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政策跨部會協調,教育部不能事不關己!
在今年甫落幕的國際技能競賽,台灣好手們在58國、1,251位技能好手齊聚的殿堂,奪下4金1銀5銅27優勝,獲獎率88%排名世界第四。但是在這場國際矚目的技職盛事中,教育部缺席了。
其實,針對跨部會的技職政策協調,我們在「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四條明確提到,「為培育符合國家經濟及產業發展需求之人才,制定宏觀技職教育政策綱領,行政院應定期邀集教育部、勞動部、經濟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及其他相關部會首長,召開技職教育審議會;其委員之遴聘、組織及運作辦法,由行政院定之。前項綱領,至少每二年應通盤檢討一次並公告之。」
但是呢,這個會議在你們教育部裡面的運作辦法裡,一年開一次,就是一個行禮如儀,連會議記錄、成員,在網路上都找不到。難道,就是我們重視技職的做法?
其實,盤點教育部過去的公開發言發現,我們往往把技職教育視為經濟的附庸,每每提到技職,就只是冰冷冷的就業率、填補缺工的工具,而非一個具備主體性的生涯發展體系,對於技職政策,對於我們技職選手的重視,對於跨部會的協調在哪裡?教育部的功能不應該只有協助國手請假,如何讓教育部跟勞動部,共同在國際競賽攜手合作,結合經濟部、勞動部,串聯對於優秀技職人才的媒合,這都是教育部可以做的。
回到這次的國際技職競賽來看,各國並不是只有勞動行政體系參與,產學交流與合作,也是技職的另一個重點。舉例來說,Samsung是目前技職國際賽官方的主要贊助商,據悉,這一屆贊助了5千萬美金,換算台幣約15億,背後目的是什麼?除讓技職國際賽的各國選手、教練團及廠商,都用Samsung相關產品,也為企業佈局加以盤算。今年在國際賽上更舉辦國際記者會,雖然一些比賽項目贊助商來自世界各國包括中國,但完全看不見台灣產業的蹤跡。
而教育部份,在今年賽事中,也有各國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論壇首腦論壇,共同思考全球技能發展趨勢,各國的發展經驗也得以在其中獲得交流,在這次表現傑出的前幾名國家中,就只有台灣教育部在這中間缺席了,真的很可惜。
國書認為,重視技職,必須要透過跨部會的整合,而對於跨部會的整合,我們不是沒有工具,行政院技職教育審議會就是現成的組織,只是端看教育部是否要認真執行。關於這個會議的業務,接下來我也會提案修法,讓這個會議可以更具體的發揮功能,為技職政策的擘畫做出貢獻!
技職教育政策綱領 在 陳學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法案專區─14】
技術及職業教育法
立法院院會103年12月30日三讀通過「技術及職業教育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開設或採融入式職業試探、生涯輔導課程;國小及國中的課程綱要應納入職業認識與探索相關內容,高中及國中應安排學生到相關產業參訪。為確保技職教師專業和技術能力與時俱進,新條文明定,技職校院教師每任教滿6年應至與技職校院合作機構或任教領域有關產業,進行至少半年以上與專業或技術有關的研習或研究。學校得遴選業界專家協同教學,立法院院會並通過附帶決議,要求教育部盡量輔導、協助業界老師取得合格教師資格。為培育符合國家經濟及產業發展需求人才,制定宏觀技職教育政策綱領,行政院應定期邀集教育部、勞動部、經濟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及其他相關部會首長,召開技職教育審議會。綱領應至少每2年通盤檢討並公告。
方曙商工、啟英高中、六和高中等皆是在桃園的認真辦學的技職學校。學聖在教育委員會初審時候,致力推動修法,使技職教育向下扎根,強化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的配套措施,縮短學用落差,產學緊密結合培育各級人才,補足人才技術缺口。
學聖在第八屆立委委員任內,參觀好幾所技職學校,學生學習的成就感浮現在臉上,但是「唯有讀書高」的舊觀念,讓學聖體會技職教育的榮譽感一定要提升。過去技職教育體系沒專法,只能用大學法規範,導致技職學校發展受限,新法通過後,行政院依法要成立技職教育審議會,全面盤整技職體系學、用狀況,對技職教育有很大幫助。
http://apollochen0928.pixnet.net/blog/post/131015761
技職教育政策綱領 在 1091職業教育訓練與生涯規劃影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技職法修正,「職業教育與訓練」、「生涯規劃」相關課程,列為師資職前教育 ... 教育部(2017), 技術及職業教育政策綱領 。教育部: 台北。 2. 職業教育與 ... ... <看更多>
技職教育政策綱領 在 全國首創頂尖群科成果暨全國首部技職教育政策白皮書發布記者會 的推薦與評價
新北市教育局今(10)日辦理全國首創頂尖群科成果暨全國首部 技職教育政策 白皮書-新北NO.1技職6.0發布記者會,劉和然副市長與產官學各界來賓共同發布新 ... ... <看更多>
技職教育政策綱領 在 臺北市教育局's post 的推薦與評價
臺北市技職教育政策綱領3.0發表✨#臺北市FPGA可程式化電路應用技術教學中心揭牌 教育局發布【臺北市技職教育政策綱領3.0 】,朝智慧領航、跨域創新、人文科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