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調查】
2022大選在即,原本民進黨內沈悶的選情,似乎在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後,有反轉的趨勢...
---------------------------------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
🌊加入﹝風傳媒Telegram﹞,獨家內幕搶先看
http://bit.ly/2Ta3nWR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https://bit.ly/2tehBg1
🔥下載﹝風傳媒APP﹞,更多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2P4VOzg
#民進黨 #林智堅 #正國會 #英系 #2022選戰 #新竹縣市合併
同時也有4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土地買氣熱,地政局辦理第三季土地標售,釋出了20標、24筆土地,結果吸引96封標單來競標,創高雄縣市合併以來的歷史新高,其中是以楠梓區的3筆土地、最受青睞。業界認為,近期台積電可能要進駐楠梓的傳聞,帶來預期心理,讓建商看好楠梓區房市、陸續卡位。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縣市合併後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疫情陰霾中,最近有兩件事在國內掀起一些政治漣漪。
其一是蔣中正銅塑移除中正紀念堂,二是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兩事互不相干,但反映的是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主政者並未認真謀求台灣的長治久安,常因人設事,或謀一黨之私。
中正紀念堂廣場於陳水扁主政時改為「自由廣場」,已逐漸被社會肯認。但龐然蔣公銅塑是否遷移?中正紀念堂的空間如何改造以符轉型正義?始終未獲主政者的正視。
我在擔任桃園縣長時,因高雄縣議會陳列的蔣公銅像被敲毀,嘉義被噴漆,而引爆南北各地的藍綠和族群對立。由於兩蔣陵寢在桃園大溪慈湖,我就想到將慈湖附近綠地開放為兩蔣塑像園區,收容全台各地擬遷除的塑像,既可平息族群對立,也可打造公共藝術公園,而華人觀光客在桃園機場下機後,又可就近參訪,創造觀光經濟。我的構想獲得議會支持,大溪鎮長曾榮鑑亦積極配合,才有如今的景象。
將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塑移置慈湖旁的兩蔣雕塑園區,增添園區氣象,恰到好處。另外將中正紀念堂空間改造成歷屆總統的文物館,無分黨籍,凡合法擔任國家元首者,均依其任期享有公平比例的空間典藏文物,供眾觀覽。至於歷史功過,自有史家及國人公評,合乎轉型正義。
再談縣市合併升格。目前的行政區域規劃是六都,18縣市。六都的改制,事先並未專業規劃,只將高雄、台南及台中的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通稱為「都」。
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桃園縣因加工衝破2百萬的人口,而單縣升格。
直轄市與非直轄市的區別,除了前者市長可以參加行政院院會外,更重要的是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問題。每年中央政府分配給地方的「統籌分配款」,約65%分配給六個直轄市,而18個縣市卻只分配到另外35%的一小部分,致使「富市越富,窮縣更窮」!幾年下來,嚴重擴大城鄉發展差異,幾近畸型。
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及住宅普查,最近一次於去年11月進行。台灣常住人口2383.4萬人,近十年以新竹縣增幅最多,21.2%,桃園市11.4%居次,台中11.1%第三。反觀南投、嘉義及屏東等農業縣人口顯著減少,超過5.8%以上。此外,彰化縣人口已逼近126萬,被視為「準七都」。
新竹縣市合併人口總數超過一百萬,但未達125萬,現任縣長及市長分屬國、民兩黨卻公開支持合併,民進黨國會龍頭柯建銘表示要修改地制法降低人口標準為一百萬人。因柯立委是新竹人,而現任市長林智堅是他的嫡系接班人。外界解讀因林智堅連任兩屆,若縣市合併升格,他就可重新參選升格後的市長,一如當年陳菊,因高雄縣市合併後她繼續連任,造就她成為「南霸天」,卻讓民進黨被韓流沖垮。
按行政區域規劃,影響國家發展、地方建設及人民福祉,至關重要。台灣的行政區域始於日治時代,國民黨時多因黨國利益考量加以更改,如今民進黨已二度執政,若亦出諸黨派利益或個人政治前途的鋪陳為考量,缺乏為台灣「長治久安」的擘繪,就是國家的不幸。如今政黨輪替已常態化,主政者就應超越黨派,高瞻遠矚,才能使台灣長治、久安。
