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RsaNzZFuUU/hqdefault.jpg)
70 年代香港政治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RsaNzZFuUU/hqdefault.jpg)
Search
李敏剛:細看成為香港之前的香港— 讀呂大樂《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中港矛盾日漸升溫,儼然已成為了香港政治爭議的一條主軸。如果以民間動員的程度來看的話, ... ... <看更多>
70年代香港 治安仍然較為不靖,同期發生多宗驚人罪案。 ... 到1970年代中後期,本地政治已經擺脫舊有在香港延續國共之爭之框框,左右派之意識形態分歧已逐漸與現實社會 ...
#2. 1970年代香港
70年代香港 治安仍然较为不靖,同期发生多宗惊人罪案。例如1972年10月石梨贝水塘有一对母子被劫杀,曝尸多天后才为发现。1974年5月旺角宝生银行被持枪劫匪行劫并挟持11 ...
詳目顯示 ; 火紅年代、左翼歷史、國族政治、社會運動、香港七〇年代 · Fiery Seventies、Left-wing history、Nationalist politics、Social movements、Hong Kong 70s · 推薦: ...
70s 世代成長的70年代到1997年,是英治香港最好的年代,這一點應該沒幾多人會反對。這二十多年間,香港經歷了經濟起飛、社會基建現代化(地鐵、隧道、 ...
本文由作者自身的田野經驗與自我檢討開始,藉著從國族主義理論的探索與對話,開啟以台灣作為香港對照組的「一個」途徑,探討七十年代以來香港認同政治的變化,並藉著這樣的 ...
#6. 從香港本土文化看香港人意識之形成
七十年代 可說是社區運動的年. 代,在這段時期,居民為保障本身權益,爭取改善環境而組織的行動此起彼落,. 形成一種社會力量。隨著市民的參與社會政治事務,而使得香港 ...
#7. 書展2022|呂大樂:重看七十年代有助分析戰後香港社會轉變
我相信,七十年代後期的「回鄉潮」、八十年代初的政治前途談判,都是強化這種思想轉變的重要因素。到了七十年代後期,我們開始對香港社會產生了一份之前十 ...
暴動後兩年左右的政治沉寂期,由1969年直至1982年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開. 始談判的一個較長時段的70年代。這段日子裏並沒有發生大型的社會動盪,. 但卻是香港土生土長 ...
#9. "1960-70年代香港的回歸論述" by Wing Sang LAW
所以,香港的回歸論述,在為中國取得香港管治權力的政策贏取了一種「政治現實性」的同時,也確立了一套政治論述的「歷史合理性」。這種「歷史合理性」與「政治現實性」的 ...
#10. 寫給年輕人的香港公民參與運動簡史
在七十年代以前,港英政府未為香港引入民主制度,香港人對參與政治的機會相當陌生。港英政府直接統治香港,並利用少數華人精英對社會其他絕大多數的 ...
#11. 【香港年代影像】從戰後到反送中,8 位攝影師拍下過去70 年 ...
主權移交前的幾年,攝影師余偉建見證著此時期香港在社會、政治、心理上的各種眾聲喧嘩。作為香港人,他的照片與早期殖民地外國人的奇觀式圖像不同,充滿對 ...
#12. 1960-70年代香港的回归论述| 文化纵横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冷战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问题已经引发香港本土社会 ... 为一般香港人所接受的问题,而是集中于检视,在1960-70年代之交,也即政治上 ...
#13. 中港70年: 中國因素如何催生了香港的本土意識和“港獨”
從中共建制到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香港人看到了至少四次大規模的“大逃港”行動。 ... “八九六四”,香港人的民主洗禮, 香港人政治上疏離中共.
#14. 從文學再思香港意識的根源與發展:七十至九十年代的香港心態
本論文籍著文學文本去探討香港意識根源與發展,討論的時期集中在七十到九十年代 ... 移民或移民後代雖佔香港人口大多數,可是經歷多年的殖民,香港在歷史、文化、政治 ...
#15. 七十年代以來香港認同政治的變遷: 一個台灣的觀點
本文由作者自身的田野經驗與自我檢討開始,藉著從國族主義理論的探索與對話,開啟以台灣作為香港對照組的「一個」途徑,探討七十年代以來香港認同政治的變化,並藉著 ...
#16. 一起走過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 ...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人口從1960年的301萬,增長至1979年的501萬,其中百分之三十九的人口是二十歲以下的青少年。以年輕人為主的人口結構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而戰後從 ...
