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26
看到上面這串符號與數字,會讓你想按下播放鍵嗎?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聆聽音樂的管道,已從實體唱片、錄音帶或CD,轉變為數位串流的形式。根據串流平台的統計,現代人使用串流平台的比例從 2013 年的 21% 快速上升到 2018 年的 75%。你我可能都還經歷過買專輯重複播放的年代,現在卻已完全習慣於用手機連線一鍵播放串流音樂的型態了。
總歸一句:「我們,回不去了。」
但倘若以為回不去的只有音樂載體的話,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不要來污辱我的美了。唱片工業的改變,不只是從實體改成線上串流而已。照理說,在音樂產業蓬勃發展,各種相關技術日漸精進的情況下,比以往還要更為自由的創作者,理應來到了百花齊放的年代。但事實上,受歡迎的熱門歌曲,比過去還來短得多。
大家可以想想,在眾多的歌曲之中,你會怎麼挑選喜歡的新歌呢?
除了原先就喜愛的歌手,我們對於新歌的喜好與否,往往在歌曲的前 30 秒便已決定。其實這是受到所謂「#30秒法則」的影響。
「你在 Spotify 上面每點擊一首歌曲,可以讓音樂家獲得約新台幣 0.02 至 0.15 元;但前提是,這位聽眾要持續播放這首歌曲至少 #30秒。」⏰
而創作人為了迎合市場,也開始大量「生產」前奏短、好記的歌曲。事實上,翻開音樂排行榜的榜單,近 5 年內低於 2 分 30 秒的熱門歌曲,就上升了 5%。你可以現在隨手點開個 90 年代金曲(例如周格泰導演拍的 MV),拉到 2:30 時間軸在某些經典的搖滾樂曲中,甚至才剛剛開始唱第二遍的主歌。
不過,串流音樂可不是第一次因為載體的改變而影響音樂長度喔!
如果你是西洋老歌的愛好者,可能會發現,1950 年代流行歌曲,比如貓王的許多代表作,都是 2 分鐘左右的歌曲,從頭到尾節奏都沒有明顯變化,一路唱到底。這並非偶然,而是因為當時流行的 45 轉唱片(又稱 EP 唱片),多半只能容納這個長度的歌曲,而流行歌曲的發行又與市場口味、廣播電台息息相關,久而久之,流行歌曲「3-5分鐘」的傳統就此固定下來。
總之流行歌曲從來不只是音樂人或是專業鑑賞家的事情,而是與整個社會緊密結合,音樂的載體、聽眾的品味,都有可能對流行音樂的走向產生重大影響,而在這個分眾化的年代,流行歌曲為了「出頭」,變得越來越短、越來越像,但好歌卻也沒有因此消失,仍有許多樂迷在支持著這些獨特的音樂。
想了解更多平台載體改變音樂創作長度的故事嗎?
趕快點進 #故事慢新聞【CD、Spotify與留聲機效應:新歌為什麼越聽越像?】吧:https://bit.ly/3hIkgVI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i Fi 發燒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只外在美,還有內在更美 文:Lee388 STST 《Motus II DQ》懸浮直驅式黑膠唱盤 不知道大家起初接觸黑膠唱盤這個玩意時,會不會被很多名詞嚇怕,使到大家望而生畏,我記得當年我初嘗黑膠時,並沒有互聯網,初學調校黑膠唱盤沒有前輩教路,我是從圖書館借一些相關書籍和看音響雜誌來...
