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故事課的點子
為什麼🤔『企鵝到底會什麼』出現繞口令❓
您有發現孩子最近很愛『呼啦呼啦呼啦的』
說他在"繞口令"嗎?😜
其實這是一位語言治療師,給我的故事靈感🤣
👉兒童繞口令📣
是訓練孩子語言能力的好方法
可以鍛鍊到孩子的唇、齒,還有舌
更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和反應力
‼️如何引導兒童的語言發展⁉️(正經的話題來了)
有幾個簡單的方法,可以給家長參考哦
▶️面對面,眼神接觸的溝通是必要的
學習母語或第二外語,最重要的是面對面和唇型的仿說,所以要有家長,或老師教孩子語言,孩子才會學的完整。
▶️利用聽音樂、唱歌、念童謠的方式來學習
有趣且多變的語言,繞口令是其一,它有趣、快速,孩子以為你在搞笑,但其實你是在考驗他的反應。
▶️談論日常生活中的事,讓孩子在互動中學習
從初生的寶寶就可以跟他說說話,聊聊天,告訴他你在做什麼。別以為他聽不懂,他從媽咪肚子裡,聽力就開始了。
▶️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
在適當的時機下,說越多越好,並設計繪本遊戲、圖卡、桌遊、開心喜悅的學習,效果才會好。
▶️先要有完整的母語架構
母語即主要照顧者的語言,不管是何種語言,甚至手語,一定要讓寶貝完整的聽,說與看,學習其語言架構。再來學習第二外語,孩子才不會混淆詞意句型,而詞不達意,影響日後的人際社交。
▶️對孩子合理的期待,並且創造有趣的學習環境
孩子就是如此單純,他只會和他"喜歡的人"喜歡的人"喜歡的人"學習。
▶️讚美、讚美、再讚美
這個真的很重要!但不是沒有原因的糊亂讚美。而是孩子做了一些值得嘉許的事,再讚美他。不要沒事就說他好棒棒,他會不懂自己好棒什麼,而失去對你的信任!(有時是因為媽咪我沒別的詞兒了,只會說好棒棒😅)
---
最後-送上叮噹媽咪改編的繞口令
原意其實是兩隻白貓在打架,但我覺是負面教材不OK
所以改為"比美"💃,是不是順口多了呢?
『東邊大婆婆家有一隻白鼻頭大白貓😺
西邊二婆婆家也有一隻白鼻頭大白貓🐱
一天東邊大婆婆家的白鼻頭大白貓
和西邊二婆婆家的白鼻頭大白貓比美🌷
也不曉得東邊大婆婆家的白鼻頭大白貓比較美?
還是西邊二婆婆家的白鼻頭大白比較美?』
謝謝大家…(害羞鞠躬🤣🤣🤣)
#邁向兒童發展師 第三步(摘選兒發課筆記)
每步都走的好緩慢哦,但希望自己能更懂孩子,為孩子而發聲
"企鵝到底會什麼"加映中~候補登記請私訊!!
https://dingdangmm.kktix.cc/events/dingdangmm7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4的網紅黃老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白色巨塔走到媒體,經歷許許多多人生的轉折與轉變, 現在一整個就是「瑞凡,我回不去了」的狀態,哈。 未來的我,又將邁向什麼新的目標呢?請大家多多支持唷! #頻道重啟 #開播宣言 ===== 🙋♂️在這個頻道裡我主要會介紹兒童相關的玩具、教具、繪本或相關用品, 也會聊聊跟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相關的知...
