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選擇360萬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切最近一個新聞:大學指考放榜之後有兩位分數足夠上台大的學生,選擇就讀亞洲大學並獲得360萬的獎學金。
網路上掀起許多的熱議和討論,我覺得這是一個蠻有趣的話題,我自己也關切了這個新聞;當事人透過PTT的回應可以感覺得出她是一個目標很明確、了解自己,而且是經過思考後的決定,因為她已經把未來的方向都設定好了,過程似乎一點都不重要,我想她已經看到了終點線上她想要的結果。
——————
如果換作是我、抑或是我的孩子,我會做這樣的決定嗎?我可以接受孩子做這樣的選擇嗎?
我想了想,答案是否定的。
——————
上次跟閨蜜聊天她問了我ㄧ個問題: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重返一個時間點,妳願不願意重新來過?她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而我想了想,如果時間真的可以重來~我願意!我心中有兩個遺憾的時間點,我都好希望可以重新再做一次選擇!
😢
第一個遺憾,如果時間真的可以重來,我ㄧ定會好好的讀書、拼死拼活也要考上ㄧ個普世價值裡所認同的好大學。我並不是一個有名校迷思的人,但是在我長大之後才感受到自己失去的不僅僅是更多的資源、還有更寬廣的眼界!在我小的時候其實成績不好也不壞,我們那一代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靠著讀書而脫貧,千萬不要像他們一樣這麼辛苦,當時最常聽到父母對我們說的ㄧ句話就是:「趕快去讀書!」我覺得很可惜的是,如今回想卻從來沒有人告訴我「為什麼要讀書」?不只是父母沒有給我們想像、包括老師也一樣,讓我們追求高分的同時卻沒有給夢想的翅膀和努力讀書之後能夠有機會實現的藍圖。長大成人之後,聽聞更多、見識更多之後我非常相信唸書、閱讀、考上好學校,不僅僅是所謂脫貧的方式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了這些過程的培養,我們的人生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好的學歷絕對不能保證一切,但好的學歷偶爾可能是一張門票,有了門票之後如何選擇操之在己,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使用它!學習的過程裡,享受到更豐富的教育資源、更多元的學習環境、來自四面八方更優秀的人才!
小時候媽媽努力讓我們學許多才藝,包括舞蹈、畫畫、心算、書法、游泳⋯,如今回想起來那是多麼用心的培養,是每一對父母對於望女成鳳的期待。可為什麼想起來卻沒有任何一樣持之以恆的呢?是不是當時的我就跟所有孩子一樣?孩子真的是很容易因為辛苦或3分鐘熱度而放棄!父母真的要幫助孩子去篩選、檢視、抑或是發掘孩子的天份和熱情之所在,「放棄」永遠都該最後的選項。
那麼我人生第二個遺憾的時間點呢?
我在大三的時候遇到母親生病住院,當時家裡有一部份的親人希望我可以休學留在醫院照顧臥病的母親;而另一部份的親人覺得媽媽的病已經確定是一場長期抗戰,我只剩下一年的時間就要大學畢業,應該要好好的把書唸完才對。
當時我選了後者,如今我真的後悔了,時間若重來我一定會選擇前者,珍惜每分每秒陪在媽媽身邊的時間。
「放棄追求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哈母太忙:享受生活二三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討論] 難道果斷放棄就必須斷絕與對方的往來嗎? - 看板Boy-Girl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Re: [閒聊] 大家什麼時候會放棄追求一個女生- MenTalk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求助] 對於這樣的女生,何時放棄追求合理? - 看板Boy-Girl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Re: [討論] 男生這條件可以放棄追女生了嗎? - boy-girl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Re: [討論] 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就放棄追求女生- Boy-Girl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天蠍男放棄追求Dcard、天蠍男對朋友的態度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求助] 男生放棄追我,還會答應出來玩嗎?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請益] 低學歷能放棄追求高薪工作嗎- tech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Re: [討論] 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就放棄追求女生 - ucptt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問卦] 你追一個女生追多久沒追到會放棄? - 八卦|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約不出來放棄ptt Re - Uuogs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都是台女的錯?PTT熱議台男已放棄追女生:光約會一次就花一 ...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討論] 什麼是讓女生覺得舒服的追求方式?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問卦] 台男追台女是不是很快放棄啊?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男女] 男生為了"性"追求女生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男女] 男生為了"性"追求女生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心情] 以這樣的結果放棄追求,反倒更痛- 看板Boy-Girl | PTT兩性男女區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討論] 女生會因為男生遲遲不追求開始反感嗎? PTT推薦Boy-Girl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感情] 要什麼條件才能讓男生想追求?