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及早做的五件事》
最近有幾個朋友都不約而同向我秘密透露懷孕消息,諗返我第一胎,岩岩見到驗孕棒上個十字,心情係興奮,但同時都不知所措,原來開心還開心,有啲嘢都真係要做。
第一件事:預約婦產科醫生
雖然驗孕棒既準確度已高達99%,不過都要確認受精卵係適當位置著床。我第二胎係計劃懷孕,所以5週就知道有左,好心急咁book左去睇醫生,但週數太細, #超聲波 照唔到,照埋陰道超聲波都睇唔到受精卵既位置,醫生話 #驗孕棒 呈陽性,即係身體已經有 #孕激素,所以係懷孕,不過因為確認唔到位置,所以未能夠排除 #宮外孕 既機會。聽到佢咁講,返屋企睇左好多宮外孕既資訊,好擔心。第9週再去照超聲波,除左見到位置,仲見到手仔腳仔,終於鬆一口氣。
另外,見完醫生,醫生就可以推算一個 #預產期,之後既事都係跟住呢個預產期做架喇!
第二件事:請陪月
#陪月 有好多,但好既陪月就難搵,就算有通常好早full,所以我5週個時,未知陀唔陀得穩、會唔會宮外孕,就已經book定上一胎個陪月姨姨。生完BB,身體虛弱,休息同調理好重要‼️陪月要照顧虛弱既產婦、軟綿綿既初生BB,要肩負咁大責任,一定要揀岩人。
第三件事:去公立醫院登記
生之前同啲朋友傾開,知道 #公立醫院 非常支持 #順產,而我又好想順產,於是生巧兒時就據當時住處,去左威爾斯。之後先知,原來懷孕11-13週,醫院會安排照超聲波度BB頸皮,呢個階段屬於 #早孕期篩查,可檢測出約90% 的唐氏綜合症的胎兒,如果14週之後,就冇得 #度頸皮。到生細佬,因為疫情關係,公立醫院禁止陪產同探訪,所以一直都計劃去私家生,不過公立都照登記先,比自己有多個選擇,私家醫院反而遲下先落訂都冇問題。
第四件事:安排照顧BB人手
BB需要24小時貼身照顧,呢樣都要計劃好。
第一,如果職場女士打算做 #全職媽媽,可能要考慮家庭財政狀況,如果少一份收入係咪OK。
第二,如果 #請工人 都係要快手,疫情關係,由揀岩工人、批簽證、出發來港、完成隔離,直到真係到屋企開工,成個過程都要好長時間,請既時候要講明湊初生、需唔需要同初生同房等等,如果佢唔接受就一開始唔好take offer,最怕佢話黎,做左一頭半個月話辛苦然後辭職🙈
第三,如果請四大長老幫手湊,佢個人健康狀況、思想開放程度對於順利同佢合作照顧BB都好大影響,一定要考慮清楚。決定左人選之後,可以多啲同佢溝通,又滲透下自己既育兒理念,避免日後因為理念有別而破壞關係。
第四,如果要報 #育嬰園,又係要早。育嬰園既位嚴重供不應求,聽過啲媽媽分享,排到小朋友2-3歲先收到通知話有位,2-3歲已經唔係「嬰」,可以返N / K啦。
第五件事:向公司申請產假
有醫生紙證明預產期之後,就可以向公司申請產假。我公司有因為我懷孕而減輕我既工作量,遇到良心僱主,實在相當感恩!