邁向兒童發展師 在 叮噹媽咪的故事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邁向兒童發展師 第二步(摘選兒發課筆記)
一個孩子的吃飯
影響孩子未來學習力‼️
-------------------------------------------------------
現在父母對於孩子的用餐方式有不同派系
有3C派、餵食派、自主派、跟你耗派等等
孩子很多的用餐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
而這些習慣 也決定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
⚠️吃飯的專注力
如果孩子從小就能習慣20-30分鐘專心用餐
在他進入學齡期時,更能專心於學習。
所以當發現孩子專注力不夠、坐姿歪七扭八
字寫的乎大乎小,學習態度不佳等種種問題時
親愛的家長們,再責罵孩子之前
不妨先想想在孩子學習吃飯的過程中
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與態度🧑👩🧓👵
⚠️吃飯方式的練習🍚
當孩子開始用副食品後,可漸漸讓孩子自己抓食物進食
不用擔心弄髒,讓孩子自主進食,能增加肢體協調與統合
以及自我認知、發覺不同的感覺經驗
‼️減少大人餵食 把吃飯自主權還給孩子‼️
2歲過後,其實已能分辦能吃與不能吃的東西
此時,建議就能練習拿一般較短的筷子(並非有環的學習筷)
因為筷子的使用方式與書寫使用的肌肉接近
提早練習,對於孩子未來學習寫字都有幫助
💡練習吃飯,就是在練習寫字✍️
以兒童握筆的發展而言,都是從近端到遠端
2.5歲前,發展手臂的力量
2.5~4歲,發展前臂的力量
4~5歲,發展至手腕;5歲以上才到手指發展
因此,建議先不急著訓練孩子書寫文字
而是讓各部位的發展穩定以後
再來練習精細動作的寫字
所以要先培養正確習慣,包含
1)正確的坐姿-桌子大小是否合適、背肌是否有耐久力
(運動與粗/精細活動⛹️♂️🏋️♀️🚴♀️🤸♂️🤽♂️是學齡前孩子重要的功課)
2)手腕穩定度-練習拍球、端著碗吃飯、進行垂直平面活動
(如:用畫架塗鴉,手腕與畫架的塗鴉角度可訓練手腕穩定度)
3)養成慣用手-4歲前要習慣用慣用手(左手或右手)
切勿換來換去,容易造成未來書寫混淆,寫出鏡字
4)養成運筆習慣-運筆由外而內,由左至右,從上到下(寫字基本功)
吃飯最容易培養習慣,當好的習慣沒有養成
後續的訓練也會相對的辛苦
孩子只會跟他們喜歡的人學習🤗👩❤️💋👨
在用餐的過程中是增加親子關係最好的時間
盡量避免威脅、責罵的方式
或是彼此使用3C沒有交流
以身作則,孩子在愉快的氣氛下
會自動慢慢學習與模仿
『教導孩子的過程如同一個偵探🔎
必須發掘隱藏在困難之後的問題』
#光光老師上課豐富又精彩一定要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attention104/
#為了聽故事的孩子叮噹媽咪要更認真努力
邁向兒童發展師 在 叮噹媽咪的故事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邁向兒童發展師 第一步(摘選兒發課筆記)
孩子總明,是天生的嗎🤨
腦帶有洞,這句話是真的嗎😯
----------------------------------------------------
其實寶寶一出生就有近1000億個腦細胞👩🔬
直到長大成人,腦細胞大約剩餘120~150億個
為什麼少這麼多?這是物競天擇的理論
沒有去運用的腦細胞,他們就會自我刪減!不再作用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照顧者若給予適當且正向的刺激
讓孩子腦部均衡發展,就可以讓孩子往後在學習上受益
從遊戲中玩中學是最有效也最快速的!
但玩,不只是放著孩子獨玩哦🤹
其實對孩子大腦發育最好的工具
就是父母本身,母親尤是
父母要全心、專心、認真的,好好陪孩子玩一場!