(PTT CATCH) - 蕾咪哈哈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放棄追求天蠍女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放棄追求天蠍女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外商公司推薦ptt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Re: [閒聊] 女孩子的態度...轉自PTT-MenTalk板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2022行動電源推薦ptt》6款人氣iphone安卓手機 ... - 依武享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PTT】追求者大我20歲@ 蝦仁爆報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問題] 放棄人生是不是會活得更快樂?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金禾娛樂城ptt -曼城給熱蘇斯標價高過哈蘭德!阿森納考慮放棄 ...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化妝的性別權力拉鋸: 以PTT 表特板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被追求方如何拒絕-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怎樣才算「真財富自由」?PTT神人揭「1公式」提前退休沒問題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Re: [討論] 發現台灣男生已經放棄追女生? - 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Cigxm | PTT鄉民百科 - Wiki Index | | Fandom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蠍魔] 蠍男追求太過熱烈,如何勸他冷靜點- 看板Scorpio - Mo PTT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僅20萬起家!PTT股神靠「佛系操盤」翻倍賺上億1年獲利30 ...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為什麼有些男生一直追不到喜歡的女生?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Re: [討論] 大家追一個人都追多久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東京女子圖鑑(有雷) - 看板Japandrama - PTT影音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討論] 為什麼女友一直有同性在追求- Boy-Girl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促銷管理精論:行銷關鍵的最後一哩路 - 第 173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城市的精神: 何以城市認同在全球化時代如此重要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從左手到牽手: 是女生真的太無解?還是你老是搞錯問題?不必將就的30堂脫單戀愛課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挽回女友ptt - Ciao racing team 的評價
- 關於放棄追求 ptt 在 挽回女友ptt - Lacivettanelcamino 的評價
放棄追求 ptt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張娟芬專欄:亡國感的逆襲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5174
🌻 本文作者張娟芬參與社會運動多年,關心性別、司法、人權等議題,著有《姊妹戲牆》、《愛的自由式》、《無彩青春》、《走進泥巴國》、《殺戮的艱難》、《十三姨KTV殺人事件》等書。德國漢堡大學犯罪學博士。
#分享
———(以下內文)————
「亡國感」,目前為止我們對它所知不多。它起於PTT,如果去查Google Trend,會發現「亡國感」首次在搜索引擎裡占有一席之地,是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到三十一日這一週。三月二十四日發生的大事,是高雄市長韓國瑜進中聯辦。這個人在一片紅色疑慮之中贏得選舉,當選之夜即高調宣布支持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什麼呢?二〇一九年一月二日之後,已無疑義: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講話,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緊緊縫合,要把臺灣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韓國瑜上任未及三月,立即出訪香港,這個一國兩制的示範地;並且走進了中聯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香港的一國兩制指揮中心。他事前沒有向陸委會報備,事後拒絕透露與中聯辦的聯繫經過與會商內容。就在這一串新聞事件裡,「亡國感」出現了。
流行語大抵如此:一聽就懂,心領神會,拿來就用;很快的,大家都琅琅上口了。在這個喜歡玩弄同音異字、以訛傳訛的大遊戲年代,「亡國感」又異變為更加俏皮的「芒果乾」。這樣的「亡國感」當然不可能有什麼定於一尊的標準定義,而反映了一種集體情緒。
#潛規則:我們要看對岸的臉色
二〇一九年初當我決定開設「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這門課時,驅動的力量也來自一種當時還無以名之的焦慮。這原不是我的守備範圍,但我感覺到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生活,已經面臨毀壞的危機。對政治略有參與的公民應當早已習慣,民主經常是警鈴大作的。可是,中國的攻勢從「九二共識」到「一國兩制」,已經又逼近了一步,半島電視臺臥底採訪所揭露的中國滲透手法與深入程度,更是觸目驚心。我不禁自問,這是不是臺灣民主的最後一個警訊?