#17. 從文學再思香港意識的根源與發展:七十至九十年代的香港心態
香港 雖是英國殖民地,可是香港人多年來仍保持華人的文化習俗。同時,中國移民或移民後代雖佔香港人口大多數,可是經歷多年的殖民,香港在歷史、文化、政治發展上不同 ...
#18. 政治學系- 專題演講座談:從70年代留日時代談起
專題演講座談:從70年代留日時代談起 ... 學習護照認證) · 專題演講:雨傘革命的香港政治發展與選舉研究(非修課生學習護照認證) · 專題演講:從南海博奕到TPP(非修 ...
#19. 化危機為生機五零至七零年代的香港
1950年代—「危」與「機」並存,百廢待興的社會步上正軌. 二戰結束之初,香港人口大增,但生活條件及居住環境惡劣。由於許多家庭貧困,年幼子女需要工作 ...
#20. 101七十年代香港環境-政治、經濟、教育| davidzgt
1967年香港暴動結束後,香港的社會同文化出現了若干值得注意的變化。 首先,香港人口中的青壯年部分,已經由50年代、60年代從中國大陸移民香港的第一 ...
#21. 歷史博物館與市民一起回顧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附圖)
戰後十多年間,香港人口急增二百四十萬,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未能滿足市民需要,加上受到內地政治運動的影響,抗爭運動此起彼落。一九六六年天星小輪加價、 ...
#22. $100新淨香港政治經濟歷史書:智慧傳承:信報月刊40周年 ...
內容:過去40年香港政治大事—七十年代時率先對香港前途的深入探索,八十年代中英談判的詳盡內情,九十年代政制發展的建言,1997回歸的感想,2003管治危機的分析…
#23. 【論文】沒有老左的新左派:《70年代雙周刊》和青年社會運動
在70年代普遍政治冷漠的社會氛圍中,《70年代》說明了另一種「新左派」的社會思想和抗爭方式,使香港與殖民者之間的關係、及對國家、帝國主義和全球南方的 ...
#24. 七十年代香港Hong Kong in 1970's - YouTube
舊影片:1970 年代香港 街頭影集1970s Hong Kong footages 1970 年代香港 正由發展中地區蛻變為先進經濟體。 香港 雖然在《展拓 香港 界址專條》將於二十後期 ...
#25. 讀呂大樂《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中港矛盾日漸升溫
李敏剛:細看成為香港之前的香港— 讀呂大樂《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中港矛盾日漸升溫,儼然已成為了香港政治爭議的一條主軸。如果以民間動員的程度來看的話, ...
#26. 《70年代雙週刊》的浮與沉
它將年輕的香港人政治化,並使他們為一場更大的鬥爭做好準備。 香港中文官方語言運動的年輕支持者。摘自1970年的《70年代雙周刊》。照片由《70年代 ...
#27. 亞軍— 梁式芝書院《香港經濟與梁式芝書院的發展》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香港政治局勢較為穩定,自由貿易政策吸引. 大量外國企業駐港投資。 ... 水瓶,這些產品都為香港的經濟作出莫大的貢獻,也為70年代時的工業發展高.
#28. 經驗與概念的矛盾--七十年代香港詩的生活化與本土性問題
而香港文化身分的建立,也往往可能是這兩種力量的交纏產物。不過,基於特定的歷史環境與政治因素,討論香港文學或文化的論述,都會很有意識地追尋,甚至標榜這個研究 ...
#29. 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以香港電影記敘香港政治形貌- VERSE
國際關係研究學者沈旭暉帶領大家透過香港電影回看香港政治與歷史的刻痕, ... 維吉妮・維婭(Virginie Viard)以嶄新且活潑的手法詮釋70 年代流行- ...
#30. 50年前,他們保釣:香港如何對抗所有的國族主義 - 夜貓
他們對抗1971年的民族主義元素,批判地思考如何為香港人建立自主的政治藍圖。 莫昭如是自由社會主義(libertarian socialist)的行動者和藝術家,70年代雙 ...
#31. 香港80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
80年代,香港前途問題提上政治議程,香港人心浮動。80年代,也是香港社會眾多思潮互相衝擊的年代,各路人馬論說香港前途往何處去。80年代,港英政府推動代議政制改革, ...
