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會自動生長的恐怖娃娃。
「阿菊人形」是北海道地區流傳的一則都市傳說
講述被收藏在寺廟裡的人偶出現令人費解的靈異現象。
記得小時候,常聽到一些關於玩偶的靈異傳說,像是鬼月來臨之前,要把家中所有紙娃娃集合起來燒掉。不然,晚上會變成鬼娃娃來找你,讓你惡夢連連,夜裡不得安寧;還有人說,紙娃娃玩完之後一定要收好,放在鐵盒裡,不可以斷手斷腳,否則,紙娃娃晚上會變成女鬼來掐你脖子,聽起來真是毛骨悚然,說穿了,還不都是大人編造出來想嚇唬孩子的故事,提醒他們要把紙娃娃或玩偶收好。
小孩子沒心眼,大人講什麼都信,實在單純的可以。坦白說,小時候打從心底相信這種無稽之談,像是睡覺的房間絕不可以放任何娃娃,免得到了半夜娃娃會來找我玩,對於眼睛會眨、或是會發出聲音的娃娃更是敬而遠之。
《靈異入侵》(Child's Play,1988)片中拿著刀伺機殺人的玩偶恰吉,幾乎成為我童年的夢魘。《厲陰宅》(The Conjuring,2013)的超自然博物館收藏的「安娜貝爾娃娃」到了半夜會自行移動,感覺怪恐怖的,如果放在房間我會怕。
<頭髮會自動生長的恐怖娃娃>
北海道萬念寺供奉的阿菊人形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靈異傳說,據說娃娃頭髮會生長的奇妙現象,即源自於此。在過去的時代,人偶一般都是梳著日式髮型並以和服打扮為造型的女孩模樣,供奉人偶的傳統始於江戶時代,在武士家庭裡,供奉人偶是為了祈念孩子平安長大,當女兒長大出嫁時,習俗上認為把象徵消災解厄的人偶當作嫁妝讓女兒帶去新家,可以使婚姻幸福美滿,現在這樣的人偶只當作一般的擺飾品放在家中,已失去了傳統的意涵。
阿菊人形的故事,1975年曾被電視媒體大幅報導,消息傳遍全世界而名噪一時,開始衍生出不同的故事版本。
距今一百年前,在大正七年(1918)發生的真實事件。當時年僅十八歲的鈴木永吉去參觀在札幌舉行的大正博覽會,於會場買了一尊日本人偶(市松人形)給年幼的妹妹菊子(當時才三歲)。菊子非常喜歡那尊人偶,疼愛程度簡直就像是對待自己親妹妹一樣。後來卻因為罹患重感冒,菊子從此一病不起,提早離開了人世。因妹妹的死悲傷不已的哥哥永吉,決意把妹妹火化後的遺骨和人偶一起供奉在神桌上,朝夕祭拜,藉此追思妹妹生前的可愛模樣。
1938年永吉移居樺太(即庫頁島的薩哈林),在那之前把妹妹遺骨連同人偶裝在箱子裡,交由萬念寺的住持妥為保管。到了昭和十三年,也就是一九四七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永吉終於返鄉,前往該寺廟準備取回箱子時,發現玩偶起了變化,他在住持面前打開箱子時,赫然發現人偶的頭髮竟長到肩部!
