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感謝國立體育大學-桃竹苗地區主辦運動防護員增能課程
邀請我分享關節鬆動術
兩週的課程除了要跟大家分享實際的臨床應用及觀念真的非常不夠用,所以只能將生物力學部分不斷地跟大家重複,讓大家熟悉最常使用到的部位。
然而只用線上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真的覺得蠻可惜。希望能趕快恢復正常,讓大家實際操作並且針對臨床上遇到的困難與切入觀點討論。
#physiotherapy #physicaltherapy #physiotherapist #physicaltherapist #mobilization #athletictrainer
關節鬆動術課程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length-tension curve, lumbopelvic rhythm…. 」(文章的最後還有更多名詞)
.
「醫師的養成教育裡面沒有『肌動學』,但我認為對有在處理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等的科別,包括復健科、骨科等,如果能對肌動學有基礎的概念,那個醫師會變超強」
.
「教練們常說受傷要找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我們對於『動作分析』及『運動治療』的擅長,而這兩種能力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肌動學」
.
最近剛跟幾位朋友,進行完肌動學的讀書會,讀的是物理治療系在肌動學課程的指定參考書。其中兩位朋友,分別是疼痛科跟復健科醫師,都很認同肌動學的重要性,我也認為肌動學對「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運動訓練」等領域的專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
.
🔸 什麼是肌動學?
肌動學(Kinesiology),簡單來說,是「人體動作的知識(the study of human movement)』。更詳細的說法是「探討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及功能,以及肌肉骨骼系統在生物力學如何應用」的學問。
.
物理治療師,普遍是在沒有影像學檢查或動刀下,就要直接分析病人的問題、可能的診斷。因此,「所有的骨頭跟肌肉的位置、每個肌肉會產生什麼動作、關節是如何移動、會影響到什麼軟組織、由哪個神經所支配、會與其他肌肉怎麼合作等」,都是必須從肌動學,習得的知識。
.
🔸 物理治療師的腦袋在想什麼?
肌動學就是讓我們腦中有一個畫面,想像「病人受傷時,身體裡面的肌肉骨骼系統發生了什麼事情。」
.
心裡想的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可能是femoral head 做的inferior glide limited,而abnormal arthrokinematics來自iliopsoas的spasm,spasm/guarding可能是在lumbopelvic stability不足所導致」。
.
最後,這個深蹲時,髖關節會痛的病人是需要做腰椎穩定的訓練。
.
也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是因為adductors longus 需要很大的 eccentric control,而eccentric contraction產生的張力又大於concentric時,因此在下降時會痛,上升的過程不會痛,而adductors 的 tendon反覆拉扯造成pubic symphysis的irritation」
.
同樣都是深蹲時髖關節會痛,這個病人則可能需要先由醫師做些消炎、止痛的處置,再配合其他離心訓練。
.
🔸 學肌動學對不同角色的好處?
.
✔ 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治療運動傷害、肌肉骨骼疾病的),可以了解:
*同樣是髕骨肌腱炎,為什麼復健訓練的動作不同?
*怎麼透過伸展、關節鬆動術,來牽動五十肩沾黏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棘上肌肌腱在什麼情況下受力最大?
.
舉例來說,骨科醫師針對十字韌帶斷裂,可能會進行手術來重建韌帶,但十字韌帶之所以受傷可能來自關節穩定性不足、肌力等,要分析或找出受傷的原因,肌動學就是那個橋樑。
.
「注射、手術、藥物等,大多是在處理受傷造成的結果,但要找到受傷的原因,必須從動作的分析、了解身體怎麼產生動作、軟組織跟骨頭是怎麼交互作用等」
.
✔ 對於教練、訓練師來說:
*肌肉擺在什麼長度下力量最大?
*髕骨在膝蓋彎曲多少度,接觸面積最小?
*訓練臀中肌的蚌殼訓練,為什麼讓髖擺在45度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針對不同運動項目,怎樣的訓練可以讓身體發揮最大的效率?
.
