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映画泥棒
映畫泥棒是一代日本電影人物,映畫即是電影,泥棒是小偷的意思,即是電影小偷,形象化點,日本任達華呀!2007年開始,日本電影院播放影片前,會播放《No more映畫泥棒》,即是香港的「仲偷拍?成個電影業俾你搞灣晒!」,不過日本的是由兩個角色組成的,基本上就是兩個西裝友,一個頭頂攝錄機的Camera man,一個頭頂警號燈的Patrol lamp man。二人以默劇、舞蹈方式示範偷拍帶來的後果,看著那Camera men在跳著古怪舞蹈,一副得戚的「你睇我唔到!你睇我唔到!」的樣子本身已很惹人摏。這兩個角色造成的市場回響遠超他們杜絕偷拍的能力,你可能見過comic con有人出cos;見過tweeter上大量他們的畫作;他們的BL同人漫畫;2014年Bandai還推出了他們的可動figure,即是我書枱頭放這一對。
一直覺得是一套好好的marketing、promotion榜樣,首先本人一直都覺得在大螢幕前看電影片頭trailer、廣告什至告示也是我花錢入場的原因之一,而每次都會播放的《仲偷拍?》、《唔該熄咗你個電話啦⋯⋯》系列,顯然不是太enjoyable,至少我沒見過有人動漫節會cos b.wing(熄電話片插畫家),也沒真過任達華拍完《仲偷拍》後得到什麼直接相關的衍生利益(接了很多PTU戲不算數),演偷拍那個人更是銷聲匿跡,顯然不是一個成功的影片嗎,明明那是大好機會,比所有(是所有)電影都要多人看(是所有票房的總和喎!),但沒有人珍惜過機會,這樣一播就十幾年⋯⋯為什麼沒有人提出要重拍呢?這些才最值得re make吧?
好的創作,即使經典,也不能停下、放棄潮流。放棄潮流的經典可以是藝術品,而好多時候藝術品都是有價冇市的,你看《star wars》為什麼要推出新的三步曲?好受歡迎嗎?不!但商品推出很多,而且舊角色的產品推出得比新角色還要多。是作品的變化延長作品在市場上的活躍期,令他從來沒有離開過潮流。人與作品,一旦離開潮流就不再年輕,新陳代謝變慢,好難翻身,你知道為什麼新陳代謝會叫新陳代謝嗎?新的,變陳舊,等待,凋謝。不可以放棄革新。
《映畫泥棒》系列沒有停下,除了被二次創作大力在次文化方面宣傳之外,作品自身也超多變,在動畫《銀魂劇場版 - 永遠的萬事屋》中,還播放了動畫版的映畫泥棒並直接成為了開啟故事的主軸!也與《名偵探柯南》、《魯邦三世》⋯⋯多部作品推出特別版,創作除了內容之外,用別人意想不到的登場方式出現也很重要。順帶一提,那位頭頂攝錄機的蒙面人真身,是一位舞蹈員, O-ki(藤島巨樹)在影華麗棒開始的六年後, 2017年在電視台首次亮相,並開始以Camera man飾演者身份出演媒體節目。雖然很想大家學習,但Camera men在twitter大活躍宣傳反盜版訊息那年,是2015年,至於香港嘛?
我們消防處在2018年得到一隻「任何人」,還被市民大讚好有創意,なにthe fuck?!
#漂流行李M78 #宇宙船 #Illustration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Con爆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直播真係抽野好邪,連續兩次都無好事發生.... 成為Patreon會員支持Con爆TV https://www.patreon.com/conchan...
能力值 con 在 蘇絢慧分享空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陪伴的意義
英文單字的安慰「console」是一個很有意涵的單字,可以拆解出兩個單字意義:「con」有著一起、連結的意義,「sole」則是單獨、獨一之意,兩者的組合表達出的意涵是,當獨一的人感覺到有另一個人在一起,可以與人有所連結,安慰便發生了。
這份安慰,來自於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獨自承受受苦受痛的感覺,也不是被世界所遺棄,沒有人關懷的孤兒。
這也傳達出人與人連結的重要。我們都需要這樣的連結,減少我們的孤單感。再怎麼獨立自主、堅強勇敢的人,都需要來自於另一個人真心的撫慰與關愛。
我們都需要,有人陪伴。這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需要來自另一個人的「關照」與「看見」。因著有人為伴同行,我們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因著有人同行,我們可以暫時卸下武裝與堅強,允許自己軟弱與依靠。
我們都需要被關愛與陪伴,但問題是,該如何安心「依靠」?