完左呢五件事,仲有其他預備功夫留待下次分享。準媽媽們唔駛擔心,媽媽們都好願意分享自己經驗,有唔明就問啦,最緊要保持心情輕鬆、心境開朗,媽媽開心定唔開心,BB知道架💕
💡好文回顧💡
《坐月日與夜》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3347206086/posts/369586301162940/?d=n
《產後48小時》
https://www.facebook.com/111805923718473/posts/274199974145733/?d=n
《疫情下聯合醫院生產記》
https://www.facebook.com/111805923718473/posts/259721718926892/?d=n
《巧生活 — 戒片片》
https://www.facebook.com/111805923718473/posts/192615865637478/?d=n
《巧生活—戒奶咀》bit.ly/byebyedummy
《巧巧成長—Trouble 2 變Lovely 2》bit.ly/trouble2lovely2
《巧巧成長—教出充滿安全感的孩子》bit.ly/nurturesecurit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pB12T5b2q4c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波 士 bb 回 到 bb 床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 — 獻身志業,擁抱人生的不完美】
「醫師,這個病有藥可醫嗎 ? 如果沒有,怎麼辦 ?」擔任耕莘醫院組織病理科主治醫師的陳燕麟醫師,國三就發現自己罹患「肢帶型肌肉萎縮症」(簡稱肌萎症),是一種四肢會逐漸無力的罕見疾病,目前仍沒有治癒的方法。
■生命的缺口,成就一生的志業
「我國三的時候,發現自己跑步越來越慢,覺得奇怪,在高一時確診,才知道我罹患了肌萎症 (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得知之後傷痛萬分,但怕家人與朋友擔心,仍然強裝鎮定,陳醫師回想,「我高中畢業時還向同學誇下海口,說我有三大目標:第一,當醫生,希望治癒我的病;第二是唸博士班,深入了解這個疾病的機制;第三,是開漫畫店。」他笑著說。但隨著唸書過程,發現該疾病沒有治癒的方法,便萌生退意,總覺得無須多花心力在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上。
因為內心的抗拒,陳醫師後來選擇的研究方向也都與該病無關,直到三年前就讀博士班的某一天,指導教授對他說:「你兼具『醫師、病友及家屬』的三重角色,不研究這個太可惜了 !」後來,陳醫師換個角度想,疾病能治癒當然最好,但若沒有辦法,只要有任何方式可以減緩其發展,還是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帶著師長的支持與鼓勵,陳醫師毅然決然踏上神經肌肉疾病的研究之路,也在今年和日本相關單位聯繫,打算赴日進修肌肉病理學。
不過,他也感慨地說道:「前幾天我到台中參加一個神經肌肉病理的研討會,遇到當初診斷我的楊智超醫師,至今已過了十八年,從最初的排斥、懷疑到欣然接受,當我繞了一圈終於又回到這條路上時,楊醫師也要退休了。」在台灣,研究該領域的學者相當少,這類病例也因為不多,所以醫院並沒有資源額外培養一位該科的醫師。
因此,陳醫師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或許有機會為社會帶來一些改變。而他也和我們分享,近年來在研究上愈做愈能發掘出有意義的成果,即使無法投稿論文,卻能滿足他探索問題的好奇心,甚至發現以前看似無關的所學,都能相互融通,能運用的資源也相對較一開始就投入肌肉研究來得多。言談中,陳醫師道盡一路走來的波折,但從他略帶喜悅的表情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重回崗位」的堅毅決心[1]。
■不讓疾病留給下一代,「基因檢測公益計畫」誕生
陳燕麟是新店耕莘醫院病理科醫師,也是「肢帶型肌肉萎縮症」患者。高一時被診斷罹患罕見疾病,四肢也隨年紀逐漸萎縮失能,面對自己的疾病,陳燕麟有著超凡理性,「目前還站得住,我能走就盡量走,多感受走路的感覺。」