「一定是菊子把她的靈魂移轉到生前最鍾愛的人偶身上吧。」目睹這怪現象的今川住持,紋風未動將「阿菊人偶」安放在萬念寺,從此之後,玩偶的毛髮只要生長至腰際,就會自行斷落。每年三月寺內人員會定期為玩偶梳理毛髮,稱之為「整髮會」,直至今日,阿菊人偶的毛髮仍持續生長。(北海道新聞,1970年8月15日)
這篇報導當中,還有「菊人形的毛髮長約25公分,懸垂至腰部以下」的細節描述,並附註「幾年北海道理工科的研究生著手調查,證實是人的毛髮,至於為何會變長?找不出合理的解釋。」現在流傳的阿菊人偶傳說很清楚地記載在這篇報導上。
不過,昭和37年(1962)8月6日的《週刊女性自身》雜誌上刊載的阿菊人形則是不同的版本,當時北海道放送的記者馬淵豊所報導的內容有著微妙的差異,在這篇報導裡,把人偶供奉在佛寺的並不是永吉,而是女孩的父親助七。此外,交由住持保管的日期是1958年的3月3日,而發現頭髮變長的日期則是1961年的7月15日,而且故事中的女孩叫做清子,也不是菊子。
<關於清子的悲慘故事>
故事中的清子是助七先生的獨生女,母親在產後身體狀況不佳,半年以後便亡故,此後都是由助七親自撫養,續弦的妻子希望交給她來照顧,但助七充耳不聞。就在清子三歲的那年冬天,不幸罹患了肺炎因而夭折。據說清子臨死之際,微弱地呼喊著「爹爹」接著閉上了眼睛。
助七失去愛女悲慟不已,過了十天,他抱回一個童女的人偶,或許是他把對愛女的思念寄託在人偶身上吧,他把人偶當作自己的女兒一般疼愛有加,會為她做飯菜,為她梳頭髮插上髮簪,還會帶著她同寢,唱安眠曲給她聽。
可是到了1958年的3月3日這一天,助七突然出現在佛寺,向住持委託:「請代為照顧這孩子」說完後,據說從此就消失了蹤影。人偶也一直擺放在佛堂的角落,連住持都幾乎忘了她的存在。然而三年後,住持做了奇妙的夢,夢中看見全身濕透的助七出現在他枕旁,說了一句奇怪的話「請將清子的頭髮剪掉。」隔天,住持將童女人偶從角落取出來一看,發現原本生長至耳際,像河童一般的髮型(西瓜頭),沒想到生長至腰際的長度,於是住持就幫忙修剪,繼續供養這人偶。以上就是《週刊女性自身》雜誌所刊載的內容。
這篇報導刊出的六年後,到了1968年《YoungLady》雜誌又報導了這則傳聞,並首次使用「阿菊人形」這個名字,故事當中的清子也換成了菊子,但內容和六年前有很大的差異。
話說1913年助七的前妻去世,留下年僅二歲的菊子自行撫養,剛好那時北海道有個大型博覽會,助七就抱著菊子去參觀,離開前買了一個河童髮型的日本人偶送給菊子。到了隔年的3月24日,菊子因染上肺炎夭折。時間來到了1938年,助七打算搬去樺太居住,於是將菊子的遺骨連同人偶一起交付萬念寺的住持代為看顧,住持將人偶放在台座下方的抽屜便忘了她的存在,很快地過了十七年,到了1955年住持進行大掃除的時候,從抽屜取出人偶,才發現人偶的頭髮生長到腰際的部位。(摘自《YoungLady》1968年7月15日)
<阿菊人形傳說變貌的過程>
雖然該報導有提供「關於毛髮的鑑定,其實是動物的毛髮」之說,或是「六年之間頭髮會生長三公分」這樣的情報。但是有幾個矛盾點,首先大博覽會是1918年舉辦,並不是1913年,其次是過了這麼久的時間,住持竟然完全沒有發現人偶頭髮生長的現象,而是十七年後才發現。這些疑點使得該則報導欠缺可信度,而且和前述的《女性週刊自身》雜誌所報導的內容很多細節都不一樣,還引述是馬淵豊記者所說的內容。光是八年期間,就有三則不同版本的故事在世間流傳,如今保管阿菊人形的萬念寺,提出的官方說法仍以《北海道新聞》的報導為正確的起源。
阿菊人形傳說的重點,擺在年幼亡故的少女,將其怨念寄附人偶身上所引發的靈異現象。新聞披露以後,震撼全日本,自此各地均傳出類似人偶毛髮生長的目擊事件,大部分為市松人形(木製人偶),少部分為西洋人偶(洋娃娃)及橡膠人偶。至於事件的真相為何,馬淵記者表示,針對這件事他不予置評。
筆者也曾在緯來日本台看過某個綜藝節目,實地採訪一間外觀上不甚起眼的寺廟,裡面專門收藏被丟棄不要的人形玩偶。當住持帶領外景隊藝人進入收納室,果然陰氣森森,其中也有頭髮會生長的玩偶,竟然是以夏威夷跳草裙舞為造型的橡膠人偶,臉上的表情相當可愛,放在暗處攝影機拍攝到人偶的臉上,卻發覺眼神有些詭異,好像直盯著你瞧,教人直冒冷汗。
據說這個呈現巧克力膚色跳草裙舞的玩偶早已停產,市值估算下來,至少幾十萬日幣跑不掉,同樣是戰前生產的玩具製品,不過寺方並不打算拿到開運鑑定團去估價,當然也不會上網拍賣,有朝一日他們也許會成立一座玩偶博物館,來展示這些長年下來累積的收藏品吧,我們拭目以待。
文 / 銀色快手 怪談師、偽民俗學家
你身邊也有蒐藏一些半夜會睜開眼睛的娃娃嗎
<參考資料>
小池壯彥,宝島別冊415『現代怪奇解体新書』
『怪奇ドラッグ』創刊號,英知出版,2006年4月10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應該沒有接觸過割草機,更別提經營一家割草公司了吧!在《割草機模擬器》(Lawn Mowing Simulator)裡,玩家可以在英國鄉村小鎮或是古堡莊園、森林公園當中,進行割草整理環境的生意。 在遊戲裡,玩家要設定割草機的相關系統,像是刀片的高度、測量發動機負載。並挑選條紋滾筒、覆蓋套件、集草...