我們成長過程中,「依靠」的經驗往往不是太好,依靠常讓人感到負擔、依靠往往讓人感受到傷害、依靠常落入無能與無尊嚴的地步,依靠,讓人有種不如靠自己就好的心情。
因為難以依靠,我們已經漸漸忘了「陪伴」究竟是什麼感覺。許多人可能很難理解陪伴人的過程不是為了立即解決問題,陪伴,不是一種「給」,而是一種「接」;陪伴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在安心的關係中被接住了,而可以慢慢的接觸自己、理解自己,辨識自己。
我發現,對許多人來說,要能瞭解陪伴的本質與意涵並不容易,在他的關注焦點中只有「事」與「是非」,所以花了許多時間評價與判斷事情的對錯,與給出建議,卻無法關注「人」的感受,或是內在想法,與行動背後的許多意義。更不用說到貼近人的心。
曾經在一場助人技巧訓練的場合中,我邀請成員分享他們求助的經驗,透過分享求助經驗,成員較能體會一位求助者的感受與各種的擔憂。當中,我聽聞其中一位成員分享到曾經打電話求助的經驗,那是他第一次鼓起勇氣撥打助人專線,試著和一個陌生人談論他的困擾。在電話接通後不久,他稍微提及他目前的生活處境與內心的徬徨與矛盾後,對方開始以訓誡及對他的問題了然於心的評斷說:「你就是年輕,抗壓性不夠,生活層面不夠廣,才會為這一點小事困擾」。
他不禁皺起眉頭,感受到不被尊重的不舒服感,也不再想坦誠的述說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想法。於是,只想掛掉電話的他,為了顧及禮貌,在簡短的嗯、是、對的回應中,希望找到時機結束通話。或許對方也感覺到他不再投入,突然之間略有情緒的說:「你怎麼越來越小聲,究竟有沒有在聽?告訴我你聽到什麼?接下來要怎麼做?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你談,你至少要回應一下讓我知道你有好一點,笑一聲來聽聽」。
當然,真實的互動情況可能無法再重現,我們不能簡化的論定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也難以判斷究竟誰對誰錯造成這樣的互動結果。但至少我們可以從這一段短短歷程瞭解到人是無法從短短的十幾分鐘就被充分認識的,若十幾分鐘的互動就期待困擾被解決,人能有所改變,那麼,這種互動過程可說是沒有關係基礎的,只是一種目的的達成。
這種目的的達成,「人」整體的所思所想與所感覺的並不含容在內,也不被關心,只能說是表面訊息的傳遞與交換,甚至可能只是單向而沒有交流的給予。沒有生命與生命的接觸,也沒有心的交會,如此是無法發生同理心,也無法發展出有共鳴與深度瞭解的關係。
一個人的誕生,具有先天生物基因所具備的基礎,那些氣質與性情,也有後天長時間的環境塑造與教育影響,之所以發展成什麼樣的一個人,其複雜度很高。即便一個母親,生下了她的孩子,朝夕相處,要真能懂她的孩子的性格特質、行為意義、喜惡偏好,一樣需要花時間、花心思的觀察、接觸與瞭解。更何況要陪伴任何一個在我們生活世界外的他人,限制更大,沒有長久的時間與心思來認識及瞭解,真的要能看懂與聽懂一個人內在心理各個層次的需求、渴望與用意,實屬不易的事。
也許就是因為很不容易,而人們又越來越沒有時間與缺乏耐性好好認識與瞭解一個人,於是,各種簡化人內在心理的言論紛紛出籠,再將人的行為簡易劃分為幾類幾個標準,然後輕易的分別與判斷一個人是這樣那樣。或是一昧的強調高道德與高理想的言論,要求人應該奮力擺脫軟弱與負向的形象與感受。
這是最快讓人抓取訊息與處理訊息的作法。現代人每一天的資訊量是古代人的好幾萬倍,若沒有快速又精準的獵取各種知識或訊息的方法,人可能會被嚇人的資訊量淹沒。
過去,人以一輩子真實生活來體驗一種真實人生,而現代,人以資訊來想像與推敲各種生活樣貌。這使我們誤以為只要簡單掌握大標題或結論就足夠,卻對於內涵、過程與細節一無所知。
陪伴,也發生了相似的情況。很多人會說「我陪了他很久」或「我有陪陪家人,試著安慰他」,但可能對陪伴的內涵與如何實踐一無所知,或者,時間確實花了不少,也做了不少事,卻無法共同體會到陪伴的意義,反而形成彼此的心理壓力與重擔。
許多親子間對陪伴的感受也有極大的落差。有些父母告訴我,在孩子發生一個挫折後,他們都盡力的在陪孩子、安慰孩子,也希望孩子可以好起來。但當我瞭解孩子是否接收到父母親的關懷與陪伴時,他們卻搖搖頭說,都是責備與嘮叨,不然就是勸戒與讓他們產生恐懼感、罪惡感與羞愧感的言論(例如反覆勸告孩子:這種事情都面對不了,是懦弱、是無能,以後怎麼辦?你的人生難道就要停在這裡?)。
在那些例子,我看見父母的立場,認為他正給予孩子人生的重要價值觀,及傳遞現實生活經驗的體會。父母當然希望孩子的人生能免於受傷,免於出錯,也希望自己可以教育出好的小孩。但害怕孩子從此就停頓,沒有生存競爭力的恐懼,讓他們內心急切的想要立即解決掉孩子的困境與問題,好讓孩子可以跟上主流價值的生活軌道。
一旦心急,一旦有所恐懼,一旦有強烈的價值觀,與理所當然的定見,那就無法讓心清靜的聆聽另一個人的真實聲音與感受,更不用說能去理解與明白。
