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也可以好好吃飯❤️
快速燉煮、煲湯、滷牛肚都超簡單
#媽咪煮三種模式寶寶粥超快速
美的Midea mini食代 微電腦壓力鍋(2.5L)
小家庭、單身小資族一定要入手的高CP直廚電,桃紅色超美的美的mini時代壓力鍋,讓需要長時間燉煮的美食變得更輕鬆,操作介面超級簡單,讓每個人都可以燉煮出美味的料理。
👉🏻表單:https://reurl.cc/KAqpve
👉🏻分享文:https://reurl.cc/gWpYnz
#1580元含運送到家
智能化的電子按鍵面板,清楚標示每個功能選項,八項模式、七道壓力、三種口感,總共變化出百種烹飪模式,可照個人喜好口感進行更多變化式的料理。
不管燉肉、蒸魚、燉湯、煮粥、寶寶粥、煮飯都能非常快速搞定,縮短繁雜的料理時間。
比起傳統壓力鍋,美的Midea mini食代 微電腦壓力鍋更是簡單快速又安全,擁有自動安全鎖,自動洩壓及手動洩壓通通有。
智慧定時烹調更方便,上班前煮下班後吃,睡前煮早上吃。9種安全防護裝置,使用更安全安心。
鍋蓋邊緣可拆洗密封條以及一指式儲水盒等等都讓人備感貼心,無論在功能或是設計上都面面俱到,加上桃紅時尚可愛的造型,絕對是一款實用與美感兼具的壓力鍋。
此商品為外箱有破損商品,主機為全新品,保固一年,數量有限。
#商品特色:
(1)8大菜單快捷鍵,滿足不同口味需求。
(2)7段壓力調整,依個人喜好做口感選擇。
(3)3種口感選擇,軟硬口感輕鬆設定。
(4)容量2.5L(約2~5人份)。
(5)14種口感搭配組合,滿足您多樣口感及口味需求。
(6)智能24小時預約功能。
(7)雙重安全防護裝置。
(8)一鍵保溫/再加熱功能。
(9)上蓋安全提示。
(10)便攜提手設計,攜取移動更方便。
(11)可拆洗式密封圈。
電子鍋(箱損福利品) MB-FS201R(Q)
#商品特色:
(1)容量2L,適用3人份。
(2)智能快捷菜單,享受美食,一鍵搞定。
(3)智能觸控式面板,快速方便選取菜單。
(4)人性化置頂操作面板設計,無需彎腰操作。
(5)蜂巢式內膽設計,聚能加熱,加熱更均勻。
(6)懸浮式電熱盤,食物受熱更均勻。
(7)特設嬰兒副食品菜單功能,貼心呵護。
(8)智能24小時預約功能。
(9)活潑流線設計,用色大膽食尚。
(10)立體巡迴加熱,上蓋設置發組件,雙向加熱。
#3C家電 #廚房家電 #壓力鍋 #桃紅
--------------
郭小寶~集購社! 家電、居家、親子、零食、飯店超多獨家商品集購開團中!
👉🏻集購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GIGO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JI 於今日正式推出沉浸式飛行無人機 DJI FPV,極致的產品創新為使用者帶來前所未有的 FPV 沉浸式飛行體驗。DJI FPV 在保持高水準航拍性能的基礎上,讓飛行過程變得更加有趣,普通人亦能體驗第一人稱視角飛行樂趣,它是DJI 多年在無人機設計、研發沈澱的最新作品。 DJI FPV 提供...
「手動彎管機」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手動彎管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手動彎管機 在 3c老實說 / 30天評測心得連載 / 投幣式編輯人生 / 氣象部落客勞倫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手動彎管機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手動彎管機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手動彎管機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手動彎管機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手動彎管機 在 LY-315 手動彎管器 - 科聚工業有限公司 的評價
- 關於手動彎管機 在 REMS 手動&電動薄管彎管器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手動彎管機 在 彎管器手動彎管機彎管工具鐵管銅管鋼管彎曲U型SWG-25 的評價
手動彎管機 在 3c老實說 / 30天評測心得連載 / 投幣式編輯人生 / 氣象部落客勞倫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連玩傳統空拍機都這麼容易摔機了,怎麼會有可以輕鬆駕馭 DJI FPV 穿越機的幻覺呢?
是說 DJI 穿越搖桿好像在用 Joy-Con 啊!!!
