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的今天,1978年2月7日(大年初一),美國經典科幻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在台灣上映,當時報紙廣告上的宣傳文字如下:
●全球最賣座,觀眾最歡迎,今年春節最大最好的一部!
●二月號「讀者文摘」中文版以港譯片名「星球大戰」為題特別推介本片!
●皇冠雜誌特別推薦!
20世紀福斯公司一九七七年超特鉅鑄(美國是在1977年5月25日首映)
1978年2月4日《自立晚報》第3版刊登的電影《星際大戰》廣告(謝謝網友陳致學分享收藏)
1978年2月7日(大年初一),美國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在台灣上映,當時台北市有真善美(漢中街新世界大樓裡,1975年3月28日開幕)、樂聲(武昌街二段底,1964年8月6日開幕)、翡翠(南京西路今日百貨裡,1977年10月8日開幕)三大戲院聯映。廣告裡的宣傳文字如下:
●全球最賣座,觀眾最歡迎,今年春節最大最好的一部!
●二月號「讀者文摘」中文版以港譯片名「星球大戰」為題特別推介本片!
●皇冠雜誌特別推薦!
20世紀福斯公司一九七七年超特鉅鑄(美國是在1977年5月25日首映)
當年《星際大戰》在台灣上映的氣勢並不如美國。雖然早在台灣上映前半年的1977年暑假,此片便已在美國大賣,之後更不斷地造勢,令其風潮席捲全球,亦在台灣營造出未映先轟動的狀況,照理說應該票房會很好才對,但是它在台北市創下的票房卻僅有新台幣兩千多萬元,即使它是當年的春節檔票房冠軍,票房卻只達前一年(1977年)台灣外片票房冠軍《007第10集:海底城》(The Spy Who Loved Me,台北市總票房為新台幣三千萬元)的三分之二。
嚴格說起來,《星際大戰》在台票房成績並不如預期,主要是因為同期上映的電影還有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主演的《麥克阿瑟傳》(MacArthur),以及改編自《大白鯊》(Jaws)原著作者彼得班奇里(Peter Benchley)另一部小說《深深深》(The Deep)的同名驚悚片,這三部電影乃當年賀歲外片的賣座前三名。
自從第一部星戰電影分別於1978年1月26日與2月7日,在香港與台灣上映以來,香港一直稱 Star Wars 為「星球大戰」,台灣則喚它「星際大戰」,至於中國則沒公開上映過最初的星戰三部曲,所以當時並沒有官方中文名稱,後來在1999年上映星戰前傳首部曲才跟著香港稱之「星球大戰」。
2015年的星戰七部曲《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是星戰系列電影首次在台港中三地的戲院皆會上映,不過美國迪士尼公司卻決定把片名「Star Wars」的中文譯名統一為香港慣用的「星球大戰」,而非台灣熟知的「星際大戰」。
於是,為了避免造成台灣影迷的反彈,台灣片商決定將片名裡的 Star Wars 保留原文,而把片名定為英中合併的「Star Wars:原力覺醒」,不過在媒體報導與官方宣傳上,仍可看到「星際大戰:原力覺醒」全中文片名的出現。(這讓我想起了「迪斯奈被正名為迪士尼」的往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