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
女性政治人物沒生小孩這件事情,不是只有在臺灣會被拿出來說嘴。
2005年,德國舉行聯邦選舉,還在野的梅克爾與時任總理的施洛德,代表各自陣營角逐大位。在一次媒體訪談中,施洛德的太太桃樂絲,把矛頭指向了梅克爾。
她說,梅克爾沒生過小孩,「沒辦法體會大多數女性的生命經驗」。
她也認為,沒生過小孩的女性不能為女權代言。她們沒辦法了解婦女在家庭與工作間的掙扎,不懂生養小孩的煩惱。
此言一出,群情譁然。
面對這樣的爭議,施洛德倒是相對低調,因為他的立場很尷尬。
他也沒有自己生過孩子──當時他的兩個小孩,一個是與桃樂絲共同領養的,另一個則是桃樂絲從前任婚姻帶來的繼子。而桃樂絲是他的第四任妻子。
後來桃樂絲又出面解釋,她不是要批評沒有生育的女性,因為這牽涉到「個人的傷痛」。
那一年,施洛德輸掉了選舉,黯然下台。梅克爾則繼任成為總理,往後德國媒體沒再拿這件事情做文章。此後她一路連任,成為歐洲政治舞台上最具聲望的女性,也成為許多人暱稱的「德國媽媽」。
—
你以為那是 2005 年的事?喔不。
2016 年,英國的《星期日泰晤士報雜誌》訪問蘇格蘭首席部長施特金(Nicola Sturgeon),其中談到她幾年前的流產經驗。再那之後,她沒有再懷孕,沒有生小孩。
文章刊出的時候,雜誌編輯搭配了一張圖,標題是「沒有孩子的政治人物」(childless politicians),上頭羅列了包括英國總理梅伊以及梅克爾等六人。
六名都是女性。(見下圖)
結果文章一公開,在網路上立刻引起隆隆炮火攻擊。
人們說,為什麼一講到「沒有孩子的政治人物」,就全都是女性?你為什麼不列列看沒有孩子的男性政治人物?
結果,還真的有人做了這麼一張圖,而雜誌也出面道歉,承認自己考慮不周。
其實沒有小孩的政治領袖在歐洲還真不少,男女都有。
如荷蘭總理 Mark Rutte 、瑞典首相 Stefan Löfven、盧森堡首相 Xavier Bettel,和法國總統馬克宏(但他太太的前任婚姻有三個小孩)。
但在一些網路評論家眼中,這些不生育、甚至不婚(還提倡同婚!)的政治人物,正是歐洲衰落的主因。他們認為生育率下降的歐洲,無異於慢性自殺;他們又言之鑿鑿,宣稱伊斯蘭世界領袖正在鼓吹生育,總有一天會以人海戰術,佔領歐洲。
—
2015年,英國政論雜誌《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刊出一篇長文,題名為「母職陷阱:為什麼這麼多資深女性政治人物沒有小孩?」(The motherhood trap: why are so many senior female politicians childless?)
文章引述學者研究指出,有 45% 的女性國會議員沒有小孩,相形之下,沒有孩子的男性議員只有 28%。
文章也提到了女性政治人物的兩難:如果生小孩,人們便說她們忙著帶小孩,不夠專注於工作;如果不生小孩,人們又說她們只有工作,沒有真正的生活。
結婚生子對男性而言往往是外加的政治資源,不僅形象良好,還可以有老婆小孩幫忙站台跑行程。但對於具有政治野心的女性,不生小孩才能爭取更多時間在工作上,但這樣一來,又會被外界視為自私無情,不夠「庶民」。
這樣的兩難不只限於政治圈,也出現在各個職場之上。美國社會學家 Michelle Budig 將其稱之為「父職紅利」(fatherhood bonus)與「母職懲罰」(motherhood penalty)。
根據她的研究,在許多雇主眼中,成為父親的男性員工,因為要養家,所以會更加認真工作;女性則被認為生育之後,比較容易分心,工作時間也將減少。這樣的想法,也導致了男女之間的收入差異。
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觀念要改變,也需要制度的配合。
—
話說回來,生不生孩子跟做個政治領袖有沒有關係呢?