本人長年思考如何使台灣長治久安,綜理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及人民安心」的「三安」與「三和」:「政黨和解、族群和諧、兩岸和平」。為長治久安,本人針對行政區域的重規劃,早有構想,敬候各界指教:
1、 七都(或七州)
1. 台北都:台北市及基隆和宜蘭。
2. 新北都:新北市鄰近基宜部分規劃給台北都。
3. 桃園都: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
4. 台中都:台中市、彰化市及南投縣。
5. 台南都:台南市、雲林縣及嘉義縣市。
6. 高雄都:高雄市及屏東縣。
7. 花東都:台東縣及花蓮縣。
2、 二特別行政區,直屬行政院管轄。
1. 高山特別行政區: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山地區。
2. 離島特別行政區:台灣周邊離島。
縣市合併後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疫情陰霾中,最近有兩件事在國內掀起一些政治漣漪。
其一是蔣中正銅塑移除中正紀念堂,二是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兩事互不相干,但反映的是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主政者並未認真謀求台灣的長治久安,常因人設事,或謀一黨之私。
中正紀念堂廣場於陳水扁主政時改為「自由廣場」,已逐漸被社會肯認。但龐然蔣公銅塑是否遷移?中正紀念堂的空間如何改造以符轉型正義?始終未獲主政者的正視。
我在擔任桃園縣長時,因高雄縣議會陳列的蔣公銅像被敲毀,嘉義被噴漆,而引爆南北各地的藍綠和族群對立。由於兩蔣陵寢在桃園大溪慈湖,我就想到將慈湖附近綠地開放為兩蔣塑像園區,收容全台各地擬遷除的塑像,既可平息族群對立,也可打造公共藝術公園,而華人觀光客在桃園機場下機後,又可就近參訪,創造觀光經濟。我的構想獲得議會支持,大溪鎮長曾榮鑑亦積極配合,才有如今的景象。
將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塑移置慈湖旁的兩蔣雕塑園區,增添園區氣象,恰到好處。另外將中正紀念堂空間改造成歷屆總統的文物館,無分黨籍,凡合法擔任國家元首者,均依其任期享有公平比例的空間典藏文物,供眾觀覽。至於歷史功過,自有史家及國人公評,合乎轉型正義。
再談縣市合併升格。目前的行政區域規劃是六都,18縣市。六都的改制,事先並未專業規劃,只將高雄、台南及台中的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通稱為「都」。
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桃園縣因加工衝破2百萬的人口,而單縣升格。
直轄市與非直轄市的區別,除了前者市長可以參加行政院院會外,更重要的是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問題。每年中央政府分配給地方的「統籌分配款」,約65%分配給六個直轄市,而18個縣市卻只分配到另外35%的一小部分,致使「富市越富,窮縣更窮」!幾年下來,嚴重擴大城鄉發展差異,幾近畸型。
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及住宅普查,最近一次於去年11月進行。台灣常住人口2383.4萬人,近十年以新竹縣增幅最多,21.2%,桃園市11.4%居次,台中11.1%第三。反觀南投、嘉義及屏東等農業縣人口顯著減少,超過5.8%以上。此外,彰化縣人口已逼近126萬,被視為「準七都」。
新竹縣市合併人口總數超過一百萬,但未達125萬,現任縣長及市長分屬國、民兩黨卻公開支持合併,民進黨國會龍頭柯建銘表示要修改地制法降低人口標準為一百萬人。因柯立委是新竹人,而現任市長林智堅是他的嫡系接班人。外界解讀因林智堅連任兩屆,若縣市合併升格,他就可重新參選升格後的市長,一如當年陳菊,因高雄縣市合併後她繼續連任,造就她成為「南霸天」,卻讓民進黨被韓流沖垮。
按行政區域規劃,影響國家發展、地方建設及人民福祉,至關重要。台灣的行政區域始於日治時代,國民黨時多因黨國利益考量加以更改,如今民進黨已二度執政,若亦出諸黨派利益或個人政治前途的鋪陳為考量,缺乏為台灣「長治久安」的擘繪,就是國家的不幸。如今政黨輪替已常態化,主政者就應超越黨派,高瞻遠矚,才能使台灣長治、久安。
本人長年思考如何使台灣長治久安,綜理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及人民安心」的「三安」與「三和」:「政黨和解、族群和諧、兩岸和平」。為長治久安,本人針對行政區域的重規劃,早有構想,敬候各界指教:
