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佬總算肯公開痛批蔡英文對港人「口蜜腹劍」。
食港人人血饅頭的燒山+喪寶+沈某人,食屎啦!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比起英美澳紐、加拿大等國聲援港人的言行一致,去年初大選因香港蒙難,升高反中姿態而獲人民的認同取得壓倒性勝利,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
《毓民橫議》台灣「聲援港人」竟成口蜜腹劍
2021-06-16 07:00:00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毓民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曾幾何時與大陸咫尺之遙的香港,是中國人逃避惡政治的一塊乾淨土,如今卻因「黨國體制,極權統治」取代「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暴政肆虐,萬馬齊喑,乃出現九七年主權移交後第二次移民潮。高舉民主人權大纛的西方國家言行一致,紛紛中門大開,歡迎港人避秦;一水之隔的台灣寶島,民進黨政府口蜜腹劍,過去兩年來曾不斷對面臨困境的「香港地區」居民表示伸出援手,實相卻是為港人申請居留定居設置重重路障。
在國安惡法在香港出台之後一個半月,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七日,依據《港澳關係條例》(第十一條第二項及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之《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修正版本正式頒布施行。修正上述《辦法》旨在反滲透:第二十二條第一項「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台灣地區居留,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不予許可」,其中第十款是「現(曾)任職於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具政治性機關(構)、團體或其於香港、澳門投資之機構或新聞媒體。」之後,港澳居民申請在台灣地區居留,必須在申報書「據實申報」,再經移民署聯同陸委會、國安局、調查局等政府機關「聯審」批准,才予許可居留定居。
去年底香港情勢惡化,行政院陸委會曾表示「將跨部會朝三方向放寬港澳居民來台居留定居的制度及法規」。異哉,所謂「放寬」,原來與「收緊」同義!
「共匪謀我之心未死」,二〇二〇年一月十五日頒布之《反滲透法》就是為了「防範境外敵對勢力之滲透干預,確保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維護中華民國主權及自由民主憲政秩序」,香港已經淪為「匪區」,亦是滲透台灣的「前進基地」,豈可不防?
對於蔡英文政府的「講一套做一套」,台港的「鐵粉」還是會以「國家安全」為其緩頰。不過,那些志切「投奔自由」及正在苦等居留定居許可審批結果的香港人,便會感到十分焦慮了。
二、
日前香港媒體報導,台灣駐港機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網頁中的《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六月一日有新修正版本,除必須「確實申報是否現(曾)任職於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具政治性機關(構)、團體或其於香港、澳門投資之機構或新聞媒體」,另新增第三項:「現(曾)於香港或澳門政府部門任職者,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港澳政府。」
陸委會回覆媒體查詢時指出,依《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規定,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台灣居留,如有危害國家利益風險,申請不會獲批。
移民署這項有關「港澳居民申請在台灣居留」必須「確實申報」的新規定語焉不詳,而且並非「事實陳述」。
在這裡,我要稍為說明香港公職人員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及效忠」的事實背景 :
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香港區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二0一六年十月第六屆立法會議員宣誓就職,多名反對派議員因修改誓詞內容及在宣誓期間的言語和行為遭到質疑,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同年十一月七日通過的對《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說明宣誓是出任《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所列公職的法定條件和必經程序,並必須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解釋」也明確宣誓人如作虚假宣誓或者在宣誓之後從事違反誓言行為,須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高等法院於是根據「人大釋法」,褫奪六名立法會議員資格。
除《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涵蓋的五類公職人員外,二〇二〇年七月頒布施行的《港區國安法》第六條也要求,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參選或者就任公職時應當依法簽署文件確認或者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行政區政府據此制定《2021年公職(參選及任職)(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七提交立法會首讀和二讀,並於五月十二日在立法會三讀通過。條例翌(廿一)日刊憲公布,正式生效。特首林鄭月娥在法例通過後說:「明確規定擁護香港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對特區公職人員的法定要求和條件,也是參選或出任該公職人士的根本義務和責任。條例為公職人員的宣誓首次訂立非常明確的法定標准,為維護『愛國者治港』原則踏出重要一步。」
於是,「區議員就職必須作出宣誓的規定,明確宣誓要求,統一監誓人的安排,完善處理違反誓言情況的機制,以及就相關情況在公共選舉中加入參選限制。」在此之前,區議會作為諮詢機構,議員就職不須宣誓「擁護及效忠」。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控制全港十八個區議會的其中十七個,在惡法卵翼底下,特區專權政府「輸打贏要」,除在「新選舉法」取消區議會推選特首的「選舉委員會」一百一十七個席位,及立法會功能組別「區議會二」五個席位,更要通過宣誓「擁護及效忠」,把部分本土派年輕議員掃地出門。
至於政府公務員必須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今年一月十五日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已向各政策局及部門發出通告,公布為二〇二〇年七月一日之前受聘的公務員訂立簽署聲明或宣誓的要求。聲明或誓言的內容是:「我謹此聲明,本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務員定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移民署在《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新增必須確實申報「現(曾)於香港或澳門政府部門任職者,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效忠港澳政府」的規定,顯然是「因應」港府最近對公務員必須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的要求,但為什麼把「效忠特區」變成「效忠政府」?申請居留定居的港人如曾簽署聲明或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是不是可以填「否」?抑或在移民署眼中「效忠特區」等於「效忠政府」?
