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維持社交距離 #你就是壞蛋白
#我們只關心壞蛋白有沒有發生_親密接觸👈🚫🈲
#亨丁頓氏舞蹈症 #最新研究
防疫研究是當務之急,罕病研究也需要持續地累積。👍
罕病「亨丁頓氏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的病因來自於變異的亨丁頓蛋白(mHtt)異常聚集,堆積在腦部破壞神經元,造成患者腦部神經持續性退化。患者發病後手腳不聽使喚,像在跳舞一樣,末期急速退化,平均存活約15至20年,目前仍無法完全治癒。
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黃人則副研究員與前生醫所杜邦憲助研究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設計出「#雙極性胜肽分子」,能夠將一團團聚集的亨丁頓蛋白分散開來。將此分子透過鼻腔給藥至罹病小鼠後,小鼠的運動與認知功能失調明顯得到改善。
🤜🤜⛏⛏🥚🥚
黃人則表示,雙極性胜肽分子一端可以辨識變異的亨丁頓蛋白並附著上去,另一端帶正電,可以利用電荷排斥力🧲,打散亨丁頓壞蛋白,減少對神經細胞的毒性及損傷。
👉特別的是,此分子的構造和 #肥皂分子 極為相似,想要更科普的說明,可以參考廖院長女兒手繪自製、院長獻聲解說的COVID-19影片,拉到【4:52】為什麼要洗手,也有清楚圖解:https://reurl.cc/620DOy
#這影片好多用途 #感謝應援 💯
────────────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ging population,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regimen is still an unmet medical need for different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Dr. Joseph Jen-Tse Huang, an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at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in Academia Sinica, Dr. Pang-Hsien Tu, a former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at the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their research teams recently report a self-assembled amphiphilic peptide that can inhibit protein aggregatio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untington’s disease (HD). This new finding was published in Advanced Science on January, 2020.
────────────
📌本研究已於今(2020)年1月刊登於《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
全文: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1901165
📌〈讓「壞蛋白」被分手!雙極性胜肽分子 抑制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新策略〉
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510
📌〈Nanoscopic insights of amphiphilic peptide against Huntington’s disease〉
https://www.sinica.edu.tw/en/news/6510
────────────
📌媒體報導
[中央社] 亨丁頓氏舞蹈症 中研院找到抑制策略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003190178.aspx
[中國時報]中研院研發雙極性胜肽分子 有助治療亨丁頓氏舞蹈症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319002863-260405?ctrack=mo_main_rtime_p08&chdtv
[中央廣播電台] 舞蹈症神經退化壞蛋白 中研院找到抑制策略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56150
#中研院化學所 #研究成果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的推薦目錄:
- 關於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在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 London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在 What is biomedical science? - YouTube 的評價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衛院創院院長吳成文80傳承慶賀 「2018生醫研究與轉譯研討會」見證與回顧
國衛院6月30日舉辦「2018生醫研究與轉譯研討會」,時逢創院院長吳成文院士八秩壽辰,研討會內容回顧了自1996年1月國衛院正式創院以來,台灣在轉譯醫學領域無論研究與政策上的成果,各大醫學院也分享院校傳承及培育科學新苗的進展。
陳建仁副總統特別親自蒞臨為吳成文慶賀,陳建仁表示,吳成文為當今台灣生物醫學最有影響力的領導者,其高瞻遠矚、熱忱不懈與無私投入之精神,為現在國內推展生技產官學界需要學習的楷模。
國衛院創院董事長張博雅、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也出席致詞;中研院院士錢煦也特地從聖地牙哥回國為好友秩賀;吳成文三位子女也分別從各國歸台為父親慶生。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出席演講者皆為吳成文同學、好友及學生們。包括彭汪嘉康院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研所許重義教授、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張仲明教授、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李德章特聘研究員、高雄長庚醫院陳肇隆教授、台大醫學院楊冸池教授、以及現任高雄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余幸司教授、現任國衛院副院司徒惠康、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吳妍華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以及中華民國細胞及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施修明教授等。
