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電 #電子用品斷捨離
#大腦快超載了嗎 #數位排毒
.
外在的世界紛擾喧鬧,所以,磨礪自身力量的第一步,就是學習有效處理感官超載。我們必須釐清並疏通那些堵住內在指引系統的障礙物,為此,我們要把外在的雜音調小聲,才聽得見內在的心聲。
.
你可以從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始——每週至少有一天,把所有電子用品關掉二十四小時。是的,意思就是關掉電視、手機和電腦,一星期有一天,只接緊急的電話。你可以慢慢增加到一星期兩天,就像斷食一樣,你的身體會開始排毒,排除所有我們不斷「吃進去」的噪音和資訊。如果沒辦法整整一、兩天都完全「不插電」,你也可以發揮創意——或許是每天晚上不插電三小時,或許是一早起床先不插電三小時。試試看對你可行的做法,無論怎麼做,只要能讓你鬆一口氣就好。
.
切記,社群媒體的問題比其他形式的媒體更嚴重,因為它無所不在。透過各種電子用品,我們二十四小時都跟社群媒體保持連線。收到訊息就急著立刻回覆,無形中也變成一種壓力。到處充斥著持續不斷的干擾和令人分心的事物。有些人對智慧型手機著迷到邊開車邊傳簡訊,真的名副其實是在冒生命的危險。我們從早到晚一點一滴將社群媒體上的訊息內化,並時時對或真或假的危機保持高度警覺。這些危機有可能是為了賺點閱率而被誇大了,因為「恐懼」是一種熱銷品!
.
我因此很不喜歡電視上沒完沒了的「新聞快報」。有時只是某個名人或政治人物發的一則推特,也跟地震、校園槍擊案或戰爭等攸關生死的大事占據一樣的播報時間,被賦予一樣的嚴重等級。這種不公正、不平衡的感覺又增加了感官負擔。藥品廣告也一樣,有些廣告聲稱的副作用比那些藥要處理的症狀還嚴重!這些廣告本身就不健康,與它們追求身心健康的本意相違背。
.
喬・迪斯本札醫師在他的著作《你就是安慰劑》中提出:種在我們腦海中的念頭最終會開花結果,尤其如果是一再重複種下的話。所以,如果不斷受到有關疾病的訊息轟炸,而我們本身又是易感體質,我們的身體就更有可能生一場大病。如果不斷受到悲劇與死亡的新聞轟炸,我們的焦慮心理也可能全面大爆發。如果你是生性善感的共感人,受影響的強度則又加重了無數倍。
.
我們也會把憤怒的網路酸民和惡意的留言者放在心上,將他們吐出來的酸言酸語和嗆辣言詞內化。這些酸民唯一的目的就是在網路上吵架、搗亂、帶風向或貼一些煽動性的內容。惡意的留言者則利用網路匿名的特性,得到了為所欲為的力量。身為共感人,我們一定要忠於自己同情共感的天性,不要覺得為了對付酸民就要變得跟他們一樣。
.
我不是說要對抗感官超載就得把頭埋在沙子裡,而是說我們需要的只是少吃一點「媒體大餐」、騰出一個清淨的空間。這是和內在嚮導保持聯絡唯一的辦法,也唯有和內在嚮導保持聯絡,我們才能對人類有更大的貢獻。
.
--
本文摘自《死過一次才學會守護自己:共感人的「小我」練習》,作者為艾妮塔・穆札尼(Anita Moorjani),新加坡出生、香港長大、接受英式教育的印度裔,會講流利的廣東話,曾在企業界服務多年。常受邀赴全球各地演講與受訪,談論如何面對絕症、死亡,以及放下恐懼、重建心靈信仰等主題。
.
📖閱讀本書:https://reurl.cc/83Zy0X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現在有很多標榜健康資訊的節目...
