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 關於勞倫茲教授的經典書<<和動物說話的男人>>
大家還記得在高中生物課本中關於提出銘印效應(imprinting)的勞倫茲教授嗎?不記得什麼是銘印的,可以去面壁...,啊,不是,是去文章底端的網址點來看看。
對我而言,羅倫茲教授在這本書最有趣的就是探討為什麼人類會喜歡貓,甚至甘願淪為「貓奴」?以功能性來說,相較於狗兒,貓對人類幾乎不具有特別的意義。貓那股神祕的魅力究竟來自何處?康拉德・勞倫茲在書中〈貓的愛情〉一章當中寫道:
貓的心性非常微妙,至今仍維持著野生時的狀態,牠們對於那些強迫推銷愛的人並不領情。貓並不是群居動物,牠們雖然感謝並樂於接納人類的照顧或「疼愛」,性格卻一點也不孩子氣。貓是不倚賴人類的野生小型豹,而且始終維持這種個性,無奈許多熱心的貓奴卻完全無法理解貓對獨立的企望。
現代人對於貓的社交生活型態,較傾向將牠們定義為「兼性社會動物」(Facultatively Social Animal),也就是說,牠們既可群居,也可獨居。貓在人類的住所不需狩獵就有食物可吃,但牠們仍保留了狩獵遊戲的行為;貓在人類的住所幾乎沒有被其他動物捕食的風險,但牠們仍保留了喜愛躲藏和爬高的行為。我常說貓是居住在人類家庭的野生動物,牠們樂於待在人類活動的範圍內,並與人類共享環境中的資源。然而,人類從未真正占有牠們,反倒是有些貓會透過氣味標記的方式,將親近的人類納入自己掌管的群體內。這樣若即若離的行為表現,充滿了曖昧與矛盾。我想,或許這就是貓的魅力來源。
在本書當中,勞倫茲以輕鬆詼諧宛如聊天的方式,來講述他對於動物行為科學的觀察和研究,並衍生出許多他個人的哲學及價值觀。透過閱讀,讓讀者彷彿跨越時空參與了傑出學者勞倫茲博士的講堂,令人如沐春風。我非常享受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也推薦給同樣喜愛動物的您。
關於銘印: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545/?index=2
關於本書: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5308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