cd管 拉 線 在 POPB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來和服上的圖案,代表了日本的祝福|
-
轉眼間,為期 17 天的 2020 東京奧運就在 8 月 8 日畫下了句點,這個奧運雖然遲了一年,不過帶來的感動卻絲毫不少,昨晚落幕的閉幕典禮上最令人雞皮疙瘩的一幕,不只是各國的選手站上典禮的畫面,還有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交棒給下一屆奧運主辦城市,巴黎市長 Anne Hidalgo 的那一刻。
短短的幾分鐘,卻是奧運史上第一次由女性將這重要的一棒交接給女性,背後不僅呼應了奧運提倡的多元性別化,兩個城市的文化也可以從服裝見得。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身穿了代表日本文化最正式的服裝-和服。淺藍色的布料上交織出了一把把扇子,在傳統意義上和服的圖案都各有不同涵義,「扇子」則代表了對於未來充滿無限希望,也有作為幸運物的意思,希望能將祝福送給下一屆奧運主辦國。
而巴黎市長 Anne Hidalgo 以一身典雅的黑色洋裝現身,而這件洋裝正是來自 Dior,儘管沒有像和服的長久歷史,不過 Dior 的誕生對於法國時裝界的革命向來功不可沒,及腳踝的傘狀 A 字線條不僅在版型上可以拉長身材線條,V 領的線條結合小領子更是氣質又不失端莊,附上有著簡單 CD 字樣的腰帶。正是因為服裝風格截然不同,才能讓我們從細節感受到兩位女性市長的用心,透過服裝展現了代表兩個城市的文化之美。
再看一眼巴黎市長的 Dior 洋裝-https://bit.ly/3jv1p08
-
Photo by Han Haidan/China News Service via Getty Images、Ezra Shaw/Getty Images
cd管 拉 線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線上旅行團 #南法普羅旺斯山居歲月之旅
塞農克修道院(Sénanque Abbey,全名是 Abbaye Notre-Dame de Sénanque)。
不用說,這又是行程中的一處高潮。
我看到坊間有不少南法團體行程,雖沒有安排前往真正的薰衣草田,這個「景點」卻幾乎都不會錯過。(但如果不是在花季前往,就缺少的經典的景觀魅力)
這座已有八百多年歷史的修道院,就位於勾德「後山」的山谷中,必須通過一條居高臨下的狹窄小路,才能抵達。但儘管如此不容易,還是無法阻擋來自全世界旅客的決心。
當然,正因為它「薰衣草前景+修道院背景」的經典構圖,早已成為普羅旺斯(準確來說是沃克呂茲)的象徵。
在我的圖片中有一張從公路拍攝的鳥瞰圖,可看到修道院前方的花田分為兩大區,分別在圍牆內外,原本應是修士們種植的經濟作物。我們最早去的時候,還可以走入花田拍照;但後來或許是遊客實在太多,院方就做了管制,所以有時候,也只能努力取景,走到遠方找更好的角度。
相片是不同年份拍的,有時盛放,有時還是紫綠參雜的半開期。
但無論如何,來到這邊,大家心情還是興奮的。仔細想想,飛越大半個地球,又拉車到這小小的山谷之中,那是多麼的不容易。(可以想像如果有法國人,飛來台灣,再前往花東縱谷,看金針花......)
雖說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景點」,但它依然是一座修道院,有些區域是禁止進入的,但有一間小小的書店與紀念品店,也算是為修道院帶來額外的收入。這裡的精油和香皂,比起產地當然貴了不少,但如果無法前往產地的遊客們,也只能在此採購。
我倒是每年會在這裡買本年曆或筆記本,做為當年來過的紀念。也曾經買過修士們吟唱聖歌的CD。
(題外話,稍後六點,別忘了來聽「酒吧說書人」介紹關於義大利葡萄酒的好書)
cd管 拉 線 在 Hi Fi 發燒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只外在美,還有內在更美 文:Lee388
STST 《Motus II DQ》懸浮直驅式黑膠唱盤
不知道大家起初接觸黑膠唱盤這個玩意時,會不會被很多名詞嚇怕,使到大家望而生畏,我記得當年我初嘗黑膠時,並沒有互聯網,初學調校黑膠唱盤沒有前輩教路,我是從圖書館借一些相關書籍和看音響雜誌來學習黑膠的調校細節,了解各式各樣名詞,從中知道怎樣安裝黑膠唱盤,我就是這樣開始進入“黑社會”行列。相對起今天上網找資料和看影片,要獲得調校黑膠唱盤的知識可謂容易得多,不過有時網上資訊太多,亦不是全部正確,不像書本和雜誌始終經過校對才出版,所以大家想玩好黑膠還是親身接觸,落手落腳調校來得實在。
提到黑膠唱盤相關名詞,我和大家先分享以下這些:
硬盤:當然這個不是電腦上的儲存資料的硬盤(hard disk),這是指黑膠唱盤沒有任何懸掛,是用轉盤本身的重量來對抗外來的振動,這類設計的唱盤一般稱為硬盤。
軟盤:在黑膠唱盤發展初期,軟盤是比硬盤早發展,軟盤是指唱盤的摩打、轉盤和唱臂承托部份是有懸掛結構承起,目的是阻隔外來的振動,而這些懸掛結構就包括彈弓、橡筋等物料。
帶動:驅動摩打經皮帶帶動轉盤轉動。至於這個皮帶,不同廠家會用不同物料。
直驅:這是指帶動轉盤的摩打是直接驅動轉盤轉動,摩打往往就是轉盤軸承的一部份。
世界首個直驅軟盤
為何要在這篇試聽報告之前大費周章與讀者們溫故知新?因為今次為大家介紹這個來自德國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它的設計是相當獨特,這是一個直驅軟盤(懸掛式)。可能大家會問這個設計有何特別?不也是上面提到這些設計嗎?大家沒有錯,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表面上也是傳統方式設計,不過當大家再細想一下,我們一般認識的黑膠唱盤當中,是沒有一個以直驅轉盤來結合軟盤設計的(如果讀者們知道有這樣設計的黑膠唱盤,請告知小弟),通常直驅唱盤大都採用硬盤式設計,這個就是Motus II DQ黑膠唱盤的最大特色,直驅軟盤可能是世界首個!
