
✔ 董福興(Bobby):汪達數位出版 / 總經理(華文電子書市場剖析暨電子書製作)
曾任台灣第一個製作紙電同步及純數位雜誌之總編輯,現為汪達數位出版總經理,致力推動EPUB 3.0格式普及化,透過科技、排版促進數位出版市場活絡,身兼大塊文化出版、台灣角川與日本BookWalker合資之台灣漫讀之顧問。Bobby更以專家身分受邀參與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國際化小組,並擔任中文排版工作小組共同主席,解決中文數位出版之排版不相容問題,著有「中文排版需求」。W3C成立於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實驗室,創辦者為web之父提姆柏納-李(Tim Berners-Lee)。
Bobby為華文地區Web與App等內容排版專家,除了提供電子書製作工具、編輯流程顧問與製作技術教學等服務,也製作電子書,包含:《華氏451度》、《貧窮文化》、《電子書到底搞什麼?》、《無架構的暴政》等。N.111天地人空間跨產業沙龍邀請到汪達數位出版總經理董福興(Bobby)分享:
(1)華文電子書市場趨勢與挑戰;
(2)電子書編輯流程與製作技術;
(3)數位出版於平台商與出版商之角色、優勢與案例解析。
✔ 莊凱詠(Peter):大山北月 / 執行長(複合式空間營運模式暨策展執行)
Peter畢業於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現為大山北月執行長、新竹台三線策展人。大山北月為結合藝文展覽、餐廳佳餚之複合式空間,眺看新竹大山背景色,獲選為2014 Taipei Walker全台60家景觀好店。大山北月前身為廢棄小學,Peter活用舊址並策劃各項活動、空間策展與季節特展,包含:大家來找「茶」在地小旅行、150人夢幻婚禮、草地音樂會等。其餐廳採用鄉村食材、整合在地資源,藉以活絡當地人文及農業生態。
延伸廢棄國小概念,Peter將大山北月打造成親子同樂場所,桌椅採用國小課桌椅、點菜單以考試卷呈現,吸引都市人潮上山體驗。Peter曾獲2014關鍵評論網未來大人物、2013 onTrack創業列車Most Innovative Award。N.111天地人空間跨產業沙龍邀請到大山北月執行長莊凱詠(Peter)分享:
(1)大山北月之營運暨獲利模式;
(2)菜單規劃與餐廳營運成本分析;
(3)空間策展之規劃暨執行know-how。
✔ 邵唯晏(Alfie):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 設計總監(當代建築市場與設計工程案例解析)
竹工凡木設計總監、CSID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歷年最年輕秘書長、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Alfie專長空間設計與電腦輔助設計(CAD/CAM)整合,其所帶領之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強調一條龍式全方面設計服務、致力參數式演算法,打破傳統設計思維並有效降低工程成本。Alfie曾於2008年代表台灣前往日本參與安藤忠雄海外實習計畫(Ando Program),更榮獲2014 International JINTANG PRIZE年度新銳設計師、2015亞洲明日之星。近日發表之新書著作「當代建築的逆襲:Non-linear Architecture」,並榮登誠品暢銷書排行榜。
竹工凡木版圖遍及亞太五地,包含:台北、台南、北京、西安、新加坡。其作品包含:關島《Q Hotel》特色商旅、北京《MIBA釀酒大師》特色酒店、台南《日安竹米》文創旅店、北京《盤龍複合文創商業園區》、台北《京站威秀旗艦影城》等。N.111天地人空間跨產業沙龍邀請到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設計總監邵唯晏(Alfie)分享:
(1)當代建築市場趨勢與挑戰;
(2)非線性建築之特質、優勢與案例剖析。
(3)建築及室內設計人才市場剖析與趨勢走向。
本次N.111天地人文創跨產業沙龍,與您一起於小週末夜聆聽。關於『跨產業沙龍』:由天地人文創旗下天地人學堂創辦,固定每周三19:30-21:30於台北市中正區齊東老街天地人文創空間舉辦,至今已累積300位以上講師、10,000人次以上各產業參與者。在小周末舒適的夜晚與空間,邀您一同輕鬆享受三位產業專家的獨家精選個案,會後人際網絡交流與拓展,是您不可錯過的人脈交流與產業學習公開平台。
> 官網&詳情:http://goo.gl/q9vVsk
> 專屬FB社團:http://goo.gl/XPgZFw
* 為維護演講品質,保障參與者權益|本活動禁帶外食 |手機請保持靜音或關機 |攝影勿使用閃光燈
成 大 研究所 榜 單 111 在 研究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交流研究生學習歷程、研究所入學考試、推甄題目、解答、正備取錄取分數、考取 ... 做了一些功課後發現,大部分公司其實都不認可在職專班的學歷,那因為我讀的是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