網紋草修剪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光亮成為一種罪名]
30歲的許先生,是一名打扮入時的青年人,髮型修剪得起伏有致,左耳綴了幾只耳環,這天他穿了簇新的白恤衫,結上幼身黑色領呔。
晚上8時開始,他在銅鑼灣商業區向義工領了一支長條型的白蠟燭,連着黑色的阻風紙杯,點起了的蠟燭慢慢燃燒,他緩緩走近維多利亞公園方向,就在對面馬路給警察截停。此時,蠟燭燒了一半,紙杯內盛滿了燭淚。
圍在他身邊的警察,最高峰時有十來個,他背靠商店外牆,前面全是警察的身軀。警察跟他說,必須要吹熄蠟燭,他問為何?警察指,點起的蠟燭就可能觸犯非法集結罪。
他用手扇蠟燭,蠟燭沒有熄滅。警察說,現在批准你脫下口罩吹熄蠟燭,糾纏了一會,他無奈依從。許先生被搜身及查身份證,「我又沒有任何犯罪紀錄,第一次被截查就給了六四。我甘心情願,為了前人的付出。」
這位追上潮流的青年坦言,以往很少參加六四集會,但這一次讓他心情激動,因為一年多沒有機會參加任何集會或遊行了。剛被警察釋放的他,接受記者訪問時,拿着白蠟燭的左手腕不住顫抖,左手手腕皮膚上可見紋身,這名強壯的男子,額頭的冷汗不住流下來,滴到地上。
許先生坦言,被截查時感到難受,「你可以感覺到整個社會瀰漫着恐懼和焦慮,他們要打壓我們,這個社會肯定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所有事都往錯的方向走。」一個大男孩,一身結實肌肉,難掩被警察截查的驚恐:「我沒想過,點一支蠟燭也要那麼多的勇氣。」
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恫嚇行動。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了30年的六四燭光集會,去年被政府反對,仍有大量市民成功進場,警方後來拘捕了具知名度的社運領袖亦已把他們收監。今年六四,港府再以「疫情」為由限制市民集會,但由於公共衛生相關罰則主要為罰款,故此警方亦在橫額及廣播中提及,違反者還會被拘以公安條例相關的非法集結罪名,違者可以判處監禁。
32周年的六四集會,第一年迎來空蕩蕩的球場,康文署開了大光燈,把場內照得燈火通明,海量的軍裝警察,駐守園內每個角落,園外的銅鑼灣,甚至全香港,總共派出共7千警力。銅鑼灣可謂每十步就會遇到警察。有到來的市民,在關起了的鐵閘外,拍攝空洞洞的球場。
三十二年,維園球場第一次空空如也。以往燭海佔據了多少個球場的畫面不復再。球場內,除了警察,還是只有警察。
官方事先放消息,指今晚若有人黑色衣服到維園燃起蠟燭可能被拘捕。那個法網拉得有多大得多大。今天大家起牀,支聯會副主席,本身是大律師的鄒幸彤,因為曾公開表示今晚會以個人名義到維園點蠟燭悼念,已經被捕。幾天前,支聯會的六四紀念館,亦被政府指控沒有申請展覽相關的娛樂牌照而宣佈閉館。
兩個穿黑裙拿着蠟燭的三十歲女孩,一直圍着維園外步行,其中一人說:「就是要看看他們(政府)的恐懼去到那裡。」
整個晚上,大家都用不同方法表達抗爭或悼念的情緒。高調的人穿了一身黑衣,拿了白花來;到了晚上,燃點了實體蠟燭的人,頂多可以在維園以外蹓躂。有人在地上以蠟燭砌成六四字樣,砌好後,趕緊離開,此地不宜久留。
