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第一大教堂-西貢聖母大教堂】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在西貢有名的西貢聖母大教堂(紅教堂),這座教堂矗立在第一郡的巴黎公社上面,這應該是所有的旅客來到胡志明一定會到訪的景點之一,這座充滿歷史的大教堂究竟有什麼迷人的地方,就讓我們來分享給大家。
一、教堂歷史
在法國殖民時期,教堂對於旅居越南的法國人是極其的重要,作為法國人或是軍隊的禮拜場所,為了取代舊的小教堂,在1876年杜佩雷(Duperré)州長舉行了新教堂繪畫與設計比賽,最終由一位設計師(Bourard)以將羅馬風格加上一點歌德式風格的設計理念贏得了這次的比賽。
這座教堂使於1877年,最後歷經三年的時間完工,在1880年完成了揭幕典禮,這座教堂的所有建築費用以及內部的裝潢設計全部由Cochinchina總督府負擔,而這座大教堂也就是由法國政府進行管理,該教堂也在當時被稱為國家教堂。
二、建築設計的改變
在原型的大教堂裡,教堂的原始鐘樓的高度約36公尺,後來在1895年的時候又建造了另外兩座鐘樓,高度來到了57.6公尺(越南最高的教堂鐘樓),鐘樓的頂端會有一個3.5公尺高的十字架,重達約600公斤。在教堂前面的花園從以前到現在也是改變得非常有意思,在1903年初期,原本是擺放百多祿的雕像,但是該雕像在1945年後被陳仲金(當時任保大帝帝國的內閣總長)所領導的獨立政府所拆除,僅保留了大理石基座,而在1959年的時候由約瑟夫·範文添(當時富強教區的主教)將義大利完成的聖母像運往越南,最後將這個空的大理石基座上擺上了聖母像,象徵著“聖母會帶給越南和平”。
三、教堂特色
教堂磚牆的部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從鋼筋、鋼鐵與水泥,小至螺絲都是從法國運往越南,而磚牆的部分則是當時法國馬賽製作完運往越南,而另外一種說法,是磚牆的部分由西貢生產,是由寬10公分、長20公分所烘烤的瓷磚,當時19世紀的紅土磚非常的堅固厚實,非常的寶貴,顏色不會隨著時間而產生變化,沒有苔蘚痕跡。在65公分厚的牆面上,磚頭的堆砌方式是一水平一垂直的方式進行堆砌,這種技術在當時西貢的法國建築較少見,而磚頭與磚頭間的縫隙小,承重以及耐用性都非常的足夠。
教堂的另外一個重點是彩色玻璃,在教堂內的彩色玻璃都非常特別,用玻璃製作圖像台凸顯出聖經裡的人物或是故事,如為基督教徒會被這裡的彩色玻璃所吸引,在教堂內部總共有56個玻璃窗,31個圓形的玫瑰圖案以及25個彩色幅彩色玻璃窗的精美圖案,但是在這56個玻璃窗只有4個是最完整無瑕的,其它的玻璃窗都是在1949-1951由當地主教的居民進行一些整修,而這些彩色玻璃窗都是由法國沙特爾省的Lorin Firm所製造。
在以前殖民時期的地圖上也會看到這個教堂,雖然我們不是天主教徒,對於一些遊客來說,這個教堂的內部裝潢或是亮點度不比歐洲一些教堂的建築設計來的精彩,但是回想到這個教堂的歷史遺跡,在當時法國殖民時期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保大帝帶領的越南國下,這個教堂又扮演了另外一種角色,會發現有這個教堂有不一樣的味道存在。
聖母百花大教堂建築特色 在 Maggie.Sung 女攝影師 宋美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多人曾經在創作時,都會想起哥德這二個字,大眾對於哥德式的認知,大都為:黑暗的,陰沉的,吸血鬼,這一類的暗黑風格和鬼怪傳說。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對於哥德式藝術的認識。
哥德式藝術(法文:Art gothique)
會被稱之為哥德式,是因為這種藝術風格,
曾被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的藝文人士認為
就像上古世紀日耳曼哥德人攻佔羅馬時一樣野蠻,故此而得名。
哥德式藝術,主要分為幾個重要的區塊,
分別是:建築、雕刻、繪畫、文學(小說)、音樂。
最早生成的哥德式藝術是哥德式建築,源起於法國,在法國仿羅馬藝術被發展了二百多年之後,自十二世紀開始逐漸發展成哥德式藝術,
源起於巴黎近郊的修道院將古羅馬式教堂徹底修整時,發展出「尖拱,半圓形廻廊及玻璃花窗」等建築技術,此一建築技術並開始盛行於十三世紀的教堂建築風格。
在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早期的哥德式雕刻和繪畫都是屬於哥德式建築的一部份哦!
