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一系列三本書之後… 總是在想… 現在的靈性追求者到底是追求「靈性成人」的階段比較多呢? 還是真正的在追求「開悟」這件事? ... <看更多>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心得 在 [探索] 靈性開悟-傑德*麥肯納系列作讀後心得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嚴重警告:如果XX你很滿意現在的生活,享受目前的生活,那這篇文章不是XX你該看的。如果你想要的是光與愛、更高意識、神的祝福,這篇也不是給你看的。 ... <看更多>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心得 在 《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第一章:再简单也不过了(2),第二章:矛盾,第三章:大想法(1) · 时空之外. 时空之外. •. 2.1K views • 2 years ago. ... <看更多>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心得 在 [Book]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精華區New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URL : https://tinyurl.com/al5djat
這本書解開了我這個新手的疑惑
我看了這本書後給了自己一個解答
新時代這麼多法門到底要怎麼選?
以下與書中寫的並不完全相同, 只有類似而已
畢竟我無法過目不忘, 但書中的思路我認為我記住了
先了解自己到底是為什麼要修練
假如說我常常練跟脈輪有關的冥想
Q: 我為什麼要練呢?
A: 為了平衡脈輪的力量
Q: 為什麼要平衡?
A: 因為可以讓身心統一
Q: 為什麼要身心統一?
A: 為了要開悟
所以是為了要開悟
Q: 是誰開悟?
A: 我開悟
Q: 我是誰?
A: 小我
所以簡單來說我們追求的是開悟
修鍊是一個從小我思考變成大我導向思考的過程
所以我們修行法門真得這麼重要嗎?
常常看到有些人修了很多課程
合一課程, 開啟光體課程, 光的課程, 靜心, 奇蹟課程, 天使, 靈氣…..不勝枚舉
修到最後只為了追求神秘經驗都忘記自己為什麼要修了
作者說開悟其實就是要了解真相
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然後再回到見山是山
修行法門只是一種工具, 到最後還是要丟的
套一句金剛經中的名言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
書的最後作者說
他這一本書最精簡可以濃縮成一句話
自己思考, 尋找真相
如果能常常做到這樣, 我相信離開悟也不遠了
我今天坐公車時也用這種方式思考自己的一些缺點
例如我討厭人群
Q: 為什麼呢?
A: 因為感受到壓力
Q: 誰感受到壓力?
A: 我心裡感受到壓力
Q: 為什麼會有壓力?
A: 不喜歡與人接觸, 或者是因為…害怕
Q: 為什麼害怕人?
A: 因為陌生不認識
Q: 既然陌生不認識, 那麼你認為別人會注意到你嗎? 就算注意到你, 你認為他們會記住
你嗎?
A: 應該不會…
Q: 既然沒有人注意沒有人記得你那麼你那是在害怕什麼?
A: 也對, 好像真的沒什麼好害怕的 XD
之後我還推導了蠻多東西的
例如前陣子看歐林喜悅之道看到的自尊與自重等等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受益很多
可能是因為我是喜歡自己想, 不喜歡別人告訴我該想什麼的那種人吧
這本書讓我學到了how to think
我很喜歡這本書無奈身上盤纏不夠
這次在書局讀完, 下次再買回家
分享給大家看看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1.201.217
※ 編輯: neonlin 來自: 118.161.201.217 (02/06 19:38)
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太棒了
有種當頭棒喝被打到地上的感覺 XD
我們知道的已經夠多了
也許他會說靜心也是不必要的 XD (印象中他書中有寫到)
一念之轉我會去翻翻看
謝謝lamda推薦資料
※ 編輯: neonlin 來自: 118.161.201.217 (02/06 21:15)
等等就去找
不過我不想碰奧修的書
因為太多本了 XDDD
傑德這一系列會有三部曲
我要存錢了 XD
※ 編輯: neonlin 來自: 118.161.201.217 (02/06 21:35)
是NA版嗎?
※ 編輯: neonlin 來自: 118.161.201.217 (02/06 21:40)
原來我分享的這本書在國外三部曲都出完了...
還好我會用Google XD
※ 編輯: neonlin 來自: 118.161.201.217 (02/06 21:50)
好棒的文章!!!!
