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Data】《抗暴之戰》/TaDay @ GLOs
//作者注:下文將分別以「藍絲」和「黃絲」指稱「傾向支持建制派的市民」及「傾向支持示威者的市民」
以上分析資料分別取自連登討論區(LIHKG,簡稱連登)及香港討論區(http://discuss.com.hk/,簡稱香討)
前者使用者主要為黃絲(相對上傾向泛民),後者使用者主要為藍絲(相對上傾向建制,亦有相對中立及淺黃)
從而分析雙方陣營的觀點及立場的轉變以方便討論
首先,身為香港人的筆者,在這裡對於這兩日衝突中受傷的學生致上最深切的關心,同時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康復。
同時,身為分析者的筆者,希望政權不要漠視民意,繼續倒行逆施,並且正視現實(大數據),盡早修復撕裂才是解決之道。
好了,嚴肅的前言說完了。
這兩天大部份的香港人都無法好好入睡,繼交警連開三槍,隔日防暴強攻中大,局勢更因為網上流出中大冒出黑煙,網民呼籲支援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近日香港大事時序:
Sun, Nov 3
六商場濫捕 科大生重傷
Mon, Nov 4
科大生命危 習見林鄭
Tue, Nov 5
杜汶澤大戰阿叻
Wed, Nov 6
何君堯被行刺
Thu, Nov 7
年宵不賣乾貨
Fri, Nov 8
科大生不冶 議員被捕 多區衝突
Sat, Nov 9
10萬人悼科大生
Sun, Nov 10
八區開花 又一城淌血
Mon, Nov 11
交警實槍傷2人 三罷行動
Tue, Nov 12
中大64重演 三罷行動
Wed, Nov 13
中大保衛戰 三罷行動
我簡單地整理一個時序,讓讀者比較清楚。
然後再配合下面的數據,今次筆者也特地抽取了藍絲的數據,分析一下他們現在對政府的看法到底是如何。
大家看完更加能夠明白到現在政府的施政是如何地「玩火」。
上周至11.13 Momentum (詳見前文〈大數據窺探世界.1〉)
黃絲最擔心的「民意逆轉」未有因抗爭升級而出現,反之藍絲的Momentum持續低開。
數據重點:警隊於星期一開始的強硬鎮壓未見成效,藍絲對政府施政逐漸不信任
黃絲的民情大爆炸自然不用多說,我們可以再多看一點,今日的數據雖然未能突破之前的最高點,但仍然維持在5以上的水平,可見強硬的鎮壓只會令黃絲的反抗意志更加堅定。
這次我們也抽取了藍絲的數據出來,非常有趣的是,我們可以看到藍絲的Momentum不單止一直下滑,而且最低點更達-5.1之多,而警察強攻中大,藍絲的數據未見大反彈,更一度跌至-4.4,而網路上亦可以看到很多藍絲開始質疑政府,抱怨經過五個多月仍然未能讓事件緩下來。
雙方的數據逐漸拉闊,可以預見黃絲的反抗只會更加堅定,警察的強行處理完全是適得其反。
最令政府尷尬的是,從數據可以看到,連藍絲也逐漸不再支持他們的施政方針及處理速度,筆者實在完全沒辦法想像現在這個班子可以怎樣繼續管治好香港…
數據是冰冷的,再多的分析,如果在位者不願意去聆聽及接受改進,這終歸是一堆數字而已。
這幾天真的不容易過(不論情緒上或是上班…?),接著有機會,筆者希望可以跟大家聊聊阿叻,娛樂一下大家。
大前提是不要再發生那麼多大衝突…
天祐香港。
作者:TaDay 公司為 GLOs 子公司,主要負責研究大數據及應用業務。我們基於大數據去嘗試掌握時勢及分析世界大趨勢,並且希望能夠加強大家對於大數據的理解,將這項新技術更應用於日常當中。//
(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抗暴之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
數據分析 lihkg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igData】《抗暴之戰》/TaDay @ GLOs
//作者注:下文將分別以「藍絲」和「黃絲」指稱「傾向支持建制派的市民」及「傾向支持示威者的市民」