早期的哥德式雕刻,以真人尺寸大小進行雕刻,輪廓向外突出,讓雕刻主體和建築背景產生區別,擺脫了傳統浮雕的形式,在去年發生大火的巴黎聖母院,也是哥德式雕刻的建築典範。
而哥德式繪畫主要的形式以「壁畫、版畫、聖經手抄本插畫、玻璃彩繪花窗」等這四種形式出現。和傳統繪畫相比,哥德式壁畫更具有寫實性,並擅長利用透視法,知名的代表作品有寶座聖母像(畫家:契馬布耶-現代西方繪畫之父喬托的老師)。
在十三世紀後,哥德式繪畫風格變得更加黑暗、沉悶,畫面也都以暗色調為主,內容則充斥著血腥、死亡與絕望的氣息,繪畫人物經常臉色蒼白帶血,並經常使用羽毛,鎖鍊等元素來強調故事中的詭異和驚悚,畫面中的場景多為教堂,或具有宗教神秘性的事物。
十四世紀初期,哥德式藝術才漸漸發展成「國際哥德式風格」。國際哥德式風格以描寫華麗、趣味的宮廷生活細節為特色。
十五世紀末,國際哥德式風格自法國開始往南、北二個方向發展,往南至佛羅倫斯,演變成為後來的義大利的文藝復興。
往北至德國一帶,成為北方哥德式風格。
十六世紀開始進入後期哥德式風格,追求平面裝飾性的效果。哥德式文學多是充滿神秘、陰森、恐怖的氣氛,其中最具代表的文學作品有:科學怪人、歌劇魅影等。
至於哥德式音樂,我不太熟悉,雖然google有些相關的資料, 但自己不甚理解的部份,在此就先不和大家介紹了, 有興趣的朋友,大家可以再去查查相關的資料。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
#創意人像燈光班講師示範作品
Photographer :: Maggie.Sung 宋美琪
#哥德式藝術
#maggiesung
#宋美琪
#創意人像燈光班
聖母百花大教堂建築特色 在 豬豬隊友 Scott & Wend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豬豬隊友環遊世界 第 138 天【亞美尼亞】
日記 131「諾亞方舟的後裔」
在亞美尼亞的第一天,今天下午有 Free Walking Tour。
很多觀光城市都會有 Free Walking Tour,顧名思義就是免費的城市導覽團,這是最便宜、最方便、也最快速認識一個城市的方法,一般在青年旅社都能獲得相關的資訊,不過雖然名義上是免費,通常在結束後都會給導遊一點小費表示心意。
正好我們還沒做什麼功課,今天就跟我們一起參加導覽吧!
Yerevan 是亞美尼亞的首都,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我們在 Republic Square 集合,在蘇聯時期的原名叫「列寧廣場」,
蘇聯解體、亞美尼亞獨立後便拆除了列寧雕像。
Yerevan 又被稱為粉紅之城,因為建築物大量使用火山泥建材,特性是材質不會過硬,適合雕刻。Republic Square 周邊的五棟建築物由蘇聯建築師 Alexander Tamanyan 規劃建設:歷史博物館、三棟政府大樓、以及一棟萬豪酒店,都是使用火山泥建成,風格一致。亞美尼亞非常致力於保護城市古蹟,這些大樓都被要求不得改變建築外觀。
除了導遊,還有一個美國女生和一對印度夫妻與我們同團。
那位美國女生是我們在喬治亞曾經遇到過的,
而另一對印度夫妻一聽到我們來自臺灣很興奮地跑來。
「你們是臺灣人嗎?」
「對啊。」
「你們覺得喬治亞的 Khinkali 怎麼樣?」
Khinkali 是喬治亞的國民美食,暱稱喬治亞小籠包,
不過前幾篇有說過,我們都不是很喜歡。
我們還來不及回答他們,到底該說好吃,還是該老實說我們不愛呢?