-
DJI FPV 提供區別於普通航拍無人機的飛行視角和操控方式,使用者佩戴飛行眼鏡,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精準操控,人與飛行器結合,將獲得飛鳥般自由翱翔於天地的暢快感。全新推出的穿越搖桿提供獨特無人機操控方式,多項飛行功能按彙集成於穿越搖桿,使用者的手部轉動將控制飛行器的方向和姿態,飛行體驗再升級。DJI FPV 設有 3 種飛行模式,可透過標配遙控器快速切換,N 擋為普通模式,S 擋為運動模式,無需長時間系統性訓練,使用者就能快速掌握基礎飛行技巧,而進階手動模式 M 擋專為追求極致的飛手而設計,支援使用者自訂多項參數,新手和行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飛行模式。
沉浸式飛行,你也能輕鬆駕馭
全新的產品設計理念,注定了 DJI FPV 生而不凡。DJI FPV 飛行器機身採用流線型設計,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外觀靈動又不失王者風範。全新升級的飛行眼鏡可提供120fps高清圖傳畫面即時傳輸,配合 150° 超廣視角,帶來臨場般的絕佳觀感。
體感控制,帶來與眾不同的無人機操控模式。全新推出的穿越搖桿,將擋位切換、一鍵煞停和雲台俯仰等多項功能彙整一處,使用者單手即可操控飛行器。借助體感技術,穿越搖桿支援以手部動作控制飛行方向,輕輕轉動手腕就能完成精彩轉彎動作,將操作難度進一步降低,提供更安全的飛行方式。握上穿越搖桿,你將化身飛行員,穿梭於廣袤天地之間。
暢快飛行,圖傳至關重要。DJI FPV 搭載 DJI 最新數位圖傳系統 DJI O3,解析度高,延遲低,傳輸距離遠達 10 公里,支援 2.4GHz/5.8GHz 雙頻段自動切換,抗干擾能力更強。採用「三發四收」高增益全向天線設計,訊號覆蓋範圍的傳輸更穩定。高達 50 Mbps 的圖傳碼率,能有效避免畫面遲緩和拖影造成的不適感,從相機拍攝到飛行眼鏡螢幕顯示的延遲低至 28ms,強勁的圖傳品質帶來超卓的視覺感受。
全新擋位設計為使用者提供更友好的操控選擇和進階路徑,飛行新手也能輕鬆上手。DJI FPV 根據使用難易度設定 3 個擋位,分別為 N 擋、S 擋和 M 擋。N 擋(普通模式)操控與普通航拍機操作一致,可實現精準懸停,飛行經驗較少的使用者可先用這個模式練習操控,體驗與普通航拍機完全不同的拍攝視角,感受飛行樂趣。
適應了普通模式後,使用者可切換至S 擋(運動模式),DJI FPV 飛行動力和操控性能表現將更出色,普通飛手也能盡情領略第一人稱視角飛行的獨特魅力。該模式新增定速巡航功能,DJI FPV 可用恆定速度飛行,讓使用者更專注於控制飛行方向,進一步簡化的飛行操控帶來更極致的浸入式飛行。
針對高階飛行者而設計的 M 擋為手動模式,操控邏輯與傳統 FPV 無人機一致,支援使用者自訂多項參數。該模式下所有飛行輔助功能都將關閉,熟練操控的專業玩家可最大程度享受 DJI FPV 的出眾性能。
一系列飛行安全輔助功能,讓你安心飛。DJI FPV 配備前視和下視感知系統、下視補光燈以及其他飛行輔助功能,多方位保障飛行安全。在圖傳訊號失聯和低電量情況下,DJI FPV 將自動返航;普通模式下 DJI FPV 具備障礙物感應能力並能完成有效減速,最大程度避免事故損壞;遇到突發狀況時,按下 DJI FPV 急停按鍵,飛行器會減速並做到懸空停留,有效避免飛行意外發生。
DJI FPV 以第一人稱視角操控方式改寫了大眾對無人機飛行的想像,高清低延遲圖傳讓「飛」與「看」同步,而進階式的擋位設計和飛行安全輔助功能讓普通人也能輕鬆體驗 FPV 飛行的刺激與樂趣。
延續影像基因,航拍多一種選擇
DJI FPV 不僅能帶來身臨其境般的浸入感,亦能用航拍記錄飛行所見。融入 DJI 領先的影像技術,DJI FPV 影像性能同樣出眾,搭載 1/2.3 英吋感光元件,鏡頭視角可達 150°,沉浸飛,盡情拍,飛行更快意。
錄像方面,DJI FPV 可錄制碼率高達 120 Mbps 的 4K/60fps 影片,清晰記錄飛行所見;支援 H.264 和 H.265 兩種編碼格式,創作便利性更高;拍攝過程中還可使用 4 倍慢動作功能,解鎖更多拍攝玩法;DJI FPV 採用 RockSteady 增穩,可有效減低畫面晃動,還可以校正傾斜與畸變的畫面,進而獲得穩定流暢的畫面。
