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念霑叔】懷念跟你在君悅酒店Tiffin 談心,你那滄海般豪邁的招牌笑聲、口沫橫飛的粗口,像離我們很遠,卻又恍若昨天,「人生事,能一笑置之,最好。但笑不出,怎麼辦?秘訣是:笑不出也笑!漸漸,笑就會變成習慣了。」「活在今天,有事實證明,是極好的生活方式。驟看,好像沒有計劃,其實好好把握現在,善於在今天著力,比任何計劃還要實際。明天,到時再想,到時再說。」
因訪問與霑叔結緣,第一次見他已是97年的事,甫坐下,他給我送上有親筆題字及蓋章的《黃霑短文集》及《浪蕩人生路》,劈頭第一句:「只要是靚女,跟我做過訪問的,我會一世記得。」然後在君悅酒店Tiffin的琴聲伴奏及他吐出的煙圈下談了大半天,談孩提時的貧苦生活,文盲父親對他的影響,他的曲詞、人生觀、不文研究、文學看法、轟烈愛情……
之後跟霑叔熟稔起來,只要傳呼或傳真找他,他總會第一時間回覆。還記得在沙士期間,我籌備出版處女作《出路》,想找過百名人集體為香港「度蹺」,第一個答覆我的就是霑叔,傳真機傳來他秀麗的毛筆字:「要靠政府,最冇出色。自強不息,有聲有色!」
最後一次跟霑叔見面,是在萬豪酒店咖啡室,當時身穿唐裝、手執《南華早報》的他,得意洋洋說在病榻期間完成博士論文:「我是刻意不告訴任何人,自己開開心心行入醫院做手術做化療,從未驚過,到好番才讓人知道。」這是一種無論如何也要活得精采、痛快、瀟灑的「生命力」,亦是霑叔筆下的「獅子山下精神」。
#鄧明儀 #黃霑 #滄海一聲笑
黃霑博士論文 在 港.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除了本土,世界其實很大
//黃霑的事,有何新意?再講黃霑,關我何事?關今天風雨飄搖的香港何事?我知道,這些結,不易解,想解,恐怕要拋開成見,重頭再來 ...細心再看,霑叔的書架同時十分「集體」。他八歲時跟家人由廣州來港定居,背後是內戰的烽煙,前面是殖民地的攤子,一代人正在摸黑重建。霑叔屬猴,最愛在黑夜摸索,糊塗地摸到書本,碰到知識,萌生感覺,再對時代大膽提問。黃霑一生愛書,他在書本劃下的問號,由青蔥開始,至蔚藍不息,如年輪橫跨幾代,見證了本地讀書人由三毫子小說經存在主義到達後現代的路...我曾經花了不少氣力,構思一份「黃霑書單」,將書房的藏書,分門別類,餽贈親友。但我又想,霑叔堅持做人和讀書要兼容越界,不要分門別類,要享受,不要負擔,要兼愛,不要偏食,要知道好書不是天下無敵,壞書也不一定一無是處。作者少一些指點規劃,讀者多一些觸類旁通,世界會變得更加好。//
#香港 #世界的香港 #本土 #書寫香港 #黃霑 #黃霑書房 #梁款
【黃霑書房八年記】與黃霑亦師亦友的梁款,整理霑叔的書房八年。他看見甚麼?得到甚麼?
黃霑書房網址:http://www.hkmemory.org/jameswong/wjs/web/index.php
(預告:《ReadIt悅閱》將與梁款舉辦座談會,詳情即將公布,敬請密切留意!)