感覺c大的師父也是一個開悟者 <(_ _)>
推文的書只有三本嗎?
當下的覺醒不算嗎?
※ 編輯: neonlin 來自: 118.161.201.217 (02/06 21:58)
※ 編輯: neonlin 來自: 61.57.87.36 (02/06 22:50)
※ 編輯: neonlin 來自: 61.57.87.36 (02/06 23:45)
日常生活中用作者的那一句話觀察自己的想法
找到真相後
就會變成像作者說的
他就像是舞台下的觀眾看舞台上的演出
※ 編輯: neonlin 來自: 61.57.87.36 (02/09 14:59)
> -------------------------------------------------------------------------- <
作者: Imbufo ( ) 看板: NewAge
標題: Re: [Book]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時間: Thu Feb 7 16:40:08 2013
借一下標題。
先不論開悟這東西到底被扭曲成什麼德性,單從講開悟的書來看,市面上的書
有一種隱隱然出現的傾向:追求所謂的靈性開悟,是為了要完成什麼、獲得什
麼,來補足我現在不足的地方。順帶一提的是,有許許多多的宗教教派
也是如此:我們可以藉由努力不斷累積自己,來達到開悟的境界。
事實上,這只對了一部分。
開悟不是一種追求的境界,而是一種在踏入追尋的極致後,因為沒有辦法再繼
續、到達了那所謂的懸崖前了,剩下能做的決定就只有一個:拼死跳下去。但
是在跳下去之後,才發現:喔,原來懸崖實際上不存在,那扇阻擋在我與實際
之間的門其實並不存在,原來就是這樣,開悟原來就是這樣。
這是一個看起來完全矛盾的矛盾點。奧修曾經這樣說過:修行最大的矛盾點在
於,開悟本來就在那邊,但是你不可能不努力過就達到開悟,也不可能只靠努
力就達到開悟。
我們對開悟有太多的想像空間,有太多好的標準存在。這本書只是不斷地說「
笨蛋!不對!這不是開悟!開悟還要更遠!」更遠這兩個字,事實上已足以道
盡所有的修行過程。直到走到了那一個不可能前進的盡頭以後,才發現我們所
謂的修行,其實只是不斷地在繞圈子,繞啊繞地,好像繞久了就能獲得什麼補
償,但是事實上停下來看以下,發現了在我們去除所有的規範、所有的好壞、
所有的二元對立以後,留下來的那個什麼,就是開悟。
所有構成「我」的條件不成立,自我(atta)完全的消失,達到了悉達多最後
所謂的無我(anatta)。
我很喜歡這本書裡面的幾個段子:
1. 作者在開悟之後,因為發現他原本拋下來的那個我就躺在地上,所以只好又
把他撿起來用。
2. 開悟電影院與修行遊樂場的比喻,這兩個比喻很精彩,但是打出來就不好玩
了。
3. 二元對立泡泡的比喻,介以描述二元對立的有限性。
4. 更遠。
事實上,打這本書的心得跟打「開悟是什麼」很類似,但是我自己的經驗讓我知
道「我沒辦法打開悟是什麼,開悟就是那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打出來很像廢話,但是事實就是那麼一回事。
這篇心得當作廢話看看笑笑就好,別當真,走自己的路吧。
--
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
這個世界不斷在變化。若有生,必然有相對應的死。
不要因為我的死而難過。
我們相聚,必然會有最終的別離。
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 --《佛遺教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23.157
> -------------------------------------------------------------------------- <
作者: DreamLoser (金屬製品) 看板: NewAge
標題: Re: [Book]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時間: Sat Feb 9 12:16:26 2013
老實說, 當初到來這個版的時候 其實對於所謂什麼能量... XX療欲 光...之類的
很想講一些話 也許對我來說很感冒
但因為心裡面常常會問自己 我有什麼資格講別人呢 我也沒開悟 頂多也只是一個在
遊樂場裡面的小孩訓斥一些玩沙的小孩說這樣做沒辦法蓋大樓
而且每個人都不一樣 並不是每個在這邊的人都是追求兩個字-開悟
每個接觸靈性的東西的人都各自有自己的理由 也許目的也是不一樣
有人只是想要在這遊戲場玩得盡興 或是玩一些小玩意兒 或是吃一點熱狗 撐個陽傘
讓自己好過一點
不是每個人都想要離開遊樂園的 這是我的理解 而當我看到了些什麼的時候 我又會
開始問自己 你自己又知道了些什麼 你是不是想要藉著回文的方式去評斷另一個人的想法
或是只是想要藉著回文 來讓自己顯得更崇高 讓別人認為自己快開悟?