在未開始介紹Motus II DQ黑膠唱盤前,我先簡單介紹這家來自德國的STST廠家,這家公司的創辦人和設計師是Mr. Stefan Strohmetz,而公司的名稱STST就是取自他的姓氏和名字的頭兩個字母,原來Mr. Stefan Strohmetz年青時已經醉心研究黑膠唱盤,並於1985年創立STST這家公司,而且開始設計及製造黑膠唱盤、唱臂等黑膠相關的產品。
如果大家只憑肉眼去看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的外觀只是上圓下方的傳統黑膠唱盤,而廠方可提供不同木紋的唱盤外框給買家選擇,可是當用手輕按轉盤時,會發覺轉盤在上下晃動,原來轉盤與臂板是懸浮設計,當然這個也沒有什麼特別,一般軟盤也是這樣,不過當把Motus II DQ的外框拆開,這時看到一個非比尋常的內部結構,坦白說當我首次看到時,我也嚇了一跳,真的從未見過一個黑膠唱盤內面會這樣複雜。
開始試聽
這次試聽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是在寒舍進行,唱盤是放在CMS Black Diamond承板上,配合的唱臂和唱頭是我的參考組合,這包括Thales Simplicity II唱臂和Lyra Atlas動圈唱頭,唱頭放大是Burmester 808MKV前級內的MC II模組咭,經Burmester 808MKV前級以Burmester平衡線接到Burmester 909MKV後級,再以Burmester Silver喇叭線接到TIDAL Contriva G2揚聲器,而近期在Contriva G2每邊其中一隻釘腳上接了一條ASI Static Cable,據講這條線有導走振動的作用,接了之後發覺聽多了揚聲器發出的細節,今次試聽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正好表現出這個唱盤的寧靜度。
疑問重重
試聽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前是充滿著疑問,一般說法直驅唱盤不及帶動唱盤寧靜,不過根據廠方的資料,Motus II DQ唱盤內的摩打溢散出來的抖動能量只有0.5 Watt,比起傳統帶動唱盤的5 Watt低了10倍,所以產生出來的噪音和抖動會比帶動唱盤更低。還有我也試聽過不少帶動唱盤,很多時噪音和音染的來源就是來自帶動的皮帶,到底這個直驅唱盤是不是完全可以克服以上問題?另外一個疑問是Motus II DQ唱盤採用軟盤設計,傳統說法軟盤是偏向音色的取向,還有當調校好後,經過一段時間就需要再調校,不過據STST廠方說法,就以上問題Motus II DQ唱盤採用一些嶄新的方法來處理軟盤,首先軟盤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就需要調校,最主要原因是三個受力的彈弓承托的力量不均,所以經過了一段時間後這三個彈弓就自然各自有不同的變化,而Motus II DQ唱盤就是採用砝碼來平衡唱臂這邊比較重和受力的問題,使到各個彈弓平衡受力,還有所採用的彈弓不是傳統的彈簧,是廠方特製品來避免以上問題。最後的疑問,直驅與軟盤結合,這是我從未接觸過,是不是如理想中兩種設計的好處也發揮出來,還是各自的缺點反而表現出來?既然是這麼多疑問,單憑外表也不能知道,最好就是親手試聽來取得結果。
寧靜度超級優異
在寒舍開聲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第一個給予我的聽感是相當寧靜,當唱針落在唱片上沒有音樂的位置時,在揚聲器好像完全聽不到有半點聲音,正常是有一點點底噪,就是因為這樣,我有好幾次落下唱針後也不奇然要看看唱針確認是否已經落在黑膠上,這是我試聽過所有帶動唱盤從來沒有的經驗,有這樣的優勢,音樂播放時自然更能播出音樂中最細微的細節,使我有點好像聽CD的感覺,大家不要誤會這個不是貶義,我想表達是這種寧靜度和安定感真的有如聽CD一樣,有以上的感覺,我相信是直驅盤免卻了皮帶,還有以浮盤設計來抵消外來振動有關。經STST Motus II DQ唱盤播放不同種類的音樂,我發覺這個唱盤沒有特定的音色取向,這是偏向中性,盡量還原出唱片上記載著的音樂和情感,Motus II DQ沒有外加任何渲染。至於低頻的表現絕對聯想不到這是軟盤設計,低頻是充滿量感和細節,下潛力強,比起同級硬盤也絕不示弱,還有當播放大爆棚音樂這種規模感,絕對估不到是這等大細的唱盤可以做得到。另一樣優點是播放管弦樂的深度和闊度也相當理想,我估計這個與軟盤設計有關,聲音是相對寬鬆一點,而且來得穩定。