------------------------------------------------------------------------------
八年記
text/梁款
2005年開始,我進出黃霑書房,整理遺物,閱讀手稿。這八年間,不少朋友問:黃霑書房,有幾多書? 黃霑的事,有何新意?黃霑已經過去,今時今日,再講黃霑,關我何事?每一次,我都笑而不語,心想,這倒是要執子之手,談到天亮的事情啊。
今天,讓我先講兩點我本人在書房 的得著。
一、我增進了知識。我讀社會學,學科教人尋根究柢,分辨因由。黃霑是香港 流行文化的大師,黃霑書房是這創作的發源地,行入書房,閱讀私房文案,目的就是要打開黑盒,暸解創作流行文化的奧妙。我翻 閱黃霑筆記,讀到《滄海一聲笑》歌詞五次 修正的原稿,親眼目睹甚麼叫做高手過招,大樂必易。然後,我讀到更多:《家變》的手稿,顧嘉煇的深夜傳真、林子祥的獨門英語注音歌詞……我搞研究,這種經驗,有如聖誕節的拆盒日提早降臨。
二、我重新認識了一位朋友。慢慢我發覺,黃霑書房其中一個最大的黑盒,是黃霑。
對於我,黃霑是一個結。他是名人,但生性親民。他愛文,但出名不文。他是大師,但竟然變成我的學生。他是鬼才,但其實最討厭人叫他做鬼才。文化人說黃霑是香港的傳奇,但他一直堅持,所有傳奇,皆由眾多平民手造,誰要突出某些人(例如黃霑之流)的「偉大」貢獻,最終只會言不及義,誤己誤人。因為黃霑的規勸,過去八年,我經常問自己,黃霑是否偉大?平民怎成傳奇?黃霑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黃霑的事,有何新意?再講黃霑,關我何事?關今天風雨飄搖的香港何事?我知道,這些結,不易解,想解,恐怕要拋開成見,重頭再來。
過去八年,我在黃霑書房重頭再來。我偷偷複製了他所有的童年玉照,我勤讀 他的生平事蹟,我讀了很多好書,老老實實重新認識了一位朋友。託這位朋友的福,我行近了一個年代, 並且抓到一種我以為大家已經失去的心情。以下所記,少講創作,多講書房,和那位曾經在這個書房以他喜歡的方法認真地生活過的朋友。
初到黃霑書房
初訪黃霑的舊居,我見到很多霑叔的手稿和物件。樂譜、筆記、相片、書信、似曾相識的眼鏡、長期放在廚房跟老火湯為伴因此從未曝光的電影配樂原始錄音帶。回家,我對媽說,我發現寶藏。
黃霑書房簾外樹影婆娑,室內裝修簡約。偌大的書桌上有放大鏡、間尺、七色水筆、《漢英字典》和私房原稿紙。坐椅前面,是饒宗頤大師相贈的墨寶,後面是他寫博士論文時硬啃的西洋典籍。離開書房,步入大廳,沙發和飯桌之外,是書,一本一本,佈滿牆壁,層層疊疊,書後有書。我發覺,霑叔整個舊居,其實是一間書房。慢慢我也發覺,黃霑才跨影視,到處留情,最愛的,原來是書。
我老實翻揭霑叔的書:大的、小的、洋的、土的、硬皮精裝的、甩皮線裝的、民國初版的《嶺南即事》、新世紀再版的《等待果陀》。在摸書與聞書之間,我問:黃霑因何愛書?如何愛書?怎樣讀書?讀甚麼樣的書?我不肯定這些問題對研究香港流行文化有何貢獻,但我知道,書的背後,有人,有事,和一個會發光的世界。