共同注意的玩,一來一往的玩,面帶愉悅的玩
充滿愛的親子關係裡,右腦的教育才會有效果
孩子6歲左右,腦部發育將會趨於完整
所以6歲以前的各種刺激,將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展
進而影響這個孩子的一生
👉0~3歲:神經反射形成、感官細胞接收各種重覆經驗,會形成深核學習永遠忘不了,所以照顧者要隨時與孩子說話、遊戲、多元感官刺激、親密關係連結。此時期是信任感養成,孩子會深植內心的(冰山理論)。
👉3~6歲:將接收的訊號傳到大腦運作,給孩子主動參與各項經驗,他會一直犯錯,正常的,因為他在累績經驗並進行整合及矯正,要先學會容錯才能除錯,別一直訓責他,此時正是自信心養成的關鍵期,建立自主生活常規非常重要,性格養成或是自信心低落,日後矯正會變的困難。
👉6~12歲:格式化習慣,孩子開始運用方法與技巧,進行專業性學習與訓練,真的進入社會化。若在6歲前各項感官已整合發展完全,6歲以後的專業科目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早說話不代表早聰明,晚一點才走路並非遲緩
發展里程碑有其時間的上下限
超過限度才要注意,父母不要太緊張
一天到晚跟別人比,或忙著做測驗
替孩子貼上不正常的標籤。💟
#偶爾要當好學生的叮噹媽咪
#故事設計給孩子正向影響力
邁向兒童發展師 在 黃老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白色巨塔走到媒體,經歷許許多多人生的轉折與轉變,
現在一整個就是「瑞凡,我回不去了」的狀態,哈。
未來的我,又將邁向什麼新的目標呢?請大家多多支持唷!
#頻道重啟
#開播宣言
=====
🙋♂️在這個頻道裡我主要會介紹兒童相關的玩具、教具、繪本或相關用品,
也會聊聊跟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相關的知識或用品。有時會放一點育兒日常囉~
🙋♂️關於黃老斯
*職能治療師
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語言治療組
臺灣大學醫學院 職能治療系
*專長
兒童發展相關的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自閉症光譜症候群、感覺統合治療等)還有相關的親職教養
*著作
《爸媽請放心:寫給正在為孩子不專心、不肯學、不受控而煩惱的親子教養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1398
《有感.教養:黃老斯讓爸媽秒懂小孩內心小劇場,親子關係中雙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1089
🙋♂️聯絡方式
・E-mail: othuang777@gmail.com
・Facebook :黃彥鈞 黃老斯 https://www.facebook.com/OTHuangyenchun
・Instagram:huangs218
・Podcast:黃彥鈞的親子療天室
關鍵字: 爸爸育兒/職能治療/vlog/黃老斯/玩具/繪本/教具
邁向兒童發展師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雖然「#新竹動物園」在2019年底早已風光開幕,也成為IG熱門的打卡聖地,但因為開幕初期的人山人海與後來武漢肺炎爆發等因素,便沒去實地訪查。因為新竹動物園的空間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動物園」,整體規劃可追溯到日治時期,這次終於有機會去體驗觀察一下這個特別的空間。我們今天就以 #影片實境走訪的方式,來感受、觀察、探索、分析新竹動物園,從城市政策、動物園文化史、空間與建築變遷面向,來認真逛玩動物園。
.
▓ #新竹之森的政策論述
.
從2017年開始,新竹市政府開始提出他們的城市願景,以「#新竹之森」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軸論述,展開一系列圍繞著「水」與「森」的都市規劃,試著從啓蒙市府與市民美感的思維力,推動美感教育,讓新竹市邁向更雋永的城市,創造城市品牌。可以見到「美感」是「新竹之森」論述所強調的關鍵面向。而這個視覺性、感受性便實踐推展於各種的實際規劃上,新竹動物園當然也是。
.
▓ #日治時代的新竹兒童遊園地
.
重整了三年,新竹動物園於2019年底重新開園,因令人驚艷的美學設計,吸引大量參觀人潮。新竹市立動物園,是目前臺灣原址現存最老的動物園,1935年,為慶祝新竹街改為新竹市五週年,由市民捐款興建「#新竹市兒童遊園地」。1936年8月,日治時期新竹州新竹公園內的兒童遊園地正式開園,園內附設動物園區。對照今昔園區規畫,基本格局與範圍變化不大,遊逛園區可以清楚體驗到時間流變下的空間更迭。
.