所有的這些一切 不論上述的理由是否是真 都只是遊樂場的語言
沒有一個語言因為會講得看似很有道理 就會變成別國的語言
因此我也不再回文 縱使有很有趣的話題 想要參與講些什麼 但又會突然覺知到-我正
沒覺知
何必在沒覺知之下,自以為有覺知 而去下去瞎攪和 以為這樣會讓別它變得有覺知呢?
一粒蘋果不會因為穿了橘子的外套 下去講幾句話就會變成橘子 充其量只是在這一箱
蘋果之中又多了一顆偽裝橘子的蘋果-還是蘋果
別顆蘋果也不會因為這顆偽裝蘋果講了一些看似橘子語言的話而變成橘子
==================================================================
當初看了幾本奧修的書之後 就不再看下去 看了托勒的書也沒打算繼續看下去
並非他們講不對或是如何
而是相反的 我知道的已經"夠多了" 如果奧修站在我面前 他甚至會鄙棄我為什麼
腦袋上已經了解了,竟然還蠢到看那麼多本他的書
上面這段話完全並非是自大 而是如果你真的看懂奧修的書 再繼續看下去 也只是一樣
再多的一 也只是一 偽裝成二的一 寫成第二本 也只是一
如果硬要我闡述那個一是什麼 我只能依還不是開悟的我的語言來說
很簡單 就是-放下吧
如果你真的知道它 並不會成道-就如同我還在這邊 跟大家瞎攪和 甚至連自己開始了
沒都不知道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才會覺醒
縱使如此 但如果你真的知道它 那麼你會很清楚明白的了解為什麼我不再繼續看下去
不在看奧修不在看托勒不在看在多開悟的人寫的書
而你也不會試著想要有個衝動想要回文批評或贊同我的論點 因為真的沒什麼好說的
不多也不用少 雖然跟開悟無關 但所有的東西 就是那樣 真的沒什麼好說的
看在多東西都沒有什麼意義 頂多只是讓更加你確定你知道的唯一這一點 是真的
我不想要裝作我懂什麼 如果你真的有衝動想要批評我不懂什麼 我非常歡迎回文批評我
我不會生氣或是大力的回文反批回去 因為如果你真的有覺知 那麼這會對你有益 幫助
你或傷害我... 有什麼差別呢? 削了皮的蘋果 一樣是蘋果
說了這麼多 我只是講一件事情 忘掉上面所有的廢話 你看不懂奧修沒關係 或是覺得
托勒講的太空泛也沒關係 (其他的人,大師什麼的我不知道 因為我不想要在增加"知道"
了) 我非常建議:
---如果你真的想要追求的是"開悟" 而不是身體健康家庭幸福金錢流動到我家還是
增加什麼通靈超能力它心通- 那麼直接看這本書
如果你開始看了這本書心裡開始抗拒反抗那很好 我先提醒你 這是你的小我 觀察到
它之後試著先去體會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感覺你的心臟 感覺那個不舒服
接受它 喜歡它 甚至試著開始追求再次體驗它 等你成功了之後再繼續看下去
不過看完這本之後你大概又會回來笑我:什麼小我還大我咧 不過沒關係 我頂多也只是
又被削了一層皮而已 被削了皮的蘋果一樣是蘋果
儘管如此 如果你開始看了開始覺得很噁 心臟變得非常的沉重 一切都覺得沒什麼
意義 躺在床上覺得很想死 那麼恭喜你至少踏了第零步
我知道那個感覺 在我小時候 我知道那個感覺真的很想死 不過每個人的歷程都不一樣
奧修托勒 甚至這本書的作者也都會提到這個東西 但這不重要 如果你從來都沒體會過
這東西 如果你心臟夠強確定自己體會那個感受不會真的行動想死 那麼歡迎你接觸
這些東西
或是你像我一樣小時候從來沒接觸這類的東西 但卻經歷了很深的黑夜-沒有任何的原因
那麼我認為你很適合接觸它.
