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新聞台] 22年式The Golf 8 R & R Variant & The Tiguan R開放預售!
#小編:分別以195.8萬元、202.8和205.8萬元的預售價格開放接單!
The Golf 8 R擁有R專屬運動化前、後保桿造型、R專屬車身同色跑車側裙和R 專屬藍色煞車卡鉗,同時以水箱護罩藍色飾條、霧銀色後視鏡罩彰顯專屬身分,尾門具備黑色大型後下擾流、廠徽下R徽飾和專屬運動化四出尾管,19吋Estoril R專屬跑車輪圈。在The Golf 8 R Variant外觀則再加上鋁質車頂架、全景式電動天窗與Easy Open電動尾門(感應式自動開啟),提升實用機能性。
The Golf 8 R / R Variant在車室則是包含R專屬運動化真皮多功能觸控方向盤、R專屬碳纖維紋中控台、車門飾板和金屬踏板,其中方向盤左側按鍵控制區提供特殊R按鍵,便於切換駕駛模式與獨特賽車模式,內裝同時採用首次導入的R專屬Nappa Carbon/碳纖維紋真皮跑車型座椅,同時駕駛座具備電動調整含記憶功能,而雙前座均有通風加熱功能。此外,在數位化駕駛導向座艙的設計之下,Digital Cockpit Pro 10.25 吋全邏輯數位化儀表可顯示R 專屬性能化儀表模式,內容可隨意調整所需資訊如R專屬POWER功率輸出kW和扭力值/扭力分配、G-Force、Bar增壓值和賽道單圈計時,同時另增加獨家R View,以3D模組顯示資訊且螢幕上方序列式轉速表。
The Golf 8 R / R Variant搭載2.0升EA888 evo4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能爆發最大馬力320ps和最大扭力42.8 kgm,搭配7速DSG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五門掀背車型 0-100km加速僅4.7秒,極速可達250 km/h。而R車款皆由Volkswagen R性能部門專責開發,並且於素有綠色地獄之稱的德國Nürburgring紐柏林賽道多次進行測試及調校,因此兼具動力性能實力與頂尖底盤設計,其搭載R性能部門專門調校的4 MOTION主動式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DCC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動態齒比轉向輔助系統及懸吊降低20mm的R專屬運動化懸吊,在4 MOTION主動式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中的R Performance 扭力分配系統,透過位於後軸的兩組多片式電子液壓離合器進行動態調整後輪輸出,單邊扭力分配最高可達100%,提供最佳循跡性與高度過彎極限。此外,透過首度加入具備駕駛學習功能的VDM車輛動態管理系統,整合DCC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R Performance 扭力分配系統及XDS主動式電子防滑差速器,可即時調整三方設定讓懸吊組尼快速調整對應路況。
The Golf 8 R / R Variant懸吊系統大幅升級,採用減輕3公斤的鋁合金副車架,且針對DCC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和高性能煞車系統升級全新軟體,優化反應速率;後懸吊則具備重新設計與升級的控制臂托架及全新輪架,在前軸與後軸的懸吊彈簧回彈效率皆提升10%,有效提升彎道循跡性和支撐度,充分對應最大馬力320ps的強悍性能。
台灣福斯汽車同步帶來R Performance Package提供The Golf 8 R選配,內容包含「R Performance專屬大型擾流尾翼」可提升後軸下壓力道,行駛更為穩定;「Vmax」電子限速提高至 270 km/h;新增「Drift Mode」 飄移模式,在過彎時外側車輪分配更多動力,同時延遲ESC介入時機,可讓駕駛者享受更激情的駕馭樂趣;新增「Special Mode」 紐柏林賽道模式,紐柏林賽道實地測試,針對R Performance 扭力分配系統及VDM車輛動態管理系統特別調教,達到最佳賽道表現。擁有R Performance Package可完整解放R天生潛能,賦予車輛更多元化動態表現和及更高極限,提供駕駛者無窮盡的駕馭樂趣。
R家族另一熱銷車款The Tiguan R推出後展現優異銷售佳績,2021年式配額全數售罄,台灣福斯汽車緊急追加2022年式The Tiguan R,預售價205.8萬元,且帶來眾所期待的Akrapovič鈦合金蠍子管(限定2022年式新車選配),這是Volkswagen R和Akrapovič獨家合作開發,源自賽車科技,具備抗高溫、耐久特性,台灣福斯汽車提供15.8萬元選配價和原廠保固,其尾段採用鈦合金材質打造,除了重量較原廠規格減輕7公斤外,在高轉速和回壓聲浪更加混厚高亢和清脆響亮,且尾飾管採用雙邊四出造型附專屬銘牌。
#Volkswagen #Golf #8 #R #Variant #Tiguan #現場沒有看到旅行車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to1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4V」、「勁戰」、「天鵝」、「CYGNUS」及「CYGNUS-X」,其實都係講緊同一款YAMAHA綿羊仔。第一代「勁戰」在2002年面世前,因為大部份125綿羊仔的外觀老土兼乏力,所以被受忽略,雖然「勁戰」同樣只是125綿羊仔,但勝在外型前衛又有跑味,兼且有無限改裝空間,徹底扭轉125綿羊仔的地位...