區別於普通航拍機,DJI FPV 拍攝品質高,還兼具充沛的飛行動力、極高的機動性以及極富衝擊力的畫面呈現方式,這些綜合實力為使用者提供更靈動、更接近自然視角的拍攝方式,對於追逐拍攝、快速移動拍攝等複雜任務,DJI FPV 也將是全新選擇。
貼心保障,體驗再次躍升
DJI FPV 在細節方面也下足功夫,進一步提升使用體驗。DJI FPV 機身採用模組化設計,雲台相機、腳架以及機身頂殼能夠快速拆裝,並支援使用者自行更換,提高飛行效率。
與 DJI FPV 同時推出的虛擬飛行應用程式,方便使用者在室內練習 FPV 飛行技巧。內建多種仿真場景,提供與真實飛行一致的操控回饋,同時戴上飛行眼鏡就能獲得同樣的沉浸感。配合飛行教程使用模擬器練習,DJI FPV 為飛手提供最低的學習成本來掌握 M 擋操控。從 N 擋到 S 擋,再到 M 擋,DJI 為飛行愛好者提供了完整的進階學習路徑,將飛行模式選擇權完全交給使用者。
DJI FPV 更提供「觀眾模式」,觀眾與飛手選擇相同頻道即可觀看飛行實況畫面,與飛手一同感受穿梭天地間的快感。連接手機與飛行眼鏡,開啟 DJI Fly 應用程式,就能在手機端即時收看飛行畫面。
售價與發售渠道
DJI FPV 套餐售價為 NT$37,600,套裝包含飛行器、搖桿遙控器、飛行眼鏡、1 顆智能飛行電池、2 對槳葉等配件。DJI FPV 穿越搖桿同步發售,售價為 NT$4,550。若想飛行更盡興,可選擇加購 DJI FPV 暢飛配件包,包含 2 顆智能飛行電池、1 個充電管家,售價為 NT$9,300。
適用於 DJI FPV 的保障專案 DJI Care 隨心換同步上線,提供全方位意外保障解決方案,為 DJI FPV 提供低價替換服務,僅需支付一定替換費就能實現極速換新,讓您無懼機器進水和碰撞損壞。DJI Care 隨心換 1 年版售價 NT$5,600,提供 1 年內 2 次低價替換權益;2 年版售價 NT$9,300,提供 2 年內 3 次低價替換權益和第二年官方保固服務。
手動彎管機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層電路貼在皮膚上,延展度 800%!這款「電子刺青」還能控制機器手
作者 雷鋒網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2 日 0:00 |
聽過「電子紋身」(Electronic Tattoo)嗎?早在 2013 年,Motorola 高級副總裁 Regina Dugan 就曾拿出看似普通紋身貼紙的產品。Regina Dugan 表示這款電子紋身是行動式智慧設備,可惜並未多展示充滿未來感的那面。
2016 年 YouTube 一支影片,幾位生物駭客展示將電子設備植入皮下的過程──設備差不多硬幣大小,由一個印刷電路板、5 個表面貼裝發光二極管(SMD LED)組成,由矽膠包裹,一塊 3 伏特電池供電。
設備植入並受磁鐵觸發後,LED 燈會發光,皮膚會出現一朵梅花。
如果你覺得電子紋身只是廠商炒概念、科學怪人開腦洞,那就錯了。
2018 年,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科學家就將電子紋身寫進論文,用液態金屬合金塗覆銀奈米顆粒,兩者融合後形成電路,經過印刷,紋身就可輕鬆轉移到皮膚,且導電性也很高。
當時參與研究的卡內基美隆大學助理教授 Carmel Majidi 表示:這是電子印刷領域的突破。
就在最近,中國科學家也聯合打造出電子紋身。
2021 年 1 月 13 日,論文發表於《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題為「Multilayered electronic transfer tattoo that can enable the crease amplification effect」(可實現摺痕放大效果的多層電子傳遞紋身)。
論文作者來自南方科技大學(深圳灣實驗室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及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家奈米科學技術中心。
什麼是「電子紋身」?