#32. 風起雲湧的香港社運史——由兩派暴動到匯點
70年代 國粹派與社會派分裂. 香港的社會發展,特別是意識形態方面,脫離不了中國內地的發展。1970年代上半期內地的政治路線鬥爭和四人幫活動,也促使 ...
#33. 中文書面報告.pdf - 認識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 讀《那似曾相識 ...
七十年代 期間,殖民政府為香港帶來不少的社會改善措施,例如推行十年建屋計劃,成立廉政公署等等。表面上都是利民的政策,但背後卻是埋藏著種種的政治考慮。今天,身處在 ...
#34. 香港回归前后的社会运动和宪制发展
“二战”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巨大变迁,香港同样经历了风起. ・朱含,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 ...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关于社会运动的研究有两个主流理论:政.
#35. 香港1970年代
简介: 老照片:上世纪70年代香港的民生百态20世纪70年代香港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政治稳定行角和泰民耀黄押.... 方圆视界看历史. 4月22日.
#36. 閱讀報告劉兆佳香港的社會與政
閱讀報告:劉兆佳<香港的社會與政治> 一,來龍自六十年代始開展的一系列社會調查,是本土學術研究 ... 由此,香港的「社會穩定」,遂成為七十年代起學術論述的主流。
#37. 香港的政治冷感世代
這光鮮的另一面是,礙於中共和英國的壓力,麥理浩對於民主化的態度是投鼠忌器,香港人既沒有參與的權利,也沒有參與的需求,在一九七十年代香港人若不 ...
#38. 1960-70年代香港的回歸論述| 文化縱橫
就以本文要處理的「回歸」論述來說,它在1960-70年代的出現,雖然頗有象徵性地顯示了一種話語權勢上的轉移,以及香港政治思想主導權問題上的一場重組, ...
#39. 李怡回憶錄:別了,無法再「複製」的英治香港
如果了解香港過去推行一項計劃或新政的過程,就知道不僅實行專權政治的 ... 1981年《七十年代》開始密切關注香港前途問題之後,那十多年我接觸不少港 ...
#40. 1970年代香港學生運動 - 维基百科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香港1970年代,大學的政治氣氛非常熱烈。
#41. 香港政治发展, 1980-2004 - 周平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香港最近二十多年来政治发展的专著.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英国开始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 并形成了殖民性质的港英政治形态.在20世纪70年代末, 香港回归 ...
#42. 從《中國學生周報》分析香港60年代中的身分認同
... 周報》等,都帶有政治色彩,也為過美國在文化上打擊共產主義陣營出力。「過客」這種身分在60年代便慢慢減少。到了70年代是本土文學的高峰,在香港 ...
#43. 綜論一九五零年代香港的知識難民
壹、前言:一九五零年代香港知識難民的緣起 ... 這些初臨香港的知識分子,對當地的政治、社會與文化亦不甚認識,並視 ... 2019b:70)。
#44. 冷戰與香港電影- 導論
導論. 李培德、黃愛玲. 冷戰不是新課題,特別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中外研究成果甚多。傳統上,美國對於冷戰研究一直佔著優勢,但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前蘇聯、東歐和 ...
#45. 【我的香港大學】陳祖為:學院故事—— 90年代的港大政治系
與大學本部相比,紐魯詩樓則採用流行於六、七十年代的現代功能性建築風格,實而不華,其特色是毫無特色。我並不喜歡這棟大樓,大樓四周是辦公室,白天的 ...
#46. 70 年代港英政府抵壘政策持續了六年, BNO簽證可以持續多久?
BNO(英國國民(海外))簽證是英國政府針對香港的政治變化所推出的新移民途徑。它為持有BNO身份的合格香港居民及其直系家屬提供在英國居住、工作和學習的 ...
#47. 香港問題的提出與“一國兩制”的定型
款期限的土地所有權文件。1898 年的《展拓香港界址 ... 在20 世紀70 年代香港經濟發展的大潮中,毫不 ... 時代戰略上的地緣政治考慮,都不容英國人等閒視.
#48. 香港觀察:這個討論不「五毛」 - BBC中文網
中國大陸正在進行最大的政治派對,作為中國一部份,香港對這個派對多年 ... 香港不少生於60、70年代的一輩,父母都是社會基層,但他們透過教育而一直 ...
#49. 浸大修復並公開有關香港「70年代戰綫」運動的資料
「70年代」由當時一群青年社會運動積極參與者組成,他們的活動對當時以至今日香港的文化、社會及政治生態均產生了重大影響。「70年代」成員接受左翼思想,各成員在不同 ...