force 加速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奧林匹克式舉重動作不能捨棄的理由】
分享《The System: Soviet Periodization Adapted for the American Strength Coach》書中對奧林匹克式舉重的看法。該書的作者們並沒有否定專項訓練的重要性,但強調現階段(美國許多力量教練)用其他動作「取代」奧林匹克式舉重是不智的作法,主要的理由是上膊和抓舉能訓練到「大範圍動作」與「全身性」的「爆發力」與「速度」。下面附上原文、我的譯文和懸垂式上膊的訓練側拍影片:
--
#以下為譯文,最後附上原文,若有發現翻譯不到位或有問題的地方,非常歡迎也希望各界指正!
--
近年來,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力量訓練中的安全性,以及所謂的「專項力量」訓練,奧林匹克式舉重動作已不再受到許多力量教練的青睞。主要的理由是,如果運動員不是要參加奧林匹克舉重比賽,有更好的爆發力訓練動作可以選,它們更容易轉化為運動賽場上的成績,而且這些動作不用移動那麼大的重量,所以對身體的壓力與風險會低很多。
為了甩開風險,有許多擲藥球或更有創意的動作已經在許多運動團隊的力量課表中取代上膊、抓舉、挺舉。在我們看來,這個鐘擺甩得太遠了,這些動作一直都能培養出世界上最強、最具爆發力運動員,現在卻要完全捨棄,實在太過極端。
我們要瞭解奧林匹克式舉重動作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大範圍的動作」(特別是下肢)在全身產生最大的爆發力。
專攻奧林匹克式舉重選手和特別注重專項力量訓練的選手,這兩者的訓練課表,你最常發現的區別是:舉重選手是透過大範圍且快速的動作來訓練下肢;換言之,後者的動作幅度大都比較小。很多教練出於善意,使用了許多替代舉重的練習動作,但這些練習並沒有辦法達到舉重動作所需的柔韌性、協調性與力量輸出。
使用奧林匹克式舉重動作可以訓練到關節在較大彎屈幅度時的爆發力和穩定度,那也是身體在賽場上可能會碰到的幅度。(譯者註:當然對純跑者和泳者來說就並非如此了,不過自行車選手和大部分的球類運動相當符合)
一位運動員在進行完整的抓舉、挺舉時,如果進步太快或是沒有經過正確的指導再加上大重量,的確會導致受傷。但所有的訓練動作都是這樣,只要進階太快、操作不當或重量太重都會受傷,所以問題不在動作,而在於教練沒讓運動員準備好。
像美式足球或籃球這種運動的動作幅度很大,執行動作時需要高度的柔軟度與力量;在提升這些能力上,奧林匹克式舉重動作會比擲藥球的訓練更有效率。這些動作並不危險,只要你能先評估他們的身體是否有能力安全完成這些動作,事先對舉重動作進行規劃與指導,以及循序漸近地增加重量和動作難度,那麼很多顧慮都會消失。
當你能有效且適當地進行奧林匹克式舉重訓練,你會發現它的好處遠遠大於缺點。
(但作者也強調並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適合練奧林匹克式舉重動作)
一開始先別進行大量且高強度的奧林匹克式舉重訓練,最好先等到運動員們至少已經練了幾年之後才能大量的練。如果他們在早期要發展爆發力,可在運動員學習和改善舉重動作時先進行「跳躍」與「增強式訓練」。
無論什麼動作,練熟了動作的技術之後,接下來「速度」是第一位。雖然體育界很重視力量和肌肥大,但力量所表現出來的速度才是真正分出運動員實力差異的關鍵所在。
在健力(powerlifting)比賽中,動作的速度並不重要,目標是舉得更重,不管花多長時間,比賽結果只看重量。但在美式足球場上,最強壯的線鋒球員若不能迅速將力量轉化為控制對手防守球員的能力,他們就不能算是成功的進攻組球員。同理,一位能肩推數百磅重的鉛球選手,如果他不能用全身的力量來加速擲出鉛球,他也將無法把獎牌帶回家。
--
#原文如下
THE OLYMPIC LIFTING CONTROVERS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emphasis on safety in strength training and what is termed “sport specific” training, the Olympic lifts have fallen out of favor with many strength coaches. The argument is that if you are not competing in Olympic lifting, there are better options for training explosive strength that translate more readily to sports performance, without the risks and strain inherent in rapidly moving heavy weights.
Variations of medicine ball throws or more creative exercises have taken the place of cleans, snatches, and jerks in the strength programming of many teams as coaches try to reduce those risks. In our opinion, the pendulum has swung too far away from using the movements that have consistently produced the strongest and most explosive athletes in the world.