就以其中幾張用來試聽的黑膠來表達出以上聽感。先來超強的寧靜度,這張Ida Haendel《A Classical Recital》最能表現出來,Ida Haendel的拉奏力量可剛可柔,強弱之間的對比是最考驗器材,好多情況下強音是容易播得好,弱音是來得不易,而這個STST Motus II DQ唱盤播放這張黑膠是給我從未如此興奮,聽多了很多從前未聽過的小提琴輕微抖動的細節,小提琴泛音豐富,營造出一個非常立體的空間感,聽到小提琴發聲位置牢固地釘在空間中,與伴奏的鋼琴一高一低,比例適中,而鋼琴琴音清晰之外,這種琴腔衍生出來的低頻,給予我很少能在黑膠上感受得到這種穩定的感覺。
中性還原
Amanda McBroom的《Dreaming》黑膠可謂女聲名盤,一般聽到這張黑膠內Amanda的歌聲都是婉美、溫柔,這次經Motus II DQ唱盤播放下,使我有種不一樣的感覺,伴奏音樂同樣細緻、鮮明,不過Amanda的歌聲就如唱片封面她所穿著的絲質外套一樣,表面是滑不溜手,不過細看之下原來是暗藏皺褶。就像她的歌聲表面是甜美溫柔,不過Motus II DQ唱盤帶我進入一個更深的層次,可以聽到歌聲帶點沙啞,表現出更為細膩和深切的情感,可能大家熟悉這張唱片的發燒友未必知道我所表達的含義,這個我也明白,因為未用Motus II DQ唱盤聽這張黑膠之前,我也未曾有以上的聽感,我知道Motus II DQ唱盤不帶任何音色上的修飾,這是完全表露出黑膠內蘊含的情感,所以才可以有這樣不同的體會。
低頻表現力超乎預期
另一個疑問是浮盤一向是低頻相對較弱,所以找來這張《Adagio Albinoni》45轉黑膠來試試Motus II DQ,這是Gary Karr負責低音大提玩,Harmon Lewis負責管風琴,收錄了兩件低頻至超低頻同樣凌厲的樂器,這張黑膠我稱為踢館碟,如果帶去家訪,機主隨時會面黑黑望住你。看看Motus II DQ唱盤可否通過這個低頻考驗,坦白說浮盤播低頻,我之前聽過不少,可以達到那一個程度早已心中有數,所以也不會有太大期望能與重型硬盤相提並論,可是今次聽到播放這張《Adagio Albinoni》出來的效果比我預期有過之而無不及,兩樣樂器同樣清晰分明,低頻毫無混濁,可聽到低音大提琴嗡嗡的低頻滾動下仍可聽到拉弦的線條,管風琴的低頻震至褲管打振,亦可清楚分辦出的管風琴的位置比低音大提琴後,還有就算播至天崩地裂的音量,也沒有半分凌亂的感覺,不知這個是否與浮盤設計有關,聽到這樣宏亮,規模感豐富,還有迫力強橫的聲音,Motus II DQ唱盤處理低頻的能力高分過關,我找不到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
最後,聽聽這張羅文的《情繫佛羅內斯》45轉雙黑膠,這個錄音是向顧家煇和黃霑致敬,當年是羅文飛到佛羅內斯以管弦樂團伴奏下演繹兩位大師的金曲。播放這首《明星》至中段有一些Bass Drum輕力敲打下的聲音,這個是極難播得好的低頻暗勁,而STST Motus II DQ毫無保留地播放出來。《今晚夜》開始時羅文引頸高歌的清唱段落,清晰聽到音樂廳的迴響,非常有現場感。還有樂團各樣樂器從近而遠,從左至右營造出色彩燦爛的場面,羅文千變萬化的情感,頌放出氣韻醇厚的歌聲,好像把他畢生歌唱的功力就在這個錄音展露出來,今次聽這個Motus II DQ唱盤的發揮,完全沒有辜負羅文的一番心機。
結語