藥品廣告 在 琯琯Kank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和【PENKER】合作的春季商品7/15要過季結束販售了,又來刷格存在,歡迎繼續支持!!!我自己也有在穿!!!(超藥品廣告
https://penker.tw/7920572733
商品詳細網站上有,也可以參考這邊↓如果沒有意外之後打算設計靜靜等雨停相關的服裝……不過應該不會太快就是😇❤👍
https://www.facebook.com/kankan0330sink/posts/1261652160902591
藥品廣告 在 部長影像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部媽翻出了以前報紙上會有的『電影本事』,是「電影的故事情節」,也是早年戲院發送給觀眾的「劇情說明書」、「電影本事單」之簡稱,部媽這張是經典作品《十誡》的本事。
《本事是什麼?》
今日年輕人也許多不識「電影本事」為何?究其字意,「本事」一詞意為「事情的經過原委」、「詩詞或戲劇中的故事」。應用於電影,本事之意昭然若揭,它是「電影的故事情節」,也是早年戲院發送給觀眾的「劇情說明書」、「電影本事單」之簡稱。
電影本事通常薄薄一張,報紙似的材質,雙面印刷,橫直大小不定。一面多是當日放映影片的劇情簡介,另一面則是下期電影預告。如此一來,只消一張電影本事,戲院既可介紹播映影片,使觀眾更了解劇情內容,亦可宣傳即將上映的電影。剩餘空白處,業者有時會另闢蹊徑,發揮巧思,夾雜入五花八門的文案劇照、影評解說、演職員表、主題曲樂譜,甚至與電影毫不相關的房屋出租或藥品廣告、選舉文宣、反共標語等等,讀來十分趣味。
因此,電影本事不再只是一張單薄的「廣告傳單」,實際上它可謂最早的「電影資訊看板」,可以自由創意、深入淺出、甚至突梯滑稽地,承載記錄了早年台灣電影文化史。
《本事的起源與衰落》
電影本事其實起源很早,日治時期台灣戲院就已發送本事。國民政府剛遷台時,還可見一陣子中日文並列的本事!在默片時期,對白主要依靠現場的電影辯士,厲害點的還可以「拿了本事,就上台解說」,任憑辯士透過本事就可決定如何替劇情加油添醋!
進入有聲片年代後,辯士漸從戲院消失了,但本事仍是片商及戲院的必備宣傳手法之一。尤其台灣早已等同好萊塢電影殖民地,設備好的首輪戲院幾乎放映洋片為主,本事更是不可或缺的輔助素材。
電影史學家黃仁解釋:因為當年「懂英文的還是不多,看字幕時間都來不及,因此要發本事」,加上「看完電影後很多人看完都忘記了,拿個本事回去的話他會再看,看了會和別人講,所以本事很重要的。」因此本事是那個年代除了「報紙」、「海報」、「戲院看版」等之外,戲院提供的一項重要宣傳品,也兼具某種程度的教育意義。
本事的設計製作,通常是由片商提供文字劇照等素材,各家戲院自行設計印製後,再於電影院發贈觀眾。細節的發送方式,則隨時代與戲院各有不同。大多是免費贈送,只有1946年據稱戲院業者曾為了節節高漲的娛樂稅,竟把原本免費的本事略加裝飾,「每份出售5元或10元不等」!但大多時候,本事是隨票附贈一張,或進散場時才發送,又或更輕鬆簡單地安置於電影院一角落,供觀眾隨意拿取。直到約1980年代開始,在電視與錄影帶市場衝擊下,國片產量滑落谷底,台灣電影工業走向低迷,映演業面臨衰退命運,加上民眾教育水準提升等諸多原因,戲院逐漸不提供本事。
電影本事於是慢慢銷聲匿跡,它的角色也逐步轉變。
從廣告宣傳品、電影資訊看板,搖身一變成為收藏家的藏品物件!雖然對那個即使連電影膠捲也毫不在意細緻保存的年代而言,本事是更不受人重視的邊緣附屬品。但對影迷來說,本事卻是當年可直接輕鬆搜集的觀影紀念物,曾有本事收藏家表示:「小時候假日常去西門町地上撿本事,拜當時的人有隨手扔掉的習慣,本事還蠻好撿的。」當年遭觀眾棄之如蔽屣的電影本事,現在已是收藏家之間的交易物件。原本免費的本事,現可叫價約一張新台幣70-300不等,端視其珍稀及保存完整度而訂。
今天發現這個東西覺得很酷,分享給大家
(本文轉載自高雄市電影館官網 http://kfa.kcg.gov.tw/n/review/talk_detail.php?catid=106
藥品廣告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現在有很多標榜健康資訊的節目會請醫生來上節目推薦健康食品,言談之間有意無意地宣稱療效,台北市衛生局在去年就開出一千三百多件罰單,提醒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這些誇大不實的廣告。
電視節目裡宣稱魚膠原蛋白療效的標題就大大地打在上面,但是其實魚膠原蛋白是食品,但竟然宣稱有醫療效果就是已經違法!去年台北市衛生局開罰違規的食品、化妝品和藥品廣告就有1311件,總金額將近新台幣8600萬元,也是史上最高!
另外衛生局也公佈刊登播出違規廣告最多的媒體,報紙類刊登最多的是蘋果日報,雜誌類是壹週刊;電視類則是富邦momo購物台,衛生局再次提醒民眾,身體不舒服最好是看醫生,營養食品還是要諮詢醫療人員的建議,以免吃出問題花錢又傷身。"
藥品廣告 在 【哲生的童年回憶】懷舊電視廣告第19輯1993-1994 藥品廣告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