The main goal of the Olympic lifts is to generate maximal power and explosive strength in the entire body through large ranges of motion, particularly for the lower extremities.
The differences you will most often find between the training regimen of an Olympic weightlifter and of athletes performing more “sport specific” training are that weightlifters consistently take the lower extremities through high-speed, large range-of-motion exercises. Many of the substituted movements and exercises used by a well-intentioned strength coach do not come close to demanding and developing the flexibility, coordination, and force output demanded by the weightlifting exercises.
It is true that subjecting an athlete to a full snatch or jerk with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weight without the proper instruction or progression will often result in injury. However, that holds true for any exercise. It is not the fault of the exercise, but rather the coach’s fault for failing to prepare the athlete to succeed.
Dynamic sports like football or basketball require suppleness and strength expressed through large ranges of motion; the Olympic lifts are more effective at facilitating those qualities than a medicine ball toss. If you assess an athlete to be physically capable of performing the movements safely and if the lifts are programmed and coached effectively and progressed in both weight and complexity, many concerns diminish.
You will discover that when implemented effectively and appropriately, the benefits of the Olympic lifts far outweigh the drawbacks.
A significantly high volume of Olympic lifting is best left to the athletes with at least a few years of training under their belts. For developing athletes such as these, the power and explosive qualities can be addressed through jumping or plyometric training as the Olympic lifts are coached and refined over time.
After mastering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form, no matter what the movement, speed should always be the priority. Although strength and muscle hypertrophy are important in the world of sports, the rapid expression of that strength is what separates athletes on the field of play.
In the sport of powerlifting, the speed of the movement is not critical. The goal is to lift the maximum weight, however long it takes. On the football field, the strongest linemen will rarely succeed if they cannot rapidly translate that strength to control an oncoming defender. A shot putter who can military press hundreds of pounds will not take home a medal without the ability to explosively accelerate the entire body to throw the shot.