陳燕麟回憶,在國二、國三的時候,自己跑步愈來愈慢,甚至腳踮不起來,心裡覺得奇怪,就去看了醫生,住院期間,做了一堆檢查。
「出院前,主治醫師對我說,要做肌肉切片檢查,因為是一個小手術,躺在病床上就可以了。這個手術在左大腿打了麻藥,再拿刀把皮割開,把肉挑出來,雖然有打麻藥,但是在取出肌肉組織,剪斷的那一瞬間,還是有痛覺。」陳燕麟對這段過程,留下深刻印象。
「你罹患的是肌肉萎縮症,這個病是沒有藥醫的。」醫師告訴燕麟檢查結果。「那一瞬間我懵了,在醫學發達的年代,怎還會有這樣情況?那時,我是怎麼回到家的,都想不太起來。」
醫師的珍斷對陳燕麟影響很大,這也是他現在致力研究肌肉萎縮症,希望以基因檢測做為第一步的原因,當基因檢測愈來愈成熟,可以讓某些病友,不用體驗可怕的肌肉切片手術。
「有次閃過一個念頭,其實,我不一定要治癒這個病,如果有機會可以減緩它惡化,例如,本來 30 歲要坐輪椅,延緩到 40 歲,這 10 年的時間就有很大意義。」[2]
■肌萎症的類型與診斷過程
陳醫師接著說明肌萎症的類型與診斷過程,通常造成肌肉萎縮、無力的症狀有兩大因素,一是肌肉細胞本身無法正常運作,二是神經傳導出問題。醫師會透過臨床症狀和神經學方面的檢查來區分這兩類。分析過後,若判斷屬於肌肉類問題,牽涉到的基因大約有 150-200 個。
然而,早期的基因檢測並不發達,頂多鎖定特定一、兩個基因,採用桑格定序 (Sanger sequencing) 檢驗,效果不彰,所以即使病人知道了自己的疾病類型,仍不曉得是哪個基因出問題,加上當時也沒有資料庫的概念,所以分析結果也就束之高閣,無法多加利用。
隨著次世代定序技術 (NGS) 問世,檢測以組合基因 (panel) 的方式,一次可偵測多個基因位點,較過去更有效率。但是,陳醫師也點出其中的挑戰:「萬一測完結果是陰性,變成還要再找其他的組合 (panel) 來做,而一次檢測的費用大約四萬,多次檢測的醫療花費相當可觀,也會造成病患很大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即便病人願意自費,醫師也無法保證一次的檢測結果就能找到確切的答案和治療方式。」
即使如此,基因檢測依然有其重要性。在看診過程中,陳醫師發現許多患者仍渴望孕育生命,也有家屬擔心自己帶有隱性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而最佳的防範策略就是基因檢測,因此他決定自掏腰包,默默協助病友。
後來,病理科主任在跟陳醫師聊天的過程中得知此事,鼓勵陳醫師以募款方式執行,「基因檢測公益計畫」也就應運而生。起初,僅得到醫院同仁的支持與贊助,資源並不多。直到某一天,陳醫師接到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的電話,表示希望一起響應,並協助募款,後來透過新北市醫師公會籌辦的攝影比賽,以及攝影作品的義賣,終於募得了兩百七十萬左右的資金,讓計畫得以順利進行[3]。
■肌萎症 (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
肌肉失養症(Muscular dystrophy)是一群和基因遺傳相關,臨床上緩慢進展、逐漸惡化的肌肉疾病,可影響四肢、軀幹、顱面肌肉,並且在顯微鏡下,顯示有肌肉組織的不正常退化及再生。
而所謂的肢帶型肌肉失養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簡稱LGMD),指的是一群異質性的進行性肌肉失養症,主要影響肩帶以及骨盆帶的近端肌肉,以體顯性/隱性遺傳為主,與常見的性聯遺傳肌肉萎縮症(Duchenne裘馨氏/Becker貝克氏肌肉萎縮症)有所不同。LGMD最早是由兩位英國籍的醫師,John N. Walton以及 F. J. Nattrass,於1954年提出。據統計LGMD是第四常見的肌肉失養症,保守估計其盛行率約為20,000分之1。
罹患此病的患者,其共通點為近端肢體無力、萎縮,早期會發現患者爬樓梯有困難,或是蹲下後再站起來,需要以手撐地、撐膝蓋(高爾現象, Gowers Sign)。患者走路時會左右搖擺,呈現蹣跚步態(waddling gait),要把手舉高也可能會出現問題,並且觀察其肩胛骨會有左右不平均的現象(翼狀肩胛,scapula winging),小腿肌肉可能會假性變大(pseudohypertrophy)。