看過前文,大概能對電子紋身下個定義:「能直接貼在皮膚上的超薄電路」。電子紋身可隨著皮膚狀態任意拉伸彎曲,可說是穿戴式設備的最高境界了。運作原理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能讓設備靠近時交換數據的技術。
NFC 是在 RFID(無線射頻身分辨識)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無線連接技術研發而成,日常場景也為各類電子產品提供安全快捷的通訊支援。行動支付、文件傳輸、門禁、手機與車鑰匙集合的背後,都離不開 NFC──轉到電子紋身,NFC 可確保訊號傳遞。
其實電子紋身有很多用途,如耳機、無線收發器、電源、噪音檢測器、測謊儀等等。作者也提到:「電子紋身在皮膚健康和運動感測有很大潛力。」
然而電子紋身目前問題是:固形性、黏性和多層性等特性不能並存,是研究人員設計新型電子紋身的起因。
多層電子傳遞紋身
研究人員設計出「多層電子傳遞紋身」,即 multilayered electronic transfer tattoo(下稱 METT)。
為了組成多層電路模板,科學家用到兩種材料,一是金屬聚合物導體(metal-polymer conductors),二是彈性體嵌段共聚物(elastomeric block copolymer)。
METT 共有 3 層:
黏合層(adhesive layer):很薄(~8μm)的壓敏膠,受外部壓力時,黏合層使 METT 與皮膚緊密附著。
釋放層(release layer):矽酮膜,主要目的是便於電路模板從釋放膜剝離。
兩者間的電路模組:含 3 層電路,每層都嵌有可拉伸導體的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薄膜(~14μm)。
第一、二層電路上有應變感測器,數量分別為 11 和 4,第三層電路上有一個加熱器。
由於金屬─聚合物導體(metal-polymer conductor)有良好延展、可重複性,因此可用作應變感測器。
如下圖 A、B 所示,基於金屬─聚合物導體的應變感測器電阻,隨著拉伸應變增加而增加,METT 甚至可容易拉伸到 800%,遠遠超過皮膚最大變形度。
METT 可用於溫度調節、運動監測和機器人遠端控制,具高延展性(800%)、固形性和黏性,可做到摺痕放大效果,因而能將聚集應變感測器的輸出訊號放大 3 倍。事實證明,無需任何溶劑或加熱,METT 就能在不同表面牢牢附著。
遠端控制機器手臂
不僅如此,為了展示新型電子紋身的可擴展性,科學家更製造出 7 層 METT,當成可拉伸加熱器。
上圖 A 是 7 層加熱器俯視圖,每個電路層都包含一個基於金屬─聚合物導體的加熱器,兩端有 2 個連接點,用於與其他層加熱器形成垂直電連接。因此,7 個加熱器就以串聯方式連接電源。
上圖 B 展示不同層基於金屬─聚合物導體的加熱器,透過連接點形成的電連接。
論文介紹,除連接點外,金屬─聚合物導體透過 SBS 形成良好電絕緣,熱成像時未發現短路。研究結論之一是,隨著層數增加,紋身的順應性隨厚度增加而降低,兩層電子紋身足以滿足大多數功能。
科學家將 METT 實際應用──透過手指彎曲發出的訊號放大,透過藍牙傳輸到機器手臂,因此 METT 能遠端控制機器手臂,模仿人手動作時也不會出現異常震動。
論文表示,團隊已透過 2 層 METT 做到以 6 個自由度遠端控制機器手,透過 3 層 METT 以 15 個自由度遠端控制機器手。
可肯定的是,未來電子紋身在醫療、VR 和可穿戴式機器人方面有巨大潛力。
附圖:▲ 蘋果手機上的 NFC 功能。
▲ 科學家測試 METT 應變感測器的機電性能。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2/12/multilayered-electronic-transfer-tattoo/
手動彎管機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DJI 於今日正式推出沉浸式飛行無人機 DJI FPV,極致的產品創新為使用者帶來前所未有的 FPV 沉浸式飛行體驗。DJI FPV 在保持高水準航拍性能的基礎上,讓飛行過程變得更加有趣,普通人亦能體驗第一人稱視角飛行樂趣,它是DJI 多年在無人機設計、研發沈澱的最新作品。