(extracted from page 101~102)
--
若有發現翻譯不到位或有問題的地方,非常歡迎也希望各界指正!
force 加速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測試FSA新款功率計所延伸的期待】
FSA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品牌,很多產品都用了十年還是一樣好用,今年三月初試用了他們自主研發的一款功率計FSA PowerBox SC,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測試。原本擔心這種萬元以下的功率計會不穩定,但測了好幾次,品質出乎意料的好。雖然還是有些小問題,但在這個價格下面,已經可以造福許多功率訓練的入門車友和鐵人三項愛好者了……下面分享幾次測試的紀錄、心得、建議與對功率計的期待。優缺點都有整理出來,疫情過後有興趣入手功率計的人可以參考看看。下面是幾次測試的過程和數據:
[測試課表一] 漸速騎50公里丘陵地,兩圈鯉魚山(一圈22.3公里),第一圈輕鬆騎不管強度,第二圈加快一點點,最後5公里再放鬆騎。
◎測試目的與過程:想知道穩定踩踏時功率計的穩定性,以及兩圈鯉魚山的時間跟NP與平均功率之間的關係。
→第一圈盡量放鬆騎,不管轉速,也不看功率,以最輕鬆的方式騎完,時間是48分22秒,NP是165瓦。
→第二圈略微加快,但以氣不喘腿不酸為原則騎完,最後快了三分鐘左右,騎45分06秒,NP是191瓦。
(因為下坡有停踩,又有被紅綠燈影響,所以這邊只看NP)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22.3公里
→單圈爬升:37公尺
→平均溫度:29度
→第一圈:NP 165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546w
→第二圈:NP 191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647w
◎測試結果:功率的即時顯示與最終呈現的數據都很穩定,也符合實際的表現。但在5秒平均最大功率上有誤差,出現在下坡路段,已反饋給廠商。
--
[測試課表二] 爬坡間歇✕3,一趟比一趟快 (第一趟最慢,第三趟最快)
Ⓞ測試目的與過程:因坡度的風阻影響最少,想在同樣騎姿下看「速度vs功率」是否成正比。一開始熱身騎三公里後,開始在熟悉的鯉魚山後山進行測試。為了使三趟的技術影響最小,所以皆沒有抽車,都是採坐姿爬坡。
→第一趟盡量放輕鬆騎,雖然腿還是會酸,但還算輕輕鬆,平均功率是269瓦;
→第二趟想騎得快一點就好,但沒控制好,快太多了,比第一趟快了近12秒,平均功率316瓦;
→第三趟超過九成力,雖還不到全力,但感覺上有比第二趟更用力,平均功率也達339瓦,的確是最高的一趟。
◎測試數據:
→單趟距離:430公尺
→單趟爬升:37公尺
→坡度:8.6%
→平均溫度:30度
→第一趟:平均功率 269w
→第一趟:平均功率316w
→第一趟:平均功率339w
◎測試結果分析與提問:
→平均功率跟費力程度的感覺一致,也跟實際的速度一致:同樣的坡度、在無風的狀況下,騎得愈快,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確愈高。
→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都是一趟比一趟高,跟實際騎乘感受和表現出來的速度很一致。想確認的問題是:「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是Garmin錶頭計算的?還是Garmin Connect計算的?」回覆:「都是錶頭做計算的,功率計只負責丟出數據讓Garmin接收端做處理。」
→從前一個問題所衍生的下個問題是:「Power Box SC 目前是多久傳輸一次數據給車錶的錶頭或鐵人錶?1秒傳一次數據?或2秒傳一次?……」回覆:「3秒傳一次」
—
[測試課表三] 強度3區40分鐘(穩定騎乘,想像自己在半超鐵的自行車賽段上)
◎測試目的與過程:功率計的穩定性。先花三十分鐘做一些技術和三趟短程高強度爬坡間歇當作熱身後,騎往東華大學外環道,開始今天的測試。全程都以盡量穩定的轉速與功率進行騎乘,每圈按一次錶(紀錄分配平均數據)。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三十分鐘熱身):32分鐘
◎測試結果分析:從NP和平均功率來看,這四圈的功率都很穩定。但最大功率(尤其是第二圈)忽然飆高到411瓦,這個數據應是誤差,過程中沒有抽車,也沒忽然重踩。從幾次測試發現,「最大功率」這個數據有時比實際來得高。
—
[測試課表四] 強度4區20分鐘(用接近FTP的強度騎東華大學外環道兩圈)
◎測試目的:功率計的穩定性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前兩圈熱身)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二十分鐘熱身):43分鐘
→第一圈:NP 122
→第二圈:NP 159
→第三圈:NP 236
→第四圈:NP 239
◎測試過程與結果:
→前兩圈熱身,主要是在第三與第四圈進行測試,結果很ok,第四圈有試著在同轉速與最小限度下再多輸出一些,功率計有反應出來。
→此次最大功率飆高的情況沒有發生。
→經過這兩次測試,在強度3區與4區穩定騎乘時,實際成績與功率計的輸出關係是十分相符的,good!
