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滅美利堅為職志,電影《末日激戰》背後真是世界的恩怨情仇】
故事背景設在2036年,除了有像里歐這樣高智慧且高仿真的生化人戰士之外,無論是美軍還是親俄民兵都動員了被稱為「阿甘」的戰鬥機器人投入戰鬥。
然而,產生自我意識的里歐,卻不像《復仇者聯盟》裡的「獵鷹」一樣是一個愛國的美國軍人。相反的,他才真正的大反派,可是又與《魔鬼終結者》系列裡的反派有那麼一丁點的不同…….
#末日激戰 #烏克蘭 #西方世界 #生化戰士 #人工智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銀翼飛行金屬雕塑展 #楊鎮遠專訪 若是陸世界已汙染使萬物無法存活,人類該往何處去? 也許是天際,或許是深海。藝術家楊鎮遠發想近未來,人類將以科技主導演化,使人有了翅膀得以飛行、拓展生存場域,本次展出作品將以不銹鋼與金屬材質,演繹百年後科幻異世界。 出生於台中...
生化戰士電影 在 艾米希莉的啃書觀影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他喜歡收集東西,壞掉的東西、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想他從那些奇怪的機器上,看見自己的影子。」——《移動城市:致命引擎》(Mortal Engines)
還記得兩年前看完《移動城市:致命引擎》時,內心是多麼地澎湃洶湧,卻也同時感到淡淡的憂傷,這部瀰漫著蒸汽龐克風的科幻鉅作儘管仍有許多美中不足之處,但對於角色的刻畫卻是鮮明到至今仍令人難以忘懷,尤其是稱為「潛行戰士」的永生改造人 Shrike ,他是人們眼中的冷血怪物、殺人機器,但事實上在記憶深處仍存在著人性與情感,當他看見臉上留有醜陋疤痕的八歲女孩 Hester 時,他選擇收留、照顧她,在路邊看見壞掉的事物也會帶回家收藏,恍若拾起每一個碎片就能拼補支離破碎的自我、填補空洞的心靈、喚回停止脈動的心搏,或許失去了心,他不再是人類,但在變成「潛行戰士」前,他也曾愛過、曾活著,這份情感烙印在意識裡,即便一切不如從前,內心還是會記得那些悸動。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角色便是女主角 Hester,坎坷的身世、童年,以及早已毀容、佈滿瘡疤的面頰,看似是典型的悲劇角色,實質上卻是末世的倖存者,為了報殺母之仇,她將憎惡與仇恨化為力量,不只讓她在重重難關中生存下來,也讓她比任何人堅毅不屈,就算內心有再多痛苦、憂愁都選擇隱藏著,直到遇上 Tom 才讓她再度體會到情感的溫度,更是為生命帶來全新的意義,在這個充滿野心與貪婪的世界,除了生存外,愛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小說早在2001年即出版,以那個時代來說,劇情構思可說是相當前衛,光是這點就足以讓人很感興趣,而且故事架構與設定都非常地具有警世意味在,完全反映了人類為了生存不擇手段地掠奪資源、財富,而人性的貪婪也因此造就了世界的毀滅以及無數無辜性命的犧牲。
原著作者 Philip Reeve 利用了一千年後的世界藉此警惕身於21世紀的我們,且引出了不少值得省思與探討的未來議題,譬如:高科技下所創造的致命武器、生化機器人的爭議問題等等,看似現今不會發生,但卻也暗示著這些尖端技術足以帶來的毀滅性後果。
而原著欲表達的論點透過影像呈現後,就變得更為逼真寫實,好像如果不好好省思這些問題,也許一千年後,這就是我們的世界。
🔶完整心得:https://reurl.cc/gm95vL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已可於 Netflix 上觀看!
《雨傘學院》的 Klaus 也有演這部唷😏
------------------------------------------
➡️有興趣也可以追蹤我的 Instagram:
https://reurl.cc/Wd1j8e
➡️部落格不定期會更新影評、書評、電影新聞、佳句相關文章:
https://reurl.cc/4RpEbK
生化戰士電影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宥:
還在抱怨暑假沒有強檔爽片嗎?
那就來看20年前的超級大片【ID4星際終結者】啊!
