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奧運(下):東京的氣候野心與行動。(03/25/2020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
#東京奧運 #武漢肺炎 #永續奧運 #綠色賽事
2020年因疫情持續延燒關係,原本在今夏登場的東京奧運也連帶受影響,不過2020+1延期的消息確定了!提到奧運,依照舉辦經驗在賽事期間,會造成大量污染排放、垃圾及食物浪費等問題,基此在興辦大型國際賽事上要能兼顧永續綠色環保、環境友善成為新的思考.....
作者:陳喬琪
昨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正式宣布,今年東京奧運因全球疫情影響,需推遲一年舉行,長達數個月的「奧運延期」之爭總算落幕。
但此消息一出,確實讓人多少感到惋惜,因為日本為了讓今年奧運更永續,可說是砸下重金在各種設計上,甚至宣稱要以100%再生能源供應所有賽事運作,筆者這就來帶大家看看東奧還有哪些友善環境的作為。
以運動打造更好的世界 東奧的永續方針
這幾年,氣候變遷讓極端氣候事件發生得越來越頻繁,全球氣候調適中心(Global Center on Adaptation)就指出,相對而來的高溫、野火衍生的空污、強降雨等,都會讓運動選手和觀賽者更加難熬,導致舉辦戶外賽事的難度增加。
為此,東奧委員會在一開始就期望可以透過本次賽事為氣候變遷做出貢獻,因而產出一份永續進度報告(Sustainability Progress Report),籌備方針大多環繞在資源循環利用、生物多樣性、社會平等及參與等項目,與國際上幾個重要的永續發展議程,包含巴黎協定、17項永續發展指標、ISO 26000社會責任標準、G7富山物質循環框架、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等相呼應。
不僅如此,本次東京還訂下「零排放」氣候目標,針對新設及既有設施祭出不同各種碳排管理招數,或盡可能迴避碳排放。舉例來說,這次東奧就使用了既有建物做為會場,並且導入節能和再生能源設施,另外搭配乘坐大眾運輸工具的優惠方案,以此降低碳排。而針對最後無法避免的排放量,政府則是透過碳交易制度來相抵,很明顯相較於過去的奧運,日本在氣候減緩的籌備上,積極度相當高。
去碳要徹底 東奧的100%再生能源野心
深入來瞧瞧再生能源這一塊,可謂東奧的一大亮點。會場外,主辦方配合「東京都去碳戰略」,十分積極發展氫能交通車;會場內,所有電力使用分別具有日本綠電證書、再生能源電力來源J-credit,以及非化石燃料證書等。此外,7個會場也預計新設大量的再生能源發電裝置,除了在賽期供應用電外,賽後也可持續被使用,成為東京都其中一項綠電來源。
另一方面,具有奧運傳承意義的聖火,這次也以氫能火把的方式對外露面,選手村的整體電力來源甚至更將大量使用福島氫能研究中心(NEDO福島水素エネルギー研究フィールド)製成的再生能源。而其他如東京都及琦玉縣的碳交易制度、節能設備的導入,也被視為這次奧運的低碳管理工具。在軟體及政策面,東京都更持續強化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及循環經濟資源管理。
東京的下一步 奧運遺產或奧運衝擊?
雖然東奧的氣候目標相當有野望,從整個籌備期來看,仍面臨一些挑戰。像是東京都本身就已經是個飽和開發的城市,這次為了奧運也積極進行都市更新,重整市容。而就在這都市升級的同時,卻產生了拆遷舊社區、土地徵收爭議,以及後續安置民眾、流浪漢迫遷等問題。
在環境爭議上,因選手村與東京市中心距離較遠,雖有完整的再生能源使用,但地區與市中心未來的互動、交通運輸容受力及使用規劃皆還有待觀察。再者,新設會場的木材是否使用來自熱帶雨林的不當木材,至今仍因來源不透明而受到NGO抨擊。除此之外,東奧最主要的贊助商:三井住友銀行、瑞穗銀行及東京海上日動等,仍持續投資化石燃料及海內外燃煤火力發電廠,有可能為東京宣稱的永續奧運抹上一道黑。
總結來說,最後東奧帶給日本的,到底是一屁股債,或是迎向更美好的社會?明年就能揭曉。
完整內容請見:
http://www.delta-foundation.org.tw/blogdetail/3019
♡
iso 26000 在 小小人物做小事 - 高松傑Jack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恭賀Mickey主席及 #利興控股有限公司 連續兩年榮獲「傑出企業公民協會」觸動社會責任企業大獎 ,企業上下均達到國際標準 ISO 26000 條款6作審核依據,並且接續肯定其在社會責任上之卓越表現。
iso 26000 在 Importance and benefits of ISO 26000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