DJI FPV 提供區別於普通航拍無人機的飛行視角和操控方式,使用者佩戴飛行眼鏡,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精準操控,人與飛行器結合,將獲得飛鳥般自由翱翔於天地的暢快感。全新推出的穿越搖桿提供獨特無人機操控方式,多項飛行功能按彙集成於穿越搖桿,使用者的手部轉動將控制飛行器的方向和姿態,飛行體驗再升級。DJI FPV 設有 3 種飛行模式,可透過標配遙控器快速切換,N 擋為普通模式,S 擋為運動模式,無需長時間系統性訓練,使用者就能快速掌握基礎飛行技巧,而進階手動模式 M 擋專為追求極致的飛手而設計,支援使用者自訂多項參數,新手和行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飛行模式。
DJI 總裁羅鎮華表示:「DJI FPV 是 DJI 又一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出現代表 DJI 消費級無人機將由注重航拍體驗階段穩步邁入飛行體驗和航拍體驗雙結合的新紀元。DJI FPV 凝聚了無數 DJI 工程師的飛行夢想,這些極富實踐精神的夢想家秉持極致不妥協的產品追求,為普通使用者帶來了輕易就能觸及的無人機第一人稱視角飛行,這種沉浸式飛行將會為全球無數使用者帶來超凡感官體驗。」
沉浸式飛行,你也能輕鬆駕馭
全新的產品設計理念,注定了 DJI FPV 生而不凡。DJI FPV 飛行器機身採用流線型設計,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外觀靈動又不失王者風範。全新升級的飛行眼鏡可提供120fps高清圖傳畫面即時傳輸,配合 150° 超廣視角[1],帶來臨場般的絕佳觀感。
體感控制,帶來與眾不同的無人機操控模式。全新推出的穿越搖桿,將擋位切換、一鍵煞停和雲台俯仰等多項功能彙整一處,使用者單手即可操控飛行器。借助體感技術,穿越搖桿支援以手部動作控制飛行方向,輕輕轉動手腕就能完成精彩轉彎動作,將操作難度進一步降低,提供更安全的飛行方式。握上穿越搖桿,你將化身飛行員,穿梭於廣袤天地之間。
貼心保障,體驗再次躍升
DJI FPV 在細節方面也下足功夫,進一步提升使用體驗。DJI FPV 機身採用模組化設計,雲台相機、腳架以及機身頂殼能夠快速拆裝,並支援使用者自行更換,提高飛行效率。
與 DJI FPV 同時推出的虛擬飛行應用程式[3],方便使用者在室內練習 FPV 飛行技巧。內建多種仿真場景,提供與真實飛行一致的操控回饋,同時戴上飛行眼鏡就能獲得同樣的沉浸感。配合飛行教程使用模擬器練習,DJI FPV 為飛手提供最低的學習成本來掌握 M 擋操控。從 N 擋到 S 擋,再到 M 擋,DJI 為飛行愛好者提供了完整的進階學習路徑,將飛行模式選擇權完全交給使用者。
DJI FPV 更提供「觀眾模式」,觀眾與飛手選擇相同頻道即可觀看飛行實況畫面,與飛手一同感受穿梭天地間的快感。連接手機與飛行眼鏡,開啟 DJI Fly 應用程式,就能在手機端即時收看飛行畫面。
售價及查詢
DJI FPV 套裝售價為 HKD 9,499,套裝包含飛行器、搖桿遙控器、飛行眼鏡、1 顆智能飛行電池、2 對槳葉等配件。
DJI FPV 穿越搖桿同步發售,售價為 HKD 1,249。
若想飛行更盡興,可選擇加購 DJI FPV 暢飛配件包,包含 2 顆智能飛行電池、1 個充電管家,售價為 HKD 2,399。
即日起,可到OTG網上商店了解更多及預訂: https://bit.ly/3sK835E
查詢︰+852 37005700 (OTG)
暢快飛行,圖傳至關重要。DJI FPV 搭載 DJI 最新數位圖傳系統 DJI O3,解析度高,延遲低,傳輸距離遠達 10 公里,支援 2.4GHz/5.8GHz 雙頻段自動切換,抗干擾能力更強。採用「三發四收」高增益全向天線設計,訊號覆蓋範圍的傳輸更穩定。高達 50 Mbps 的圖傳碼率,能有效避免畫面遲緩和拖影造成的不適感,從相機拍攝到飛行眼鏡螢幕顯示的延遲低至 28ms,強勁的圖傳品質帶來超卓的視覺感受。
全新擋位設計為使用者提供更友好的操控選擇和進階路徑,飛行新手也能輕鬆上手。DJI FPV 根據使用難易度設定 3 個擋位,分別為 N 擋、S 擋和 M 擋。N 擋(普通模式)操控與普通航拍機操作一致,可實現精準懸停,飛行經驗較少的使用者可先用這個模式練習操控,體驗與普通航拍機完全不同的拍攝視角,感受飛行樂趣。