第一堂課,我放導演鄭有傑二〇一一年的短片,《潛規則》。一組人準備拍電影,外景選在一個學校操場的司令臺。但是導演看起來又愁又怒,原來司令臺的背景是好大一面國旗。美術說,「我避不掉。」導演說,「到時候片子賣不進去怎麼辦?」最後,最資淺的工作人員拿來鐵撬,大家合力將那塊國旗背板撬下,在國旗歌聲中,工作人員歡喜大喊:「要——倒——了——!」
當那個國家象徵轟然倒下,只見導演兩眼發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好像快要中風。背板後的牆面久未經日照,顯得有點蒼白。那裡畫著一面巨幅秋海棠,上面寫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我問:「『潛規則』到底是什麼?明白地用語言把它說出來。」毫不扭捏的,第一個答案就直指核心:「我們要看對岸臉色。」
對。就這麼簡單。
「潛規則是誰訂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比較糊了,有人說是自願的,有人說是歷史與市場造成的,有人說也可以不要遵守啊。其實這注定是一個模糊的回答,因為根本就沒人知道誰制訂的。
我再問:「潛規則與法律或政策有何不同?」
「法律的話,感覺遵守法律跟制訂法律的人仍然是平等的。可是潛規則感覺是下對上的,要一直去猜測那個規則,想要討好在上位的人。」一個學生說,法律非遵守不可,潛規則卻有選擇的空間。另一個說:法律寫在那裡,可以去鑽它的漏洞,但是潛規則卻逃不開,因為不知道究竟是什麼。第三個人自動出面整合了雙方的論點:「法律之所以能鑽漏洞,是因為它很明確地寫在那裡,邊界很清楚,所以知道從哪裡鑽過去。潛規則逃不開,是因為它很模糊,也沒人把它講清楚,所以就算一個人選擇要服從潛規則,也可能逃不開。」我說:「對啊,就像小熊維尼,他本來是個卡通人物,結果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變敏感了。」
如此討論一輪,潛規則漸漸現形:它不經民主程序、冤無頭債無主,因此無法修正、無法討價還價,卻有著貨真價實的影響力。短片裡說得很明白,不避掉國旗的話,電影就進不了中國市場。電影這麼燒錢的產業,要不顧慮市場,實在挺難的。拍了背景有國旗的戲並不會被抓去關,但是會血本無歸,這使他們決定趨吉避凶,遵守潛規則。
這部短片,距今八年。那時候,「不能出現國旗」還是低調、委婉、檯面下的原則,業界人士知道,但心照不宣。近年的潛規則已經不再低調了,要周子瑜、戴立忍公開道歉,都是刻意張揚的霸凌,目的是殺一儆百,唯恐你不知道!潛規則就是對於中華民國的各種政治象徵全面獵殺,是中國對臺灣的政治審查。
如果你參與某個活動,被警察抓走,然後從高處墜落,或者從海裡浮起,但一律以「無他殺嫌疑」迅速結案;我們知道這是政治。這裡面有國家動用的公權力,有壓迫者、有受害者。潛規則看起來卻不是這樣,它看起像「個人選擇」、「市場機制」、「你自己願意的」;「不爽不要做啊,不爽不要來啊!」潛規則用的是經濟手段,國家公權力僅隱身其後,讓事情看起來不是「壓迫者欺負受害者」,而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就是用經濟手段來掩護其政治本質。
《潛規則》為「中國因素」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腳。所謂「中國因素」就是:臺灣的許多事情,是被中國「決定」的。其「決定」的方式,不一定是用政治影響,也可能是用經濟。
但是,為什麼?臺灣的事情,不是應該用民主的方式決定嗎?
「亡國感」這個集體情緒,它的核心就是這一句提問。臺灣的事情,為什麼不是用民主的方式決定?為什麼是由一個我們從未授權也無法影響的政權來決定?那民主算什麼?我們算什麼?