看看很久以前,就算是娛樂向的無腦片,都可以感受到電影創作者們非常用心的在故事、在劇情上下功夫的呢~
#ID4星際終結者 7.31經典重映
【ID4星際終結者】-外星人入侵題材的科幻娛樂災難片絕唱
(Independence Day,1996)
就算在電視上已經看了不下兩百遍,但是本片在大銀幕上帶給我們的震撼依然不減。
即使現在電影工業之進步,視覺特效已經可以做到逼真炫目、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了;可是【ID4】開場巨大太空船鋪天蓋地駛近地球時的壓迫感,城市遭到攻擊、人類反擊無效時的絕望,以及最後絕地大反攻的興奮激昂……觀眾當年在戲院中所獲得的樂趣,絲毫沒有因時代的更迭而有所衰退。
能讓這部看似是無腦娛樂大片的老電影,至今魅力依舊,我想主要在於導演羅蘭·艾默瑞奇及其團隊,對於故事鋪排與角色塑造所下的用心。
一開頭多個故事線獨立運作,讓觀眾知道在外星人攻擊之前大家的生活樣貌,雖然看起來有些鬆散,然而不管是大衛(傑夫·高布倫 飾)、史蒂芬(威爾·史密斯 飾)等角色,都既鮮活又有趣,觀眾馬上對他們有了印象,並開始關心他們;因此,當外星人入侵地球時,看著他們倉皇逃難、遇難退場,觀眾立馬便能感受到死亡的威脅與壓迫。
多個故事線並行,除了讓觀眾瞭解整個事件的不同面向。威爾·史密斯那條線是前線作戰士兵的觀點;總統則是以決策者角度看整件事;傑夫·高布倫是先知先覺的知識分子;而Vivica A. Fox所飾演的脫衣舞孃,則是讓觀眾知道逃難平民的狀況。基本上我們所想得到的敘事視角,ID4都包山包海地在電影上呈現了,即便是點到為止,卻也是相當豐富、宏觀的格局。
而且當後來各個人物開始產生化學作用時,就更能凸顯那種各方人馬團結與此,一起為了一個目標而奮鬥,這樣的振奮人心。
這也就是片中總統戰前演講的重點:「獨立日」代表的,正是「團結」。
你會發現,除了特效,其實更重要的是劇情的鋪陳,讓觀眾的情緒,隨著各個故事支線逐漸匯流,一起走向高點。ID4厲害是厲害在它懂得如此去醞釀,才會永遠都能在最後要反擊時,讓人熱血沸騰啊。
事實上,同樣的敘事方式,羅蘭·艾默瑞奇的【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也是多線、多角色的劇情,使整體劇情更緊湊,成功營造了孤立無援的末世絕望。顯然這樣的模式拿來講科幻災難片,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後來【決戰中途島】(MIDWAY,2019)用類似的手法來推進劇情,整個「事件」就變得太過鬆散,是個支離破碎的失敗案例。
很難想像,當年這樣的爆米花爽片,劇本都是精心安排、用心地去敘事、堆疊氣氛的。除了ID4之外,像是【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系列、【星際大戰】老三部曲(Star Wars Trilogy,1977- 1983)等的經典,都是類似的道理:
即便是在拍娛樂向的作品,我們都可以看到電影創作者們非常用心的在故事、在技術上下功夫。
反而到了2010年代之後,電影技術越來越進步,但拍娛樂大片時劇本反而較為草率,才漸漸讓人有種「特效爽片不用太用心講故事」的錯覺。
所以以後如果有人再說「爽片的劇本不用好」,就讓他看看ID4!看看人家是怎麼講「好」一個特效爽片的。
另外,這次重溫ID4時,也讓我有點好奇,為何在此片之後,「美國聯合全世界一起打外星人」這樣的王道題材似乎從此絕跡。再之後的【天際浩劫】(Skyline,2010)、【世界異戰】(Battle: Los Angeles,2011),基本上都是某種劍走偏鋒的變體;就算是極度相似的【超級戰艦】(Battleship,2012),也是縮小格局去講故事了。
這甚至讓我開始懷疑,是不是因為ID4基本上把能玩的都玩過了,什麼空中追逐戰啦、大規模城市毀滅啦、核彈轟炸母艦等等的橋段,後人太難超越(包括羅蘭·艾默瑞奇自己),所以這個娛樂大片的萬用套路,反而就很少以大成本製作的形式出現在觀眾眼前了。
p.s.電影裡面有個【2001太空漫遊】的梗,結果整個電影院只有我一個人笑,好寂寞啊(哭)
#宥影評 #IndependenceDay #ID4 #RolandEmmerich #DeanDevlin #JeffGoldblum #WillSmith #BillPullman #VivicaAFox #DavidArnold #KarlWalterLindenlaub
延伸閱讀:
【決戰中途島-本片最大的意義就是......】
https://www.facebook.com/…/a.17294567670…/2788911457809349/…
【明天過後】經典台詞
https://www.facebook.com/…/a.16774337022…/2964463883587438/…
生化戰士電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銀翼飛行金屬雕塑展 #楊鎮遠專訪
若是陸世界已汙染使萬物無法存活,人類該往何處去?