#50. 1960年代目錄
話說早在1960年代初就有人討論前途問題,最為人知是香港民主自治黨馬文輝,另還有 ... 前輩馬文輝珍貴片段,回顧馬自楊慕琦年代以來的政治參與,也一睹他晚年境況。
#51.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華人和洋人的階級差異. 公務員無禮接待市民,高高在上; 令兩種族相處出現問題. 國共政治陣營和殖民體制的角力. 對中國政治鬥爭有所恐懼; 不歸信殖民政府 ...
#52. 119.香港學生運動
事實上, 70 年代初的香港學生運動,可以說是年青一代知識分子的政治醒覺,香港人從殖民地統治中,重新認識、建立自己的社會責任,民族使命。學生運動的開端,是爭取 ...
#53. 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
書名: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作者:鄭煒,袁瑋熙,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54. 1_QB_c.doc
下文取材自一篇有關香港政府實行「行政吸納政治」的文章。 ... (d) 到了1980年代,資料A又是否適用於描述當時香港的政治環境? ... 六、七十年代以來…
#55. 1970到1980年代香港的左翼流派兼論香港新左派
而新左派在政治方面不會從屬於傳統的共產黨或社會民主黨,保持其獨立批判的身份。 1970年代的香港左派. 回到香港層面,1970年代初當時的社會運動, ...
#56. 追溯70年代香港作家依達愛情小說先鋒寫出青春夢幻
六、七十年代的依達是香港紅透半邊天的作家,小說銷量比金庸還厲害。他的小說不僅迷倒一眾在校少女滿足她們對愛情的憧憬,還感染了一眾少男的心,學懂修飾儀容、穿著 ...
#57. 《1970s--不為懷舊的文化政治重訪》 - 图书
運動的主要組織者之一、珠海數學系學生吳仲賢於一九七○年與莫昭如等創辦了《70》,成為七十年代初香港學運和社運的重要平台之一;刊物特別強調青年自主、文化意識覺醒、反 ...
#58. 【香港雜記】 60年代出身的香港男性工人階層生活概況(三)
60年代的香港,一般人的父母都是從大陸偷渡過來的,即使有的人帶著學歷或 ... 大陸人來到香港,為香港勞動市場帶來充分的低技術勞動力,所以60-70年代 ...
#59. 「我誤判,我愧疚」— 香港抗爭之路上誤判不斷背後的三大癥結
在時代的巨浪之中,香港人由70年代開始的香港前途問題討論走到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卻彷彿只是在其政治道路上不斷地重複失敗:爭取「三腳櫈」參與前途談判 ...
#60. 回溯六、七十年代香港緬懷一起走過的日子
六、七十年代內地政局和國際政治形勢風起雲湧,為處於東西方夾縫的香港,帶來了挑戰和機遇。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展覽及研究)林國輝表示:「六、七十年代 ...
#61. 社運年代: 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邊城思想者系列) (Traditional ...
社運年代: 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邊城思想者系列) (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 eBook : 鄭煒, ... R$ 46,70. Kindle R$ 46,70. Disponível instantaneamente.
#62. 台灣、香港與新加坡:從3 座華人為主、中國為鄰的島嶼
台灣、香港與新加坡:從3 座華人為主、中國為鄰的島嶼,看見島民政治的矛盾與 ... 舉例來說,從70 年代開始,新加坡軍隊便一直在台灣受訓,然而在2016 ...
#63. 香港政治經濟的前世:到底英國人留下了什麼?
因此香港在政治上,一直要等到80年代,英國和中共展開回歸前的談判後才有所 ... 誠實則是在70年代爆發了嚴重的警界貪汙案後,香港政府於1974年成立了 ...
#64. 【主權移交25年(一)】自由篇——「一國」成真「兩制」為幻
自由亞洲電台特別從「自由」及「政治」角度,去審視香港主權移交中國第25 ... 意大利神父甘浩望因嚮往共產主義理想,70年代來到被視為中國對外窗口的 ...
#65. 不是今天才有,「中港區隔」早見於八十年代
香港 學者羅永生的文章〈1960-70年代香港的回歸論述〉,相當詳細地闡述了這段歷史。二戰後的香港,是冷戰場地,中共曾在此地積極統戰海外華人意識形態上的 ...