我不知道這個第零步到第一步有多遠 因為我自己也不知道第一步在哪裡-但那又如何呢?
我已經講了我該講的東西了 這就是全部
最後- 雖然我腦袋上理解了 但其實還是一點都沒理解 因為夢話一樣還是夢話
我不肯定我講的是真的 因為睡著的人怎麼會有責任去擔保正確呢?
但是一個醒來的人講的就是不一樣 他們不僅是腦袋上理解了 而是在外面真正的理解了
我的責任就到這裡 如果你不想繼續夢遊 想醒來 我建議你們聽聽真正醒來的人的話
看看他們的書 如果其他人講得讓你半知半解 那麼"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這本書
應該是我看過更淺顯的書了-縱使他們講的全都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我回高雄之後我爸拿給我這本-雖然我心裡想著 我不需要再多 不過基於好奇之下看了
這本 我很肯定這本寫的應該是最淺而更具體的東西
如果你要批評我只是廣告還是什麼的. 我不在乎 因為-那又如何?
我講了我該講的了. 就這樣.
※ 引述《neonlin (尼歐林)》之銘言:
: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 URL : https://tinyurl.com/al5djat
: 這本書解開了我這個新手的疑惑
: 我看了這本書後給了自己一個解答
: 新時代這麼多法門到底要怎麼選?
: 以下與書中寫的並不完全相同, 只有類似而已
: 畢竟我無法過目不忘, 但書中的思路我認為我記住了
: 先了解自己到底是為什麼要修練
: 假如說我常常練跟脈輪有關的冥想
: Q: 我為什麼要練呢?
: A: 為了平衡脈輪的力量
: Q: 為什麼要平衡?
: A: 因為可以讓身心統一
: Q: 為什麼要身心統一?
: A: 為了要開悟
: 所以是為了要開悟
: Q: 是誰開悟?
: A: 我開悟
: Q: 我是誰?
: A: 小我
: 所以簡單來說我們追求的是開悟
: 修鍊是一個從小我思考變成大我導向思考的過程
: 所以我們修行法門真得這麼重要嗎?
: 常常看到有些人修了很多課程
: 合一課程, 開啟光體課程, 光的課程, 靜心, 奇蹟課程, 天使, 靈氣…..不勝枚舉
: 修到最後只為了追求神秘經驗都忘記自己為什麼要修了
: 作者說開悟其實就是要了解真相
: 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然後再回到見山是山
: 修行法門只是一種工具, 到最後還是要丟的
: 套一句金剛經中的名言
: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
: 書的最後作者說
: 他這一本書最精簡可以濃縮成一句話
: 自己思考, 尋找真相
: 如果能常常做到這樣, 我相信離開悟也不遠了
: 我今天坐公車時也用這種方式思考自己的一些缺點
: 例如我討厭人群
: Q: 為什麼呢?
: A: 因為感受到壓力
: Q: 誰感受到壓力?
: A: 我心裡感受到壓力
: Q: 為什麼會有壓力?
: A: 不喜歡與人接觸, 或者是因為…害怕
: Q: 為什麼害怕人?
: A: 因為陌生不認識
: Q: 既然陌生不認識, 那麼你認為別人會注意到你嗎? 就算注意到你, 你認為他們會記住
: 你嗎?
: A: 應該不會…
: Q: 既然沒有人注意沒有人記得你那麼你那是在害怕什麼?