適應了普通模式後,使用者可切換至S 擋(運動模式),DJI FPV 飛行動力和操控性能表現將更出色,普通飛手也能盡情領略第一人稱視角飛行的獨特魅力。該模式新增定速巡航功能,DJI FPV 可用恆定速度飛行,讓使用者更專注於控制飛行方向,進一步簡化的飛行操控帶來更極致的浸入式飛行。
針對高階飛行者而設計的 M 擋為手動模式,操控邏輯與傳統 FPV 無人機一致,支援使用者自訂多項參數。該模式下所有飛行輔助功能都將關閉,熟練操控的專業玩家可最大程度享受 DJI FPV 的出眾性能。
一系列飛行安全輔助功能,讓你安心飛。DJI FPV 配備前視和下視感知系統、下視補光燈以及其他飛行輔助功能,多方位保障飛行安全。在圖傳訊號失聯和低電量情況下,DJI FPV 將自動返航;普通模式下 DJI FPV 具備障礙物感應能力並能完成有效減速,最大程度避免事故損壞;遇到突發狀況時,按下 DJI FPV 急停按鍵,飛行器會減速並做到懸空停留,有效避免飛行意外發生。
DJI FPV 以第一人稱視角操控方式改寫了大眾對無人機飛行的想像,高清低延遲圖傳讓「飛」與「看」同步,而進階式的擋位設計和飛行安全輔助功能讓普通人也能輕鬆體驗 FPV 飛行的刺激與樂趣。
延續影像基因,航拍多一種選擇
DJI FPV 不僅能帶來身臨其境般的浸入感,亦能用航拍記錄飛行所見。融入 DJI 領先的影像技術,DJI FPV 影像性能同樣出眾,搭載 1/2.3 英吋感光元件,鏡頭視角可達 150°,沉浸飛,盡情拍,飛行更快意。
錄像方面,DJI FPV 可錄制碼率高達 120 Mbps 的 4K/60fps 影片,清晰記錄飛行所見;支援 H.264 和 H.265 兩種編碼格式[2],創作便利性更高;拍攝過程中還可使用 4 倍慢動作功能,解鎖更多拍攝玩法;DJI FPV 採用 RockSteady 增穩,可有效減低畫面晃動,還可以校正傾斜與畸變的畫面,進而獲得穩定流暢的畫面。
區別於普通航拍機,DJI FPV 拍攝品質高,還兼具充沛的飛行動力、極高的機動性以及極富衝擊力的畫面呈現方式,這些綜合實力為使用者提供更靈動、更接近自然視角的拍攝方式,對於追逐拍攝、快速移動拍攝等複雜任務,DJI FPV 也將是全新選擇。
手動彎管機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款Xciting S 400的外觀比上一代有型煞食,像機械人的車頭富有電影感,眼神比舊款更兇悍,而經過修改的流線型車身顯得更時尚,新設計的八字型尾燈與同廠旗艦大羊AK 550一脈相承。除了披上新包圍外,新Xciting S 400還加入多項實用功能,操控性能亦有所提升。
KYMCO當年十分勇敢,在2005年推出第一代Xciting 500,嘗試以單汽缸力量挑戰TMAX。儘管彼此的實力距離較大,但Xciting 500卻以低於日本250的價格、豪華裝備、巡航車的穩定感、舒適雙騎座椅及大排氣等等優點,在新興大羊市場站穩陣腳。
相隔五年後,KYMCO在2010年推出全新面貌的Xciting R500i,而當年抵港的橙金色車身配紅色鮑魚版本更凸顯Racing味。同年,代理引入更輕更靈活,針對市區路況設計的KYMCO DOWNTOWN 300,抵港後隨即大受歡迎,的確搶去同門師兄Xciting R500i不少風頭。
隨著Xciting R500i的受歡迎度漸退,競爭對手日增,KYMCO亦針對其弱點改革,在2013年推出新一代Xciting 400i,但500及400的外觀其實很相似。事實上,400版本推出後不久,500也逐步停產。
即使新Xciting 400i的排氣量較500低,但馬力及扭力輸出卻與Xciting 400i不相伯仲,同樣輸出38ps馬力,原因本地代理引入的Xciting 400i是海外版,較台灣版多2ps馬力,再者400的車重遠低於500,體積較細,在此消彼長下,400的整體加速表現不下於500。亦因為Xciting 400i更輕關係,不管在單騎或雙騎加速、以及推車、起大架及彎向表現,比500版多了一份輕盈感,並且保持著巡航車般的穩定感,以及更省油,平均油耗1升可行駛約24-26km(視乎路段)。結果,新Xciting 400i抵港後成為熱賣車款之一。
眨眼間,上一代Xciting 400i已經面世五個年頭,當全新Xciting S400在2017年曝光後,終於在2019年農曆新年前抵港,本誌也借來上一代比較。先簡單介紹新款Xciting S 400多了甚麼功能,新風擋提供手動四段高度調校,對經常行駛高速公路的騎士來說十分實用,而舊款風擋沒有調校功能。照明方面,新車採用全LED,舊款大燈卻採用普通燈膽,但指揮燈、車頭日光燈及尾燈均採用LED。