—
[優點]
● 價格親民,目前查到的網路售價是9000元。
● NP與平均功率都很穩定,就算是小幅改變輸出也能測量出來,多次測試都跟實際表現相符。
● 安裝與配對車錶與手錶的過程簡潔/方便,而且直接有轉數和功率,不用再另外黏貼磁鐵。
●「齒比」和「曲柄長」還有九種選擇,這點在許多同是大盤和屈柄功率計的產品上來看就個性化很多了,其他品牌比較少有這麼多元的選擇。
[缺點]
●雖有模擬的兩腿平衡數據,但沒有實際的功率數據。
●瞬時最大功率的數據有時會有誤差(有時正常),已回饋,這應該可以透過韌體調整。
[建議]
下面是個人提供給廠商的建議:
●可以了解為了推廣,所以9000元只有單腿數據,雖然有模擬的平衡數據,但還是期望將來有另一版本是有雙腿的「實際數據」,會比較滿足一些進階的需求。尤其是若將來可以實際分別測出兩腳在不同位置所用的「力量」與「方向」,將能幫助運動員量化踩踏效率。
●因為FSA現在有自己的APP,食望之後FSA的APP能寫好方便給其他APP串接的「API」接口(使用者同意後可以把自己數據自動導出到使用者習慣使用的APP或網站),有助於使用者把功率數據匯整到自己慣用的平台上,但希望開放「API」後能讓更多平台授權取得使用者的原始數據,做更細緻且個人化的分析。
●期待將來可以跟「電子變速」的數據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分析/交叉比對」在不同齒比與阻力、轉數的對應關係。可以了解選手在「不同阻力」下所偏好的齒比與轉數;或是反過來,在不同齒比下,偏好處理何種大小的阻力。然而,從功率和轉速只能換算出「總踩踏阻力」,要實際知道車手「每一圈踩踏所面對的實際阻力」,則需要有「踩踏力量向量化」技術的功率計才行。我也知道這個技術門檻很高,不容易做得出來。
●如果是自主研發,我更期待的是能把踩踏的「效率」在不同轉換階段計算出來。多數騎乘在加速時直覺會想著「更用力踩踏」的方式是「肌肉更用力」,但只想著肌肉用力反而會喪失效率,但其實「肌肉用力(Effort)」跟「運動表現(Performance)」之間還有很多環節會損失功率。
Effort → Force → Torque → Power → Gross Power Released, GPR → Form and Wind Resistance → Performance
每一個箭頭處所耗損的能量愈少,代表效率愈高。肌肉用力的程度(Effort)並不等於施加在踏板上的力(Force),例如在下坡時高轉速的踏板一直踩空,肌肉感到很緊張,或是肌肉不自覺繃緊、抽車的力道過猛使全身肌肉緊繃……等,只是空緊張,皆無助於踏板上施加更多的力。此外,對踏板所施加的力量不等於力矩;功率計上的總功率也不等於GPR,這裡是未來的功率計可以多加著墨的地方,若能把箭頭「Force(→)Toruqe」 以及「Power (→) GPR」中的兩個箭頭的「效率」計算出來,更有助於自行車訓練愛好者進行更精確的科學化訓練。
force 加速管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4V」、「勁戰」、「天鵝」、「CYGNUS」及「CYGNUS-X」,其實都係講緊同一款YAMAHA綿羊仔。第一代「勁戰」在2002年面世前,因為大部份125綿羊仔的外觀老土兼乏力,所以被受忽略,雖然「勁戰」同樣只是125綿羊仔,但勝在外型前衛又有跑味,兼且有無限改裝空間,徹底扭轉125綿羊仔的地位。不經不覺「勁戰」已經有18年歷史,而最新款第六代已經抵港,廠方取名CYGNUS GRYPHUS(獅鷲獸),加起來更神獸化。