《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定居申報書》特別註明: 「如未據實填寫,應自負虛偽陳述或隱瞞重要事實責任」,然而,移民署在申報書上的「效忠港澳政府」的指涉不就正是「虛偽陳述或隱瞞重要事實」嗎?
三、
二〇二〇年六月三十日上午北京「全國人大」全票通過《港區國安法》,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隨即發布新聞稿指出:「北京背棄對港承諾,香港的核心價值漸失,國際地位也受到衝擊,台灣依『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所設置的『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明天(七月一日)正式營運,提供港人來台就學、就業、投資創業、移民定居等專案諮詢與協處服務。」陸委會又強調,「民主自由與人權法治為台港共享的普世價值,台灣朝野均非常關注及支持香港人民的民主訴求,政府也持續密切關注香港的情勢發展,並提供國人及港人必要的協助。在兼顧國家安全前提下,依據既有法律規範及公私協力的方式,務實處理港人的人道援助及關懷事宜。」
台灣當局去年「支持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並提供必要的協助」的「偉大宣示」,不但口惠而實不至,一年來更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申請居留定居的門檻。比起英美澳紐、加拿大等國聲援港人的言行一致,去年初大選因香港蒙難,升高反中姿態而獲人民的認同取得壓倒性勝利,再度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可有絲毫歉然不足的自省呢?
根據《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台灣當局將香港定位為有別於中國其他地區之「特別區域」,而上述條例第十八條清楚規定:「對於因政治因素而致安全及自由受有緊急危害之香港或澳門居民,得提供必要之援助。」如今卻是,《港澳關係條例》仍在,但不再把香港視為「特別區域」,「十八條」當然也就「備而不用」了!
令人感慨的是,台港兩地同樣面對中共的打壓,前者倘若朝野一心,尚可抗衡一時,後者卻是肉隨砧板上,任由宰割;二者「地異心同,精神一貫」,互相奧援,本是應有之義,奈何政治是「勢傾則絕,利窮則散」的權力遊戲,形勢比人強,真的是沒有什麼是非可言!
作者簡介
黃毓民,1951年出生於香港。以新聞傳播及新聞教育工作為終身志業,歷任報社採訪主任、編輯、主筆、社長及各大報社專欄作者;八十年代初曾任《美洲中國時報》港聞版編輯;九十年代中創辦《癲狗日報》、《癲狗周刊》及《癲狗馬經》。八十年代中曾任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九十年代末,投身資訊科技領域,建立互聯網內容供應平台Hong Kong Cyber,二千年在創業版上市。
黃毓民亦是香港著名時事評論員,歷任各大電台、電視台節目主持人,以評論尖銳、敢言著稱,深受歡迎。
二〇〇六年開始從政,是「社會民主連線」創黨主席,曾任兩屆立法會議員,八年議會生涯,堅持「沒有抗爭,哪有改變」的政治理念,不畏權貴,批判中共及港共政權,政治抗爭形象深入人心。
二〇一七年四月宣告退出政壇,回歸文化傳訊及教育工作,現任普羅政治學苑主席、網台MyRadio創辦人及《癲狗日報》電子版社長。
http://www.umedia.world/news_details.php?n=202106160630018875&fbclid=IwAR3cLy-kTUIfwaZp4cjA3go47AsiUBUmZ5xOHfCpAyyuTHk1oUm-7zQiwO4#202106160630018875
資訊科學系英文 在 Daodu Tech 科技島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科技島讀 #學生專屬 #贈送方案 #名單公佈
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
⠀
本次活動由現觀科技贊助 20 位名額!因為申請踴躍,島讀另外提供 20 位大專學院名額和 7 位高中生名額。
⠀
因此,最終有 47 位同學,將免費獲得一年的島讀會員資格 🎉
⠀
中選通知信件也已經同步寄出,歡迎中獎的同學快去收信!
