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帶琳琅滿目的塑膠編號 你有認真搞懂過嗎?數字越大越安全、越耐熱?這都是錯誤觀念!
👩🏻⚕️奉上 #塑膠編號 秒懂攻略
這些數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衛生局有給我們貼心口訣:「1 2不重複、3不微波、4低耐熱、5使用較安全、6遠離熱酸鹼、7類多應慎選」
✔️1號:寶特瓶、醬油瓶、沙拉油瓶
耐熱度:60-85°C
耐油⭕️ 不微波❌
記得1號不要重複使用 用完就回收吧!
✔️2號:家庭號鮮奶瓶、塑膠袋、優酪乳瓶、清潔液瓶
耐熱度:90-110°C
耐油⭕️ 不微波❌
2號跟1號一樣 不要重複使用喔!
✔️3:保鮮膜、塑膠雞蛋盒、雨衣
耐熱度:60-80°C
耐油⭕️ 不微波❌
3號不耐高溫、不可以微波!
像很多媽媽會用保鮮膜包住食物微波 千萬要注意!
✔️4號:薄塑膠袋、塑膠布、容器裡防水膜
耐熱度:70-90°C
耐油⭕️ 不微波❌
4號雖然耐熱低 但耐腐蝕、耐酸鹼
不過像PE保鮮膜 雖然可以稍微微波 低耐熱
但還是建議不要跟食物有接觸(幹嘛沒事包包保鮮膜微波啦⋯可以不要嗎😅
✔️5號:微波容器、布丁盒、果汁瓶、豆漿瓶
耐熱度:100-140°C
耐油⭕️ 微波⭕️
5號最安全 是我最放心的選手!
除了耐高溫、耐酸鹼、耐碰撞 也耐化學物質
像大家最近都會裝酒精消毒 用五號的瓶子就很適合!
✔️6號:保麗龍碗、養樂多瓶
耐熱度:70-90°C
不耐油❌ 不微波❌
6號要特別注意遠離熱、酸、鹼
像新聞曾經被柳橙汁溶解的就是6號材質(嚇歪~
如果長期食用容易致癌⚠️
✔️7號:運動水瓶、美耐皿、飲料杯
耐熱度:依材質不同 耐熱度也不同
耐油⭕️ 不微波❌
7號種類很多 建議用之前可以先用熱水滾半小時 將甲醛釋出再使用喔!
我常常看到很多人開始自備環保水杯、餐具、吸管
或著將購物袋重複使用♻️真的很感心🥰
但即便如此塑膠製品們仍然充斥在周遭,因此看懂標示、正確運用也很重要!
畢竟地球只有一個 用行動來支持🌍
現在就趕緊確認 你手邊重複使用的塑膠編號是哪種吧!
.
.
#塑膠袋 #塑膠污染 #塑膠杯 #寶特瓶 #環保愛地球 #酒精分裝塑膠瓶要用2號和5號瓶 #塑膠製品 #懶人包 #營養師 #營養師高敏敏 #高敏敏營養師 #高敏敏 #營養懶人包 #營養師懶人包 #懶人包補帖 #吃貨營養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萬的網紅Ytower Cooking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材料:這裡挑選的是進口口感鬆軟的馬鈴薯、起司醬、培根或火腿、巴西里(歐芹)。 把馬鈴薯洗好擦乾,放置盤中,再用PE的保鮮膜包起來,避免馬鈴薯裂開的地方會變乾硬,送進微波爐約5分鐘微波。 把培根切碎約兩片,把切好的培根下去乾炒到微焦,再把巴西里的枝拔除切成末狀。 取出馬鈴薯,觸摸表層會發現會軟軟的那...