維園內,大面積地被警方以鐵欄柵和膠帶封鎖着。維園裡的遊人仍在進行各種康樂活動,網球場、草地滾球場、游泳池內仍有人在做運動,兒童遊樂場也有孩子在攀爬嘻笑。只是當有跑步的人亮着手機燈,或拿着微型的電子蠟燭在跑,你會知道,誰是同路人。
在偏僻的角落,一個公廁旁邊,一位58歲的婦人「小雲」,穿了帶花紋的黑衣,拿着一本漫畫書在閱讀。晚上七時許,天漸黑,她把一支小型電子蠟燭放在椅子上,本來,她用雜物遮掩着蠟燭,夜一點,她見經過的警察人數減少,才敢把蠟燭放在較當眼處。
小雲向我解釋,她整天的「詳盡計劃」:住在九龍的她,下午2時許便坐巴士過海。「幸好我出門夠早,後來警察把多條過海隧道也設立檢查站,大塞車呀。」她先到中央圖書館借了一本和中醫有關的漫畫書,再到維園繞了幾圈。「我要看廁所,出入口在那裡,有甚麼事也可以逃走。」
她還特別挑了一個公園座椅,上面有篷頂,以免下大雨她仍可以堅持留守。「我好想個天下大雨,下大雨警察人數應該會減少。」只是來維園點支蠟燭都要做那麼多思前想後的計劃?「借本書是要裝作在這裡坐是看書,我打開手機燈,也是因為看書照明作用。唉,現在連穿黑色衣服都心驚膽顫。」
小雲說,對於她這種年紀的人,六四正值她的年青歲月,印像深刻,八號風球集會她至今仍記得,當年六四的新聞報導都保留了,成為家中珍藏的錄影帶。「佢今年話唔比,更加要出來,支聯會那麼多領袖也被捕,好傷,好傷我們這批中年人的心。」
小雲頸上掛着一枚純銀十字架,她是虔誠基督教徒,曾回中國內地探訪,知道內地教友只能低調運作,說句話都要小心,否則有後果。小雲不禁慨嘆:「現在香港感覺好似身在內地咁。樣樣嘢要靜雞雞做,低調啲一個人咁做。」她說,預先告訴親友她來維園,並定時報平安。「嘩,維園啲出口,『成隊兵』擺哂係度。」
支聯會以往被諷刺為奉行「大中華情意結」,亦即是視中國與香港為「同胞」,香港人會有責任「建設民主中國」。小雲坦言,欣賞已故領袖司徒華的愛國情操,亦自然地形容自己始終心繫「祖國」:「我係中國人,都想國家富強,唔只係經濟富強,都想人民有分辯是非之心,有良心。」
小雲知道,每一次出來可能都是最後一次:「我以為等到今日才去參觀六四紀念館,怎知道太遲,已經被政府以奇怪的原因關掉了。唉,原來行動遲一兩日就太遲。所以今日一定要出來,怎知道明年是否連坐在這張椅都不可能?」
另一個伯伯,76歲的黃先生,在維園外合十,向着球場方向鞠躬致以悼念,他也懷有這種「大中華情意結」。
黃伯視中港人民「同為中國人」,他說,以為這麼多年,香港人支持平反六四,到香港人有需要時,期望中國內地的人民會發聲。但2019年他接觸一些內地人,對方對香港的反修例運動不支持,令他十分難受。
黃伯嘆道:「我來了維園近30次,除了3年有事沒有來,通通都有來。最記得2013年下傾盤大雨,有個八十幾歲的阿婆說要打傘遮着我,我說不用了。」但黃伯仍時堅持六四要悼念,他說,每年參加集會時,心情都沈重,「好似想喊但又喊唔出。 」
對於今天警察於清晨拘捕鄒幸彤,黃伯義憤填膺:「佢好高學歷,好可惜」。鄒幸彤現為大律師,曾在劍橋大學修讀理科。對於港府以疫情原因不准集會,黃伯說:「我好少講粗口,但都忍不住要說,這個政府是無恥的,甚麼防疫通通是借口。我不樂觀,支聯會早晚會被取締,香港玩完了,以後只能在心裡悼念。」我問他怕不怕,他說不怕:「我個仔叫我唔好去銅鑼灣,但我堅持要出來。」
究竟這天晚上的紅線是甚麼?點蠟燭、開着手機燈、還是拿着電子蠟燭?依我觀察,在維園以外的街道,規管沒那麼緊。有人穿黑衣點爉蠟遊街,不喊口號不停留聚眾還可以遊走;但若你在晚上八時或以後進入維園,在維園的主幹道上,受到的規範又更嚴苛。
