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臺大醫院家醫科總醫師邀請
#臺大醫院住院醫師讀書會
#教學相長
Death and Dying
Erik Erikson的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談到的人生第八階段Maturity,這階段的課題是完美無缺和悲觀沮喪,在兩者間都必須去接受和了解,才可以得到智慧效能。這個階段會開始回顧此生,可能有些滿足也帶有某些悔恨,不管此生如何,這時期都需要智慧去面對,也要去接受所愛之人的離開,最後送自己離開。
如果這時是處在於疾病的末期,要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會有那些的害怕呢?會經歷像Kübler-Ross所說的哀慟五階段嗎(Denial, Anger, Bargaining, Depression, Acceptance)?
根據統計,進入安寧緩和醫療,懼怕的事件從高到低為(1)和所愛之人分離(2)成為他人的負擔(3)對事情失去控制(4)依賴自己的人未來會怎麼樣(5)生理痛或症狀變得更嚴重(6)沒辦法完成自己預定的使命(7)臨終過程痛苦程度(8)成為死人(9)家人對死亡的懼怕(10)遺體會怎麼被處理
在末期臨終病人,憂鬱與焦慮是很常見的,但根據DSM-5的憂鬱症診斷準則,像是虛弱無力、失眠、胃口降低等,這些都可能受到生理疾病影響,對於憂鬱症的偵測就不是那麼準確。Endicott認為末期病人的憂鬱症診斷標準需要調整,要較側重心理狀態,像是哭泣、憂鬱表情、社交退縮、講話量變少、自怨自艾、缺乏反應等。
對於末期病人照護,除了生理病痛舒緩,心理病痛的處理也是相當重要,如果能儘早照護到病人的心理健康,會讓他們離開得更無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萬的網紅維思維WeisW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憂鬱和憂鬱症是有區別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會感到不開心、沮喪~ 過幾天或問題解決後,我們心情又會回到了原本正常狀態 這是屬於憂鬱的情緒。 而憂鬱症雖然同樣是心情低落、沮喪、缺乏動力,但遠比一般的「憂鬱情緒」更嚴重! 他並不像「憂鬱情緒」那樣,來的快去的快。 不會因為問題解決了而恢...
dsm-5 depression 在 十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acao view】強顏歡笑的背後 | 微笑抑鬱症 (Smiling Depression)
2013年,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喜劇演員Stephen Fry在節目上公開談論了自己的病情及曾有過的自殺嘗試。“有時主持節目時,我一邊說著: ha ha, yeah, yeah,但內心裡卻在說,我真他媽的想死。”
事實上,那些在生活中讓我們大笑的人,可能只是戴著小丑的面具,很多卓越的喜劇表演者恰恰是抑鬱症患者,不管是卓別林、豆豆先生、金凱瑞還是2014年在家中自殺身亡的好萊塢明星羅賓威廉斯。最早前,演員卓別林這樣描述他對抑鬱症的感受──“有些時候我覺得任何與他人的接觸都讓我作嘔,就像一些浪漫主義者所描述的那樣,我受到的壓力讓我厭世。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陌生人一般,被拒在世界的高牆之外。”
有些時候,患有抑鬱症的人們並不是像大多數人所想像的那樣看起來就很悲觀、萎靡不振,對所有事物都缺乏興趣,他們只是以“樂觀”的這層面具來掩蓋著自己,這種現像在最近的一些心理學學術討論中,被稱為“微笑抑鬱”(smiling depression),也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微笑抑鬱是什麼?
微笑抑鬱(Smiling depression)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的診斷類別——它是一類抑鬱症患者對自己病情的反應模式。在Beverly Hills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Rita Labeaune將其形容為“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開心,內在卻承受著抑鬱的症狀”。雖然他們看起來在笑,但實際上每天都在低落的情緒中掙扎。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抑鬱症的診斷標準包括心境低落,對身邊的事物和活動失去興趣和愉悅感,活動明顯減少,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勞或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過多,很難集中註意力,不斷自責、內疚,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可能會有自殺傾向等等。根據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NIMH) 的統計,大約10%的美國國民罹患抑鬱症。
“微笑抑鬱”者確實有很多抑鬱症的症狀,會讓人感受到焦慮、疲憊與絕望,可能導致失眠,喪失興趣與性慾,甚至有自殺傾向。Rita Labeaune說,和典型抑鬱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鬱”的患者並不是每天縮在床上,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擁有比 較好的社會功能,甚至令人誤以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因此,很多家屬在他們出現異常行為或者自殺時,都感受到震驚或者難以相信。
當然,他們的抑鬱症病情也往往不會像重度抑鬱症患者一樣嚴重,因為當一個人真正達到重度抑鬱的狀態時,那種激烈的情緒是無法簡單地用面具來掩蓋的。
但微笑抑鬱的風險在於,他們的抑鬱不但很難被身邊的人所感知到,有時候就連本人也難以發覺自己得了抑鬱症。當他們感知到那些“不對的”情緒時,有時會想,“我好像活得不像自己,感到非常空虛,但也沒什麼不對勁的”,他們只是把自己的情緒放到一邊,不去處理,繼續前行。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戴上微笑的面具?