上述文章的作者引用了一段話,她說:
「成為父母並不表示你就會自動理解其他父母。如果您已婚、而且家中雙薪,你還是需要同理心,才可能理解單身媽媽的生活。」
換句話說,經驗是一回事,畢竟我們每個人都只能活一次,每個家庭也都各自有特殊之處。是否能尊重不同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生命經驗,大概才是其中真正的關鍵吧。
-\-\
*延伸閱讀:
The motherhood trap: why are so many senior female politicians childless?
https://www.newstatesman.com/politics/2015/…/motherhood-trap
The Fatherhood Bonus and The Motherhood Penalty: Parenthood and the Gender Gap in Pay
https://www.thirdway.org/…/the-fatherhood-bonus-and-the-mot…
#副刊 S for Supplement #補充你的國際視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Xiaxu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his video was uploaded yesterday but it mysteriously got deleted, the error message says deleted by user. My account is not hacked and I have two ste...
gender pay gap 在 同志人夫鄒宗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女性政治人物沒生小孩這件事情,不是只有在臺灣會被拿出來說嘴。
2005年,德國舉行聯邦選舉,還在野的梅克爾與時任總理的施洛德,代表各自陣營角逐大位。在一次媒體訪談中,施洛德的太太桃樂絲,把矛頭指向了梅克爾。
她說,梅克爾沒生過小孩,「沒辦法體會大多數女性的生命經驗」。
她也認為,沒生過小孩的女性不能為女權代言。她們沒辦法了解婦女在家庭與工作間的掙扎,不懂生養小孩的煩惱。
此言一出,群情譁然。
面對這樣的爭議,施洛德倒是相對低調,因為他的立場很尷尬。
他也沒有自己生過孩子──當時他的兩個小孩,一個是與桃樂絲共同領養的,另一個則是桃樂絲從前任婚姻帶來的繼子。而桃樂絲是他的第四任妻子。
後來桃樂絲又出面解釋,她不是要批評沒有生育的女性,因為這牽涉到「個人的傷痛」。
那一年,施洛德輸掉了選舉,黯然下台。梅克爾則繼任成為總理,往後德國媒體沒再拿這件事情做文章。此後她一路連任,成為歐洲政治舞台上最具聲望的女性,也成為許多人暱稱的「德國媽媽」。
—
你以為那是 2005 年的事?喔不。
2016 年,英國的《星期日泰晤士報雜誌》訪問蘇格蘭首席部長施特金(Nicola Sturgeon),其中談到她幾年前的流產經驗。再那之後,她沒有再懷孕,沒有生小孩。
文章刊出的時候,雜誌編輯搭配了一張圖,標題是「沒有孩子的政治人物」(childless politicians),上頭羅列了包括英國總理梅伊以及梅克爾等六人。
六名都是女性。(見下圖)
結果文章一公開,在網路上立刻引起隆隆炮火攻擊。
人們說,為什麼一講到「沒有孩子的政治人物」,就全都是女性?你為什麼不列列看沒有孩子的男性政治人物?
結果,還真的有人做了這麼一張圖,而雜誌也出面道歉,承認自己考慮不周。
其實沒有小孩的政治領袖在歐洲還真不少,男女都有。
如荷蘭總理 Mark Rutte 、瑞典首相 Stefan Löfven、盧森堡首相 Xavier Bettel,和法國總統馬克宏(但他太太的前任婚姻有三個小孩)。
但在一些網路評論家眼中,這些不生育、甚至不婚(還提倡同婚!)的政治人物,正是歐洲衰落的主因。他們認為生育率下降的歐洲,無異於慢性自殺;他們又言之鑿鑿,宣稱伊斯蘭世界領袖正在鼓吹生育,總有一天會以人海戰術,佔領歐洲。
—
2015年,英國政論雜誌《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刊出一篇長文,題名為「母職陷阱:為什麼這麼多資深女性政治人物沒有小孩?」(The motherhood trap: why are so many senior female politicians childless?)