吳成文以研究微生物細胞的基因轉錄,對RNA聚合酶的分子機制研究有突破性的貢獻,他發現了鋅離子在基因轉錄扮演重要角色,證實鋅手指(Zinc Finger)的重要性,也奠定了他在國際分子生物學界的地位。
因此,今天上午分別來自日本國家基因體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Genetics)的 Nobuo Shimamto博士、印度國家科技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Dipankar Chatterrji 博士、美國西奈山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ZaK Hillel博士、韓國先進科學技術研究院(Advanced Instit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won Kang 博士,主要分享當今RNA 研究的進展,也指出在蛋白質藥物已成為新藥開發主流下,加上DNA及RNA 測序科技進展,RNA對疾病機制的研究以及轉譯醫學需要更多的投入與關注。
李德章及張仲明則回顧吳成文接續錢煦為中研院籌備生物醫學研究所的過程,他笑稱自己1982年從美國回到中研院時,研究環境猶如從天堂到地獄,吳成文帶領下,開創了研究評鑑制度、特約講座人才招攬、成立分子生物學會並爭取辦理國際研討會、培訓腫瘤專科醫師等,為今天台灣奠定了生物醫學的基礎。彭汪嘉康也進一步分享台灣腫瘤醫學如何一路走來,今天已與世界同步。
吳成文創建國衛院歷經了四年,周旋立法院、衛生署、地方政府爭取預算、找地、研覽人員,早期國衛院甚至必須向各研究機構寄借場所,篳路藍縷。然而,完成國衛院建院並擔任創院院長一任之後,吳成文不但不戀棧,轉而接任當時有嚴重財務危機的台北醫學院董事長,最後不但轉虧為盈,將其改制成大學,北醫附醫、萬芳醫院及雙和醫院三所醫院也在其時代增建,但在北醫漸入佳境,吳成文一樣選擇功成身退。
Reference:
1. 完整新聞報導詳資料來源: 環球生技月刊 Global Bio & Investment( http://bit.ly/2tG9aaC )
2.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2018生醫研究與轉譯研討會(Biomedical Research & Translation Symposium)」 : http://bit.ly/2lJkSwN
3.
國家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國家衛生研究院 (中華民國)
國家衛生研究院圖書館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央研究院 AI 月活動】
由資料科學種子研究群舉辦,邀請所有對資料科學 & AI 感興趣的朋友們參加。共有八場活動,全程免費,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AI 月的八場活動: http://ds.sinica.edu.tw/ai-month-2017/
🔹7/05 (三) 從大數據走向人工智慧 陳昇瑋教授 / 中研院資訊所
🔹7/12 (三) 深度學習初探 李宏毅教授 / 台大電機
🔹7/12 (三) 人工智慧跨域交流餐會:當生醫科學遇上人工智慧
🔹7/12 (三) Data Science – Modern Computational Found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莊炳湟院士 / George Tech
🔹7/12 (三) Smart Radios for Smart Life 劉國瑞教授 / Univ. Maryland
🔹7/19 (三) 資料科學前瞻研究研討會, see http://ds.sinica.edu.tw/106_workshop
🔹7/26 (三) 電腦視覺初探 陳彥呈博士 / Viscovery
🔹7/26 (三) 快速上手 Python 機器學習實務 張鈞閔先生 / 中研院資訊所
其中 7/19 資料科學前瞻研究研討會安排一整天的議程:
🔸Why AI is indispensabl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 From a viewpoint of cancer genomic medicine
Prof. Satoru Miyano, Human Genome Center,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On Mining Big Data: A Fusion Perspective
Prof. Philip Yu, UIC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nd Wexler Chair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Why Deep Learning Networks Work So Well
Prof. Jay Kuo, Media Communications Lab,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十八件中研院資料科學種子研究計畫進度報告
🔸交流茶會
🔸腦力激盪活動
📢對以上任何活動有興趣的朋友,請於 7/3 (一) 前至 https://dsc.kktix.cc/events/ai-month-2017 報名。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在 What is biomedical science?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 introductory video for children about how biomedical science is at the heart of everybody's healthcare. ... <看更多>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在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 Londo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 London, United Kingdom. 35845 likes · 956 talking about this · 434 were here. With over 20000 members, the IBMS is th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