小雲一個中年女士在維園暗角點着電子蠟燭,巡經的警員都沒特別干擾。但一名穿運動裝的男士,手持電子蠟燭跑步,就被警察要求要關掉電子蠟燭。警員亦沒禮貌,語帶輕佻,嘲諷市民借故跑步實際參加悼念集會:「你跑了很多次了,繼續跑吖?」
有一隊中年夫婦,也開啟着手機燈圍着維園外競步走。太太忍不住邊走邊呢喃:「哎,冇自由、失自由⋯⋯參加咗三十幾年的集會,點解搞成咁?香港點解搞成咁?連開個燈都唔得?」他曾經禮貌地跟警員理論,她引述有警員勸喻,悼念在別處可以,但維園開了個小燈,就引其他人來,又成為集會,「我地就要做嘢」。
晚上9時半,在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附近的入口,有一名白恤衫警員清楚指出界線在那裡,他拿着擴音器大聲跟路過市民說:「現在是警方的警告,如果你的手機燈開啟了,或者手持電子蠟燭,請你立即關掉,因為以上動作已經干犯了『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結』,警方會將你地拘捕。」
在整個反修例運動,都從來沒有出現過,開啟了的手機燈,會成為一項罪名。
大量市民從遠處行過,警員大聲吼叫:「你呀你呀!白衫果位男士!你開着手機燈,即刻熄咗佢!你呀你呀!十個人一齊開手機燈,睇到你啦!」連外籍人士開手機燈都不能被倖免。不少市民嘗試理論,就被拉到一邊進行截查,查袋查身份証。
那粒比手指甲更細小的手機燈光,在黑夜的銅鑼灣像星星一閃一閃,不需多言,就有相知的共鳴。2021年6月4日,那一點手機燈泡發出的星光,承載着香港人對32年前遠在北京的亡魂的一點悼念。今時今日,香港人最大的勇氣,就是穿黑衣,走上街,點亮手機的小燈,燃亮一顆堅持良知的心。
網紋草修剪 在 蓉媽廚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當【小牛 - 造型鳳梨酥】遇到了【福袋 - 千層蛋糕捲】
為了讓文字更易閱讀,蓉媽對此文重新做了更簡單易懂的編修,主體是小牛《造型鳳梨酥》,再搭以福袋造型的《千層蛋糕捲》所做出的新年應景甜品。
其實這次的作品極易上手,再分拆為三小部份後就更簡單了。
而這三部份分別是『千層蛋糕皮』『戚風蛋糕片』『小牛鳳梨酥』:
============================
【第一部份 - 千層蛋糕皮】
(註:除了文字外,蓉媽也附上了詳細的步驟圖唷,只要按圖施作,就能簡易地製作出今年最應景的福袋了~~)
《原料 - 千層蛋糕皮》
- 雞蛋100克(約2個)
- 牛奶150克
- 糖粉30克
- 低筋麵粉35克
- 融化的奶油 (或者玉米油)13克
- 采鴻紅麴粉:適量
註:完成後成品為 25cm,約為5-6片,厚度0.5-1mm,可以用慕斯模將邊緣修剪整齊,這樣會更好看。
《製程 - 千層蛋糕皮》
1、準備雞蛋跟牛奶
2、混合一起攪拌均勻
3、糖粉,低筋麵粉過篩,倒入牛奶液體中
4、Z字形拌均勻,倒入玉米油或者融化的奶油
5、加入紅麴粉輕輕拌勻
6、過篩,放入冰箱冷藏1-2小時後再使用
7、用直徑25cm的不粘平底鍋來煎千層皮。鍋裡抹一點點油,挖入一勺半的麵糊倒入鍋中,然後迅速轉均勻,待千層皮起泡即可離鍋
8、再配合手,揭開千層皮
9、平鋪在烤網上晾涼
============================
【第二部份 - 戚風蛋糕片】