代理今次借出的MotoGP版CYGNUS GRYPHUS,車身拉花對MotoGP或羅絲的Fans來說一定不會陌生。事實上,上一代CYGNUS X都有MotoGP版,除了車身拉花及部件配色之外,裝備與標準版相同。
可是拍攝新款CYGNUS GRYPHUS的時候,發覺這部MotoGP版配置了大量有別於標準版的裝備,好像一對擁有油壓樽仔的尾避震、碳纖紋大燈風刀、座椅底雜物袋、金屬腳踏板、後座乘客椅靠墊、排氣管鍍鉻外框、車牌螺絲,還有前後車Cam,而安裝在小風擋的鏡頭更綑有製作精美的裝飾框,看上去就知道並非自家人手製的部件,問代理始知通通都是YAMAHA專為CYGNUS GRYPHUS推出的部件,需要額外俾錢購買。
之前跟大家講過編者是第一代化油器版「勁戰」用家,雖然當年改裝「勁戰」的風氣極度盛行,奈何自己經濟拮据,想換條死氣喉都有心無力,前後後玩了三年,牌費臨到期前忍痛割受。之後轉做「麥當勞」車手,公司的戰車是第二代「勁戰」,編者得以用另一個方法繼續玩「勁戰」,雖然並非自己車,但都會錫住送餐,唔忍心好像其他同事暴力駕駛,不過「勁戰」仿佛有金剛不敗之身,受盡摧殘都唔識壞,連做保養的車行都話呢部車好耐用,好適合做速遞。時至今大,仍有不少第二代「勁戰」活躍於速遞圈。
眨眼間,「勁戰」已推出到第六代,證明車子仍然深受車迷歡迎,然而「勁戰」在港的領導地位隨著155綿羊仔崛起式微,單是YAMAHA就有SMAX 155、NMX 155及FORCE 155,還有泰國進口的YAMAHA 155買餸車,外觀各有特色,又慳油,加速力也較「勁戰」好,部份還有平地台,方便送貨,更重要是車價相差不大,因此同廠幾部155綿羊仔已經取代「勁戰」的地位,SMAX 155及FORCE 155更加是隨處可見,更有一部響左近。
歷代「勁戰」都採用一體式大燈,無論怎樣變款,總會有幾分元祖味,然而第六代「勁戰」打破常規,採用分離式鷹眼,一洗「勁戰」味,個人覺得全新造型比舊款惡之餘,車身線條更細緻,MotoGP花也是加分地方之一,還有起動摩打、尾輪胎呎吋、車架及引擎等等均全面升級,引擎更首次採用VVA可變氣門及水冷散熱,使車子在低、中及高轉可保持均衡的馬力輸出,廠方公佈的馬力及扭力比舊引擎提升30%及17%。
編者闊別多年後再次駕駛「勁戰」,第一個感覺是著車好靜,近乎無聲,因為新「勁戰」採用一體化發電機及起動器(傳統綿羊仔是分開),直接推動曲軸啟動引擎,減低動力流失同時更省油,與及減低機件摩擦,使傳統摩打發出的喘氣聲大減之餘,車身打個小小冷震就著車,廠方稱為Smart Motor Generator(聰明起動摩打),這裝置初見於其他東南亞生產的YAMAHA綿羊仔,也是新一代YAMAHA引擎BLUE CORE技術之一,終極目標是省油,或許下一代「勁戰」會加入STOP & START SYSTEM(燈位停車自動熄火功能)。