一般而言,兒童期發作的患者以骨盆帶的近端肌肉為主,而成人發作的患者會同時影響肩帶以及骨盆帶的肌肉,容易造成肢體活動度的限制,甚至須坐輪椅。大多數LGMD的患者並不會影響智力發展,並且臉部的肌肉、遠端四肢的肌肉在疾病早期不受影響。抽血檢驗可以發現患者血液中的肌肉酵素(Creatine Kinase, CK)顯著上升。
依據患者的不同基因病變,其發病時間、疾病進程、臨床表現、嚴重程度,以及預後各有不同。依照基因遺傳方式的不同,可概分為體顯性遺傳(LGMD1),以及體隱性遺傳(LGMD2)兩大類,其中以LGMD2為大宗,病患數量相對較多。
LGMD有各種不同的亞型(subtype),是由於不同的基因突變影響不同的肌肉蛋白所造成。依據影響的肌肉蛋白不同,可概略分成Dystrophin–glycoprotein complex 的 病 變 (LGMD2C-F,P) 、 肌 小 節 (sarcomere) 相 關 蛋 白 的 病 變 (LGMD1A; LGMD2A,G,J)、肌纖維膜上(sarcolemma)運輸蛋白(Trafficking)相關突變(LGMD1C,2B)、核蛋白病變(LGMD1B)、醣基化(Glycosylation)相關蛋白的病變(LGMD2I)、泛素-蛋白酶體路徑(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病變(LGMD2H)等,目前已發現有超過25種亞型。
■為肌萎症研究鋪路,做到不能動為止
肌萎症基因檢測的費用每例3萬元,一開始陳燕麟醫師打算自掏腰包、每月挪用一部分薪資去做這件事。「3萬元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算太貴,但對許多病友來說,因病沒了工作、生活都成問題,更別提拿錢做基因檢測,想減輕病友的負擔。」陳燕麟說,自己經濟狀況算好的,還有工作,只要能溫飽,其它的錢想拿來做有意義的事。
耕莘醫院組織病理科主任馬鴻均獲悉後深受感動,「陳燕麟醫師這股傻勁讓我和醫院同事們非常敬佩,但這公益之事,應集合社會之力,一起推動。」馬鴻均向院方呈報此事,耕莘醫院大力支持這項計畫,並成立專門的肌肉罕見疾病核心實驗室,也期待善心人士共同響應這個公益檢測計畫。
陳燕麟感謝醫院支持,他希望趁著自己還能動,「做多少算多少」。下位研究者可以站在他肩膀上往前走,如同鋪路一樣,前面鋪好了,後面的人只要接力進行就好。
因為疾病曾經畏懼死亡,陳燕麟體悟生命脆弱,「如果有什麼想做的事,遲做總比沒做好,即早找到方向,或許這輩子不見得達到終點,但至少可以離終點近一點。靠近一點,看到的東西一定不同。」
關於肌萎症這個疾病,陳燕麟說,研究的前輩很多,很棒的研究者也很多。但他自信對於這件事的堅持無人能比,希望盡己所能,貼近這個疾病、找出更多可能解決這個疾病的方法,不知道結果會是如何,不過他相信,只要開始走,終點線就不遠[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基因線上)「專訪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獻身志業 擁抱人生的不完美」:https://geneonline.news/warrior-who-fights-against-limb-girdle-muscular-dystrophy-exclusive-interview-with-dr-yenlin-chen/
[2]
(大愛電視 DaAi TV)「是醫師也是病人 - 陳燕麟」:https://daaimobile.com/project/5f3f80d0bdde990006f93df9
[3]
(基因線上)「專訪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獻身志業 擁抱人生的不完美」:https://geneonline.news/warrior-who-fights-against-limb-girdle-muscular-dystrophy-exclusive-interview-with-dr-yenlin-chen/
[4]
(罕見疾病基金會)「把疾病留在這一代!肌萎症醫師陳燕麟發起基因檢測公益計畫」:http://www.tfrd.org.tw/tfrd/library_d/content/id/2541