研究發現,幽默的人出現精神問題的機率可能更大。上世紀20年代,心理學家路易斯·特爾曼發現,那些被父母和老師認為幽默感比較強的孩子,成年後容易早逝。一份關於芬蘭警察的縱向報告發現,那些讓他人感到有趣的人很容易過度肥胖,或者物質成癮。
2014年,英國科學家對523名喜劇演員、364名演員以及831位普通人進行了研究,發現與非喜劇演員和普通人相比,喜劇演員更容易體驗快樂感覺的下降,更容易產生對人類的厭惡感,也更容易出現精神病徵兆,或者精神分裂、雙相情感障礙的症狀。
對於幽默的人來說,他們不僅容易受到抑鬱情緒的影響,也更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壓力和情緒。Rita Labeaune說,他們習慣了在他人面前笑,或者引人發笑,但不願意去承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覺得那 是一種“軟弱”。
2011年,墨西哥大學的Gil Greengross針對400名大學生做了研究,發現男生會比女生表現出更多的幽默感,儘管他們的詞彙量並沒有什麼差別。而且,男性抑鬱症患者們通常更不願意談起他們的病情,這是University of Iowa的Cochran & Rabinowitz在2000年發表的研究結果。他們收集了臨床心理治療師對男性抑鬱症患者診斷、諮詢過程中的描述,發現男性抑鬱症患者更傾向於用掩飾性的舉動來掩蓋自己的病情,這可能是因為,社會對於男性的要求讓他們認為暴露出自己的悲傷、焦慮和恐懼是承認自己的弱小。
當你用微笑來進行表達上的抑制時,它是有害的
微笑是美好的。然而,對那些微笑著的抑鬱症患者來說,“微笑”的意義已經在根本上發生了變化。
Rita Labeaune說,當我們用微笑來隱藏低落的情緒時,它是一種防禦機制:不再是一種表達自己內心喜悅的自然流露,而是逐漸變成了對內心悲傷的掩飾和證明。一方面,微笑保護著我們自己免受他人的懷疑,幫助我們掩飾內心的悲傷和羞恥感,而另一方面,每一次在我們微笑並且想要假裝“一切都好”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深處便會越發感受到與現實的脫離,感受到真正的自己是醜陋的、無法被他人所理解的。
我們將微笑用作防禦機制的理由有很多:害怕不被別人理解,害怕不能融入群體,或者受到對抑鬱症的污名化影響,為抑鬱的情緒感到羞恥,抑鬱症在我們的語境裡還不是一個中性的詞彙。但研究證明,這種防禦是有害的,它是一種“表達抑制”(expressive suppression)的情緒管理策略。
斯坦福大學的James J. Gross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大學的Oliver P. John教授分析了兩種情緒管理策略的區別,以及在我們的情緒認知過程中的影響。
一種是“認知重評”(cognitive reappraisal),它是一種正面的情緒管理策略,是個人通過重新整理和理解情緒反應,來調節自己對於事件的看法。比如,在面對一次考試的失敗時,雖然在最初看到成績時非常失落,但是採用“認知重評”的人會重新接收自己的情緒,將接收到的信息以更積極的方式來解釋,可能會把這次考試的失敗看做是對自己的一個挑戰,並且督促自己下次做的更好。
“認知重評”是一種“預先關注”的策略(antecedent-focused strategy),它發生作用比較早,可能在我們做出接受情緒的反應之前,就改變了我們對於這些負面事件的看法。
另一種則是“表達抑制”(expressive suppression),這種情緒管理策略則相對負面,是當情緒出現時,抑制將要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情緒表達行為,把自己的真實情感隱藏了起來。“微笑抑鬱”的人就是如此。
“表達抑制”是一種“反應關注”策略(response-focused strategy),它在情緒發生時,注重抑制自己當下的反應。它在我們情緒認知的過程中作用得較晚,並且主要著眼於改變當時的情緒表達行為,而不是針對情緒本身進行處理。
James J. Gross的實驗證明,採用“表達抑制”策略的人更易遭受不良情緒的影響。在實驗中,被試著要求觀看一部可以激發負面情緒的電影,一半的被試者被要求在看電影時要隱藏起自己的情緒,並使觀察者無法接收到他們的情感變化,即採用“表達抑制”;而另一組被試者則被要求在看電影的時候一直回想、思考自己接受到的信息,以保證他們不會以一種較為情緒化的方式來回應這部電影,即採用“認知重評”。
結果顯示,那些“表達抑制”的被試者雖然表現出了更少的情緒表達行為,他們接收到的負面情緒卻並沒有減少;與之相反的是,以“認知重評”的方式看這部電影的被試者們普遍反映他們感受到了更少的負面情緒。隨後,他們結合大腦核磁共振掃描結果、面部表情錄像、志願者給自己情緒的評分,得出結論:表達抑制減少了消極的面部表情,但反而增加了消極的情緒;認知重評則降低了不良情緒的強度。
單用微笑來壓抑自己真實情緒的這種行為,不但不能幫助我們在當時調節自己的情緒,而且長期運用這種方式會產生更加有害的結果。James J. Gross等人進一步研究了不同情緒調節策略的長期影響。他們發現,如果長期採用“表達抑制”作為策略,人們可能會感受到更多的焦慮,表現出更多的抑鬱症狀,而且往往更難對積極的信息和事件作出行為和情緒上的回應。此外,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會有類似“ 自己是不真實的”,“我的外在和內在是不一致的”,“別人看到的並不是真正的我”的感受。
想對微笑著的你們說的話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總是難免要帶上一些面具來掩蓋自己真實的情緒,或是為了避免自己內心的傷痛,偽裝成不是真實的自我。這並沒有什麼錯,但是我們不值得為此而過於勉強自己。