: A: 也對, 好像真的沒什麼好害怕的 XD
: 之後我還推導了蠻多東西的
: 例如前陣子看歐林喜悅之道看到的自尊與自重等等
: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受益很多
: 可能是因為我是喜歡自己想, 不喜歡別人告訴我該想什麼的那種人吧
: 這本書讓我學到了how to think
: 我很喜歡這本書無奈身上盤纏不夠
: 這次在書局讀完, 下次再買回家
: 分享給大家看看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140.116
> -------------------------------------------------------------------------- <
作者: fyh (fyh) 看板: NewAge
標題: Re: [Book]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時間: Tue Feb 12 02:17:58 2013
我還沒看這本書,但我想針對上一篇文回一下
※ 引述《DreamLoser (金屬製品)》之銘言:
: 不是每個人都想要離開遊樂園的 這是我的理解 而當我看到了些什麼的時候 我又會
: 開始問自己 你自己又知道了些什麼 你是不是想要藉著回文的方式去評斷另一個人的想法
: 或是只是想要藉著回文 來讓自己顯得更崇高 讓別人認為自己快開悟?
很多時候,我自己回文的目的的確是如此,我看到不少網友也是如此
而且當下一定都不承認
不過當事過境遷,我又會覺得其實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說得好聽點是交換意見,難聽點是吵架
無論如何,重要的是那初衷
我是因為什麼而去回文的?
想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推文數?
想得到別人的讚美?
如果是這樣,那真的是不必去浪費時間
但也有很多時候不是如此
只是單純出於一種好奇心而已
我不懂你字面上的意思,所以我想要引發你去作更深入的解釋
我覺得你可能誤會我的意思,所以我想讓你了解
這樣有什麼不可取的嗎?
最後的結果,也許是你對,也許是我對,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在這個過程中更了解彼此的想法
或是把自己原本的想法整理得更有條理、更讓人容易理解
如果真的不小心陷入意氣之爭,那也沒什麼關係
只是,如果當事人不喜歡這樣的結果,那下次就別再做同樣的事,如此而已
講點題外話
最近有人問我PTT是一種怎樣的媒體,讓我開始思考這些事情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PTT上的發言相較於FB、部落格等等
特別酸、特別有火藥味、特別容易激起情緒?
我猜這是因為PTT有噓文、repo、原文截取這種功能的關係吧!
因為這些功能,很多人容易陷在無關緊要的字句上戰個沒完
一開始有深度的話題就這樣偏掉了
最後完全沒有增進對彼此的瞭解,自己的思考方式也沒有任何進步
不過那些終究只是功能,要怎麼用是看人
: 所有的這些一切 不論上述的理由是否是真 都只是遊樂場的語言
: 沒有一個語言因為會講得看似很有道理 就會變成別國的語言
: 因此我也不再回文 縱使有很有趣的話題 想要參與講些什麼 但又會突然覺知到-我正
: 沒覺知
: 何必在沒覺知之下,自以為有覺知 而去下去瞎攪和 以為這樣會讓別它變得有覺知呢?
: 一粒蘋果不會因為穿了橘子的外套 下去講幾句話就會變成橘子 充其量只是在這一箱
: 蘋果之中又多了一顆偽裝橘子的蘋果-還是蘋果
: 別顆蘋果也不會因為這顆偽裝蘋果講了一些看似橘子語言的話而變成橘子
其實真的可以不必這樣
你看出了這陷阱,代表你知道下次可以怎麼避免
沒覺知又如何?講錯了又如何?
有好奇心就夠了
好奇心可以使我們保持開放的態度去思考和接納
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而已
無關對錯,只是喜好問題
最後,對於開悟,我想要說的是
我認為開悟不是一種境界,好像到達某個等級似的
我認為開悟是一種狀態,有點像是我們有時心情好,有時心情差
有時候我會感覺自己思慮清明,擁有很高的真知灼見
倒不是擁有讀心術或其他通靈技能,而是真正地了解
如果要問,到底是了解什麼,我也說不太出來
大概跟上一篇說的放下比較相近吧!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我開悟過
我認為開悟大致上應該是更強烈的這種狀態
然而,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蠢蛋
好像突然又什麼都不了解了
好像什麼都很執著地栽進去了
但在最後,我並不因此而自責
因為我覺得這也是我的一部份,就讓它敞開,自然發展,沒什麼關係
可能我比較懶,不像有些人那麼認真吧!
不知道這種觀點有沒有出現在這本書裡面就是了
既然開悟是一種狀態而非境界,那麼很多人追尋的那種階梯式的修行很可能是有問題的
我所謂階梯式的修行,大致上是指那種按照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育方式往上爬
過了晉級,沒過就重讀
我認為靈性修行不是這樣的
如果是這樣,那些沒什麼底子的凡夫俗子在一夕之間開悟,要怎麼解釋呢?
