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自由】獨立書店 Book B負責人兼書籍設計師胡卓斌自中學起開始廣泛閱讀,他更因為一本書的目錄,而令他走上設計的路。在他眼中,閱讀不只令他看見自己,也使他擁有孤獨的理由。人們害怕孤獨,他反問:「孤獨有什麼問題?」他認為,能夠好好地跟孤獨相處,是創作之必要。
全文:https://bit.ly/3j6vySA
#閱讀 #自由 #胡卓斌 #獨立書店 #bookb #書籍設計 #我就是我
- - -
延伸閱讀:
吳靄儀╳陳健民對談影片 Part 1
https://bit.ly/2Z9vbin
吳靄儀╳陳健民對談影片 Part 2
https://bit.ly/2O8R6Qg
吳靄儀 ╳ 陳健民:愈是紛亂 愈要閱讀(全文)
https://bit.ly/2DlglfY
過半是閱讀的人生 李怡:閱讀告訴你沒有絕對的真理
https://bit.ly/3flurw4
文學指導生活 不是離地 米哈:唯有閱讀不會離棄人
https://bit.ly/2C5jssj
---
◢ 緊貼明周文化 ◣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明周bookb 在 鄭子文 Cheng Tsz Man Chri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居家必備🥰 Tsang YeeTing 曾綺婷
兩個多月前為明周時尚專欄做了個訪問及首次只穿內衣拍攝📸
縱使我嘅白蝕故事已經廣為人知,但每一次的訪問都會帶來不同感覺及新嘗試。
可能好多人無我咁大勇氣可以企出嚟面對自己不足,但如果我企出嚟係可以鼓勵到身邊同我一樣經歷的人,我會無條件願意每次去講自己故事,帶更多正面訊息幫助身邊人♥️
.
(可以禁入以下連結👇🏼除咗睇我亦可以睇下其他受訪者,他們都一樣好大勇氣去面對)
.
#明報周刊 #明周專欄 #時尚 #明周文化 #mingpaoweekly #BookB
#HeSheSpeaks #INNER #白蝕 #Vitiligo
#香港運動員 #空手道 #hongkongathlete #karate #KarateJT
明周bookb 在 畢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文慎入)近年,香港很多老店、小店結業,不再了。
22年或不算太長,但如果我寫的電影專欄算是一個店,我最後的一間影評小店,結業了。
明周的影評專欄,由1997年寫到今年三月止,執笠了。那不是我第一個影評專欄,是最後一個。
本來也不打算在面書寫的,紙媒的掙扎,白雲的往來無常,不必大驚小怪。
現在寫寫原因有二。一是最近執書,找到這張「《影評人新生代》研討會」的殘皺皺單張;二是見到蘋果開始要求用戶登記,大量人媽聲四起,喊打喊殺,忍不住說兩句。
你看那梅菜單張,「1997年6月1 日」(仲掛緊英國旗),文化中心;再讀讀內容,看那時對影評多認真。上面有7 個人名,我們都是那些年被圈出的影評新生代,我可能是7人之中出道最遲,又唯一一個完全在傳媒體制以外的獨立影評人?7人之中,尚有幾人還在寫電影?