1、 七都(或七州)
1. 台北都:台北市及基隆和宜蘭。
2. 新北都:新北市鄰近基宜部分規劃給台北都。
3. 桃園都: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
4. 台中都:台中市、彰化市及南投縣。
5. 台南都:台南市、雲林縣及嘉義縣市。
6. 高雄都:高雄市及屏東縣。
7. 花東都:台東縣及花蓮縣。
2、 二特別行政區,直屬行政院管轄。
1. 高山特別行政區: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山地區。
2. 離島特別行政區:台灣周邊離島。
縣市合併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高雄土地買氣熱,地政局辦理第三季土地標售,釋出了20標、24筆土地,結果吸引96封標單來競標,創高雄縣市合併以來的歷史新高,其中是以楠梓區的3筆土地、最受青睞。業界認為,近期台積電可能要進駐楠梓的傳聞,帶來預期心理,讓建商看好楠梓區房市、陸續卡位。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510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縣市合併後 在 吳利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利成質詢民政局,針對家鄉建設預算爭取及編列問題做改善。 🌎民政局推動地區自治,各項民政政策都跟鄉親息息相關,縣市合併後,當初選舉產生的鄉長,現在改由區長來派任,然而之前民選的鄉長有人事運用權,可以任用主任秘書等團隊,來為地方爭取預算。 🌎盱衡原高雄縣大樹區、鳥松區等各區,以前動輒一至二億的建設預算,來作家鄉的鋪路、擋土牆及水溝等公共建設。但現在縣市合併以後,區長所能運用的建設經費,非常拮据,且依照民政局長所說35個區有一至兩億元的預算,依照各區大小來編列,而原高雄縣大樹等各區幅員這麼廣大,有那麼多的道路、水溝需要建設,請民政局要審慎檢討,不要犧牲了大樹區等各區鄉親們的權益。
縣市合併後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陳其邁施政報告 議員陳麗娜批:三光市長拚產業還是炒地皮?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12)日在高雄市議會市長施政報告質詢中指出,高雄這陣子以來,錢花光、地賣光、人走光,猛批陳其邁市長已被民眾封為「三光市長」!她也舉亞洲新灣區「特貿三」為例,質疑陳其邁究竟是想為高雄帶來新產業?還是想為建商炒地皮?
陳麗娜表示,截至今年2月底,高雄市民的平均每人負債已上升到9萬2174元,創下了近3年來的新高。花錢舉債,高雄的治安、道安、工安這三安,卻接連爆發危機,市長將高雄的錢花光,花到哪了?
陳麗娜說,陳其邁市長上任後積極賣地,最新一季標售了多筆熱門地段,賣地的價格與速度「超韓趕菊」,但債務不僅還是節節升高,也沒能解決高雄人「住的問題」,難道高雄人就只能這麼悲哀?
陳麗娜更舉高雄近期人口數統計資料,指高雄縣市合併後,人口高點落在韓市長執政時,而陳其邁去年8月上任到現在,高雄的人口數就少了8千多人,快跌破276萬大關,這是一個警訊!
陳麗娜並指出,橋科土地還沒徵收,中油五輕整治是否能提前十年整治還有問題,整治細節也沒說明,陳市長提出的產業發展大多是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而現在真正在動的「亞洲新灣區」特貿三也讓人憂心。媒體曾說「高雄市長陳其邁宣示打造亞洲新灣區為全台最大5G 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創新試驗場域」,但是3月底到台北辦招商,是引起「房地產開發業」與「壽險業」的濃厚興趣,4月在市府辦的說明會,也都是「建商」到場。陳麗娜質疑,陳其邁市長究竟想要為高雄帶來新的產業?還是想要為建商炒地皮?
陳其邁答詢時並未針對陳麗娜的問題作回應,實問虛答、閃爍其詞,引起陳麗娜不滿,不尊重議員質詢,逃避監督。
縣市合併後 在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六都變九都?修改行政區劃是為了什麼 ... 的推薦與評價
02:29 鍾佳濱: 縣市合併 不要只是討論「錢」! 06:42 新竹市想升級?蘇煥智:錢還是關鍵11:04 合併後「舊縣區」更慘?鄉鎮市重要嗎? ... <看更多>
縣市合併後 在 縣市合併的好處?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縣市合併 的好處? - 最近看家中的第四台自制節目有一研討會討論有關縣市合併的事如台北縣市合併、台中縣市合併、高雄縣市合併因為我不是讀都市計劃的所以想問各位縣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