如果你看到這裡,感到自己可能就是那個微笑著的抑鬱症患者,那麼,識別出自己的情緒問題是第一步,因為很多“微笑抑鬱”的受害者都會隱藏、否認這種情感。
請考慮向你的周圍環境尋求幫助,儘管你可能會抗拒這一點,覺得自己的問題沒有那麼嚴重,尋求幫助是“軟弱”的表現。但我們不是作為一個個單獨的個體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向親人或者最好的朋友,真正最關心你的那一群人訴說這些感受,討論你的擔憂,雖然在你平常的偽裝中,他們或許沒有察覺你的痛苦。不要害怕成為別人的負擔,有時候我們會忘了在這個世界上會有許多人願意支持我們。
如果你感覺到你的症狀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可以尋求專業機構和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來緩解內心的痛苦。
而作為微笑抑鬱者身邊的人,最大的難度在於,你很難幫助一個不承認自己需要幫助的人。精神科專家建議,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有微笑抑鬱的可能,最好的辦法是作為一個支持性的角色,一個能夠足夠共情的傾聽者。
在生活裡,感到悲傷和抑鬱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只生活在快樂之中。而讓你選擇了微笑著抑鬱的,歸根結底是關係的問題,你害怕沒有人願意看見那個抑鬱的你。你害怕當你暴露出自己的痛苦和脆弱之時,沒有人會在意。比起那種被拒絕的疼痛和恥辱,你寧可假裝一切很好,就這樣忍耐下去。
微笑會把你封鎖在自己的世界裡。你應當學會發現你身邊那些真正關心和在意你的人,嘗試給他們一個機會,向他們訴說。這就是我們想要對你說的事情。
source via KnowYourself
image via Charlie Chaplin
dsm-5 depression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憂鬱和憂鬱症是有區別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會感到不開心、沮喪~
過幾天或問題解決後,我們心情又會回到了原本正常狀態
這是屬於憂鬱的情緒。
而憂鬱症雖然同樣是心情低落、沮喪、缺乏動力,但遠比一般的「憂鬱情緒」更嚴重!
他並不像「憂鬱情緒」那樣,來的快去的快。
不會因為問題解決了而恢復正常。
憂鬱症會不斷侵蝕患者的身心健康
甚至在沒有事情發生的情況下陷入強烈的痛苦和極度的悲觀中!
資訊爆炸、繁雜的現代社會人人容易就有憂鬱的情緒
前陣子理科太太也表示丈夫患有憂鬱症的事情,但目前已得到好轉
所以憂鬱症如果在正確的方式和調理下是會好起來的。
我們要給予憂鬱症患者的幫助影片裡也提過了,不要只是一味的歧視或嫌他們煩。
-------------------------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我的器材推薦】
? 相機 ‣‣ https://amzn.to/3gSKGRv
? 麥克風 ‣‣ https://amzn.to/3j1dOIb
? 手機轉接 ‣‣ https://amzn.to/2W9l0bB
? 三腳架 ‣‣ https://amzn.to/32dYQso
? 背景布 ‣‣ https://amzn.to/2CwzCKW
? 背景架 ‣‣ https://amzn.to/3iVLxTr
? 筆電【現在$300 OFF】 ‣‣ https://amzn.to/2CyxC5e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pression_(mood)
https://medicaidmentalhealth.fmhi.usf.edu/_assets/file/Guidelines/2017-2018%20Treatment%20of%20Adult%20Major%20Depressive%20Disorder.pdf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A%91%E9%83%81%E7%97%87
https://www.who.int/topics/depression/zh/
https://www.5914.com.tw/Questions/28400
http://depressytrouble.tw/index.php/inform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lanchol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A3%E8%8A%82%E6%80%A7%E6%8A%91%E9%83%81%E7%97%87
http://mindpro.hk/%E8%AE%A4%E8%AF%86%E8%BA%81%E9%83%81%E7%97%87/?lang=zh-hans
https://www.psycom.net/depression-definition-dsm-5-diagnostic-criteria/
dsm-5 depression 在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 DSM-5 Diagnosis, Symptoms and ... 的推薦與評價
Lesson o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diagnosis symptoms, etiology and treatm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