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第二次,不用跟公司請款,用了自己的錢坐計程車🚕
(我應該沒有記錯吧?)
第一次坐的時候,內心就累積了很多情緒,但那時候太累了,沒有餘裕好好整理自己,雖然第二次還是很累,但想了想還是想好好紀錄自己的心情。
東京交通很方便,去哪都有電車、巴士,計程車對以前還是學生的我來說很奢侈,還記得我以前甚至連山手線電車費168日圓都想省,硬是從新宿走到涉谷還是原宿,因為一直開著google map,手機被我用到沒電,現在想起來實在太青春了哈哈哈🤣
直到出社會,我也沒有用過自己的錢坐計程車(有坐都是可以跟公司請款的機會)與其說是省錢,覺得自己更像是不習慣對自己好,會有罪惡感。自己賺錢花錢,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罪惡感,但好像也不是太重要,所以也沒有花太多時間去想,現在才意識到可能是我內心有一些恐懼,恐懼未來、恐懼自己不值得。
這一年,我花很多時間討厭自己、再去正視這個自己都討厭的自己,然後學習去愛「她」,打一打讓我想起我在看30歲是處男就會變成魔法師時,主角說過「害怕對方會對自己失望。」我覺得我某方面也是這樣的,但是文當一直擁抱這樣的我,告訴我我值得被愛,我很棒,我沒有必要承擔別人的期待,還記得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就問了他很多人際關係的問題,覺得自己總是有障礙,也覺得自己永遠打不開這些結,但沒想到到了今年年底,那些困擾我許久的都迎刃而解,我打從心底感謝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另外一半。她們的無私和愛太偉大了,也感恩自己成為一個可以確實擁抱這些的人。
話題扯很遠,總之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那些罪惡感慢慢減輕了,因為我很累,所以我要坐計程車;因為我喜歡,所以我想買這個買那個;因為我想看到誰的笑容,我就想送禮物,只要有派上用場,就值得。
老實說,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在打什麼,但是我就是想寫下來,拼拼湊湊、很混亂也好,之前去山口遇到的台灣妹妹說她很喜歡我,還記得我當時感動的哭到沒辦法拍攝,嚇壞了妹妹。昨天去三商巧福的店員說看了我的影片才來三商巧福工作,我到今天過了一天,還是覺得很溫暖,把自己的心情表達給對方,是一件這麼美好的事情,其實想說謝謝的是我才對,謝謝妳們再次教導了我。我覺得再打下去,就不知道這篇會打到多長了,總之,明天也繼續加油,明天也會很好的。
PS.本來坐計程車,是因為聽說坐的地方到目的地只要1000日圓,結果結帳是快2000日圓,我還是心痛了一下🤣結果還是沒變🤣
再PS.一開始講目的地時,我懶的講地址,就講飯店名字,司機一臉問號,我當時想說「果然不該賭的,他一定覺得我為什麼不說住址要說飯店名字,真對不起...」後來司機輸入完導航說「最近有好多新飯店,我們都不記得,這樣載著客人,也讓我可以學習呢!」那瞬間覺得司機真的好溫柔喔⋯⋯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google map 導航 紀錄 在 Campfire 營火部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物推坑] GarminTactix Delta Solar太陽能複合式GPS腕錶
話說我是 Garmin 鐵粉很久了,汽車上的GPS導航不知道幫我度過多少個Google map沒有的小徑,手錶Garmin Fenix 3也用的多年,營火部落幾乎每一次的戶外活動都靠Garmin Fenix 3記錄跟協助。
經過多年的澆花日曬,終於升級成最新的Tactix Delta Solar太陽能系列,這一款基本上就是Garmin Fenix 6x的軍規版本,經過幾週的配戴,實在是非常滿意。
