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小孩在家玩到還有東西可玩嗎
#這個粉厲害
#本文有贈恐龍積木
話說律師娘最近被很多廠商詢問合作,我也漸漸愛上這種博覽各種商品的生活,每天也有點期待,有什麼有趣的商品找上門,可以介紹給大家。有些商品或服務真的是讓我有面面觀的驚奇感,但也幫他們擔心市場的接受度,比起以前陪在阿富律師旁邊工作,算是完全跨了一行,可是,那種追根究底跟與人為善的職場心態,倒是改變不大。
要暑假了,現在小朋友們又都在家,眼見出關之日遙遙無期,我最近也被教材、教具、玩具、益智商品的廠商頻頻招手,其中,「這個」最令我印象深刻。
#『程式積木套組』
其實封關前我就讓大兒去上了一系列電腦程式課,想說他既然愛面對電腦,那不如就面對電腦做點有意義的事,或許將來的工作也能結合他的興趣#想太多#想太多#想太多
後來封關,他們的程式課也改成線上進行,樂(ㄏㄨㄢˋ)觀(ㄐㄩㄝˊ)的媽媽我,就想說有一天我兒子會不會也寫出跟臉書一樣賺錢的網站或程式,據說馬克一開始也不就是隨便寫個交友網站嘛~~(人家是哈佛高材生好嗎)
會寫程式據說是他們這個時代必備的技能之一(就跟我們當年怎麼可能不用word一樣),而且我身旁真的已經有幾個工程師好朋友,寫著寫著就快變成獨角獸的老闆了(不知道獨角獸是什麼的可以孤狗)。
可是跟我一樣是文組畢業的把拔馬麻們,應該也覺得寫程式對我們而言就跟學希臘文一樣不可思議,究竟要怎麼把學習寫程式,遊戲化、輕鬆化、說人話…..痾….大家應該懂我的意思。
可是這套#昌兒程式積木套組的發明人真的很厲害耶
他把『玩具積木』結合『力學與結構』結合『機器人機械動力』結合『程式設計』…..講到這裡,文科的你是不是開始聽不懂了。。。被我說中了吧!
翻譯成白話,就是透過設計者的程式設計,一組積木可以變化360種造型,而且這些造型都是有力學的概念或機械的原理,讓孩子可以同時學習程式編輯跟力學機械原理。
再白話一點說,就是教孩子寫程式做機器人啦!
我覺得這套積木套組厲害在:
1. 有專屬的APP搭配積木,而且APP內含48+堂課程影片、360種造型組裝步驟、SCRATCH3.0程式編輯
2. 一套積木可以變化360種造型,玩法包括遙控、聲控、距離障礙物、陀螺儀、感測器等,短時間很難玩得膩。
3. 可以讓孩子邊玩邊學科學常識(該不會有家長自己心動了),大家從商品頁面可以看到非常多超厲害會動的機器人造型,都是發明人自己設計的,看著APP影片就可以學習製作(而且是同一套積木喔!我兒子要是也這麼天才就可以享福了)
我自己聽發明人親自說明產品是非常讚歎,目前小兒也正在學習組裝這套機器人。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玩具結合教具重點還有課程影片。
因爲疫情的關係,之前學校都改線上課程上課,但是昌兒的線上課程不是死板板的講解,而是結合動畫、生活常識、用有趣生動的方式教學。讓孩子在玩樂中吸收,對未來有相當大的幫助。
這套程式積木課程分成三個單元:
L1力學與結構
展示 第一課:小小清道夫
https://youtu.be/r4TTAi_3UiM
L2機器人機械動力
展示 第一課:空中救援
https://youtu.be/mbX5qxX9mNw
L3 程式設計
廠商保密(會如同上面影片,老師詳細講解,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教學)
48+堂課程都在產品APP裡面,可以重複觀看,也可以拉到指定時間點觀看,學習效果加倍。
會建議家長學完昌兒機器人教室的48堂課後,再送孩子去學證照課程,有了程式基礎與邏輯,加上力學結構與動力的理解,再去學更深入的證照課程,為孩子超前部屬。
產品詳情看這邊,可以看到很多厲害的程式機器人喔!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CHANAR?r=cafc136c92
#公開分享本文並標註兩個朋友留言「昌兒程式積木套組好像很不錯」就可以抽照片的積木恐龍喔!
活動截止日 6/26
l3 工程師 在 純靠北工程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純靠北工程師4s7
----------
幫乙方建立debug測試環境與正式測試環境
結果debug環境測試都沒問題,到測試測試環境系統就會crash
這時乙方拋了一句
「root cause是因為你們正式測試環境的CPU沒有L3 Cache吧」
大哥,我們這是Xeon Gold欸...
而且你只是應用程式關cache什麼事
----------
💖 純靠北官方 Discord 歡迎在這找到你的同溫層!