沒想到還沒等我們回答他們就先開口了:「我覺得 Khinkali 超難吃的!還是臺灣的小籠包好吃,我太想念鼎泰豐的小籠包了,Khinkali 一點都不好吃……」我們一邊走,他們一邊抱怨 Khinkali,一邊懷念著臺灣小籠包,大概講了五分鐘,真有趣,看來臺灣小籠包更好吃不是因為我們私心,連外國人都這麼覺得啊!
離題一下,兩年前在以色列的時候印象很深刻,
耶路撒冷的城市規劃分為四區: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以及亞美尼亞區,耶路撒冷是三個宗教的聖城,但為什麼還有一區是給亞美尼亞呢?因為亞美尼亞是第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國家。
傳說中諾亞方舟就停靠在 Ararat 山,Ararat 山因此成為亞美尼亞的國家象徵,在國徽和鈔票上都能看到,亞美尼亞人也自詡為諾亞方舟的後裔。天氣好的時候從 Yerevan 就能看到 Ararat 山,不過目前 Ararat 山在土耳其境內,土耳其屠殺百萬亞美尼亞人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明天再跟大家說)。
Katoghike 教堂看起來像是兩棟不一樣的教堂,雖然風格很相似,但大的那一棟很新,而旁邊小的那一棟明顯老舊很多。
故事是這樣的,Katoghike 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264 年。
建於 17 世紀的聖母教堂是當時 Yerevan 最寬敞的教堂之一,蘇聯統治期間進行拆除的時候,意外發現包裹在聖母教堂結構裡的 Katoghike 教堂,在考古學家的抗議之下決定保留下來,但因為空間非常小,只能作為祈禱室使用,直到 2009 年,才決議在 Katoghike 教堂旁另外蓋一座聖安娜教堂。
Yerevan 在 2012 年被選為書城,
我們穿梭在古老的城市巷弄之間,隨處都能看到很多牆上的塗鴉,
畫的大多是亞美尼亞有名的作家畫像。
Walking Tour 的最後一站是 Cafesjian 美術館。
巨大的石階座落在花園廣場後方,這裡同樣是蘇聯建築師 Alexander Tamanyan 的作品,是 Yerevan 都市計畫的一部分,在廣場前可以看到 Alexander Tamanyan 低頭端看城市設計圖的雕像。
對我來說,最特別的倒不是壯觀的階梯或美麗的花園,
而是廣場上各具特色的雕像、每一層階梯展示的藝術品,
甚至是如果你不想爬樓梯走到最上層,你也可以搭旁邊的手扶梯,
而手扶梯旁一樣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藝術展品。這些展品大多來自亞美尼亞裔的美國慈善家 Gerard Cafesjian 的捐贈。
傍晚我們又回到 Republic Square,
夏天的時候廣場中央是噴水池,不過現在沒有水,全都是聖誕節造景,
廣場上很多穿著布偶裝、聖誕老人裝的小販。
我們昨天還在納悶為什麼聖誕節沒有慶祝活動。
其實俄羅斯、喬治亞等東正教地區的聖誕節並不是 12 月 25 日,
因為他們使用的曆法與羅馬公教和基督新教不同,聖誕節是 1 月 7 日,
而亞美尼亞教會比起聖誕節,更重視 1 月 6 日的主顯節。
所以我們在亞美尼亞還能再享受幾天的聖誕氣息呢!
2019.12.26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旅行紀錄在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EO5zg
訂閱我們,一起探險!
#亞美尼亞 #葉里溫 #armenia #yerevan
#豬豬隊友 #PiggyTeammates #ScottandWendy
聖母百花大教堂建築特色 在 20160524b聖母百花大教堂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聖母百花大教堂 是佛羅倫斯最著名的 建築 物,也是天主教佛羅倫斯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 它使用白、綠、粉紅三色大理石鑲嵌的牆面花紋, 風格特色 聞名於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