----------我小小介紹一下,其實以下還可以再寫5000字,結論來說就是這錶適合軍宅,戶外玩家,熱愛運動,覺得市面上智慧手錶都不夠粗獷,有電量恐懼症的你-------
軍規版本的專屬功能:
通過美國軍規MIL-STD-810G標準測試:這是美國軍方的採購標準,也就是說在耐用度,防摔、防水性能都是通過認證,這涵蓋低壓、防水(10ATM)、高溫、低溫、沙和灰塵、振動、砲擊震動、結冰/冰凍雨、酸性空氣.....等超多的測試項目。
夜視模式:關閉所有的顯示燈號,背光、光學心率感測器,就跟當兵的夜戰訓練一樣,消除所有的光線,反光,之前還要把皮帶扣、槍上面任何的光亮面塗黑,這樣可以避免得人發現,也可以方便夜視鏡下閱讀,雖然筱筱太太還沒讓我買夜視鏡,但是在拍攝螢火蟲、夜景、銀河的時候也很好用。
潛行模式:簡單來就是關閉任何無線訊號的接收與發送,包含GPS,避免被敵人偵測到,其實我覺得當作飛航模式也可以。
一鍵即焚模式(Kill Switch):遵照軍事準則開啟模式後倒數10秒,手錶將永久刪除使用者資料與位置紀錄,我覺得可以稱做防抓猴模式,例如偷跑去買露營裝備,還買到心跳加速,避免被老婆抓包,可以馬上銷毀軌跡跟各種記錄。
跳傘模式:之前去過關島飛小飛機,當時本來想去玩跳傘,不過當時孩子還小,很怕小孩沒有爸爸,下次去關島一定要去跳傘挑戰一下。
其實功能太多,我來說說我常用的功能。
太陽能充電鏡面:以往的太陽能發電版無法顯示畫面,現在用的是最新技術,透明的太陽能板,就是讓整面畫面都可以太陽能發電,但是又不會影響顯示,依照官方的數據,大約可以增加10%的使用時間,智慧手錶模式可以使用21+3天,GPS開啟的導航記錄模式可以60+6小時,對我這一個對紫外線過敏的人來說,這等於是一個過敏警報器,每當我看到錶面在發電的時候,就要提醒我防曬。
高度記:這高度記不需要跟手機連線,獨立的透過氣壓跟GPS偵測,對於爬山,開車露營來說都很方便,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低六度,對於氣候的預判也很方便。
氣壓器:這也是手錶獨立的功能,我常常會到沒有任何收訊的地方,氣壓計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幫助預估天氣,當氣壓突然下降的時候,手錶可以設定主動警報,救代表可能快要變天了。
GPS導航與紀錄:可以透過手機內建的地圖設定導航,也可以匯入登山的GPX軌跡點導航,或者只記錄你行走的軌跡,然後幫助你導航到出發點,避免迷路,跟用手機導航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一直拿出手機看路線,也可以節省手機的電量,不需要在滿身汗水的時候操作手機,只需要抬起手就可以,當偏離路徑的時候,也會主動震動提醒,GPS更是內建美國、歐洲、俄羅斯三種系統,準確度一定比手機準確。
外部細節更是沒話說:
藍寶石防刮鏡片:這一定是高級錶才有的功能,更耐刮,更耐用。
黑色 DLC 鍍膜白鋼錶:黑色帶著金屬研磨的紋路,DLC 鍍膜更是高級的錶面處理,接近鑽石的特性,低摩擦系數,絕緣性好,耐酸鹼,主要用在半導體模具跟醫療器材上。
新款式尼龍錶帶:原廠尼龍錶帶我也用很多年了,最大好處就是可以透氣,避免皮膚過敏,這對我來說真的很有效,我是對金屬汗水都容易過敏的體質,我這幾年都用尼龍錶帶,狀況好的許多,這次尼龍錶帶增加的快拆結構,快拆上面還多了有形的金屬組件,更符合軍事風格。
智慧功能:
1.4"超大錶面:有人說手錶再大都手機大,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手機太大,訊息太多,以前一個訊息來就要掏出龐大的手機來看,現在只需要抬起手腕就可以,更大的螢幕對於常常要偷看訊息更是方便,對於我這種邁入40,眼睛有點老花更是貼心。
Garmin Pay:可以把信用卡登錄手錶中,這樣出門運動,不用帶錢包也可以再超商買補給品啦。
內建KKbox跟Spotify:可以把音樂下載到手錶離線播放,搭配藍芽耳機,就可以運動不帶巨大的手機。