書的背後,有人,有事 和一個會發光的世界
我見到許多印鑑。其中一個,散見封面內頁,上刻霑叔心願,願自己能夠睡前讀書,睡醒讀書,從此以後,「年年歲歲一床書」。
黃霑惜書,每遇精句,喜歡用間尺點畫,左畫右畫,橫畫豎畫,第一次讀用藍,第二次用綠。他的舊裝古籍,書頁日久變黃,但眉批點畫,全部五彩繽紛,不少(相信因為過度興奮而)力透紙背。
霑叔眉批,老老實實,由眉心開始,該批就批。霑叔說自己盛年時正職做廣告,兼職填詞寫稿當司儀,沒試過同一段時間做少過三份工。我看他漏報了一份他不分寒暑流汗實幹的兼職:為書本做校對、加註釋、查金句的出處、考史事的因由,並定期在頁面留言,長嗟短歎,跟作者吵嘴,吵的題材由天文地理(上海灘究竟會否浪奔浪流?),到哲學思潮(存在主義是否仍然存在?),到色情小說的鹽份和成色。
我也見到藏書。「文學頑童」張大春說書架是很「個人」的東西,我有同感。書房所見,是如假包換的霑叔藏書,見書如見其人:孔子與耶穌並肩,馬克思跟花花公子貼面,初看天南地北,細看亂中有序。喜愛的書,他會死心塌地,初版再版一一收藏。喜愛的作者,他會鍥而不捨,通論全集大小通吃(在圖書館以外,我未見過如此齊全的羅素專集)。
細心再看,霑叔的書架同時十分「集體」。他八歲時跟家人由廣州來港定居,背後是內戰的烽煙,前 面是殖民地的攤子,一代人正在摸黑重建。霑叔屬猴,最愛在黑夜摸索,糊塗地摸到書本,碰到知識,萌生感覺,再對時代大膽提問。黃霑一生愛書,他在書本劃下的問號,由青蔥開始,至蔚藍不息,如年輪橫跨幾代,見證了本地讀書人由三毫子小說經存在主義到達後現代的路。
遇到一套有體溫的百科全書
我是全職讀書人,在西環一帶頂著知識分子的招牌行走多年。行入黃霑書房,我見識到甚麼叫做地大物博,學海無涯。霑叔的書,坦白說,許多我聞所未聞。它們大部分不是甚麼駭人鉅著,(雖然確實有鉅著)但處處散發霑式(同時是港式)的魅力:古今交匯,唐番不拘,通情達理,各見精彩。行入黃霑書房,我好像遇到一套有體溫的百科全書,讀著,見人,見識,也見時代。這八年間,摸著他的書,感覺有像跟霑叔握手交談。以前我有許多疑 問,關於流行文化的、香港的、人生的,沒能向他好好提出,今天我彷彿抱著霑叔送贈的一籃子滿的答案。我開眼,也窩心。
我很想跟大家分享我在黃霑書房的遭遇。我曾經花了不少氣力,構思一份「黃霑書單」,將書房的藏書,分門別類,餽贈親友。但我又想,霑叔堅持做人和讀書要兼容越界,不要分門別類,要享受,不要負擔,要兼愛,不要偏食,要知道好書不是天下無敵,壞書也不一定一無是處。作者少一些指點規劃,讀者多一些觸類旁通,世界會變得更加好。
比起指點,我寧願講心願。假設明天黃霑書房(跟「雲門舞集」的排練場一樣)不幸失火,我身在現場,我會率先拼命搶救那幾種書?如果嫌這個假設不吉利,不如試想假若明天開始我要長住荒島,我會由黃霑書房拿走甚麼書本,伴我浮生,記住塵世的一點光和熱?