我認為應該是有興趣、有好奇心、有共鳴就去了解,沒有就算了
不必去區別,到底這個老師說的和那個老師說的,功力是誰在前、誰在後
當然,在不同的書之間可能有脈絡上的關聯
例如賽斯談個人實相和群體實相
必須先了解前者才能了解後者
但是這個脈絡只是一種方便閱讀的順序而已
和等級、功力無關
有些老師講的道理較淺,適合推廣給一般大眾
有些老師只講給少部分已經接觸過這方面的學生聽
從靈性修行的角度來看,這兩種老師是無法拿來比較的,他們的學生也是
他們都只是呈現出自己的樣子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5.161.116
以上各位說的都沒錯
不過為什麼PTT會有這樣的現象是一回事,我們要如何自處是另一回事
我原本談的只是前者
現在這兩者好像有點被混為一談了呢!(在下篇Imbufo的文章裡較明顯)
我們觀察著這個外在現象
不代表我們就沒有覺察自己的內心啊!
※ 編輯: fyh 來自: 122.121.66.219 (02/15 22:24)
> -------------------------------------------------------------------------- <
作者: Imbufo ( ) 看板: NewAge
標題: Re: [Book]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時間: Wed Feb 13 01:16:23 2013
※ 引述《fyh (fyh)》之銘言:
: 我還沒看這本書,但我想針對上一篇文回一下
: ※ 引述《DreamLoser (金屬製品)》之銘言:
: : 不是每個人都想要離開遊樂園的 這是我的理解 而當我看到了些什麼的時候 我又會
: : 開始問自己 你自己又知道了些什麼 你是不是想要藉著回文的方式去評斷另一個人的想法
: : 或是只是想要藉著回文 來讓自己顯得更崇高 讓別人認為自己快開悟?
: 很多時候,我自己回文的目的的確是如此,我看到不少網友也是如此
: 而且當下一定都不承認
: 不過當事過境遷,我又會覺得其實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 說得好聽點是交換意見,難聽點是吵架
: 無論如何,重要的是那初衷
: 我是因為什麼而去回文的?
: 想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推文數?
: 想得到別人的讚美?
: 如果是這樣,那真的是不必去浪費時間
: 但也有很多時候不是如此
: 只是單純出於一種好奇心而已
: 我不懂你字面上的意思,所以我想要引發你去作更深入的解釋
: 我覺得你可能誤會我的意思,所以我想讓你了解
: 這樣有什麼不可取的嗎?
: 最後的結果,也許是你對,也許是我對,這都不重要
: 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在這個過程中更了解彼此的想法
: 或是把自己原本的想法整理得更有條理、更讓人容易理解
: 如果真的不小心陷入意氣之爭,那也沒什麼關係
: 只是,如果當事人不喜歡這樣的結果,那下次就別再做同樣的事,如此而已
語言與文字是一種純然工具主義的東西。意思如同你所陳述的,這些工具本身不分好
壞,本身就只是一種具有指向性的工具--我利用這些工具指引出我想要表達的意思,
而被導引的東西是這個人的思考邏輯與語言背後的構組。
身為一個旁觀者,我認為你有點誤解了上篇文這一段的意思。一個是為了了解自己語
言背後的動機,一個是雙方的溝通模式與邏輯交流,兩者所陳述的都有道理,但是沒
有交集,我仍然用著我固有的邏輯與思考來理解對方的語言。
為什麼會這樣?造成誤解的原因是什麼?
: 講點題外話
: 最近有人問我PTT是一種怎樣的媒體,讓我開始思考這些事情
: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PTT上的發言相較於FB、部落格等等
: 特別酸、特別有火藥味、特別容易激起情緒?
: 我猜這是因為PTT有噓文、repo、原文截取這種功能的關係吧!