---
⠀
🎉獲選名單🎉
⠀⠀
鄭O宏 有機材料研究科博二
歐陽O欣 經濟系大三
陳O 日本語文學系大四
黃O儒 服務科學所碩三
劉O 醫學系大三
郭O志 會計系三年級
趙O廷 物理系光電所_碩一
郭O翰 資訊管理系碩一
陳O珉 工業工程管理與工程學系
吳O芳 法律系大三
王O之 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資訊工程
余O翰 社會科學系
劉O均 法律學系大四
陳O銨 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碩二
張O瑋 企業管理學系四年級
邱O柔 財務金融研究所碩二
蕭O珊 藥用化妝品學系大四
王O平 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系大四
黃O馨 國際貿易與經營學系大二
劉O旻 哲學所碩二
黃O原 資訊管理學系碩一
白O明 工商管理學系大三
李O玄 化學工程所碩一
陳O達 醫學科技研究所碩二
劉O田 航太與系統工程學系大一
盧O棕 應用英文系大四
謝O宏 電腦軟體工程師大三
張O瑋 金融資訊系 碩一
吳O羲 企業管理學系大四
賴O霖 國際企業學系大一
林O葶 電機資訊院學士班大四 / 人文社會院學士班大四
曾O祐 企業管理學系大四
呂O霖 休閒遊憩管理系
葉O伶 財金所碩士ㄧ年級
李O翰 生科所國際研究生組博五
蕭O文 國際經營管理
潘O婷 學習科學與科技所 碩二
蘇O成 電機工程系碩一
張O涵 心理學系大四
沈O瑩 設計系碩一
张O东 商学院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本科四年级
蕭O岳 物理系碩二
黃O仁 臺中一中
李O蓉 武陵高中
蔡O叡 內湖高中
莊O安 中壢高商
劉O湛 高雄女中
張O謙 高雄中學
張O榮 內湖高中
資訊科學系英文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發新校長賀卡,祝福陽明交大人新年快樂、牛轉乾坤、步步高陞!
-
各位陽明交大人:
在21世紀第21年的2月1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正式成立。合校經歷了超過20年的探索,歷經張俊彥校長、曾志朗校長、吳妍華校長、吳重雨校長、梁賡義校長的醞釀與催生,終於在張懋中校長、郭旭崧校長及陳信宏校長任內合力完成。我有幸能擔任合校後的首任校長,感覺肩頭上的擔子無比沉重,但我有信心在師生校友共同努力下,必定可以順利達成任務。
我是陽明大學醫學系第五屆 (1986年畢業) 校友,於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及生醫光電所任教。2019年中開始,我擔任籌設博愛校區「醫療財團法人憶卿醫院」之執行長,2020年2月由陽明大學轉任交大生科系,並兼任台聯大系統副校長。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對我而言,都具有深刻的情感與意義。
交通大學身為高科技教育研發重鎮及產業的領導者,就像是新竹疾風中堅挺不拔的勁竹,而陽明大學對於追求學術卓越及偏鄉服務的熱忱與關懷,則像是唭哩岸山迎春時奔放燦爛的櫻花,2021年我們即將一起開創嶄新的篇章,如何讓原本不同的兩所大學在未來走向共同的道路?合校工作千頭萬緒,我認為為合校初始最迫切的任務是在最短期間內獲得兩校師生同仁校友對新學校的認同;有鑒於此,我們將啟動「一樹百穫」計劃,針對各項議題如新穎教學、科技趨勢、大學社會責任,乃至校歌校徽、校園美學等,擴大邀集師生與海內外校友共同參與討論,一起發想,以資訊科技作為激盪腦力的平台;透過匯聚、分析及整合意見,我們計畫於合校啟動後的第100天,向所有關心陽明交大的朋友們提交一份具共識基礎的合校願景- 這將是一份具十年展望前景的三年計畫藍圖。而在這份藍圖逐漸清晰之前,我們將借助師生校友對過去的記憶作為新學校的黏著劑以度過磨合階段;以校徽為例,陽明交大將暫時以中英文字之”NYCU”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作為識別,將設計交付專業,將歧見或認知差異以智慧與包容來逐步化解。
傳承、深耕、融合、開創是合校的核心價值,陽明交大將以院系所及跨院研究中心為發展主軸,師生將是學校在全球高等教育競爭中參與競逐的主角,行政團隊的首要任務是架構一個穩固的舞台,讓舞台上的表演者能盡情發揮以獲得最大成就與掌聲。
陽明交大的九個校區將整合為雙主體校區,搭配產學共創校區及教學醫院群,由交大校區及陽明校區校務長領導的主秘、教務長、學務長、研發長、總務長、國際長的團隊,以及負責專案的副校長們為師生服務。我們將以最精簡的人員編制,發揮最大的行政效力與效率。除附設醫院外,學校也將與各教學醫院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尤其是榮陽交團隊經營多年、成效卓著,在未來生技醫療、智慧醫療領域的發展,台北榮總絕對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莫忘合校初衷,陽明大學的人文與專業扎根於向社會貢獻的使命感,交通大學的優勢展現在勇於突破的創業精神,合校後兩股力量匯流,陽明交大將打造淬礪成為一所「偉大大學」,這所「偉大大學」將會:
締造創新 樹立價值、
激發潛能 培育領袖、
勇於調適 面對挑戰、
引領轉變 發明未來。
林奇宏 敬上
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