🔸 重點整理:
*醫療上,肌動學是分析跟評估「肌肉骨骼疾病」、「運動傷害」很重要的武器
*訓練上,肌動學是能了解各個動作的優缺點、特性、哪些能做、哪些效果好
*專業之間的差異,就是對各個領域或科目,鑽研的深度不同,例如,物理治療師的肌動學、醫師的病理學、藥師的藥理學、教練的訓練法
*開始唸肌動學吧!
.
.
下面的專有名詞,可以測試一下對肌動學暸解的程度:
arthrokinematics、osteokinematics、concave-convex rule、scapulohumeral rhythm、kinematics、kinetics、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creep、viscoelasticity、agonist、antagonist、synergist、stabilizer、mover、length-tension curve、active insufficiency、passive insufficiency、lumbopelvic rhythm、concentric、eccentric、isometric、isokinetic、isotonic、sliding filament theory、golgi-tendon organ、muscle spindle、recruitment、force-couple等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肌動學 #運動 #動作 #運動傷害 #運動員 #動作分析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醫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kinesiology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exercise #sportsinjury #training #movement #doctor #athlete #motionanaylsis #CSCS
關節鬆動術課程 在 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膝蓋好緊喔~~ 你還在認為是 股四頭肌太緊嗎? 】
你常會覺得全身各處某些關節很緊繃嗎? 為何卻又放鬆不掉呢?
假如常常有這樣的經驗的話,那很可能並非是哪裡太緊,而是周圍的筋膜「滑動有障礙(所謂沾黏)」唷!
當我們各關節在活動時,上面的筋膜並非只是「拉長」與「縮短」間的變化而已,更重要的是,關節周圍的筋膜還需要朝各方向進行「滑動」才行!
換句話說,關節在活動時,假如該「滑動」的筋膜無法順利滑動時,這時我們同樣也會感到關節緊繃!
以膝蓋緊繃為例來說:
◎過去認為(2D思維) :是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太緊繃(無法順利被拉長)所致,而會大量按摩或伸展大腿前側的筋膜與肌肉,但會發現有些人的膝蓋緊繃並無法被因此獲得放鬆。
◎現在認為(3D思維) :還可能是「大腿外側的髂脛束無法向後滑動」或「大腿後側的兩束膕旁肌無法朝中間進行閉合的滑動」所造成,這時就需要對這些滑動沾黏的筋膜進行鬆動(即為動態筋膜鬆動)。
#原來關節活動時的筋膜是3D動作
#難解的關節緊繃要考慮筋膜3D方向的滑動
#動態筋膜鬆動術即將上映
◎動態筋膜鬆動術 課程資訊 https://forms.gle/XBF5oKjetnXL2Qvm9
「正確 人體力學觀念的建立,是邁向健康的第一步」:釐清似是而非的保養觀念,用正確的人體力學保健知識灌溉腦袋,是重視健康的你改變的第一步!
※「健康」從「知識」做起,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堅持只給「專業的人體力學知識」!
【提醒】如果您不想錯過我們粉絲團每篇文章與影片,除了為我們於粉絲團首頁[按讚]外, 您必須點選旁邊[追蹤中]的按鈕,並進入[編輯通知設定]的選項,勾選[標準]選項(電腦版則直接勾選[強先看]),你才不會錯過我們每日人體力學保健知識唷!
關節鬆動術課程 在 1.1 关节松动术基础| 运动疗法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的推薦與評價
关节松动术 运动疗法Joint Play1.1 关节松动术 基础: https://youtu.be/K6KAwwIwDvM1.2 肩 关节松动术 : https://youtu.be/8NEUmJFsw9Q1.3 肘关节松动 ... ... <看更多>
關節鬆動術課程 在 上半身關節鬆動術(脊椎與上肢)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簡單來說,MWM就是一種針對肌骨系統功能障礙的「無痛關節復位術(Joint “repositioning” techniques)」,不僅可以快速恢復功能,還可以快速止痛。 《課程目標》 ○充分瞭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