▓ #近代動物園的發生
.
要談動物園之前,要先稍微認識一下日本「遊園地」的發生。研究者若生謙二(1984)羅列了日本動物園的發展史:
.
1. 見世物園地時代(江戶時期中末)
2. 山下町博物館時代(明治6年頃~明15年)
3. 上野動物園開設與展開時代(明15年~明治42年頃)
4. 京都、大阪、名古屋動物園開設時代(明治30年代~大正末期)
5. 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初年~昭和17年頃)
6. 戰時體制時代(昭和18年~昭和22年)
7. 地方自治體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23年~昭和30年頃)
8. 昭和30年代以降的動物園
.
最初的動物園,起於江戶時代賞玩「見世物」的奇觀娛樂,有點像是台灣觀光區會出現的「搜奇博物館」,讓人觀看一些稀有的(動)物,例如「大阪孔雀茶屋」(中藤保則,1984)。這樣的遊園地展開,興於日本大眾城市發展初期,提供都市娛樂空間。這股風潮在「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時期最為高漲,也是日本近代動物園典型,北海道知名的旭山動物園是代表之一,強調「休閒」與「娛樂」,讓大眾可以「#愉快地觀賞動物」。(若生謙二,2010)
.
▓ #動物與戰爭
.
台灣的動物園始於日治時代,如圓山動物園、新竹動物園等。除前述電鐵公司出資建立的動物園,所帶著的大眾娛樂功能,動物園的設置,也說明著日本強化民族國家與殖民治理的特質,透過動物展示、自然知識的掌握,展演與宣傳國家權力。新竹兒童遊園地裡的附設動物園,在戰爭時期,被遷移到台北圓山動物園寄養。
.
新竹兒童遊園地一方面顯示了日治時代末期專業化、大型化樂園休閒機制的誕生,園區內以「#散步」、「#觀賞」、「#參與」的空間設計與裝置,形成了台灣民眾現代休閒生活的經驗與方式。但也還是可見到日治政府將公共休閒視為社會教育的一種方式,官方制定的休閒娛樂和公共設施,成為執政者推行其教養和教化工作的工具(徐聖凱,2019)。而被遷移到圓山動物園的動物們,也化身為提升戰爭道德(war moral)的代言人,以「大象」為例,大象同時被作為是「觀賞動物」與「戰場駝獸」,連結了後方與前線的戰爭心靈(鄭麗榕,2013)。
.
直至戰後才又重新開放,逐步成為後來的新竹動物園。因此我們可以在新竹動物園裡,看見舊大門、噴水池、黃魚鴞欄舍等歷史建築,其保有日治時期到現在的空間軌跡。
.
▓ #沒有籠子的動物園
.
跟著動物園的發展觀點一路走來,可以鮮明地感受到這類「園區」對大眾集體休閒生活的形構。同樣地,在「新竹之森」的美感論述下,建築師邱文傑延續新竹城市願景,打造了一個設計感、美感十足的動物園空間。建築師強調,新竹動物園是一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以「動物」為中心的園區設計,讓大眾可以更親近地參與到動物的生活中。
.
新竹動物園的空間設計十分有層次感,在視野上,創造了一個具體而微,又開闊流暢的空間,從大門進入開始,高起的平台俯視動物園整體,旋即進入的地底親近動物的生活,小河水岸不時出現在散步的路線上,樹木與丘陵所構成的層次感讓規模不大的園區有豐富的身體參與。各時代的舊有建築物有意識、有意義地被保存下來,例如日治時代的豪華大門、大象綾子的故事屋、開放給人類使用的大鳥籠,整體而言,對人類的美感而言,是很好的「公園裡的動物園」。
.
▓ #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
.