不知道閣下選擇黑膠唱盤要有什麼條件?如果是以威猛外型先行,又可能以聲音甜美,播任何錄音都一樣靚聲為先決選擇條件,或者又以可裝得愈多唱臂就愈好。要符合以上選擇黑膠唱盤的條件,我相信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未必合閣下杯茶。可是如果閣下是以播放聲音準確為先,要找一個可以靜心欣賞音樂,不要每天左調右校的玩具,這個來自德國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必定列入閣下選單之中,還有當我詳細試聽過Motus II DQ唱盤的聲音表現,我相信同價位的唱盤中,以聲論價這是其中一個最突出的黑膠唱盤,所以我已經把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列入我的目標。
STST 《Motus II DQ》規格:
懸浮直驅式黑膠唱盤
提供18V外置式電源供應
轉速:33 1/3 和 45
耗電量:5 W
呎吋:48 x 22 x 40 cm (WxHxD)
重量:20 Kg
定價:HK$98,800
另設Facebook群組Hi Fi 發燒圈,歡迎加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54356881290493/
#黑膠 #粵語youtuber #黑膠唱盤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WcFhrFR0fI/hqdefault.jpg)
cd管 拉 線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青衣城是青衣區內主要的大型商場,絕對是全天候的吃喝玩樂國度!商場位於青衣站上蓋,鄰近著名旅遊景點,令人心曠神怡。商場佔地580,000平方尺,擁有逾170多間商舖食肆,從時尚衣飾、電子產品,到各國佳餚美食,包羅萬有。青衣城的每一處地方皆各具特色,帶給你無限驚喜。你可穿梭於百多間商舖食肆,邀約親朋共聚,盡享無盡購物樂趣,盡嚐各國佳餚美食,充份體驗「一站式」消費新模式。青衣城2期更設有逾50,000平方尺的平台及空中花園,盡享翠綠浪漫景致,讓你在購物之餘,也可以感受戶外閒適之樂。
商場共設兩期,1期及2期均設有時租停車場。1期一樓至三樓設有通道連接港鐵青衣站,而地下設通道連接青衣海濱公園及幼稚園;一樓則設通道通往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及青衣公園。2期一樓亦設有通道連接港鐵青衣站、青衣站巴士總站、灝景灣及長安邨。
一期
地下
商場地下曾設有青衣島內唯一的戲院,名為「GH青衣電影城」,由嘉禾娛樂管理,已於2018年1月4日結業,由位於2期的UA接手。地下近青衣海濱公園位置設有多間食肆,包括Mr. Steak西餐廳、中式食肆包括稻香酒家及譽居。然而,扒王之王潛艇世界前身為潛艇餐廳,餐廳在2002年結業後,由扒王之王接手經營,部份潛艇裝飾得以保留,可惜最後扒王之王於2012年結業,由Pizzastage代替。至於稻香酒家前身為豉啤酥主題餐廳,以50-60年代香江景物為主題,於2001年結業。2017年12月中起,原有之麥當勞、元気壽司、及丼丼屋食堂分別搬遷至青衣城2及1期2樓,而Pizzastage則因生意欠佳而結業。
一樓
商場一樓為時尚服飾的集中地,主要店舖包括百老匯、馬莎、I.T、運動家、Catalog及UNIQLO等。此外還有多間健康、美容、飾物及鞋履連鎖店。該層更設有多個特色景點,「夢幻島」為商場的主要展覽場地之一,管理公司不少節目或展覽均會在該處舉行。「海の夢」為大型魚缸,養植了不少熱帶魚類。位於商場末端往青衣公園的「叮噹泉」為跳躍噴泉,隨著音樂而變化。現時已經拆除,同位置為美聯物業。該層設通道連接盈翠半島住宅入口大堂及青衣站。
二樓
商場二樓設有2%、Bershka、ZARA、三聯書店、萬寧、實惠傢居廣場等,而且設有不少食肆,如有Pokka Cafe、小王牛肉麵、牛摩、味千拉麵、Italian Tomato等。二樓原有玩具反斗城,但已於2008年3月31日結業,此位置開設了法國英格蜜兒美容護理中心及樓高兩層的馬莎百貨。英格蜜兒原位置為CD Warehouse,於2012年商場翻新中結業。
