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磯山脈10天自駕之旅Day 3。
有別於在湖裡划船、在湖畔自拍或打卡,我們選擇以登高遠眺的方式,向美麗的Lake Louise 露易絲湖致敬!
因此,在一天內我們完成了計畫中分別是:Lake Agnes 阿格尼絲湖、Plain of Six Glaciers 六冰川平原以及 Lake Louise Lakeshore 露易絲湖湖畔,這三條 hiking trail 路線。
全程20公里耗時將近11個鐘頭的登山健行路程,是首次也是註定隔天鐵腿,卻非常有成就感又興奮的體驗。
就這樣沿著優美山路,隨著每一處的轉彎以及不同高度、角度,回眸或俯視湛藍的 Lake Louise 與之驚嘆相望,也一併將隱藏在高聳山峰下的兩間茶屋都收集了。
這一路上目擊的每一幕美景,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仙境。
大自然實在是太偉大了,分享的隨手拍是渺小的我們用一步一腳印,紮實的將洛磯山脈千萬分之一的壯麗,收藏在小框框裡的美麗風光。
這些我們用敬意來擁抱它,並深感榮幸而留下的難能可貴,歡迎大家來賞圖聽我說故事!
#陳太太的隨手拍
#加拿大
#洛磯山脈
#自駕之旅
#Day3
#今天是痛快hiking的一天
lake louise trail 在 三小二鳥的幸福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加拿大露營LIVE記旅Day 7]
06/25出發到今天正好是第7天,代表這趟旅程已經過了三分之一(好快啊!!!),而今天07/01也是加拿大國慶日呢!!!
早上早早起床趕8點出門要到有"洛磯山藍寶石"之稱的Lake Louise,也可以說是加拿大洛磯山脈最有名的湖泊,可以想見那車潮人潮!!!
我們不免俗的也在Lake Louise拍完照後,還參與了城堡飯店的升旗典禮拿了加拿大國旗後,便遠離人潮往山上出發!!!
Lake Louise步道中主要有3條最經典的步道,Shoreline湖畔步道來回3KM、Lake Agnes步道來回6.8KM(落差385M)、Plain of Six Glaciers步道來回10.6KM(落差365M),我們選了Lake Agnes步道做為今日第一個Hiking行程。
因為中級步道全程陡坡而上幾乎沒有平緩路面,還好三小有練過挑戰成功!!! 只是下山時一路小跑步及輕鬆的跟上山遊客打招呼,對比上山真的有累啊! 哈哈!
緊接著繼續前往Lake Moraine,就換我們繞了好幾圈停車場才有停車位,只可惜下午開始飄雨,不然我們要繼續Hiking行程爬來回8.6KM的Larch Valley Trail步道,我們都走到步道口要開爬了說!!! 於是今天就早早回營地逛逛囉!!!
大家看到第7天,每天都13K~20K步的記錄,有沒有覺得太操了 XDD
💪Lake Agnes步道來回6.8KM
🐻哥倫比亞地松鼠、鼠兔、金栗鼠、松鼠
lake louise trail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雪中秋韻——加拿大洛磯山之落葉松谷
http://www.epochtimes.com.tw/n77445
縱貫美加兩國的落磯山天气總是變化無常,想看一個完整的秋色是需要碰的,本來就只持續兩個星期,如果天气太冷,也許几年都看不到,便匆匆地轉到長冬。而今年還好,不尋常的溫暖秋季讓落磯山多了几分明艷,觀賞金秋黃葉的首選之地——加拿大亞伯塔省班芙國家公園夢蓮湖畔的落葉松谷(Larch Valley)已人滿為患了。
當我們把車開到夢蓮湖(Moraine Lake)時,天開始稀稀疏疏地下起了雪粒。秋天下雪在落磯山是屢見不鮮的,當地人早習以為常。夢蓮湖四周的十峰山在白雪的映襯下愈顯崢嶸,山頂上的千年玄冰反射着清冷的碧色。湖水透出寒意,似一塊玲瓏剔透的翡翠凝固在秋風中。
夢蓮湖距离舉世聞名的露易絲湖(Lake Louise)僅14公里,兩湖是班芙國家公園的絕世雙姝。冬天的腳步漸近,水位下降,夏天時泡在水中的斷木都已擱淺。踩着成排的松干,不用通過岩石堆小徑(Rockpile Trail)也能很輕易就登上湖邊巨石堆砌的小丘。小石丘在1894年夢蓮湖被發現之前就存在了,沒人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完全像一個人工堆起來的石堆。有人猜測冰河世紀末期,气候變暖,山上的石頭隨着融化的冰塊滾落下來,堆積成一個看夢蓮湖的最佳地點。人們戲稱它為“Rock’n Roll”。
海拔2,400米的落葉松谷就坐落在十峰山谷(Valley of the Ten Peaks)中,夢蓮湖邊有一條上山的步道,垂直高度520米,爬五公里就到了落葉松谷。
雪打濕了步道,林中充滿濕濕的寒气,少了花香,松樹的气息似乎更加濃郁。小溪依然淙淙,雪落在林間,隨着海拔升高,溫度降低,綠綠的苔蘚很快披上一件銀色的外衣。湖的顏色也越來越濃,在林中時隱時現。
峰回路轉,落葉松谷躍然眼前。落葉松非常耐寒,通常生長在最靠近冰雪的山上,松針柔軟,春生秋落,由綠轉黃。如果你看到積雪的高山上,一片墨綠色的松林中點綴着金黃的顏色,十有八九就是落葉松了。黑黑的枝干配着明黃色的松針,是落磯山上一道頗為獨特的風景。
雪越下越大了。雪中的秋色自有它特具的丰神,嫵媚卻不失大气。環繞着山谷的十座山峰似乎伸手可触,又似遙不可及。如果山可以說話,它們是否也會講述自己的故事﹖無論它們曾經是沙粒還是塵埃,亦或是古生物的尸身,沉積在古老的海中,一層又一層……它們會講述它們是如何成為頁岩、砂岩、石灰石,然后又如何高聳入云,重生成這個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山脈之一。
風扑面而來,卷起雪花飄過,似精靈在舞蹈,轉過山腳下的大石倏爾不見了。一會兒又從山峰石崚中露出身影,呼嘯而下。雪中的落葉松是靈動的,枝丫向上伸展着,搖曳在風雪中。
落葉松谷里有兩個小湖,一個水面上已結了一層薄冰。兩湖之間有一條步道伸向天際邊的崗哨隘口(Sentinel Pass),隘口邊隱隱約約能看到几個勇敢的徒步者。從隘口下去就是另一個峽谷——天堂谷了。
---------------
台灣大紀元實體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realnews.htm
台灣大紀元電子日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
線上訂紙本報紙:
http://order.epochtimes.com.tw/
大紀元電子報開放訂閱:
http://epaper.epoch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