黃霑博士論文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imon's Glocal Chatroom] 周博賢:唱好粵語歌重振港樂壇
早前,FFx的Sugar Baby在社交網絡引起熱話,其音樂錄像(MV)在YouTube的點擊率更超過270萬。然而,綜觀社交網絡上評論,FFx的知音人只屬少數,而一般評論都認為歌曲和MV「騎呢」。可是,令人氣結的是,當社交平台充斥著一片劣評之際,歌曲的點擊率又屢創新高。似乎這種一邊看一邊罵已成為香港網絡世界的新常態。有音樂人認為,現時認真製作的歌曲點擊率遠不如FFx單日的點擊率,他們甚至開始思量「騎呢」的音樂風格是否才是香港樂壇的出路。
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曲紅遍中、台、韓,甚至東南亞,其軟實力和影響因子可謂不言而喻,可是自九十年代末起,香港流行曲進入寒冬期,甚至有人認為香港樂壇已死,可是,在這艱難時刻,仍有不少有心人加入樂壇,周博賢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般家長眼中的尖子,他公開試成績優異,畢業於港大法律學院,其後順理成章成為事務律師,在成為律師後,他卻決心修讀音樂,並從事音樂創作和音樂相關的法律工作。在謝安琪(Kay)出道初期,他幾乎負責了謝安琪唱片曲、詞、編、監的工作。今年5月,他更和一班前線工友合作製作工運大碟。作為全職音樂人,周博賢自然對香港樂壇的生死和軟實力有一番見解。
S: 謝安琪其中一首由你負責曲、詞、編、監的作品《誤入歧途》,歌詞道「踏實正途只得一種咁多,日後咪行歪路錯,入行要做攞獎個,做事要做大公司」。你放棄律師工作,而成為全職音樂人,是否屬誤入歧途?
A: 我當初希望能為人伸張正義,於是選擇入讀法律學院。大律師工作比較容易為民請命,但我在庭上的急才和口才卻較遜色,因此,在港大完成法律課程後,我選擇成為事務律師。而在實習期間,我發現律師相當大部分時間都是處理瑣碎的工作,而學習和真實工作之間亦有落差,同時,律師工作必須付出百分之二百的時間和生命,而我又比較喜歡同時兼顧兩項工作,而非集中在單一工作上。因此,我和律師工作可謂是因了解而分開。當正途發展未如所願時,我就開始考慮「歧途」的發展,而「歧途」就是音樂,我自小學習彈琴和作曲,一直對音樂很有興趣,因而修讀音樂。自2005年和Kay合作,創立自己的品牌,至今已是第十個年頭了。
S: 你的歌曲所關心的議題相當廣泛,由纖體美容、外傭、茶餐廳和露宿者等,同時又參與電台時事節目。你是從何時開始關心社會時事?
A: 我由大學時期開始關心社會時事,大學一年級經歷了六四,而二年級時擔任法律學會的外務副主席,專責時事相關和人權法的研討工作,期間開始投入民主、公義和人權的討論。而我和Kay所訂立的路線亦希望創作一些本地音樂,能回應社會的事務和市民的生活百態,說彼此想說的話和做想做的事。
S: 過去十幾年,不少人都說香港樂壇已死,你對此有何看法?
A: 近年喜歡香港流行曲的人數其實有所上升,隨中港關係的社會議題增加,不少人嘗試從音樂中尋找身份認同。即使現時的樂壇環境艱難,仍有不少人投入其中,其中獨立樂隊更是一枝獨秀,他們希望通過音樂去表達對社會和生活的感受,這都是香港樂壇的吸引力。我認為不能簡單一句話就定樂壇是生或是死,我們必須認真和全面分析目前的情況。我最近喜歡用文化學者保羅.杜蓋伊(Paul du Gay)提出的文化迴路(Circuit of Culture)模型去分析香港樂壇。這個模型包括五個層面,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受眾的身份認同、文化產業呈現的形象,以及監管,他們之間互相扣連和影響,並建構整個樂壇的形象。
樂壇曾經呈現的形象就如黃霑先生的博士論文指出,歌曲題材千篇一律、K歌和情情塔塔的歌曲為主,予人的感覺創新不足。隨鄰近地區音樂冒起,並對香港產生更強烈的對比,廣東歌更顯得「唔夠型」和「唔夠IN」,因此,受眾更難從中得到身份認同,而唱片公司,基本上是由會計師主導,並非如以往般,由紅褲子出身的音樂人負責,因此,對某些唱片公司而言,主導音樂製作的是一盤數,而非是音樂層面的考慮。
S: 近年,K-pop迅速冒起,香港能否借鑑當中的經驗?