➤➤照片
∎(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罕病電子報 第35期」:https://dpt.cch.org.tw/upload/site_news/4614/1098/35_%E5%BD%B0%E5%9F%BA%E7%BD%95%E7%97%85%E9%9B%BB%E5%AD%90%E5%A0%B1%20%E7%AC%AC35%E6%9C%9F-Muscular%20dystrophy-dystroglycanopathy%20(limb-girdle)-20200108.pdf
圖說:骨骼肌蛋白相關的肌肉失養症病變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肌萎症 #肌肉萎縮症 #陳燕麟 #罕見疾病 #LGMD
罕見疾病基金會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GeneOnline 基因線上 / 大愛電視 DaAi TV
罕見疾病基金會 / 彰化基督教醫院
📢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擁抱生命的不完美!全台罕見疾病發聲出版計畫:https://bit.ly/3sLwktw
波 士 bb 回 到 bb 床 在 Into the Wild 流浪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和貓>
我是個自小就有養貓咪的人,小學時就在街上救過不少奶貓,放學在路邊看地上有無金執時,撿到一隻黑白的小貓咪,我用紙巾把他包好再放到校服的口袋帶回家。照顧還滿辛苦的,居然小孩子都攪得定。然後又妹妹又再撿到兩隻,時常要幫他們放尿和餵奶,到差不多幾個月時,公公就幫忙送給了村子裡的一個鄉里。過了幾年,得知被野狗咬死了,也很傷心。
再來有黃色的姐姐豬妹妹豬,後來給媽媽教會朋友領走了,我們也是開心。但後來原來知道他們是放養在室外,有次打風冷死了,有夠誇張。我生氣了很久,不負責任的大人。那麼辛苦救回來,養好病,就這樣給你弄死。
到高中時,舅母的波斯貓生了小孩,我就央求媽媽給我養。他就是低B貓,我最愛的第一隻貓咪。乖巧文靜靚仔。是大哥,也是個王子。
一年後,我和妹妹在菜街市見到一隻小西施,是菜販家裡的狗生了,等有緣人帶回家。我們在街上抱了三個小時,終於決定要帶一隻回家,身上錢不夠,只付一半。明日放學再去付另一半,接狗。
我們掏出身上所有補習打工賺來的錢,也還差一點,討價還價後老闆見我們也很疼她,又念我們是小孩,就讓我們帶走了。我們用一個紙皮箱裝在房間養,不硬告訴我媽。在書桌底下偷養了三天,才給她拖地時發現。小狗就是肥糕,陪了我16年的乖狗狗。沒有訓練過,在外散步她會自己停下等我,回家時跳入狗袋,在街上也不吃陌生人給的零食。坐巴士全程不叫一聲。做錯事會自己去門口罰企 (這倒是我教的),她會一直等到我們原諒她,呼呼她,才敢起來,搖尾巴。
或許我們一家都跟貓咪有緣,最小的妹妹從學校撿來一隻超可愛的白襪小貓,沒有問准大人就先用紙箱裝回家了。後來小貓留了下來,改名叫bb 貓。會跟肥糕狗一樣,會追玩具。後來送給前度養了。
大妹在大學的垃圾房又撿到兩隻小貓,本來她不想理會,但小貓一直跟著她,又帶了回家。一隻有感染,帶去看醫生時給一個阿姨領養了。看獸醫好貴啊,學生哥真的難負擔。剩下的一隻,是隻綠眼睛的長毛貓,我們叫她波波。我好鍚波波,媽媽後來也給養,很想讓她留下來。可惜低B和肥糕為了波波勢成水火;大打出手。大貓教小貓,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但肥糕看到就會打低B,兩人激烈打鬥。後來甚至不肯坐在一起睡覺。後來就把波波送給了一個很熟的同學。
波波去了新家,也會玩追丟玩具的遊戲,撿起來。
反而長大了有能力之後,就沒有再這樣在街上轉角遇上貓了。
就這兩個寶貝,低B陪了我14年,肥糕16年。
每天都趕回家弄貓玩狗,學生沒有約會沒有工作,很少分開。基本上重心都在動物身上,很依賴他們。
後來低B 走了,給香港的庸醫拖症,身體很差,心臟病走的,走前大聲喵了一聲。
照顧低B 時學了不少有用知識,看中醫針灸,還好之後肥糕有受益。