#66. 政黨政治與民主發展:「九七」後香港政黨的發展與變遷
其成員多曾參與70 年代的社會運動與學生運動,對香港社會與政治前途著墨頗深。後於. 1994 年與香港民主同盟( 港同盟) 合併成為現今之民主黨。
#67. 以廣東歌訴説香港人對政治變遷的無所適從Lost and Struggling
但到咗70年代後,廣東歌開始流行,大部份嘅作品都係表達香港人嘅奮鬥精神同埋社會現況,同埋對起伏不定嘅人生反省,例如係許冠傑(Sam Hui) 喺1976年推出嘅 ...
#68. 香港社會福利發展簡史
因為香港的政治前景不明朗, 殖民地政府不願意投入社會福利。 緊急的實物援助形式, 及出現社會危機時才 ... 70 年代: 工業起飛, 福利有所改善, 社會保障仍然缺乏.
#69. 少为人知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红色革命”影像
这时,他希望香港能够早日得“解放”,摆脱殖民统治。 1968年蒙敏生在摄影棚里摆出了自己所心仪的“矿工”造型,由此可见其政治倾向。
#70. “否决玩家”与香港政治体制的“碎片化”
这种高度统合型的体制,是20世纪70年代麦理浩总督实施改革的前提,也是回归前30年港英政府能够在香港实行大规模社会建设并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政治保障。
#71. 香港漫畫:歷史,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風格特徵,分類, ...
香港 漫畫歷史,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風格特徵,分類,八格,政治,漫畫書,薄裝漫畫,兒童圖書,漫畫日報,同人誌,獨立漫畫,繪本,其他媒介,電影,動畫,電視劇,電視節目, ...
#72. 現代香港における「政治」の出現
後述するように,1980年代に住民の政治参加は大幅に緩和され,香港に ... ム」は制度疲労を起こしていった。香港社会が多元化するのに伴い,従来. 70 ...
#73. 香港文學評論Hong Kong Literature criticism
「生活化」在香港文學史上用以形容七十年代初在《中國學生 ... [4] 舉例來說,「生活」其實指何種生活(例如政治/非政治的、公共的/個人的、底層 ...
#74. 孫璐:港人的「難民」心態與香港政治傳播生態的重建
20世紀60、70年代開始,香港本土意識開始覺醒,加之香港在冷戰格局中的特殊位置以及香港回歸前,英國對香港推行的一系列「殖民地民主化」措施等,這些都是 ...
#75. 潘律博士| 中國文化學系
編著: · 〈從《 70年代雙周刊》到《黑鳥通訊》。 · 〈通過當代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紀念碑重現二戰記憶〉,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研究資助局早期職業計劃(獲得資助時間: ...
#76. 故事》為何英國不早給香港民主?英國檔案提供的答案
其實,只要稍讀英帝國歷史,就知道在二次大戰結束後,英國在絕大部份殖民地,都實行政治改革,逐步建立由當地公民普選產生的政府,以達至獨立(如 ...
#77. 從港英到一國兩制香港的街頭民主之路
1950年代的香港人,大多為中國來的戰後難民,對香港無歸屬感,也不關心政治。1960、70年代經濟起飛,土生土長的一代出現,港人對香港的認同感開始加深 ...
#78. 高利率時代全球金融危機四伏!長期投資者必關注這「5大 ...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投資者很容易被短期消息所吸引,並關注最新的盈利 ... 使用能源供應作爲地緣政治武器始於20 世紀70 年代,當時歐佩克實施石油 ...
#79. 70年代香港_抖抖音
您在查找70年代香港吗?我们提供全网最全的内容介绍,每天实时更新,最新最全的资讯一网打尽。
#80. 留下書寫》在時代終結時回望時代
英女皇伊莉莎伯二世在位七十多年,形象優雅親民。 ... 香港這小漁港, 也剛好在六十年代英治期間,遇上了天時地利人和以及歷史機遇,發展成國際金融 ...
#81. 香港工業與70年代流行文化陳寶珠許冠傑唱出「工廠妹」「打工 ...
60、70年代,香港工業發展蓬勃,玩具出口額曾是世界第一,鐘錶、成衣、紡織出口則曾經名列全球第二,「香港製造」的產品如原子粒收音機、塑膠製品、 ...
#82. 20世紀70年代末,香港總督麥理浩訪問北京,鄧小平代表中國 ...