以上分析資料分別取自連登討論區(LIHKG,簡稱連登)及香港討論區(http://discuss.com.hk/,簡稱香討)
前者使用者主要為黃絲(相對上傾向泛民),後者使用者主要為藍絲(相對上傾向建制,亦有相對中立及淺黃)
從而分析雙方陣營的觀點及立場的轉變以方便討論
首先,身為香港人的筆者,在這裡對於這兩日衝突中受傷的學生致上最深切的關心,同時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康復。
同時,身為分析者的筆者,希望政權不要漠視民意,繼續倒行逆施,並且正視現實(大數據),盡早修復撕裂才是解決之道。
好了,嚴肅的前言說完了。
這兩天大部份的香港人都無法好好入睡,繼交警連開三槍,隔日防暴強攻中大,局勢更因為網上流出中大冒出黑煙,網民呼籲支援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近日香港大事時序:
Sun, Nov 3
六商場濫捕 科大生重傷
Mon, Nov 4
科大生命危 習見林鄭
Tue, Nov 5
杜汶澤大戰阿叻
Wed, Nov 6
何君堯被行刺
Thu, Nov 7
年宵不賣乾貨
Fri, Nov 8
科大生不冶 議員被捕 多區衝突
Sat, Nov 9
10萬人悼科大生
Sun, Nov 10
八區開花 又一城淌血
Mon, Nov 11
交警實槍傷2人 三罷行動
Tue, Nov 12
中大64重演 三罷行動
Wed, Nov 13
中大保衛戰 三罷行動
我簡單地整理一個時序,讓讀者比較清楚。
然後再配合下面的數據,今次筆者也特地抽取了藍絲的數據,分析一下他們現在對政府的看法到底是如何。
大家看完更加能夠明白到現在政府的施政是如何地「玩火」。
上周至11.13 Momentum (詳見前文〈大數據窺探世界.1〉)
黃絲最擔心的「民意逆轉」未有因抗爭升級而出現,反之藍絲的Momentum持續低開。
數據重點:警隊於星期一開始的強硬鎮壓未見成效,藍絲對政府施政逐漸不信任
黃絲的民情大爆炸自然不用多說,我們可以再多看一點,今日的數據雖然未能突破之前的最高點,但仍然維持在5以上的水平,可見強硬的鎮壓只會令黃絲的反抗意志更加堅定。
這次我們也抽取了藍絲的數據出來,非常有趣的是,我們可以看到藍絲的Momentum不單止一直下滑,而且最低點更達-5.1之多,而警察強攻中大,藍絲的數據未見大反彈,更一度跌至-4.4,而網路上亦可以看到很多藍絲開始質疑政府,抱怨經過五個多月仍然未能讓事件緩下來。
雙方的數據逐漸拉闊,可以預見黃絲的反抗只會更加堅定,警察的強行處理完全是適得其反。
最令政府尷尬的是,從數據可以看到,連藍絲也逐漸不再支持他們的施政方針及處理速度,筆者實在完全沒辦法想像現在這個班子可以怎樣繼續管治好香港…
數據是冰冷的,再多的分析,如果在位者不願意去聆聽及接受改進,這終歸是一堆數字而已。
這幾天真的不容易過(不論情緒上或是上班…?),接著有機會,筆者希望可以跟大家聊聊阿叻,娛樂一下大家。
大前提是不要再發生那麼多大衝突…
天祐香港。
作者:TaDay 公司為 GLOs 子公司,主要負責研究大數據及應用業務。我們基於大數據去嘗試掌握時勢及分析世界大趨勢,並且希望能夠加強大家對於大數據的理解,將這項新技術更應用於日常當中。//
(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抗暴之戰/)
數據分析 lihkg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揭發夾公仔機必輸方程式陰謀論 |一份重要文件
用數據分析夾公仔機的必贏方程式!!! (秘密文件)
秘密數據分析夾公仔機的必贏方程式!!!
由細到大加拿大無論遊樂埸, 保齡球館, 甚至超級市場也會有這個
直至90年代夾公仔機文化開始入chum東南亞. 主要地區為日本, 南韓, 台灣.
香港最近也吹一陣強烈 ‘夾公仔機’ 熱潮. YOUTUBE, 大台, 什麼節目也在玩. 看見大家玩的失敗列子, 導致我會問: 有這麼難玩嗎?
經過一論網上suw cha我發現夾公仔機其實是有一個必輸和必勝的方程式.
方程式的hut心最最最最最主要因素是定出夾公仔機到底是一個靠運氣還是靠技術的系統.