對於動物而言,棲息空間或許還是稍嫌狹小或規畫不妥,這方面我並非專家,可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圓了誰的夢?從改建後的新竹動物園談起》(https://wuo-wuo.com/report/57-comment/1106-hsinchu-zoo-opinion)。不過,在遊歷新竹動物園時,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動物與人的距離被拉近成一種參與關係,像是走進公園碰見動物,這與現代動物園科普式的知識展示不太一樣。究竟「#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哪一個更好呢?值得大家去動物園拜訪時感受一下、思考一下。
.
🗂 #參考文獻
.
1. 若生謙二(1982)。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動物園の発展過程に関する研究。造園雑誌,46(1),1-12。
2. 若生謙二(2010)。動物園革命。岩波書店。
3. 中藤保則(1984)。遊園地の文化史。自由現代社。
4. 鄭麗榕(2013)。戰爭與動物: 臺北圓山動物園的社會文化史。師大台灣史學報。
5. 徐聖凱。(2019)。日治時期臺灣的公共休閒與休閒近代化。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位論文。
邁向兒童發展師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雖然「新竹動物園」在2019年底早已風光開幕,也成為IG熱門的打卡聖地,但因為開幕初期的人山人海與後來武漢肺炎爆發等因素,便沒去實地訪查。新竹動物園的空間可以說是現存原址「#台灣最早的動物園」,整體規劃可追溯到日治時期,這次終於有機會去體驗觀察一下這個特別的空間。我們今天就以 #影片實境走訪的方式,來感受、觀察、探索、分析新竹動物園,從城市政策、動物園文化史、空間與建築變遷面向,來認真逛玩動物園。
.
▓ #新竹之森的政策論述
.
從2017年開始,新竹市政府開始提出他們的城市願景,以「#新竹之森」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軸論述,展開一系列圍繞著「水」與「森」的都市規劃,試著從啓蒙市府與市民美感的思維力,推動美感教育,讓新竹市邁向更雋永的城市,創造城市品牌。可以見到「美感」是「新竹之森」論述所強調的關鍵面向。而這個視覺性、感受性便實踐推展於各種的實際規劃上,新竹動物園當然也是。
.
▓ #日治時代的新竹兒童遊園地
.
重整了三年,新竹動物園於2019年底重新開園,因令人驚艷的美學設計,吸引大量參觀人潮。新竹市立動物園,是目前臺灣原址現存最老的動物園,1935年,為慶祝新竹街改為新竹市五週年,由市民捐款興建「#新竹市兒童遊園地」。1936年8月,日治時期新竹州新竹公園內的兒童遊園地正式開園,園內附設動物園區。對照今昔園區規畫,基本格局與範圍變化不大,遊逛園區可以清楚體驗到時間流變下的空間更迭。
.
▓ #近代動物園的發生
.
要談動物園之前,要先稍微認識一下日本「遊園地」的發生。研究者若生謙二(1984)羅列了日本動物園的發展史:
.
1. 見世物園地時代(江戶時期中末)
2. 山下町博物館時代(明治6年頃~明15年)
3. 上野動物園開設與展開時代(明15年~明治42年頃)
4. 京都、大阪、名古屋動物園開設時代(明治30年代~大正末期)
5. 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初年~昭和17年頃)
6. 戰時體制時代(昭和18年~昭和22年)
7. 地方自治體動物園開設時代(昭和23年~昭和30年頃)
8. 昭和30年代以降的動物園
.
最初的動物園,起於江戶時代賞玩「見世物」的奇觀娛樂,有點像是台灣觀光區會出現的「搜奇博物館」,讓人觀看一些稀有的(動)物,例如「大阪孔雀茶屋」(中藤保則,1984)。這樣的遊園地展開,興於日本大眾城市發展初期,提供都市娛樂空間。這股風潮在「電鐵資本遊園地型動物園」時期最為高漲,也是日本近代動物園典型,北海道知名的旭山動物園是代表之一,強調「休閒」與「娛樂」,讓大眾可以「#愉快地觀賞動物」。(若生謙二,2010)
.