香港 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提出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解決台灣和香港問題的構想。同時,隨著1997年的日益臨近, ...
#83. 創建公平和關愛社會:香港民生政策的得與失: 香港民生政策的得与失
香港 的民主運動只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但可確認的是,市民有了政治選舉權, ... 到七十年代,香港土生土長新一代的知識份子,不再甘於對現況的沉默,一些因曾留學外地而深受 ...
#84. 曹旭东:香港政党政治的制度空间 - 法治政府网
上世纪80年代之前香港社会与港英政府之间是典型的主动需求与被动供给的模式。二战前,香港社会的需求是低层次的,香港民众对香港这块土地基本没有认同 ...
#85. 在夹缝中求生存——香港左派电影研究 - 第 1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如果说移民社会的结构和移民文化的存在,是50年代至70年代的香港电影创作和接受的前提 ... [5]英国更多的是将香港视为对华贸易的交通中介,而且面对左右政治势力角力以及 ...
#86. 女大?生成才? - Google 圖書結果
... 同步香港女子高等教育与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同步,20世纪70年代到 80年代,香港逐渐发展 ... 台湾的女子高等教育随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不断发展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 ...
#87. 国际金融 - 第 72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资料来源: http : //www.souhu 阅读资料(二)香港的货币制度香港的货币制度可以 ... 80 年代初,在美元持续呈现强势,香港政治前景不明朗、产业出现危机、经济不景气等 ...
#88. 试论港英政府政治制度演变的性质和特点
加之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分崩离析,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在这种世界潮流的冲击下,尤其是“67事件”的爆发,以及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 ...
#89. 香港基本法面面觀 - Google 圖書結果
葉保仁 207 基本法與政治體制 233 論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任命權. ... 饒戈平 379 作者簡介 399 陳弘毅序我在上世紀 70 年代後期就讀於港大法律系, ...
#90. 《中國密報》第38期: 習總為何說沒紙牌屋 書單暗藏理念或品性
讓我們回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文革結束、90年代初重啟改革、97年香港回歸之際,香港社會波詭雲譎, ... 在每一個政治關鍵的節點,都有大量的動搖者裹足不前,甚至逃之夭夭 ...
#91. 文化研究:游與疑(思想15) - 第 38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當時有一本親北京的雜誌叫《七十年代》月刊,另一本完全由年輕人辦的叫《七○》雙 ... 後香港內部的問題是沒有把解殖或去殖作為真正的課題集中探討,更不用說作為政治、 ...
#92. 香港本土主義與國家認同 - 第 96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 內地人被“他者化”而使香港本土身份逐漸形成。14 其中,馮慶想認為,自 20 世紀 70 年代起,港人的本土意識沿著文化認同、經濟社會認同、政治認同的邏輯序列發展, ...
#93. 香港特區立法權與行政權關係研究 - 第 231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同時群眾基礎擴大也增強了建制陣營同特首政治商量、討價還價的能力,它們不再無條件地支持特首,【9】在 ... 上世紀 70 年代,親中陣營配合「愛國反霸」路線時也很自覺, ...
#94. 香港文化黃金時代:流行文化
政治 評論人,律師,台大法律系畢業,現居香港。 ... 香港新浪潮電影自70年代末期開始,在80年代及90年代綻放異彩,舉世矚目。六七暴動之後,左派失盡 ...
#95. 《70年代》至激的周刊
香港七十年代 出現過兩分名稱類似的雜誌,一分是《七十年代》月刊, ... 很激進和前衛,因此《70年代》一眾搞手,常被港英政府警察政治部跟蹤監視。
#96. 中港70年: 中国因素如何催生了香港的本土意识和“港独”
从中共建制到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香港人看到了至少四次大规模的“大逃港”行动。 ... “八九六四”,香港人的民主洗礼, 香港人政治上疏离中共.
#97. 解構七十年代的香港神話 - 今日文匯- 文匯報
更有意思的是,呂大樂從香港人所具有的「政治冷感和疏離」中找尋到正面的讀解。一方面固然是保持自己與殖民地政府的距離(亦是對政府反感的結果),另一 ...
70 年代香港政治 在 七十年代香港Hong Kong in 1970'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舊影片:1970 年代香港 街頭影集1970s Hong Kong footages 1970 年代香港 正由發展中地區蛻變為先進經濟體。 香港 雖然在《展拓 香港 界址專條》將於二十後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