陪伴,是一種純淨的心靈接觸,是一種感受對方氣息與情感起伏的共同存在,是需要一份寧靜與沈著,不急著帶對方離開他原有的位置,而是與對方一起感受與觀看他的位置所看出去的景致。陪伴,是一種以對方為主體,自己是淨空狀態的承接與回映。如果是相互陪伴,便需要有互為主體的過程,接受另一方的回映與關注。
很多人以為什麼都不做就是為陪伴,或是以為,當什麼都無法做的時候,就只能陪伴。但其實陪伴的關係,是一種奧妙的同行,能感受到關愛、真誠、理解在兩人之中來回震盪。你不需掩飾自己,我亦不需急迫承擔;你不需試探或防備我,我亦不需費力費心突破你。我清楚知道,你是你,我是我,你無法成為我,我也無法成為你,你有你的人生風景,我也有我的人生風景,我們此刻交會,凝視著彼此的風景,交流著彼此的經驗。因為這片刻的交流,我們的生命因此都有那麼一點兒,不同了。
陪伴的能力是一種無形的內功,關乎到你對「人」的瞭解,關乎你對行為背後意涵的洞察,關乎你對現象的覺察,也關乎你的人我界線是否拿捏得恰當,更關乎你對生命的態度是否尊重、維護與肯定。
陪伴者是透過自己生命累積的豐厚度在承接生命的重,因為豐厚,所以可以接納生命的狀態與變化,知道生命凡事都有一定的時辰運行,不催逼,不延宕,也不阻擋。
————取自《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蘇絢慧
本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03539?sloc=main
能力值 con 在 馬德里台灣鄉民團《Taiwaneses en Madri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何德國、韓國武漢肺炎的死亡率低於西班牙?》
#寫這篇寫的好累
#大家不要看的太認真
#因為沒有結論
#鄉民只是好奇心氾濫
#好奇心殺死腦神經
前兩天(3/20)時西班牙衛生部衛生警報和緊急情況中心負責人西蒙(Fernando Simón)被媒體問到,為何德國確診人數1萬,5000例,44例死亡,而西班牙1萬8,000例,卻有超過800人死亡,結果這位”流行病學醫生”卻回答:「偶沒有辦法解釋…」。
這個回答當然被許多人罵怎會對疫情完全沒有掌控 #右派也趕快火上加油 ,被罵到臭頭後,這兩天西班牙衛生局趕快作業,今天整理出來西班牙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縮寫:COVID-19,又俗稱武漢肺炎)確診數、死亡數、住院年齡層等資料。
📊 根據報告,在西班牙1萬8,959例確診人數中,死亡數805例,其中有768例,也就是高達95.4%的人超過60歲。
80歲以上老年人(占541例),死亡率高達17.91%;
70-79歲,死亡率5.24%;
60-69歲的死亡率則降至2.16%。
📊 截至3月22日8:00為止,西班牙平均死亡率為6%,全球為4.2%。
針對西蒙沒有辦法回答的問題,這裡就請出陳建仁副總統(厲害的流行病學家)的幾個觀點分析:
1⃣「各國確診病例數的多寡,除了和人口數有關,也受到病毒檢驗涵蓋率的影響。」
2⃣「如果對所有接觸者,無論有無症狀,都進行病毒檢驗,確診人數就會增多,發生率也會偏高!」
3⃣「一個國家一旦修改病毒檢驗對象的條件,譬如只檢驗重症者,就會使得確診病例數,在短時間內大幅下降;但是,疾病致死率卻會因此而上升!」
4⃣「疾病致死率的決定因素,除了病毒檢測策略而外,還包括了年齡、慢性病罹患狀況、和醫療照護品質。」
接下來鄉民也想分享一下西國媒體分析為何德國的死亡率較低,其中Xataka.com提出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社會結構」。
根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資料,西班牙許多年輕人在30歲之前都還是跟父母同住(歐盟平均值是26歲,瑞典人18.5歲就獨立脫巢),義大利也是類似情況,約有20%年輕人與長輩同住。相反的,德國年輕人約24歲就搬出父母家,脫離核心家庭,法國、荷蘭也是類似情況。
由於武漢肺炎的傳染途徑是因為直接接觸到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有理由認為「家庭群聚」接觸是該傳染病傳播的重要因素,尤其年輕人是最容易攜帶病毒而沒有出現症狀的族群,而家中年長者為風險較高的群體。
但鄉民發現這個因素似乎卻沒有辦法解釋死亡率也偏低的韓國(死亡率為1.2%);根據2017年韓國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所(KRIVET)調查,韓國20-34歲的年輕人中有56.8%仍於父母同住。
不過若分析比較各過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卻會發現韓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偏低。