: 因為這些功能,很多人容易陷在無關緊要的字句上戰個沒完
: 一開始有深度的話題就這樣偏掉了
: 最後完全沒有增進對彼此的瞭解,自己的思考方式也沒有任何進步
: 不過那些終究只是功能,要怎麼用是看人
試著放輕鬆自己一直向外投射的心--那顆一直向外投射自己的規則、自己的邏輯的心
;認為別人的行事準則應該是這樣、應該是那樣、這樣好、這樣不好,不斷控制的那
顆心。靜下來,看一下在投射背後隱藏的是什麼?
: : 所有的這些一切 不論上述的理由是否是真 都只是遊樂場的語言
: : 沒有一個語言因為會講得看似很有道理 就會變成別國的語言
: : 因此我也不再回文 縱使有很有趣的話題 想要參與講些什麼 但又會突然覺知到-我正
: : 沒覺知
: : 何必在沒覺知之下,自以為有覺知 而去下去瞎攪和 以為這樣會讓別它變得有覺知呢?
: : 一粒蘋果不會因為穿了橘子的外套 下去講幾句話就會變成橘子 充其量只是在這一箱
: : 蘋果之中又多了一顆偽裝橘子的蘋果-還是蘋果
: : 別顆蘋果也不會因為這顆偽裝蘋果講了一些看似橘子語言的話而變成橘子
: 其實真的可以不必這樣
: 你看出了這陷阱,代表你知道下次可以怎麼避免
: 沒覺知又如何?講錯了又如何?
: 有好奇心就夠了
: 好奇心可以使我們保持開放的態度去思考和接納
: 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而已
: 無關對錯,只是喜好問題
只是問題在於,有太多人把開悟遊戲說成開悟。開悟到底是什麼?一群毛毛蟲想要了
解蝴蝶的唯一方法是什麼?變成蝴蝶;一群毛毛蟲討論著蝴蝶是什麼並沒有作用。上
一篇在講的是這樣的東西。好奇心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更多、讓心變柔軟、讓我們能對
這個世界的一切有著更多包容,這是初心--我們對於整個世界有著純然的好奇,這種
柔軟能幫助你了解開悟,或許能發現開悟一直就在自己的身上。
我來說個故事:
在一個國家裡,人們一直追尋著手--我們身上的雙手。有些人談論著手是什麼、有些人
宣稱「這就是手!」、有些人絕口不提手,而且不斷強調著「手絕對不能談!」。這些
人說的話似乎都很有道理,但是似乎沒有一個人真的看到手是什麼。
有一天,有位號稱追尋著手的年輕人,因為在每一個宣稱「這就是手!」的家派中都找
不到看到手的方法,於是他放棄了。放棄的那一瞬間,他看了一下自己的身體......
「手就在這裡!」
他看到了手的那一瞬間,他立刻知道了手就在自己身上,而且一直都在。就算沒聽過關
於手的理論,他也知道手一直在。他說不出話來,因為原來大家一直在說的手竟然是這
樣的東西。
知道自己本來就有手,並沒有帶給年輕人更高的境界,只讓他瞭解了「這許多問題都沒
有意義!為什麼要一直談手是什麼?手就在你身上!看一下你自己啊!」然後,看到自
己本來就有手的年輕人,想要對大家說「喂!不要再找了,手就在你身上,你快看一下
啊」,結果......
年輕人被說成是開悟者、被當成聖人來拜、不斷有人找他討論手是什麼、不斷有人問著
「要怎麼看到手?」......。
你要描述開悟是什麼,開悟就不是什麼,重點在於有沒有去看見。
: 最後,對於開悟,我想要說的是
: 我認為開悟不是一種境界,好像到達某個等級似的
: 我認為開悟是一種狀態,有點像是我們有時心情好,有時心情差
: 有時候我會感覺自己思慮清明,擁有很高的真知灼見
: 倒不是擁有讀心術或其他通靈技能,而是真正地了解
: 如果要問,到底是了解什麼,我也說不太出來
: 大概跟上一篇說的放下比較相近吧!
