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非凡!全球觀眾熱血推薦8個月、1萬2千公里的壯闊之旅《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數位修復版》─────The Motorcycle Diaries───── -榮獲坎 ... ... <看更多>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好雷]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冒險無邊,夢想萬歲-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8/27《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數位修復版官方預告 豪情點燃 ... 的評價
- 關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路線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路線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並將每個城市的景點羅列在旁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的推薦與評價,DCARD、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的推薦與評價,DCARD、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Re: [問題] 有關南美洲的書 - PTT評價 的評價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路線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路線、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大綱就來火鍋推薦評價懶人包, ... ... <看更多>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路線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路線、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大綱就來火鍋推薦評價懶人包, ... ... <看更多>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並將每個城市的景點羅列在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切格瓦拉對南美的影響不言而喻,而「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是一部描寫他的電影。現在,一個英國的旅行社便打著切格瓦拉當時所走的路線,準備來一趟「革命之旅」, ... ... <看更多>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Re: [問題] 有關南美洲的書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有把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拜讀完了, : 對照自己走過的路線感到印象深刻。 : 想要請教版友們, : 有推薦哪些有關於南美洲歷史、文化介紹的書呢? ... <看更多>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路線 在 [好雷]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冒險無邊,夢想萬歲-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 冒險無邊,夢想萬歲
原文於 https://www.wretch.cc/blog/No1Kelvin/7813698
最近把《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The Motorcycle Diaries》這本書看完,燃起對
切.格瓦拉這個人的興趣,因此又去租了知名導演華特沙勒斯2004年執導的同名電影來
看。
切.格瓦拉是公認的拉丁美洲革命英雄,他最著名的事蹟就是協助卡斯楚推翻親美
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建立古巴社會主義新政府。
他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在幫助別人革命,可說是不折不扣的世界革命者,從一開始的
瓜地馬拉,到古巴,後來更前往剛果與玻利維亞協助革命活動。
最後在玻利維亞被美國中情局的軍隊逮捕,並於隔天處決,死時只有39歲。
中產家庭出身、大學時攻讀醫學系的格瓦拉,在年輕的時候做過幾次的拉丁美洲旅
行。旅途中,他看到了無所不在的貧窮,社會上種種的不公不義,以及南美各民族的分
裂等現象,深深體會到殖民主義、資本主義與美國帝國主義就是造成這慘痛結果的重要
原因。
這本摩托車日記是格瓦拉與藥劑師好友阿爾貝托於1951年,也就是他24歲那一年,
騎著一台摩托車,從阿根廷出發,先到智利,再往北經秘魯,進入哥倫比亞、委內瑞拉
等國的旅行札記。(註:格瓦拉有寫日記的習慣)
老實說,我是在看到這本書之後,才知道以前常常在襯衫、帽子、領巾上看到的那
圖像的人就是切.格瓦拉。而原來那個圖像叫做「英勇的游擊隊」,並有著世上最知名
照片的美譽。
格瓦拉的形象在他死後成了叛逆精神的象徵,一直以來,他都是世界各地青少年心
中的偶像。他慢慢變成一個符號、一個標籤,被吹捧、被神化,甚至被他所討厭的資本
主義給商業化。
當然這是沒辦法的結果,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無論如何,格瓦拉死了,精神留了
下來,影響力依舊無遠弗屆,形象被許許多多人所崇拜著,不管是社會主義的擁護者,
反強勢主流文化的族群們,還是追求浪漫冒險的天涯旅行者。
在這些人心中,格瓦拉都是個先行者、實踐者,是個值得追尋的精神領袖與夢想導
師。
因此,讓我們回到最初,看看格瓦拉在24歲時所做的這趟摩托車旅行中遇到了些什
麼,看見了些什麼,在革命事業還沒開展的那時候,革命的種子是如何被埋在他懷疑困
惑的年輕心中。
(以下的敘述結合了書本與電影裡的段落畫面)
當格瓦拉在智利的拉吉奧坎達,看見可憐的老婦人,失去了尊嚴與生活能力地躺著
,他有所體悟,醫生的天命油然而生,說道:「在這些沒有明天的人身上,我們窺見了
全世界無產者所經受的深重苦難。」
在偷渡的聖安東尼號船上,他看著廣闊無邊的大海,想著:「我們真正的使命,其
實就是永無止境地走在世上的道路或海洋上。」
看到可憐的礦工夫妻連條取暖的毛毯也沒有,他將自己的遞過去,並尋思:「不管
所謂『共產黨病毒』是否當真有害於一個社會,在這個人心裡所醞釀的不過是想要過點
好日子的原始慾望,不過是為了對抗持續的飢餓。」
這些苦難畫面與世俗生活外的種種體驗,讓他思考生命的意義,在個人成就與社會
需求之間做抉擇:到底要往哪個方向走,才是活著的目的與使命?