google map 導航 紀錄 在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WDC 2020:關於地圖,人類的動線邏輯核心工具
看完今年的 WWDC,我更相信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雖然人類總是不斷創新,但天底下真正屬於「橫空出世」的東西少,但屬於行為與動線邏輯演進的東西多。當我們從整個時間段回頭看,當每個階段都有一些改變,只要整理一下過去的積累,總是會看見一些掌握行為核心的蛛絲馬跡。
兩小時下來,全場最常聽到的兩個名詞,一個是 Map,另一個是 Privacy。但其實這應該都是同一件事。
*掌握人們出行動線的核心是地圖與交通工具
話說 2005年,Google Map 地圖服務上線。7年後,2012年的 WWDC,蘋果首次發表地圖。並在iOS6 及往後的版本中取代「Google地圖」作為新的預設地圖。儘管後來經常傳出有用戶抱怨蘋果地圖使用者經驗不良,甚至還有玩家以「蘋果的恥辱柱」來形容這項產品。又過了8年後的今天,這次蘋果把地圖變成 WWDC 的主角。我的想法是,這年頭,天底下不會有人光是為了「雪恥」而用力去做一件事。但會因為它龐大的潛在商機而去做。
仔細想一下:之前 Google Map 打中的「路痴神器」,以及各種在地圖周邊加掛的預定消費服務,諸如餐點,觀光,多少與商機有關的服務是跟「地圖」掛在一起的!那麼,這項產品就有這麼多價值。
地圖的應用場景實在太重要了。除了找路功能,蘋果老王賣瓜說自家地圖產品的隱私做得比其他人都要好。仔細想想,手機內的地圖資訊,都是屬於你我行動軌跡個資的一部分:在什麼時候,去了哪裡,甚至可以記錄搭乘了哪一種的交通工具,它都幫你記著。
地圖導航最常見的是配車使用。Carplay 功能儀表板也包括地圖,在全美97%的車子都能使用(available),在全球則是80%。
說到蘋果與車子的結合,「Carkeys」應該是今年的一大亮點:因為使用者可以用 iPhone 啟動車輛。福特與 BMW 兩大車廠的一些特定新車款能支援這項功能。
WWDC 示範的 BMW 540i,不但用 iPhone 啟動車輛,還可以把車子「借」給別人開:也就是透過 iMessage,把開車授權轉給他人。通常在美國家庭,經常會發生孩子跟爸媽借車的需求。用 iPhone 的ID 授權交車,就免除了「我要把車鑰匙拿給媽媽」的困擾。除此之外,更可以省下被不肖業者盜拷車鑰匙的麻煩。
地圖很重要,因為那是掌握人們行動軌跡的核心。從地圖,到車輛,以及車聯網,關於人類的移動出行,這是一個很完整的,關於未來的個人化交通運輸系統。這樣我們就能了解,蘋果若缺少準確的自有地圖產品,剩下的所有事情就很難做到。但如果這份地圖還會大量的紀錄你的個資,去過哪些地方,又是什麼時候去的,你又會如何看待這樣的產品呢?除了製造商一再用各種方式展示保證不會竊取你的隱私,除此之外,似乎也別無他法。
*無法取代的「語言需求」message+translate
話說Google 在2006年上線了翻譯產品,並且使用自己開發的翻譯資源。至2015年6月,Google翻譯稱每天需要處理超過1000億筆字詞。直到今天,Apple也在大推自家的語言翻譯工具,並強調能結合日常使用的簡訊功能。這樣的使用場景,其實很符合一些需要與全世界做生意的人,像是旅遊業與網路上的小賣家。
過去我們的確就是把要說的話,翻成中文,放上Google 軟體,翻成他國語言,再貼上對話框或 email。現在我可以想像,當我要與泰國的買家溝通,儘管我不會說泰文,但在對話框裡,可以直接省下好幾步就把事情交代完。
人們的行為越來越依賴簡訊溝通。甚至有不少交通事故就是在一邊開車一邊打簡訊的時候發生的。「簡訊」看似一個很不起眼的工具,但它卻已經牢牢掌握住人們的行為。只不過在台灣,大家還是喜歡用LINE,甚至現在「LINE」這個字已經變成一個動詞了。你「賴」我吧。儘管蘋果的簡訊功能估計在台灣的影響力恐怕有限,但簡訊與文字翻譯卻成為一項有待更深開發的重要需求。
*影視製作圈的選擇:小心「斷代機」!