👉 https://discord.gg/tPhnrs2
----------
💖 全平台留言、文章詳細內容
👉 https://init.engineer/cards/show/6199
l3 工程師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放眼未來10年全球數位汽車趨勢 聯網、電動車市場成長可期
【CTIMES/SmartAuto 陳念舜 報導】 2021年01月19日 星期二
進入2021年初不久,即使COVID-19疫情尚未完全平息,但各國製造業連續遭受從2019年美中貿易戰與2020疫情所苦,早已迫不及待想從谷底反彈。加上美國大選落幕,新任總統拜登勢必推動節能減碳政策以刺激經濟,新一輪產業成長契機可望由新能源車帶動。
目前全球汽車產業現正處於轉型的十字路口,其中聯網汽車、電動車市場未來10年成長強勁,唯一可慮的是自駕車的進展相對保守,共享移動市場的動能受疫情衝擊,也有放緩跡象。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最新發布《全球數位汽車趨勢報告》(Digital Auto Report 2020: Navigating through a post-pandemic world)調查顯示,綜觀未來全球各區域市場汽車數量的變化,截至2020年歐盟雖仍是全球汽車總保有量(total vehicle parc,在當地登記的汽車數量)最大市場,達到3.02億輛,卻預估會以每年減少0.5%趨勢微幅下滑。
到了2035年降至2.81億輛,將被中國大陸的3.5億輛,每年預估成長3.9%;美國3.32億輛,每年預估成長1.1%超越。此驅動美、中汽車總量成長的動能,包含:疫情爆發後對經濟流動性的需求、企業傾向建構高行駛年里程數的新車隊,以及老車的汰舊換新。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汽車暨零組件產業服務會計師林一帆進一步指出,目前全球汽車產業現正處於轉型的十字路口,車輛和其延伸出的消費者體驗,正急速由實體轉向數位,並透過「C.A.S.E.」:互聯(connected)、自駕(autonomous)、共享(shared)、電動(electric))4項科技的形式進行。其中聯網汽車、電動車市場未來10年成長強勁,唯一可慮的是自駕車的進展相對保守,共享移動市場的動能受疫情衝擊,也有放緩跡象。
關於各項科技導入汽車產業的進度,則以聯網汽車滲透率攀升最快,主因包括5G科技推動車聯網的加速應用,消費者也更期待車聯網帶來更多便利性,政策的推波助瀾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由於歐盟和美國法規要求,2020年兩大地區銷售的新車即有超過85%具備基本聯網能力,反觀大陸2020年銷售新車的聯網比例僅有44%。該報告預期,歐盟的整體聯網汽車保有量,將於2025年跨越50%里程碑;美國可望再快一些,最早於2023年突破;大陸最遲可望於2029年,超過50%門檻。
電動車係因應歐盟自2020年開始實施嚴格碳排限制政策,並透過徵收高額燃油稅以扶植電動車市場,再加上大陸工信部主導推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使歐盟及大陸成為引領電動車轉型浪潮的兩大市場。
本報告更預估,純電動車於此兩大地區的新車銷售佔比,可望於2025年分別上升至17%、19%;更將在2035年時快速攀升至67%、55%,比例將遠高於電動車補助政策相對保守的美國,後者2025年純電動車新車銷售佔比僅有5%、2035年亦僅有14%。
自駕車市場依該報告統計,2020年將有45%全球新車至少具備L2(部分自動),或更高的自駕等級,預估到了2030年將成長至79%。而根據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SAE)預估,截至2030年歐盟新車銷售將會有20%具備L3(有條件自動化)以上自駕等級、美國市場為11%、大陸市場11%,顯示自動駕駛仍無法大規模導入。
好消息是消費者引頸期待的L5等級(完全自動)自駕車將在2030年代初期出現,據調查顯示,約75%的德國、大陸、美國消費者都願意多支付20%的溢價,來取得自動駕駛的服務。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汽車暨零組件產業服務會計師徐建業分析,當車輛開發的風向逐漸吹往智慧應用及電動車,臺灣受益於資通訊產業的優勢,也在汽車電子零組件建立起自身獨特的利基,成為國際汽車製造供應鏈關鍵的一份子。根據經濟部資料,臺灣2019年的汽車產業總產值已達6,061億台幣,其中有近4成(2,477億台幣)即來自汽車電子產值的貢獻。
徐建業指出,臺灣在全球電動車市場建立一席之地,尤其在相關零組件的生產上更是如此。本土對電動車的需求,預期也將增加。近期更有企業與國內外汽車大廠結盟共同投入電動車平台的開發,顯示臺灣廠商看重電動車產業未來的發展,建議企業應重新思考投資策略與商業模式,加速轉型布局與結盟的腳步,掌握全球汽車產業的新趨勢。
附圖:
目前全球汽車產業現正處於轉型的十字路口,其中聯網汽車、電動車市場未來10年成長強勁,唯一可慮的是自駕車的進展相對保守,共享移動市場的動能受疫情衝擊,也有放緩跡象。
資料來源:https://ctimes.com.tw/DispNews/tw/2101192106Y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