pe保鮮膜 微波 在 小川石沒有廚房 - Gig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Gigi老師烹飪課🍳
#冷凍食品復熱基礎觀念_再複習一遍
冷凍料理的復熱方式,一般家庭最常見有四種
1⃣微波爐、2⃣直火、3⃣電鍋、4⃣烤箱。
不管用哪種方式加熱,都要記得從冷凍庫拿出來的料理包都要先退凍約4成,也就是捏起來中心雖然還硬硬的,但已有不少溶解的水份的狀態,如果是不含水的冷凍食物(像是麵包類)則是捏起來稍微有點彈性的狀態即可拿去加熱。
🔻 微波爐 🔻
毫無疑問是加熱速度最快的方式,卻也最容易讓料理口感劣化,在使用上要注意加熱的食物種類與盛裝食物的容器,只要觀念正確,微波爐就會是非常便利的復熱工具。
(1.) 適合微波的料理:
湯品、燉煮物、有湯水的料理、 濕潤的麵米食。
含水的食物會因為電磁波與食物中水分子同頻共振劇烈磨擦而產生熱能,若含水量少的料理建議放一小杯水進去一起微波。
(2.) 慎選容器:
建議大家要微波時,把食物從包裝中取出,盛裝在玻璃、陶瓷、耐高溫容器中在進去微波。
⚠️金屬、鋁箔、不耐高溫的塑膠、有油磨的紙盒、美耐皿、保鮮膜,都不能進微波爐加熱。
(3.)微波訣竅:
可用沾濕飲用水的廚房紙巾鋪在水份含量較少的食物上加熱,維持食物的濕潤口感。也可蓋上微波專用蓋,或是用一個瓷盤反蓋,避免表面因微波造成口感乾硬。
溫度過低的食物,請用階段式的漸進式加熱方式,中小火力加熱一兩分鐘後,拿出來稍微拌一下,在送進去微波,反覆操作至食物溫熱即可。
⚠️微波建議到溫熱即可,不建議加熱到過度滾燙
附上年初po的微波爐文
https://www.facebook.com/majajamaja/posts/3449220228522931
===========================
🔻 直火 🔻
包含瓦斯爐、電磁爐、IH爐...等
僅次於微波爐快速的加熱方式
高含水量的食物直火加熱很方便,尤其湯品和燉煮物可以加熱到滾燙,彷彿回到剛烹煮好的狀態。
燉煮類料理用直火加熱可以讓因冷凍而油水分離的食物回復到最美好的狀態。
⚠️料理生手在使用直火加熱的方式時,請務必不要一下子開大火,慢慢用中小火加熱並且不要離開視線,然後要記得拌你的食物不然鍋底容易燒焦。
===========================
🔻 電鍋 🔻
時間較久,但不須顧爐。
缺點是有時電鍋蒸好的食物水份會比原本的多,若不喜食物太濕可以用別的方式。
加熱時把食物從包裝中取出,盛裝在陶瓷、金屬容器中再進去蒸,大同電鍋可以搭配內鍋架墊高,有的耐高溫玻璃容器也可以用電鍋蒸(玻璃容器務必墊高)。
⚠️塑膠類、有油磨的紙盒、美耐皿、保鮮膜、封口袋,都不能進電鍋,不耐高溫的薄玻璃容器也不能喔。
☝️然後要記得叉插座+按下開關。(很多人都有過忘記的經驗)
===========================
🔻 烤箱 🔻
麵包、有乳酪絲的料理、烤物,可搭配鋁箔紙進烤箱加熱
從冷凍庫拿出來的食物要先放在室溫回溫後再進去烤
溫度太低就進烤箱會造成外層烤到過乾,但內部都還是冰的喔
===========================
⚠️⚠️⚠️⚠️⚠️⚠️⚠️⚠️
然後有人問我包裝袋能加熱嗎? 像是進微波爐或是隔水法
我的建議是:『盡量不要。』
通常廠商們封裝食物的袋子,多為PE(HDPE、LDPE)和PP,耐熱溫度有所不同;HDPE、PP耐熱溫度落在90~140°C之間,對熱有良好的耐受性,然而LDPE的耐熱溫度只有70~90°C。
加上食材本身持續加熱後可以到達的高溫都不同...