Tim Cook 正式宣佈 Mac 新機種將使用自家研發的處理器,代表和 intel 將結束合作。新處理器將搭配新推出的 macOS Big Sur 作業系統,多個需要高度運算的重要軟體如Adobe 的 Lightroom 和 Photoshop,以及 Final Cut Pro,官方說,都能流暢無阻。官方甚至示範 Final Cut Pro 同時執行 3 個 4K 影片編輯,看得出來就是用力喊「66666」。
蘋果 CEO 庫克在發表會說,「轉換期預計是兩年」。對製作圈來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你正在打算投資硬體,可能要仔細評估一下效益、年期與CP值。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意要換設備,該仔細評估購入後的3-5年內,要如何保持舊系統運作,買過渡機種,還是牙一咬就直接進新系統。
對製作圈人來說,只要是吃過「斷代機」大虧的同業,一聽到蘋果要換核心處理器與更換作業系統就頭痛。這並不是說對蘋果產品信心不足,而是「斷代機」對製作公司的硬體投資是一項重大風險。這種事很多年前就發生過。影響所及,很多製作公司為保平安,後來根本直接放棄蘋果系統,轉投 PC,因為 PC 不太會有「斷代機」的問題。官方這次不但特別示範了Final Cut Pro,還把 Adobe 抬出來發驗貨影片,強調新產品就是強,但對砸錢投資設備的影音製作者來說,怎麼選擇才是真正的頭痛點。
但是看看蘋果能夠駕馭的影視作品,或許不應該對未來換系統這件事情太悲觀。
*蘋果的影視實力
不得不說,投資拍攝艾希莫夫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基地」這題目挑的真好。光看釋出的預告片,貌似將為科幻電影寫下新紀錄。由蘋果這樣能掌握人工智慧的科技公司,來拍寫下「機器人三大法則」科幻作家艾希莫夫的電影,有股警世的寓言味道。
每年蘋果的WWDC都要打敗昨日之我。這不是新聞。但我卻認為,最能展現蘋果影視實力的有趣的一件事,其實是一件小事,那就是今年的WWDC發表會影片。這隻全長近兩小時的預錄播出產品影片,製作規格龐大。但內容精緻與謹慎的程度,甚至連示範的電腦截圖上的日期都定好在「6月22日09:41」。整個影片的節奏也都盡量維持著發表會 Keynote 一項以來的風格,聲音的搭配帶來更多氣氛張力。必須說,這個製作團隊,無論是不是外包,的確挺厲害的。當然大家都知道這支影片其實根本就是一個全長約兩小時的錄播(是先剪好的影片,在預定的時間播出,不是LIVE現場直播)。影片製作規模也給企業產品影片製作設下了一個難以挑戰的門檻。
這是 Apple 第一次用非實體方式舉辦 WWDC。很多事情,今年開頭就很有時事梗:從疫情、BLM,平權,隱私,幾乎通通都點到了。
最後蹭個時事梗,送上一句艾西莫夫,作為這一篇的結語
「不要讓你的道德觀感而阻撓你做對的事情。」
“Never let your sense of morals prevent you from doing what is right.”
― Isaac Asimov, Foundation 艾西莫夫,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