《原料 - 戚風蛋糕片》
- 雞蛋5個
- 牛奶65克
- 玉米油50克
- 細砂糖50克
- 低筋麵粉85克
- 鮮奶油 300克,6個福袋
- 砂糖30克(打發鮮奶油用)
- 草莓:適量(裝飾使用)
註:使用28*28金盤,摳圓的模具直徑約8cm,上面那個圓略小一點
《製程 - 戚風蛋糕片》
10、將雞蛋的蛋黃跟蛋白分開,將蛋黃跟牛奶攪拌均勻
11、倒入玉米油
12、將液體攪拌均勻
13、篩入低筋麵粉
14、Z字形拌均勻,避免起筋
15、打發蛋白,先將蛋白打到起粗泡
16、將砂糖分三次加入蛋白中打發。打到圖中這個狀態
17、將蛋黃糊跟蛋白霜拌勻,圖中這種滴落不馬上消失的狀態)
18、倒入金盤中,上火160,小火150,烘烤28分鐘(烤溫時間僅供參考,根據自家烤箱溫度調整。蛋糕上色了,插入牙籤麵糊不沾在牙籤上就說明熟了)
19、用8cm的圓形模具壓出蛋糕片
20、準備一個直徑約10cm,高度約4-5cm的平底小碗。底部舖一層保鮮膜,上面舖一個千層皮,注意邊緣摺疊處整理好,不然之後不好調整
21,底部先擠上打發好的鮮奶油,然後放上比較大的蛋糕片。放入一片蛋糕。再擠上奶油。放上適量的草莓丁,再放上一片比較小的蛋糕片,擠上奶油,放上草莓裝飾
22、掀開保鮮膜,提出千層蛋糕。冰搭上蝴蝶結
============================
【第三部份 - 小牛鳳梨酥】
《原料 - 小牛鳳梨酥》
A、酥皮
- 奶油45克
- 糖粉12克
- 低筋麵粉25克
- 馬鈴薯澱粉45克
- 奶粉8克
註:約可製作5隻小牛,每隻約23克
B、鳳梨餡
C、調色
- 竹炭粉
- 紅麴粉
- 梔子黃
註:奶油室溫軟化,加入糖粉,打發至蓬鬆略發白狀態,篩入低筋麵粉,奶粉。翻拌均勻,按壓成團
《製程 - 小牛鳳梨酥》
23、取紅色麵團23克,放入15克鳳梨餡,滾圓
24、搓成上小下寬的橢圓形
25、在臉部壓出一個圓形
26、取5克白色麵團,搓成圓形薄片,並貼上
27、取兩顆黑色小面圖,貼上作為牛的花紋
28、取粉色橢圓形面皮,貼上作為鼻子
29、取三個小小的粉色麵團,作為鼻孔跟嘴巴。分別戳出小洞,並取一個黃色麵團,搓成兩頭尖的形狀
30、將黃色麵團對半,並刷水貼上。(要黏合好喔,不然很容易掉落)
31、取黑色麵團,搓出兩頭尖,並對半
32、並將耳朵黏上
33、四個黃色麵團,兩長兩短,搓成長的細水滴
34、將黃色麵團貼上
35、用黑色麵團加水調成麵糊。畫上眼睛,寫上字,之後以150度烘烤20分鐘(若是會開裂表示可能溫度高,或餡料偏軟)。
最後,將『小牛鳳梨酥』放到『福袋蛋糕』上就大功告成咯。
網紋草修剪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應該沒有接觸過割草機,更別提經營一家割草公司了吧!在《割草機模擬器》(Lawn Mowing Simulator)裡,玩家可以在英國鄉村小鎮或是古堡莊園、森林公園當中,進行割草整理環境的生意。
在遊戲裡,玩家要設定割草機的相關系統,像是刀片的高度、測量發動機負載。並挑選條紋滾筒、覆蓋套件、集草袋、回收器、甩刀式底座等多種配件,把這些草坪修剪平整。遊戲也取得許多割草機製造廠商授權,玩家可以在遊戲中實際操作這些「知名」割草機來作業。而且這些割草機價格也不便宜,隨便一台都快要十萬台幣,都比摩托車還貴了耶!本作預定8月11日上市,現實生活中沒割過草,那就在遊戲裡面好好體驗一下吧!