如果你不怕長氣,我說說我廿多年來寫影評的生涯。
畢業回港,在選擇投入電影創作還是廣告創作之間,我揀了後者。廣告,是青春飯,較有系統,又多跨國公司可增廣國際視野見識。電影,好像在身負更多閱歷傷痕紅塵之後,還可入行,歲月更可化成養份,不急。
入了廣告公司,始終喜歡電影,我決定寫影評。從加拿大回來,我是讀約克大學的,即是林嶺東讀電影那間,我沒人脈,完全不識傳媒人,第一份稿,是cold call白撞fax給《經濟日報》的,用了,寫的是黃子華的《沙甸魚殺人事件》,很cult吧。《電影雙周刊》的編輯讀了,即找「經濟」找我,問我可否也幫他們寫影評,寫了。然後明周又找我,因為看了電影雙周的影評。很快,三個欄,就成了。
那年代的編輯,真敏感勤快又識貨啊。
幾年間,高峰期,我同時有約六、七個影評專欄,前後可能共十個,有長有短。還先後在港台和新城電台有電影節目。那時,傳媒找懂電影的人負責電影內容,找懂電影的人寫電影、做節目,很認真。(冇錯,我意思是後來並不了)
但有一份廣告工,放血式疲於奔命,還要有命騰出指定空檔,按各大電影不同的試片時間、到指定試片室、影院看試片(那時還有試片室的),提前在上映和截稿前,交出配合影期的文章,又堅持保持水準,我除了時常3、4am下班後寫稿至清晨,別無他法。
從來討厭拚命開分店而妥協要求、犧牲質素,有一天,我反省我要做的是:「影評職人」。
為了不讓自己有絲毫機會埋沒初心,便陸續向不同紙媒網媒辭寫,大量cut稿,電台節目也不做了(這當中也有點故事,找天另說),最後祇嚴選兩個媒體繼續寫影評(明周和經濟日報 for obvious reasons)。
年年月月日日看電影寫電影談電影,而非傳媒受薪編採人員,我同代的影評人很多都離場了。單張上,7人之中,如非在傳媒或電影相關行業中有一官半職的,都不寫了。我卻戇居居繼續跑我的電影馬拉松。
為什麼大家都不寫了?
我不知其他人的原因,但寫影評本身,不能當職業,Time-consuming又費力,如非職業需要,未必值得。當你有另一份正職,又很難兼顧,超費力,也不值得。(你想像我還要返工,度橋、通頂、拍片、喝酒、睇波、打波、睇shows、公幹、旅行、食好西、濕平、拍拖、煮飯,見朋友,孝順父母,我真是全部都做的!!)
不同寫專欄,寫影評你一定要在指定時間、去指定地點,配合試影期、上映期和稿期寫戲,生活上要有很多捨棄。未上先寫,唔得,上了慢寫,又不好。於是不敢約人晚飯,又不敢應約,怕隨時要看戲。
一年可以,十年、廿年呢。是很要求紀律的事。連舟車交通來回加片長,每部戲三、四小時是最低消費,有些戲擺明爛又要食(冇其他選擇都要架)。如果你認真,我有時會翻睇導演/演員其他舊作用來加料參考,像煮餸,prep work和食味用料,看你自己多講究。
慢慢很多人都不幹了。有幾個欄,寫同一部戲,要有不同觀點;寫不同戲,就要騰出更多時間看不同的戲。不看而評,是謀才子的專利,我不懂。
這樣花青春,風雨不改,是嚴峻的馬拉松。
但人生之中不做幾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未曾為了熱愛而做個romantic fool算什麼人生!
現在不少讀者都不願意付錢買傳媒內容了。不少親口和我說,很喜歡你的專欄,但不買那報紙雜誌了。咁報紙雜誌食風?(明周今次改版連亦舒都冇埋!)
一路以來,任何要求我免費寫稿,免費轉載的,我都拒絕。咁給我稿費那些咪好唔抵?連我都不收,我以後的人食風?
“I'm proud of my work and I think it has a value. If you don't think it has any value, don't use it. I'm saying no to a budget that says you can take my work for free and make money out of it”
那些不買報紙雜誌,那些認為內容應該免費的人,在abuse別人的專業。
我支持優質內容是要收費的。
做內容是有cost的,我是花掉生命寫稿的,食嘢俾錢天公地道。
你們不給錢,記者食風、編輯食風、攝影食風、剪片食風?傳媒生存不了,也沒有人寫稿拍片做內容了。
很多讀者問我還會不會寫,我不肯定。不定期在面書寫寫、偶然在蘋果寫寫總是會的。其他可能也有,有些在構思中。
最後一個周刊影評結業,我從此終於敢立亂約人晚飯了!
#我的影評不一定最好看
#但一定honest不賣帳
#寫報紙截稿期冇咁難就
#少了這項稿債
#從未如此自由過
#江湖再見 #有冇人認得左下角個logo
#香港藝術評論聯盟呀
#明周BookB我個專欄仲喺度
#買番本支持吓
#做content是要錢的
#頂幾廿蚊Netflix都幾個人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