我們就不要在危險邊緣來回試探了。
▒▒▒▒▒▒▒▒▒▒▒▒▒▒▒▒▒▒▒▒▒▒▒▒▒▒
第四檔的 #里民活動中心互助箱 📦
身為互助箱內建的烹飪老師
再次來幫各位做筆記。😘
【第四檔---里民代表/ 箱中飽物】
🚩 小川石沒有廚房 - Gigi
【 梅 干 扣 肉 】
✅微波3分鐘、✅電鍋10分鐘
將冷凍包撕開倒入盤中,微波或電鍋加熱後即可享用
☝️微波請上蓋(但不密封),脂肪部位微波時容易小爆破亂噴濺
🚩 咖哩鬥陣
【沒有橘子的橘子雞+烤餅】
咖哩:✅微波爐、✅直火、✅電鍋
燉煮類食物我最推薦直火加熱,這種方式最能讓料理內的油份水份在高溫下回復完美融合的狀態。
☝️微波請上蓋(但不密封),濃稠類食物微波加熱如果溫度太高會容易噴濺。一樣漸進式微波法,微波大火會導致水份流失、質地劣化。
烤餅:✅微波爐、✅烤箱
稍微回一下溫就能去加熱了,最推薦用烤箱。
微波的話放一小杯水進去一起微波,不然熱太久會變乾。
🎯目前無內用(本來就沒有)
🚩 小巷裡的拾壹號-自家烘焙咖啡店
【 番 茄 紅 酒 燉 肉 烏 龍 麵 套 組 】
✅微波爐、✅直火、✅電鍋
最推薦使用直火加熱,請先稍微退凍約4成再入鍋加熱,邊煮邊攪拌還可幫助因冷凍而油水分離的狀態回復到剛煮好的模樣。
微波與電鍋加熱,請撕開包裝後放入另外容器中加熱
☝️微波請上蓋(但不密封),濃稠類食物微波加熱如果溫度太高會容易噴濺。如果是冷凍狀態進去微波務必漸進式微波法。
烏龍麵:✅直火,水滾後放入冷凍麵球煮至軟熟
🎯目前無內用
🚩 Hunk and Gorgeous 漢子勾嬌嬌
【 嬌 嬌 可 頌 】 2入組
✅烤箱
吃之前拿置室溫退凍10-20分鐘左右,蓋鋁箔紙避免烤焦(是蓋不是包),約烤5分鐘,聞到香噴噴即可。
🎯目前無內用
🚩 火星 Cafe Mars & Puppet Works
【 英 式 啤 酒 豬 腳 凍 Ham Hock Terrine 】
✅不需加熱
整塊退凍就能切片食用,建議前一日放冷藏,或當日放室溫30分鐘左右至完全退凍。直接吃、搭麵包、搭啤酒 都很棒。
🎯目前無內用
🚩 鬼 咖啡
【 冷 萃 咖 啡 】
✅不需加熱
整包退凍後,轉開蓋口倒出即可飲用。
蓋口不是旋轉蓋那種,是一次性的放心用力扭開(或剪開)就對了。
🎯目前無內用
🚩 鹿耳深夜甜點
【 小 黑 桑 波 提 拉 米 蘇 】
✅不需加熱
微退凍,湯匙下的去就可以開吃了。
🎯開放內用/防疫期間預約制/詳情請見店家粉專
🚩 餘事 YU Studio
【 經 典 鍋 煮 茶 乳 】
✅不需加熱
整包退凍後,轉開蓋口倒出即可飲用。
🎯目前無內用
🚩 U.I.J Hotel & Hostel - 友愛街旅館
【 U.I.J 訂製軟毛牙刷2入組 】
✅不需,應該說不可以加熱。
pe保鮮膜 微波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團購分享|會認識 仁舟,其實 是因為 #矽密咖啡杯|
🔥現在有多重優惠,首日下單直接免運🔥
✳️這裡入手:https://lihi1.com/OR3Nt
✳️團購日期:7/21-8/3
老實說,在我心裡 「環保產品≠就是環保」。這件事情,不用十全十美,但 盡我們所能,所以 當你入手了很多,卻都沒有使用,頻率也不高,那麼 它就失去原本 #取代一次性塑製的意義。對我來說,環保其實 是需要從生活的細小做起,當這些「#Reduce、#Reuse、#Recycle」都成了日常,也就會習以如常了,當然一開始的確會有些不便性,例如:出門購物需要有計畫,包包裡需要時常攜帶各式餐具,這些都是需要習慣的。
我的包包裡其實有著各式可收納、折疊的餐盒、餐袋…,現在購物也會盡量有計畫的執行,但 每次出門工作、上課等,偶爾臨時 想要去便利商店領個咖啡,都會「啊~了一聲~」,我又忘記帶上裝咖啡的杯子,最後 又是手上拿了一杯紙杯咖啡,真心的 頓時有點愧疚感。