© Skyhook Games © Curve Digital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網紋草修剪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雲石吧桌前,甜品界紅人、ATUM Desserant老闆郭健邦巧手一展,撒上花瓣,他那道匠心設計的甜品花椒野莓Burratta芝士沙律,即時落英繽紛。不光好看,野莓夾雜花瓣,再碰撞Burratta芝士,擦出特殊的味道火花。郭健邦說:「懂得運用的話,可以透過食用花獨特的味道提升甜品的層次。」菜式雖好,也要嬌花扶持,這位甜品師沒有言過其實,食用花這片「食桌綠 葉」一點也不甘草!
ATUM Desserant採用的食用花,來自本地品牌花咏。走進花咏位於元朗的農場,腳踏的竟不是泥土,而是石屎地,舉目所見的不是遼闊田野,竟是一排排貨櫃箱。原來花咏是一個採用現代化系統種植的小型農場,食用花離地栽種於傳統溫室及環控溫室。在傳統溫室,透過搭建水簾、風機、遮陽簾,調控濕度、溫度及光度,讓食用花在穩定的環境生長,減低風雨的侵擾。由於傳統溫室始終難百分百擋去風雨,故這裏又把貨櫃箱改建成一個環控溫室,透過種植燈、放濕系統等設備,控制濕度、溫度及光度,令食用花滴雨不沾,絲風不侵。
科學化的種植環境無損賞花雅興,因為溫室內的繁花勝景不比田野的失色。石竹、玫瑰、天竺葵、三色菫、五星花、幸運草花、茴香、秋海棠,朵朵小花,在各自的盆栽 上中展風姿,或艷或素,或濃或淡,或媚或雅。繁花之中有個戴着草帽的身影鑽來鑽去,帽子一掀,原來也是個可人兒。她是花咏主理人Silvia。看她膚質好得令人妒忌,自稱種植數載,豈有說服力?
其實她是平面設計師,坐冷氣房多於勞動,數年前愛上耕種,開始當上假日農夫,後來誤打誤撞認識了食用花,被花的美及花的味所吸引,半農半職地展開食用花種植事業。花的美,大概天下女人都懂,花的味是怎樣一回事?Silvia說,花的味道極豐富,例如,幸運草花有陣醬酸味,夏菫帶清爽甜香,薄荷花入口先嘗怡人的薄荷味,後溢出甜味。所以食用花不光好看,還是很好的天然食材,令餸菜的味道生輝。
由於食用花是食材,種植過程比一般觀賞花講究,須採用特定的種籽,且種植過程不能使用化學農藥,確保每塊瓣都沒有任何損害人體健康的人工物質。農夫得每日修剪盆栽,除雜草,採花瓣,保持植物的新陳代謝,「花瓣不採便會枯萎,就是浪費,還會影響下一個生長循環。」花瓣逐一採下,還得細心挑選,只要稍有瑕疵,例如外反、有乾紋等,就被視為不合格,不能使用。挑好的花瓣被包裹好,放進雪櫃保存,並在一周內,讓花瓣以最鮮嫩的狀態直送餐廳。
ATUM Desserant老闆郭健邦說,本地食用花勝在新鮮,而Silvia的出品品質穩定外,她亦願意花心思跟廚師鑽研新食材。這份用心,有時比千挑萬選的花瓣更難得。
Facebook:花咏Flowering
採訪:周燕
攝影、剪輯:謝致中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