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情勢【香港《國安法》實施細則出爐,祭出行政部門對「台灣代理人」的調查;Google、臉書起疑慮,將拒港府索取客戶個資】
香港《國安法》7月1日正式施行,港府在昨(7月6日)突然召開記者會,快速針對《國安法》43條制定「實施細則」,要針對網路使用者、網路平台、外國及台灣政治組織入罪,使得香港網路自由和資訊安全,在一夜之間受到更大的打擊。
「實施細則」(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007/06/P2020070600748.htm)中明訂7大重點,可看出香港警察對網路言論擴大執法的權力,以及對不合作者的懲處,7大重點包括:
■為搜證而搜查有關地方:在緊急情況下,警務人員可授權在無手令(台灣稱搜索票)的情況下,進入有關地方搜證。
■限制受調查的人離開香港:要求懷疑犯了該等危害國家安全罪行而受調查的人,交出旅行證件,並限制其離開香港。
■凍結、限制、沒收及充公與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相關財產:如有合理理由懷疑某財產危害國家安全罪行,任何人不得處理該財產,在律政司司長的申請下,命令將罪行相關財產充公。任何人如知悉或懷疑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相關財產,亦有責任向警方披露。
■移除危害國家安全的信息及要求協助:警務處處長若合理懷疑,可在保安局局長批准下,授權警務處人員要求有關發布人士、平台服務商、主機服務商、網路服務商移除信息。
■向外國及台灣政治組織及其代理人要求就涉港活動提供資料:警務處處長可在保安局局長批准下,藉向某外國政治性組織或台灣政治性組織,或某外國代理人或台灣代理人,送達書面通知,提交指明資料(包括在香港的活動及個人資料、資產、收入、收入來源及開支)。
■進行截取通訊及祕密監察的授權申請:維護國家安全的截取通訊和祕密偵查行動,經由行政長官的批准,但若是「侵擾程度較低」的祕密偵察行動,只需向行政長官指定的警務處人員申請。
■提供資料和提交物料:為了協助國安案件的偵查,律政司長與警務人員得以向法院申請批准,要求相關人士回答案情相關問題,並且交出相關資料以及物件。
「實施細則」也訂定違反規定的相關罰則。若信息發布人未遵從警方移除危害國家安全信息的要求,一經定罪,可被判罰款10萬港元及監禁1年。而對提供網路服務的平台或香港認定的外國及台灣代理人,一旦未提供協助,經定罪,可被判罰款10萬港元及監禁6個月;若涉及提供虛假、不正確或不完整的資料,則可被判罰款10萬港元及監禁2年。
黃之鋒7日則在Facebook發文表示,這份數千字的「實施細則」若人話翻譯,就是:一、無須搜查令可以搜屋;二、隨時沒收護照,限制出入境自由;三、保安局長只要「懷疑」,就可隨時凍結財產;四、隨時要求Facebook、Instagram、telegram、twitter刪除貼文、要求網絡供應商封鎖連登;五、港府可出信恐嚇外國勢力(個人、組織),入境就抓你;六、跟蹤、監控私人通訊,無需法庭批准;七、香港無人再有私隱,銀行帳戶、私人公司資料基本上再無保障。他認為香港已無私有財產和人權保障。
在此實施細則第五條,也特別強調外國與台灣的政治組織和代理人,未來包括政黨或政治人物,或被視為相關代理人者,一旦有在香港設立分部或進行活動,被警方視為有危害國家安全之虞,便會要求提交指定資料。
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表示,此「實施細則」是港府頒布的命令,雖然不代表直接把「台灣代理人」入法,但已對港府各機關有拘束力;細則規定警務處和保安局可以直接對台灣代理人進行調查,不但不受司法調查權限的限制,還可擴張對台灣代理人的認定,調查權限更大。
■Google、Facebook拒絕港府索取客戶個資
香港《國安法》和「實施細則」上路後,讓許多美國等外國科技公司坐立難安,此法給予香港警察與國安單位得以宣稱以「國安事件」為由,向科技公司索取用戶資料,並祭出罰責。對Facebook、Twitter、Google等網路公司和社交軟體公司來說,如果配合香港當局的政策,會在歐美世界失去信賴,但如果不遵守香港政策,他們在當地的廣告與營運會受影響。
但目前上述公司皆發出聲明,在國際社會對香港《國安法》的疑慮未達到共識之前,他們不會向港府交出使用者的資訊。
香港人近年來愛用的Telegram與Singal也表示,他們不會與港府合作。但7月1日後,香港運動支持者已開始出現刪除Facebook貼文、刪掉Telegram群組的趨勢,他們並大量轉移陣地至加密軟體Singal上,也讓Singal成為熱門下載App。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剛剛接受《福斯》新聞網訪問時表示,美國政府一定會考慮禁止包括抖音TikTok在內的中國社群軟體。但TikTok立刻表示他們會退出香港市場(TikTok是由北京字節跳動公司所創立)。
■前華郵北京社長警告:香港《國安法》為中共治台藍圖
《華盛頓郵報》前任北京分社社長潘文(John Pomfret)今天在社論上指出,香港《國安法》除了對香港各方面的自由都有很嚴重的打擊之外,中共的潛在意圖是希望將港版《國安法》控管香港的方式作為一次試驗,在未來武力統一台灣之後,可以用類似的法案在控管台灣戰後的狀況。
「藉由這項法案的通過,中國更進一步地對90英里(約144公里)外的民主小島,做好了發動戰爭的準備,」潘文也指出,2021年7月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不少人都認為,習近平會在中共建黨100週年以前「解決台灣問題」。