也許是天際,或許是深海。藝術家楊鎮遠發想近未來,人類將以科技主導演化,使人有了翅膀得以飛行、拓展生存場域,本次展出作品將以不銹鋼與金屬材質,演繹百年後科幻異世界。
出生於台中市,排行老二的楊鎮遠,父親是一位機械技工;而母親是位樸實的家庭主婦,影響了他為人處世的態度以及美術的薰陶。童年沒什麼機會購買玩具的楊鎮遠,從國中開始自己動手製作手工玩具:以文具店常見的鐵絲為材、偷偷使用父親的機械工具,將鐵絲凹折成各種人型與動作,加上路邊撿到的免費現成品 - 充滿台味的皮帶鐵鍊、金屬十字架和骷髏頭,將之合成於自己的作品中,開啟了對於金屬加工的喜好與基礎。
到了大學就讀台藝大雕塑系的鎮遠,發展出鐵絲人偶的進階版,他將金屬雷切為人型,加上精細的配件:刀、弓、矛,把象棋和棋盤立體化,可謂東方版的西洋棋,尺寸有整個桌面的棋盤十分壯觀生動,彷彿人型將會於夜間開始活動。
藝術家楊鎮遠覺得自己個性執著、在創作與待人處事上十分有耐性。雕塑系分組時,從小與金屬便有淵源的鎮遠,想當然爾選擇了金屬造形為他的分組第一志願。進入金屬造形組後,對於創作很有自己的想法與期許,學校的金屬組的教學導向於意象與抽象性的、並且需配合上完整全面性的理論,在他表達出自己所想要創作的方向時,指導教授適時給予意見了,並且尊重於他的理念與思想,因此大學四年慢慢造就了這次展出的系列作品。
雖沒有各式商業玩具充斥童年,但電視卡通倒是沒有少看,可說是各類型皆有涉略,例如日本的海賊王,美國迪士尼的《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長篇動畫等更是能啟發他的想像力。說到DC美漫與日漫就侃侃而談的楊鎮遠,與筆者討論起2016年3月在台上映的電影《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英語: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分析起蝙蝠俠與超人的故事背景,以及雙方對立的原因。而另外一個影響楊鎮遠創作頗深的為日本動畫公司GAINAX出品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福音戰士》想必為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此部動畫描述在洪荒時代之後,因物理化學反應,地球上開始生長生命之樹,人類因『心的屏障』而產生隔閡,生命間冷漠而悲哀,孤寂充滿心靈,使得人類尋找新的生存之道。原創的歷史與神話發展出福音戰士的新世界。其中動畫劇情結合了許多元素:宗教(ex.諾亞方舟、基督教的使徒)以及機械、生物科技等,加以縝密的細節設定與充滿科幻的劇情發展,引發楊鎮遠對於人類的未來的想像,創造出飛行系列。
根據考古學家提出的研究,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分化始於500至700萬年前,古代人的遺骸指出人類某些生活特徵是近期快速演化而來,例如人類的狩獵與採集生活大約於1萬1千多年前,轉變為農耕與生火熟食;同時生理構造也跟著改變。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漸漸演化出現代人的外貌與身體構構造,例如隨著人類開始農耕,其後裔較容易產生較多的酵素利於分解食物中的澱粉。
西元1837年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參與小獵犬號的五年航行後,回到英國倫敦便有了生物並非不變的想法,之後所提出的演化論思想更影響了人類對於自身物種的探索,更成為近代生物學的主流學說。
如果要想像,何不自己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與世界?此次個展的主打系列作品-飛行系列,就是楊鎮遠對於未來世界的異想。
18世紀,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被發明且應用於各式機械上:紡織機、蒸氣機車(蒸氣火車),使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變革,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與人力勞動的時代,更造成社會的變革。19世紀中後期~20世紀初,有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蒸汽船、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愛迪生發明燈泡與留聲機等…都在此時期出現,便利了人類生活,同時開始高速生產、進入電力時代,強調速度與效率的時代來臨了!
當人們習慣了這些便利與高效,心態也隨之改變。楊鎮遠認為當未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已進步至一個極致時,即便人類仍不斷地在演化中,或許人將不再滿足於當前的演化速度,開始藉由人工科技來增加或強化生物體的能力。把自身改造成賽博格,加快演化速度。(註:來自英文Cyborg,即為生化人或是機械化有機體)因此基因不再是人類演化的唯一條件。同時在未來世界,人類賴以為生的陸地有可能因為汙染嚴重而不再適合生物居住,比起飛到外太空,也許離開陸地往天空或是往海底發展是更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要如何在高空生存?在楊鎮遠腦中的演化日誌:人類將保有原本的形體,卻有著巨大的金屬翅翼,穿過平流層在空中飛行與自由行動,彌補人類發明的空中載具所缺乏的機動性。
此次展出作品以不鏽鋼為主材,輔以其它金屬作銜接或點綴。楊鎮遠之所以會選擇不鏽鋼,是因為其明亮光潔的表面材質帶有未來科技感,本身強烈的反光明暗對比、銳利的線條,也讓人類對未來的人類多了一層期許與想像。鎮遠的作品在造型上線條簡約,充份彰顯出堅韌材質的美感,他相信只要材質、造型配合能相得益彰,並且不間斷學習、進修,增加自身技能,終有一日將可應用於創作上。(文:金車文藝中心)
楊鎮遠簡歷:
2008 霧峰國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豐原高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就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
生化戰士電影 在 動漫廢物電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2017年荷里活ACG真人電影巡禮?
#動廢幾分鐘 回歸,同你睇下
今年有幾多套 #荷里活ACG真人電影!
▶️ goo.gl/EWj4wy
有字幕!?
#Update :
1_Spider-Man: Homecoming. 混血女演員 Zendaya 釋演的並不是早前傳聞的 Mary Jane 而是新角色高中同學 Michelle!?
2_Wonder Woman背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