編者已經沒有駕駛125綿羊一段時間,而對上一次駕駛第二代「勁戰」都超過10年,雖然忘記了乘座感,但仍然好記得在石屎森林好好飛,左穿右插寧舍靈活。或許新款「勁戰」完全改款關係,再者相隔好幾代,還有車子使用LCD液晶儀錶(上一代開始使用),感覺好新潮,乘座後的視覺感完全沒有「勁戰」的影子,但是車身依舊好細小好輕,雙腳可完全著地(編者身高5呎6吋),但由於編者近年轉用空間較多的中量級綿羊,所以需要稍稍縮起雙腳踏在平地台上,不過好快就適應下來。由於代理有齊上一代「勁戰」、SMAX、FORCE及NMAX,因此可以感受到新「勁戰」的軑把較高。
新款「勁戰」同樣好靈活,操控感同好多細羊一樣無壓力,但前叉設定偏硬,而尾避震則更換了KYB避震 (預載12mm無段調整,下壓阻尼18段免工具調整),雖然設定同屬於硬,但吸震力明顯較前叉好,因此在連綿不斷的爛路行駛,車尾有更佳貼伏感,而前叉跳彈感較強。大概感受到新款「勁戰」追求更高的運動性能。另外,新「勁戰」傳來的扎實感是舊款無法媲美,在行車期間從車身傳來的敲擊感好弱,就像車身裝有吸震膠,將它們過濾一樣,多了一份高級感。
廠方公佈新「勁戰」有12匹馬力,數字對大部份以155起標的本地羊迷來說不會有太大驚喜。但是廠方今次為了用盡125cc引擎的潛能,又要省油,因此今代引擎使用可變氣門(VVA),凸輪軸配置標準凸輪及高凸輪,前者負責低、中段扭力輸出,一旦引擎超過6,500rpm,便會切換高凸輪,以延長汽門打開時間,讓引擎吸入更多汽油,從而增力高轉扭力,換句話可變氣門令引擎能夠兼顧低、中及高轉的加速力。
一扭力,大約2千多轉就感覺到力量傳送出來,較以前的「勁戰」來得早,Keep住油門俾油,車速緩緩上升,縮油後再俾油,油門反應依然非常柔順,即使上升到高轉,是不會感受到轉Cam反應,簡單來說頭、中、尾段的加速力好平均,最初以為新「勁戰」的起步力稍稍好一點,以為會無尾段,然而她的尾段卻很長氣,超過80km/h仍可以緩緩爬升,畢竟她只是一部125,加速方面無法與155比較,但「勁戰」高速穩定感卻保持很高水準。雖然當日無法得悉她有幾慳油,但由於新「勁戰」採用新一代BLUE-CORE引擎,配備可變氣門(VVA)及一體式起動裝置,廠方表示可達到48.9km/L耗油量,非常慳油,這對於做速遞的騎士來說十分重要。而她的煞車系統,個人感覺在日常市區行駛好夠力。
force 加速管 在 排氣管專區,S妹,S max 的推薦與評價
排氣管專區,S妹,S max,S- MAX,SMAX,Force,改 裝管。 . Public group. . 2.8K members. Join group ... M1安靜小聲版白鐵加速管,特價4000元。 ... <看更多>
force 加速管 在 換完管尾速變慢拉!!~~~ 啥麼問題啊??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繼上次的問題因為原廠管4年了爛掉~~~車行說沒救了原廠管又太貴於是研究了結果決定換小聲一點的板井K4A2 回壓外表又好看今天測試了~~~尾速本來可以114的結果現在97 ... ... <看更多>
force 加速管 在 Re: 排氣管選擇-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zuzudot (白白)》之銘言:
: ※ 引述《maltose8534 (陽光蔬菜)》之銘言:
: : 小弟最近想要換管,但是市面上的管這麼多該怎麼選擇呢?