在這趟南美洲之旅中,格瓦拉與阿爾貝托不僅看見貧窮,自己也體驗著貧窮,忍受
著寒冷與飢餓。
「我們躺在河邊的草地上,望著天邊變幻的晚霞,遐想著舊時愛人,或是從雲朵的
形狀聯想到令我們垂涎的食物。」格瓦拉在日記裡這麼寫著。
他們為了讓自己忘掉挨餓,跑到冰冷的河水裡泡著。甚至為了填飽肚子,還唱起雙
簧,編起故事,成功贏得智利女孩的信任與好感。
這些貧窮與飢餓的日子,讓格瓦拉能夠有更多的同理心去看待真正的貧窮與飢餓,
進而更改人生原來的理想抱負,踏上日後為土地奮鬥、為人民發聲的革命路途。
另外,在這些日記裡,我也看到了年輕無懼的冒險精神。如旅途的一開始,格瓦拉
寫著:「躺在露營墊上-這是我們此後的床-絲毫沒有減低我們對未來的憧憬。我們覺得
自己呼吸到了更輕快而自由的空氣-一種充滿冒險味道的空氣。」
這是旅行起始的興奮與期待,每個遠行的旅人,應該有過相似的體會。
後來,隨著路途的開展,倆人有了更多的冒險實踐。如他們在一時衝動之下,就偷
渡上了船,雖然吐得要命,還被蚊子狂叮猛咬。明明水壺不見了,還是決定硬著頭皮步
行橫越沙漠,即使最後體力耗盡,失敗而回。
沒關係,因為這就是年輕阿。
電影裡多加了格瓦拉於夜裡遊過亞馬遜河到對岸痲瘋村的片段(書中並沒有這一段)
,我覺得非常酷,因為這更能體現出格瓦拉對於弱勢族群的在乎與關懷,真正把他們當
成朋友看待,不是重症病人,更不是被隔離的牲畜。
也難怪乎最後格瓦拉與阿爾貝托要離開時,他們對格瓦拉依依不捨,親吻互擁,根
本就像在擁抱耶穌基督一樣的感覺嘛。
格瓦拉或許也體認到,真正的富有不是物質的富裕,而是精神的富足,真正深刻的
收穫,往往是要付出與奉獻才能得來的。
就像他在書裡旅行的尾聲所說的:「我們即將完成這趟旅程的一個重要階段,此時
我們身無分文,短期內也沒什麼希望掙到錢,但我們很快樂。」
年輕時所作的遠方旅行,常常會影響人一輩子。途中種種的所見所聞,各種經歷下
引發的思考體會,在渴望自由空氣與新鮮事物的同時,會轉化入內,成為價值觀的一部
分,甚至改變了原來的價值觀。
隨著時間的經過、史料的浮現,切.格瓦拉的行事作風也許有其爭議,這世上沒有
所謂完人的存在,就像沒有徹底的邪惡一樣,但儘管這樣,格瓦拉不畏懼美帝強權、堅
持自己理念的事實,卻是完全可以給予肯定的。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是年輕人放膽旅行的最佳範例,是一本懷疑自我、追尋
真理的真實紀錄,它對於社會不平等現象的種種描寫,提醒了生活在高度資本主義社會
下的我們,在汲汲營營建築自己成就之塔的同時,也能睜開眼睛看看其他弱勢族群的模
樣,試著去傾聽周遭的真實聲音。
最後,我覺得書裡的「後記」寫得實在太好了,有很多句子都非常鏗鏘有力,擲地
有聲,清楚地傳達了格瓦拉終身信奉且實踐不輟的中心思想。
摘錄幾句如下:
「我現在曉得,假如偉大的精神領導把人類劃分為兩個敵對的陣營,我將歸屬於人民這
邊。」
「未來是屬於人民的,也許是一步一步,但也許是突然間,人民將會當家作主,在這裡
及全世界。」
「我們懂得了一條人命的價值比全球首富的財產還要貴重幾百萬倍。」
「事實上,今天的革命運動就是要求他們學習,要他們知道,能為同胞服務是一種驕傲
,這份驕傲比收入的多寡更重要;要他們知道,人民的感激比黃金更持久而永恆。」
「自己某些習以為常的觀念其實錯得離譜,這些觀念深植於我們內心,自動成為我的的
意識。我們其實應該多多質疑自己的觀念。」
「如果我們認清了目標所在和敵人是誰,知道了自己必須往哪一個方向上路,那麼剩下
一個問題了;那就是我們每天應該走多少路;知道這一點之後,我們就去走它。」
「說的最棒的話,就是行動。」
============================================================================
2008年美國導演史蒂芬索德勒拍了《切:28歲的革命/39歲的告別信》
總片長200多分鐘,共分成上下集,我想我要去找來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109.18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