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salamualaikum
.
Hello guys.
.
Masyaallah sungguh terharu melihat begitu banyak message yang diterima melalui sms, whatsapp serta di social media. Saya memohon maaf kepada semua kerana tak sempat nak reply satu persatu tetapi ketahuilah bahawa saya amat menghargai keprihatinan daripada anda semua dan semoga kita semua di rahmati oleh Nya.
.
Sedikit tentang perkembangan diri saya, syukur Alhamdulillah daripada scan yang dibuat semalam, tidak ada fractured dan major injury lain. Cume terdapat banyak kesan skinburns di seluruh badan dan concussion di kepala dan bahu kanan. Paling azab adalah di bahu kanan ini dimana terdapat bengkak di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mungkin hasil hentakkan ketika jatuh atau dilanggar oleh pelumba lain. Kecederaan ini menyebabkan pergerakan saya amat terbatas dan oleh itu saya terpaksa direhatkan untuk acara Individual Sprint pada hari ini.
.
Terima kasih sekali lagi kepada semua yang sentiasa mendoakan diri saya, semoga kecederaan ini akan pulih dengan kadar segera dan saya dapat membuat persiapan untuk Kejohanan Dunia di Berlin pada penghujung Februari nanti.
.
📸 Guy Swarbrick
.
#tissotucitrackwc
#teamazizul #azizulawang
#teamcimb #cimb #forward
#airasia #daretodream #allatars
#daikin #daikinmy #daikinmalaysia
#tumi #tumiglobalcitizens
#nike #nikemy
#oakley #oakleymy
#ogk #ogkkabuto
#wattbike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cromioclavicular joint」的推薦目錄:
- 關於acromioclavicular joint 在 Azizulhasni Aw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acromioclavicular joint 在 哈士奇德的健身日常 HUSKi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cromioclavicular joint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acromioclavicular joint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cromioclavicular joint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cromioclavicular joint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在 哈士奇德的健身日常 HUSKi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肩膀疼痛五四三,奇德又用PTT當部落格」
如果你有肩膀痛,來看看這篇吧
一個良好手高舉過肩膀的動作
必須要有很多關節參與,例如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GH)、肩鎖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AC)、胸鎖關節(sternoclavicular joint,SC)、不過還有很多啦什麼肩胛下關節、肋胸關節、肋椎關節、甚至肋骨也會影響過頭的動作
那為什麼肩膀會在你舉起來的時候豪痛痛呢
在結構性有可能是大家所謂的五十肩
另外還有常聽到的名子就是「肩關節夾擠(Shoulder Impingement)」
肩膀痛不一定是肩關節夾擠
但是肩關節夾擠的確是滿常見的
所以只要以上其中一個出現了問題,比如說肌肉、韌帶、關節結構等等,緊繃阿虛弱阿,都會導致你的手沒有辦法這麼順利的舉到大手臂貼耳朵(手高於肩膀的動作)。
這篇文章介紹四個測試動作可以測試「肩關節夾擠」的類型,在電腦前的你不訪做看看
不過已經有已知或是慢性的疼痛建議還是找個物理治療師或醫生來好好處理你的肩膀
#shoulderhealth #shoulderimpingement #scapular #exerciseismedicine #FMS #glenohumeraljoint #GH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自由分享轉載
記得標記哈士奇德的健身日常 HUSKid就好啦~~
https://goo.gl/tvwFzu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冬季特輯】~ 滑雪&雪板 常見的受傷部位
滑雪 (Ski) 及 雪板 (Snowboard) 是目前常見的雪地運動。
滑雪的歷史悠久,有上千年了,一直到西元1767年,才第一次在挪威成為競技的項目;廣為人知,則一直要到西元1932年的冬季奧運了。
依據之前的統計資料,受傷的比率為3/1000 (滑雪人-天,skier-days),算是高受傷率的運動項目。隨著器材的進步,原本受傷最大宗的腳踝 (於1970年代的統計,占受傷原因的92%),變成了膝蓋及脛骨。
雪板則是較新開始的運動項目,於西元1970年代開始出現,在1980年代開始成為競技的項目。因為看起來帥,而且刺激,在青少年學習的比率很快就超越了滑雪。
然而,雪板的受傷,在上肢受傷的機率是滑雪的2倍;骨折的機率,也是滑雪的2倍。
《滑雪受傷部位》
※ 第一名:膝蓋
在成人,占滑雪受傷成因的1/3
在兒童及青少年,則占1/6
主要為內側側韌帶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 受傷,占所有滑雪受傷成因的20~25%
※ 近端脛骨骨折 (Proximal tibia fracture, The boot top fracture)
※ 手部的尺側附屬韌帶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 UCL)
常合併撕裂性骨折 (Avulsion fracture),主要成因為雪杖對手部的衝擊,特別容易發生在高山滑雪者 (Alpine skier)。
《雪板受傷部位》
※ 第一名:手腕
占雪板受傷成因的21.6%,其中又有78%為骨折,常見為舟狀骨 (Scaphoid bone)。造成主因為往後跌倒時,使用手先去撐地所致。
※ 腳踝的距骨外側突起 (Lateral process of the talus, LPT) 骨折
這個部位的骨折不常見,大部分都在雪板運動員中發生,也是比較容易看漏的骨折種類;如果在從事雪板運動後,長時間有踝關節不適的狀況,請找骨科醫師並告知運動史,以利診斷。
《其他部位》
※ 肩部受傷:占Ski&SB受傷的4~11%
主要受傷的種類有以下四種:
1. 旋轉肌袖撕裂傷 (Rotator cuff tears)
2. 肩盂肱骨關節前脫位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glenohumeral joint)
3. 肩峰鎖骨關節受傷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injury)
4. 鎖骨骨折 (Clavicle fracture)
※ 脊椎受傷
發生率為
0.01/1000 (滑雪人-天,skier-days)
0.04/1000 (雪板人-天,snowboarder-days)
《結語》
寫這個絕不是因為最近看大家都去滑雪了,所以眼紅詛咒他們受傷,而是看了身旁很多朋友去滑雪都帶傷回來。(其實我第一次滑雪的時候,膝蓋也扭了很大一下!)
從事任何活動都一定有其風險,只有了解它,才能好好面對它,進而避免傷害的產生。就像我第一個滑雪教練 葉啟印 說的:「滑雪的第一課就是怎麼安全地跌倒」。
希望大家都可以平安從事雪地運動,回家之後如果有身體不適,也記得跟醫師說明從事的運動項目,可以幫助診斷。
覺得有幫助,就點個讚,並分享給你有在滑雪的朋友吧!
§ 資料來源:
Deady, Luke H., and David Salonen. "Skiing and snowboarding injuries: a review with a focus on mechanism of injury." Radiologic Clinics 48.6 (2010): 1113-1124.
https://doi.org/10.1016/j.rcl.2010.0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