紙杯的方便性讓我們擁有隨時隨地喝飲品的小確幸,也因大部分的你我都以為咖啡紙杯可以回收再利用,但其實為了防水,製造商會在內層漆上聚乙烯(polyethylene, PE)/也就是所謂的淋膜,我們手上那杯喝盡的咖啡紙杯,下一次便不會再次使用它,可丟棄後也無法分解與回收。
自從有了 #矽密摺疊咖啡杯 ,哈~ 終於 可以好好的放寬心喝杯咖啡,而它攜帶超級便利,可以塞進包包裡,不再需要另外攜帶袋子裝瓶子/每次都忘記,當然 也可以當水杯喝啊!而且 容量還是大杯外帶咖啡 #500ml,而且耐熱200°C #冷熱皆宜
如果有帶過環保杯的人,應該都知道重量是個問題,哈~相較起來它真的不重啊!#158g超輕量,所以 你會記得帶上的,塞進包包裡就對了。 #忘了說它可以全拆下來洗 #清潔控請注意
總而言之,是個大推的一個產品,讓你不再忘記痣己的咖啡杯…
要真說點什麼?就是想要放飲料提袋,記得先放上去,再裝咖咖啡~
我們家陸續用了 仁舟淨塑/仁舟社會企業幾個品項~真心覺得不錯,再推薦兩種:
▶取代塑膠袋的 #貝殼棉網包袋▶
其實 我有很多棉袋(哈哈哈哈~自己購入或是人家送的),但 只有一兩個很適合塞在包包裡,#貝殼棉網包 很好放,隨時可以用,容量又大5kg,重點是還很輕 #40g(一個雞蛋要60g),這個真的很能裝到一個驚人的境界,三級警戒前,我曾臨時看完牙繞去市場買菜,回程裝了兩顆鳳梨回家以及一些蔬果,只使用同一個 #貝殼棉網包喔!,也成功的購物後完全不帶塑膠袋回家。#它們背起來很有型呢
▶取代一次性餐具的 #矽密盒 #矽密袋▶
喔喔喔喔~打開我的櫃子可以看見減塑的家庭生活,盡可能的不要用到保鮮膜,幾乎天天一日三餐的主婦得我,真的很喜愛「矽密盒」,因為 可以進 #電鍋/太完美了!一家四口通常都是需要熱菜的,所以使用頻率真的很高,想想可以冷藏、冷凍也可加熱,而且也 #不會黏棉絮…,還可壓扁收納。
另排排站 #矽密袋,也很適合家裡有微波爐的你,可以直接放進去微波,但我家很早前就沒有使用了,所以 它變成是我裝湯湯水水的袋子,最近因為疫情都叫外賣比較多,要不然它也很適合帶出去裝湯回來。#它其實也可以進電鍋的哦~
❤️之前使用時有讀者提問:會不會有氣味或是染色呢?
※這些產品因為我都使用好一陣子了,所以照片看得出來不是新的。
對於氣味,由於我們通常會煮口味跟顏色比較重的匈牙利料理(紅椒粉),所以 顏色上的確稍微染色(但 我是不太介意的人,所以 也就沒有特別去清洗),另 至於氣味,我倒是覺得還好,目前不覺得有氣味殘留。
🌳我想要說,減塑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的確實行起來無法面面俱到,但 我們還是可以有計劃地去執行這些事,然後 更有想法的去生活,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的未來,身為大人的我們只要慢慢的改變一點點,漸漸的孩子們也會學習到這些習以為常的日常。
#仁舟淨塑 #讓少塑變多數 #減塑行動派 #這團籌劃很久 #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的使用在生活中
pe保鮮膜 微波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材料:這裡挑選的是進口口感鬆軟的馬鈴薯、起司醬、培根或火腿、巴西里(歐芹)。
把馬鈴薯洗好擦乾,放置盤中,再用PE的保鮮膜包起來,避免馬鈴薯裂開的地方會變乾硬,送進微波爐約5分鐘微波。
把培根切碎約兩片,把切好的培根下去乾炒到微焦,再把巴西里的枝拔除切成末狀。
取出馬鈴薯,觸摸表層會發現會軟軟的那就是熟了,把馬鈴薯中間切開從上下微微擠壓,讓缺口開一點,從切開處用叉子把內層的馬鈴薯挖鬆。
加上起司醬與培根、巴西里末,這樣就完成了起司馬鈴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yvWvQMbji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