📊 各國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例(Index Mundi,2016年數據),
韓國:13.53%;
西班牙:17,85;
義大利:21.37%;
德國:21.76%。
另外根據eldario的數據,韓國確診的年齡層以20-29歲居多,70歲以上確診的只有10.4%;而義大利70歲以上確診人數高達39.2%,死亡者平均年齡為80.5歲;西班牙70歲以上確診人數則約32.45%;德國60歲以上確診數約20%。
顯見以德國、韓國年紀大的人確診比例都偏低。
🔎 另外鄉民也猜測會不會是因為西班牙、義大利人又喜歡親親抱抱,相較之下德國、韓國,或許與長輩肢體上的接觸沒有太多,所以年長者的確診人數也偏低。
🔎 此外,西班牙養老院發生多起院內感染事件,再加上西班牙已經一個多星期沒有針對輕症患者作檢驗,或許這也是西班牙武漢肺炎死亡率一直爬升的原因之一。
最後,要強調一下鄉民不是流行病學家,只是純粹的把各方看到的資料分析給大家參考啦!正如建仁副總統說的,疾病致死率因素有很多(包括病毒檢測策略、年齡、慢性病罹患狀況、和醫療照護品質等),等那天這事件告一段落後,再交給專家們分析了。
註:截至3月21日為止,西班牙已檢驗超過35萬5,000人,每天平均檢測1萬5,000至2萬個。
➖➖➖➖➖➖➖➖➖
參考連結:
Lo que sabemos hasta ahora del perfil de los fallecidos en Italia: un 70% eran hombres y un 99% era(El Diario), https://reurl.cc/O10Xgr
Por qué las cifras de muertes asociadas al coronavirus son más altas en Italia y España que en Corea(El Diario), https://reurl.cc/E7n2y1
Por qué Alemania tiene una menor tasa de letalidad por coronavirus que España o Italia: estas son las hipótesis(xataka), https://reurl.cc/9ErZqV
Los españoles se van de casa casi con 30 años, 11 años más tarde que los suecos,
https://www.expansion.com/sociedad/2019/05/14/5cda9508e5fdeacb278b4577.html
Radiografía por edades del coronavirus en España: el 95% de los muertos tiene más de 60 años(El País), https://reurl.cc/NjrX8x
Actualización nº 52. Enfermedad por el coronavirus (COVID-19).22.03.2020
https://www.mscbs.gob.es/profesionales/saludPublica/ccayes/alertasActual/nCov-China/documentos/Actualizacion_52_COVID-19.pdf
Kangaroo Tribe: Over Half of Young South Korean Adults Live With Parents, https://reurl.cc/E7n2N1
陳建仁副總統臉書:武漢肺炎發生率與致死率的國際比較
https://reurl.cc/9ErZA8
檢視各國武漢肺炎病毒檢測能力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3130425.aspx
La baja letalidad del coronavirus en Alemania: una excepción que podría dejar de serlo, https://elpais.com/sociedad/2020/03/20/actualidad/1584729408_422864.html
#中國數據沒有列入考慮
#原因自己想
能力值 con 在 Con爆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直播真係抽野好邪,連續兩次都無好事發生....
成為Patreon會員支持Con爆TV
https://www.patreon.com/conchan
能力值 con 在 Con爆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對剛開局的新手來說今次復刻第2彈更加吸引~
成為Patreon會員支持Con爆TV
https://www.patreon.com/con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