三樓
商場三樓設有鯉魚門紹香園、豐澤、new:vision、肯德基、奇華餅家、美亞公司、匯豐銀行、聯邦皇宮、樂天皇朝、前門飯莊等;此外,亦設有Taste超級市場,屬區內規模最大的超級市場,前身為百佳超級廣場。該層設通道連接青衣站。
二期地下:
商場地下近青衣站小巴總站位置設有幾間食肆和匯豐理財中心,包括大家樂、米線陣、一粥麵、101 Taiwanese Café及麥當勞餐廳,亦設有一間Fusion by ParknShop超級市場、髮型屋 LE TOO 和綠日堂。
一樓
一樓設有魚尚、聖安娜餅屋、Paper Stone Bakery、喜乳酪、茶廳、Snack Express,亦設有生活館和多間時裝及美容店如雞仔嘜、eGG optical、莎莎、Circle K等。
二樓
二樓是餐飲商戶集中地,設有多間食肆,包括元気壽司、Mee...lemongrass、南小館、Tiger San、OS Plus、天仁茗茶及味の亭網燒。戶外設花園平台。
三樓
三樓設Pizza Express及提供逾600個座位的UA戲院,已於2018年1月開幕,是青衣城1的「GH青衣電影城」結業後,青衣島內唯一的戲院。
四樓
為天台花園,主要以草坪為主。但只有樓梯才能到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rcfPD9sIt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2HLxlDbOvbuh5u6X1YGkmk38r0w)
cd管 拉 線 在 小小實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來到 小小實況
※※訂閱頻道隨時接收最新影片動態~
▅IG▅ wannine2003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nine2003
▅Youtube ▅ https://goo.gl/Ewa4tt
▅Twitch▅ https://goo.gl/RZ6Lpt
▅聯絡電郵▅:wannine2003@gmail.com
▅小小的郵政信箱▅ : 72299 佳里郵局第240號信箱
==============================================
眾人的心再次跌入谷底,到底我們能不能逃出這裡。
由於盧克被抓,肯尼被打傷,眾人目前在思考要不要繼續這個瘋狂的計畫。正當大家猶豫不定的時候,肯尼做了起來,他希望大家不要過於擔心他,首要目標還是逃離這裡。因為盧克在私下也和邦妮穿通好了一起逃出去。首要目標還是吸引外面僵屍的注意,趁機劫持守衛並且逃離。還是老辦法,從屋頂潛入卡夫的辦公室,完成開啟擴音器,接入收音機,放入CD等步驟之後,在回到聚集地,卡夫企圖殺害所有人,沒想到克萊曼婷從背後偷襲了他導致計畫失敗。出門擊斃幾隻僵屍,緘默建議大家把僵屍血液抹在身體上,以防被發現。無意中確打到了薩拉的父親卡洛斯,薩拉的大叫引起了僵屍的注意,慌忙之中,薩莉塔被僵屍咬到了手,薩拉也消失在了茫茫的僵屍群了。
=============================================
如果您喜歡小小的頻道
除了幫我按下喜歡以及訂閱Youtube之外
也可以來對小小的Facebook按個讚~
來關注更多最新遊戲及開台動態唷^O^~
▅歡迎您的贊助▅
歐付寶 : https://goo.gl/rw3KYr
Donate : https://goo.gl/ePTQGF
※※訂閱頻道隨時接收最新影片動態~
※※※請幫忙分享影片與推廣,謝謝大家~
#TheWalkingDead #陰屍路 #行屍走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Ys0b3Km-b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