過了幾年,心情稍為平伏後,四年前再養了肥B 貓。朋友家生的摺耳英短,有先天缺陷,想了一會要不要帶他回家。但想說,如果他長大後病發被棄養,倒不如我們來照顧他。遇到我們比遇到壞主人好。
肥B 很愛肥糕,他基本上也是隻狗,學肥糕,在尿布上上廁所,不肯用貓沙。
肥糕後來也是心臟病走的,很傷心。那天早上,她坐在低B 用過的輪椅上,撒了最後一泡尿就走了。現在這些東西我們都留著沒有丟。
肥B一直很傷心,最近還血尿。醫生說他不開心,叫我們多陪他。
媽媽和妹妹都很疼他,我記掛,但不擔心他。
到一個人來了台灣讀書,沒有貓很是不習慣,二月的時候領養了小女生衝衝,也是一隻天使貓,自己吃飯上廁所,有時我去朋友家住一晚,她也可以自己在家,不會弄亂任何東西。晚上關燈,便會進來陪睡覺,不會爆衝開運動會。只是在早上會叫醒我餵她。 (衝沒有瀨過尿,低B 肥B 是男生,佔地盤偶爾尿在床上)。貓尿真的是全世界最臭的東西之一了,洗很多次,還會有味道。
還好這幾個月有衝衝陪伴,要不然更難渡過隔離的日子。
因為衝衝,來台灣感受到獸醫的細心和熱情,驚為天人,簡直和香港差天共天。收費貴不在話下,態度惡劣完全沒耐心聽你講完動物的徵狀。為了要多收錢,拖症是常事。無知識,就扮知道。低B 因為神經不好,後腿沒知覺,開始咬自己。那個妖婆竟然說是漂白水或清潔劑弄受傷,喂,都流血有傷口有咬痕,還用這套說詞,簡直弱智。這害群之馬的診所在大埔。
懊惱自己年少無知被騙,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間,到現在回想都怪自己。
後來找到一個港島的好醫生,幫他針灸吃中藥,竟然能走到一點點路。
之前帶衝衝去打預防針,問了好多問題,獸醫都很有耐性回答。而且收費合理。到衝衝上星期,滿六個月要結紮,因為是女生 ,結紮比較複雜,做不好很容易受感染,有朋友的貓咪就是因為這樣離開的。就找了一個大家推薦,專門做結紮手術的醫生。
當天去到,簡直大開眼界,可以在玻璃房外,看著手術全程。有點血腥,我有時把眼睛瞄起來一條縫沒仔細看。手術20分鐘左右,完了還可以進去拍照 (衝衝的子宮照片!)。用的是會自行融解的手術線,所以不用再回診所拆線。傷口很小,而且在裡面縫好針。
所以醫生說不用帶頭套。朋友看照片都驚奇問,為何衝衝不用帶頭套。一開始我也很懷疑,但衝衝又康復得很好,可能傷口小,她也沒有舔傷口。真的覺得好神奇。然後醫生還給我藥粉,加入食物裡比藥丸易餵。
在這裡喪追垃圾車,沒有下午茶食之類的事情已經習慣。在台灣生活這大半年,最想分享的就是關於台灣獸醫的開心大發現。
希望大家都找到好醫生,小朋友們健健康康。
ps 最後有手術照片,因為edit 不了,放了在留言區。無碼,慎入。
記住加m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unmun_traveler/ 😎🙌 不要失聯。
長文多放fb,IG story會多啲放生活日常,無聊野同衝衝喵 😂
#台灣 #貓咪 #奴才 #獸醫 #台灣生活
波 士 bb 回 到 bb 床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pB12T5b2q4c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舊區疫情爆不停,繼油麻地和深水埗之後,北角又有舊樓告急,部分居民要撤離檢疫。舊區居住環境惡劣,劏房眾多喉管錯亂,一直是抗疫薄弱環節,近期病毒擴散有如火燒連環船,政府控疫必須更果斷迅速,若有「三無」大廈發現確診病例,就應強制檢測,封區「清毒」亦要更進取。第四波疫情爆發至今,單日新增病例雖未幾何級數上升,然而確診數字遲遲未顯著回落,就有急速惡化可能,中央也對香港疫情表示擔心,港府必須加倍努力。強制檢測是遏阻疫情擴散的重要手段,需要人人配合,小撮人不合作,影響的是整個社區。居民逃避強檢,最近時有所聞,除了基層「受限區」,爆疫中產屋苑也有類似情况,如此下去,香港疫情很難紓緩。
蘋果頭條
懷孕不足八個月的中年孕婦上周三(20日)在土瓜灣遇警方截查,一度遭警方反鎖雙手並辱罵「死肥婆」,事後情緒激動跌坐地上,甚至早產誕下不足1.5公斤兒子。女事主劉女士今晚向《蘋果》透露,雖然BB仍需插喉「瞓箱」,留醫深切治療部,但引述醫生表示,情況開始穩定「有少少進步」,而她亦有幸得到家人的支持,希望可以度過今次難關,直言「唔可以再喊,為咗BB要撐落去」。女事主劉女士指她自分娩後寢食難安,身體多處地方亦疼痛非常,但她仍忍受痛楚,每逢周一、三、五到伊利沙伯醫院探望BB,每次探望半小時,「(BB)都仲係喺個箱度,插晒喉要用呼吸機,見到佢隻手插到瘀晒,好心痛,抱又抱唔到,摸又摸唔到,但醫生話BB而家情況比出世好咗啲」。