▓ #動物與戰爭
.
台灣的動物園始於日治時代,如圓山動物園、新竹動物園等。除前述電鐵公司出資建立的動物園,所帶著的大眾娛樂功能,動物園的設置,也說明著日本強化民族國家與殖民治理的特質,透過動物展示、自然知識的掌握,展演與宣傳國家權力。新竹兒童遊園地裡的附設動物園,在戰爭時期,被遷移到台北圓山動物園寄養。
.
新竹兒童遊園地一方面顯示了日治時代末期專業化、大型化樂園休閒機制的誕生,園區內以「#散步」、「#觀賞」、「#參與」的空間設計與裝置,形成了台灣民眾現代休閒生活的經驗與方式。但也還是可見到日治政府將公共休閒視為社會教育的一種方式,官方制定的休閒娛樂和公共設施,成為執政者推行其教養和教化工作的工具(徐聖凱,2019)。而被遷移到圓山動物園的動物們,也化身為提升戰爭道德(war moral)的代言人,以「大象」為例,大象同時被作為是「觀賞動物」與「戰場駝獸」,連結了後方與前線的戰爭心靈(鄭麗榕,2013)。
.
直至戰後才又重新開放,逐步成為後來的新竹動物園。因此我們可以在新竹動物園裡,看見舊大門、噴水池、黃魚鴞欄舍、石燈籠、狛犬等歷史建築,其保有日治時期到現在的空間軌跡。
.
▓ #沒有籠子的動物園
.
跟著動物園的發展觀點一路走來,可以鮮明地感受到這類「園區」對大眾集體休閒生活的形構。同樣地,在「新竹之森」的美感論述下,建築師邱文傑延續新竹城市願景,打造了一個設計感、美感十足的動物園空間。建築師強調,新竹動物園是一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以「動物」為中心的園區設計,讓大眾可以更親近地參與到動物的生活中。
.
新竹動物園的空間設計十分有層次感,在視野上,創造了一個具體而微,又開闊流暢的空間,從大門進入開始,高起的平台俯視動物園整體,旋即進入的地底親近動物的生活,小河水岸不時出現在散步的路線上,樹木與丘陵所構成的層次感讓規模不大的園區有豐富的身體參與。各時代的舊有建築物有意識、有意義地被保存下來,例如日治時代的豪華大門、戰後的大象綾子的故事屋、開放給人類使用的大鳥籠,整體而言,對人類的美感而言,是很好的「公園裡的動物園」。
.
▓ #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
.
對於動物而言,棲息空間或許還是稍嫌狹小或規畫不妥,這方面我並非專家,可見《沒有籠子的動物園,圓了誰的夢?從改建後的新竹動物園談起》(https://wuo-wuo.com/report/57-comment/1106-hsinchu-zoo-opinion)。不過,在遊歷新竹動物園時,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動物與人的距離被拉近成一種參與關係,像是走進公園碰見動物,這與現代動物園科普式的知識展示不太一樣。究竟「#動物裡的公園」或是「#公園裡的動物園」哪一個更好呢?值得大家去動物園拜訪時感受一下、思考一下。
.
🗂 #參考文獻
.
1. 若生謙二(1982)。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動物園の発展過程に関する研究。造園雑誌,46(1),1-12。
2. 若生謙二(2010)。動物園革命。岩波書店。
3. 中藤保則(1984)。遊園地の文化史。自由現代社。
4. 鄭麗榕(2013)。戰爭與動物: 臺北圓山動物園的社會文化史。師大台灣史學報。
5. 徐聖凱。(2019)。日治時期臺灣的公共休閒與休閒近代化。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位論文。
邁向兒童發展師 在 蘇子茵職能治療師-最懂孩子的兒童發展專家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進入幼兒園是孩子邁出獨立的第一步,也是爸爸媽媽學習放手的第一步!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現任愛能職能治療所所長與職能治療師,子茵老師認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