#什麼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民主食材
我在「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用了一款簡易遊戲「Democracy Cake」,由挪威的人權組織RAFTO(Rafto Foundation for Human Rights)設計研發、中原大學徐偉群教授引進,他很有創意地將這遊戲譯為「民主雞蛋糕」。每一組發一個蛋糕盤,然後提供二十幾種民主的「食材」,例如「言論自由」、「資訊公開透明」、「多元媒體」、「司法機關」、「立法機關」、「自由公平的選舉」、「公民投票」、「反歧視的法律」、「社會福利」、「正當程序」、「宗教與信仰自由」、「隱私權」等等。學生的任務就是用這些東西來建立自己的「民主雞蛋糕」。
一桌子食材,看起來都像好東西,但是蛋糕盤只放得下六片蛋糕。協商與爭辯自不可少,但他們考慮的因素是什麼?一位學生寫道:「在選擇良心食材時不論哪一項都非常難以取捨,突然有個念頭覺得我們過得其實很幸福,這些食材其實圍繞著我們四周,或許臺灣民主仍然有其進步、改善空間,但大抵來說我們過的很自由,自由到這些食材像是理所當然就該存在的,像是天賦的,捨棄哪一塊都怪彆扭的。」
另一位學生說:「這些良心食材,每一個現在看起來都好簡單,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就像呼吸一般自然;可是真要選六個來堅守,又尤其一想到我們很有可能將在之後失去這些權利,就更要選得戰戰兢兢。」
真的戰戰兢兢,我看著他們把一片片蛋糕放上盤子,又拿下來。「每一個食材在被丟棄的同時,總是會有人提出在臺灣過往經驗中遇到缺乏此食材的恐怖情況,最後食材又會被順利救回。其實我很慶幸大家對於臺灣歷史的認識較深,讓討論變得更加有意義,但也覺得很困擾,因為這樣每個食材都變得非常重要,就無法選出最重要的六個食材。」綜合討論時,有一組幽幽地說:「我們想要做一個三層的蛋糕!」
這是在桌遊與手遊中長大的世代,在高解析度影像中長大的世代。一款珍珠板貼上彩色紙的陽春遊戲,卻讓他們認真到產生選擇障礙,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些東西「之後可能會失去」。
可以想見,「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言論自由」、「自由與公平的選舉」等等,是很受歡迎的食材。但有一組出人意表地選了「社會福利」。據說那是蛋糕盤上的最後一個空位,一位組員唸出「社會福利」卡片背面的定義:「政府應促成全面的支持系統,以確保人民能擁有健康、接受教育、經濟穩定」,真誠地看著大家說:「我覺得這就是民主制度的初衷。我認為有社會福利,才會成為一個有愛的國家。」那想必是莊嚴的一刻,全組的人都感動了。一位組員寫道:「原本還在爭論效益或結構的組員都同時安靜下來,神情從冷靜理性轉為溫柔,最後大家一致通過,將社福列入食材。」另一位組員瀟灑地總結:「社會福利是討論後決定釋出的立場,即便在層級上是較後期的目標。但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建立民主雞蛋糕只是第一階段。遊戲卡裡也有幾十個對民主的攻擊,我稱為「黑心食材」,例如「政府監控」、「言論審查」、「選舉詐欺」、「歧視」等等。第二階段的玩法是請同學運用他的民主雞蛋糕裡的六個成分,來抵擋這些「黑心食材」。這個民主遊戲來自北歐,難免有隔靴搔癢之處,因此我根據臺灣處境的特殊性,另外加了三個臺灣版的「黑心食材」:「以商逼政」、「資訊戰」與「非官方談判締約」。太過切身了,同學說看到這三項,「腦袋抽痛了一下」。
面對攻擊,無力與挫折全部都跑出來了。「訊息戰、以商逼政、非官方締約一出現,瞬間就擊潰我們所有的良心食材,除了立法和司法,我們別無他法,而且還遠不及打壓這些早已滲透到民間的黑心食材,玩到最後大家都想放棄民主了。有一組說『用所有的黑心食材都可以對付這些東西』,我覺得好衝擊,確實這些大家這麼用力抵抗的不民主的『惡勢力』不斷逼近,為什麼我們還要堅守民主?常常自己在思考的時候也會這麼質疑。」
「我們拿著良心食材想要拼湊出防禦姿態,但卻發現這該怎麼擋?怎麼擋都有漏洞……我們拿著良心食材去對抗這些邪惡,突然感覺像是天安門事件那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幕:『肉身抵擋坦克』。」
有一位同學想起了我在課堂上放的紀錄片,李惠仁導演的《蘋果的滋味》。「記得那時看完中嘉併購案的片段後感受到的是一股很重的無力感,即便我們獲得了資訊卻無能為力,在面對這三個中國因素的問題時我也感受到了一樣的無力。我開始回想紀錄片裡的中嘉併購案,當時有一群人發起了抗爭活動,雖然並沒有受到大媒體的關注,但那股力量是由人民的憤怒而起的,而那也正是我們最能夠直接參與的,也就是集會自由。」
「把所有良心食材一併加進來之後,好像還是遠不及抵禦黑心食材的進攻,真的令人非常絕望。可是,其實上這堂課的同學都是盟友吧?自己想不出辦法,那就大家一起想,總會有辦法……雖然亡國感並沒有減少一絲,但是對於自己所捍衛的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知道我想說話、想當好國好民、想在政府底下擁有人權,所以即使我堅信的民主力量遠小於獨裁,我們還是得團結一致對抗。」