文章引述學者研究指出,有 45% 的女性國會議員沒有小孩,相形之下,沒有孩子的男性議員只有 28%。
文章也提到了女性政治人物的兩難:如果生小孩,人們便說她們忙著帶小孩,不夠專注於工作;如果不生小孩,人們又說她們只有工作,沒有真正的生活。
結婚生子對男性而言往往是外加的政治資源,不僅形象良好,還可以有老婆小孩幫忙站台跑行程。但對於具有政治野心的女性,不生小孩才能爭取更多時間在工作上,但這樣一來,又會被外界視為自私無情,不夠「庶民」。
這樣的兩難不只限於政治圈,也出現在各個職場之上。美國社會學家 Michelle Budig 將其稱之為「父職紅利」(fatherhood bonus)與「母職懲罰」(motherhood penalty)。
根據她的研究,在許多雇主眼中,成為父親的男性員工,因為要養家,所以會更加認真工作;女性則被認為生育之後,比較容易分心,工作時間也將減少。這樣的想法,也導致了男女之間的收入差異。
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觀念要改變,也需要制度的配合。
—
話說回來,生不生孩子跟做個政治領袖有沒有關係呢?
上述文章的作者引用了一段話,她說:
「成為父母並不表示你就會自動理解其他父母。如果您已婚、而且家中雙薪,你還是需要同理心,才可能理解單身媽媽的生活。」
換句話說,經驗是一回事,畢竟我們每個人都只能活一次,每個家庭也都各自有特殊之處。是否能尊重不同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生命經驗,大概才是其中真正的關鍵吧。
-\-\
*延伸閱讀:
The motherhood trap: why are so many senior female politicians childless?
https://www.newstatesman.com/politics/2015/…/motherhood-trap
The Fatherhood Bonus and The Motherhood Penalty: Parenthood and the Gender Gap in Pay
https://www.thirdway.org/…/the-fatherhood-bonus-and-the-mot…
#副刊 S for Supplement #補充你的國際視野
gender pay gap 在 CommonWealth Magazin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The IMF, OECD and the World Bank all now have women in top economic positions.
Additional Reading
♦ This Chart Shows the Reality Behind the Gender Pay Gap
http://bit.ly/2zYbPjj
♦ Empowering Female Entrepreneurs
http://bit.ly/2zXfuOp
♦ 3 Priorities for the Global Economy
http://bit.ly/2zXfFJz
gender pay gap 在 Xiaxu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his video was uploaded yesterday but it mysteriously got deleted, the error message says deleted by user. My account is not hacked and I have two step verification. I don't know if it's gone because it's an unpopular opinion or whatever but hey let's see if it gets deleted again. -_-
Some links:
Breastfeeding article: https://www.facebook.com/Xiaxue.sg/posts/10155214365042431
Gender wage gap debunked: http://www.forbes.com/sites/karinagness/2016/04/12/dont-buy-into-the-gender-pay-gap-myth/
Other dumb modern feminist movements:
Mansplaining: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ansplaining
Manspreading: http://www.gender-focus.com/2016/02/13/manspreading/
Fart rape (yes for real): https://thewaterpipe.wordpress.com/2013/12/22/can-a-fart-be-misogynist/
gender pay gap 在 Gender pay gap statistics - European Commission 的相關結果
2022年3月7日 — The unadjusted gender pay gap i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verage gross hourly earnings of men and women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 ... <看更多>
gender pay gap 在 The Simple Truth About the Gender Pay Gap - AAUW 的相關結果
The gender pay gap is the result of many factors, including race and ethnicity, disability, access to education and age. As a result, different groups of women ... ... <看更多>
gender pay gap 在 Gender pay gap in US held steady in 2020 - Pew Research ... 的相關結果
The gender pay gap measures the difference in median hourly earnings between men and women who work full- or part-time in the U.S. Historicall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