新款Xciting S 400採用全新設計儀錶外,並加入已應用於其她KYMCO綿羊上的Noodoe系統。用家只需使用手提電話下載專用Apps,然後連接車輛,儀錶中央屏幕就變成導航,並可以顯示來電及WhatsApp等訊息,避免手提電話日曬雨淋。此外,舊款泊車手掣設於匙膽右下方,騎士需要彎腰伸手才可拉動,但新泊車手掣已移送至左軑把,使用更方便,並可騰出更多空間,使新款Xciting S 400多一個前置雜物箱,而左則的雜物箱內置USB充電插頭,取代舊款12v圓型插頭。當騎士鎖軑後,兩個前置雜物箱均不可打開,具有防盜作用,舊款則可以打開。
座椅下的儲物空間,新、舊款的容積分別不大,同樣只可以容納一頂大頭佛及雨衣等物品,如果騎士經常雙騎及需要擺放兩頂頭盔,無可避免要安裝尾箱。至於新車的車架、可調尾避震、引擎及輪胎呎吋等等的規格,新、舊款大致相同。
手動彎管機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次去意大利Mugello賽車場,主要出席APRILIA ALL STAR派對及APRILIA RSV4 1100 FACTORY發布會,沒想過試車,所以沒有帶備皮衣、皮靴、手套及頭盔。
沒打算試的原因是車輛高達217匹馬力,來意大利之前從未開過1000cc的跑車,還要在MotoGP分站直路車速最高的賽道駕駛,這部車直路可超過時速300km/h,所以沒有信心。還有10年前在珠海賽車場第一次開600就炒車,往後沒有在大賽車場開過車,到現在只在街道上開過幾次600,還有最近才參加使用300cc入門大包圍,在小型賽車場(卡丁車)操練的培訓班,可以說自己沒有開大排車的經驗。
但是同行的Kin說難得來到著名賽車場,別浪費機會,恰巧APRILIA提供全套裝備,所以決定試車。另外,很多豐富經驗的騎士說現在的跑車比以前容易駕駛,自己確實想體驗一下,經過這次測試後,某程度上認同這說法,但在我的角度來說絕對不能說容易駕駛,但是沒想到很快適應。
以前的大馬力跑車難開,是因為又大又重,馬力輸出太狂野,油門很難控制。可是現在的高性能跑車又小又輕,還有配備先進的電子科技,在神不知鬼不覺下輔助騎士控制車輛,還有油門控制寬容度比以前大,讓我自己覺得不是第一次駕駛超跑,可是要開得很好,確實要求更高層次的駕駛技術,正所謂易學難精。
回顧過去20年電單車的發展,電子科技進步神速,如果10年前我駕駛的600擁有循跡系統,很大機會不用炒車。因為現在的超跑推出前,已裝有大量數據,車上的感應器把騎士動作及車子的傾則角度化成數據,萬一數據超出安全範圍,電腦立即減少供油,及早化解炒車危機,可以說補救騎士犯錯及駕駛技術不足,讓騎士更安全,。
先不說最先進的MotoGP戰車,就算高性能市販跑車,已經做到車子仍在傾則,騎士大油門出彎,輪胎都不輕易打滑導致炒車,還有馬力模式能夠壓住馬力輸出,讓新手更容易者適應。其實跟電腦賽車遊戲一樣,在電子系統輔助下,玩家大力按住控制器的油門出彎,可以調校至輪胎輕微打滑,甚至沒有打滑地出彎,可是在現實世界沒有這個膽量。
雖然電子科技很重要,但車輛的設計及各項設定才是最重要,因為它等同穩固地基,否則再多電子科技,都無法彌補硬件上的不足。因為試駕RSV4 1100 FACTORY後兩星期,編者去西班牙JEREZ賽車場,出席輪胎發佈會,有機會試駕不同款式的超跑,在可以比較情況下,發覺RSV4 1100 FACTORY的加速力及轉向靈活性能非常出色。
說回電子科技如何使編者迅速地適應RSV4 1100的大馬力,先說她的座姿,騎上車輛後雙腳像芭蕾舞(編者5呎6吋高),座姿十分俯伏,但車子很小,這是採用V4引擎的好處。
由於我從未駕駛過1000cc跑車,從維修區駛出賽道後立即加速,到現在仍然清楚記得那一刻,她的低扭非常勁強,很爽,雖然力量不斷地湧出來,但來得很順暢,油門控制沒想像中困難,可是最意外是駛過T1、T2及T3三個彎道以後,不知不覺在T4很自然地磨包。可能聽起黎有點誇張,雖然她的操控感未致於編者操練的300cc入門大包圍靈活及輕,但沒想過一部1100cc跑車的壓彎感那麼輕,壓下去可以那麼輕鬆,過彎穩定性能更出色。雖然這樣比較不太合適,主要是因為沒有太多經驗,腦海裡還停留在10年前炒掉的舊款600跑車,又重又大。