#向內擠壓的委屈中蓄積著向外爆發的能量
這是我對於「亡國感」的體察。在他們臉上,我讀到對民主的珍惜:每一塊「蛋糕」都不想放棄,因為認識到每一塊都重要。我讀到對於民主的深刻思考:我請他們說說各組的雞蛋糕成分有何異同,其中一組解釋,他們沒有選「社會福利」、「隱私權」、「受教權」,因為「我們盼望良善的立法、司法體制,和言論自由能帶給公民的民主素養,自然會發展出這些項目」。在有限的蛋糕盤裡,他們沒有選擇某一些,是因為那些可以從更為基本的元素推導而得;這些食材在他們眼中不是獨立存在的原料而已,他們已經想到了彼此之間的連動關係。他們對民主的認識,不只是知道氯是什麼、鈉是什麼,而且知道氯加上鈉會變成一種讓食物好吃的調味料,如果將氫、氧和鈉加在一起,則可以用來做肥皂或通水管。
我也讀到擔憂、挫折、無力、絕望……與不甘願。還不願意投降或放棄的那種不甘願。這些情緒看似矛盾:擔憂、挫折、無力、絕望都是坐以待斃,不甘願卻是起身反抗。但如同前述兩段引文所示,這相反方向的兩種情緒,可以共存於同一個人的同一段表述。「亡國感」似乎不是一個單一向度的感受,它不僅是字面上看起來的被動、放棄、不作為而已;在向內擠壓的委屈之中,向外爆發的憤怒在蓄積。作用力產生反作用力,「亡國感」的內裡,有一個想要「逆襲」的驅力。
#亡國感真正悼亡的對象為何
值得追問的是,「亡國感」的悼亡對象為何?有人說,醒醒吧,你沒有國家,哪來亡國感?這是所謂臺獨。有人說,容納我們民主生活的,是中華民國臺灣,不管它叫什麼名字,它就是我的國家。這是所謂華獨。「亡國感」是哪一種?
在同學的作業裡,「國」的問題鮮少被提起。兩千年左右出生的這一世代,成長於全球化的年代,國界已不似先前那樣銅牆鐵壁,他們對國族的情感與看法,恐怕很難用黑白分明的「非此即彼」來劃分。有的人幼年在中國長大,因為父母是臺商,中國和臺灣都是他的故鄉。有的人曾經在中國就學,有的人固定往返中國,因為父母之一是中國人。有的人擁有臺灣以外的其他國籍。有的人是新移民之子。有的人認真在評估,畢業後要不要去中國找工作。一位同學表達得很好:「對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來說,『國』是一個太難解的概念。臺灣史獨立成冊了,但我們的國名裡沒有這兩個字。」他們拒絕中國因素,並不是因為對中國有敵意,也不是因為對中國欠缺瞭解,而是因為臺灣有民主,中國沒有,他們從自己的經驗知道,臺灣的生活才是有尊嚴的人的生活。
國族主義最需警戒的,不外乎兩點,其一是身分的排他性,其二是它經常召喚個體為國家犧牲。「亡國感」雖然有這個「國」字,卻很難被界定為一種國族主義的情感動員,因為「亡國感」的話題總是環繞著「民主」這個概念,而非「國族」;有亡國感的人總說著民主機制的毀壞,以及如何可以重建、強化。他們並不想像一個圍牆高聳的國族共同體,要入會得經過嚴格的血統審查——他們自己原不是血統純正的人。民主的原則是盡可能讓大家都享有公民權利(inclusive citizenship),而非排除他人;民主的政府採取三權分立,從人民的立場來避免國家侵犯基本人權。「亡國感」是朝向民主前去的,而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在它的反方向。
有解嚴前生活經驗的人,應該都還記得那種「亡國感」:「今日不做自由的鬥士,明日就成海上的難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退一步即無死所」;那些國慶閱兵、晚會、排字、大會操、軍歌比賽,講究「數大便是美」、「整齊畫一」、「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那些「萬眾一心」、「我愛中華」一遍又一遍的呼喊……是的,那些活動就是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要你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要你為自己做為一個小螺絲釘而感動,要你團結,要你愛國,要你支持政府。那種亡國感絕對不容許你談多黨政治、民主制衡、基本人權;甚至你只是要求國會全面改選,他都說這樣會亡國。是的,那種亡國感就是賣弄國族主義的威權統治手法。
今日的「亡國感」是那種手法的反方向。君不見,「亡國感很重」的年輕人總是好想突破同溫層,好想跟長輩溝通,為了自己在乎的議題狂寫臉書,去捷運站之類的熱鬧地方當小蜜蜂,收集連署,製作短片丟上網,用無窮無盡的公民參與去實踐民主。
「亡國感」的「悼亡」對象,不是任何一國,而是民主。「亡國感」只是一個現成的詞語,方便溝通。他總不能說:「啊,我最近『亡民主感』好重!」這樣誰聽得懂?說「亡國感」,雖不精確,卻一聽就懂。遂成流行。
「亡國感」甚至不是一種悼亡。不是一種現在式或者過去式的哀嘆:「我們已經亡國了,好慘啊!」而是未來式,一種警世明言:「再這樣下去我們的民主會完蛋的!所以我們現在——」。「亡國感」不是句點,而是起手勢,重點總在於,為了不要讓現在還享有的可愛的自由消失,我們現在趕快來做點什麼?