要分析先要了解美國歷史上政府介入對夾公仔機背後結構造成的影響
和發明公仔機的神秘人又是誰?
大家好又是我暗綱仔, 這是我夾公仔機玩了20年唯一的公仔. (Zoom in on face) 所以一定要夾到這個答案.
英文claw machine夾公仔機源於1893年用來模倣建造通往大西洋和太平洋水路 ‘巴拿馬運河’ 的蒸汽挖掘機.
但要到1926年這位William Bartlett先生才將我們今天所認知的公仔機引進美國和加拿大多個嘉年華.
最初的claw machine不是用來夾公仔的, 有段時間夾糖.
之後被jong置到金bik fuy wong. 夾名貴首飾, 夾金幣甚至夾雪茄.
直至50年代政府的ga入, 才停止夾公仔機放這些物品.
80年代跟多個食市品牌 (ie: pizzahut, chuckecheese)合作後商業價值大大提升.
1951年美國政府出了嚴格打擊賭博設備運輸的Johnson act 15 United States Code, 主要針對運送賭埸內的老虎機. 但多個其他被定為 ‘賭博’ 的設備亦同時受到影響. 夾公仔機就是其中之一.
要到70年代這些federal laws開始fuen sung後夾公仔機才正式開始有運行. 雖說如此, 但政府亦有管制玩一po夾公仔機的價錢. 例如michigan州一po最多只能高逹3.75美元. 最誇張的價錢limit是colorado州, $25美元! 等於$193港元. 這些機應該是夾iphone的
其實1930年代夾公仔機已被宣傳為能jan大錢的’ 賭博設備’
“錢” 這一點除了吸引上前玩的顧客最重要是應承安置的老闆們能選擇玩家羸輸的比例.
-court case
2013年美國san diego州一名Ashley Cheesbrough女士控告餐廳Dennys內的夾公仔機從來沒有人贏過, 並gan接助長小朋友賭博這個問題.
應該是該餐廳老闆set贏的機率太少了.
係. 係可以set架.
網上遊戲供應商有説明書指出夾公仔機內是有yeng sue機率的tiw jit. 如果能提供這3點:
一po機的價錢
玩具的價錢
和那段時間想jan到的收穫機器就能夠自我tiw jit到達主人要的profit margin.
這個tiw jit 最為直接就是影響那個爪的強度控制. Ji suy一點解釋就是爪的強度不是每一次都是一樣. 如果那部機的老闆想jan錢的機率大一點, 就可能tiw jit爪full power的比例可能只是每十次或每二十次才有一次是超強的!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夾公仔機有時明明夾中目標但到最後玩具還是會掉下來. 因為那一次不是full power. 可能那一次強度只是set 60-70%.
說明書中有另一個名 ‘dropping skill’ 的一行我覺得更加恐怖. 這個programming可以令到玩家以為自己差一點就yeng到獎品然後最後一該才掉下來. 讓玩家感到要加錢再玩!
重點是公仔機爪的強度不受政府或任何organization監管, 一部機的yeng jeung機率只能靠口碑知道.
所以最後ashleigh borough告dennys案件只能和解.
8-90年代夾公仔機增添了joystick之後 ‘skill’ crane 這個名字代替了之前更誠實的 ‘chance crane’ 這個名字.
可能現今新科技是讓玩家比之前多一點的控制. 但機器內部setting是仍然存在的. 如果世界上每一部機器難度玩法比列都是各有不同的, 那聽起來yeng的決定是guey功 ‘chance’ 多於 ‘skill.’ 那 ‘skill’ crane這個名字是否有點deceptive呢?
好像30年代的美國人比較誠實.
大部分有關資料是來自2015年網媒VOX出了這篇 ‘claw machines are rigged’ 文章揭發夾公仔機.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去看他們的文章.
完片前我想clarify那些資料所指的是美國的夾公仔機. 其他地方pey yu韓國台灣香港我不知道是否用同一樣的system. No matter what, 公仔機也只是想開心. Chance or skill, 娛樂到大家最重要!
還有...發明夾公仔機那個人...沒有人知道是誰. 如果你們知道, 有chai chak或資訊請下面留言! 但我一個發現, 有一部機是一定kauw ‘skill’ 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efmFTXpK7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