A: 韓國音樂質素進步很快,特別是跳舞歌和悲情慢歌,他們音樂製作方面,如錄音和混音水準也相當出色,他們拍攝MV的預算動輒就100萬港元,而質素亦超越亞洲水平。韓國政府有一個通盤的計劃去訂定文化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由此讓音樂、電視劇和電影互相配合,同時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也建立了時尚文化的形象。這做法亦類似香港音樂和電視劇相配合的模式,當然規模也不同。
香港缺乏視野和通盤計劃去發展文化產業,往住只停留在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成支柱產業的口號,以及成立零碎的基金計劃去協助行業發展,各個音樂單位都在有限資源下發展和單打獨鬥。但其實,香港音樂製作水準也相當出色,單以排名計,香港應排十名以內,可惜並沒有人留意和報道。
音樂教育基礎不足
S: FFx的Sugar Baby成為網絡熱話,不少人認為騎呢才是樂壇出路,你同意嗎?
A: Sugar Baby MV中的歌曲是原始版本,仍未經過編曲和混音,其實有潛質成為一首不錯的跳舞歌。騎呢歌曲才能惹人注意,這與香港的基礎教育缺乏藝術教育有關,這間接令香港人的音樂鑑賞能力不足,因為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非單培訓業內人士的能力,也要讓受眾有基本的鑑賞能力。國外的藝術課程有較多機會讓學生去參觀藝術館和參加音樂會,然而,香港仍停留在畫畫、唱歌和吹牧童笛的層次。音樂會課程中應加入音樂史和樂理等元素,這才能令學生對音樂有較全面和基礎的認識。在受眾鑑賞力不足的情況下,所謂較「騎呢」的作品,反而具話題性和引人注目,表演者才能有演出機會,然而好音樂則難以突圍,難令人留下印象。
香港人一直以來都著眼於歌詞,而曲方面則以主觀感覺判斷,因為香港人缺乏鑑賞能力去分析作品本身、欣賞和批評音樂作品。
S: 面對鄰近國家和地區音樂產業的冒起,香港應如何重拾這方面的軟實力呢?
A: 我認為無必要為競爭力盤算和定立假想敵,最重要是做好自身的音樂風格和特色,讓人能從芸芸的音樂種類中分辨出香港流行曲。而流行曲最重要是做好兩個主要範疇,首先在音樂方面,歌曲本身的旋律必須動聽和容易令人留下印象,同時,編曲風格必須清晰,明顯反映歌曲的類型,而歌詞方面則必須反映聽眾的生活、社會環境和困難。
香港流行曲應反映香港的特色和身份,而好音樂自然能鶴立雞群,達至有麝自然香,其他國家亦能通過音樂了解香港人生活真實的一面。我所接觸的內地音樂人都希望香港歌手唱廣東話歌,而非迎合他們而唱普通話歌,這好比旅遊業,旅客希望能看到的是本地真實一面而非一個模仿荷里活的星光大道或是國際品牌商店。香港應找出自身的定位和優勢,例如近年香港獨立樂隊如雨後春筍,政府應予以支持,提供更多表演機會和場地,考慮減低工廈的租金,放寬相關建築物關於消防和賣酒的安排,讓他們有空間發揮活力,真正代表香港人的特色。
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10月24日
整理:李志鵬
延伸閱讀:訪問周耀輝
https://www.facebook.com/…/a.923048494395…/1054500521250764/
黃霑博士論文 在 Mowave - 黃霑的博士學位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 的推薦與評價
黃霑博士 學位論文(全)——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CANTO POP: A STUDY OF HONG KONG POPULAR MUSIC (1949-1997) 粵語流行曲的 ... ... <看更多>
黃霑博士論文 在 霑前顧後流行樂part 1 of 2 的推薦與評價
以 黃霑 博士花了六年時間完成的 博士論文 《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作藍本,細看香港流行樂壇的起跌。 ... <看更多>
黃霑博士論文 在 thread:[推薦] 黃霑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板
精華區
最舊
‹ 上頁
下頁 ›
最新
[推薦] 黃霑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