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人因為騎車發生車禍,撞到頭部,腦部斷層掃描沒有發現出血,倒是意外的發現了腦腫瘤,一顆不小的腦下垂體腫瘤。
經過手術切除腫瘤後,轉到加護病房。
「先生的運氣算不錯,因為小車禍,才發現這顆不小的腦腫瘤」我向他太太說明。
「是啊!我們都不知道他有腦瘤」
「他是不是常常發生擦撞?」
「對啊!你怎麼知道?開車、騎車都發生過。我都叫他要小心一點!」
「不是小心一點就可以的!腦腫瘤會讓他沒辦法看到後照鏡!直視沒問題,但是兩邊常常會看不清楚。」
「對對對!我們還以為他是近視」他哥哥拼命的點頭。
這是因為腦下垂體的腫瘤,會壓迫到「視神經交叉」,導致「視野」外側偏盲。
這讓我想到921(1999年)的前三週,我在彰化某醫院的急診室當第一年菜鳥住院醫師。
一位計程車司機,因為和人擦撞,胸部頓挫傷,被送來急診。
「學弟,他X-ray(X光)沒有pneumo(氣胸),等一下開個止痛藥給他回去。」
資深專科護理師這樣交待我。
在這家急診,資深專科護理師是「主力」,能力和資深住院醫師相當。
舉凡插管、on CVP(中央靜脈導管置入)、急救、縫合,都是由她們一手包辦,自然的,菜鳥住院醫師,也是由她們在「帶」。(註:這是20幾年前的事了!現在,專科護理師能夠做的事,有特別的規範)
我接過這個「指示」,還是再去看一下病人。
「先生,你是為什麼會跟人家擦撞?」
「我也不知道啊!真倒楣!這個月已經是第二次了!」
「第二次?也是右邊嗎?」
「是啊!這次又不知道修車費要多少了...真衰!一定是卡到陰!」
「先生來,我們來做一個測試...」我心裡閃過了一個診斷。
「你眼睛看著我的眼睛... 然後告訴我,我的那個手指頭在動?」
我將兩手側伸,輪流左右上下的搖動手指,看他能否清楚的察覺是那一隻手的手指在動 (這叫「面對測試」confrontation test,是在測試病人的視野有沒有缺損)。
果然!他都沒辦法看到外側!
「學姐,我想要幫病人排個腦部斷層掃描。」
「為什麼?不用啦!他又沒有撞到頭。」
「我懷疑他有腦下垂體腫瘤。」
「什麼?那你自己去跟學長說!」她一副不可置信的請我去找資深醫師。
後來的腦部斷層掃描,證實了我的猜測。而此事「那個台大來的R1,竟然在急診給一個好好的人診斷腦瘤」就在科裡傳開了。
而這位「專師學姐」,有沒有因為此事而對我的印象有所改變?我也不清楚。
因為我剛好在921那天,就離職了!
再次見到這位學姐,已經是3年後的事了。
不過,我想她應該是對我有點刮目相看,甚至是有一點點好感吧?
我待會來問問她--我的金太座 😊
#炫耀放閃文無誤
#安太座比安太歲重要
#文章看完短暫看不清楚是正常的_不必照斷層掃描
買一本《ICU重症醫療現場》來看就好
Search