《報導者》在今年6月12日一篇深度報導《國安法殺到、Telegram和連登被監控滲透,香港網路自由還能撐多久?》中,已揭示香港網路監控與審查的危機。這場民間的數據守護戰才要開始。(文/編輯部、楊智強)
#延伸閱讀
【香港國安法正式落地,管制範圍擴及全球:允許送中、祕密審判、指定法官、終身監禁】https://bit.ly/2ZrMt97
【黃之鋒/數位威權輸出下的自由世界聯盟】https://bit.ly/3ekPGgC
★跨足國際,帶回獨立觀點,#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消息,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報導者 #香港 #HongKong #國安法 #網路自由 #言論自由 #監控 #資訊安全 #個人隱私
「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看板Google - [詢問] 「抱歉,您的帳戶已經停用。」 的評價
- 關於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突然被Google停用帳戶?!YouTube被停權了!教你如何自救 的評價
- 關於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google帳號被停權有解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如何在突然被阻止時解鎖您的YouTube 帳戶 - Audiencegain 的評價
- 關於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為何我的個人Facebook 帳號遭到停用? 的評價
- 關於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我的Facebook廣告帳戶被停用了怎麼辦? 教你3招輕鬆解決! 的評價
- 關於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你的帳號已因違反使用條款而被停用ptt2023-精選在臉書 ... 的評價
- 關於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FB廣告帳號被停用?FB廣告未批准? 怎麼辦?(2020全攻略) 的評價
- 關於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臉書廣告被拒登?了解Facebook政策規範好重要 - Tiffany·滋滋 的評價
- 關於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被停權youtube 影片 的評價
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突然被Google停用帳戶?!YouTube被停權了!教你如何自救 的推薦與評價
Google 帳戶mygmail 的使用方式違反了Google 的政策,因此我們已停用該帳戶。 我們瞭解帳戶對您的重要性。因此,如果您認為這項處置有誤,請登入遭到 ... ... <看更多>
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google帳號被停權有解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下午使用Google map時,覺得卡卡,後來死當。。。到家看到簡訊通知,因「傳送垃圾內容」Google帳號被停權。整個傻眼!目前雖已申復中,(聽說最快2個 ... ... <看更多>
這個 帳戶的使用方式嚴重違反 google的政策 在 看板Google - [詢問] 「抱歉,您的帳戶已經停用。」 的推薦與評價
有用的服務是 Gmail
picasa:全都是私人連結用途,給認識的人看的。
youtube只兩星期前有上傳了跟宗教有關的影片(應該屬正常公開的吧?)
其中gmail集中收我其它7~8個信裡的信。
其他服務很少使用。
今天早上登入時就被停用了…QQ
到今天上網查了之後才發現不少人會發生…
原來備份的重要性…即使google也不能太相信…Orz
任何事都不能太相信…QQ
=================================================================
如果您是從登入網頁重新導向到此網頁,代表系統已經停用您「Google 帳戶」的存取權。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停用帳戶的原因是發現使用者違反《Google 服務條款》或特定產品的《服務條款》。
Google 保留以下權利:
如果使用者違反《服務條款》或特定產品的政策,我們會暫停該「Google 帳戶」使用特定產品或整個「Google 帳戶」系統的權限。
隨時因任何原因終止您的帳戶,無須另行通知。
如果您的「Google 帳戶」已遭停用,在嘗試建立其他帳戶前,請先檢閱相關《服務條款》。如需特定 Google 產品的指南,請前往該產品首頁尋找其《服務條款》的連結。
如果您確信我們不應停用您的帳戶,請與我們聯絡。
--
===================
若問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問後世事,今生做者是。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12.19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