: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我開悟過
: 我認為開悟大致上應該是更強烈的這種狀態
: 然而,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蠢蛋
: 好像突然又什麼都不了解了
: 好像什麼都很執著地栽進去了
: 但在最後,我並不因此而自責
: 因為我覺得這也是我的一部份,就讓它敞開,自然發展,沒什麼關係
在敞開之後,再深入看一下。有任何情緒都是這樣--先讓自己進入情緒,體會情緒,然
後深入一點,看一下造成情緒的根源。接著,再深入一點,看一下根源的根源。
書中有個類似的論點:我們在感到困頓、覺望、悲傷,任何被分類為悲傷情緒的時刻,
那代表我們原本表面的假裝掉落了,那個時刻反而才是你的覺察力相對高的時刻。在那
個時刻,讓自己看進去,情緒的背後是一片廣袤的深黑色海洋,那穿越這片海洋之後會
看到什麼?
放進去,就是放輕鬆地待在裡面,讓自己慢慢深入。
: 可能我比較懶,不像有些人那麼認真吧!
: 不知道這種觀點有沒有出現在這本書裡面就是了
: 既然開悟是一種狀態而非境界,那麼很多人追尋的那種階梯式的修行很可能是有問題的
: 我所謂階梯式的修行,大致上是指那種按照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育方式往上爬
: 過了晉級,沒過就重讀
: 我認為靈性修行不是這樣的
: 如果是這樣,那些沒什麼底子的凡夫俗子在一夕之間開悟,要怎麼解釋呢?
: 我認為應該是有興趣、有好奇心、有共鳴就去了解,沒有就算了
: 不必去區別,到底這個老師說的和那個老師說的,功力是誰在前、誰在後
: 當然,在不同的書之間可能有脈絡上的關聯
: 例如賽斯談個人實相和群體實相
: 必須先了解前者才能了解後者
: 但是這個脈絡只是一種方便閱讀的順序而已
: 和等級、功力無關
: 有些老師講的道理較淺,適合推廣給一般大眾
: 有些老師只講給少部分已經接觸過這方面的學生聽
: 從靈性修行的角度來看,這兩種老師是無法拿來比較的,他們的學生也是
: 他們都只是呈現出自己的樣子而已
--
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
這個世界不斷在變化。若有生,必然有相對應的死。
不要因為我的死而難過。
我們相聚,必然會有最終的別離。
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 --《佛遺教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92.253
從你的例子來看吧,我說的投射不是指投射可憐的心態,而是指你投射了你心中認為哪
些好、哪些不好的規矩。我要說句可能比較不進人情的話:為什麼殺人不好?不好是誰
說的?我可能與他們有種無可名之的悲憫、一種可能是天生本有的情感或連結,但是好
或不好是誰決定的?
※ 編輯: Imbufo 來自: 118.166.91.201 (02/18 19:10)
> -------------------------------------------------------------------------- <
作者: march501 (唷荷~好日子) 看板: NewAge
標題: Re: [Book]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時間: Wed Feb 13 15:03:38 2013
某本書上寫了這麼一句
印象中是說:別人的話語是一道橋梁
別人的話語引誘我們說些什麼
極有可能踏上那座橋梁又開闢出另一條路
事後,他人再踏上這道新的橋梁
再建置出各式各樣不同的人的思想之路
最簡單的話語就是一個~推~字
它也是最乏味的
有攻擊性的話語被世人熱愛發表著,但說多讀多了也膩
開悟對我來說大概也是這樣
沒有一個人能被全人類共同定義他就是開悟的人了
頂多會有很多「開悟不是什麼」的標準出來
基於這個標準,我在現在這個時刻
會(1)私自認定開悟就像玩積木或堆沙堡
不斷構建新的,然後打壞它,重新建造,打壞它,重新建造
否認原有的標準,破壞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超越它
開悟就是不斷超越現在的生命風景、信仰、教條、社會規範、體制、標準、真相
這是一個沒有止境的過程
(2)同樣基於這個標準,上述的(1),可能在某一天也會被打破
就好像以前的所有預言,它們都同意新世界的來臨必先經過大毀滅
這個預言在2013開始就被打破了,沒有世界末日
至少現在還在ptt上的人,你我都是平凡到極點的普通人,我們憑什麼躲過大災難?
開悟就是這樣,就是沒有標準,我的手是我的標準,但永遠只適用於我
你不可以說我錯,也不可以說我對。對與錯,兩者同時存在
這就是我現在暫時瞭解的開悟:兩個完全相反的東西,同時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62.18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