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攝影:蔣銀珊)
這是藝術大學裡的一堂通識課,學生的主修是電影、戲劇、動畫、美術、音樂、傳統音樂、劇場設計、新媒體藝術,他們本來不是對政治特別有興趣的人。但是,對民主的珍惜與體會,在這個歷史時刻變得巨大而急切,因為他們感到,「以後可能會失去」。所謂「這個歷史時刻」,就是中國積極向外輸出專制影響力的這一段時間,就是中國因素滲入臺灣骨髓的時刻。
有人擔心,亡國感是政治操作,或者將在總統大選中成為政治操作的議題。其實民意政治的基本原理極為簡單,就是民眾把自己擔心的事情大聲說出來,而候選人想辦法說服民眾: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投給我別擔心。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所有重要議題,都應該是選舉的影響因素啊。誰積極反對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反對和平協議,誰就會獲得「亡國感」一族的青睞。背離民心者在選舉中落敗,本是選舉制度的設計初心。
「#有錢就有自由」,只有在民主國家才會是天理
課堂上也有另一種意見,是不打算捍衛民主的。有一位同學寫道:「我認為臺灣的兩黨惡鬥,不太會像是民主的在進步,而是在濫用,那要民主有什麼用?我個人會覺得專制體制會更讓我們的經濟往上升起,讓我們的國家成為世界強國,那我在想的是保持著民主有什麼用呢?我個人會覺得有了麵包才能夠談這些之後的生活限制,那你有錢了不喜歡極權專制,那移民就好了啊!何必因為為了保持民主,而讓我們全國人民都快餓死,那維持民主功效在哪?」
他的意思是先拚經濟,有錢了就有自由,因為有錢就可以移民,可以任意選擇要當哪一國人。這推論裡有幾個關乎事實的環節,值得拆解檢視。其一是他認為只有專制才能拚經濟,民主不能;其二是他認為臺灣的經濟現況是大家都快要餓死;其三是他認為專制並不危及人民移民的自由。這也就是常見的「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說法。他很禮貌地寫說希望聽聽老師的看法,所以我在課堂上仔細提出事實的說明,不過,那堂課他並沒有出席,此後也沒有再見到他。
這位同學理所當然地覺得「有錢了就有自由」,好像那是天理。那恰好是因為他在民主的制度裡長大,習慣了這種民主框架裡的資本邏輯。在專制國家,那才不是天理。專制國家的人都知道,自由是國家的恩賜特許,而不是權利。他可能不知道,他恰好選擇了一個他最不能接受的制度。小魚也覺得用鰓呼吸是天理,你既是一條小魚,為什麼要跳上岸來呢?