其實RSV4 1100 FACTORY有那麼好彎向性能不難解釋,看看她的鋁合金車架及搖臂,還有市販車使用的頂級Ohlins前、後避震,與及賽車胎輪,這些硬件製造出來的穩定感及咬地力,我前之從未體驗過,給我很大信心。當我逐漸熟習戰車及賽道後,出彎打開油門時間越來越早,越來越兇。但是如果有機會檢視行車數據,編者肯定循跡系統在每次出彎都介入,幫手控制馬力,否則以自己的駕駛技術,是沒信心車子還在傾則就大開油門出彎。
其實Mugello賽道的大部份路段是上、落坡彎,看MotoGP直播是無法看到,其中一個彎道可以磨包4-5秒,這反映編者的車速不高,純粹是嘆彎,可是最難忘是全長1.4公里大直路,今年MotoGP又創出356.7km/h新記錄。雖然往上衝看不見T1彎道,可是非常刺激,還有在這條大直路可以徹底感受她的加速力有多利害,從最後的T15彎用2檔出彎後,一直衝到底可以用盡6檔。而她的5檔很大力,沒想到6檔同樣很強,不要忘記,她比一般超電多78cc。
那天共有四節試車,每節15分鐘,由於編者在前兩節試車無法適應大直路的超快車速,所以不敢開油。但適應以後,還有找到煞車點,才大膽地扭油加速,產生的推力對我來說無法形容,即使身體俯伏在風鏡後,但兩側與頭頂的風阻卻非常利害,風聲像轟炸機投下的巨型炸彈,手臂還要用盡力捉緊軑把才可以駕駛,還有首次體驗到高速煞車的俯衝感,雙臂必須撐緊軑把,與及上半身抵受強勁的風阻,現在想起都回味無窮。雖然車速很高,但車輛卻十分穩定,與及非常貼地向前衝,說不定碳纖定風翼正發揮下壓作用。另外還有防起頭電子系統,大油門加速都不容易起頭,這些科技確實了不起。
這是我第一次使用快速電子轉檔器,由於我的轉檔技巧不高,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神器,因為在賽車場操練,最困難是連續退3個或者4個檔位,如果減慢車速不對,補油與放開離合器時間不準,產生的引擎煞車(Engine Brake)使車尾兩邊擺,很恐佈與無法穩定地攻彎。雖然緩和引擎煞車(Engine Brake)的防鎖死離合器或滑動式離合器(Slipper Clutch)已普及,但如果有電子輔助當然更好。
怎樣也好,除了起步入1檔與停車入空檔,RSV4 1100 FACTORY都不需要使用離哈器,趾尖只要頂上或踏下,與及不用放開油門就可轉檔,轉檔聲清脆利落又準確,最利害是在高速大直路從6檔拖到2檔,車子保持高度穩定,因為電腦及節氣閥不動聲色地自動補油,緩和引擎煞車,讓我穩定地攻彎。編者也試過在大直路用傳統的手動轉檔,鬆開油門再扣下離合器,但是由於體力已下降,在高速握緊軑把下轉檔其實不容易,拜科技所賜,不僅減少轉檔動作,而且轉檔速度更快。
還有配備碳纖導風管散熱的煞車卡鉗及330mm大煞車碟,煞車手感非常美妙,在如此高速下減速,好像不費吹灰之力車子就減慢,對我來說又是另一番體驗。
說到現在,從頭到底把車子說得很容易開,某程度來說是沒錯,因為電子科技的確可以馴服一部超過200匹超跑,可是千萬不要輕視她們,當她們發惡起來,又或者無法駕馭,你是無法壓住她;此外,最困難是怎樣用成熟態度去運用強力馬力。總的黎講,雖然很多人說現在的車子電子科技過多,減少操控樂趣,可是對我來說是偉大發明,因為科技可以讓我好快適應大馬力超跑;另外,如果騎士本身有很好的技術,電子科技可讓你如處添翼。
手動彎管機 在 REMS 手動&電動薄管彎管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手動 薄管 彎管器 Sinus in**管能力: 3/8~7/8" (10~22mm)。白鐵薄管12~18mm。 適用於軟/硬薄管,彎曲至180°。 多用途,適用於任何地方,徒手或用平行 ... ... <看更多>
手動彎管機 在 彎管器手動彎管機彎管工具鐵管銅管鋼管彎曲U型SWG-25 的推薦與評價
彎管 壁厚3mm,管徑25mm,(建議壁厚不超過2mm,否則彎起來很費力) 彎管 範圍(mm): φ10 ~ φ25 配置模具(mm): 10 、 12 、 14 、 16 、 19 、22 、 25 ... ... <看更多>
手動彎管機 在 LY-315 手動彎管器 - 科聚工業有限公司 的推薦與評價
LY-315 手動彎管器 ; LY-315 6mm, 6mm ; LY-315 8mm, 8mm ; LY-315 10mm, 10mm ; LY-315 12mm, 12mm.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