東方正論
繼在佐敦事先張揚式實施封區禁足令,導致大量居民漏夜出走逃避強制檢測後,港府總算學精了,日前在油麻地實行突襲式封區以防再有居民走甩。無奈今次檢測投入的人力物力與效果不成比例,僅檢測300多人且只有一人確診,更有大量單位無人應門,意味隨時有漏網之魚繼續播毒。政府前日傍晚突襲式圍封油麻地碧街9至27號和東安街3號,列入「受限區域」,涉及3幢大廈,要求居民不得外出並接受強制檢測,快閃封區11小時後至昨晨6時解封。
星島社論
新冠疫情之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首度以視像形式,分別聽取港澳特首述職。習近平聽取香港特首述職時表示,香港爆發第四波疫情,對市民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造成較大威脅,亦令大家工作生活造成許多困擾,他對此表示「很關心及擔憂」;強調中央會全力支持特區抗疫,「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眼前困難一定能夠戰勝。」習近平又對受到美國無理制裁的香港政府官員的親切慰問,強調只有做到愛國者治港,中央對特區的全面管治權才能得到有效落實,香港才能實現長治久安。
經濟社評
環球新冠病例突破1億,奪走近220萬條人命,疫苗是曙光,但隨時反變拖慢復常的「灰犀牛」(Gray Rhino)。香港眼下既要面對西方的產能樽頸,又要苦候內地藥廠的臨床數據,進退維谷。官員須多作幾手準備,對外緊追藥廠確保供應和交出數據,更要四出搜羅潛在疫苗,對內亦要快速堵截最新多個社區新苗頭,換取更多時間空間,應對圍繞疫苗的任何亂子。所謂灰犀牛,意指高概率、大影響,卻備受忽視的問題。特首林鄭月娥上月宣布成功預購2,250萬劑疫苗後,屢以西方諺語「隧道盡處有陽光」,寄語苦盡甘會來,惟首批疫苗連番延誤,下月底是否真能收足100萬劑BioNTech德國產針劑,盡是變數。
波 士 bb 回 到 bb 床 在 慢 慢說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慢慢說 2020 唯一專場
《生活來點Soul》
2020.9.20 2:00pm @角落音樂餐廳
生活來點Soul
事事都很Chill
口罩保護下的毛細孔
也想透透氧
2020.9.20 不想再慌張
現正售票中
www.tikipoki.com.tw/portfolio/soul
一次搬家,就像辦了一回影展。
開幕片是陽台的盆栽。
是當年搬來時你慶祝我的喬遷禮物,你說城市空氣太差,需要光合作用多點氧氣。巧的是,你也漸漸地變成我的氧氣。
文藝片是書架的村上春樹。
你習慣帶著書去旅行,只要是愛書都會一讀再讀。你說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時空情境會留下不一樣的生命感。你偏愛拾起乾燥落葉夾在書內當書籤,有東京明治神宮外苑的銀杏黃葉、馬爾地夫海灘的棕櫚葉片、紐約中央公園湖畔的楓紅...... 書中總還聞得到當時的空氣味道,還有你靠在我背上看書時的髮香。
驚悚片是床底的拖鞋。
每每看到蟑螂就會放聲尖叫的你,一副世界末日般的魂飛魄散。而心善如你又不忍殺生,所以拖鞋也只是虛張聲勢要我輕輕拍打周圍趕走牠就好,讓我心疼又好笑。
歌舞片是演唱會的螢光棒。
你總說我木訥,卻在看演唱會時就變成另個人似的,隨台上歌手大唱大舞。我說,LIVE不就是要這樣嗎?下次開唱,一定要再一起來看,一起來嗨!我們說好的。
喜劇片是跨年夜沒放完的煙火盒。
那年跨年我出差回程班機延誤,害你苦等了一晚趕不及101煙火。你安慰說在家看電視轉播也無妨,卻沒想到你早已偷偷買好煙火,在樓頂佈置了一場專屬於我們的小小派對,給剛回家的我一個大大驚喜。璀璨中我們倒數、擁抱、用啤酒互祝彼此新年快樂,要一起讓彼此更好。那是我人生見過最美的煙火了。
紀錄片是牆上的拍立得照片。
你喜歡紀錄每一個當下的印記,但不想只存在手機裡,你說有實體這樣以後比較好回憶。滿滿一面牆都是你拍下的拍立得,有慶祝交往3周年的蠟燭、有一起去逛家具賣場不約而同都愛上的時鐘、有你覺得手寫才有溫度的卡片、有你送我第一份生日禮物的格子襯衫、有挪威湖泊的波紋、有密密麻麻畫滿我們想一起去留下旅行痕跡的地球儀......只是這一張張曾讓人心動 ” <3” 的時間定格,卻如今卻變成記憶拼圖,拼成了心碎 “</3” 的符號。