#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寫定的未來
以上是我從「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上,捕捉到的「亡國感」的面貌:在中國因素影響下,因為感受到可能會失去民主自由,而產生的一種既無力又亟欲奮力一搏的集體情緒;「亡國感」本身就蘊含了「逆襲」的能量。
這門課到六月時接近尾聲,那卻是香港抗議「逃犯條例」的開端。我清楚記得當時,各界一致認為「逃犯條例」一定會過,包括上街抗爭的人。大家平心靜氣地「知道」香港立法會的生態就是那樣,平心靜氣地「知道」不可能贏;香港人上街只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我們課程結束放暑假了,香港人卻在街頭上一天一天地創造奇蹟,那麼多的人從各處冒出來,終於擋下了不可能擋下的,令歷史為他們轉彎。如鍾耀華所寫:「歷史從來都是在創造不確定性,稍稍挪移其彈道。香港的反抗走到此刻,中共未贏我們未輸,是大家的努力。」
人們六月的時候不能預測香港,現在又何能以失敗主義論定臺灣?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已經寫定了的未來。臺灣的前途仍然在於,珍惜民主的人們能夠發揮多少能量,對中國因素的作用力展開逆襲。民主自由是臺灣的理想,我們的百年追求;而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本文摘自《亡國感的逆襲──臺灣的機會在哪裡?》,新書係失敗者聯盟及春山出版編輯部共同策劃。由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作者,正面且直接的對於亡國感現象進行拆解,希望能從中找出抵禦、甚至是「逆襲」亡國感的方式。)
放棄追求 ptt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文分享,原文下方留言有彩蛋。
|藍營初選想法速記
註:本文經大幅增補後,以〈國民黨初選落幕,前方的政治地景〉為題刊於《端傳媒》。這裡保留原初的速記。
https://theinitium.com/…/20190718-opinion-albert-tzeng-kmt-…
1. 初選民調
初選民調真正比拼的是「粉動員」——看誰家的粉願意揪人守電話,而且珍惜每個接到的民調電話,耐心回答所有問題完成「有效樣本」。
看公布數字,完成的有效樣本平均是「使用樣本數」一成左右。這一成完成的樣本中,越是狂熱的粉會有越高的再現率;統計數字也必有系統扭曲,不代表社會真實民意。只要對比藍綠初選民調數字,這點非常清楚。
但同樣的,初選落幕後出現的各種「網路民調」,也只是另外一個同溫層的自爽。講白了,會在臉書上晃蕩投票的人,跟會在晚上六到十點能從市話接電話的人,根本是不同的母體。拿後者來酸前者,牛頭不對馬嘴。
所謂「有魚吃魚,無魚吃菜」的綠營灌票動員,從最後結果數字來看,其實無關宏旨。臉書上「限期假韓粉」成為一種時尚流行,我也寫過貼文批評過這個態度;但在真正統計出的民調數字中,藍營換將,蔡的支持率只有浮動2%左右。
我反對「全民調」提名的真正理由,來自我對「政黨」角色的理解。我認為政黨應是政治理念的集結,並依循該黨理念「替民眾推薦」過去有可驗證成績,未來有前瞻性的候選人。你政黨責任是要基於政治專業去推薦,結果反過來問全民「我該推薦誰?」這是對政黨責任的推卸外包,是只求勝選不計理念價值的邏輯。
我當然相信民主,但民主是「選舉」階段的事,不是「政黨推薦」階段的事。政黨基於政治專業推薦,人民經過投票表達偏好,這才完成民主。要罵「民粹」,必須正視台灣兩大政黨本身對政治專業的棄守。
2. 國民黨
國民黨棄守政治專業,只用民調勉力維持一個「公平公開」的形式價值,根本原因,是因為該黨已看不到清晰的理念價值。
國民黨在後蔣時期有過四個正當性支柱,垮了三個:國民黨本來堅持的「中國國族主義」,內有本土認同挑戰,外有PRC對「中國」一詞意義的壟斷,進退失據。國民黨本來也代表「更能維持兩岸和平」的選擇,但先是太陽花後北京「跳過國民黨」姿態趨於明顯(所以投資柯、韓),後有中美對峙升高下的兩難,近期更有香港「反送中」的衝擊,徒顯尷尬。國民黨第三張牌是「經濟發展主義」,但之前馬總統的執政,留下「只圖利財團,全民無感」,黨打這張牌也效力打折。
國民黨僅餘的一張牌是「保守主義」,其社會基礎則是(對過去威權年代的)懷舊世代、茅頭則指向蔡政府代表的進步自由主義陣營,近年推動諸多改革時引起的社會紛擾。弔詭的是,背靠保守主義的國民黨老人,多數忘記國民黨百年前源於「青年革命政黨」的出身。
當代的國民黨,欠缺理念論述的開創能力;然後黨產一被扣,更讓這個黨趨於孱弱,難怪成為各方勢力(包括庶民梟雄、首富資本家)借殼上市的標的。
其實以國民黨的歷史,與所背負的符號,不管對於台灣未來的戰略、兩岸斡旋、大陸自由派追求的政改,或對更廣泛的華語文化圈,都可能存在一些能被活化的角色,能做的貢獻。遺憾的是,目前國民黨中央,似乎完全沒有看見。
3. 韓流