: : 1.如果只是想要外型好看的?
: : 2.性能考量的,例如像是加速管之類的
: : 如果隨便裝一個管子的話,對於車子會虛掉嗎~?
: : (本來很喜歡毒蛇水滴管的外型,但是聽到價格..........)
: 其實這個問題小弟也想過很久
: 改管到底是加速的效益大 , 還是心靈上的馬力會比較大 ?
改什麼管、增加多少馬力,這些都有雜誌幫你測好了。
至於增加的馬力,好不好騎、感不感受得出來,這些都是另外一回事。
但每次講到改管,一定都會有人講心靈馬力這東西,講C/P值超低就算了,
明明有效果的東西,說是心靈馬力好像也不太恰當。
: 到了最後改東改西 , 原廠的東西還是比較耐用 , 而且重點是 ! ! ! !
: 【一台大重起步直接把你巴到連你媽咪都不認得】
: 回頭搞不好還笑你這麼吵還這麼慢
這樣比永遠都比不完,白牌的改裝品也不是只有國內在自嗨,全世界都有在
做這一塊的東西。改白牌本來就跟紅黃牌的取向不一樣,自己玩的開心就好
了,這樣貶低別人沒啥意思。
買一台三四十萬、甚至近百萬的紅黃牌、還不是比一台一二十萬的二手汽車
差?座位少、沒冷氣、沒音響、還不能上國道(攤手)
多給點尊重應該不是太困難(?)
: 如果是原廠管騎到壞掉逼不得已才換管那還好說 , 印象中原廠管價值不斐
: 真的不推薦改管(很吵的那種) , 被巴掉很糗
: ------------------------------題外話----------------------------------------
: 我最愛騎原廠車 , 就算起步輸人也輸的光明正大(完全正解)
: 巴掉改裝車的感覺不是一個爽字能解釋的
: End !
現在原廠車性能也越來越好了,先不說越級打怪的地瓜。以前一五零的車馬
力也才十匹左右,現在的新車幾乎都在十二匹上下,巴掉一些改裝車也不是
啥奇怪的事。
說實話我是不太能了解這種心態,連人家有沒有認真跟你跑都不知道,巴掉
對方又如何?不過這種以騎原廠巴掉改裝車為榮的人,在路上好像還不少,
起碼我自己碰過滿多台的就是了(倒)
結論來講,不要吵死人、防燙蓋有裝、又不顏射的前提下,多給彼此一點尊
重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64.1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407619719.A.634.html
誰說一定要吵死人才能增加馬力的?果然是平行世界。
增加的是不多啦,有些有到1P,但多數改裝管都只有增加0.xP,有增加就是
有增加,心靈馬力是完全沒增加吧。
國外蠍子那支出給速克達用的,原廠有附消音塞,裝上去跟原廠管差不多大
聲,可能像你說的有在國外驗過?
國內的話最近很夯的黃蜂管也是能驗過噪音而且有上馬力機拉過數據。
至於改裝的問題,連改卡鉗跟避震都能抓了,就大家一起碰運氣吧。
十匹多50%,等於十五匹,如果要差到五匹才能有感,在我眼裡也是奇葩了。
你知道地瓜馬力才幾匹?S-Max幾匹?G6幾匹?可能你覺得這三台騎起來都一
樣吧。
多個0.x到1匹,等於多了5-10%動力,黃牌馬力2x匹的改個管,一樣也只多
個5-10%,也就是多個1-2匹而已。
真要說有哪台車改個管就會飛天比原廠車猛很多的,現在已經很少了。
※ 編輯: FairyBomb (114.43.164.145), 08/11/2014 11:34: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