搬家並不難,只是本以為可以好好收拾回憶,沒想到卻被回憶收拾了。
回憶是一場奧斯卡,
最佳導演、編劇、演員
得獎的永遠都是自己。
而觀眾,其實也只有自己。
監製|Amuse Taiwan
製作公司|漂流木制作Driftwood Studio
編劇 Writer|柯奕廷
導演 Director|柯奕廷
演員Actor|張行
製片 Producer|朱芸廷
製片助理 Assist. of Producer|王姿元、林劭慈、黃奕傑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萬又銘
攝影大助 1st Assist. Camera|陳璿任
攝影二助 2nd Assist. Camera|林皓煒 楊東霖
燈光師 Gaffer|廖殷
燈光助理 Best boy|楊鈺銘、黃業勤
造型師 Stylist|王禎旎
化妝師 Makeup Artist|婷芳
髮型師 Hair Stylist|Patrick
髮型助理 Assist. of Hair Stylist|Tammy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莊之維
美術助理 Assist. of Art Director|曾子瑄、張校銘、黃純暐
剪接師 Editor|柯奕廷
調光師 Colorist|江偉
//////////////////////////////////////////////////////////////////////////////
自導自演 Credit
詞:楊耀程
曲:利得彙 / 沈志方
製作人 / 共同製作人:陳君豪 Howe / 張晁毓 Dato Chang
編曲 Arrangement:張晁毓 Dato Chang
鋼琴&弦樂編寫 Piano&Strings Arrangement:張晁毓 Dato Chang
吉他 Guitar:喬莎宏 Josa
貝斯 Bass:奧迪 OD Lin
鼓 Drum:江尚謙 Alibula Chiang
合音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利得彙 Freda Li
合音 Background Vocal:利得彙 Freda Li
弦樂手 Strings: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
蔡曜宇 Shuon Tsai
陳泱瑾 Nick Chen
駱思云 SsuYun Lo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
盧思蒨 SzuChien Lu
朱奕寧 Yi-Ning Ju
黃雨柔 Nala Huang
中提琴 Viola
甘威鵬 Weapon Gan
牟啟東 Wayne Mau
大提琴 Cello
劉涵 Hang Liu(隱分子 Infacy)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楊敏奇 Micky Yang
錄音助理 Assistant Engineer:徐振程 Jason Hsu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玉成戲院錄音室/YuChen Cinema Studio
人聲錄音師 Vocal Recording Engineer:唐士珉 Mimi Tang
鼓&貝斯錄音師 Bass&Drum Recording Engineer:錢緯安 Zen Chien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112F Studio/BB Road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黃文萱 Ziya Huang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Purring Sound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