去年韓陳辯論,我有一篇貼文指出「陳展現市政專業,但韓的言語能打動庶民」,結果被某些人幹翻。批評者說我在「替韓護航」,然後直言韓選不上,嘲笑「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結果幾個禮拜後,我們真的知道誰沒穿褲子了。
同溫層中,我應該算是很早開始正視韓流的。去年我曾在幾個私下場合,談過「韓流的階段進程」——當時我從最初 PTT 政黑版的「反建制粉」,youtube 上追影片的海外「中華民國僑民粉」,在農業區的「草根韓粉」(那時候除了吳音寧也談過巴拉划),談到三山造勢國民黨本土派系的投靠,「韓風的 touch down」。
但回頭來看,當我只從「庶民」角度去談韓時,也低估了韓流的深厚。
怎麼意識到?是從我父親大學同學的LINE群——這群人,1963年從台大畢業的學長學姊,當中有三分之二移民美國,留台的也多有擔任國內學界、業界領袖的菁英。幾週前,我注意到,當中竟然一堆韓粉,忙於追逐韓總巡迴全台的造勢,並且感動莫名。
此刻,我不打算更深入去談這些動能的社會心理基礎。只想說,韓流基底結合反建制民粹、階級政治、中華民國懷舊世代幾股力量,遠比許多人初估強勁。之前吳敦義拉韓打朱弄假成真,已經錯算;目前綠營盛傳「韓比較好打」,也顯過度樂觀。以過往政治崇拜的半衰期去看,韓流動能很可能會撐上三四年,也必然能延伸到明年。
這是台灣此刻的社會現實,像是一段必須去經歷的過程。嘲諷(像稱韓粉為喪屍部隊),只會添火加柴。
4. 郭與朱
這場初選如果有個值得高興的理由,就是「結果不是能用錢砸出來的」。郭董過去以「狐與虎」的霸氣聞名,一輩子是 ground breaker 或 rule creator,從來不是乖乖牌。看他拿下夏普的耐心與決心,這次初選的投入力度,很難想像就此放棄。
初選剛落幕,郭先神隱盤整是必然。是否堅持選下去,也不急於短期表態。他大可以其他形式維持能見度與想像(例如出資成立智庫,或金援藍營國會參選人),等著看韓是會自爆或聲勢走跌。同時,他可能試圖與柯結盟,爭取中間、青年選民,並藉著喊出 「由國會最大黨組閣」爭取藍營非韓勢力相挺,以提供「第三選擇」之名,徐圖在後期操作棄保。
韓要化解郭的威脅,首要之務是爭取朱立倫加盟支持——今天韓中午也先去拜訪朱,很可能也意識到這點。
韓朱特質反差很大,但這也代表彼此能互補。朱對政治專業的嫻熟,能修補外界對韓 「有口號無政策」的批評;朱相對穩健務實的性格,可以減少韓陣營爆衝的風險;朱對知識藍、青年藍的號召,也可能補強韓在這塊的缺口。
談朱立倫我無法客觀,畢竟他是我過去在新北市府的老闆。主觀地說,如果未來地平線上會出現韓政府,我會希望朱立倫能有關鍵角色。朱今天說自己要扮演藍營的黏著劑;若未來韓勝出,我則希望朱能扮演政府的穩定劑。
不過這個畫面,又可以牽動到後續從選戰團隊組織,到憲政運作上,很多不同層面的「風險想像」。只是事仍遠,先不多說。
5. Coda
最後記一筆。多年後回看這一天,林飛帆、呂家華加入民進黨,可能會有不下於本次國民黨初選的重要性。
放棄追求 ptt 在 Re: [閒聊] 大家什麼時候會放棄追求一個女生- MenTalk - My PTT 的推薦與評價
Re: [閒聊] 大家什麼時候會放棄追求一個女生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9.97.1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nTalk/M.1530581810. ... <看更多>
放棄追求 ptt 在 [求助] 對於這樣的女生,何時放棄追求合理? - 看板Boy-Girl 的推薦與評價
我想知道如果是這樣個性的女生,大家在什麼時間點會選擇放棄,畢竟要等到她翻臉, ... 來自: 39.8.166.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558627651. ... <看更多>
放棄追求 ptt 在 [討論] 難道果斷放棄就必須斷絕與對方的往來嗎? - 看板Boy-Girl 的推薦與評價
小魯我朋友 喜歡一個女生
但女生對他沒有意思 我跟我朋友都看得出來
(ps:朋友對她沒有任何告白或是釋放意圖的動作,也就是單戀的曖昧期,還沒開始也沒
發生任何事)
於是我朋友決定看破放棄
並打算之後斷絕與那女生的往來
只是小魯不懂
如果果斷放棄追求
慢慢淡出對方的生活圈這做法並沒有錯
但要淡出到一輩子從此不再聯繫 當熟悉的陌生人
是有到這樣做的必要嗎?
難道放棄對異性的追求 就是註定要少一個朋友 一個難得的緣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99.42.2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553453083.A.2E9.html
※ 編輯: DJSHD2 (27.99.42.237), 03/25/2019 02:51:20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